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 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 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引言:离散数学是一门研究离散结构的数学学科,它对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实际案例,探讨离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图论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论作为离散数学的重要分支,对于分析和研究社交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以微信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图论的方法,分析微信中的好友关系、群组关系等。

通过构建好友关系图,我们可以计算某个人在社交网络中的影响力,进而预测他的行为模式。

二、布尔代数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布尔代数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电路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布尔代数的运算规则和定理,我们可以简化复杂的逻辑电路,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效率。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布尔代数中的与、或、非等逻辑运算符,设计出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逻辑电路。

三、排列组合在密码学中的应用密码学是离散数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排列组合是密码学中常用的数学工具之一。

通过排列组合的方法,我们可以设计出强大的密码算法,保障信息的安全性。

例如,RSA加密算法中的大素数的选择,就涉及了排列组合的知识。

四、概率论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概率论是离散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数据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概率论的方法,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例如,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利用概率论的知识,对整个市场的情况进行推断。

五、图论在物流规划中的应用物流规划是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图论作为离散数学的重要分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物流规划中的一些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构建物流网络图,分析货物的流动路径,优化物流的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结论:离散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数学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离散数学的学习和应用,我们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社会的发展。

希望通过本实验报告的介绍,能够增加对离散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挖掘离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潜力。

离散实验报告

离散实验报告

离散实验报告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091121学号:2009112125姓名:张鼎珩日期:2011.06.23实验内容:实验一真值计算实验二两个集合运算实验三关系闭包计算实验四关系与函数进行试验:实验一真值计算一、实验目的熟悉联结词合取、析取、条件和双条件的概念,编程求其真值。

二、实验内容(1)求任意一个命题公式的真值表:从键盘输入两个命题P 和Q的真值,求它们的合取、析取、蕴含和等价的真值(2)利用真值表求任意一个命题公式的主范式(3)利用真值表进行逻辑推理三实验程序:#include<stdio.h>/*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include<stdlib.h>/*该文件包含了的C语言标准库函数的定义*/#include<string.h>/*字符串数组的函数定义的头文件*/#include<conio.h>/*通用输入输出库*/#include<math.h>#define N 50void jisuan();void zhenzhibiao();void panduan(int b[N],int f);int tkh (char sz[N], char ccu[N], int icu[N], int h0);int fkh (char sz[N], char ccu[N], int icu[N], int h0);main(){int a1;start:do{printf(" 1.求P、Q的合取、析取、条件和双条件的真值\n 2.求任意一个命题公式的真值表,并根据真值表求主范式\n 3.退出\n");printf("\n选择功能选项:");fflush(stdin);/*清空输入缓冲区,通常是为了确保不影响后面的数据读取*/scanf("%d",&a1);switch(a1)/*switch语句实现选择功能*/{case 1:system("cls");jisuan();break;/*功能A*/case 2:system("cls");fflush(stdin);zhenzhibiao();break;/*功能BC*/case 3:system("exit");exit(0);/*结束整个程序的运行*/default:system("cls");goto start;/*控制流转移到start处*/}}while(1);}void jisuan()/*功能A*/{char p,q,t,ch;int p1,q1;do{start:fflush(stdin);printf("请输入P和Q的真值(T或F):");scanf("%c,%c",&p,&q);if((p=='F'||p=='f'||p=='T'||p=='t')&&(q=='F'||q=='f'||q=='T'||q=='t')){if(p=='F'||p=='f')/*赋值*/p1=0;elsep1=1;if(q=='F'||q=='f')q1=0;elseq1=1;if(p1|q1)/*计算*/t='T';elset='F';printf("P析取Q为:%c\n",t);if(p1&q1)t='T';elset='F';printf("P和取Q为:%c\n",t);if((!p1)|q1)t='T';elset='F';printf("P条件Q为:%c\n",t);if(p1==q1)t='T';elset='F';printf("P双条件Q为:%c\n",t);}else{printf("请按正确格式输入!\n");goto start;};printf("是否继续输入?Y/N");fflush(stdin);ch=getch();system("cls");}while(ch!='n'&&ch!='N');}void zhenzhibiao()/*功能BC*/{int i1,i2,d=1,icu[N],kh=0,jg,j=0,h0;int bj=0,hq[N],h=0,x=0,xq[N];char sz[N],ccu[N],sz0[N];hq[0]=-1;xq[0]=-1;printf("请输入一个合法的命题公式(可含与或非及括号):\n");gets(sz);strcpy(sz0,sz);for(i1=0;i1<strlen(sz);i1++){if(sz[i1]==')' || sz[i1]=='(')kh++;if(sz[i1]>='a' && sz[i1]<='z' || sz[i1]>='A' && sz[i1]<='Z'){for(i2=0;i2<j;i2++) /*判断并储存变量*/if(ccu[i2]==sz[i1])d=0;if(d==1){ccu[j]=sz[i1];j++;}d=1;}}printf("\n该式子中的变量个数为:%d\n",j);h0=j;printf("\n输出真值表如下:\n \n");for(i1=0;i1<h0;i1++)printf(" %c ",ccu[i1]);printf(" ");puts(sz);printf("\n");for(i1=0;i1<j;i1++) /*先将所有的变量赋值为零*/icu[i1]=0;for(i2=0;i2<j;i2++)printf(" %d ",icu[i2]);jg=tkh(sz,ccu,icu,h0);if(jg==0)hq[h++]=bj;elsexq[x++]=bj;printf(" ------> %d\n",jg);strcpy(sz,sz0);for(i1=0;i1<(int)pow(2,j)-1;i1++){++bj;panduan(icu,0); /*赋值变量*/jg=tkh(sz,ccu,icu,h0);if(jg==0)hq[h++]=bj;elsexq[x++]=bj;strcpy(sz,sz0); /*恢复被修改的数组*/for(i2=0;i2<j;i2++)printf(" %d ",icu[i2]);printf(" ------> %d\n",jg);}if(hq[0]==-1)printf("\n该命题公式不存在主合取范式。

