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练习 岳麓版必修1-岳麓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练习 岳麓版必修1-岳麓](https://img.taocdn.com/s3/m/b61f68a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2.png)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后提能再巩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经历了第一某某国→第一帝国→第二某某国→第二帝国→第三某某国的发展历程,从帝制到某某制的变化中没有实质变化的是( ) A.阶级性质B.国家政体C.政府内外政策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较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某某制与帝制的斗争其实都是资产阶级内部就实行何种政体的斗争,无论是某某派还是君主派都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A2.“(它)是某某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
它虽然承认了某某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某某制。
”“它”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C.《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解析:依据材料“(它)是某某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可以判断这部宪法是在某某派和君主派的妥协下确立的某某制,这符合法国政体的特点。
故选C项。
答案:C3.史学家钱乘旦说:“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某某制度。
”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根本原因是( )A.某某派与君主派势均力敌 B.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C.革命使经济发展缓慢 D.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解析: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依据题干“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某某制度”是指通过了1875年宪法,一票某某,确立了某某政体。
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某某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由此可知,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根本原因是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
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答案:B4.1875年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0dcd0f3f8bd63186bdebbc07.png)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B.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C.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D.有利于内部改造的进行解析:A 据材料“向外延的扩张”“对外的冒险”可知,德国体制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隐患,故A项正确;维持社会的稳定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不符,故错误;D 项与材料“对内部改造的回避”不符,故错误。
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国会由成年男子投票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国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解析:D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帝国国会的产生方式而非职能,由此排除A项;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且B项也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错在直接民主,因为代议制均为间接民主;由题干中“投票”“选举”可知帝国国会的产生方式有一定的民主性,D项正确。
6.(2019·山东青岛期末)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在第17条中规定:皇帝的所有命令,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均应由宰相副署,若皇帝与宰相意见相左,宰相意见更具决定性。
这说明( )A.德国皇帝已成为虚位君主B.宰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C.德国政体具有一定民主性D.皇帝与宰相间权力争夺激烈解析:C 仅从材料的规定不能反映德国皇帝已成为虚位君主,且该说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皇帝的命令要宰相的副署不能反映宰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是皇帝,故B项错误;据材料皇帝的命令要宰相的副署和“皇帝与宰相意见相左,宰相意见更具决定性”可知宪法设计体现了宰相对皇帝的制约,对于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德国来说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皇帝与宰相间权力争夺激烈,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7.(2019·湖北天门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
历史ⅰ岳麓版第十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练习
![历史ⅰ岳麓版第十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df62e0a67ec102de2bd89ec.png)
历史ⅰ岳麓版第十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练习【一】选择题1.〔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23题〕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第十一条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这段话反映出的是A、言论自由,天赋人权B、资产阶级自由的虚伪性C、言论自由,言责自负D、言论自由与法律规定的矛盾【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反映的内容是主张自由是人们的权利。
2.〔2018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32题〕德意志帝国兴盛从1866年击败奥地利算起,到一战时崩溃,不过半个世纪;日本帝国从开始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不到80年;二战后德日在废墟上兴起,……从六十年代算起,日本和德国经济不断繁荣,如今已持续了半个世纪。
由此可见A、专制政体不能做到国富民强B、民族主义是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动力C、战争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D、民主政体是国家持续繁荣的保障【答案】D【解析】考查材料信息获取与观点归纳能力。
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都是同一类型的国家,命运都是短暂的,说明专制不能使国家持续繁荣得到保障;而二战后,日本与德国经过了民主改造,是民主政体,结果是“经济不断繁荣,如今已持续了半个世纪”。
3.〔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20题〕右侧〔图5〕这幅漫画表现的是A、国民大会宣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B、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前夕的公民调查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正在进行总统大选D、第三共和国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法国大选“我们要选路易·波拿巴,他至少是个有名的人物。
”古斯塔夫·多雷作于1848年图5【答案】C【解析】1804年,拿破仑称帝,改共和国为帝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第一帝国覆灭后,封建王朝一度复辟。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3.10《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基础训练及答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3.10《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基础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20ec7f33687e21af45a9a2.png)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在北京时间2007年5月7日凌晨2时左右公布的法国总统选举中,萨科奇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六位总统。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总统产生的途径是() A.众议院选举B.参议院选举C.选民直接选举D.参众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答案:D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拥有的权力有()①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②有权任命部长和文武官员③缔结并批准条约④解散参议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识记能力,解答本题注意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不同的是,法国总统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
答案:A3.某部历史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
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70多年,成为法国的‘长寿’共和国。
