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艺术特征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28:第2课 致云雀

教学设计28:第2课 致云雀

致云雀【教学目标】1.了解雪莱的艺术构思、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让学生得到思维发展与提升2.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题,分析诗歌中云雀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3.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教学难点】1.分析诗歌中云雀的形象。

2.鉴赏诗歌的语言艺术与表达技巧。

3.评价诗人雪莱的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民主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

1822年7月8日逝世。

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主要作品有抒情诗:《爱尔兰人之歌》《战争》《维克多与凯齐尔诗钞》《玛格丽特·尼克尔斯遗稿》《魔鬼出行》《写在布雷克耐尔》《无题——1814年4月》《致哈莉特》《致玛丽・伍尔斯顿克拉夫特・葛德文》《无常》《死亡》《夏日黄昏墓园》《无题》《日落》《赞智力美》《勃朗峰》《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玛丽安妮的梦》《致歌唱的康斯坦西亚》《致大法官》《给威廉・雪莱》《撒旦挣脱了锁链》《给狱中归来的朋友》《奥西曼迭斯》等;长诗:《麦布女王》《阿拉斯特》《麦布女王》《阿拉斯特》(或《孤独的精灵》)《莱昂和西丝娜》(或《黄金城的革命:预见于十九世纪的一场幻景》《罗萨林和海伦》《伊斯兰的反叛》《朱利安和马达洛》《暴政的假面游行》《彼得·贝尔第三》《心之灵》《致玛利亚·吉斯伯恩》《阿特拉斯的女巫》《阿童尼(阿多尼)》《生命的凯旋》等;译著:柏拉图《会饮篇》、荷马《维纳斯赞》、但丁《神曲·地狱篇》部分、歌德《浮士德》部分等;论文:《论爱》《伯里克利时代——兼评佛罗伦萨画廊的雕塑》《论生活》《论来世》《论文学的复兴》《论基督教》《无神论的必然》《告爱尔兰人民书》《关于建立慈善家协会的倡议》《人权宣言》《驳自然神论——对话录》《为夏洛特公主去世告世界书》《一种改革的哲学观》、《为诗辩护》等。

雪莱《选择》诗歌鉴赏

雪莱《选择》诗歌鉴赏

雪莱《选择》诗歌鉴赏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深受天才和理想主义的启发。

其中一首被广泛传诵的作品是《选择》(The Choice)。

本文将通过对这首诗歌的鉴赏,分析诗歌中的主题、情感以及艺术手法,进一步理解雪莱的心灵世界。

《选择》以自然景观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追求自由和理想的人。

首先,雪莱通过自然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以此作为一种对比,突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困扰。

诗中揭示的主题是人与自然、自由与束缚的矛盾。

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是一个自由的空间,给人带来宁静和安抚,与主人公所面临的压抑和束缚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的情感流露出主人公困惑和挣扎的内心情感,他痛苦地思考着自己追求自由和理想的选择。

通过诗中细腻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诗中的一句“我是一个悲伤的仆人,看见别人的快乐将我击倒”直触人心,表达出主人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迷茫。

雪莱在《选择》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首先是形象的描写,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

其次是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在诗歌的最后两句,“自由是我喜爱的金属,但我仍在枷锁下彷徨”。

这种对比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此外,诗歌中还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自然界的万物具有了生命和意志。

例如,“风信子花呼啸着离开它的盒子”中的“呼啸着”一词,使得花朵具有了活力和动感,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这种拟人手法赋予了自然界以情感,进一步强化了诗歌中主题的感染力。

通过对《选择》的鉴赏,我们深入了解了雪莱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

雪莱用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矛盾之间形成的对比,表现出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迷茫。

同时,他巧妙地运用了形象描写、对比和拟人手法等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雪莱的《选择》引发了读者对自由和理想的思考,让我们不禁思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命的意义。

珀西·比希·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
象征“人类希望”的接生 婆麦布女王施展仙法,把 少女艾安蒂的灵魂摄入九 天云外,把人类社会的历 程:“过去”、“现在” 和“将来”一一展现出来 在他眼前。少女从高空俯 瞰,看到了一座守卫森严 的城市,在那里,穷奢极 侈的统治者“捧着她那饱 得快要张破的肚子”走向 山珍海味的宴席,二千万 个被压迫的奴隶却正啼饥 号寒。
是 “一场痛苦郁结的噩梦”,而现在人人 丰衣足食,人类的聪明才智得到了解放:
在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长诗,雪莱把社 会变革的必然性看成是抽象的自然精神或 宇宙精神的体现。在有些地方,诗歌流露 出浓重的空想主义色彩。
1813年雪莱二十一岁时曾自费出版。这部 富于哲理性的长诗,表达了他对于人类最 终摆脱愚昧和专制统治,走向光明未来的 憧憬和信念。
商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给人类带来新的灾难。 自由、友谊连同爱情,一切的一切都能为金钱所 收买。黄金成了“一桩活佛,聛睨一切,统治着 人间万物”。长诗有用不少篇幅对于宗教作了有 力的揭露:“帝王们最早结盟与人权作对,教士 们也最早用上帝的名义做买卖。” 诗歌的最 后部分是人类光明前途的语言。麦布女王撩开 “时间”的幕布的一角,看那,“世界不再是地 狱,而是爱情、自由、健康。”寸草不生的沙漠 现在不满了河流、森林和良田 ;在旧世界里,人 的一生不过
• 他必须设身于旁人和众人的地位上,必须把 同胞的苦乐当作自己的苦乐”。诗人应该跳 出“自我”的小圈子,与天地并存,与万物 一,对于“一切压迫行为”满怀“义愤”, 对于“改造世界的事业”满腔热情。所谓想 象,就是要求诗人“感受性最细致和想象力 最博大”,具有高超的审美能力,掌握产生 “最高快感”的艺术“规则”和“表现方 法”。
• 开创者:湖畔派诗人 华兹华斯
(1770-1850)、柯勒律(17721834)、骚赛(1774-1842) • 高潮时期:拜伦(1788-1824)、 雪莱(1792-1822)、济慈(17951821)。

综述-试析雪莱抒情诗的艺术特征

综述-试析雪莱抒情诗的艺术特征

试析雪莱抒情诗的艺术特征摘要:雪莱是英国十九世纪初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抒情性强,富有浪漫主义气质,感情细腻,音韵和谐,意境高远。

本文从诗歌中所体现的哲理、想象和意象等几个方面阐析其抒情诗的艺术特征,以便对雪莱及其诗歌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雪莱;哲理性;想象;意象雪莱是英国十九世纪初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在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他不仅写了大量针砭时弊的政治讽刺诗,而且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抒情诗,或感叹世事无常,或歌颂自然美景,或追忆人生往事,或鞭笞社会弊病……雪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关心社稷,体恤民生。

