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言命题的知识与技巧
逻辑中的假言命题:“只有,才”

逻辑中的假言命题:“只有,才”很多同学都对假言命题的考点感到十分头疼,将其转化时经常出错,但是,只要我们掌握方法,这部分题还是很简单的。
下面,跨考教育逻辑教研室邢丹丹老师就简单给大家总结一下假言命题“只有,才”的相关知识。
一、学习目标1. 掌握假言命题“只有,才”的解题技巧;2. 掌握递推推理,并能灵活运用。
二、基础知识1. 假言命题主要考查两组翻译:第一组为“如果就,前推后”;第二组为“只有,才”。
2. “只有,才”解题技巧。
(1)做翻译l “只有Q,才P”,翻译为“P→Q”。
口诀:只有才,后推前。
例如:“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梦想。
可以直接翻译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即,“努力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
l “只有,才”的替代表达方式:不Q,不P;除非Q,否则不P;Q是P比不可少的;Q是P的基等。
(2)用技巧逆否等价:P → Q 等价于 - Q → - P口诀: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
3. 递推推理若A→B,B→C,则A→C;若A→B,B→C,C→D,则-D→-A。
三、经典例题例1. 如果苇花飘飘,林溪就去观苇;如果温度很低,林溪就不去观苇;只有天空晴朗,林溪才去观苇。
现在林溪去观苇了,可见( )。
A.苇花飘飘B.温度很高C.风大D.天空晴朗E.阴天【答案】D【解析】第一步:定题型,翻译题干。
花→去;低→-去;去→晴。
第二步:利用“逆否等价”判定。
结论说“林溪去观苇”,则可得到“温度不低”或者“天空晴朗”。
A项属于肯后,排除;B项温度很高与温度不低属于不同的概念,排除;C项无关选项,排除;E项推不出,排除。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例2. 为了胎儿的健康,孕妇一定要保持身体健康。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她必须摄取足量的钙质,同时,为了摄取到足量的钙质,她必须喝牛奶。
据此可知( )。
A.摄取了足量的钙质,孕妇就会身体健康。
B.孕妇应该喝牛奶,这样对胎儿有好处。
C.孕妇喝牛奶,她就会身体健康。
D.孕妇喝牛奶,胎儿就会发育良好。
管理考研假言命题蒙题技巧

管理考研假言命题蒙题技巧摘要:一、引言二、管理考研假言命题的类型与特点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4.假言命题的否定式三、蒙题技巧1.充分条件蒙题技巧2.必要条件蒙题技巧3.充分必要条件蒙题技巧4.假言命题否定式蒙题技巧四、假言命题解题步骤1.确定题干中的假言关系2.分析选项,找出符合题干的假言命题3.运用蒙题技巧,选出正确答案五、实战演练与解析六、总结与建议正文:一、引言在管理考研中,逻辑题是必考题型之一,而假言命题又是逻辑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假言命题的类型和特点,以及相应的蒙题技巧,对于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管理考研假言命题的蒙题技巧,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管理考研假言命题的类型与特点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指前件为真时,后件一定为真。
其形式为“如果A,那么B”。
在考研逻辑题中,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常常以条件关系的形式出现,如“如果一个人成绩优秀,那么他会当选学生会主席”。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指后件为真时,前件一定为真。
其形式为“只有A,才B”。
在考研逻辑题中,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常常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出现,如“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指前件和后件互相推导,即前件为真时后件为真,后件为假时前件为假。
其形式为“A当且仅当B”。
在考研逻辑题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常以对称关系的形式出现,如“某人当选学生会主席当且仅当他的成绩优秀”。
4.假言命题的否定式假言命题的否定式是指对前件和后件的否定。
其形式为“不是如果A,那么B”或“不是只有A,才B”。
在考研逻辑题中,假言命题的否定式常用于判断题和析误题。
三、蒙题技巧1.充分条件蒙题技巧当题干中出现“如果A,那么B”的形式时,可以考虑选项中是否存在A→B的关系。
如果存在,则可选择该选项。
2.必要条件蒙题技巧当题干中出现“只有A,才B”的形式时,可以考虑选项中是否存在B→A 的关系。
判断推理 假言命题

