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12bc69679b6648d7c1c7466a.png)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本厂生产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等辅助回路的配线。
2、辅助回路的配线工艺要求2.1用于连接辅助回路的导线,一律采用BV、BVR型铜芯塑料绝缘线(下文简称导线)2.2选用辅助回路的导线时,其最小截面为1.5平方毫米,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时,允许采用小于1.5平方毫米的导线。
但不论采用那种导线,都不得采用虎钳、钢丝钳等强行拉直,以免改变导线截面、强度等指标。
2.4辅助回路行线时,其色法的规定应参照GB2681国家标准,设备内部敷设用黑色,安全用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
2.3所选用的导线绝缘层不得有褪色老化等现象,导线在弯曲敷设后,绝缘层不允许开裂及操作。
2.5辅助回路导线的配置应做到牢固可靠,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便于维修,除必要的弯曲敷设处,不准歪斜、扭曲。
2.6辅助回路的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与金属骨架的电器间隙不小于6~10毫米,爬电距离不小于8-12.5㎜(GB7251 6.1.2.1 表2)2.7辅助回路的导线及线束,不准在导电部件上敷设,也不准直接敷设在金属铁板上,导线及线束穿插越金属孔时应在金属孔上装绝缘套或在导线及线束上缠绕塑料带或套塑料管,但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越,导线及线束在敷设途中如遇金属障碍应加以弯曲越过,中间保持4毫米以上距离。
2.8门与柜体之间的连接线俗称过门线,过门线必须采用BVR型铜芯塑料软线,过门线要留有足够的长度,一般能使门顺利打开关大于90°,过时装店线在开门过程中不擦门框、过门线线束要用塑料带或缠线管紧密包扎,以防松散,连接线束的两端要有固定点。
2.9辅助回路的线束或单线的固定,可采用两种方法:2.9.1在线束上包塑料带后用铝皮夹(钢精扎头)固定(或用BV型1.5平方毫米塑料绝缘线固定)要求包扎紧密,固定牢固,固定间距、横间距离不得大于120毫米,纵向距离不得大于150毫米。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标准[详]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6f34352e0740be1e650e9a64.png)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
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
1、电缆整理1.1、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
1.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
2、电缆头制作2.1、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
2.2、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
2.3、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
word格式可编辑2.4、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缍形。
2.5、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
2.6、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
2.7、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
专业资料整理3、电缆标识3.1、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
3.2、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
3.3、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
4、电缆接线。
4.1、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
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
word格式可编辑4.2、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
4.3、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
4.4、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
4.5、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顺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
二次线配制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a00224c62f60ddccdb38a03d.png)
产品型号、名称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2014-2-241适用范围1.1依据《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编制,适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辅助电路配线加工制作。
产品辅助电路配线加工制作除应遵守本守则外,还应满足一次线(主电路)装配工艺的有关规定和用户的要求。
1.2设备及工具套管线号印字机、标签打印机、异形塑料管切管机、电风吹、盒尺、扳手、尖嘴钳、偏口钳、剥线钳、螺丝刀、端头冷压线钳、电铬铁,通路器(自制)等。
套管线号印字机、标签打印机,有的也称标示打印机,现在标示打印机已进入到与计算机、打印机技术结合的年代。
即可在纸标示、套管打印,也可在聚酯薄膜上热印,或在PVC板上印制符号、数码、图形。
精度200~500dpi,品和规格较多。
1.3常用行线辅件,见图1-1图1—1 常用行线辅件2 工艺准备2.1 看清楚图样上注意事项,备注说明以及材料、操作等有无特殊要求。
2.2 按图样要求,备齐全部电器元件、检查其型号等是否合格。
2.3 备齐所需的使用材料及所需工具。
产品型号、名称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2014-2-24(2)标记方法:导线的标记一般在导线两端与端子相连接的附近。
导线的标记接线图远端标记(接线号)或原理图中的线号,如图1-2所示。