因此世间万事万物的任何变化,都无不牵动着诗人敏感而炽热的心。

生活中,他勤于思考,富有想象,一有感触,便付著笔端。

他的这些性格特征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作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蕴含深刻的哲理。

其抒情诗的艺术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深邃精妙的哲理雪莱一生追求真理,热爱哲学,他对许多哲学问题,都进行过认真的思索与探讨。

他的诗作也常洋溢着一种哲理的气氛,富有浓郁的思辩色彩。

我们知道,宇宙间一切事物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运动变化的。

四季更替,时令变化,都反映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无常。

热爱大自然的雪莱,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他在《无常》(我们象遮蔽午夜之月的云彩)中说道:“在这世间,无论是喜悦或悲伤都会溜走; 我们的明日从不再象昨天。

”于是,他不禁发出如此的感叹:“唉,除了‘无常’,一切都不肯停留。

”又如《无常》(今天还微笑的花朵) :“今天还微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我们愿留贮一切/诱一诱人就飞。

什么是这世上的欢乐? 它虽嘲笑黑色的闪电,虽明亮,却短暂。

”这里,诗人谈到了大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变幻不定的,犹如黑色的闪电一样一闪而过。

基于对大自然一切客观事物变化的认识,诗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愁,它们不也正像自然界事物一样总是无尽变化的么? 因此,当我们身陷困境,不应悲观失望,应该以苦为乐。

雪莱《西风颂》赏析

雪莱《西风颂》赏析
雪莱《 西风颂》 赏析
绵 阳师 范 学院外 国语 学 院 夏 露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 西风颂》 是 英国 1 9 世 纪浪漫主义诗人 雪莱最著名的抒 情诗 之一。 雪莱歌颂 了强劲的西风, 表达 了他想摆脱现 实、 享 受无限 自由、 献身革命 的渴望, 同时也表 达 了对人 类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的信念。本文从语言艺术技 巧和思想 内涵方面对此诗进行 了赏析 。 [ 关键词 ] 雪莱 革命 象征手法
愿意 为革命牺牲 的坚强决 心。最后诗人 以“ 如果冬 天到了, 春天还会远 吗? ” 作 为结束语 , 向人们 宣告了西风破坏 和保 存的最后结局就是: 黑暗 就将过去 , 希望就在前方 。 《 西风颂 》 采用 了象征 性手 法 。整 首诗从 头到尾 都在写秋 天 的西 风, 无论是写 景也好 , 抒情 也好 , 都没有 脱离西风这个形 象。诗里没有 使 用过一句政 治术语和革命 口号 。然而读 了这首短诗 以后 , 我们却深 深 感受到 , 雪 莱不仅是在 歌唱西风 , 也是 在歌唱革命 。诗中的西风 、 残 叶、 种子 、 云、 风雨雷 电、 大海 、 树木都是象征性 的东西 , 但 它们却有 着深 正是革命战争 的象征 。那狂暴 如 个, 就是 歌唱西风扫 除腐朽 、 鼓 舞新生 的强 大威力 。从第 四节开始 , 刻的含意 。大 自然顺息万 变的景象 , 由写景转向抒情 , 由描写西风 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 , 抒发 诗人对 同狂雨的头发 , 那黑夜 中浓浓的无边无 际的神秘 , 是 西风的力量 , 那黑 西 风 的热爱 和向往 , 达到情 景交融 的境界 , 而 中心思想 仍然是 歌唱西 色的雨 、 冰雹 、 火焰是它 的帮手 , 这力量 足以使人震撼 。 “ 哦, 西风啊 , 如 风。因此 , 结构严谨 , 层次清 晰, 主题集中 , 是《 西风颂》 一个突 出的艺术 果 冬天来 了 , 春天还会远 吗? ” 诗人 最后发 出这样 的感 叹。 特 点。 雪 莱歌唱西 风 , 同时也在 歌唱席卷 整个 欧洲 的革命 风暴 。他歌 唱 第 一节描 写西风扫 除林 中残 叶 , 吹送生命 的种子 。诗人运用 了暗 革命运动正以排 山倒海之势 , 雷霆万钧之 力 , 横扫旧世界 一切黑 暗反动 一顶顶 皇冠 随风落 地, 一群群妖魔鬼怪 望风 喻和象 征的手 法 : 西风被 比作 “ 秋 之生命 的气 息” , 种 子也被 安上 了翅 势力。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 这正 是当时欧洲 革命形势 的生 动写照 。他 没有把革命简单 地看 膀, 用枯 死的落 叶象 征当时英 国反动 阶层垂 死的 的状态 。突现 了西 风 逃遁 , 奔腾 的气 势, 它令万 木萧疏 、 落叶无数, 它 能摧枯拉朽 , 摧毁 旧的世 界, 是 作消极 的破坏力量 。他 看到 了革命 一方面在扫 除腐 朽 , 无情地摧 毁旧 个“ 破坏者 ” 。但同时诗人 又写到“ 她 的喇叭” , 生命的“ 色彩和芳香 ” , 西 世界 , 另一方面又在鼓舞新 生 , 积极 地创建美好的新世界。尽管雪莱对 风又是个保存新 生命 的“ 保护者” 。在这一节里诗人 既点出了旧世界的 新世界 的理解还 比较空泛 , 还不 可能突破空想社会主义的水平 , 但他不 他强烈 地热 爱西风 , 向往西风 , 他以西风 自喻 , 西风 黑 暗与 腐朽, 又孕 育了对光 明未来的希 望, 充分体现 了雪莱 的乐 观主义 是冷眼旁观 的歌者 , 是他 的灵魂 , 诗人 和西风合 而为一。他歌唱西风 , 同时在激励和鞭策 自 精神 。 第二 节描写西 风搅动天上 的浓云密雾 , 呼唤着 暴雨雷 电的到来 的 己。雪莱是一个热情 的浪漫主义诗人 , 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 , 壮 阔情景 。诗人 运用拟人手法称西风是 “ 雨 和电的天使” ; “ 天空和海洋 他 以诗 歌作武器 , 积极投身革命 运动 , 经受过 失败和挫折 , 但始 终保持 交错缠接 的枝 干” 象征了英国顽 固的反动 阶级 ; “ 葬歌” 、 “ 黑夜” 、 “ 墓 陵” 着高 昂的战斗精神 。他早年赴爱 尔兰参加 民族 解放斗争 , 回到英国后 又象 征 了腐 朽 的旧势力 的没落 ; 最后在 这节 诗的结 尾诗人 用“ 黑 色的 继续抨击暴政 , 同情 和支持 工人 运动 , 因而受到资产阶级反动政府的迫 雨” 、 “ 冰雹 ” 和“ 火 焰” 的进 涌, 突现 了西风 的破 坏力 。这 里暴风雨 的来 害 , 不 得不愤然离 开 自己 的祖 国。在旅居意大利期 间 , 他与意 大利 “ 烧 临也暗示 了摧毁 旧事物 的革命 风暴 的来 临。 炭党” 人和希腊革命 志士来 往密切 , 同情和支持他们的革命活动 。 《 西风 熔铸着 雪莱坎 坷的人 生道路 , 倾注 着雪莱对 反动统 治者 的满 腔愤 第 三节描 写西 风掀起 大海 的汹涌波 涛 , 劈 斩大 西洋 的雄奇景 象 。 颂》 洋溢着不屈不挠 的战斗精神 , 表达 了他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 “ 蓝色 的地 中海” 象征 了当时的统治者, 他 们正在美景 中酣 睡。而“ 古老 恨 , 的宫殿 和楼 阁” 在“ 抖颤 ” 却象征着反 动阶级 的地 位已岌岌可 危。最后 《 西 风颂》 通过 变化无穷 的意 象和天马行 空的想像 , 表 达了丰富 的 旧的腐朽 势力必将走 向灭亡 , 因为他们 已经 “ 吓的发青” , “ 一边抖动 , 一 内涵 , 成为欧洲诗 歌史上 的艺 术珍品 。诗人 以优雅而蓬勃 的想象力构 边 自动萎 缩” 了。此节西风强大 的破坏 旧事 物的力量被进一步深化 了, 出了西 风的形象 , 那气势磅礴 的诗句 , 把西 风的壮烈 , 急 于扫除 旧世界 也宣告 了革命风暴将 风起 云涌, 一切属 于旧世界的事物必将 惨然变色 、 的情感 抒发 的淋漓 尽致 。 《 西 风颂 》 不仅仅 是风景诗 , 更是政 治抒情诗 , 它 虽然没有一句直 接描写革命 , 但整首诗都 是在反 映革命 。尤其是结 胆 战心惊 。 尾脍炙人 口的诗句 , 既概括了 自然现象 , 也深刻地揭示 了人类社会 的历 以上 三节诗 , 歌唱了西风扫除腐朽 、 鼓舞新生的强大威力。 指 出了革命斗 争经过艰 难 曲折 走 向胜 利的光 明前景 , 寓意深 第 四节是 作者在 对大地 、 天空 、 海 洋三种 景物 的描写之后 , 笔锋一 史 规律 , 转, 把 自己融 人诗行 。他 用豪迈 的笔 调表达 了 自己 的渴望 , 渴望像西风 远 , 余 味无穷 , 一百多年来成 了人们广泛传诵 的名言警句 。 卷 落叶 、 流云 、 波浪那样卷起 自己, 并 希望 自己能像西 风中飞扬的枯 叶 、 疾 驰的飞云 、 翻滚的浪潮一样去迎接风暴的到来。 参 考 文 献 最 后一节是整 首诗 的高 潮 , 进一 步阐述 了西 风作为“ 保存 者” 的力 [ 1 ] 秦赤 军. 评 雪莱的《 西风颂》 _ L J 1 . 时代文学 , 2 0 0 8 , ( 3 ) . 量 。诗人要 求西风 把他作 为琴弦, 使 诗人能施 展 自己的力量去 传播革 [ 2 ] 肖亚娟. 《 西风颂》 赏析[ J ] . 辽宁师专学报 , 2 0 0 4 , ( 4 ) 命 的思 想 , 为革命 呐喊, 把沉睡 的人们 唤醒 。作者希望 西风能够赐予 自 [ 3 ] h t t p : / / e n . wi k i p e d i a o r g / wi k i / Od e — t o — t h e — We s t _ Wi n d 己“ 狂暴 的精神 ” , 与西风融 为一体 , 去扫荡腐 朽反动 势力 , 表 达 了作者