判断推理假言命题(实用版)目录1.假言命题的定义与特点2.假言命题的分类3.假言命题的判断方法4.假言命题在判断推理中的应用正文一、假言命题的定义与特点假言命题是一种复合命题,它表示的是一种条件关系。
假言命题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如果……”和“那么……”。
其中,“如果”部分被称为前件,“那么”部分被称为后件。
假言命题的特点是:前件真,后件未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定假。
二、假言命题的分类根据前件和后件之间的关系,假言命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件为真,后件就为真。
例如:“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会带伞。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前件为假,后件就为假。
例如:“如果我不带伞,那么今天不会下雨。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前件为真,后件为真;前件为假,后件为假。
例如:“如果我会带伞,那么今天下雨。
”三、假言命题的判断方法在判断假言命题的真假时,需要根据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情况进行判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判断方法:1.肯定前件,否定后件。
例如:“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会带伞。
”肯定前件,即今天下雨,否定后件,即我不带伞。
这种情况下,假言命题为假。
2.否定前件,肯定后件。
例如:“如果我不带伞,那么今天不会下雨。
”否定前件,即我不带伞,肯定后件,即今天下雨。
这种情况下,假言命题为假。
3.肯定前件,肯定后件。
例如:“如果我会带伞,那么今天下雨。
”肯定前件,即我会带伞,肯定后件,即今天下雨。
这种情况下,假言命题为真。
4.否定前件,否定后件。
例如:“如果今天不下雨,那么我不会带伞。
”否定前件,即今天不下雨,否定后件,即我会带伞。
这种情况下,假言命题为真。
四、假言命题在判断推理中的应用假言命题在判断推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假言命题的分析,可以判断某个结论是否成立,或者推导出其他相关的结论。
例如,在判断“如果我会带伞,那么今天下雨”和“我会带伞”两个命题的真假时,可以通过观察天气情况来判断。
如果天气阴沉,可能下雨,那么“我会带伞”这个命题成立,因为为了避免淋雨,我会带伞。
判断推理 假言命题

判断推理假言命题摘要:一、假言命题的概念与分类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4.无效假言命题二、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1.肯定前件,肯定后件2.否定前件,否定后件3.肯定前件,否定后件4.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三、假言命题的应用1.题目解析方法2.解题技巧与策略四、实战演练与解析正文:一、假言命题的概念与分类假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的一种基本类型,它描述了两个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
根据条件关系的不同,假言命题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若A,则B。
例如,若下雨,则地面湿润。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A,才B。
例如,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A当且仅当B。
例如,成年人当且仅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4.无效假言命题:A不管B。
例如,不管天气如何,我都要去散步。
二、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有四种,分别是:1.肯定前件,肯定后件:若A,则B。
已知A成立,可以推出B成立。
2.否定前件,否定后件:若A,则B。
已知A不成立,可以推出B不成立。
3.肯定前件,否定后件:若A,则B。
已知A成立,可以推出B不成立。
4.否定前件,肯定后件:若A,则B。
已知A不成立,可以推出B成立。
三、假言命题的应用假言命题在逻辑推理题中占有很大比重。
要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类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其次要学会运用规则进行题目解析。
1.题目解析方法:阅读题目,识别假言命题类型,根据题干给出的条件进行推理。
2.解题技巧与策略:熟悉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善于寻找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灵活运用规则进行推理。
四、实战演练与解析【例题】已知:若小明去健身房,则他会跑步;小明去了健身房。
问:小明会不会跑步?解答: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已知小明去了健身房,可以推出他会跑步。
所以,小明会跑步。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假言命题的概念、分类和推理规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假言命题——精选推荐

