水质工程学 第四章_沉淀1备课讲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沉淀
内 容:
✓ 4.1 杂质颗粒在静水中的沉降 ✓ 4.2 平流沉淀池 ✓ 4.3 斜板、斜管沉淀池 ✓ 4.4 澄清池 ✓ 4.5 水中造粒 ✓ 4.6 辐流沉淀池 ✓ 4.7 气浮
重 点:
✓ 沉淀基本理论/理想沉淀池理论 ✓ 沉淀池的沉淀类型及计算
难 点:
✓ 沉淀基本理论及计算
4.0 沉淀原理 利用颗粒与水的密度之差,比重>1,下沉 比重<1,上浮 沉淀工艺简单,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去 除100um以上的颗粒。 给水处理――沉砂池,混凝沉淀,高浊预沉 废水处理――沉砂池(去除无机物) 初沉池(去除悬浮有机物) 二沉池(活性污泥与水分离)
等4区
界面沉降外观现象和沉淀过程分析
✓ 基本特征:水沉降过程中出现清浑交界面(浊液面), 整个过程就是界面下沉过程.
✓ 清水区:浓度很小;(增加)
✓ 等浓度区:浓度均匀;大小颗粒不同;大小颗粒互相 干扰,由于大颗粒沉速变慢、小颗粒变快,形成等速 下沉现象
✓ 变浓度区:等浓度区和压实区的过渡区。
✓ 淤积层:沉速很小,浓度很大。(增加)
4.1.1 杂质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
假设沉淀的颗粒是球形,其所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之差为:
F1 16d30g
(4-1)
所受到的水的阻力:
F0
u2 2
d2
• 4
(4-2)
CD为阻力系数,与颗粒大小、形状、粗造度、沉速有关。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 -F 10 1 6d0g0u 8 2 (4-3)
达到平衡时,加速度((3-3)左边)为零,得沉速公式:
2. 牛顿公式
当1000<Re<25000时,呈紊流状态,η接近于常数0.4代 入(3-5)得牛顿公式:
u 3 •0 gd
10 0
3.阿兰公式
当1<Re<1000时,属于过渡区,CD近似为
10
Re
1
ຫໍສະໝຸດ Baidu
代入得:
u2455(00)2g2
3
d
(3-7) (3-8) (3-9)
4.1.2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拥挤沉淀
相等, 并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始终不变。 ③颗粒沉到底就被认为去除,不再返回水流中。
④在沉淀池的进口区域,水流的悬浮颗粒均匀 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面上。
I. 当颗粒沉速u≥u0时,无论
这种颗粒处于进口端的什 么位置,它都可以沉到池 底被去除,即左上图中的
迹线xy与x′y′。
II. 当颗粒沉速u<u0时,位于
速度 u 0 。
u对≥沉u速0的大颗于粒等可于以u全0 的部颗去粒除而,言u<,u流0的速颗与粒沉只淀能时部间分有去关除。
t H
( 4-18)
u0
(4-19)
t L v
令(4-18)和(4-19)相等,得:
u0 H vL
(4-20)
v/u0 L/H
vu0(L/H)
将上式带入式中 v Q /A ' Q /H b并简化后得出
水面的颗粒不能沉到池底, 会随水流出,如左下图中
轨迹xy″所示;而当其位
于水面下的某一位置时, 它可以沉到池底而被去除,
如图中轨迹x′y所示。 说明对于沉速u小于指定颗
粒沉速u0的颗粒,有一部
分会沉到池底被去除。
在进水区被均匀分配在过流断面上其水平流速为:
v Q HB
(4-17)
正好有一个沉降速度为的颗粒从池顶沉淀到池底,称为截留
K为系数,此式在Cv=0~25%范围适用,当体积浓 度再大时,絮凝颗粒会相互连接成网状构造。从而 使Β=f(Cv)的关系破坏。
在较高的颗粒体积浓度和粒径分布比较均匀的 情况下,拥挤沉降过程中会出现上部的澄清水和下 部浑水之间出现明显的界面,这种现象称为界面 沉降(成层沉淀)
沉降过程分析: 沉淀筒分为清水、等浓度、过渡、淤积层
(3)区域沉淀(成层/拥挤沉淀)(Zone Settling): 悬浮物质浓度〉500mg/L; 相邻颗粒之间互相妨碍、干扰; 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 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 形成清晰的液—固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
(4)压缩沉淀(Compression Settling): 颗粒间互相支承,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 粒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 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的沉淀具备上述四种类型的沉淀过 程;
u 4g •0•d
3
0
(4-4)
阻力系数是雷诺数的函数
Re 0du
当Re<1时:呈层流状态
斯托克斯公式:
24 Re
u 1•0g•d2
18
(4-5) (4-6)
应用:被去除的颗粒沉速远小于0.1mm泥砂沉速,即 7mm/s,此时属于层流,沉速与粒径平方、颗粒与水的 密度差成正比,与粘度系数成反比
Q u 0(L /H )H b u 0A
u0 Q/ A
Qv/A——反映沉淀池效力的参数,一般称为沉淀池的表面负荷 率,或称沉淀池的溢流率,用符号q表示:
q Q/ A
理想沉淀池中,u0与q在数值上相同,但它们的物理概念不 同:u0的单位是m/h;q表示单位面积的沉淀池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的流量,单位是m3/(m2·h)。故只要确定颗粒的截留速度u0,就
(1)自由沉淀(Discrete Settling): 悬浮物质浓度不高; 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离散状态; 沉速不变,各自独立完成沉淀过程;
(2)絮凝沉淀(Flocculent Settling): 悬浮物质浓度为50-500mg/L; 颗粒之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 颗粒粒径与质量逐渐加大,沉速不断加快
水中有大量颗粒物在有限的水体中沉降时,由于颗粒 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致使颗粒沉降速度较自由沉淀 小,称为拥挤沉淀。
u u0
β称为沉速减低系数,β<1, 一般认为,其仅与颗粒体积浓 度Cv有关。
对于非絮凝沉淀: f CV m n
Cv为颗粒物体积浓度,n为指数,m=1-Cv
对于絮凝沉淀: lgKCV
✓ 临界沉降点:界面沉降速率开始减小。
沉淀开始t=0,浑液面从水面开始沉降,浑 液面起始高度为H0,于t时刻沉降到H的位置 ,则浑液面的沉速为:
u H 0 -H t
高浊度的水、澄清池中的悬浮泥渣层沉降, 污水活性污泥沉降和浓缩都会出现界面沉降。
4.2 平流沉淀池 4.2.1 理想沉淀池理论 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设: ①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颗粒的沉速始终不变。 ②水流沿水平方向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