雪莱诗作中的自然意象探讨

雪莱诗作中的自然意象探讨

雪莱诗作中的自然意象探讨很多文学评论家认为,俄国诗人雪莱的诗歌有着独特的风格。

他创造出的自然意象在诗中有着很强的感染力,这些意象凝聚着他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的赞美。

雪莱的自然意象用来描述不同的主题,尤其是他赞美法国历史和文化的诗歌中,他使用自然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首先,从雪莱的诗中看到的自然意象是自然象征主义。

雪莱对自然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自然是一个神圣的存在,有着智慧和能量,他把自然描述为神秘宏伟,并在诗中使用这些图像来描述一种新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抽象的,只有读者在读完之后才能体会到。

例如,在他的诗《海滨》中,他描写了大海的壮观景色:“在灯影中,汹涌的海浪攀登,像巨大的宝藏,隐藏在巨浪的浪头之下。

”此外,他使用诸如丛林、兽群、鸟群、花草等等图像,来描述自然神秘而庄严的感觉,以及人们对它的尊重与关注。

此外,他还使用自然意象来描述历史事件。

特别是在他的许多赞美法国历史和文化的诗作中,他使用自然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他把法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比作茂盛的林木、青翠的山谷和湖泊,把法国英雄和领袖比作钢铁的山脉和明快的溪流,以此表达对他们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例如,在他的诗《孔德顿贵族》中,他把孔德顿贵族比作一朵红艳的玫瑰花,述说了他们在法国历史上作出的伟大贡献。

最后,有人认为雪莱诗作中的自然意象是他的理想主义的表现形式,因为他似乎总是在用自然意象来描绘完美主义的场景,表达他的看法,崇尚自然的美丽与价值。

例如,他的诗《美满的景象》中,他使用湖水、芳草、奔腾的溪流等自然景象,把他的理想主义表达得淋漓尽致:“芳草萋萋流水潺潺,鸟儿歌唱,岸边清新,空气如梦,美满无穷”。

总之,雪莱的自然意象已经成为他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他情感,思想和理想的最佳表现形式。

通过使用自然意象,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法国历史文化的伟大热爱,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致云雀诗歌鉴赏

致云雀诗歌鉴赏

致云雀诗歌鉴赏
雪莱的《致云雀》是一篇经典的抒情诗,诗中赞美了云雀的美丽和神韵,以及其带给人们的欢乐和感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1. 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致云雀》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全诗共21节,每节四句,形式整齐划一。

这种结构使得整首诗看起来美观大方,更加突出云雀的形象。

2. 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了云雀,语言非常生动,形象鲜明。

他通过一系列美好的形象来描绘云雀的美丽和神韵,如“天堂的精灵”、“晶莹的流光”、“明朗、清新、欢悦”等,使得云雀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3. 表达情感,真挚动人:
雪莱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云雀的热爱和感动。

他的语言真挚动人,流露出他对云雀的无限喜爱和敬仰之情。

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和动人,让读者也能够感受到雪莱的情感世界。

4. 意境深远,韵味无穷:
《致云雀》的意境深远,韵味无穷。

雪莱通过描绘云雀的形象和神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他也通过云雀的形象来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社会的期望和理想。