(3)标记在绝缘导线上的放置位置,横放时自左至右,竖放自下至上。
图1-2 项目代号示意图4.3 总要求绝缘导线的标记必须按照电气接线图或接线表的要求制作。
根据一次方案图及接线图(或电气原理图),并考虑开关设备内走线的路径,合理布线。
导线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与交叉。
导线交叉时,应以少数跨过多数为原则。
同一台产品及同一用户产品所用缠绕带颜色应一致,并应与导线颜色协调一致。
同一批次的产品布线方式、走线方向及外观应协调一致。
控制回路中,不同回路间如有可能产生妨碍设备正常工作的干扰时,应分开敷设或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4.4二次线制作和连接(1)根据行线方案量材下线,下线要适当留有余量,集束走线时要长出40~50mm,以防线束经捆扎、弯曲后长度不够,下线后套端头标记。
二次线配制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cf6fb44869eae009581bec76.png)
1.适用范围1.1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电器产品二次线的施工。
1.2本守则是根据GB7251—8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ZBK36001—89《低压抽出式开关设备》、JB/T56186—94《低压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JB/T56186—94《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JB/T56190—94《低压固定面板式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制订的。
2.材料2.1BV、BVR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2.2铜制裸压接线端头2.3异形号码管2.4塑料行线槽2.5绝缘套管、缠绕管、尼龙扎带、固定座等电气辅件。
3.设备及工具3.1螺丝刀(平口、十字)3.2平口钳3.3斜口钳3.4剥线钳3.5尖咀钳3.6手动冷挤压钳3.7扳手3.9剪刀4.工艺准备4.1仔细阅读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包括总装图、一次系统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技术要求、元器件使用说明书等),检查已安装的元件和电工辅件是否符合图纸和规范书、更改通知单等要求。
4.2由专职人员用打号码机处理好号码管备用。
产品标识、符号一般采用打印,特殊的可用油性笔书写,但要求字迹工整清晰,不易脱落。
4.3将所有需接线的元件用标签标识清楚并粘贴牢固。
要求字迹清晰、端正。
粘贴位置要统一并处于明显处。
4.4检查工具是否完好,材料是否备齐,导线型号规格和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5.工艺要求5.1 按统一考虑好的走线方式,遵循“合理”、“美观”、“省料”的原则布线,根据实际尺寸适量裁取所需导线长度。
5. 2 用剥线钳剥去导线端头的绝缘层,剥头长度比接线端头套筒部分长1~2mm。
5.3将号码管穿入导线中,穿入方向规定:当导线水平放置时,号码管的标号应从左读到右;当导线竖直放置时,号码管的标号应从下读到上。
5.4将绝缘套管穿入导线中。
5.5将导线已剥头的部分插入接线端头中,用冷压钳将端头紧固在导线上,压痕在合缝处。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fdeebdf5a58da0116c1749f5.png)
特殊情况按相应工程的技术要求选择导线颜色和截面
积。
5.3 剥线
绝缘导线应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层;剥线时导线规格和
钳子应适配,线芯不应有伤痕。 剥线钳在剥绝缘层时必须注意钳口的方向。 剥线长度应与接线端头颈部长度相等。 弯圈接线时剥线长度按螺钉直径确定。
5.4弯圈接线 凡在接线端上用螺钉直 接紧固导线时,其连接 导线(BV)必须先弯圆圈 (瓦形压板,圆形接线 器件除外)。 弯圆圈的导线必须先套 上线号管,然后用圆嘴 钳子按顺时针方向弯圆 圈,圆圈内径比接线螺 钉直径大0.5—1mm。 圆圈距线号管应有2mm 左右的空隙。
5.10端子排的安装及接线
端子排的首尾两端必须装有固定器固定。 端子排只能竖放或横放,为了接线方便,放置时可单排、
多排装设。多排装设时,每排应呈阶梯状安装,以利于操 作。 电流试验端子、熔断器端子、空气开关的进出线方向应遵 循上进下出、左进右出、里进外出的原则。 每个端子的接线端最多只允许接两根导线。 导线接至端子排弯曲接线时,尽量保证导线弯曲弧度一致, 确保导线外观整齐,美观; 端子板不得有损坏、污垢,其固定应牢靠。每组端子板前 端应有标识端子并标明其顺序编号或功能内容; 每节端子上均有与图一致的端子顺序号,便于检查和维护。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 线。
5.5 接线端头的压接处理
接线端头采用普通 型和预绝缘型以及 管状预绝缘型。
接线端头采用压钳 压接。
接线端头的压接处 理注意事项:
1.靠近压接端头颈部接缝 处压接;压接工具凸起 部位对准压接端头接缝 处。 2.压痕应在颈部接缝的正 中央。 3.确保线芯全部套入接线 端头颈部内。
二次配线工艺标准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标准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68e13c15f01dc281e53af078.png)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文件号:ZH/QE-C08-02版本:A/0 受控: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5-3-26 发布 2015-3-26 实施文件修订记录一、目的对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等产品中二次绝缘导线的配制,阐明其使使用工具,使用设备,工艺准备、工艺过程、工艺要求等。
二、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公司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以及三箱类配电设备的辅助回路、控制回路(简称二次回路)配线和检验。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2—2013)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GB 7251.3-2006)四、工具斜咀钳(140mm)、剥线钳(0.5~6㎜2)[1]、预绝缘端头压线钳(0.5~6㎜2)[2]、管形端头压线钳、裸端头压线钳(0.5~6㎜2)、触针端头压线钳、尖咀钳、一字螺丝刀[3]( 30~150㎜)、十字螺丝刀(30~150㎜)、梅花板手[4](M3~M8)、开口板手(M3~M8)、套筒板手(M4~M5)、镊子、通断指示搭灯、电烙铁(60W)、卷尺(2m)、棉纱手套、清洁用抹布。
