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记忆的概述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记忆_毙考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记忆第七章记忆一、记忆概述健忘20秒:亨利.古斯塔夫.莫莱森(H.M)(一)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编码是人类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相当于记忆中记的阶段。
在记忆的过程,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主要有视觉的、听觉的和语义的编码,不同的编码方式对记忆有不同的影响。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的头脑中。
知识的存储有时也叫知识的表征,它可以是实物的图像,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
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后一个阶段,相当于记忆中忆的阶段。
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
记忆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
(二)记忆的过程从传统心理学来讲,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环节-记忆过程。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讲,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三个环节-对应心理过程。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回忆,也可以表现为再认。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记忆过程的这三个环节,也可以说编码、储存和提取这三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三)记忆的种类1. 记忆按信息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1)情景记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干扰,记忆不够稳定。
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去过的地方。
(2)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不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知识点
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知识点从定义上来说,记忆是指脑在获得一定信息会有变化的能力,其形成的变化即为记忆的特征。
记忆的特征被分为三个阶段:记忆的形成、储存和重认。
一、记忆的形成注意是记忆的第一步,如果没有注意,记忆就无法发生。
记忆启动时,有两个称之为转移和提取的过程。
转移是指从传入到脑中的信息中提取出脑癌所需要的部分,以使整个信息进入大脑;提取是指从短期记忆中的信息中调出一些相对重要的信息,而不是一次性容纳进大脑中,这种过程称之为记忆形成。
随着不断提取,记忆就会慢慢的完全形成。
二、记忆的储存此阶段就是在记忆的形成之后,信息等就会被记录在大脑中,它被储藏在大脑中某些特定的位置,而它的记忆时长又受到储存位置是否稳定的影响。
对于短期记忆,就是大脑未贮藏的一些最近才刚被积攒的信息,而对于长期记忆,就是把有一定特点和能力强度的信息按时间顺序以及数量等条件来把它放入它的长期记忆储藏库中。
三、记忆的重认也可以称为回忆,是发生在储存的过程之后。
它是指记忆的信息通过大脑调动过程中的学习而恢复,有利于我们恢复记忆的特定内容,比如历史事件、英语单词等。
在输入的信息不变的情况下,记忆的重认可以加强,掌握越深,就可以加深对回忆的印象,可以更快更好的回忆起来。
四、记忆的要素1、记忆正面因子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记忆正面因子,意味着人们在记忆这个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即尽量保持思维的清晰,用心来记忆知识;情绪的正面影响也是记忆的一个要素,这包括宁静的心境、良好的心理状态等,这样才能有效地记住知识;同时如果事前有好的记忆规则就可以有效地记忆,如识记、联想、口诀等;2、记忆负面因素如果由于恐慌、紧张、情绪不安等原因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记忆;而形式化的思维也会影响记忆,使思维变得呆板、脱离实际;此外,太早的回忆会破坏大脑正在形成的记忆,而太久的空间也会使记忆的内容变的模糊不清,这就是记忆的负面因素。
记忆是神经行为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行为,它作为大脑知识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记忆在心理学的解释
记忆在心理学的解释记忆在心理学的解释为:个体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以及再现的心理过程。
人类通过感知觉器官和大脑进行感性认识,将这些信息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文字等,从而使人们具有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但要想真正成为主观的我们还必须借助于另一个工具――记忆。
在心理学上的记忆,指的是人们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以及再现的心理过程。
人类通过感知觉器官和大脑进行感性认识,将这些信息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的语言文字等,从而使人们具有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但要想真正成为主观的我们还必须借助于另一个工具――记忆。
关于记忆,学者们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误说”。
他认为记忆是学习的结果,遗忘是由于试误过程中的错误所致,人们在尝试回忆某些材料时,常常把先前学习过的内容又重新编码而呈现出来。
二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并且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开始遗忘很快,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如果在刚刚遗忘之后,及时予以复习,记忆效果就会很好。
三是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说。
这一学说认为,在学习中被获得的知识,经过与新学习的刺激进行同化或顺应作用,形成一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神经细胞建立起暂时的和稳固的兴奋与抑制的联结,产生了对这种刺激的需求,这种刺激如再次出现,将会引起相同的反应。
按照这一理论,若反复强化某一条件刺激,就会增强这种联结,使需要的强度逐渐加大,从而形成了某种暂时神经联系,即形成了所谓的条件反射。
最近看过一本书叫《教育的智慧》,这本书讲述的是不久前有一位学生考了50分,老师批评了他,然后给他讲了道理,最后还表扬了他,之后没几天他又考了80分。
他觉得老师批评过他,但过两天后他竟然也能考80分。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老师的教育方式很有智慧。
其实教育中就是这样的,老师不能只是单纯的给孩子讲道理,更多的是要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心理学中记忆的概念
心理学中记忆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记忆是指大脑对过去经验、知识、感受和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记忆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基础,是思维、学习、行为和情感等高级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系统,如感官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等。