这种意境和韵味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和有意义。

总之,《致云雀》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雪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

这首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云雀的美妙和神韵,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感
动。

雪莱《西风颂》的语言艺术风格评析

雪莱《西风颂》的语言艺术风格评析

雪莱《西风颂》的语言艺术风格评析
雪莱的著作《西风颂》是虚构的一篇颂歌,它属于浪漫主义的风格,采用夸张手法,充满了浪漫的激情和热情,借助诗词的美妙语言和抒情手法,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把一种美好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西风颂》的语言艺术风格来看,它在语言方面展现了一种高雅自然的风格。

首先,该诗集采用明确而细腻的语句,除文字本身极具美感以外,还通过诗句的安排和一定的句法结构突出诗意的特点。

这种特殊的句子结构给人以一种朦胧的感受,使诗的主题显得更加贴近自然。

比如,“霞光灿烂,月影悠悠”这句话,结构紧凑完整,可以清楚形象地传达出日月的辉煌。

其次,该诗集用更多的排比结构,赋予诗句以抒情的美感,表达作者对自然的渴望。

比如,“宝物有无数,金玉良辰;珍宝无价,珠宝璀璨”,排比结构使读者感受到诗人那种极致的欣赏力。

此外,该诗集也采用夸张的语言表达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丰富的浪漫情怀。

比如,“山河万里,冥冥犹可辨;祁门巨口,若白浪多”,采用夸张手法来形容山河间的壮观,激发读者对自然惊人之美的惊叹之情。

最后,该诗集还强调了语言的律动性。

比如,“抱膝恩深情重,玉颜明媚眉盈”,采用手拍胸脯的律动抒情,表达诗人对亲情的浓浓感情。

总之,《西风颂》在语言艺术风格上充满浪漫情怀,表达对自然
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它采用明确的语句、抒情的排比结构、夸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的律动性,让诗文表达出一种恬静、抒情的美好画面。

雪莱的《西风颂》赏析

雪莱的《西风颂》赏析

雪莱的《西风颂》赏析作者:袁思源来源:《成才之路》2010年第33期摘要:《西风颂》是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的代表作之一,在诗中,诗人把西风当做革命力量的象征,它横扫败叶,是“不羁的精灵”;同时又对新生事物起了保护和促进作用,是“破坏者兼保护者”。

全诗气势豪放,想象奇丽,意境雄浑,思想深沉,在艺术上达到了辉煌的境界。

本文尝试从诗歌《西风颂》的背景、结构、抒情、艺术特点四个方面对该诗进行探讨。

关键词:诗歌;雪莱;赏析一、背景雪莱(1792—1822),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致云雀》《西风颂》《自由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

《西风颂》是雪莱“三大颂”诗歌中的一首。

这首诗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的自白,时代精神的写照。

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雪莱胸中沸腾着的革命激情,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

二、结构诗作共分五节。

前三节主要从正面直接描绘西风,写它给大地、天空、海洋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两节主要抒写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情感。

第一节,以“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领起,既为全诗定下一个激昂的调子,又以速描式的笔法几笔勾画出西风的精神风貌。

接下去以四节的篇幅描写西风对大地的冲击。

第二节,诗人转换视点,转写西风吹卷下天空的变化:天空因为“你”而喧哗;流云像大地的碎叶一样被撕扯。

第三节,转写海洋。

地中海万顷碧波,正沉醉于往日的风景如画和香气弥漫,“你”一下把它的美梦吹断;那海底的苔花泥藻一个个惊慌失措,吓得打颤!在前三节中,诗人以豪迈奔放的激情,诉诸于多种感官抒写出了西风的狂暴、迅疾、无所畏惧。

诗的最后两节写诗人与西风的应和,抒发了诗人的革命豪情,由自然之景描写转入抒发感情。

第四节,诗人以“唉,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领起,连用几个假设,表达出诗人对现实、对自己的不满。

《致云雀》体现的雪莱艺术创作观

《致云雀》体现的雪莱艺术创作观

《致云雀》体现的雪莱艺术创作观[摘要] 《致云雀》是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它不仅在音韵、风格、意境上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几乎融入了雪莱全部的个性气质、道德观念、精神境界和艺术抱负。

《致云雀》体现出雪莱的艺术创作观,承袭柏拉图灵感论,具有明显道德功利倾向,想象瑰丽而丰富。

[关键词] 《致云雀》;雪莱;艺术创作观;灵感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雪莱不再被单纯解读为一位反叛、革命的诗人,他相比于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凸现出的纯净的心地、深邃的思想,得到今人更多的重视。

对于《致云雀》这首抒情诗的研读和解析,前人对它的音韵、风格、意境、政治意义有充分的研究,但大多忽略这首篇幅不长的诗蕴含的诗人雪莱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观念。

本文从《致云雀》诗句入手,从灵感论、功利倾向和想象力三个方面发掘《致云雀》体现的雪莱艺术创作观。

一、灵感论《致云雀》诗句“以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衷心”,表达了从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到雪莱在诗歌创作上的共同追求,美的诗作应该是从诗人心灵深处直接涌现的激情、思想、音响和形象。

在诗歌创作上,雪莱反对“雕琢”,崇尚“灵感”。

他认为过分的人工补缀,“只因诗才所限才有此必要”①;过多的推敲遣词用句,只会使诗作背离灵感和创作初衷,流于做作的形式。

雪莱对于灵感的推崇,很大程度上受到柏拉图“灵感说”的影响,甚至说完全由于柏拉图的“灵感说”影响也不过分。

雪莱一生痴迷古希腊文化,而且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②。

他在古希腊哲人当中尤为崇拜柏拉图。

关于诗歌创作,柏拉图认为灵感的动力是诗神,“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创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③。

对柏拉图这番现在看来近乎玄虚的“灵感说”,雪莱却是深信不疑的;只不过柏拉图的“诗神”被雪莱叫做“诗灵”,但玄妙不减——在《为诗辩护》中雪莱说,“诗灵之来,仿佛是一种更神圣的本质渗彻于我们自己的本质中……它像拂过海面的微风,风平浪静了,它便无影无踪”。

请以《西风颂》为基础探索雪莱作品的主题和他的诗歌特点

请以《西风颂》为基础探索雪莱作品的主题和他的诗歌特点

请以《西风颂》为基础探索雪莱作品的主题和他的诗歌特点《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诗歌作品,它以其独特的主题和诗歌特点成为了雪莱作品的代表之一首先,雪莱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

在《西风颂》中,他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的青春与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秋天的景象,黄叶纷飞,天空阴沉,暮色逼人,给人一种凄凉的感受。