注:[1] 带有定位装置;[2]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动压线钳;[3]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电动螺丝刀;[4]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电动扳手。
五、材料5.1 导线参数5.1.1 绝缘导线(见表 1)表 1 绝缘导线参数5.1.2 裸铜软导线表2 裸铜软导线参数型号名称标称截面积mm2结构计算外径mm20℃时导体电阻Ω/km ≯单线总数股数×根数单线标称直径㎜铜芯镀锡铜芯TJR1 TJRX1软铜绞线镀锡软铜绞线2.5 49 7×7/0.25 2.25 7.58 7.924.0 49 7×7/0.32 2.88 4.64 —6.3 49 7×7/0.40 3.60 2.97 —TJRX2 镀锡软铜绞线4.0 126 7×18/0.20 3.00 — 4.82 6.3 196 7×28/0.20 3.72 — 3.10TZ-2 TZX-2铜编织线镀锡铜编织线4.0 —48×4/0.15———6.3 —48×6/0.15———10.0 —48×12/0.15———16.0 —48×20/0.15———TZXR-3 护套软铜绞线2.5 49 7×7/0.25 2.25 7.58 —4.0 49 7×7/0.32 2.88 4.64 —6.3 49 7×7/0.40 3.60 2.97 —5.2 端头参数(见表3)表3 常用端头参数名称型号※适用导线截面mm2螺钉口直径mm最大电流A颜色规格尺寸mm外形图L B圆形预绝缘端头RV1.25 0.5~1.5 3.2~6.5 19 红17.8~27.5 5.7~9.5 RVS2 1.5~2.5 3.2~10.5 27 蓝17.8~30.2 3.2~10.2 RVS3 2.5~4 4.3~6.5 37 黑24.5~27.9 8.0~12.0 RVS5.5 4~6 3.7~13 48 黄21.4~38.1 7.2~19.2叉形预绝缘端头SV1.25 0.5~1.5 3.2~6.5 19 红21.2 5.7~9.5 SVS2 1.5~2.5 3.2~10.5 27 蓝21.2 5.7~9.5 SVS3 2.5~4 4.3~6.5 37 黑24.8~28 8~12 SVS5.5 4~6 3.7~13 48 黄25.2~31.2 8.3~14片形预绝缘端头DBV1.25 0.5~1.5 —19 红20~28 2.3~3 DBV 1.5~2.5 —27 蓝19~28 2.3~2.8 DBV 4~6 —48 黄22.5 2.8注:※预绝缘端头的型号因生产厂家不同有所不同续表3 常用端头参数名称型号适用导线截面螺钉口直径最大电流颜色规格尺寸mm 外形图mm2mm A L B(φ)管形预绝缘端头ET1.0 1.0 ——红16~18 1.5 ET1.5 1.5 ——黑18~24 1.8 ET2.5 2.5 ——蓝18~24 2.3双线管形预绝缘端头—2×1.0 ——红15~17 2.05 —2×1.5——黑16~20 2.3 —2×2.5 ——蓝18.5~21.5 2.9圆形裸端头R1.25 0.5~1.5 3.2~6.5 19 —12.6~21.8 5.7~11.6 RS2 1.5~2.5 3.2~10.5 27 —12.6~21.8 6.6~13.6 RS3 2.5~4 4.3~6.5 37 —18~21.4 8~12 RS5.5 4~6 3.7~13 48 —15.7~28 7.2~19.2叉形裸端头Y1.25 0.5~1.5 3.2~6.5 19 —16 5.7~9.5 YS2 1.5~2.5 3.2~6.5 27 —16 5.7~9.5 YS3 2.5~4 4.3~6.5 37 —18.3~21.5 8~12 YS5.5 4~6 3.7~8.4 48 —19.5~24.5 8.3~145.3 端子表4 端子性能参数额定截面积mm2额定接线能力mm2额定绝缘电压V接线拉力N压线螺钉公称直径拧紧力矩NmⅠⅡ0.75 0.2~0.75500 30 M2.5 0.2 0.41.0 0.5~1.0 30~35 M3 0.25~0.3 0.5~0.61.5 0.75~1.5 30~40 M4 0.7 1.22.5 1.0~2.5 35~50 M5 0.8 2.04 1.5~4 40~60 M6 1.2~2.5 2.5~3.56 2.5~6 50~80 M8 3.5~4 注:※第Ⅰ列:适用于拧紧时不突出孔外的无头螺钉和不能用刀口宽度大于螺钉根部直径的螺丝刀拧紧的其它螺钉;第Ⅱ列:适用于用螺丝刀拧紧的螺钉和螺母。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标准[详]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3678760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f.png)
1.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局部应予剪除。
2、电缆头制作2.1、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
2.2、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
2.3、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
2.5、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
2.6、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
2.7、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
3、电缆标识3.2、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
3.3、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
4、电缆接线。
4.1、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
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
4.2、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防止出现特大把束。
4.3、不管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
4.4、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
4.5、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顺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
4.6、电缆备用芯的长度应能保证接一盘内最远一个端子为宜。
4.7、二次配线必须进行校直处理,芯线进入端子前应手工依次弯曲成弧度相同的一排,排列一致无交叉(圆弧半经约20mm周长约100mm至120mm)。
