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第五章
控制工程基础-第五章
2012年1月3日3时7分
σ
0
A
600
1800
-4 -3 -2 -1
σ
600
C
14
3000
2012年1月3日3时7分
15
根轨迹的分离点、 规则六 根轨迹的分离点、会(汇)合点
K1 = 0
K1 = ∞
K1 = ∞
K1 = ∞
K1 = 0
K1 = 0
会合点
K1 = 0
jω
kg = 1
P2
Kg →∞
kg = 0
σ
性能
4
2012年1月3日3时7分
二、根轨迹与系统性能
当增益K1 K1由 根轨迹不会越过虚轴进入s 稳定性 当增益K1由0→∞ ,根轨迹不会越过虚轴进入s平面右半 因此系统对所有的值都是稳定的。 边,因此系统对所有的值都是稳定的。如果系统特征方程的根 都位于s平面的左半部,系统是稳定的,否则是不稳定的。 都位于s平面的左半部,系统是稳定的,否则是不稳定的。若根 轨迹穿越虚轴进入右半s平面,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处的K 轨迹穿越虚轴进入右半s平面,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处的K值,就是 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 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 开环系统在坐标原点有一个极点,所以属Ⅰ型系统, 稳态性能 开环系统在坐标原点有一个极点,所以属Ⅰ型系统, 因而根轨迹上的K值就是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因而根轨迹上的K值就是静态速度误差系数。如果给定系统的 稳态误差要求,则由根轨迹图确定闭极点位置的允许范围。 稳态误差要求,则由根轨迹图确定闭极点位置的允许范围。 所有闭环极点均位于实轴上,系统为过 动态性能 当0 < kg <1 时, 所有闭环极点均位于实轴上,系统为过 阻尼系统 其单位阶跃响应为单调上升的非周期过程。 系统, 阻尼系统,其单位阶跃响应为单调上升的非周期过程。 特征方程的两个相等负实根,系统为临界阻尼 当 kg = 1 时,特征方程的两个相等负实根,系统为临界阻尼 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响应速度最快的非周期过程。 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响应速度最快的非周期过程。 特征方程为一对共轭复根系统为欠阻尼系统 欠阻尼系统, 当 kg > 1 时,特征方程为一对共轭复根系统为欠阻尼系统, 单位阶跃响应为阻尼振荡过程, 单位阶跃响应为阻尼振荡过程,振荡幅度或超调量随Kg值的 增加而加大,但调节时间不会有显著变化。 增加而加大,但调节时间不会有显著变化。
《控制工程基础》5.1
当给定ω,G(jω)是复平面上的一矢量。
幅值:A(ω) = | G(jω)| 相角(与正实轴的夹角,逆时针为正):φ(ω) = ∠G(jω)
实部:U(ω) = A(ω)cosφ(ω)
虚部:V(ω) = A(ω)sinφ(ω) ω从0 → ∞ 时,G(jω)端点的轨迹: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
第 5 章
5.2 频率特性的Nyquist图
2 2 2 2
实频:
虚频: 幅频: 相频:
U ( )
K (1 T 1 T 2 )
2
(1 T 1 )( 1 T 2 )
2 2 2 2 2
V ( )
K (T1 T 2 )
(1 T 1 )( 1 T 2 )
2 2 2 2
第 5 章
G ( j )
典型环节的Nyquist图
1.比例环节
传递函数:
G (s) K
频率特性: G ( j ) K 幅频: 相频:
G ( j ) K
G ( j ) 0
U ( ) K V ( ) 0
实频:
虚频:
第 5 章
5.2 频率特性的Nyquist图
典型环节的Nyquist图
2 2 2 2
2 幅频: G (→ ∞ 实频: V ( ) 当ω从0 j ) 时,即λ从0 → ∞ ,振荡环节的Nyquist图就是始于点(1, 2 2 2 2 2 2 2 2
1
j0),而终于点(0,j0)。曲线与虚轴的交点的频率就是无阻尼固有频 2 1 2 相频: G ( j ) arctan 虚频: U ( ) 率ωn,此时的幅值为1/(2ξ)。振荡环节的阻尼比ξ取值不同,其Nyquist
控制工程基础 (第12讲) 第五章 乃魁斯特(Nyquist)稳定性判据 PPT课件
如果在s平面上曲线包围k个零点和k个极点(k=0,1,2…),
即包围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则在 F(s) 平面上,
相应的封闭曲线不包围 F(s) 平面上的原点。
上述讨论是映射定理的图解说明,奈奎斯特稳 定判据正是建立在映射定理的基础上。
相角(幅角)定理:
如果闭合曲线 s 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在 s 平
在右半s平面内的零点数和极点数联系起来的判据。这 种方法无须求出闭环极点,得到广泛应用。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建立在复变函数理论中的图形映 射基础上的 。
相角(幅角)定理:
如果闭合曲线 S 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在[S]平
面上包围了Fs 的 Z 个零点和 P 个极点,但不经过
任何一个零点和极点,那么,对应的映射曲线 F 也以
奈魁斯特稳定判据是利用开环频率特性判别闭环系统的稳 定性。不仅能判断系统的绝对稳定性,而且可根据相对稳定的 概念,讨论闭环系统的瞬态性能,指出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 它从代数判据脱颖而出,故可以说是一种几何判据。
06-7-20
控制系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
奈魁斯特稳定判据无需求取闭环系统的特征根,而是利用
F(s) 的轨迹将逆时针方向包围 F(s)平面上原点两次
06-7-20
控制系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9
s平面
B3
2
1
A0
-1
-2
F -3 -3
-2
-1
j
Im
C
2
1.5
F (s)平面
1 B1
0.5
D
E1
0 C1
F1 -0.5
-1
A
-1.5
D1
控制工程基础- 第5章 控制系统的稳定误差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静态误差系数法—— r(t) 作用时 ess 的计算规律
G(s)
G (s)H(s) 1
K (1s 1) (ms 1)
sv (T1s 1) (T nv s 1)
K sv
G
0(s
)
K:开环增益 v:类别(类型)
G (s) (1s 1) (m s 1)
0
(T1s 1) (T nv s 1)
lim
s0
G 0(
s
)
1
R(s)
e(s)
E(s) R(s)
1 1 G1(s)H (s)
1
1
K
v
G0(s)
s
E(s)
G1 ( s )
C(s)
H(s)
ess
lim
s0
se (s)R(s)
lim
s0
s
R(s)
1
1
K sv
G0(s)
稳态误差 ess 与输入r(t)的形式、系统的结构参数(K,v)有关。
Kn
en (s)
E(s) N(s)
1
Tns 1 K
(Tn s
Kn s(Ts 1)
1)s(Ts 1)
K
s(Ts 1)
essn
lim
s0
sen (s)N (s)
lim
s0
s
(Tn s
Kn s(Ts 1) 1) s(Ts 1)
K
1 s2
Kn K
e ess
essr
essn
1 Kn K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
lim
s0
控制工程基础:第五章系统稳定性
∆2 = a1 a0 a3 a2 = a 1a 2 − a 0 a 3 > 0
∆n
L L L 0 0 0 M 0 an
a5 L
a4 L a3 L M O M 0
a1 ∆3 = a 0 0
a3 a2 a1
0 2 2 a 4 = a 1a 2 a 3 − a 4 a 1 − a 0 a 3 > 0 a3
− c2 =
劳斯表的列法
前两行为特征方程的系数,右移一位降两阶; 前两行为特征方程的系数,右移一位降两阶; 第三行起元素的计算为: 第三行起元素的计算为:分母为上一行第一 个元素; 个元素; 分子为一行列式,第一列为上两行的第一列, 分子为一行列式,第一列为上两行的第一列, 第二列为所计算元素右肩上元素。 第二列为所计算元素右肩上元素。次对角线 减主对角线元素。 减主对角线元素。 一行可同乘以或同除以某正数
c( t ) = ∑ c i e
i =1
k
pi t
+ ∑ e (A j cos ω j t + B j in ω j t )
j=1
r
σ jt
由上式知: 如果p 均为负值, 如果 i 和 σ i 均为负值 , 当 t
∞ 时 , c(t)
0。 。
自动控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全部具有负实部, 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全部具有负实部, 闭环系统的极点全部在S平面左半部。 即:闭环系统的极点全部在S平面左半部。 系统特征方程
a4 a5 b3 c3 …
a6 a7 b4 c4 …
… … … …
a1 a5 a1a4 − a0 a5 = a1 a1 a1 a3 b1 b2 b1a3 − a1b2 = b1 b1 a1 a5 b1 b3 b1a5 − a1b3 = b1 b1
第五章控制工程基础