描绘出一个冷酷且无情的自然界,而诗人则用西风象征着年龄增长而带来的老去和死亡。

由此,可以看出诗中主题的核心是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

此外,雪莱的作品中也探讨了对社会不公与剥削的批判,对人性的追求和对真理的追寻等主题,丰富多样地体现了他的思想与个人情感。

其次,雪莱的诗歌特点在于语言优美、表现力强烈且富有感染力。

他运用丰富的形象化语言,通过充满音律的词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西风颂》中,雪莱以想象力丰富的描写,使读者对秋天的景象感同身受,通过描绘意象丰富、动人心弦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到充满忧伤和感伤的意境之中。

他以富有震撼力的比喻、象征和隐喻的运用,凸显了岁月无情、生命短暂的主题,使诗歌的表达更加深刻。

此外,雪莱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他对自然界的描绘充满了情感和融入个人思想的意象,诗歌中常出现自然元素的运用,如《西风颂》中的风、云、海、星辰等。

他追求自由、理想和真理,批判社会的不公正与剥削,主张个性的解放,对人性进行追求,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观点,表达出浪漫主义的思想和情感。

总的来说,雪莱的作品以《西风颂》为代表,主题丰富多样,从生命短暂、时光无情到社会不公、人性追求等,多角度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他的诗歌特点在于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以及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同时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真理的追求。

通过他的作品,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的生命与人生价值。

雪莱诗的艺术风格和表达力赏析

雪莱诗的艺术风格和表达力赏析

雪莱诗的艺术风格和表达力赏析雪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律师家庭,曾学习法律。

当过牧师。

因在诗歌创作上取得杰出成就而成为“桂冠诗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西风颂》《致云雀》《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致大海》等。

雪莱是一位悲剧性的英雄,他的心中充满着对世界和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反映出在严酷环境下英雄的痛苦。

他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对暴政,渴望自由,最后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他将自己诗作所体现出来的气势、音调和旋律等特征称之为“内在的灵魂”。

这种“内在的灵魂”不是靠语言文字所能够表达的,但却通过语言文字与读者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

雪莱诗歌的这种艺术魅力在于它的音乐美,尤其是运用韵律节奏使整首诗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在《西风颂》中,诗人采用了诗行长短错落的形式。

全诗四段,每一段的开头都是相同的四行诗,如果以整首诗的句数来看,则又是每一行只有八个字,诗行虽然不多,但是由于每一行诗之间的音步、押韵及平仄安排精当得当,而且还使用了大量的抑扬顿挫、回环反复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又如在《致云雀》中,诗人写道:“你们天空中的云雀啊,云雀啊!哪儿去?”每一个词语的字音都是相同的,而每一行诗句字数也相同,但由于声调高低起伏,造成了强烈的节奏感,非常适合朗诵。

再如在《致云雀》中,每行诗的结尾一般都会有两个语气助词“啊”,并在诗行之间加入一些表示肯定、赞美或祈求的语气词“了”“呀”,给全诗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气氛。

在《致云雀》中,每行诗句的字音也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读法上略有变化,但也是为了便于背诵,更好地表现出诗歌的音乐美。

除此之外,雪莱诗歌中的音乐美还表现在一些独特的句式和押韵方式上。

他总是喜欢用一些长短不一的单词或短语作为句子的开头,例如:“给我这第二次生命”(《西风颂》)“你是明亮的”(《致云雀》)“这儿有些颜色”(《致云雀》)“永远,哦,永远!”(《致云雀》)“太阳升起/她又坠落”(《致云雀》)“新的夏日!”(《致云雀》)等,这样便构成了许多长短不一的句子,形成了节奏,显得别致而耐人寻味。

雪莱最短的诗20首欣赏

雪莱最短的诗20首欣赏

雪莱最短的诗20首欣赏摘要:1.介绍雪莱及其诗歌成就2.简述雪莱最短诗歌的特点3.分别介绍并欣赏雪莱的20 首最短诗歌正文: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雪莱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探索。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一些诗歌尤为短小精悍,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包含了他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雪莱最短诗20 首的欣赏:1.《无常》: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唯有把握当下。

2.《无题》:爱情与死亡的较量,展现了生命的无常。

3.《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借紫罗兰寓言,表达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

4.《云》:以云为载体,抒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5.《夜》:用诗歌描绘夜晚的静谧和神秘。

6.《星》:赞美星辰的美丽和永恒。

7.《月》:借月亮表达对永恒的向往。

8.《风》:歌颂风的自由和不羁。

9.《沙》:寓意人类在时间面前的无能为力。

10.《春》:用诗歌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

11.《夏》:用诗歌描绘夏天的热情和活力。

12.《秋》:用诗歌描绘秋天的收获和萧瑟。

13.《冬》:用诗歌描绘冬天的寂静和沉思。

14.《海》:赞美大海的壮丽和包容。

15.《山》:赞美山的壮美和沉稳。

16.《雨》:赞美雨的滋润和清新。

17.《雪》:赞美雪的纯洁和美丽。

18.《雷》:赞美雷电的震撼和力量。

19.《彩虹》:赞美彩虹的美丽和神奇。

20.《梦》:用诗歌描绘梦境的美好和虚幻。

雪莱的这20 首最短诗歌,虽然篇幅较短,但无一不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请以《西风颂》为基础,探索雪莱作品的主题和他的诗歌特点。

请以《西风颂》为基础,探索雪莱作品的主题和他的诗歌特点。

请以《西风颂》为基础,探索雪莱作品的主题和他的诗歌特点。

1817年的英国,正值浪漫主义的盛行。

此时此刻,一位叫做沃尔夫冈安德烈雪莱的作家,开始为这个时代做出贡献。

他发表了许多诗歌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西风颂》。

《西风颂》是一首神秘、宏伟而又哲理深刻的诗歌,其内容涉及自然、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交学知识,结构精巧,它的主题反映了雪莱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深刻认识。

《西风颂》充满了神秘色彩。

它以“西风,西风!/你从那里经过”为开篇,把西风比喻成一个有神秘力量、无形而又有影响力的存在,描绘出它的魅力和强大。

接着,雪莱展开了对它的描述,他把西风与精神力量、神性、宗教形象和人类社交联系起来,并且用自然中的图景来形容它,从而给人以一种思考的无穷力量,也为英国室内艺术带来活力。

此外,《西风颂》中的诗句更是动人心魄,雪莱使用了丰富的词汇和把握精准的句式来描写万物,表达自己的感悟。

诗中的每一句都能够引发读者的思想,并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意境。

这种意境能够激励读者思考自我、宇宙、宗教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令其发现生活中无穷的可能性。

很多人认为,《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里程碑,它启发了英国人去坚守自己的信仰,以及重新观察世界、发现自我等。

它也是沃尔夫冈安德烈雪莱一生最伟大的作品,诠释着英国文化的精髓,深入地表达了雪莱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洞见。

综上所述,《西风颂》是沃尔夫冈安德烈雪莱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主题涉及自然、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交学知识等。

雪莱使用神秘色彩和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来描述西风,并用自然图景形象地表达其精神力量和意境,引发人们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意境。