4.8、线芯不得剥出太长,以刚刚插满端子排或正好弯制压接圆圈为宜,导线不得有接头。
4.9、每个端子排的一侧一般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得超过两根,当同一节点有两根以上导线时,应加空端子转接。
4.10、二次配线终端应按设计要求使用线鼻或线叉,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标准进行,当使用单芯配线需弯圈进行压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
多股配线应拧紧后搪锡处理,严禁弯圈时伤及线芯。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1c88770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9.png)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的二次配线加工过程。
2.材料2.1.导线、塑料蛇皮软管,各类规格线槽、标记套、标号、烫印色带。
2.2.松香焊锡丝,OT、UT、IT铜制冷压接线端头。
2.3. 0.5~2.0mm厚铝质名牌、符号牌, 不干胶题名片、彩色胶纸, 标牌用钉,十字槽球面圆柱头螺钉。
3.工具3.1.烫号机、剪刀、手动挤压钳、液压钳。
3.2.手枪钻、圆头锤、划针(铅笔)、尖冲、钢板尺。
3.3.十字形螺丝刀、板手、钢卷尺、螺丝刀、剥线钳、钢丝钳、圆头钳、斜口钳、尖嘴钳、剪刀、电路铁、活动板手、套筒板手、通灯或者万用表。
4.工艺准备4.1.按图样要求检查将配线的电器元件是否合格完好,如发现元件表面有碎裂、生锈、发霉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处理或者更换合格元件。
4.2.按图样列出标号头明细表。
多回路接线时,相同回路则在元件编号前加回路编号。
4.3.领取并检查各类标牌、标签框、题名片及不干胶彩纸的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4.4.掌握配接的工艺规程,方法与注意事项。
4.5.安排好配线场地,包含配线位置。
4.6.准备好配线所需工具,并安放在使用最方便的位置。
4.7.所有电器元件均用不干胶纸标签按照布置圈标上清晰正确的零件代号与编号,通常可直接牢固地粘贴在屏后靠近该元件安装位置上方或者周围其它较明显的地方,标签粘贴应整齐一致。
4.8.务必看清图样要求与设备符号是否与实物相符合,并按电器元件的装配位置的接点,考虑适当的线路途径与走法。
4.9.根据图样要求,识别一次回路与二次回路,并选用其导线规格,二次回路的导线,关于单股铜线不小于1.5mm2,关于多股铜导线不小于1.0mm2,连接电器子器件的低电平小电流电路同意使用小于1.0mm2截面的铜导线。
出国产品应使用镀锡铜芯导线,规格按设计定。
4.10.按线路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者套上标记套,即按配线途径进行配接,行线做到“平”、“齐”、“牢”的要求。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7a058554ee06eff9aff80723.png)
高低压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 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各种0.4kV~35kV开关电器设备的二次配线制作。
2 使用材料2.1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简称导线)2.2聚氯乙烯绝缘塑料带(简称胶带)2.3聚氯乙烯异型管(简称号码管)2.4 冷压端头2.5线卡、尼龙扎带2.6标签纸(元件标签、地线标签)2.7瓷质套管2.8标准紧固件2.9 塑料蛇皮管、金属蛇皮管、尼龙螺旋管、PVC波纹管φ12、φ18、φ25、φ35 2.10 塑料行线槽2.11胶垫、软垫(防震垫)橡胶圈2.12线夹2.13绝缘纸(δ=0.5)、黄腊管2.14松香2.15焊锡2.16 酒精3 设备及工具3.1 号码打印机3.2活动扳手6寸、8寸3.3平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3寸、6寸、8寸)以及电讯螺丝刀3.4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圆嘴钳3.5电烙铁25W、100W3.6 冷压线钳0.5~2.5(mm);1,4,6(mm)3.7 电池试灯3.8丝锥M4、M5、M6、M83.9卷尺(2m)3.10自制套管M3~M64 二次回路配线的一般要求4.1按二次接线图进行施工,接线正确。
4.2配线整齐、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4.3导线选用黑色,二次保护接地线为黄绿双色线,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则按工程要求选线。
4.4电流回路采用2.5mm2导线,其他回路为1.5mm2,对于电子元件回路采用焊锡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导线。
4.5导线与电器元件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导线的芯线应无损伤。
4.6每个接线端子应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只有当该端子或接线柱是为接两根导线而专门设计的才允许接两根导线)。
4.7用于连接可动部分如门上的电器导线应采用多股软导线,并留有适量的裕度。
导线根数超过35根时分两股捆扎,超过70根时分三股捆扎。
用于连接固定不动单元上的电器元件的导线可采用单股导线或多股软导线。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b72ff37de45c3b3567ec8b72.png)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二次配线制作工艺。
2.工艺准备2.1 看清接线图上的注意事项、备注说明及元器件、材料、操作等有无特殊要求。
按图样要求,备齐全部电器元件,检查其型号规格等是否相符,并保管好合格证。
2.2 备齐所需的材料及所需的工具。
3.工艺流程4.工艺过程及要求4.1 确定走线方案4.1.1 二次配线工序负责人应同二次配线人员根据柜体设计图纸(如盘面布置图、端子布置图)及元器件、端子排位置确定合理的走线方案。
4.1.2 对每批产品当柜体盘面布置和二次方案相同时布线应一致。
4.1.3 由于元件结构或布置原因配线有困难时,立即通知工艺员并反馈技术员及时处理。
4.2 下线4.2.1 根据GB2681《电工成套装置中导线的颜色》的规定选择导线颜色。
4.2.1.1安全用的接地线:黄绿双色线。
4.2.1.2 装置和设备内部接线:黑色线。
4.2.1.3 有特殊要求的按规定的颜色选用。
4.2.2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4.2.2.1 按接线图规定选用导线截面。