离散实验报告_幂集

离散实验报告_幂集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幂集的概念,掌握幂集的运算规则;2. 掌握幂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

二、实验原理幂集是指一个集合中所有子集的集合,记作P(A)。

对于任意集合A,其幂集P(A)的元素个数等于2的A的元素个数次方。

设集合A={a1, a2, ..., an},则其幂集P(A)包含以下元素:1. 空集∅;2. 单元素集合{a1},{a2},...,{an};3. 两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如{a1, a2},{a1, a3},...,{an-1, an};4. ...;5. n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即A本身。

幂集的运算规则如下:1. 交换律:P(A) = P(B);2. 结合律:(P(A) ∩ P(B)) ∩ P(C) = P(A ∩ B) ∩ P(C);3. 分配律:P(A) ∪ (P(B) ∩ P(C)) = (P(A) ∪ P(B)) ∩ (P(A) ∪ P(C))。

三、实验内容1. 定义一个集合A;2. 求集合A的幂集P(A);3. 分析幂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实验步骤1. 定义集合A,例如:A = {1, 2, 3};2. 编写程序计算幂集P(A);3. 分析幂集P(A)的元素;4. 应用幂集解决问题。

五、实验结果以集合A = {1, 2, 3}为例,其幂集P(A)为:P(A) = {∅, {1}, {2}, {3}, {1, 2}, {1, 3}, {2, 3}, {1, 2, 3}}六、实验分析1. 幂集P(A)包含8个元素,即2^3 = 8,符合幂集的定义;2. 幂集P(A)的元素包括空集、单元素集合、两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以及A本身;3. 幂集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集合的幂集可以用于描述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在数学中,幂集可以用于研究集合论、拓扑学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幂集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了解了幂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离散数学上机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上机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上机实验报告《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实验一连结词逻辑运算一.实验目的实现二元合取、析取、蕴涵和等价表达式的计算。

熟悉连接词逻辑运算规则,利用程序语言实现逻辑这几种逻辑运算。

二.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两个命题变元P和Q的真值,求它们的合取、析取、蕴涵和等价四种运算的真值。

要求对输入内容进行分析,如果不符合0、1条件需要重新输入,程序有良好的输入输出界面。

三.实验环境使用Microsoft Visual C++6.0为编程软件,采用称C/C++语言为编程语言实现。

四.实验过程1.算法分析:合取:p,q都为1的时候为1,其他为0析取:p,q都为0的时候为0,其他为1蕴含:p为1,q为0时为0,其他为1等价:p,q同真同假2.程序代码:#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P,Q,a,b,c,d,p,q;printf(" P的值");for(P=0;P<2;P++){for(Q=0;Q<2;Q++)printf("\t%d",P);}printf("\n Q的值");for(P=0;P<2;P++){for(Q=0;Q<2;Q++)printf("\t%d",Q);}printf("\n 非P的值");for(P=0;P<2;P++){for(Q=0;Q<2;Q++){if(P==0)/*判断非P的值*/ p=1;elseprintf("\t%d",p);}}printf("\n 非Q的值");for(P=0;P<2;P++){for(Q=0;Q<2;Q++){if(Q==1)/*判断非Q的值*/q=0;elseq=1;printf("\t%d",q);}}printf("\n P与Q的值");for(P=0;P<2;P++){for(Q=0;Q<2;Q++){if(Q==0||P==0)/*判断P与Q的值*/elsea=1;printf("\t%d",a);}}printf("\n P或Q的值");for(P=0;P<2;P++){for(Q=0;Q<2;Q++){if(Q==1||P==1)/*判断P或Q的值*/ b=1;elseb=0;printf("\t%d",b);}}printf("\nP蕴含Q的值");for(P=0;P<2;P++){for(Q=0;Q<2;Q++){if(P==1&&Q==0)/*判断P蕴含Q的值*/ c=0;elsec=1;printf("\t%d",c);}}printf("\nP等价Q的值");for(P=0;P<2;P++){for(Q=0;Q<2;Q++){if(P==Q)/*判断P等价Q的值*/d=1;elsed=0;printf("\t%d",d);}}printf("\n");return 0;3.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实验二关系的复合运算及逆运算一.实验目的熟悉关系的复合运算和逆运算,编程实现关系复合运算和逆运算算法。

离散数学试验报告

离散数学试验报告

学院理学院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xxxxxxxx实验:编程二元关系的传递性判别,二元关系闭包方法一.前言引语:二元关系是离散数学中重要的内容。

因为事物之间总是可以根据需要确定相应的关系。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类联系就是某个集合中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