a0 0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1)系统的特征方程式的各项系数全部为正值,即ai=0 2)由系统特征方程各项系数组成的主行列式及其各顺序主 子式全部大于零。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系统是稳定的,否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胡尔维茨行列式可列写为:
a1 a3 a5 0 0 a0 a2 a4 0 0 0 a1 a3 0 0
Xo (s)
1
G(s) G(s)H(s)
(s
s1)(s
G(s) s2 )
(s sn )
c1 c2
cn
n
ci
s s1 s s2
s sn i1 s si
则输出为:
n
xo (t) ciesit
<1>
i1
从<1>式可看出,要想系统稳定,系统的特征根si, 必须全部具有负实部。
综上所述,不论系统特征方程的特征根为何种形式(实 根或共轭复根),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所有特征 根均为负数或具有负的实数部分;即:所有特征根均在复 数平面的左半部分。
例 已知某调速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S 3 41.58S 2 517S 1670(1 K ) 0
求该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解:列劳斯表
由劳斯判据可知,若系统稳定,则劳斯表中第一列的 系数必须全为正值。可得:
※※ 劳斯判据特殊情况
1. 劳斯表某一行中的第一项等于零,而该行的其余各项不等于零或 没有余项,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劳斯表无法继续往下排列。解决的办法 是以一个很小的正数 来代替为零的这项,据此算出其余的各项,完 成劳斯表的排列。
控制工程基础:第五章 系统校正
PD控制的作用(特点)
L()
1. 某系统的开环频率特 性——Bode图如图所示。
2. 加相位超前校正。
系统的频率特性发生变化。
60
[20]
40
20
0
( ) 900
[20] [40]
c
[40]
c
[60]
3.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00
(1)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幅 900
值穿越频率ωc 增大,过渡过程1800
X
i
(s)
(
s)
Gc (s)
U(s)
G(s)
B(s)
H (s)
X 0 (s)
若按控制器与系统 的组成关系,此控制 方式为串联校正。
xi (t)
比例
积分
微分
测量变送
被控对象
x0 (t)
PID控制器是一种线 性控制器。它将偏差的比
例、积分和微分通过线性
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
对象进行控制。
一、PID控制规律
TD s)
40 20
(1
1 Ti s
TDs)
Ti
s
1 TiTDs2 Ti s
0
1
( )
Ti
1 TD
k(1s 1)( 2s 1) 900
Ti s
00
iD
即:由比例、积分、一阶微 900
分 (2个)环节组成。
由此可见:在低频段,PID控制器主要起积分控制作用, 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在高频段主要起微分控制作用,提高 系统的动态性能。
§5.1 概述
例如:在车削螺纹时,要求主轴与刀架有严格的运动关系。
主轴转1转→刀架移动一定距离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5
控制工程基础习题解答第五章5-1.已知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如下,试用罗斯-赫尔维茨判据判别其闭环稳定性。
(1). ()()()()()32110+++=s s s s s H s G (2). ()()()()()()38.05.022.0++++=s s s s s s H s G (3). ()()()5060030010022++=s s s s H s G (4).()()()2481322+++=s s s s s H s G 解:(1). 特征方程为01016523=+++s s s100141051610123s s s s第一列全部大于零,所以闭环稳定。
(2). 特征方程为04.04.13.43.4234=++++s s s s4.097.04.097.34.13.44.03.4101234s s s s s 第一列全部大于零,所以闭环稳定。
(3). 特征方程为010050600300234=+++s s s100012001005006001005030001234-s s s s s第一列有小于零的数存在,所以闭环不稳定,符号变化了两次,有两个右极点。
