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金融学培养方案
浙大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浙大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金融工程是一门融合了金融学、数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定价、金融风险管理等。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迅速推进,金融工程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浙江大学金融工程专业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金融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其具体培养目标包括:1.掌握金融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扎实的金融工程基础;2.熟练掌握金融工程领域的相关技术和工具,具备金融产品定价、风险管理、交易策略设计等方面的能力;3.具备金融市场分析、投资组合管理等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金融机构、企业、政府部门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环境。
三、培养过程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主要进行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金融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2.专业教育阶段:大三和大四阶段,学生将学习金融工程领域的核心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工程原理、金融计量分析、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案例分析等;3.实践教育阶段:学生将在大四阶段进行实习或科研项目,加强对金融工程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将在大四下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完成有关金融工程领域的课题研究,有机会参与实际案例分析和项目设计;5.综合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加强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实验教学浙江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将以实验教学为基础,通过模拟交易、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金融工程软件的应用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学习计划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学习计划前言以前浙江大学金融学参加金融学联考,考察范围很广但考的较浅,考研相对难度不是很大。
由于今年取消金融联考,对于浙大金融考研学子而言,易感到茫然无措。
据悉,考察内容可能仍将以金融联考相关知识为主,只是不再仅重视范围广度,而是考察队知识点理解的深入以及对主要理论和基本模型的灵活运用能力。
因而,在复习过程中应着重于对考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遍是参考书的学习,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对经济金融理论要点有全面的认识,同时对每一门课程都画一份知识结构图,以了解全书的知识脉络和体系框架,并为往后的复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专业信息介绍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学校简介: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
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
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
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
具体专业:浙江大学金融系现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具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18人。
本系汇集了金融学、投资经济领域的知名学者和教授,也聚集了一批海外学成归来的青年学者。
已有部分中青年教师在我国经济、金融学界崭露头角,师资力量雄厚。
金融系以培养经济金融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博,适应社会能力强,且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金融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级金融理论研究人才及金融实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主要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等培养经济分析和金融人才,也同时为各类经济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培养经济与金融研究型人才。
浙江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简章

浙江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班简章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国家重点高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大学。
浙江大学师资队伍整体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9名,长江特聘(讲座)教授5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7名。
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举办背景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社会对经济金融学科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开设金融学专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学习班,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的经济、金融、管理类人才。
二、课程理念由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全程授课,课程表突出经济和金融理论精华,将先进的经济与金融理念与金融管理运作相结合,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的经济与金融素质、开拓视野与知识面,培养有新思维、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经济金融管理者。
三、教学模式本课程在浙江大学多年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经验基础上,专门开发、精心设计,采用浙江大学教授授课、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
通过融理论性、实践性与一体的案例教学和讲座,通过教授学员互动交流的高峰论坛,全面提升学员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
四、报名条件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思想政治表现好;优秀业务骨干;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拟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必须获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与学士学位,并且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
五、适合对象1、银行、基金、保险、期货、金融证券、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公司等相关行业人士;2、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中高级管理人员及主管投资、财务的相关人员;3、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招商引资、商务服务或经济金融行业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员;4、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对经济学、金融学等感兴趣的人。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一、背景和导入金融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与金融有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等方面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二、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熟悉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能够进行金融分析和决策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基础、金融市场分析能力、金融工具运用能力以及金融决策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金融理论基础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金融学原理等基本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2)金融市场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品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3)金融工具课程:包括金融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股票投资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对各类金融工具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4)金融决策课程:包括公司金融与投资决策、国际金融管理、金融决策模型等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2.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金融机构实习,让学生实际接触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课程设计: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金融相关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跨学科培养(1)经济学基础:加强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宏观和微观经济分析能力。
(2)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提高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法律法规:加强对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学习,培养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四、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1.教材选择: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选择与时俱进的教材,注重国内外比较和前沿理论的引入。
2.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团队项目、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浙大培养方案