”导致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不包括()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C.民主共和国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解析:1875年宪法制定后,法国依然存在保皇派与共和派的斗争,D项错误,符合题意;法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共和派的力量,保守势力日渐削弱,A、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共和政体的建立与长期斗争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D4.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B.其建立过程主要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的C.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推动德意志历史的发展D.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相当深远解析:德意志帝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推动了德国历史的进步。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测试)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b7a9f95ee87101f69f319540.png)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测试)1.1790年6月,法国制宪会议颁布法令:“任何人不得保留亲王、公爵、伯爵、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今后也不再授予任何人这样的头衔。
任何法国公民只能用其家族的真实姓氏。
”法令体现了什么原则A.民主主义B.共和主义C.自由主义D.平等主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
材料法令的内容主要是废除封建贵族等级,所有的公民都不能再有贵族头衔,都要用自己的家族姓氏,体现的是平等原则,故D 项正确。
其他三项材料无法体现,可排除。
2.1850年,法国历史学家基佐在其著作《1640年英国革命史》中比较了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认为英国革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这一认识源于英国革命A.保守力量占据主导地位B.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早C.没有外部力量介入革命D.没有暴力和流血牺牲【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对比。
英国从“光荣革命”开始,英国用和平、渐进、改革的方式,而不是用暴力的形式推翻反动制度来推进国家现代化过程,从这一点来说英国革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故本题选A项。
英法都受到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故不选B项;C项不是其主要区别,故不选;两次革命都有暴力和流血牺牲,故不选D项。
3.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国君主立宪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住时间信息“1895年”,此时对德国政体的评述要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该宪法规定,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德国君主立宪制以议会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故D项正确。
A项描述的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B项描述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C项描述的是三权分立。
201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练习含答案
![2018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d547e5770bf78a6429540a.png)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1.法国正式确立共和政体的标志是国民议会通过了( )A.1787年宪法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1875年宪法解析: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答案:D2.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
其主要原因是( )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解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最终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共和体制适应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答案:C3.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 )A.俾斯麦B.华盛顿C.查理一世D.沃(尔)波尔解析:从1864年到1870年,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普鲁士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答案:A4.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
然而,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
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 A.帝国皇帝B.帝国国会C.联邦议会D.天主教会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890年”可知,德国已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可知,首相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
因此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帝国皇帝。
答案:A5.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序号处应填的内容分别是( )脑B.①世袭②首相③议会C.①选举②皇帝③议会D.①选举②首相③议会解析:法国总统由选举产生,①为“选举”。
②德意志帝国的政府首脑为“首相”。
③议会是法国国家权力的中心。
由此分析得出D项正确。
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历史必修1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岳麓版基础练习题)
![历史必修1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岳麓版基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6fb3ddd5bbfd0a795673c2.png)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1.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个统一国家,一定程度上有利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B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相当深远C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推动德意志历史的发展D其建立过程主要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的答案:C2.德国首相与英国首相最大的不同是A.是内阁首脑B.主持政府工作C.由君主任命D.对君主负责答案:D3.下列哪项不是法国总统的权力A.任命国会议员B.任命内阁部长C.任命文武官员D.统帅全国军队答案:A4.法国下列政体的演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④法兰西第一帝国⑤法兰西第二帝国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①④②⑤③D.①④⑤②③答案:C5.关于19世纪后期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说法正确的是A.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B.议会的权力与英国的相当C.经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D.皇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答案:A6.造成德意志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B、军队在社会上的影响深远C、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保留了旧传统D、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答案:C7.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巨大权力的国家元首是A.首相B.议长C.皇帝D.总统答案:C8.19世纪中期推动德意志统一的因素不包括[] A.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B.德国的经济基本上连成一体C.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D.各邦国人民要求统一的革命运动答案:D9.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颁布A.1893年宪法B.1891年宪法C.《人权宣言》D1875年宪法答案:.D10. 1882年日本政府为了制定一部满足帝国统治需要的宪法,专门派出“宪法考察团”去欧洲考察。
日本考察团最欣赏的会是当时哪一国家的宪法A.英国B.德国C.俄国D.法国答案:B11.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宪法,当时法国正值A.第二帝国时期B.第一帝国时期C.第二共和国时期D.第三共和国时期答案:D12.法国1875年宪法确定法国为A.总统共和国B.议会制共和国C.二元制君主国D.君主立宪制国家13.法国1875宪法的一个主要特点A.部长限制总统权力B.兼行总统制和议会制C.议会权力很大D.内阁权力很大答案:B14.下列关于法国1875年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②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行使,妇女可以参与众议院的普选③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④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内阁部长副署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5.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9410a48dd15abe23482f4de0.png)