(4). 特征方程为013248234=++++s s s s124100380012410038 18924138=5033801241038= 503124100380012410038= 所有主子行列式全大于零,所以闭环稳定。
5-2.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 ⎝⎛++=1222n n s s s Ks G ωζω式中s rad n /90=ω,2.0=ζ。
试确定K 取何值闭环稳定。
解:方法1:特征方程为0810081003623=+++K s s s 36008100810036810036081001810036222≤≥≥-⨯=K K K K KK36810081003681001810036≤≥-⨯=K K K得当360<<K 时,闭环稳定,当36时,闭环临界稳定。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系统的稳定性
二、系统稳定的条件
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
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一般式为:
a0
dn dt n
xo
(t)
a1
d n1 dt n1
xo (t)
an1
d dt
xo (t) an xo (t)
dm
d m1
d
b0 dt m xi (t) b1 dt m1 xi (t) bm1 dt xi (t) bm xi (t)
劳斯表的构造:
D(s) a0sn a1sn1 a2sn2 an1s an 0
sn a0 a2 a4 … sn−1 a1 a3 a5 … sn−2 b1 b2 b3 … ┋┋ s1 …
s0 g1
b1
a1a2 a0a3 a1
b2
a1a4 a0a5 a1
自动控制原理
1
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
第一节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Routh(劳斯)稳定判据 第三节 Nyquist稳定判据 第四节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
第一节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一、稳定性的概念
系统受到扰动作用时,输出偏离平衡状态,当扰动消 除后,若系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恢复其原来的平衡状态 或趋于一个给定的新平衡状态,则该系统是稳定的。反之, 如果系统对于干扰的瞬态响应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或 发生持续振荡,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表中:1)最左一列元素按s 的幂次排列,由高到低,只起标识作
用,不参与计算。 2)第一,二行元素,直接用特征方程式的元素填入。 3)从第三行起各元素,是根据前二行的元素计算得到。
《控制工程基础》课件-第五章
件:伺服电动机、液压/气动伺服马达等;
测量元件依赖于被控制量的形式,常见测量元
件:电位器、热电偶、测速发电机以及各类传
感器等;
给定元件及比较元件取决于输入信号和反馈信
号的形式,可采用电位计、旋转变压器、机械
式差动装置等等;
4/21/2023
3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
放大元件由所要求的控制精度和驱动执行元件 的要求进行配置,有些情形下甚至需要几个放 大器,如电压放大器(或电流放大器)、功率 放大器等等,放大元件的增益通常要求可调。
显然,由于 c arctgTi 90 0 ,导致引
入PI控制器后,系统的相位滞后增加,因此,
若要通过PI控制器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必须有
Kp< 1,以降低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
综上所述:PI控制器通过引入积分控制作用以
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而通过比例控制作用来
调节积分作用所导致相角滞后对系统的稳定性
-20 已校正
-20
-40
'c c -40
()
-90° -180°
(c) ('c)
(rad/s)
若原系统频率特性为L0()、0(),则加入P控
制串联校正后:
L L0 () Lc L0 () 20 lg K p
4/21/2023
0 c 0
19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
H(s)
27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
()