二.数学原理:1.传递关系:对任意的x,y,z∈A,如果<x,y>∈R且<y,z>∈R,那么<x,z>∈R,则称关系R是传递的,或称R具有传递性,即R在A上是传递的⇔ (∀x)(∀y)(∀z)[(x ∈A)∧(y∈A)∧(z∈A)∧((<x,y>∈R)∧(<y,z>∈R)→(<x,z>∈R))]=12.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设R是定义在A上的二元关系,若存在A 上的关系R′满足:1)R′是自反的(或对称的、或可传递的),2)R⊆ R′,3)对A上任何其它满足1)和2)的关系R〞,都有:R′⊆R〞。

则称R′为R的自反闭包(或对称闭包、或传递闭包),分别记为r(R)、(s(R)和t(R))。

三.实验编程语言:c++四.实验程序源代码:#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cdx(int a[100][100],int n){int b[100][100],i,j;for(i=1;i<=n-1;i++){for(j=1;j<=n;j++){if(a[1][j]==a[i+1][j] && a[1][j]==0)b[i][j]=0;elseb[i][j]=1;}for(j=1;j<=n;j++){if(b[i][j]!=a[1][j])return 0;}}return 1;}void zfbb(int a[100][100],int n){int i,j;for(j=1;j<=n;j++){for(i=1;i<=n;i++){if(a[i][j]==1){a[i][i]=1;a[j][j]=1;}}}cout<<"自Á?反¤¡ä闭À?包㨹关?系¦Ì矩?阵¨®为a:êo"<<endl;for(i=1;i<=n;i++){for(j=1;j<=n;j++){if(a[i][j]>1){a[i][j]=1;cout<<a[i][j]<<" ";}else{cout<<a[i][j]<<" ";}}cout<<""<<endl;}}void dcbb(int a[100][100],int n){int i,j;for(j=1;j<=n;j++){for(i=1;i<=n;i++){if(a[i][j]==1){a[j][i]=1;}}}cout<<"对?称?闭À?包㨹关?系¦Ì矩?阵¨®为a:êo"<<endl;for(i=1;i<=n;i++){for(j=1;j<=n;j++){if(a[i][j]>1){a[i][j]=1;cout<<a[i][j]<<" ";}else{cout<<a[i][j]<<" ";}}cout<<""<<endl;}}void cdbb(int a[100][100],int n){int i,j,k;for(j=1;j<=n;j++){for(i=1;i<=n;i++){if(a[i][j]==1){for(k=1;k<=n;k++){a[i][k]=a[i][k]+a[j][k];}}}}cout<<"传ä?递ÌY闭À?包㨹关?系¦Ì矩?阵¨®为a:êo"<<endl;for(i=1;i<=n;i++){for(j=1;j<=n;j++){if(a[i][j]>1){a[i][j]=1;cout<<a[i][j]<<" ";}else{cout<<a[i][j]<<" ";}}cout<<""<<endl;}}void main(){int i,j,n,a[100][100],sel,ins;cout<<"请?输º?入¨?二t元a关?系¦Ì矩?阵¨®维?数ºyn"<<endl;cin>>n;cout<<"请?按ã¡äa[1,1],a[1,2]...a[1,n],a[2,1]...a[n.n]的Ì?顺3序¨©输º?入¨?关?系¦Ì矩?阵¨®的Ì?元a素?值¦Ì(ꡧ0,ê?1)ê?"<<endl;for(i=1;i<=n;i++)for(j=1;j<=n;j++){cin>>a[i][j];}INDEX:cout<<"请?输º?入¨?要©a判D定¡§的Ì?性?质¨º:êo"<<endl;cout<<"1、¡é传ä?递ÌY性?"<<endl;cout<<"2、¡é自Á?反¤¡ä闭À?包㨹"<<endl;cout<<"3、¡é对?称?闭À?包㨹"<<endl;cout<<"4、¡é传ä?递ÌY闭À?包㨹"<<endl;cout<<"5、¡é退ª?出?"<<endl;cin>>sel;if(sel==1){ins=cdx(a,n);if(ins==0)cout<<"该?二t元a关?系¦Ì不?具?有®D传ä?递ÌY性?。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内容 (3)三、实验环境 (3)四、实验原理和实现过程(算法描述) (3)1、实验原理........................................................................................................2、实验过程.......................................................................................................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3)六、源程序清单 (24)源代码 (24)七、其他收获及体会 (45)一、实验目的实验一:熟悉掌握命题逻辑中的联接词、真值表、主范式等,进一步能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二:掌握关系的概念与性质,基本的关系运算,关系的各种闭包的求法。

理解等价类的概念,掌握等价类的求解方法。

实验三:理解图论的基本概念,图的矩阵表示,图的连通性,图的遍历,以及求图的连通支方法。

二、实验内容实验一:1. 从键盘输入两个命题变元P和Q的真值,求它们的合取、析取、条件和双条件的真值。

(A)2. 求任意一个命题公式的真值表(B,并根据真值表求主范式(C))实验二:1.求有限集上给定关系的自反、对称和传递闭包。

(有两种求解方法,只做一种为A,两种都做为B)2. 求有限集上等价关系的数目。

(有两种求解方法,只做一种为A,两种都做为B)3. 求解商集,输入集合和等价关系,求相应的商集。

(C)实验三:以偶对的形式输入一个无向简单图的边,建立该图的邻接矩阵,判断图是否连通(A)。

并计算任意两个结点间的距离(B)。

对不连通的图输出其各个连通支(C)。

三、实验环境C或C++语言编程环境实现。

四、实验原理和实现过程(算法描述)实验一:1.实验原理(1)合取:二元命题联结词。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两篇)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两篇)