1.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
下列关于两部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半专制政体”。
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 )A. 《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B.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透视》C.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D. 《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3.“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之上。
”与上述观点最贴切的研究主题是 ( )A.统一战争的胜利依赖于工业发展B.王朝战争伴随资源掠夺C.武力统一的传统埋下了大战隐患D.德意志现代化蹒跚之路4.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 “上议院多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5.5.1876年,德国哲学家尼采在《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书中指出:普法战争虽以德国胜利告终,其险恶后果却是使德国文化颓败,“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
这段材料旨在 ( )A. 批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B. 说明普法战争损害德国利益C. 反思德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D. 呼吁德国创造一种新的文化6.“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该条款出自 ( )A. 美国1787年宪B. 法国1875年宪法C. 德意志1871年宪法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bacfab941ea76e58fa0493.png)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共和制的初步确立(1)背景①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______________。
②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过程①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
②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____________,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2.君主制与共和制的长期斗争法兰西第一帝国→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3.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1875年议会通过、颁布1875年宪法。
①内容a.立法权由参议院及____________两院行使,参议院由____________产生,众议院由________选出。
b.行政权由总统和________掌握,总统由议会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可在参议院同意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可任命____________,但内阁对________负责。
②发展:共和派通过议会对宪法进行修正补充a.《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b.宪法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堵塞了____________的复辟之路。
(3)影响:__________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____________。
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1)背景①14世纪以来,德意志长期陷入____________状态。
②____________对德意志的影响。
③德意志爱国人士发出要求________的呼声。
④德意志邦国推行____________,普鲁士成为最强大的邦国之一。
(2)过程: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通过三次自上而下的____________,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体制的确立(1)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规定帝国实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最新-2018高中历史 10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练习 必修1
![最新-2018高中历史 10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练习 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6cf1cc441ed9ad51f01df2ef.png)
2018高一历史练习:10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岳麓版必修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新制度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近代法国政局动荡,政体变换频繁,包括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和帝制,因而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
答案: B2.法国大革命开始以来,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的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发展历程,这说明( )①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历史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③当时法国的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法国的政体历经曲折反复,但最终还是确立了共和制,说明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事件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过曲折,法国共和之路特别曲折,多次出现王朝、帝国统治,说明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答案: A3.漫画家针对法国政体的演变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
漫画中房间内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力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解析:答案: D4.有人预言仅一票赢得胜利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
其主要原因是(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解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最终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共和体制适应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答案: C5.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 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 欧洲大陆上的政治改革学案(有 答案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 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 欧洲大陆上的政治改革学案(有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edeb396c175f0e7cd1378d.png)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上的政治改革学案(有答案)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程标准】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1. 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2. 比较分析法国1875年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了解法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异同,学会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3.体会人类历史演进的趋势和曲折;领会自由民主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知识拓展】1、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率,总揽行政权力,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1)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上的政治改革学案(有答案)(2)推动了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社会进步。