L()/dB
0
90° 0° -90° -180° -270°
4/21/2023
PD校正装置
-20 0
1/Td c
+20
'c
控制工程基础第五章——校正
三 系统常用校正方法(2)
前馈校正 (复合控制)
对输入的
对扰动的
系统校正的基本思路
系统的设计问题通常归结为适当地设计串 联或反馈校正装置。究竟是选择串联校正还是 反馈校正,这取决于系统中信号的性质、系统 中各点功率的大小、可供采用的元件、设计者 的经验以及经济条件等等。
一般来说,串联校正可能比反馈校正简单, 但是串联校正常需要附加放大器和(或)提供隔离。 串联校正装置通常安装在前向通道中能量最低的地方。 反馈校正需要的元件数目比串联校正少,因为反馈校 正时,信号是从能量较高的点传向能量较低的点,不 需要附加放大器。
显然不满足要求。
令 20lgG(j0)0 或 G0(j0) 1 可求得ω0,再求得γ。
☆ 超前校正设计的伯德图
☆ 超前校正设计⑵
☆ 超前校正设计⑶
⒊确定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相位角
m4 52 75 23
⒋确定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①确定参数α ②确定ωm
1 1 s sii n n m m1 1 s sii2 2n n 3 32.28
PID 传递 函数
G c(s)U E ((s s))K PK I1 sK D s
Gc(s)KP(1T1IsTDs)
KP——比例系数;TI——积分时间常数; TD——微分时间常数
二 PID控制器各环节的作用
比例环节 积分环节 微分环节
即时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 信号,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 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为了充分利用超前装置的最大超前相位角,一般取校正后系统的
开环截止频率为 0 m 。故有 Lc(m)L(0 ' )0d B
于是可求得校正装置在ωm处的幅值为
2 lG 0 g c (jm ) 1 l0 g 1 l2 0 g .2 3 8 .5 d8 B最后得校正装置
控制工程基础5章
S3
具有负实部的共轭复根情况,因此,(n-p-q)
个左根的总角变化量为:(n-p-q)π /2。
设S2、S3为具有负实部的共轭复根, S2=-a+jb (a>0,b>0) S3=-a-jb 对于矢量(S-S2 )和(S-S3 ), 当S:0→jω 变化时 :
b arg s s 2 arctan 2 a b arg s s3 arctan 2 a arg s s 2 arg s s3 2 2
a1 a 6 a 0 a 7 b3 a1 系数的计算,一直进行到其余的值都等于零时为止, 用同样的前两行系数交叉相乘的方法,可以计算c,d, e等各行的系数。
b1 a3 a1b2 c1 b1 b1 a5 a1b3 c2 b1 b1 a 7 a1b4 c3 b1 c1b2 b1c 2 d1 c1
(1)试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参数( Ka, z )的范围; (2)取z2,并保证系统极点全部位于s 1的左面, 试确定K的范围。
第三节
乃奎斯特稳定判据
米哈伊洛夫(М и х а й л о в )定理
米哈伊洛夫定理是证明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的一 个引理,其表述为:设n次多项式D(s)有p个根位于 复平面的右半面,有q个根在原点上,其余(n-p-q) 个根位于左半面,则当以s=jω 代入D(s)并令ω 从0 连续增大到∞时,复数D(jω )的角增量应等于:
例5:s s 6 s 5 s 9 s 4 s 4 0
6 5 4 3 2
S6 S5 S4
1 1 1 0 4 2.5
6 5 5 0 10 4
9 4 4 0 0 0
4 0 0 0 0 0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第5章-频率特性
G ( j ) arct an / T
2 20 lg G ( j ) 20 lg T 20 lg T 2
第五章 频率特性
在低频段误差
e( )
2 20 lg T 20 lg T 2
在高频段误差
e( )
2 20 lg 20 lg T 2
第五章 频率特性
系统的稳态响应
xo (t ) XiK 1 T
2 2
sin(t arctanT )
系统输出的幅值
X o ( )
XiK 1 T 2 2
系统输出的相位
( ) arct anT
频率响应只是时间响应的一个特例。当谐波频率不同时, 其输出的幅值与相位也不同。
第五章 频率特性 对数相频特性图
横坐标:与对数幅频特性图相同。
) 纵坐标:线性分度,频率特性的相角 ((度)
几点说明
1、在对数频率特性图中,w=0不可能在横坐标上表示