4.2.2.2 设计未规定的按以下原则选择:导线按串联回路中电器元件的最小额定电流(熔断器中的熔断丝和热元件除外)选择导线截面,此截面的导线长期使用电流不得小于串联回路电器元件的最小额定电流,常见导线选择见下表:常用导线的载流量4.2.3 按确定好的走线方案及选择好的导线型号规格,按所需导线长度下线。
4.2.4 二次导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或焊接点,不允强力拉伸导线,导线绝缘层应良好,芯线应无损伤。
4.3 套线号管4.3.1 根据导线的线径选取适当规格的线号管,按照二次接线图的设计要求用线号打印机打出线号,线号要求清晰、耐久,不可自行书写,涂改。
4.3.2 同一批产品的线号管截取长度应一致,汇控柜内线号管长度统一定为20mm,小机构内线号管长度统一定为15mm。
线号管在打印时要严格按照图纸,不得随意更改或增删字符,包括空格也不得省略。
低压综合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复习进程
![低压综合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复习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681ce89d2af90242a895e5c6.png)
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本标准依据GB 50171—1992《电气装置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的校核人:本标准的批准人:本标准于2012年3月27日首次发布。
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箱二次配线的使用材料、设备及工具、一般要求、工艺准备、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0.4kV 配电箱的二次配线制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159 —1987 电气技术中文字符号制订通则GB 7251.1 —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JB/T 2436.1 —1992 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1部分:0.5〜6.0mm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3 使用材料3.1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简称导线)多股导线应为洁净的圆铜绝缘导线,其线芯应无污染或腐蚀,表面允许没有覆盖层。
3.2 聚氯乙烯绝缘塑料带(简称胶带)3.3 聚氯乙烯异型管(简称号码管)3.4 冷压端头冷压端头的压接部位的接缝处必须焊接(如银焊)。
3.5 线卡、尼龙扎带3.6 标准紧固件3.7 塑料蛇皮软管、尼龙螺旋线管、PVC波纹管①12、①18、①25、①353.8 塑料行线槽3.9 胶垫、软垫(防震垫)橡胶圈3.10 定位片、线夹3.11 松香3.12 焊锡3.13 酒精3.14 工业凡士林4 设备及工具4.1 号码打印机4.2 活动扳手6 寸、8 寸4.3 平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3寸、6寸、8 寸以及电讯螺丝刀4.4 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4.5 电烙铁35W 、40W4.6冷压线钳0.5〜6 mm2(6mm2以上的导线的压线由一次安装担任,不在此作要求)冷压钳须经专业机构认证,压接时钳口、导线和端头必须相配,压接后的性能应符合JB/T 2436.1—1992 的规定。
二次线配制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bb6d82f9fab069dc50220103.png)
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高低压配电装置,电力传动控制装置二次线路的配制。
2、使用材料:2.1导线导线绝缘强度一般按工作电压不低于500V来选择,弱电压回路(指集成电路或晶体管电路)的导线绝缘按不低于250V来选择。
2.1.1 单芯黑色塑料绝缘铜芯线:BV-1mm2、1.5mm 2、2.5mm 2等;2.1.2 多芯黑色塑料绝缘铜芯线:BVR-1mm 2、1.5mm 2、2.5mm 2等;2.1.3 多芯黄绿双色塑料绝缘铜芯线:BVR-2.5mm 2、4mm 2等;2.2冷压端头OT型、UT型、IT型铜制冷压端头;2.3. 辅材2.3.1 塑料行线槽;2.3.2 塑料缠线管;2.3.3 1#-5#尼龙扎带;2.3.4 1mm厚绝缘纸板;2.3.5 字码管。
3、设备及工具:斜口钳、平口钳、圆(尖)嘴钳、剥线钳、压接钳、(4寸、6寸扳手,4寸螺丝刀,灯头螺丝刀,套筒扳手,剪刀,2米钢卷尺,电工刀,铅笔,工作椅)。
4、工艺要求:4.1 配线应符合图纸规定的要求。
4.2 回路的带电体间或带电体与金属骨架间的电气间隙不应少于4mm,爬电距离不应少于6mm。
4.3. 强电电压回路配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1.5mm2单芯或截面积不小于1.0mm2多芯铜芯绝缘线;强电电流回路配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单芯或多芯绝缘线;弱电回路导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0.75mm2单芯或截面不小于0.5mm2多芯铜芯绝缘线,插件内部的导线允许采用截面积为0.5mm2单芯铜芯绝缘线。
电流回路及元(组)件的接地,用2.5mm2多芯铜芯绝缘线;柜体活动部分(如门)的保护连续性连接,用4mm2多芯铜芯绝缘线。
4.4 配线在可能受到弯曲的地方,如门上电器与柜内元件的连线,或可能活动的插头、插座上的接线,只准许采用多芯铜芯绝缘线,并注意留有活动余量。
4.5 采用冷压铜接头的接线,只准许采用多芯铜芯绝缘线,不得使用单芯线。
4.6 除图纸上有特殊要求外,整个装置及设备内部布线的电压、电流回路采用黑色导线;电气回路和元(组)件的接地(或接镀锌构架)及柜体活动部分(如门)的保护连续性连接,用黄绿双色线。
二次线配制工艺规程
![二次线配制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7fd921d15abe23492f4dfd.png)
二次线配制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公司目前生产的各种高低压开关柜的二次线配制亦适用于低压配电箱的二次线配制。
2.工艺准备
2.1看清图纸,注意图纸上的备注说明,注意事项以及材料,操作等有特殊要求。
2.2熟悉本工艺要求,备齐所要的材料及所有工具。
2.3按图纸要求备齐电器元件,并检查其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及质量是否合格,
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