《西风颂》不仅是浪漫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也诠释了英国文化的精髓,反映了雪莱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洞见。

雪莱的诗歌写作风格是什么

雪莱的诗歌写作风格是什么

雪莱的诗歌写作风格是什么雪莱是英国著名的诗人,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人物,那么雪莱诗歌的风格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雪莱诗歌的风格,希望对你有帮助!雪莱诗歌风格介绍雪莱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理所当然地充满了浪漫气息。

在雪莱的众多诗歌中,优美的词句,浪漫的氛围描述等是十分多的。

雪莱十分喜爱大自然,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很多自然景象是表达他情感的媒介,例如山川、鸟雀等。

最有名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风颂》。

在这篇诗中,雪莱就是借着对西风的歌颂来表达出自己对自由的渴望。

除了将自然界中的事物当做媒介外,雪莱还喜欢将自己比作自然中的东西、他曾说“世人是一只夜莺”。

除了与自然相关的诗集外,雪莱诗歌的风格多数还以抒情为主。

因为雪莱是一位现今的社会主义诗人,在他的作品中除了浪漫主义,还有就是革命性的存在。

在《致英国人之歌》中,他通过抒情的方式指出英国的统治阶级是依附在人民身上的寄生虫,并且号召人们反抗黑暗的资产阶级的统治。

正是由于浪漫主义和革命性的结合的特殊的诗歌风格,使得喜欢雪莱的诗歌的人越来越多,而雪莱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雪莱也因此受到了英国政府的排挤,甚至还曾被驱逐出英国。

通过对雪莱诗歌的风格介绍,可以看到雪莱一生中所追求的理想是什么。

雪莱的写作风格雪莱被人们定义为浪漫主义文学家,就是因为他的写作风格符合浪漫主义的性质。

雪莱的作品极具热情和哲理,并且有着很大的变化。

他的诗歌选材很多都是出自神话故事和自然景象,比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西风颂》等。

雪莱追去的是建造一个人人幸福平等的世界,这个理想是十分艰难的。

他无法在现实社会实现理想,所以他就将自己的追求化为写作风格,融入自己的诗词之中。

他追求自由,所以他幻想自己是翱翔额云雀,是漂浮的云朵,甚至是萧瑟的西风。

雪莱最擅长的就是通过大自然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通过对雪莱写作风格介绍,可以看到雪莱的人生虽然在为理想社会的建设作出努力,但是在最终他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

雪莱的_西风颂_赏析

雪莱的_西风颂_赏析
于永正老师曾说:“教师要爱好广泛,在教学中可适当地露一 手,能露几手就更好。”因此,教师要注意丰富阅历,锤炼本领,在教 学中“露”出教师的精彩,成就魅力课堂。
四、巧用学生资源,引导思维深化 学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他们丰富的知识信息,独到的情 感体验、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多样化的探索成果、课堂中的动态生 成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教学《华南虎》时,一个学生把 “一道一道沟壑”误读成了“一道沟壑”,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 的价值,于是便抓住这一即时出现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比较“一 道”与“一道一道”的不同表达效果,想象华南虎“用血淋淋的爪子” 在“灰灰的水泥墙上”划出“一道一道沟壑”的画面,体会华南虎一 次又一次的不屈抗争,再让学生将自己的体会通过感情朗读表达 出来,使华南虎顽强不屈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 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我们不仅需要在课前精心预设,更需要关注 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独特感悟、个性化的见解、 有价值的提问乃至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奇谈怪论等资源,将学生的 思维引向深入。
蒂尔德而言,与其说是其步入苦难的边缘,毋宁说是其走向成熟, 重新认识自己的起点。
3. 十年后 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砺,马蒂尔德的幸福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她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豪,为幸福。在极乐公园, 她遇到了佛来思节夫人,佛莱思节夫人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 如果在十年前,虚荣的马蒂尔德定会因为衣着的寒酸而退缩不前, 但现在,她觉得一定得去。因为,此时的她,已不再把美貌、首饰当 成自己的人生追求。十年后的她,完全没有了自卑自怨、自惭形秽 和低声下气。去跟她说话吗?当然要去,既然债务已经还清了,她可 以把一切都告诉她,多么达观和坦然,多么平和的心态。陈述完了 自己的艰辛后,她脸上呈现出了微笑,她感到了一种足以自豪的、 天真的快乐和幸福。十年艰辛挖掘出了马蒂尔德性格的求真本色, 磨炼了她全新的人生态度,这时的马蒂尔德已经是一位由外在形 象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她已经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 的遐想,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而一步步攀登的奋斗女性。 二、爱情观 随着马蒂尔德人生观的逐步变化,她的爱情观也发生了本质 的变化,可以以丢失项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 丢失项链前 马蒂尔德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少女时代,她就希望让一个 有钱的体面人来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然而这种愿望由于她 没有陪嫁的资产而彻底落空。她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她甚至不愿 去拜访她的朋友佛莱思节夫人,因为看到别人嫁给了有钱的体面 人,她感到自卑。婚后,她的这种爱情观没有发生变化。她经常“梦 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 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最仰慕最乐于结识

珀西·比希·雪莱有着怎样的创作特点?写作风格又是怎样的

珀西·比希·雪莱有着怎样的创作特点?写作风格又是怎样的

珀西·比希·雪莱有着怎样的创作特点?写作风格又是
怎样的
本文导读:
雪莱崇尚大自然,歌颂自然美,善于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描写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的同时,寄托自己对光明、自由的追求。

雪莱熟悉大自然,他把自然人格化、精灵化,在雪莱作品中,千年沉睡的山川、树林、鸟雀,突然间变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仿佛成了人,而在这些人格化的大自然中站起来的个性解放的“人”,就象征着诗人自己的人格化为了大自然的灵魂。

在艺术上,雪莱完成了一个溶于伟大的自然的自我形象。

雪莱说“: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声音歌唱,以安慰自己的寂寞。

”他写遍“风花雪月”,经常出现的形象是山风、流水、飞鸟……而月下小舟的形象更是常为读者所忆及。

如在《致云雀》中,诗人写道:你好啊! 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波西、比希、雪莱,心的心”,这是雪莱生前为自己拟定的墓碑铭文。

铭文也是雪莱诗歌的总体概括。

他的诗是典型的心灵化了的社会生活,他的作品的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自由手法、奇妙无穷的比喻与语言的音乐性,构成了雪莱抒情诗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

雪莱在精神上对死亡是早有准备的,甚至说是欢迎的。

雪莱一生都生活在纯真情感所建构的理想世界里,忽略了现实本身。

因而雪莱虽然坚持纯粹的利他主义思想、坚持纯洁博爱的观念,却被现实社会视为罪人。

由此可见,雪莱的死亡从现实角度看,是因溺水而死的意外;从精神层面看,雪莱的死是一种“自杀”行为,是对理想顶礼膜拜的仪式,是对丑陋现实的最深鄙视,更是对雪莱一直无法适应、却坚持反抗的现实社会的最后弃绝。