引言:离散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数学学科,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等领域。

本文是《离散数学实验报告(二)》,通过对离散数学实验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总结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希望能够对读者对离散数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概述:本实验主要涉及离散数学中的集合、关系、图论等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通过对离散数学的实验学习,深入掌握了这些概念和应用,对于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文内容:一、集合相关概念及应用1.定义: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无序的整体。

介绍了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表示法以及集合的运算。

2.集合的应用:介绍了集合在数学、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如数据库的查询、关系代数等。

二、关系相关概念及应用1.定义:关系是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介绍了关系的基本概念、关系的表示方法及其运算。

2.关系的应用:介绍了关系在图像处理、社交网络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如图像中的像素点之间的关系、社交网络中用户之间的关系等。

三、图论基础知识及应用1.定义:图是由顶点和边组成的抽象的数学模型。

介绍了图的基本概念、图的表示方法和图的运算。

2.图论的应用:介绍了图论在路由算法、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如路由器的路由选择、电子商务中的商品推荐等。

四、布尔代数的概念及应用1.定义:布尔代数是一种基于集合论和逻辑学的代数系统。

介绍了布尔代数的基本概念、布尔表达式及其化简方法。

2.布尔代数的应用:介绍了布尔代数在电路设计、开关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如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开关控制系统的建模等。

五、递归的概念及应用1.定义:递归是一种通过调用自身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介绍了递归的基本原理、递归的应用技巧。

2.递归的应用:介绍了递归在算法设计、树的遍历等方面的应用,如快速排序算法、树结构的遍历等。

总结:通过本次离散数学的实验学习,我深入掌握了集合、关系、图论等基本概念与应用。

集合的应用在数据库查询、关系代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系的应用在图像处理、社交网络分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次离散数学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实现,深入理解离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 Python,开发环境为 PyCharm。

同时,还使用了一些相关的数学库和工具,如 sympy 库用于符号计算。

三、实验内容1、集合运算集合是离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两个集合 A 和 B,然后进行了并集、交集、差集等运算。

通过编程实现这些运算,加深了对集合运算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pythonA ={1, 2, 3, 4, 5}B ={4, 5, 6, 7, 8}并集union_set = Aunion(B)print("并集:", union_set)交集intersection_set = Aintersection(B)print("交集:", intersection_set)差集difference_set = Adifference(B)print("A 与 B 的差集:", difference_set)```2、关系的表示与性质判断关系是离散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我们使用矩阵来表示关系,并通过编程判断关系的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pythonimport numpy as np定义关系矩阵relation_matrix = nparray(1, 0, 1, 0, 1, 0, 1, 0, 1)判断自反性is_reflexive = all(relation_matrixii == 1 for i inrange(len(relation_matrix)))print("自反性:", is_reflexive)判断对称性is_symmetric = all(relation_matrixij == relation_matrixji for i in range(len(relation_matrix)) for j in range(len(relation_matrix)))print("对称性:", is_symmetric)判断传递性is_transitive = Truefor i in range(len(relation_matrix)):for j in range(len(relation_matrix)):for k in range(len(relation_matrix)):if relation_matrixij == 1 and relation_matrixjk == 1 and relation_matrixik == 0:is_transitive = Falsebreakprint("传递性:", is_transitive)```3、图的遍历图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结构。

离散实验报告集合运算

离散实验报告集合运算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2. 掌握集合的交、并、差、补等运算方法;3. 通过编程实现集合运算,提高编程能力。

二、实验原理集合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用于描述一组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元素。

集合的运算主要包括交、并、差、补等。

以下是对这些运算的简要介绍:1. 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是指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2. 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是指属于A或B或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 差集(-):两个集合A和B的差集是指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4. 补集(∁A):集合A的补集是指全集U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三、实验内容1. 编写程序,实现以下集合运算:(1)输入两个集合A和B,输出它们的交集C。

(2)输入两个集合A和B,输出它们的并集C。

(3)输入两个集合A和B,输出它们的差集C。

(4)输入一个集合A和全集U,输出A的补集C。

2. 编写程序,验证以下性质:(1)交换律:A∩B = B∩A,A∪B = B∪A。

(2)结合律:A∩(B∩C) = (A∩B)∩C,A∪(B∪C) = (A∪B)∪C。

(3)分配律:A∩(B∪C) = (A∩B)∪(A∩C),A∪(B∩C) = (A∪B)∩(A∪C)。

四、实验步骤1.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输入集合,使用数组存储集合元素。

2.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计算两个集合的交集,使用嵌套循环遍历两个集合,将相同的元素添加到新集合中。

3.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计算两个集合的并集,使用嵌套循环遍历两个集合,将所有元素添加到新集合中。

4.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计算两个集合的差集,使用嵌套循环遍历两个集合,将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添加到新集合中。

5.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计算集合的补集,使用嵌套循环遍历全集和集合A,将不属于A的元素添加到新集合中。

6. 编写主函数,调用上述函数,输入集合,输出运算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输入集合A:{1, 2, 3, 4, 5},集合B:{3, 4, 5, 6, 7},输出交集C:{3, 4, 5}。

离散数学试验报告

离散数学试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实验地点:实验时间:Word文档1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最小生成树思想和求最小生成树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描述如下:八口海上油井相互间距离如下表,其中1号井离海岸最近,为5km。