2.4元件及材料与图纸要求不符,必须有代用手续方可使用,否则不得使用,不
合格的元件及材料不得使用。
2.5根据产品型式及图纸各方面要求,确定走线方案。
2.6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用线号机打印线号。
3.工艺要求
3.1按确定好的走线方案,量料下线,端子接线处预留足够的接线长度并按图纸
要求套线号。
3.2 凡是在可转动的门、面板上的线束,其导线必须采用多股软线。
3.3同一端子排及同一柜上所用的塑料线应保持颜色一致。
3.4截面在 1—2.5 平方毫米的导线,应使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层。
3.5电器部件采用直接压线时,导线可不弯圆,与接点直接压线。
3.6 根据走线方案需弯曲转换方向时,用手指进行弯曲,不得用尖嘴钳等锋利工
具弯曲,以保证导线绝缘层不受损伤。
且导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导线外径的 2 倍。
3.7扎线:
3.7.1采用塑料带扎紧。
表一
3.9端子排的安装
端子排的首尾两端必须装有终端挡板,不同的端子排也必须用终端挡板分开。
每个端子的接线端只允许接一根导线。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f98659721ed9ad51f01df2c0.png)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各种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的二次线配制。
2.材料2.1 一律采用多股铜芯聚氯乙稀BV、BVR软线,颜色为黑色,接地线采用黄绿双色线。
2.2 二次回路中,电流回路要求采用2.5mm2的软线,电压回路采用1.5mm2的软线。
2.3辅助材料:塑料线夹、塑料缠绕管、定位片、号码管(规格与导线相结合)塑料捆线带、走线槽、冷轧端头OT、UT、锡、松香等。
3.工具: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剪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活动板手、冷压钳、电烙铁(500W)、小件存放盒、对线灯。
4.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配线工艺要求4.1 配线要求排列整齐地放在走线槽中,要求接线正确,两个接点连线之间不得有接点。
4.2 跨门线一律采用多股软铜线,线长以门开启、关闭时,导线不应受其拉力影响而损伤。
(注:门开启要大于90°)4.3 同一接点和端子最多允许接两根导线接头。
4.4 导线穿过金属板时,金属板上装橡胶垫圈。
4.5 二次线所有紧固螺钉要拧紧,螺纹露出3 ̄5牙,不得有滑牙现象。
4.6 定型的批量产品,二次布线应一致。
4.7 采用塑料缠绕导线,不得扭曲,缠绕管节距均匀,不小于6mm。
4.8设备中指示灯和按追赶的颜色应根据用途按GB/T2682的规定选用,指示灯及按钮的颜色如无特殊要求,按下表安装。
4.9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功率因素表等仪表,及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头采用OT,具体规格要与固定螺钉和导线相符。
4.10 接线端子及其它一些电器元件上的接线端头采用UT、具体规格要与固定螺钉和导线相符。
4.11 冷轧端头UT、OT压接要牢固,不得松动。
4.12 锡焊点应牢固,均匀发亮,不得有残留焊剂,不得有虚焊或烧坏绝缘层。
4.13 连接到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要求弯曲弧一致,导线端头要可靠连接在端子。
5.高压成套开关设备配线工艺要求:5.1 应符合4.1 ̄4.13的工艺要求。
低压综合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低压综合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7d56c3e6d15abe23492f4d11.png)
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前言本标准依据GB 50171—1992《电气装置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的校核人:本标准的批准人:本标准于2012年3月27日首次发布。
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箱二次配线的使用材料、设备及工具、一般要求、工艺准备、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0.4kV配电箱的二次配线制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159—1987 电气技术中文字符号制订通则GB 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JB/T 2436.1—1992 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1部分:0.5~6.0mm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3 使用材料3.1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简称导线)多股导线应为洁净的圆铜绝缘导线,其线芯应无污染或腐蚀,表面允许没有覆盖层。
3.2聚氯乙烯绝缘塑料带(简称胶带)3.3聚氯乙烯异型管(简称号码管)3.4冷压端头冷压端头的压接部位的接缝处必须焊接(如银焊)。
3.5线卡、尼龙扎带3.6标准紧固件3.7塑料蛇皮软管、尼龙螺旋线管、PVC波纹管Φ12、Φ18、Φ25、Φ353.8塑料行线槽3.9胶垫、软垫(防震垫)橡胶圈3.10定位片、线夹3.11松香3.12焊锡3.13酒精3.14工业凡士林4 设备及工具4.1号码打印机4.2活动扳手6寸、8寸4.3平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3寸、6寸、8寸以及电讯螺丝刀4.4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4.5电烙铁35W、40W4.6冷压线钳0.5~6 mm2(6mm2以上的导线的压线由一次安装担任,不在此作要求)冷压钳须经专业机构认证,压接时钳口、导线和端头必须相配,压接后的性能应符合JB/T 2436.1—1992的规定。
低压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低压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21666d45f121dd36a22d8238.png)