感官记忆是指外界信息进入大脑后,短暂地保留在一瞬间,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信息的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信息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分钟,如语言、数字等信息的记忆。
长期记忆是指信息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较长,可以持续数天、数周、数年甚至终身,如知识、技能、经历等信息的记忆。
记忆的存储和提取过程是受到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等生物化学物质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习、训练和经验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记忆的研究和理解,心理学家可以为人类认知和行为提供更好的解释和理解,为教育、治疗和康复等领域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支持。
记忆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记忆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1.记忆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1)概念: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基本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三个基本过程。
①识记:同学们可以把识记理解为“学会了”,“记住了”。
比如今天学会了一个单词,记住了一句话,这个就是识记的过程。
一个反复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过程,识记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始。
②保持: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记住的东西不会忘记。
③再认和回忆:是过去经验恢复的两种形式。
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在眼前时能够认出来就是再认。
所以再认和回忆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再认需要有刺激的出现,回忆不需要。
举个例子,一个小学同学出现在面前才能记起来是再认,回忆是不需要小学同学出现在面前也能回想起来。
医学心理学考试知识点:认知过程-记忆的概述及分类
医学心理学考试知识点:认知过程-记忆的概述及分类
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今天今天带领大家学习认知过程-记忆的概述及分类。
(一)记忆概述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是人们熟悉的心理现象。
如果没有记忆,个体将一直处于新生儿状态,难以适应一切活动。
所以说记忆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记忆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嗔觉的、味觉的或触觉的形象。
例如,科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声音、气味、软硬、冷热等的记忆都属于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是对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容的记忆,
这些记忆不是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以语言或符号的形式表现出事物的意义、本质和规律,这种记忆形式是人类所独有的。
(3)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
例如,失去亲人后的痛苦心情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忘怀,就是情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的广度是7士2个创克。
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人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又称二级记忆,.是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
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大,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保持时间长,从1
分钟。
学前心理学第一节记忆的概述课件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感知过的事物 思考过的问题 体验过的情绪 练习过的动作
一、记忆概述
(二) 记忆 过程
识记(反复认识,留下痕迹) 保持(巩固) 再认(原刺激物出现,能认)
是非题、选择题
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为 内容
逻辑记忆 以概念、判断、推理为 内容
运动记忆 以过去做过的动作为内 容
适用人员 画家、建筑师
演员
数学家、思维 家 运动员
2.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意义记忆
“conquer”
程序性记忆:死记硬背
3.根据记忆保持时间分:
瞬时记忆:大约0.25-2秒 短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在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
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模式图:
复习
输入信息
注意
“帅哥”
短时记忆 遗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时记忆
谢谢欣赏!
(二)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记忆表象 表象:是指在头脑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特征
直观性(形象性) 概括性
二、记忆的种类
1.内容
形象记忆 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
逻辑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处理方式: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3.根据记忆保持时间分: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1.根据记忆内容划分:
种类
概念
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的形象为内 容
回忆(原刺激物没有出现而在
头脑中浮现)简答题、论述题
前提
结果 证明
(三)记忆的保持、遗忘及遗忘规律
心理学记忆的知识点
心理学记忆的知识点
心理学记忆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记忆的类型:包括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语言记忆、动作记忆等。
记忆的要素:包括记忆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其中编码是记忆的基础,储存是记忆的核心,而提取则是记忆的关键。
记忆的表征:包括形象记忆、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等,其中形象记忆是最基本的记忆表征,语义记忆是对事物之间关系和规则的记忆,而情节记忆则是对个人经历和经验的记忆。