问从海岸经1 号井铺设油管把各井连接起来,怎样连油管长度最短(为便于检修,油管只准在油井处分叉)?「到 2 3 4 5 6 7 81 1.3 2.1 0.9 0.7 1.8 2.0 1.820.9 1.8 1.2 2.8 2.3 1.13 2.6 1.7 2.5 1.9 1.040.7 1.6 1.5 0.950.9 1.1 0.860.6 1.070.52实验环境和工具实验环境:Windows 7旗舰版工具:Dev-C++ 5.8.33实验过程3.1算法流程1Word i=0;j=0;惠档exnum=8;结束3.2程序核心代码〃油管铺设问题Prim 算法实现#include <iostream> #include<iomanip>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V 10#define INF 32767 //INF 表示8 typedef int InfoType; typedef struct{int no; InfoType info; } VertexType;typedef struct{〃图的定义float edges[MAXV][MAXV]; 〃邻接矩阵 int vexnum;//顶点数 VertexType vexs[MAXV]; //存放顶点信息 } MGraph;//图的邻接矩阵类型〃顶点编号 //顶点其他信息 〃顶点类型Word文档/*输出邻接矩阵g*/void DispMat(MGraph g){int i,j;for (i=0;i<g.vexnum;i + +){for (j=0;j<g.vexnum;j + +)if (g.edges[i][j] = = INF)cout<<setw⑹<<“8";elsecout<<setw(6)<<g.edges[i][j];cout<<endl;))void prim(MGraph g,int v){ //从顶点V0 出发,按Prim 算法构造G的最小生成树//输出最小生成树的每条边及其权值float Vlength[MAXV];int i, j, k;int cloest[MAXV];float min;float sum = 0.0;Word文档for(i=0;i<g.vexnum;i ++){Vlength[i]=g.edges[v][i];cloest[i]=v;)for(i = 1;i<g.vexnum;i + +){min = INF; //min为其中最大的一条边二MAXVfor(j=0;j<g.vexnum;j + +){〃找n-1 条边if(Vlength[j]!=0&&Vlength[j]<min){min=Vlength[j];k=j;))cout<<" 连接油<”<<cloest[k] + 1<<”,”<<k+1<<">"<<“ 长度为:"<<min<<endl;sum + = min;Vlength[k]=0;Vlength[cloest[k]]=0;for(j=0;j<g.vexnum;j + +){ 〃选择当前代价最小的边if(g.edges[k][j]!=0&&g.edges[k][j]<Vlength[j]){Vlength[j]=g.edges[k][j];cloest[j]=k;Word文档)cout<<"管道总长度为:"<<sum<<endl;)int main()(int i,j,u=3;MGraph g;float A[MAXV][10];g.vexnum=8;for (i=0;i<g.vexnum;i + +)for (j=0;j<g.vexnum;j + +)A[i][j] = INF;A[0][1] = 1.3; A[0][2]=2.1; A[0][3]=0.9;A[0][4]=0.7; A[0][5] = 1.8; A[0][6]=2.0;A[0][7] = 1.8; A[1][2]=0.9; A[1][3] = 1.8;A[1][4] = 1.2; A[1][5]=2.8; A[1][6]=2.3;A[1][7] = 1.1; A[2][3]=2.6; A[2][4] = 1.7;A[2][5]=2.5; A[2][6] = 1.9; A[2][7] = 1.0;A[3][4]=0.7; A[3][5] = 1.6; A[3][6] = 1.5;A[3][7]=0.9; A[4][5]=0.9; A[4][6] = 1.1;Word文档A[4][7]=0.8; A[5][6]=0.6; A[5][7] = 1.0;A[6][7]=0.5;for (i=0;i<g.vexnum;i + +)for (j=0;j<g.vexnum;j + +)A[j][i]=A[i][j];for (i=0;i<g.vexnum;i + +) /*建立图的邻接矩阵*/ for (j=0;j<g.vexnum;j + +)g.edges[i][j]=A[i][j];cout<<endl;cout<<”各油井间距离:\n";DispMat(g);cout<<endl;cout<<"最优铺设方案:\n";prim(g,0);cout<<endl;return 0;)3.3运行结果Word文档exited after O.06836 seconds 3.4 运行结果分析程序实现了输出需要铺设管道的油井编号,并给出了每条管道长度以及总长度,基 本实现了题目要求。

离散实验报告一

离散实验报告一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一)一、实验目的求命题公式的真值表及其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二、问题分析本程序最终的目的应是求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而在有命题真值表的情况下,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的求解将变得十分简单。

所以,该程序的关键问题应该是求解命题公式的真值表,此后在真值表的基础上完成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的求解。

(一)前期分析与部分变量准备规定前提,真值表中的T/F在该程序中用布尔类型的1/0来表达。

如此,可以方便程序的编写与运算。

首先,我们要确定各个联结词的符号表达,为了方便讨论,不妨在此先令各联结词表达如下:合取(*)、析取(/)、否定(-)、单条件(%)、双条件(@)。

接着,我们就需要明确各联结词所对应符号在程序中的功能。

具体来看,合取与析取可以分别使用c++自带的&&(且)和||(或)进行布尔运算,取否定也可以直接使用!(取非)运算;而对于单条件、双条件这两个联结词来看,在c++中并无已有的运算定义,所以我们要利用函数定义的方式重新明确其含义。