出来;此外,横坐标一般只标注w的自然数值; 2、在对数频率特性图中,角频率w变化的倍数通常采用 频率比的方法:
第五章 频率特性
1,20 lg G ( j ) 0
第五章 频率特性 3、微分环节
G ( j ) j G ( j ) G ( j ) 90 20 lg G ( j ) 20 lg
1,20 lg G ( j ) 0
第五章 频率特性
4、惯性环节
1 G ( j ) 1 jT T 1 / T G ( j ) G ( j )
m m 1
若系统无重极点
bm s bm1 s b1 s bo X i X o ( s) G( s) X i ( s) n 2 2 n 1 an s an1 s a1 s ao s
[工学]控制工程基础第五章系统的稳定性
基本要求 1.了解系统稳定性的定义、系统稳定的条件。 2.掌握系统稳定性代数判据的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学会应用代数判 据判定系统是否稳定。 3.掌握Nyquist判据。 4.掌握Bode判据。 5.理解系统相对稳定性概念,能够在Nyquist图和Bode图上加以应用。 本章重点 1.代数判剧、Nyquist判剧和Bode判剧的应用。 2.系统相对稳定性;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在 Nyquist图和Bode图上的表 示法。 本章难点 Nyquist判剧及其应用。
劳斯阵列的计算顺序是由上两行组成新的一行。每行计算 到出现零元素为止。一般情况下可以得到一个n+1行的劳 斯阵列。而最后两行每行只有一个元素。
sn s n-1 s n-2 s n -3 s1 s0
an an -1 b1 c1 d1 e1
an - 2 a n -3 b2 c2
an - 4 a n -5 b3
Ck k nk Bk
dk
e k nkt sin dk t
从式可以看出,如果所有闭环极点都在s平面的左半面内, 即系统的特征方程式根的实部都为负,那么随着时间t的增 大,式中的指数项和阻尼指数项将趋近于零。即系统是稳 定的。
y (t ) A j e
j 1
q
p jt
Bk e k nkt cos dk t
k 1
r
k 1
r
Ck k nk Bk
dk
e k nkt sin dk t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特征方程的根均具有负的实 部。或者说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全部位于[s]平面 的左半平面内。一旦特征方程出现右根时,系统就不 稳定。
2
控制工程基础第5章稳定性分析
c3
b1a7 a1b4 b1
d1
c1b2
b1c2 c1
这种过程一直进行到第n行被算完为止。 系数的完整阵列呈现为三角形。在展开的 阵列中,为了简化其后的数值计算,可用 一个正整数去除或乘某一整个行。这时, 并不改变稳定性结论。劳斯判据还说明: 实部为正的特征根数,等于劳斯阵列中第 一列的系数符号改变的次数。
显然,对于K=10的2频率特性,满足上式,系
统稳定。对于k=40的频率特性,当0<ω<∞
变化时,
argG j 3
所以,这时系统不稳定2 。
0
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的另一表述
令ω从-∞增长到0,相应得出的乃氏图是与 ω从0增长到十∞得出的乃氏图以实轴对称的 ,例如图所示的乃氏图。
当开环特征式具有零根时,对应的乃氏曲线 不封闭。为使其封闭,实用中可将其处理成 左根,如下图所示,其中ε为非常小的正数 ,φ从0°90°。
)并命ω从0连续增大到∞时,复数D(s)的
角连续增大
n
i 1
args
si
n
2
5.4.2 乃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设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传递函
数分别为 G1s
开环传递函数为
B1 A1
s s
,
H s
B2 s, A2 s
则其
G1sH s
B1 s A1 s
B2 A2
s s
NK DK
s s
X o s X i s
argDK
j
n
2
: 0
这时如果闭环系统是稳定的,即的所有零点
也在左半平面,根据米哈伊洛夫定理推论,
argDB
j
n
2
控制工程基础第5章
(s) G(s)
1 G(s)H(s)
闭环特征方程 1 G(s)H(s) 0
辅助函数 F(s) 1 G(s)H (s) 1 M (s) N (s) M (s)
N (s)
N (s)
特 点 ① F(s)的零点即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Φ(s)的极点,
② F(s)的极点即为开环传递函数Gk(s)的极点。
s(s 1)
F(s) 1 G(s)H(s) s2 s 1 s(s 1)
s1 1 j2
F (s1 )
(1 j2)2 (1 j2) 1 (1 j2)(1 j2 1)
0.95
j0.15
j
j2
s1
s
Im
F s
s s'
1 0 1
s1 1 j2