雪莱诗作中的自然意象探讨

雪莱诗作中的自然意象探讨

雪莱诗作中的自然意象探讨莎士比亚以外,英国文学中没有哪位作家能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齐名。

他在1800年代末迅速崛起,并以独特精湛的艺术手法打动了很多人。

他的诗歌触及情绪,揭示了人类对宇宙的深刻探索,而自然成为他诗歌中最被用到的表现形式。

本文将探讨雪莱诗作中的自然意象,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他的作品。

雪莱诗作中的自然意象深刻,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渴望和敬畏之情。

他在诗歌中大量使用的不同形式的自然元素,如山脉、海洋、月亮、日食、山洞等,都表达了他对自然的钦佩和敬畏之情。

比如,在《自然情感》中,他描述了他对英格兰山谷的敬畏:“突然仿佛我藏进山谷,被冰雪覆盖,不能移动”。

这类比喻表达了他尊敬自然的态度,而且也以一种动人的方式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渴望。

此外,自然对雪莱诗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主题上,还体现在他诗歌的形式上。

他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丰富的自然描述,还灵活地使用多种语言形式,如象征用法、比喻语句和抒情元素,来表达他对自然的感受。

例如在《血之谷》中,雪莱用“云卷无情,黑夜不知疲倦”这样的比喻把对自然的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在这首诗中把自然元素,如“黑夜”、“群星”、“毒林”等,看作是熟悉的朋友,这种情感丰富了他的诗歌。

最后,雪莱的诗歌中的自然意象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探索。

在《奥特弗拉斯山谷的秘密》中,他把自然元素,如“翠绿的树叶”和“灿烂的月光”,看作是对自我的寻求,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把这种探索本能升华为精神探讨。

他说:“山洞中包含着我自己,因为它是我内心深处的秘密”。

这种深刻的诗歌形式,让他的诗歌更有层次和意义。

总而言之,雪莱诗作中的自然意象深刻,它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深奥的思考。

此外,他运用象征和比喻,把自然元素充分地融入到他的诗歌中,使他的诗歌更加有层次性。

最后,他运用自然描述,表达探索内心的强烈愿望,这使他的诗歌更具有个性和深度。

总之,雪莱诗作中自然元素的广泛使用,让他的诗歌独树一帜,令人着迷。

浅谈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浪漫主义

浅谈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浪漫主义

作家论丛总第期MangZhongLiterature435浅谈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浪漫”◎张雪娜(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3)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及特点英国是一个极具浪漫主义文学色彩的国家,至今为止其浪漫主义文学有很长一段历史进程,这种文学形式诞生于18世纪中后期,当时的文学思想基本上都受到社会政治状况的影响,该时期的各种小说与文学作品都推崇主观感情,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分别在两个时期到达过高潮,将其推向了文学浪潮的巅峰。

1848年以后,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逐步兴起,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也因其产生而告终,但人们并没有因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结束而将其遗忘,英国浪漫主义思潮有长达150年的历史,其中有许多杰出的文学创作者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雪莱诗歌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把情感抒发放在首位,通过想象来表现自己对世界的企望,所运用的语言形式热情奔放、自然流畅,写作手法大胆夸张、超越现实,用直白的语言表现其主观情感。

雪莱的浪漫主义诗歌在多年的知识文化积累中以浪漫主义思潮发展起来,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又蕴涵极高的哲学思想,因此雪莱的浪漫主义诗歌才能源远流长。

(一)激荡的情思在浪漫主义浪潮中,雪莱的创作中往往都洋溢着激荡的情思,他能够在大自然的感受中进行感悟,将自己的思想情绪融入到自然中去,有的时候思绪会如同奔腾的骏马,放浪不羁。

比如在《西风颂》中,他就写道“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远行;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但有的时候,他的诗歌又好似婉转空灵的歌声,好似青山间潺潺的泉水,能够带领人进入到世外桃源,有的时候他的作品又会显得悲怆感慨,既像是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又好像是对文艺复兴时百家齐放光辉景象的缅怀,又像是对革命失败的不甘和怨恨。

如《悲歌》中“初春、盛夏和严冬给我的心头/堆满了悲哀,但是那欢快,/噢,永不再有,———永不再有!”雪莱在作品中抒发了对于自身命运的悲叹,也表达了对于社会上冷漠的烟雾,对于人们所遭受的痛苦感到忧伤,他将这些情感全部融入到诗歌中,也使得作品往往通过几行短促的话语来传达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

雪莱最短的诗20首欣赏

雪莱最短的诗20首欣赏

雪莱最短的诗20首欣赏摘要:一、引言:介绍雪莱及其诗歌成就二、概述:雪莱最短的诗20首特点及主题三、具体诗歌欣赏:分析每首诗的创作背景、意境及艺术价值四、总结:雪莱诗歌的启示与影响正文:【引言】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英国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巨匠”。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哲理,深受后人喜爱。

本文将带领大家欣赏雪莱最短的20首诗歌,感受其诗歌的艺术魅力。

【概述】在这20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雪莱对自然、爱情、人生等多个主题的关注。

这些诗歌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刻,展示了雪莱独特的诗歌风格。

以下是这些诗歌的简要概括:1.赞美大自然:如《西风》、《云》等,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2.爱情诗:如《致济慈》、《奥西曼迪亚》等,展现雪莱对爱情的执着与憧憬。

3.人生哲理:如《无常》、《生与死》等,探讨人生短暂与命运的无常。

4.社会批判:如《无神论者》、《人权》等,揭示社会现实与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

【具体诗歌欣赏】以下是雪莱最短的20首诗歌中的部分作品,分别简要分析其创作背景、意境及艺术价值:1.《西风》:这首诗以自然现象“西风”为主题,寓意着时代的变迁和革命的气息。

诗中通过西风的力量,展现出对旧世界的摧毁和新时代的希望。

2.《云》:以云为象征,表达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诗歌通过云的变化,寓意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流转。

3.《致济慈》:这首诗是雪莱对好友约翰·济慈的赞美之作。

诗中表达了对济慈才华的钦佩和对友谊的珍视。

4.《奥西曼迪亚》:以古希腊神话人物奥西曼迪亚为主题,表达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5.《无常》: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景象,揭示人生短暂和命运的无常。

6.《生与死》:诗中对生与死进行哲学思考,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7.《无神论者》:以无神论者为视角,批判宗教迷信,倡导理性思考。

8.《人权》:呼吁社会关注人民权利,追求民主、自由、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雪莱抒情诗的艺术特征
摘要:雪莱是英国十九世纪初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抒情性强,富有浪漫主义气质,感情细腻,音韵和谐,意境高远。