低压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及验收规范本守则引用的规范标准:GB2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49—199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验收规范;1元器件安装1。
1所有元器件均按照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
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1。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
5必须按图纸安装(如果有图纸).1。
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
7同一产品型号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
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①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妨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的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1。
9所有电器元件与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1。
10安装震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1.11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尽量调整到位,不应有卡阻现象,门的打开不影响操作手柄.1.12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的螺栓拧紧.1.13一次线相间必须用黄绿红或者R,S,T线号进行区分,不允许只用一种颜色。
1。
14配电柜内必须预留30%的安装空间.2端子排的安装2.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应牢固,绝缘应良好。
2.2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底面高度宜大于350mm。
2.3回路电压超过380V的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应涂以红色标识。
2。
4交、直流端子应分段布置。
2.5 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识,并应设空端子隔开或设置绝缘的隔板。
2。
6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空端子或绝缘隔板隔开。
低压综合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低压综合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bf2ba4e4852458fb760b56ac.png)
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本标准依据GB 50171—1992《电气装置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的校核人:本标准的批准人:本标准于2012年3月27日首次发布。
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箱二次配线的使用材料、设备及工具、一般要求、工艺准备、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0.4kV 配电箱的二次配线制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159 —1987 电气技术中文字符号制订通则GB 7251.1 —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JB/T 2436.1 —1992 导线用铜压接端头第1部分:0.5〜6.0mm2导线用铜压接端头3 使用材料3.1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简称导线)多股导线应为洁净的圆铜绝缘导线,其线芯应无污染或腐蚀,表面允许没有覆盖层。
3.2 聚氯乙烯绝缘塑料带(简称胶带)3.3 聚氯乙烯异型管(简称号码管)3.4 冷压端头冷压端头的压接部位的接缝处必须焊接(如银焊)。
3.5 线卡、尼龙扎带3.6 标准紧固件3.7 塑料蛇皮软管、尼龙螺旋线管、PVC波纹管①12、①18、①25、①353.8 塑料行线槽3.9 胶垫、软垫(防震垫)橡胶圈3.10 定位片、线夹3.11 松香3.12 焊锡3.13 酒精3.14 工业凡士林4设备及工具4.1 号码打印机4.2 活动扳手6寸、8寸4.3 平头螺丝刀、十字螺丝刀:3寸、6寸、8寸以及电讯螺丝刀4.4 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4.5 电烙铁35W、40W4.6 冷压线钳0.5〜6 mm2(6mm2以上的导线的压线由一次安装担任,不在此作要求)冷压钳须经专业机构认证,压接时钳口、导线和端头必须相配,压接后的性能应符合JB/T 2436.1—1992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及验收规范
本守则引用的规范标准:
GB2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S49-199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验收规范;
1元器件安装
1.1所有元器件均按照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
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1.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必须按图纸安装(如果有图纸)。
1.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同一产品型号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妨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
能够较方便的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所有电器元件与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10安装震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1.11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尽量调整到位,不应有卡阻现象,门的打开不影响操作手柄。