0
0.95
0.15
Re
F (s1 )
F(s1) 0.95 j0.15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 ai >0。
劳斯(Routh)稳定判据
设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式为如下标准形式
D(s) a0sn a1sn1
劳斯数列(劳斯表)
s n a0 a2 a4
s n1 a1 a3 a5
sn2
b1 b2
b3
s n3
c1 c2
c3
an1s an 0
特点:逐行计算, 运算中的空位置零, 系数呈上三角形。
若t→∞时,脉冲响应
limc(t) 0
t
即输出增量收敛于原平衡工作点,则线性系统是稳
定的。
(s) C(s)
R(s)
R(s) 1
C(s) (s)
c(t) g(t) lim g(t) 0 t
控制工程基础(第五章,频域分析法)
jY ( )
0
0 1
X ( )
一阶惯性环节与一阶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互为倒数关系: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关于零分贝线对称; 相频特性曲线关于零度线对称。
对于一阶微分环节,也有渐进折线代替曲线的误差曲线,与 惯性环节的相似。
4、二阶因子 [1 2 T j ( jT )2 ]1
1
0X ( )
1 对数幅相频特性为 L( ) 20lg 20lg 1 2T 2 1 2T 2 ( ) arctgT 低频段: L( ) 0dB T 1 L() 20lg(T )dB T 1 高频段: ω=1/T是两条渐近线的交点,称为交接频率,或叫转折频率、 转角频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具有低通滤波特性!
对于惯性环节,以渐进折线代替曲线,对应有误差曲线见下 图,其中最大误差点出现在转折频率处,误差值为-3d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实际的物理系统的参数都是实数,如果它的特征方程有复 数根的一定是对称于实轴的共轭复根,因此,根轨迹总是对称 于实轴的。
结论: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系统的闭环极点数。根轨 迹是连续且对称于实轴的曲线。
2007-2-23
整理课件
11
规则四 实轴上的根轨迹
实轴上的根轨迹由相角条件可证:设某段右侧的零,极点数分 别为: N z , N p
动态性能 当0kg 1 时, 所有闭环极点均位于实轴上,系统为过
阻尼系统,其单位阶跃响应为单调上升的非周期过程。
当 k g 1 时,特征方程的两个相等负实根,系统为临界阻尼
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响应速度最快的非周期过程。
当 k g 1 时,特征方程为一对共轭复根系统为欠阻尼系统, 单位阶跃响应为阻尼振荡过程,振荡幅度或超调量随K g 值的
规则一 根轨迹的起点
m
由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可知: s z j j1 n s pi
1 kg
i1
当 k g 0 ,必有 spi(i1,2, ,n)
此时系统的闭环极点与开环极点相同(重合),把开环极点 称为根轨迹的起点。
2007-2-23
整理课件
9
规则二 根轨迹的终点
m
由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可知:
s zj
整理课件
2
5.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一、一个例子
例5-1 一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
s
kg s(s
2)
试分析该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随系统参数 k g的变化在S平面 上的分布情况。
解 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 s22skg 0
特征方程的根是: s1,2 1 1kg
设 k 的g 变化范围是〔0, ∞﹚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5.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5.2 根轨迹的绘制规则 5.3 广义根轨迹 5.4 零度根轨迹 5.5 系统性能分析
2007-2-23
整理课件
1
本章重点
➢ 根轨迹的概念、幅值条件、 相角条件 ➢ 根轨迹的基本绘制规则 ➢ 等效传递函数的概念 ➢ 根轨迹的简单应用
2007-2-23
2007-2-23
整理课件
3
当 k g 0 时, s10,s2 2