浙大培养方案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是我国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培养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设置浙大拥有全日制本科专业102个,涵盖了理学、工学、医学、农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2. 基础教育浙大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开设了大量的基础必修课程,如高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专业教育浙大强调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在选修课方面,学生可以选择专门的专业课程,深入学习相关方向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科研、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全人教育浙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设置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一系列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背景和思维广度。
此外,学校还提供了各种校园活动、社团组织、体育运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5. 国际交流浙大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
学校与多个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可以申请参加交换生项目、暑期学校、国际会议等,增加国际视野和体验不同的学术环境。
总的来说,浙江大学的培养方案力求全面、个性化和国际化。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提供了多种途径和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相关工作,并具有领导才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国际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场、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获得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在金融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保险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国际财务管理国际投资学国际结算金融经济学金融法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公司金融国际财务管理金融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国际结算研究型课程:比较金融制度中国金融问题研究工程设计课程:金融工程学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4+5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标注“*”的课程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5学分(1)思政类5门11.5+2学分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秋冬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春夏021E00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0 秋冬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春夏02110081 形势与政策 +2(2)军体类 5.5+3学分第1、2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
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夏031E0020 体育Ⅰ 1.0 秋冬031E0030 体育Ⅱ 1.0 春夏031E0040 体育Ⅲ 1.0 秋冬031E0050 体育Ⅳ 1.0 春夏03110021 军训+2 短学期03110080 体质测试Ⅰ+0.5 第三学年03110090 体质测试Ⅱ+0.5 第四学年(3)外语类9学分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大类培养方案电子教案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大类培养方案大类培养特色: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实施哲学思想教育、数理能力训练、等方面本科全程培养的卓越教育计划,为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奠定坚实基础。
1.特别培养。
每年从全校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单独编班,因材施教,特殊培养。
2.荣誉课程计划。
实施课程内容精、深、通的研究性教学,强化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数理、人文社科基础的培养,打好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优秀人才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荣誉项目计划。
实施国家、省、校院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强化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开展广泛的跨国际交流项目,加强与国外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胆识,激励成长,开阔视野。
4.卓越讲座计划。
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开设人文、社科、高科技学科前沿等讲座,了解和接触传统经典与现代科技前沿,开拓学生视野。
5.实行专业导师制。
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专业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
6.引进竞争机制。
前期实行“滚动制”培养,根据学业等综合表现进行分流培养和择优递补。
后期实行荣誉学生认定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业、荣誉课程、荣誉项目等综合情况,认定浙江大学荣誉学生。
大类培养面向:(含本大类包括的专业及所在院、系名称)竺可桢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宽、专、交的多元化知识结构。
强化学科知识基础、多种思维方式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在修读相应大类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全校自主确认主修专业。
混合班:理学部:本科专业所依托的一级或二级学科1.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2.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3.统计学数学4.物理学物理学5.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质学6.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7.大气科学大气科学8.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地理学9.心理学心理学10.应用心理学心理学11.化学化学12.应用化学化学工学部: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3.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4.工业工程工业工程5.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6.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8.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电路与系统9.自动化(电气)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10.系统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电气工程11.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力学12.水资源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13.过程装备与控制机械工程及自动化14.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技术15.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16.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17.工程力学力学18.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信息学部:1.信息工程(光电)光学工程2.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3.信息与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4.自动化(信息)控制科学与工程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7.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仪器科学与技术8.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生命环境学部:1.生物科学生物学2.生物技术生物学3.生物信息学生物学4.生物系统工程农业工程5.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6.环境科学环境工程7.资源环境科学农业资源利用8.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资源利用9.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10.应用生物科学(理学学位)园艺学植物保护学作物学生物学11.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学位)园艺学植物保护学作物学生物学12.动物医学兽医学13.动物科学畜牧学水产学医学部:1.基础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2.预防医学(五年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临床医学临床医学4.口腔医学口腔医学5.药学药学6.药物制剂药学7.中药学中药学人文社科实验班:人文学部:1.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2.古典文献中国语言文学3.编辑出版学中国语言文学4.历史学历史学5.博物馆学博物馆学考古学6.哲学哲学7.新闻学新闻学8.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学传播学9.广告学传播学10.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部: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2.金融学应用经济学3.财政学应用经济学4.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经济学5.电子商务(经济)应用经济学6.法学法学7.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学8.教育学教育学9.教育技术学教育学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与工程11.工商管理工商管理12.会计学工商管理13.财务管理工商管理14.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二春夏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二秋冬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Marxism02110081 形势与政策+2.0 每学期Situation and Policy(2)军体类 5.5+3学分第1、2学年,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
金融学(金融工程)培养专业技术方案