假⾔命题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第四节假⾔命题及其推理⼀、假⾔命题(⼀)定义:条件-结果。
反映某事物情况是另⼀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命题。
1、如果物体不受外⼒作⽤,那么它将保持静⽌或匀速直线运动。
2、只有有作案动机,才会是案犯。
3、当且仅当三⾓形等⾓,它才等边。
(⼆)构成:1、⽀命题—前件(条件),后件(结果)2、联结词—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才(三)种类及逻辑性质1、充分条件假⾔命题(1)内涵:有前件必有后件,⽆前件未必⽆后件。
只要下⾬,地上就湿.如果摩擦,就会⽣热.(多条件、多因同果)(2)联结词:如果……那么→倘若……则,只要……就当……便,要是……就。
(3)命题形式:p→q(4)逻辑值:前真后假为假,其余为真。
摩擦→⽣热“P →q”定义为“﹁p∨ q”“P →q” ?“﹁p∨ q”2、必要条件假⾔命题1、含义:⽆前件必⽆后件有前件未必有后件只有阳光充⾜,庄稼才能长好。
只有努⼒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复合条件、合因⼀果)2、联结词:只有……才←除⾮…不,必须…才,不…就不3、命题形式:p←q,﹁p→﹁q4、逻辑值:前假后真为假,其余为真。
3、充分必要条件假⾔命题1、含义:前件既是后件的充分条件,也是后件的必要条件,反过来⼀样,后件既是前件的充分条件也是前件的必要条件。
当且仅当三⾓形等⾓,则三⾓形等边。
⼈不犯我,我不犯⼈;⼈若犯我,我必犯⼈。
(唯⼀条件联系)2、联结词:?当且仅当……才如果且只有……才3、命题形式:p?q 当且仅当p,才q如果p那么q,且只有p才q4、逻辑值:前后件⼀真⼀假时为假等⾓?等边“P ?q” ?“q?p ”三种条件之间有内在联系(1)意义:弄清可以实现它们之间的转换推演,使表达⽅式多样活泼。
(2)充分与必要的前后件之间有固定的逻辑关系:前件是后件的充分,则后件是前件的必要。
(p→q)?( q ← p )摩擦→⽣热努⼒学习←好成绩⼆、假⾔推理(⼀)定义:前提中有假⾔命题,据其逻辑特性进⾏的推理。
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及解释

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及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假言命题推理规则!你知道不,这玩意儿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逻辑的大门呢!比如说,“如果明天是晴天,我就去爬山”,这就是一个假言命题呀。
那要是明天真的是晴天,按照这个规则,我是不是就得去爬山啦?这多有意思!
咱再举个例子哈,就好像你说“要是我考试考好了,我就奖励自己一个大餐”,那要是你真考好了,大餐不就得安排上嘛!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就是这么直接明了。
你想想看,生活中好多情况都能用假言命题来解释呢!比如说“只要我努力工作,就会有回报”,那要是你真努力工作了,回报不就该来了嘛!这就像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就会有相应的结果呀!
再比如说“要是他对我不好,我就不理他”,这多直接呀!一旦他真对你不好了,你不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不理他啦。
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是有它的道理的呀!它能帮我们理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
难道不是吗?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在逻辑世界里前行的路。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个规则,它在很多时候都能派上大用场呢!比如说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假言命题来推理出下一步该怎么做。
总之,假言命题推理规则真的是太重要啦!它就像是我们思维的好帮手,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清晰、有条理。
所以呀,我们可得好好掌握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
假言命题 知识点总结

假言命题知识点总结嘿,朋友!咱们来聊聊假言命题这个有趣的家伙!啥是假言命题呢?简单说,它就像是一个有条件的约定。
比如说,“如果明天天晴,咱们就去爬山”,这就是个假言命题。
这里“明天天晴”就是个条件,要是这个条件满足了,那“咱们去爬山”这件事就有可能发生。
假言命题有三种类型,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这就好比三个性格不同的小伙伴。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就像一个急性子的朋友。
只要条件一出现,结果就紧跟其后。
比如说“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只要下雨这个条件达成,地面湿的结果肯定跑不掉。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呢,则像是个慢性子的伙伴。
结果的出现必须得有这个条件在。
比如说“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没有努力学习这个条件,好成绩可不会轻易来敲门。
那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呢,就像是个特别靠谱的朋友。
条件和结果那是紧紧相连,缺了谁都不行。
比如“当且仅当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角形的三个角才相等”,条件和结果相互依存,完美匹配。
咱们再来说说假言命题的真假判断。
这就有点像判断一个人说话算不算数。
比如“如果月亮是方的,那地球就是圆的”,这条件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按照逻辑,这命题还就是真的。
是不是有点奇怪?其实就像你说“如果我能飞,那我就能摘星星”,虽然你不能飞,但从逻辑上说,这说法没错呀。
假言命题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比如找工作,面试官说“如果你有相关经验,我们就录用你”,那你就得搞清楚这个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好好准备自己的经验展示。
再比如谈恋爱,一方说“要是你真心对我好,我就跟你一辈子”,这也是个假言命题呀,得明白怎么满足那个条件。
总之,假言命题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道道谜题,解开它们,就能让我们的思维更清晰,做事更有条理。
它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怪物,而是能帮我们理清思路、做出正确判断的好帮手。
你说是不是?所以,好好掌握假言命题,让我们的生活更智慧、更精彩!。
行测假言命题的推理方法及技巧