当 0 kg 1 时, s 1 与 s 2 为不相等的两个负实根;
当 k g 1 时, s1 s2 1为等实根;
当 k g 1 时,s1,2 1j kg1 共轭复根。
该系统特征方程
S
Kg
j
的根,随开环系
统参数k从0变到 ∞时,在S平面上 变化的轨迹如图 所示。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位置和与实轴正方向的交角 分别为:
2007-2-23
整理课件
10
规则三 根轨迹的分支数、连续性和对称性
根轨迹的分支数即根轨迹的条数。根轨迹是描述闭环系统特 征方程的根(即闭环极点) 在s平面上的分布,那么,根轨迹 的分支数就应等于系统特征方程的阶数。
由例5-1
看出,系统开环根轨迹增益
k
(实变量)与复变量
g
s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当 k g 由0到∞连续变化时,描述系统特征方程根的复变量s 在平面上的变化也是连续的,因此,根轨迹是n条连续的曲线。
kg 0
P1
kg 1 kg 0
P2
Kg
性能
2007-2-23
整理课件
4
二、根轨迹与系统性能
稳定性 当增益K1由0→∞ ,根轨迹不会越过虚轴进入s平面右半 边,因此系统对所有的值都是稳定的。如果系统特征方程的根 都位于s平面的左半部,系统是稳定的,否则是不稳定的。若根 轨迹穿越虚轴进入右半s平面,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处的K值,就是 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 稳态性能 开环系统在坐标原点有一个极点,所以属Ⅰ型系统, 因而根轨迹上的K值就是静态速度误差系数。如果给定系统的 稳态误差要求,则由根轨迹图确定闭极点位置的允许范围。
j1
n
s pi
1
kg
i1
当 k g 时,必有 szj(j1,2, ,m )
此时,系统的闭环极点与开环零点相同(重合),我们把 开环零点称为根轨迹的终点。
结论: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 (k g 0) ,终止于开环
零点 (kg ) 。
如果开环极点数n大于开环零点数m,则有n-m条根轨迹终止 于S平面的无穷远处(无限零点),如果开环零点数m大于开环 极点数n,则有m-n 条根轨迹起始于S平面的无穷远处。
Ns Ds0
即:
N(s) 1
D(s) kg
n
(s zi ) i1
n
(s pj )
j 1
z i 开环的零点
pi
开环的极点
2007-2-23
整理课件
6
根轨迹图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闭环极点)随开环系 统某一参数由0变化到∞时在S平面上留下的轨迹。
由此可得到满足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为:
幅值条件:
n
n
1 kg
(s zi )
i1
n
(s pj )
(s zi )
i1
n
(s pj )
j1
j1
相角条件:
m
n
(s zi) (s p i) (1 2 k ),k 0 ,1 ,2 ,3 ....
i 1
j 1
2007-2-23
整理课件
7
我们可以把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的根描述成: 凡是满足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的s值称为特征方程 的根——即闭环极点。
则: mi njN zN p(12k) i1 j1
即右侧开环零,极点数的和为奇数时,该段为根轨迹。
2007-2-23
整理课件
12
规则五 渐近线
当开环极点数 n大于开环零点数m时, 系统有n-m条根轨 迹终止于S平面的无穷远处,这n-m条根轨迹变化趋向的直线 叫做根轨迹的渐近线,因此渐近线也有n-m条, 且它们交于实 轴上的一点。
增加而加大,但调节时间不会有显著变化。
2007-2-23
整理课件
5
三、根轨迹的概念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
s
kg N(s) D(s)
k g 为根轨迹增益(或根轨迹的放大系数)
其中:
n
N(s) (s zj ),
n
D(s) (s pj )
j1
j1
可得到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式为:
1Gks01kg
注:因为Kg从0变化,因此不论什么s值,总有一个 K g 存在,使幅值条件得到满足,所以,实际上只要满足 相角条件的s值就是闭环极点,而由此s值,再由幅值条 件可确定此时系统对应的K g 值。
2007-2-23
整理课件85.2 Nhomakorabea轨迹的绘制规则
通常,我们称以开环根轨迹增益为可变参数绘制的根轨迹为 普通根轨迹(或 180°根轨迹),简称根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