记忆的遗忘:包括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两种情况,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而后摄抑制则是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记忆的保持:包括重复学习、复习、提取练习和生成性学习等方法,其中重复学习是保持记忆的最基本方法,复习则是加深记忆的重要手段,而提取练习则是提高记忆提取的有效途径。
记忆的恢复:包括自然恢复和再学习两种方法,自然恢复是指在没有进行额外学习的情况下,遗忘曲线的曲线趋势会逐渐降低,而再学习则是通过重新学习已经遗忘的知识点来恢复记忆。
记忆的应用:包括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创造联想和构建知识网络等方法,其中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包括分散学习、选择合适的复习时间、采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等,创造联想则是通过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则是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总之,心理学记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编码、储存、提取、遗忘、保持、恢复等多个方面,对于人类的认知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心理学记忆笔记
普通心理学记忆笔记一、记忆的概述。
1. 定义。
-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 例如,我们记住了昨天学习的单词,就是对单词信息进行了编码(如根据发音、拼写等规则),存储在大脑中,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提取出来。
2. 记忆的作用。
- 记忆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 从学习角度看,记忆是知识积累的基础。
没有记忆,就无法将学过的知识保存下来,也就不能进行后续的学习。
比如学生学习数学公式,如果不能记住,就无法运用公式解题。
- 在生活中,记忆让我们能够识别熟悉的环境和人,保持人际关系的连续性。
我们能够认出多年不见的朋友,就是依靠记忆中存储的关于朋友的相貌、声音等信息。
二、记忆的分类。
1. 根据记忆内容分类。
- 形象记忆。
-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这种记忆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具有直观性。
例如,我们对天安门的记忆,脑海中会浮现出天安门的雄伟外观,包括它的红色城墙、黄色琉璃瓦等形象。
- 情景记忆。
- 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它带有明显的自传性。
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上学时的情景,包括走进校园的紧张心情、校园里的布局、老师的笑容等。
- 语义记忆。
- 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
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关系。
例如,我们对勾股定理a^2+b^2=c^2的记忆,这是一种对数学知识的语义记忆。
- 情绪记忆。
- 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我们对曾经遭受过的一次重大挫折时的沮丧情绪的记忆,这种记忆在相似的情绪唤起情境下可能会被重新激活。
- 动作记忆。
- 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骑自行车的记忆,一旦学会,这种动作记忆就比较牢固,即使很长时间不骑,再次骑车时也能很快恢复技能。
2.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分类。
-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二、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记忆的脑机制学说
⑴定位说
科恩(Cohen,1968):电击抑郁症患者脑的不同部位,发
现两半球的记忆丧失差异。
电击脑休克后记忆的丧失
只击大脑 左半球
文字材料 表 象 严重丧失 轻微丧失
第六章 记忆
只击大脑 右半球
没有丧失 严重丧失
电击两半球 严重丧失 严重丧失
语义编码
语义类别 语义联想与组织
第六章 记忆
27
五、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编码
“记忆术”
自然语言媒介法:运用形、音、义的联系提高记忆。
例,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在后面。
地点法:将识记材料想象为放在自己熟悉地方的不同位置上,
回忆时在头脑里对每一个位置逐个进行检索。 据说,起源于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Simonides)
第六章 记忆
音似 形似
19
四、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的编码
⑵视觉编码
Posner(1969)经典实验
2(同时呈现、继时呈现)×2(音同形同、音同形异)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条件4
A
A
A
a
第六章 记忆
A
a A
20
四、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的编码
⑶语义编码
Wickens经典实验
延迟1s——正确回忆率36%
第六章 记忆
16
三、感觉记忆
2、听觉编码
达尔文等人的经典实验
9个字符:左侧2、T、F;正中央x、4、s;右侧M、5、3 字符呈现后,规定各种延迟时间 全部报告 部分报告(屏幕指示需要报告的部分)
心理学记忆的概念
心理学记忆的概念
心理学记忆是指人类在经历和学习过程中获取、存储和回忆信息的能力。
它涉及到我们获得新知识、保持和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
记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过程:编码、存储和检索。
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可存储和记忆的形式,存储是将信息储存在大脑中,检索是从记忆中提取和回忆信息。
在编码阶段,我们通过感官系统接收到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化为大脑能够处理和储存的形式。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张图片时,我们的大脑会将其转化为视觉图像,并与我们之前学到的类似图像进行关联。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在大脑中储存的过程。
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暂时存储信息的能力,它的容量有限并且持续时间很短。
例如,我们在电话中听到一串数字,并试图在短暂时间内记住。
长期记忆是存储信息以供将来使用的能力,它可以持续较长时间。
例如,我们记住自己的生日或者童年的一些重要事件。
检索是指从记忆中提取和回忆信息的过程。
当我们需要使用已经存储的信息时,我们会尝试从记忆中找到并检索出来。
这个过程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记忆的编码方式、信息的相关性以及记忆的强度。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注意力和学习方法等。
人们对记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记忆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提高记忆能力。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
第五章记忆〖导学提示〗现代心理学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本章着重介绍认知心理学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研究,分析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经验。
例如,从前见过的人,现在不在面前,我们能想得起他的姿态相貌;见到他时能认得出来,这就是记忆。