而后,定义char类型数组a[]用于存储命题公式,为了方便程序的实现,我们将命题变元与联结词分开存储于char类型数组b[]和c[]中。

(二)真值表输出算法以下,我们便进入了程序的核心部分——完成真值表的计算与输出。

碍于本人c++编程知识的局限,暂时只能实现输入三个变元、无否定情况下的命题公式的真值表输出。

为了完成真值表的输出,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真值表的格式与指派控制对此,我们使用三层for语句嵌套完成真值表的每一行输出。

在循环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提前定义一个布尔数组p[],以根据每一行的输出完成三个变元的指派,并将其存储于数组p[]中。

2.真值表每一行结尾的结果计算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布尔类型的过程存储数组x[],利用switch语句的嵌套分别判断两个联结词,使用相应的运算符(&&、||、!)和已定义的两个布尔类型函数(imp、equ),一次计算,并且将每一次的计算结果存储至x[]中,运算直至最后一步完成结果的输出。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命题逻辑推理1.实验用例根据下面的命题,试用逻辑推理方法确定谁是作案者,写出推理过程。

(1)营业员A或B偷了手表;(2)若A作案,则作案不在营业时间;(3)若B提供的证据正确,则货柜末上锁;(4)若B提供的证据不正确,则作案发生在营业时间;(5)货柜上了锁。

2.实验目的加深对命题逻辑推理方法的理解。

3.实验内容用命题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逻辑推理问题。

4.实验原理和方法(1)符号化上面的命题,将它们作为条件,营业员A偷了手表作为结论,得一个复合命题。

(2)将复合命题中要用到的联结词定义成C语言中的函数,用变量表示相应的命题变元。

将复合命题写成一个函数表达式。

(3)函数表达式中的变量赋初值1。

如果函数表达式的值为1,则结论有效,A偷了手表,否则是B偷了手表。

用命题题变元表示:A:营业员A偷了手表B:营业员B偷了手表C:作案不在营业时间D:B提供的证据正确E:货柜末上锁则上面的命题符号化为 (A||B) && (!A||C) && (!D||E) && (D||!C) && !E 要求找到满足上面式子的变元A,B的指派便是结果。

5.实验代码6.实验结果B偷了手表实验二关系的运用1.实验原理和方法在三种闭包中自反和对称闭包的求解很容易,对矩阵表示的关系,其自反闭包只要将矩阵的主对角线全部置为1就可;对称闭包则加上关系的转置矩阵(逻辑加法)2.实验代码5.实验结果1.自反闭包2.传递闭包3.对称闭包实验三图论1.实验用例如下图所示的赋权图表示某七个城市及预先算出它们之间的一些直接通信成路造价(单位:万元),试给出一个设计方案,使得各城市之间既能够通信又使总造价最小并计算其最小值.2实验原理和方法为了求解最小代价,使花费的总代价最小,这是数学中经典的求解最小耗费生成树的算法。

其核心思想是寻找每一步的最优解继而求得全局最优解。

为了求得最小耗费生成树,我们运用数学中经典的Krusal算法,此算法的核心思想是:1、假设该图G是不连通的,对该图的边以非降序权重新排列2、对于排序表中的每条边,如果现在把它放入T不会形成回路的话,则把它加入到生成树T中;否则丢弃3、输出最小生成树的结果,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因而最后求得的最小耗费是:此时的最小耗费是:23+1+4+9+3+17=57(万元)实验四最优二叉树在通信编码中的应用1.实验内容输入一组通信符号的使用频率,求各通信符号对应的前缀码。

离散实验报告

离散实验报告

离散实验报告离散实验报告概述:离散实验是一种基于离散数学原理的实验方法,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验证离散数学理论的正确性与应用性。

本报告将围绕离散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与分析展开,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离散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离散数学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本次实验旨在验证集合论、图论以及逻辑推理等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有效性。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包括实地观察、数据收集与分析、计算机模拟等。

首先,我们选择了几个实际问题,如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物流网络中的最短路径问题等,以验证图论在解决网络问题中的可行性。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数据收集,包括好友关系的网络拓扑结构、物流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距离等。

最后,我们利用计算机模拟工具,如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了离散数学中的算法,如Dijkstra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首先,在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实验中,我们发现图论中的邻接矩阵与邻接表等数据结构能够很好地表示好友关系,并且通过深度优先搜索与广度优先搜索等算法,能够高效地找到两个人之间的联系路径。

其次,在物流网络中的最短路径实验中,我们发现Dijkstra算法能够快速地找到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并且通过最小生成树算法,能够有效地规划物流网络的布局,降低总体成本。

结论:通过本次离散实验,我们验证了离散数学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性与有效性。

图论、集合论以及逻辑推理等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与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数据收集与分析、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方法,我们得出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我们相信,离散实验的结果将为离散数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参考。

展望:离散实验作为一种验证离散数学理论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离散数学 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 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离散数学实验报告一、引言离散数学是一门研究离散结构及其运算规则的数学学科,它在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案例,探索离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离散数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我们选择了图论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作为案例,以展示离散数学在网络路由、物流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三、实验过程1.问题描述我们的实验场景是一个城市的交通网络,其中各个交叉路口被看作是图的节点,而道路则是图的边。

我们需要找到两个给定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以便规划出行路线。

2.建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实际情况抽象成数学模型。

我们将交通网络表示为一个有向图,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交叉路口,每条边代表一条道路。

每条边上还需要标注距离或时间等权重。

3.算法选择在离散数学中,有多种算法可以解决最短路径问题,如迪杰斯特拉算法、弗洛伊德算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我们选择了迪杰斯特拉算法。