首先教大家如何辨别一道题目是否在考察假言命题推理这个考点。
辨别一个句子是否是假言命题首要最简单的方法是是看一些句子是否有逻辑连接词:如果……那么……、只有……才……、……必须……、因为……所以……、除非……否则……,等关联词都是考试中常见的逻辑连接词。
但是有的题干中并找不到逻辑连接词,我们该怎么办?就一定不是假言命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题目都善于伪装自己,并不出现具体的连接词,但是其实是可以转化成假言命题进行解答的。
例如,A是B必不可少的条件/A是B不可或缺的条件/A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类的都可以转化成一个假言命题,只要分清出谁在前谁在后就可以。
初次之外一般是前推后。
例题,2012年国家的一道题目的题干就是“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
再解答题目的时候就首先可以转化成只有有大量资本支持,发展中国家才能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和只有有高储蓄率,才能获得大量资本”。
继续解题就可以了。
【推理规则】只要知道一道题目是考查复言命题推理的题目,那么解答它就显得很简单了。
对于假言命题考生只需要记住一个推理规则: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考生只需要记住一个规则即可。
在做题的时候尽可以将题干中的假言命题都转换成一种。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做题习惯,选择都转换成哪种命题。
一般地,均转化成前推后的形式比较符合大多数考生的思考习惯,因为前推后是正着进行推理。
例如,如果A,那么B,其逻辑关系即为A→B;而只有A,才B,其逻辑关系则为A ←B(即B→A)。
考生们在假言命题逻辑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别。
【例题】(2011年国家114)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
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D.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试题分析】题干包含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知识点总结

假言命题知识点总结假言命题通常表示为“如果……,那么……”,例如“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会带伞”。
其中,“如果今天下雨”是前提,“我就会带伞”是结论。
假言命题还可以表示为符号形式,通常用P→Q表示,其中P为前提,Q为结论。
假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取决于前提真假的情况,如果前提成立,则结论也成立;如果前提不成立,则结论也不成立。
在假言命题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了解:1. 假言命题的构成:假言命题由前提和结论组成,前提是条件,结论是结果。
在构成假言命题时,需要注意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清晰地表达出来。
2. 假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假言命题的真假关系取决于前提真假的情况。
如果前提成立,则结论也成立;如果前提不成立,则结论也不成立。
这种情况被称为“充分条件”。
3. 假言命题的逆否关系:假言命题的逆否关系是指,如果一个假言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命题与否定命题也为真。
例如,如果P→Q为真,则其逆命题为Q→P也为真,其否定命题为¬(P→Q)也为真。
4. 假言命题的假言联结:假言命题可以通过联结形成复合命题,例如“如果P→Q且Q→R,则P→R”。
假言联结的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更复杂的推理和论证。
5. 假言命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假言命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科学研究、数学证明、法律判案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假言命题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思维和推理。
总之,假言命题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帮助我们理清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精确的推理和论证。
了解假言命题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思维分析和逻辑推理,对于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假言命题推理技巧

假言命题推理技巧假言命题推理是逻辑推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条件和结论的关系。
如果一个命题的结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成立,则这种命题被称为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可以分为两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指一个条件(前件)存在,则另一个条件(后件)一定存在的命题。
它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则Q”。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会湿。
”在这个例子中,“天下雨”是“地面会湿”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指一个条件(前件)不存在,则另一个条件(后件)一定不存在的命题。
它的逻辑形式是“除非P,否则Q”。
例如,“除非你吃饭,否则你会饿。
”在这个例子中,“你吃饭”是“你不会饿”的必要条件。
在处理假言命题推理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1. 理解逻辑形式:理解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推理方式。
2. 寻找关键信息: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你需要找到关键的信息,如前提条件、结论和推理规则。
这些信息将帮助你进行正确的推理。
3. 使用逻辑符号:使用逻辑符号来表示前提条件和结论,可以使你的推理更加清晰和准确。
例如,你可以使用P表示前提条件,Q表示结论。
4. 应用推理规则:根据不同的逻辑形式,应用相应的推理规则。
对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可以使用肯定前件或否定后件的推理规则;对于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以使用否定前件或肯定后件的推理规则。
5. 注意例外情况:在处理假言命题推理时,需要注意可能的例外情况。
这些例外情况可能会使你的推理出现错误。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假言命题推理问题。
假言命题解题技巧及例题讲解