金融学(金融工程)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按照“金融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的4+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改革,加强金融学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构建创新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金融学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
培养目标:1、具有现代金融经济理论、信息技术及数理工程方面知识,能够开发、设计、综合运用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手段,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投融资业务、公司理财业务,以及金融产品的定价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在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部门从事数据分析、规划、设计、建模、评估、控制和决策等方面进行经济预测分析的高级创新型人才。
3、为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提供生源。
培养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现代金融学分析方法,掌握数学基础、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具有跨学科思维和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金融学基础性人才和专门经济预测分析人才。
本专业注重学生“知识、素质和实践”的跨学科综合培养,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应用数学、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懂得基本的资产定价模型,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投资理财等相关业务的基本能力;2、具有较强的数理分析基础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科技手段,具有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的基本能力;3、熟悉各种现代金融工具的特性、功能并具有相应的操作能力,能为企业和客户设计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4、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金融工程等方法进行投资咨询分析和研究;5、熟悉国家有关经济、金融、税务、会计等的法规和政策,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熟悉国际金融业的通行规则;7、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8.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应有相应的职业从业资格认证证书。
教学环节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
浙江大学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和“执善向上,经世济民”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研究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一流经济学科。
我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40多名国内外知名教授。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ance,简称“金融硕士”或MF)授权单位之一,2011年开始招收金融硕士,至今已招收近1000名学生。
我院金融硕士项目依托力量强、培养机制完善、培养方向明确、实践活动丰富、校外导师参与度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培养目标
为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的精神和进取的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银行业、证券业、基金、信托、投资公司,以及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企业资金运营部门等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
非全日制是针对在职人员,上课时间主要为晚上和周末。
二、报考条件
1.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 浙江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其他条件。
浙江省的大学浙江大学专业排名学最佳专业排行榜

浙江省的大学浙江大学专业排名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浙江大学专业排名_浙江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浙江大学专业排名_浙江省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浙江大学专业排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283人认为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9[满分5.0]。
下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详细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
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
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共有204人认为浙江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
下面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详细介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
最好的是电业局。
然后是设计院。
最艰苦的是工程局。
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共有165人认为浙江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
下面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详细介绍:培养目标: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浙江大学2018级金融学(试验班)专业培养方案

2018级金融学(试验班)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厚实、知识面宽、思路开阔、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符合全球化时代要求和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金融专业人才和优秀科研后备力量。
毕业要求通过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本专业学生通过现代经济金融理论、数学分析方法以及金融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获得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1.掌握经济、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3.掌握金融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方法;4.密切关注金融学理论前沿和实务动态;5.熟练地掌握英语,具备在国际性金融机构工作的能力和在国际一流大学深造的基础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 国际金融学 计量经济学 金融计量模型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投资学 衍生品与风险管理 资产定价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55+6+8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金融学类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54.0+6学分(1)思政类 14+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55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一(秋冬)55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3.0-0.0一(秋冬)551E00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3.0-0.0二(秋冬)/二(春夏)5.0 4.0-2.0三(秋冬)/三(春夏)551E004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2)军体类 5.5+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专业培养方案金融专业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其培养方案的设计对于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金融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点和内容安排。
一、培养目标的设定金融专业培养方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养目标。
一方面,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基础,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具备风险识别和防范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金融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课程设置应该根据金融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合理规划,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工程、投资学等;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如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等。
三、实践环节的重视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通过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熟练度。
四、学术研究的培养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
通过科研项目、论文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学术研究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金融领域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国际化视野的培养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通过国际交流、海外留学等方式,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和国际金融规则的变化。
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操作是提高。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交易等方式,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金融专业培养方案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2020年(财务知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试验班专业培养方案