1.12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的螺栓拧紧。
1.13一次线相间必须用黄绿红或者R,S,T线号进行区分,不允许只用一种颜色。
1.14配电柜内必须预留30%的安装空间。
2端子排的安装
2.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应牢固,绝缘应良好。
2.2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底面高度宜大于350mm。
2.3回路电压超过380V的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应涂以红色标识。
2.4交、直流端子应分段布置。
2.5 强、弱电端子应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识,并应设空端子隔开或设置绝缘的隔板。
2.6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空端子或绝缘隔板隔开。
2.7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他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
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
2.8 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
2.9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得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3端子标识
3.1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
除元件本身附有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如图a
3.2编号应完整、清晰、牢固。
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如图b
3.3安装于门板、面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如图c
4保护接地连续性
4.1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应采用相应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圈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
3.2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5二次回路布线
5.1基本要求:按图施工、连线正确。
5.2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
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
5.3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单股导线:不小于1.5mm²
多股导线:不小于1.0mm²
弱电回路:不小于0.5mm²
电流回路:不小于2.5mm²
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mm²
5.4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5.5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根线。
5.6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两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
5.7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妨碍电器的操作。
5.8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3米。
5.9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
5.10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5.11二次线线号必须清晰,线号穿法应从左向右,从下往上。
5.12电缆、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必要时,接头应接触良好、牢固,不承受机械拉力,并应保证原有的绝缘水平;屏蔽电缆应保证其原有的屏蔽电气连接作用。
5.13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承受机械应力。
5.14铠装电缆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应扎紧,钢带应在盘、柜侧一点接地。
5.15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接地良好。
5.16 盘、柜内的电缆芯线接线应牢固、排列整齐,并应留有适当裕度;备用芯线应引至盘、柜顶部或线槽末端,并应标明备用标识,芯线导体不得外露。
5.17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线芯应分别成束排列。
5.18电缆芯线及绝缘不应有损伤;单股芯线不应因弯曲半径过小而损坏线芯及绝缘。
单股芯线弯圈接线时,其弯线方向应与螺栓紧固方向一致;多股软线与端子连接时,应压接相应规格的终端附件。
6一次回路布线
6.1一次回路走线必须横平竖直。
一次线除(加热线以外)均采用BVR型号端头必须压接接线端子。
6.2进线开关相间必须用隔板隔开。
6.3配电柜内必须有明确,醒目的相间标识,包括A,B,C,N,PE。
6.4配电柜内必须有单独的零排、地排。
6.5配电柜内用到的所有铜排必须进行塘锡处理,且必须有相应的相间标识。
6.6配电柜内所有的一次线不允许共同用一个线鼻子,必须分开压接,且每个接线端子和铜排接线孔上,原则上只允许接一根线,特殊情况下可以接两根线,且不能超过两根线。
6.7一次线在线槽里必须行走规范,不允许有乱拉乱搭现象,每根线都应预留一定的余量。
6.8电器元件装配必须按照装配图进行,不允许有乱装现象。
6.9一次配线应尽量选用矩形铜母线,当用矩形铜母线难以加工时或者电流小于等于100A 可选用绝缘导线,接地铜母排的截面面积=电柜进线母排单相截面面积的1/2。
6.10铜母线载流量选择需查询有关文档,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在线槽中,或导线成束状走行时,或防护等级较高时应适当考虑裕量。
6.11电缆与柜体金属有摩擦时,需加橡胶圈以保护电缆。
6.12电缆连接在面板和门板上时,需要加塑料管和安装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