假言命题解题技巧及例题讲解一、常见关联词及关键词的推理形式假言命题常常涉及一些关联词或者关键词,当出现了这些关联词或关键词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样才能写出一个正确的推理形式来。
1.关联词(1)如果A,那么B;若A,则B;只要A,就B;要想A,就必须B(AB)(2)只有A,才B(BA)(3)除非A,否则B(非BA;非AB)2.关键词A是B的充分条件(AB)B的充分条件是A(AB)A是B的必要条件(BA)B的必要条件是A(BA)A是B的前提(重要条件、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缺一不可的)(BA)二、假言命题中涉及真假话问题当假言命题涉及真假话问题的时候,要去找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假言命题(AB)的矛盾命题写成(A且非B)。
矛盾是一真一假,根据矛盾的这个特性去解决真假话问题。
【例题】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C.矿工1的断定为真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答案】D。
中公解析:根据题意,将四人说的话,用简单的逻辑形式表示出来:值班主任:操作问题矿工1:违反安全规程且非操作问题矿工2:操作问题违反安全规程安全员:操作问题且非违反安全规程由此可知,矿工2和安全员所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
由于题干说“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因此值班主任和矿工1的话均为假话。
值班主任的话为假,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矿工1的话为假,可以得出“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由于安全员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它要为真必须两个联言肢都为真,因此安全员的话为假。
那么矿工2的断定就为真。
省考备考之假言命题简介

一、假言命题简介宁夏华图王丹一、假言命题考情说明假言命题,又称翻译推理题,是历年国考、省考常见题型,属于形式推理,但很多考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选择了错误答案,所以在做翻译推理题的时候,切记不要根据自己的常识或者猜测做翻译推理类题目。
二、假言命题知识点此类题型根据关联词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如果……那么”类的连接词,另一种是“只有……才”类的连接词。
关联词的类型不同,做题方法有所区别。
对于假言命题需要掌握两个知识点,一是翻译,另一个推理。
翻译:把题目中所给的语言转化成推出形式,用“→”表示,如果把前一个关联词的内容叫“前件”后一关联词的内容叫“后件”,做题是遇见“如果……那么”类关联词,就事前件推出后件,遇见“只有……才”类关联词,就是后件推出前件,牢记口诀“如果那么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
(如果那么,前→后;只有才,后→前)推理:对于翻译后的推出形式如果为真,推出符号前的内容为真,则箭头后内容肯定为真,推出符号后的内容为假,则前面的内容页必定为假。
(注:此前后为箭头前和后)同样牢记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其他的情况则不确定。
三、例题讲解例题1、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与他同去,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单位有急事,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刘就不去郊游。
假设以上说法正确,那么,如果小刘去郊游,则不能判定下述哪项正确?()A.老婆与小刘同去郊游B.天气晴朗C.小刘单位没有急事D.今天是星期六【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以翻译得到:晴朗→郊游;不同去→不郊游;有急事→不郊游;不是周六→不郊游,并且所给信息都为真。
那么,小刘不去郊游不能得到什么结论,根据推理规则,对推理符号后的内容进行否定,能得到后3个推理形式前面内容的否定,也就是老婆与他同去、没有急事、是周六,所以只有B选项是不能推出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B。
知识点补充:在做题过程中不仅会出现“如果…那么…”和“只有…才…”两个关联词,还会出现与其性质相同的关联词。
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到底如何推

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到底如何推各位小伙伴,在行测考试中有一类让人头疼的题型,假言命题。
但这类题目只是看起来很难,实际上还是有巧解方法的。
那我们怎么才能准确的判断出哪项能由题干推出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呢?关键点在于要找到假言命题中的推出关系,而推出关系我们可以借助联结词来确定。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常见的联结词,假言命题的联结词总共分为两大类:1.前推后:如果……那么……,只要……就……,为了……一定……,凡是……都……,想要……必须…,就,则。
2.后推前: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不……。
通过联结词我们可以快速判断题干的推出关系,接下来我们还需了解一下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
这两种情况分别指当肯定了题干推出关系的前件则可以肯定其后件,否定了题干推出关系的后件则可以否定其前件。
如果选项的推理形式符合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即可判定可由题干推出。
接下来我们用一道例题来切实感受一下。
例题只有找准工作的短板,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
下列哪项推不出来?A.如果找不准工作的短板,就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B.除非找准工作的短板,否则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C.只要找准了工作的短板,就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D.如果补齐了工作中的短板,就能找准工作中的短板【答案】C【解析】题干中联结词为:只有……才……,所以题干命题的推出关系为后推前:“补齐工作中的短板⇒找准工作的短板”。
A项为“不找准工作的短板⇒不能补齐工作中的短板”,满足否后推否前可以推出。
B、D 项均为“补齐工作中的短板⇒找准工作的短板”,满足肯前推肯后可以推出。
C项为“找准工作中的短板⇒补齐工作的短板”是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与推理规则不符。
故本题选C。
通过上述题目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努力固然重要,但是针对不同题目我们要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遇到类似题目我们可以先利用联结词确定题干的推出关系,再结合推理规则准确判断。
希望大家了解技巧之后还是要多加练习,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
行测技巧: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必背15条公式