(财务知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试验班专业培养方案目录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试验班)专业培养方案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5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9浙江大学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培养方案13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17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试验班)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经济理论功底和经济管理能力,能胜任经济理论研究、实际经济分析和综合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为系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具有经济理论分析和经济事务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具有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3、熟悉国家于经济领域的关联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Ⅰ、中级微观经济学Ⅱ、中级宏观经济学Ⅰ、中级宏观经济学Ⅱ、中级计量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博弈论、激励理论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Ⅰ、中级微观经济学Ⅱ、中级宏观经济学Ⅰ、中级宏观经济学Ⅱ、中级计量经济学、博弈论、激励理论原版外文课件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Ⅰ、中级微观经济学Ⅱ、中级宏观经济学Ⅰ、中级宏观经济学Ⅱ、中级计量经济学、博弈论、激励理论研究型课程: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网络经济学讨论型课程:本土化和现代经济学、资本论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辅修专业、第二专业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必修中标注*的课程。
双学位:50学分,其中必修学分41学分再加上大类课程中的宏观经济学(甲)、微观经济学(甲)、计量经济学9学分。
课程设置和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5学分(1)思政类5门11.5+2学分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5第壹学年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第壹学年春夏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第二学年秋冬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第二学年春夏02110081形势和政策+2(2)军体类5.5+3学分第1、2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
金融学培养方案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模板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专业为核心,以当代经济类相关知识为辅助的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达到金融学专业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独立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学、银行业务及管理、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数量分析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计算机财政信息处理的应用能力;(6)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所属学科类(1)学科门类:经济学(2)学科类:应用经济学*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监管。
*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国际金融学、金融文献选读研究型课程:社会研究方法讨论型课程:农村金融专题*计划学制:4--6年最低毕业学分168+4*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模板)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50+2分学分(1)思想政治类14+2学分300101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1) 全年3001010102中国近代史纲要 2 春夏30010101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春夏3001010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3 秋冬3001010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2(2) 春夏3001010106贵州省情 1 全年T300120101 形式与政策(选修) 2+ 春夏(2)军事体育类9学分3302110001 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 2(1) 秋冬3002010301 体育1 1 秋冬3002010302体育2 2(1) 春夏3002010303体育3 2(1) 秋冬3002010304体育4 2(1) 春夏(3)外语类14学分0502010201 大学英语(一) 3 秋冬0502010202 大学英语(二) 4 春夏0502010203 大学英语(三) 4 秋冬0502010204 大学英语(四) 3 春夏学生也可选择修读相应的大学日语课程。
浙江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

浙江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2015年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三年。
浙江大学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020204 金融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考试科目: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数学三④经济学综合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一、本文系统介绍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浙江大学经济学就业,浙江大学经济学研究方向,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浙江大学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二、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经济学考研一直以来都是浙江大学比较热门的考研专业之一,2015年浙江大学经济学考研招生人数53人左右。
相对来说,浙江大学法律硕士招生量较大,复试分数线比人大低得多,因此考试难度总体来说不算太高,而且复试专业课内容较为简单,对于跨专业考生是极为有利的。
据凯程从浙江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经济学考研的考生中90%以上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本科经济学学专业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那么深,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你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三、浙江大学经济学就业怎么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2024级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实施