【预习自测】1、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选举和议会立法B.君主立宪制C.各国都有最高法院D.总统制2、下列法律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①《德意志帝国宪法》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联邦宪法A ①②B ③④①②C ③④②①D ④②①③3、根据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A.由“总统选举人”间接选举产生B.有权直接解散参、众两院C.可以直接任免内阁各部要员D.每四年改选一次4、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 C 美国 D德国5、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2018-2019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3.10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3.10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aa094c77232f60ddcca1e4.png)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学习目标]一、法国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背景(1)17、18世纪,法国处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下,三级会议长期停开。
(2)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过程(1)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3)此后,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1814年后的三个王朝都实行某种程度的代议制,但都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导致一次次的革命。
[易错提醒]法国政体斗争中君主派和共和派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他们斗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围绕实行何种政体而进行的斗争。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背景:1870年,共和派在巴黎宣布废除第二帝国,建立共和国。
2.颁布: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3.内容(1)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2)行政权: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众议院。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4.巩固: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
议会对1875年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5.影响: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易错提醒]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立的标志不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而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思维点拨]按照1875年宪法的规定,法国确立的是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但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是直接对总统负责,使得总统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
法国政体实际上是议会制共和国。
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1.背景(1)14世纪以来,德意志陷入了封建割据状态,爱国人士要求统一,一些邦国推行立宪改革。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后同步训练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后同步训练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3f5076cfa45177232e60a224.png)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1.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
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2.近代某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
该总统来自(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反复较量,最后以一票的微弱优势确立了共和制。
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法国众议院由普遍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直接民主B.法国总统由参议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C.法国参议院可直接解散众议院D.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此规定体现的法国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A.体现了分权的原则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5.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各个国家确立的形式有所不同。
下列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法国代议制特点的是( )A.强调君主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B.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临朝不理政”C.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D.议会掌握立法,须得皇帝批准才能生效6.对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恩格斯认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
……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的成就。
”恩格斯的话表明德意志帝国( )A.民主是虚,专制是实B.以民主来欺骗工人阶级C.其民主对工人有有利之处D.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肯定7.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一课时作业: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一课时作业: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9a6ac62af90242a995e585.png)
第三单元第10课学业达标1.和英王查理一世一样,法王路易十六在召开三级会议时也拒绝了资产阶级提出的改革,最终导致革命的爆发。
法王和英王拒绝改革的共同原因是( A )A.维护专制王权统治 B.遏制革命运动爆发C.阻止资本主义发展D.保障王位家族继承【解析】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都是封建统治者,他们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其根本出发点都是维护专制王权统治.2.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革命,法国人把每年的7月14日定为国庆节,那么它应该属于( C ) A.农事节日B.祭祀节日C.纪念节日D.贺岁节日【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日子,显然属于纪念节日。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
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
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D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解析】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各种因素制约的结果。
“终于选好帽子"意味着选择的困难,表明了法国共和体制确立过程的艰辛和曲折。
4.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这说明作者( C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历程。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用协商手段”,由此容易判断出C项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含答案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1.法国正式确立共和政体的标志是国民议会通过了()A.1787年宪法C.《拿破仑法典》B.《人权宣言》D.1875年宪法解析: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答案:D2.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
其主要原因是()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解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最终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共和体制适应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答案:C3.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A.俾斯麦C.查理一世B.华盛顿D.沃(尔)波尔解析:从1864年到1870年,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普鲁士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答案:A4.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
然而,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
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帝国皇帝C.联邦议会B.帝国国会D.天主教会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890年”可知,德国已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可知,首相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
因此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帝国皇帝。