行测技巧: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必背15条公式假言命题类题目的做题步骤基本分为三步:第一步看题问,判断题目是要求以真求真还是以真求假,一般考察以真求真居多;第二步写出题干推理形式,确定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正确书写推出关系;第三步写出选项推理形式并选出正确答案。
那么如何快又准的写出推理形式呢?只需要熟记以下“公式”。
5个前→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志词):如果……那么(就)……;只要……就……;若……就(则)……;要想……必须……;一……就……;4个后→前(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志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是……的基础(必要的);不……就不……;3个否一推一:除非……否则……;……除非……:……否则……:2大命题: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以真求真):A→B的逆否命题是非B→非A。
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以真求假):A→B的矛盾命题是A且非B。
1个连锁推理:A→B→C→D→E记住了上述公式,写推理形式是不需要费脑筋思考的,直接根据标志词判断推理形式然后迅速解题。
【例1】由于近期世界范围内各种传染病疫情多发,我国必须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增加5%的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工作否则就无法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出现的情况。
事实上,从目前我国医疗科研现状来看,如果能增加5%的财政投入,那么我国疫苗研制就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此可以推出:()A.未来五年内如果不能增加5%的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工作,我国就无法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的出现B.未来五年内疫苗研制如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就不会暴发大面积疫情C.如果世界各国不暴发传染病疫情,我国就不需要增加医疗投入以应对大面积疫情D.未来五年内如果增加5%的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我国的医疗科研水平【解析】:答案:A;第一步判断出本题是要求我们以真求真,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第二步书写题干推理形式:抓住标志词“……否则……”,“如果……那么……”题干第一句话的推理形式是否一推一,即能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增加5%的财政投入。
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

行测高频考点技巧荟萃第2期: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假言命题〞这一知识点每年都会有所涉及,其中“假言命题的推理规那么〞又是一个高频考点,这无疑成了我们广阔考生复习的重点。
一、假言命题知识点知识储藏假言命题的概念及分类: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亦称条件命题。
根据肢命题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一、假言命题的概念及分类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亦称条件命题。
根据肢命题间条件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所谓A是B的充分条件是指一种“充足但不必需〞的条件,即由A这个条件就能得出B结论;但没有这个条件却不一定得不出这个结论。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是“如果……那么……〞;“如果〞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前件;“那么〞后面的肢命题称为后件。
其他常用的还有“只要……,就……、一……,就……、假设……,那么……、……必须……〞。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所谓“C是D的必要条件〞含义就是:“C是D的必需但不充足的条件,C 与其他条件一起才能得到D,没有C就一定得不到D〞。
“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最常用的联结词。
其他常用的还有“不……,不……、除非……,否那么不……、没有……,没有……〞。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逻辑联结词通常为“当且仅当〞。
日常词项中通常还用:“只要而且只有……,才……、假设……那么……,且假设不……那么不……、当且仅当……那么……〞。
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充足且必需〞的意思。
“E是F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E是F的充足且必需的条件〞。
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转化所以,“如果p,那么q〞等值于“只有q,才p〞;“只有p,才q〞等值于“如果q,那么p〞。
假言命题的解题技巧