2024级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实施2024级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实践能力,从而适应金融行业的需要。
该计划的实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必修课程的设置。
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程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课程包括金融学、经济学、数学、统计学、金融市场学等,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选修课程的设置。
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的设置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金融工程、金融产品设计、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和研究金融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
再次,实习与实践环节的安排。
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习与实践环节的安排也非常重要。
这些实习与实践可以包括金融机构实习、金融工程实验、模拟交易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接触和熟悉金融工程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最后,毕业论文的要求。
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在毕业论文中选择一个具体的金融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可以检验学生在金融工程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总之,2024级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金融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这个培养方案通过必修课程的设置、选修课程的设置、实习与实践环节的安排以及毕业论文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适应金融行业的需要。
在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有关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金融行业的挑战和变化。
浙江大学 级金融学 试验班 专业培养方案

2018级金融学(试验班)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厚实、知识面宽、思路开阔、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符合全球化时代要求和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金融专业人才和优秀科研后备力量。
毕业要求通过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本专业学生通过现代经济金融理论、数学分析方法以及金融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获得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1.掌握经济、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3.掌握金融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方法;4.密切关注金融学理论前沿和实务动态;5.熟练地掌握英语,具备在国际性金融机构工作的能力和在国际一流大学深造的基础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 国际金融学 计量经济学 金融计量模型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投资学 衍生品与风险管理 资产定价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55+6+8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金融学类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54.0+6学分(1)思政类 14+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55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一(秋冬)55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3.0-0.0一(秋冬)551E00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3.0-0.0二(秋冬)/二(春夏)5.0 4.0-2.0三(秋冬)/三(春夏)551E004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2)军体类 5.5+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浙大金融科技课程设计

浙大金融科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掌握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 学习并掌握常见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如电子支付、网络银行、区块链等。
3. 了解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影响,理解金融科技创新对金融行业发展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金融科技工具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提高金融业务操作效率。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金融科技创新产品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金融科技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金融科技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金融安全意识,培养合法合规使用金融科技产品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前沿,树立金融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金融科技发展动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金融科技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对金融科技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确保学生系统性地掌握金融科技相关知识。
1. 金融科技概述:介绍金融科技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及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参考教材第一章。
2. 金融科技工具与应用:讲解电子支付、网络银行、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工具的原理及应用场景。
参考教材第二章。
3. 金融科技创新与影响:分析金融科技创新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影响,探讨金融科技创新在支付、融资、投资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参考教材第三章。
4. 金融科技风险管理:介绍金融科技风险类型,分析金融科技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方法。
浙大金融科技课程设计