答案:A5.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序号处应填的内容分别是()项目国家元首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国家元首任期政府首脑国家权力中心法国共和制总统①任期制总理③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含答案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皇帝世袭终身制②皇帝A.①世袭②皇帝③总统B.①世袭②首相③议会C.①选举②皇帝③议会D.①选举②首相③议会解析:法国总统由选举产生,①为“选举”。
②德意志帝国的政府首脑为“首相”。
③议会是法国国家权力的中心。
由此分析得出D项正确。
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的最高统帅。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材料二 1.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2.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两个国家的什么文件?各是哪一年颁布的?(2)上述文件分别确立了两个国家的什么政体?(3)你能分析出上述两文件有哪些突出不同吗?解析:第(1)题,根据两段材料中各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是法、德两国的宪法。
第(2)、(3)题在第(1)题的基础上即可作答。
答案:(1)材料一是法国的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颁布;材料二是《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颁布。
(2)法国的共和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3)材料一强调了议会的权力,总统受议会制约;材料二强调了皇帝和首相及政府的权力,议会不能对他们形成制约。
1.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A.英国C.美国B.法国D.德国解析:结合法国历史上的政体变迁过程可知法国的政体变化充满了曲折和反复,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国家。
所以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
答案:B2.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
“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比较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英国的1688年“光荣革命”由于未经过大规模流血而让英国人骄傲,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答案:C3.“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做出明确规定,但既然宪法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那么自然也就意味着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君主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又由间接选举产生,一俟君主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一变为国王,参议院可一变为贵族院。
”这反映出法国1875年宪法()A.脱离法国国情B.获得了两派的竭力支持C.不能维持长久D.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解析:1875年宪法是符合法国国情的,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反复斗争,法国国民议会最后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1875年宪法,并不是得到两派的竭力支持,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看出其不能维持长久,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但……意味着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君主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只要……总统可一变为国王”可知,这部宪法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
答案:D4.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规定()A.反映了法国1875年宪法的不平等性B.从法律上阻断了君主派复辟的道路C.说明当时法国共和制度坚不可摧D.使君主派势力最终退出政治舞台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曲折的斗争过程。
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所以这一规定在于堵塞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共和制度。
答案:B5.历史上某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
某历史学家对该宪法的评论是:“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
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
”这部宪法()A.是美国克服联邦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B.是英国民主代议制曲折发展的缩影C.是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D.受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解析: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并没有体现内阁与其它部门的制衡关系,故A项错误;英国政体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政府首脑是首相而并没有总统这一职位,故B项错误;法国的1875年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激烈斗争的产物,体现了总统、内阁与议会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故C项正确;德意志1871年宪法确立的国家政体也是君主立宪制,政府首脑同样是首相而没有总统这一职位,故D项错误。
答案:C6.1876年8月,梯也尔就任法兰西总统,并宣称:“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
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
”这表明梯也尔()A.反对保留共和制度C.主张复辟封建帝制B.极力维护资产阶级利益D.预言巴士底狱起义爆发解析:根据材料“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可知,梯也尔并不反对共和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的体现;根据材料“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梯也尔反对破坏这一革命成果,体现了维护资产阶级的一面,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梯也尔主张维护民主共和制,反对复辟,故C项错误;1789年巴士底狱起义爆发,与材料“1876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7.“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
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
”俾斯麦回忆录里的这段话,表明他期望()A.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C.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D.完善德国民主政治解析:根据题目中“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此时德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故C项错误;作为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掌握行政权),提出巩固帝国议会(名义上掌握立法权),体现了完善德国民主政治的心态,故D项正确。
答案:D8.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历史上的德国四分五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结束四分五裂局面。
但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又形成了军国主义传统,为以后德国的发展埋下隐患,特别是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
答案:A9.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他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法西斯主义国家B.带有浓厚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解析:本题考查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的特征。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可分析出其具有明显的专制色彩,加上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故答案为B。
答案:B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都已确立并得到发展,但英国的民主政治要比德国更为完善与成熟,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B.民主思想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同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D.各国建国时间与地理位置不同解析:“民主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根源”应从经济基础方面去找。
故答案为C。
答案:C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议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材料二(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和媾和……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帝国设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
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以上材料均引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确立了两个国家的什么政体?(2)分析上述两材料有哪些突出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