假言命题的解题技巧在军队文职的考试中,逻辑判断类题目技巧性很强,今天就假言命题推理规则的考查题目与伙伴们分享一些解题技巧。
假言命题常常考查的是其逆否命题的应用,其矛盾命题的考查也时有出现,不过相比较而言,考试中更偏重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的考查。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指联结词引导充分条件先出场的假言命题。
常见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有“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则......”等等,既然从位置上来看,是充分条件先出场,必要条件后出场,那么可以将此类题目的推出关系简单梳理为“前推后”的关系。
【例1】“如果你关掉了所有错误的大门,真理它将被拒之门外。
”与以上判断的含义最为接近的是:A.如果真理被拒之门外,那一定是你关掉了所有错误的大门B.只有关掉所有错误的大门,真理才不会被拒之门外C.如果真理没有被拒之门外,那么,一定是没有关掉所有错误的大门D.若要接纳真理,必须拒绝错误【参考解析】正确答案为C。
“关掉了所有错误的大门”是“真理它将被拒之门外”的充分条件。
A、B 项将其当成必要条件,因此错误;D 项的意思跟题干不符;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故C项正确。
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指联结词引导必要条件先出场的假言命题。
常见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有“只有......才......”、“除非......否则不......”等等,既然从位置上来看,是必要条件先出场,充分条件后出场,那么可以将此类题目的推出关系简单梳理为“后推前”的关系。
【例2】老王对老李说:“除非你在今天之内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否则我们法庭上见。
”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不同?A.只有老李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老王才不会将他告上法庭B.如果老李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老王不会将他告上法庭C.如果老李今天不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老王就会将他告上法庭D.如果老王没有将老李告上法庭,那么老李在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参考解析】正确选项为B。
行测假言命题相关解题技巧

⾏测假⾔命题相关解题技巧⼀、假⾔命题的含义假⾔的假是假设的意思,所以所谓假⾔命题,其实就是指表⽰假设状态下的命题,举个简单的例⼦,“如果你在这座城市扔垃圾,那么你就会被认为是没有道德。
”这⾥只是⼀种假设,你有没有扔垃圾我并不清楚,但是你被认为没有道德的条件是你扔了垃圾,所以假⾔命题更多的是强调⼀种A—>B的规则。
假⾔命题可以分为充分条件的假⾔命题和必要条件的假⾔命题。
1、充分条件的含义:所谓充分条件,就是有A就⼀定有B,我们就认为A是B的充分条件,⽐如,选举权和18岁,只要我说我有选举权,那就⼀定能推出我年满18岁,我们就说,选举权是18岁的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的含义: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指有A不⼀定有B,没A则⼀定没B,就说A是B的必要条件,还是拿选举权和18岁来说,我如果年满18岁,不⼀定有选举权,(还得看我是否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但是我如果没到18岁,那⼀定没有选举权,那么我们就是18岁是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有它还不够,没它还不⾏)在假⾔命题中,⾸先就是学会找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进⽽找到推出关系,那么在题⼲中有哪些关联词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找到这两种条件呢。
我们来看看假⾔命题常⽤的关联词。
第⼀组就是充分条件假⾔命题,“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这三组词称为充分条件关联词,这⼀类关联词是前推后,即如果A那么B可以表⽰为A—>B。
第⼆组,“只有…才…”,称为必要条件关联词,⽐如说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
年满18周岁是有选举权的⼀个必要条件,所以是后推前,即只有A才B可以表⽰为B—>A。
最后⼀组,“除⾮…否则…”,⽐如说除⾮年满18周岁,否则没有选举权。
在这个例⼦中,年满18周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否定后者推出前者。
即除⾮A否则B的可以表⽰为⾮B—>A。
⼆、假⾔命题的⽭盾命题A—>B的⽭盾命题是什么呢?可以先理解⼀下A—>B的含义,A—>B表⽰有A就⼀定有B,那么他的⽭盾就应该是A具备了,B却没有发⽣,所以A—>B的⽭盾命题就是A且⾮B。
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必背15条公式

判断推理之假言命题必背15条公式假言命题类题目的做题步骤基本分为三步:第一步看题问,判断题目是要求以真求真还是以真求假,一般考察以真求真居多;第二步写出题干推理形式,确定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正确书写推出关系;第三步写出选项推理形式并选出正确答案。
那么如何快又准的写出推理形式呢?只需要熟记以下“公式”。
5个前→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志词):如果……那么(就)……;只要……就……;若……就(则)……;要想……必须……;一……就……;4个后→前(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标志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是……的基础(必要的);不……就不……;3个否一推一:除非……否则……;……除非……:……否则……:2大命题: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以真求真):A→B 的逆否命题是非B→非A。
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以真求假):A→B的矛盾命题是A且非B。
1个连锁推理:A→B→C→D→E记住了上述公式,写推理形式是不需要费脑筋思考的,直接根据标志词判断推理形式然后迅速解题。
【例1】由于近期世界范围内各种传染病疫情多发,我国必须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增加5%的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工作否则就无法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出现的情况。
事实上,从目前我国医疗科研现状来看,如果能增加5%的财政投入,那么我国疫苗研制就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此可以推出:A.未来五年内如果不能增加5%的财政投入用于疫苗研制和卫生防疫工作,我国就无法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的出现B.未来五年内疫苗研制如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就不会暴发大面积疫情C.如果世界各国不暴发传染病疫情,我国就不需要增加医疗投入以应对大面积疫情D.未来五年内如果增加5%的财政投入,可有效改善我国的医疗科研水平【解析】:答案:A;第一步判断出本题是要求我们以真求真,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第二步书写题干推理形式:抓住标志词“……否则……”,“如果……那么……”题干第一句话的推理形式是否一推一,即能有效应对大面积疫情→增加5%的财政投入。
逻辑中的假言命题“如果,就”