浙大金融科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掌握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和方法,了解金融科技在各领域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金融科技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金融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科技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核心技术、应用领域及实践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金融科技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2.金融科技的分类:讲解金融科技的主要类别,如支付科技、区块链、数字货币、智能投顾等。
3.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阐述金融科技的关键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
4.金融科技的应用领域:介绍金融科技在金融、零售、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5.金融科技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金融科技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金融科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运用如下:1.讲授法:讲解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和核心技术。
2.讨论法:学生就金融科技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科技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金融科技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和优势。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金融科技实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的金融科技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金融科技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和收集金融科技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课件、视频、音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院2006-2007级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相关工作,并具有领导才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国际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场、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获得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在金融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保险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国际财务管理国际投资学国际结算金融经济学金融法
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公司金融国际财务管理金融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国际结算研究型课程:比较金融制度中国金融问题研究
工程设计课程:金融工程学
计划学制4年
最低毕业学分160+4+5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标注“*”的课程
双专业:41个学分,即专业必修课程41个学分
双学位:55个学分,包括专业必修课程41个学分,实践教学环节6个学
分和毕业论文(设计)8个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8+5学分
(1)思政类5门11.5+2学分
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一学年春夏
021E00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0 第二学年秋冬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第二学年春夏02110081 形势与政策 +2
(2)军体类 5.5+3学分
第1、2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
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第一学年夏
031E0020 体育Ⅰ 1.0 第一学年秋冬
031E0030 体育Ⅱ 1.0 第一学年春夏
031E0040 体育Ⅲ 1.0 第二学年秋冬
031E0050 体育Ⅳ 1.0 第二学年春夏
03110021 军训+2 短学期
03110080 体质测试Ⅰ+0.5 第三学年
03110090 体质测试Ⅱ+0.5 第四学年
(3)外语类9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4)计算机类5学分
1)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3学分
211G001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春夏或秋冬
211G002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第二学年春夏或秋冬211G0030 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春夏或秋冬
211G0040 VB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春夏或秋冬
2)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2学分
211G006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0 第一学年秋冬
211G0090 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 2.0 秋冬
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
(5)导论类2学分
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
(6)其他通识课程15学分
学生在历史与文化(3学分)、文学与艺术(3学分)、经济与社会(3学分)、沟通与领导(1.5学分)、科学与研究(1.5学分)、技术与设计(3学分)等6个课程组中选择修读。
2.大类课程 42学分
(1)必修课程31学分
1)人文社科类6门17.5学分
011A0020 政治经济学 2.5 第一学年秋冬
201A0020 管理学 3.0 第二学年秋冬
201A0030 会计学 3.0 第二学年春夏011A0041 微观经济学(甲) 3.0 第一学年春夏011A0011 宏观经济学(甲) 3.0 第二学年秋冬011A0030 计量经济学 3.0 第二学年春夏2)自然科学类6门13.5学分
061B0170 微积分I 4.5 第一学年秋冬061B0180 微积分II 2.0 第一学年春
061B0190 微积分III 1.5 第一学年夏
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第一学年春夏061B0030 概率论 1.5 第二学年秋
061B0100 数理统计 1.5 第二学年冬(2)选修课程11学分
学生分别在人文社科类课程组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组里选择修读,要求:
1)人文社科类(课程号带“A”的) 9学分
本专业建议在以下课程中选择修读:
201A0010 财务管理 3.0
201A0040 市场营销概论 3.0
061A0020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3.0
041A0030 逻辑学 3.0
2)自然科学类(课程号带“B”的) 2学分
本专业建议修读:
061B0090 偏微分方程 2.0
3.专业课程55学分
(1)必修课程41学分
01110070 金融学* 3.0 第三学年秋冬01120970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3.0 第三学年秋冬01120730 证券投资学* 3.0 第三学年秋冬01192340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3.0 第三学年秋冬01120010 保险学* 3.0 第三学年秋冬01121130 金融经济学 3.0 第三学年秋冬01120260 国际金融学* 3.0 第三学年春夏01121020 中级计量经济学* 3.0 第三学年春夏01120930 公司金融 3.0 第三学年春夏01120400 金融工程学* 3.0 第三学年春夏01121070 国际财务管理* 3.0 第三学年春夏01120391 金融法* 2.0 第四学年秋
01120421 金融市场营销学* 2.0 第四学年秋
01121110国际投资学* 2.0 第四学年冬
01192071 国际结算2.0第四学年冬(2)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
01188031 社会调查 1.0 第一学年短学期01188080 教学实习 2.0 第二学年短学期01188070 专业实习 3.0 第三学年春(3)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
01189010 毕业论文8.0 第四学年春夏
4. 个性课程 15学分
学生可自主选择修读全校所有专业课程、大类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各专业推荐的个性课程。
建议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或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选择修读课程。
本专业推荐部分课程供学生选择修读:
01186040 中级微观经济学 3.0 秋冬
01186060 中级宏观经济学 3.0 春夏
01192281 风险管理 2.0 春
01192371 信托与租赁 2.0 夏
01192381 银行会计学 2.0 秋
01196140 比较金融制度 2.0 冬
01192391 中国金融问题研究 2.0 冬
01121090 国际贸易学 3.0 春夏
01186300 公共经济学 3.0 秋冬
5.第二课堂 +4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