本文从诗歌中所体现的哲理、想象和意象等几个方面阐析其抒情诗的艺术特征,以便对雪莱及其诗歌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雪莱;哲理性;想象;意象
雪莱是英国十九世纪初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在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他不仅写了大量针砭时弊的政治讽刺诗,而且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抒情诗,或感叹世事无常,或歌颂自然美景,或追忆人生往事,或鞭笞社会弊病……雪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关心社稷,体恤民生。

因此世间万事万物的任何变化,都无不牵动着诗人敏感而炽热的心。

生活中,他勤于思考,富有想象,一有感触,便付著笔端。

他的这些性格特征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作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蕴含深刻的哲理。

其抒情诗的艺术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深邃精妙的哲理
雪莱一生追求真理,热爱哲学,他对许多哲学问题,都进行过认真的思索与探讨。

他的诗作也常洋溢着一种哲理的气氛,富有浓郁的思辩色彩。

我们知道,宇宙间一切事物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运动变化的。

四季更替,时令变化,都反映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无常。

热爱大自然的雪莱,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他在《无常》(我们象遮蔽午夜之月的云彩)中说道:“在这世间,无论是喜悦或悲伤都会溜走; 我们的明日从不再象昨天。

”于是,他不禁发出如此的感叹:“唉,除了‘无常’,一切都不肯停留。

”又如《无常》(今天还微笑的花朵) :“今天还微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我们愿留贮一切/诱一诱人就飞。

什么是这世上的欢乐? 它虽嘲笑黑色的闪电,虽明亮,却短暂。

”这里,诗人谈到了大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变幻不定的,犹如黑色的闪电一样一闪而过。

基于对大自然一切客观事物变化的认识,诗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愁,它们不也正像自然界事物一样总是无尽变化的么? 因此,当我们身陷困境,不应悲观失望,应该以苦为乐。

这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乐观主义精神。

除了对这种世事变化无常的认识,诗人也看到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

诗人在《西风颂》提到的西风,既是自然的保护者,也是破坏者。

西风一方面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横扫枯枝败叶,一方面又将种子播洒回大地,给大地带来了色彩和芬芳。

这里的枯枝败叶暗指一切反动势力,种子象征着革命力量,它代表了一种希望,表现了诗人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西风颂》)一句朴素的话语,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尽管世间存在善与恶的对立,然而社会与自然一样,也始终处于更新运动之中,有朝一日,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黑暗的现实终将过去,光明的未来一定会到来。

二、瑰丽广博的想象
作为浪漫派诗人雪莱,爱幻想,富有浪漫主义气质。

因此,他的诗作总是洋溢着瑰丽广博的想象。

他在其文论著作《诗辩》中说道:“在通常的意义下,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

18 ( P192) 基于这一诗歌创作原理,雪莱在他的诗作中,通常运用了一系列大胆瑰丽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社会生活画卷,给诗歌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郭沫若曾说:“雪莱的诗心好象一架钢琴,大扣之则大鸣,小扣之则小鸣。

他有时侯雄浑倜傥,突兀排空;他有时幽抑清冲,如泣如诉。

他不是只能吹出一种单调的稻草。

”19 ( P132)正是这种高超广博的想象力,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其风格迥异,意境开阔。

在这些富有想象的抒情诗作中,《西风颂》堪称为其中的杰作,被誉为世界诗苑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全诗节奏明快,音律和谐,气势豪放,想象瑰丽,令读者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充分体现了诗人富于想象的创作手法。

《西风颂》共五节。

在第一、二节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抒写了狂暴的西风那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了西风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摧毁旧世界,开拓新世界的强大威力。

诗人把革命思想想象成种子,将狂风的呼啸,喻指革命风暴的强大,预言黑暗的旧世界必被摧毁,新世界终将来临,表
达了诗人的革命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节,诗人承前呼应,以高超的想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西风驱卷长空的浮云,威震地中海,斩劈大西洋的壮阔画面与威猛气势。

第四、五节,诗人更是浮想翩翩,将自己引入诗的意境,与西风融为一体:“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 假如我能象在少年时,凌风而舞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于太空⋯⋯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就把我的话语,象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撒!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23 ( P78 - 79) 诗人在这里把自己想象成水波、树叶、浮云,并诚挚地请求西风“以我为琴”,把他的思绪拨散人间。

这充分表明了诗人为革命献身的坚定决心和无畏精神。

诗人借用想象,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客观事物中,清晰明了地表达了自己的革命理想。

这种奇思异想、托物写意的文学表现手法,为诗作增添了不少光辉,也成就了诗人不少名篇佳句。

三、优美丰富的意象
雪莱的诗歌中充满了这种意象,例如“水”、“音乐”、“紫罗兰”、“云”、“月”、“风”、“云雀”、“灯”…….这些意象都被赋予了诗人的某种主观情感,使诗歌具有一种“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的妙镜。

诗人在《给———》(音乐)一诗中写道:“音乐,虽然消失了柔声,却依然在记忆里颤动———芬芳,虽然早谢了紫罗兰,却留在它所刺激的感官。

玫瑰叶子,虽然花儿死去,还能在爱人的床头堆积;同样的,等你去了,你的思想和爱情,会依然睡在世上。

”25 ( P153)这是诗人对爱情永恒的歌唱和赞美。

诗人把爱情比作音乐,即使乐声停止了,但那优美的旋律却让你难以忘怀;爱情又好比花的芬芳,即使花谢了,也会长久地留下沁人心脾的芬芳。

同时,诗人又进一步用最能代表爱情的玫瑰来歌唱诚挚的爱,正如玫瑰的叶和花,即使花儿凋零了,也是伴随在叶子身旁。

进而,诗人又把对爱情优美、芳香、诚挚的感受,提升到他理想中的爱情。

因此,即使死了,但永恒崇高的爱情和思想仍然活着,并流芳百世。

因为爱情象抹不去的音乐旋律,紫罗兰花香和玫瑰叶子与玫瑰花的执著爱恋一样,是不会随着人的离去而消失的。

诗人通过对音乐、花香、玫瑰叶子和玫瑰花四组不同的意象的描述,使爱情得到了升华,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以上所阐述的几点主要艺术特征之外,创作过程中,雪莱在诗歌的节奏、韵律、意境和修辞等方面也很注重。

因此,他的诗歌往往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意境开阔,修辞恰切。

尤其是那深邃精妙的哲理,瑰丽广博的想象以及优美丰富的意象等艺术特征,更是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2. 23.25. 26. 查良铮译. 雪莱抒情诗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18. 雪莱. 诗辩〔A〕. 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第三册)〔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19. 郭沫若. 沫若译诗集〔M〕. 长沙: 新文艺出版社,1953.
20. 21.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A〕. 鲁迅全集(第一卷)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24. 徐学. 台湾当代散文中的意象与寓言〔J〕. 当代作家评论, 1994,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