逻辑中的假言命题“如果,就”很多同学都对假言命题的考点感到十分头疼,将其转化时经常出错,但是,只要我们掌握方法,这部分题还是很简单的。
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假言命题“如果,就”的相关知识。
一、解题技巧:(1)做翻译l “如果,就”连接两句话,做题过程中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称之为翻译的过程。
l “如果P,就Q”,翻译为“P→Q”。
口诀:如果就,前推后。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
可以直接翻译为“天下雨→地湿”。
l “如果,就”的替代表达方式:只要P,就Q;为了P,一定Q;凡是P,都Q;P离不开Q;P必须Q。
题干出出现类似关键词,仍然是“前推后”。
(2)用技巧逆否等价:P → Q 等价于 - Q → - P口诀: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
例如:“天下雨→地湿”,“地没湿→天没下雨”这两个式子是一定正确的。
但是“天没下雨,地可能湿,也可能没湿”,“地湿,天可能下雨,也可能没下雨”。
所以“肯前和否后推出肯定的结论,肯后和否前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
经典例题例1. 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
E.许六在案发现场,因此许六是杀人犯。
【答案】C【解析】第一步:定题型,翻译题干。
“如果,就”假言命题;“如果就,前推后”,可以翻译为“杀人犯→在现场”。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利用“逆否等价”判定选项的正误。
A项:在现场→杀人犯,属于肯后,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排除;B项:不是杀人犯→不在现场,属于否前,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排除;C项:不在现场→不是杀人犯,属于否后否前,正确;D项:因为不在现场可以推出不是杀人犯,否后否前,所以许六不在现场,一定不是杀人犯,错误;E项:同A项;在现场→杀人犯,属于肯后,无法推出肯定的结论,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言命题的知识与技巧
备考2016的考生应该掌握了哪些逻辑知识与解题技巧,又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呢?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梳理一下。
按一阶学习进度(基础阶段),刚刚过去的三月应该已经完成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和部分联言选言命题的学习。
具体来说,假言命题的学习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学习。
而在假言命题每个小模块中,考生又应该学习并掌握如下内容:
1. 三个假言命题的基本定义。
重要程度:★★★★★
理由:学习逻辑,要学习的是思维规则。
而这个规划从哪里来呢?就是从最基本的定义来。
而后面所要掌握的推理,就是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展开的。
比如充分条件,其定义可以表述为“针对P与Q两种事物情况,如果P为真,则Q一定真;同时如果P假,而Q 不一定假,则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在这一规定下,后续会展开一系列的推理规则。
2. 三个假言命题的基本表达。
定义是理论性的,抽象的表达,而在考试中,条件关系会用一系列的语言来表达,而对这些具体语言的识别,是正确解题的第一关键步骤。
比如如下一些表达均是充分条件关系。
1) 如果你信我,就跟我学。
2) 只要你好,我就放心了。
3) 要想考上研究生,你必须的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4) 凡是真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5) 汗水决定着收获。
6) 有奶便是娘。
7) 有钱任性。
3. 假言命题变形推理(逆否等价)和假言命题三段论。
在理解并掌握了基本定义的基础上,学习假言命题推理倒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推理规则中,在哪些陷井存在,又有哪些陷井是命题人经常设置的?这须要大家刻意的去学习一下。
4. 假言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价命题。
负命题的学习,也与基本定义相关。
比如充要条件,它定义了“如果有P,就一定有Q;如果没P,就是一定没Q。
”即P与Q与同时存在,或同时不存在的。
那什么时候“P 当且仅当Q”为假呢?就是P与Q不同时存在,或不同时不存在了呗~即:
并非“P当且仅当Q”=(P且非Q)或者(非P且Q)。
由于我们见到大部真题中,仅涉及假言命题知识的要少些,大部分是假言命题与联言选言命题综合而成的,所以在四月还要继续学习一部分联言选言的相关知识。
这样,就可以解大部关于这个大模块的题目了。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