不仅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于头脑中,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练习做过的动作都能保持于头脑中。
在生活实践中见过、学过、做过的事情以及体验过的情绪,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经验而保持在我们的头脑中,在以后生活的适当时候回想得起,或当他们再度出现时能认得出来。
这些都是记忆。
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
识记具有选择性。
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被个体注意才能识记住。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
在编码时,人试图将当前经验同某一名称相联系。
这一过程通常是自动的迅速的,因而未被意识到。
进一步的编码过程是使新输入的信息同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储存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储存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例如学过的诗歌,我们不看书而把它背出来,就是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识记,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也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
心理学中的记忆概念是什么
心理学中的记忆概念是什么记忆是指人类记住和保持经验、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心理学中的记忆概念非常重要,理解记忆的过程对于了解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基本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到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记忆的概念,包括记忆的类型、记忆的过程以及记忆的影响因素。
首先,按时间范围划分,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人们在接受刺激后的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的有限数量的信息。
短期记忆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输入,涉及到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长期记忆是指能够持久保存的信息,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指意识下能够回忆和再认的记忆,主要包括语义记忆和事实记忆。
隐性记忆是指无意识或难以回忆和再认的记忆,主要包括程序性记忆和条件反射记忆。
其次,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检索。
编码是指将外界刺激转化为可供记忆的形式。
编码涉及到感觉、注意、语义等多个过程,主要由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参与。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以便日后检索和回忆。
存储分为短期存储和长期存储,前者主要通过海马体等脑区实现,后者则涉及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检索是指从存储中恢复出所需的信息。
检索可以通过主动回忆或被动识别的方式进行,涉及到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和网络。
此外,记忆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情境依赖性、情绪依赖性以及记忆误差。
情境依赖性是指记忆的检索依赖于记忆编码时的环境和情境。
当人们在编码和检索记忆时,如果环境和情境相似,记忆的表现更好。
情绪依赖性是指人们容易记住和回忆与情绪相关的信息。
情绪可以增强记忆的编码和存储,同时也影响记忆的检索。
记忆误差是指在记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变形。
记忆误差可以由个体因素、事件因素和信息本身的特点等多个因素引起,例如时间因素、信息差异、干扰和重建等。
另外,大脑中的海马体和杏仁核在记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海马体是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关键结构之一,它通过与大脑皮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记忆的存储和检索。
心理学——记忆
心理学——记忆记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理能力之一,也是我们获取、储存和回忆信息的关键过程。
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回忆过去的经历,都依赖于我们的记忆系统。
因此,了解记忆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提高记忆力对于个人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记忆的类型、形成过程以及一些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一、记忆的类型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类型。
短期记忆主要负责暂时存储信息,保持信息在大脑中的活跃状态。
比如,当我们听到电话号码时,需要在短期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以便能够记住并拨打。
然而,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重复,这些信息很快就会被遗忘。
与短期记忆不同,长期记忆用于存储信息的长期储存。
长期记忆是通过重复学习和加强记忆进行形成的。
长期记忆又可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显性记忆是指我们有意识地回忆和意识到的记忆,比如你的生日、名字等。
隐性记忆是指那些无意识地形成的记忆,无需特意回忆即可表现出来,比如骑自行车或弹奏乐器的技能。
二、记忆的形成过程记忆的形成过程可以大致分为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阶段。
首先是编码阶段,这是将外界的刺激转化为可储存形式的过程。
编码可以通过注意力、意义和情感等因素来实现。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或者与自己的经历相关,那么我们更容易记住它。
接下来是存储阶段,这是将编码的信息储存到大脑中的过程。
长期记忆的存储主要依靠海马体和额叶等脑区。
事实上,记忆的形成是由脑内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强度的改变所实现的。
经过重复学习和回顾,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结会变得更强,从而加强记忆。
最后是检索阶段,也就是将存储的记忆从大脑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检索过程可能受到干扰和忘记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记忆检索需要有恰当的提示和提醒。
比如,当你回忆不起某个人的名字时,看到他们的照片或者听到他们的声音可能会帮助你恢复记忆。
三、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如何提高记忆力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1. 注意力集中:要想将信息编码到记忆中,首先需要集中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记忆表象