4.算法实现我们使用编程语言实现了迪杰斯特拉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交通网络模型。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不断更新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逐步找到最短路径。

5.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找到了两个给定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并计算出了最短距离。

这对于规划出行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节省时间和资源。

四、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离散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离散数学的概念和算法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抽象,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离散数学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它还可以用于密码学、数据压缩、人工智能等领域。

通过学习离散数学,我们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离散数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学科,通过实验,我们对其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离散数学,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离散数学实验报告一、引言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离散的数学结构和离散的数学对象。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对离散数学的学习和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集合论集合论是离散数学的基础,它研究集合及其运算。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集合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枚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等。

集合的运算包括并、交、差和补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深刻理解了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三、逻辑与命题逻辑是离散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推理和思维的规律。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

逻辑中的命题是逻辑推理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是真或假。

通过实践操作,我能够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命题的真值,并进行逻辑推理。

四、关系与函数关系与函数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描述了元素之间的联系。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关系的定义和性质,包括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等。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

通过实践操作,我能够正确地定义和分析关系与函数。

五、图论图论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图及其性质。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图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图由顶点和边组成,可以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

通过实践操作,我能够正确地定义和分析图的性质,如度、路径和连通性等。

六、组合数学组合数学是离散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离散对象的组合和排列。

在实验中,我学习了组合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组合数学中的排列和组合是常见的计数问题,通过实践操作,我能够正确地计算排列和组合的数量。

七、实践应用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和运筹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中,我了解了离散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图论可以用于网络路由算法的设计,组合数学可以用于密码学中的加密算法设计。

通过实践操作,我能够将离散数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

八、总结通过本次离散数学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了对离散数学的理解。

中南大学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实验3ABC)

中南大学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实验3ABC)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实验3ABC)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 2011.12.19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内容 (3)三、实验环境 (3)四、实验原理和实现过程(算法描述) (3)1实验原理 (3)2实验过程 (5)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6)六、源程序清单 (10)七、其他收获及体会 (16)一、实验目的理解图论的基本概念, 图的矩阵表示, 图的连通性, 图的遍历, 以及求图的连通支方法。

二、实验内容以偶对的形式输入一个无向简单图的边, 建立该图的邻接矩阵, 判断图是否连通(A)。

并计算任意两个结点间的距离(B)。

对不连通的图输出其各个连通支(C)。

三、实验环境C或C++语言编程环境实现。

四、实验原理和实现过程(算法描述)1.实验原理(1)建立图的邻接矩阵, 判断图是否连通根据图的矩阵表示法建立邻接矩阵A, 并利用矩阵的乘法和加法求出可达矩阵, 从而判断图的连通性。

连通图的定义: 在一个无向图G 中, 若从顶点vi到顶点vj有路径相连(当然从vj到vi也一定有路径), 则称vi和vj是连通的。

如果G 是有向图, 那么连接vi 和vj的路径中所有的边都必须同向。

如果图中任意两点都是连通的, 那么图被称作连通图。

判断连通图的实现:在图中, 从任意点出发在剩余的点中, 找到所有相邻点循环, 直到没有点可以加入为止, 如果有剩余的点就是不连通的, 否则就是连通的。

或者也可用WallShell算法, 由图的邻接矩阵判断图是否连通。

(2)计算任意两个结点间的距离图中两点i, j间的距离通过检验Al中使得aij为1的最小的l值求出。

路径P中所含边的条数称为路径P的长度。

在图G<V,E>中, 从结点Vi到Vj最短路径的长度叫从Vi到Vj的距离, 记为d<Vi, Vj>。

设图的邻接矩阵是A, 则所对应的aij的值表示, 点Vi到点Vj距离为n的路径有aij条。

若aij(1), aij(2), …, aij(n-1),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 则可断定Vi与Vj可达, 使aij(l)≠0的最小的l即为d(Vi, V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散数学》实验报告题目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提交日期实验一五种连结词的逻辑运算一.实验目的用C语言实现两个命题变元的合取、析取、蕴涵和等价表达式的计算。

熟悉连接词逻辑运算规则,利用程序语言实现逻辑这几种逻辑运算。

二.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两个命题变元P和Q的真值,求它们的合取、析取、蕴涵和等价四种运算的的真值。

要求对输入内容进行分析,如果不符合0、1条件需要重新输入,程序有良好的输入输出界面。

三. 实验过程1. 算法分析:编程语言为c语言合取/\:p,q都为1的时候为1,其他为0 析取\/:p,q都为0的时候为0,其他为1 蕴含->:p为1,q为0时为0,其他为1 等价<->:p,q同真同假流程图2. 程序代码:#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p,q,i,t;printf("************************************************\n");printf("*** ***\n");printf(" 欢迎进入逻辑运算软件\n");printf("*** ***\n");printf("************************************************\n");do{printf("请输入p的值(0或1)");scanf("%d",&p);if(p!=0&&p!=1)printf("输入有误");}while(p!=0&&p!=1);do{printf("请输入q的值(0或1)");scanf("%d",&q);if(q!=0&&q!=1)printf("输入有误");}while(q!=0&&q!=1);do{printf("请选择要进行的操作\n");printf("1:合取\n2:析取\n3:蕴含\n4:等价\n");scanf("%d",&i);switch(i){case 1:{if(p&&q) printf("合取运算:p/\q=1\n");else printf("合取运算:p/\q=0\n");break;}case 2:{if(p||q) printf("析取运算:p\/q=1\n");else printf("析取运算:p\/q=0\n");break;}case 3:{if(p&&!q) printf("蕴含:p->q=0\n");else printf("蕴含:p->q=1\n");break;}case 4:{if((p&&q)||(!p&&!q)) printf("等价运算:p<->q=1\n");else printf("等价运算:p<->q=0\n");break; }}printf("是否继续运算1\\0\n");scanf("%d",&t);}while(t);return 0;}3.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图1.初始界面图2.输入及选择进行的操作图3.循环操作图4.退出程序实验二给任意命题公式输出其真值表一、实验目的熟悉各命题公式,并会利用C语言编程求其真值。

二、实验内容在菜单上输入任给一命题公式,输出其真值表三. 实验过程1. 算法分析:算法逻辑如下:(1)任意设计一个真值判断表达式,并使其赋值计算(2)计算模拟器中所对应的一组真值指派下合式公式的真值。

(3)输出真值表中对应于模拟器所给出的一组真值指派及这组真值指派所对应的一行真值。

(4)如果所输出的为真值,则页面提示“真命题”主范式:主析取范式:在含有n个命题变元的简单合取式中,若每个命题变元与其否定不同时存在,而两者之一出现一次且仅出现一次,称该简单合取式为小项。

由若干个不同的小项组成的析取式称为主析取范式;与A等价的主析取范式称为A的主析取范式。

任意含n个命题变元的非永假命题公式A都存在与其等价的主析取范式,并且是惟一的。

主合取范式:在含有n个命题变元的简单析取式中,若每个命题变元与其否定不同时存在,而两者之一出现一次且仅出现一次,称该简单析取式为大项。

由若干个不同的大项组成的合取式称为主合取范式;与A等价的主合取范式称为A的主合取范式。

任意含n个命题变元的非永真命题公式A都存在与其等价的主合取范式,并且是惟一的。

流程图2.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conio.h"#include "math.h"#define N 50void panduan(int b[N],int f);//赋值函数int tkh (char sz[N], char ccu[N], int icu[N], int h0);//分级运算函数int fkh (char sz[N], char ccu[N], int icu[N], int h0);//主运算函数main(){int i1,i2,d=1,icu[N],kh=0,jg,j=0,h0;//icu[N]用于存放变量值,kh括号计数,jg存放结果int bj=0,hq[N],h=0,x=0,xq[N];//hq[N]存放合取结果xq[N]存放析取结果char sz[N],ccu[N],sz0[N],s;//sz[N]存放式子,ccu[N]存放变量,sz0[N]也是用于存放式子hq[0]=-1;xq[0]=-1;printf(" ***************************************\n");//标语printf(" \n");printf(" 欢迎进入菜单\n");printf(" (运算真值表,主范式,支持括号) \n");printf(" \n");printf(" 用!表示非\n");printf(" 用&表示合取\n");printf(" 用|表示析取\n");printf(" 用^表示蕴含\n");printf(" 用~表示等价\n");printf(" \n");printf(" ***************************************\n\n");printf("请输入一个合法的命题公式:\n");//输入式子gets(sz);//读取式子strcpy(sz0,sz);//复制式子for(i1=0;i1<strlen(sz);i1++){if(sz[i1]==')' || sz[i1]=='(')//存储括号数量kh++;if(sz[i1]>='a' && sz[i1]<='z' || sz[i1]>='A' && sz[i1]<='Z'){for(i2=0;i2<j;i2++) //判断并储存变量。

if(ccu[i2]==sz[i1])//去除重复变量d=0;if(d==1){ccu[j]=sz[i1];j++;}d=1;}}printf("\nd该式子中的变量个数为:%d\n",j);//输出变量个数h0=j;printf("\n输出真值表如下:\n \n"); //输出真值表表头for(i1=0;i1<h0;i1++)printf(" %c ",ccu[i1]);printf(" ");puts(sz);printf("\n");for(i1=0;i1<j;i1++) ///////先将所有的变量赋值为零。

icu[i1]=0;for(i2=0;i2<j;i2++)//输出真值表前项printf(" %d ",icu[i2]);jg=tkh(sz,ccu,icu,h0); //用函数求结果if(jg==0)//结果为0,合取加1hq[h++]=bj;else //否则,析取加1xq[x++]=bj;printf(" %d\n",jg);//输出运算结果strcpy(sz,sz0);for(i1=0;i1<(int)pow(2,j)-1;i1++){++bj;panduan(icu,j-1); //赋值变量jg=tkh(sz,ccu,icu,h0);if(jg==0)//结果为0,合取加1hq[h++]=bj;else //否则,析取加1xq[x++]=bj;strcpy(sz,sz0); //恢复被修改的数组。

for(i2=0;i2<j;i2++)printf(" %d ",icu[i2]);//输出真值表前项printf(" %d\n",jg);//输出运算结果}if(hq[0]==-1)//不存在合取范式时printf("\n该命题公式不存在主合取范式。

\n"); else{printf("\n该命题公式的主合取范式:\n\t");for(i1=0;i1<h;i1++){if (i1>0)//判断并添加符号printf("\\/");printf("M(%d)",hq[i1]); //输出主合取范式}}if(xq[0]==-1)//不存在析取范式时printf("\n该命题公式不存在主析取范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