概念: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 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 的形象。如上节课做游戏时的那个杯子,那 条毛巾,那种情境,刚才的钟表等,现在不 在眼前,大家头脑中仍然呈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与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 象等
(二)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即具有直观性。但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 特征,没有感知时所得到的形象那么鲜明、完整和稳定。 2、概括性 表象是经多次感知积累而成的产物,往往不是反映某一具体 的事物,它反映着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经 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特性,所以它具有概括性。 如:我们说钢笔,然后头脑中就会出现钢笔的表象。但这支 钢笔不是某一支具体的钢笔,而具有一般钢笔特性的钢笔。 如果让你画出来,这支钢笔和所有的钢笔都象,但与每一支 钢笔又都不完全相同
(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分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指通过感觉器官所获 得的感觉信息,一般不为人所察觉,马上就消失了, 保持时间在0。25-2秒钟以内。如:电影(视后 象)。瞬时记忆一旦加上注意,就转为短时记忆了。 2、短时记忆:指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不超 过1分钟的记忆,如记电话号码打电话,打完以后 就忘了。短时记忆所贮存的信息数量有限,大约是 7±2组块。解释组块。 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就进入长时记忆
2)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可以把识记分 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指在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或 者材料本身就不具备意义,靠机械重复进行识记。 常说的"死记硬背"就是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指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 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 这两种识记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相同条件下, 意义识记的效果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因此,更多 的要依靠意义识记。对没有意义的材料,要尽可能 赋予人为的意义
(二)保持 1、什么是保持 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 的过程,是实现回忆的保证,是记忆力强弱 的重要标志之一
2、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变化 量的变化:内容的减少。 质的变化:内容的加工改造。 3、遗忘及其规律 (1)什么是遗忘: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错 误的回忆。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 (2)遗忘规律: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知,遗忘 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3)遗忘的种类: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2、识记的种类 (1)按识记时有无明确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无 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 努力的识记,即无意之间记下来的东西,它是在无 意注意的基础上识记下来的,因此与无意注意的特 点相似,即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偶然性和片段性。 有意识记:按一定目的任务和需要采取积极思维活 动的一种识记。如考试前的复习
3、再认和再现的关系 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两种不同水平和形式, 无质的区别,只有保持程度上的不同。能再 现的一般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再现。 再认比再现难度低,任何年龄的人再认能力 都比再现能力好。所以,考试时判断题、选 择题要比填空、问答题要容易一些
心理学
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强调经 历过的事物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故也有人将 记忆定义为"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二、记忆的种类
(一)根据记忆内容分 1、形象记忆:指以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可以是视觉、 听觉的,也可以是动觉、嗅觉的或味觉的。引导学生举例。 2、情绪记忆:指以情绪和情感体验为内容的记忆。引导学 生举例。 3、运动记忆:指以实际行动、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 引导学生举例。 4、语词-逻辑记忆:指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为内 容的记忆(记忆内容以语词符号表达出来)。引导学生举例。 强调:四种记忆在生活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记忆类型在每 个人身上物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就是靠表象来将 各种各样的事物区别开来。 3、表象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这是运动表象所起的重大作用。小学生的动 作学习,表象的作用尤其重要。
四、记忆过程的分析
(一)识记 1、什么是识记 识记就是把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这是记忆 的第一步。识,就是认识;记,就是印记, 记号。识记,也就是认识的事物在头脑中留 下记号的过程。认识是基础,没有认识就不 可能留下记号。如,我说一个你从来没有见 过、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你的头脑中有没 有这个人的记号呢?
(三)回忆 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是记忆的最终目的,也 是识记、保持的结果和表现。它有两种水平:再认和再现。 1、再认: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 再认取决于两个条件:(1)识记的巩固程度;(2)当前呈 现的事物同经历过的事物及环境条件相类似的程度。当再认 发生困难时,如有更多的线索提供则有助于再认,如环境和 语言。 2、再现:批过去经验的重现,是一种高水平的回忆。 再现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 有意再现是一种追忆,它往往需要中介联系(表象起很重要 的作用)
(三)表象的作用 1、表象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感知过的事物在回忆时,多数以表象形式出现。如, 考试时,某一个问题老师讲过,这时你就会回忆起 老师讲这个问题时的情境;如果在书上见过,你会 回忆起在书上的哪个位置。据推测,在人们的记忆 中,语言信息量与形象信息量的比是1:1000,也 就是说,人们在回忆过去的事物时,多数以表象的 形式出现,一个语言信息会与许许多多的形象信息 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了表象也就有了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