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第三章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分工
(二)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1)垂直型国际分工 (2)水平型国际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4)外包型国际分工 (5)网状型国际分工
当代国际分工
(二)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 (1)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2)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
•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 的思想进行了深刻比判,他指出衡量一国财富的不是其所
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少,而是这些贵重金属所能购买的商
品数量。一国拥有的贵重金属再多,但如果可供消费的商
品的数量和种类少得可怜,那么该国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会
高。可供消费的商品增加,才意味着一国财富的增加。怎 样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亚当·斯密认为扩大生产才能提 高本国的生活水平,而生产的扩大最根本的动力是劳动生 产率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取决于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简而言之,财富增加依赖于劳动分工, 这就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学说的基本思想。
在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重商主义在经济 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重商主义认为货币 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在当时,货币主要是一些贵重 金属,如黄金、白银等。所以重商主义强调国库 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 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所以,他们为政府 开具的调节经济的处方是取消进口,因为进口会 导致本国贵重金属的流失,同时鼓励出口,因为 出口会导致贵重金属的流入。这一观点反映了资 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重金属 的认识。
分工后
酒的总产量 毛呢的总产量
英国 0 2.7
葡萄牙 2.4 0
交换后
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框架.ppt
– 需求偏好学说 – 人力资本学说
+ 规模经济理论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技术差距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学 说
+ 需求相似理论
+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背景:是在亚当所处的时代,英国的产业革命逐渐
展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迫 切要求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迅速发展资本主 义。
1873年)
+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11 1806-1873) 是英国实证主义的最早代表,也是19世纪英国影响 最大的思想家之一。
+ 他出生于伦敦一个学者家庭。其父詹姆士·穆勒 (1773-1836)是19世纪英国休谟派哲学家、著名功 利主义者边沁的门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 伦理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约翰·穆勒没有进过正规 学校,主要是在其父的指导和熏陶下自学。。1820 年,他到了法国,不仅学习法国语言文学,也学化 学、动物学、逻辑学和高等数学,并结识了一些自 由派经济学家和思想家。穆勒1823年随父到英国东 印度公司任秘书,直到1858年此公司解散为止,最 后两年曾任高级职务。穆勒没有在大学里任过教, 除公司事务外,其余时间主要是从事著述。1865一 1868年,他任英国国会下院议员,接近自由党。穆 勒在哲学、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各方面都有 著述,其主要哲学著作有:《逻辑体系》(1843)、 《论自由》(1859)、《功利主义》(1861)、 《汉弥尔顿爵士哲学研究》(1860、《孔德和实证 主义》(1865)、《论宗教》(1874)等。
+ 规模经济理论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技术差距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学 说
+ 需求相似理论
+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背景:是在亚当所处的时代,英国的产业革命逐渐
展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迫 切要求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迅速发展资本主 义。
1873年)
+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
+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11 1806-1873) 是英国实证主义的最早代表,也是19世纪英国影响 最大的思想家之一。
+ 他出生于伦敦一个学者家庭。其父詹姆士·穆勒 (1773-1836)是19世纪英国休谟派哲学家、著名功 利主义者边沁的门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 伦理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约翰·穆勒没有进过正规 学校,主要是在其父的指导和熏陶下自学。。1820 年,他到了法国,不仅学习法国语言文学,也学化 学、动物学、逻辑学和高等数学,并结识了一些自 由派经济学家和思想家。穆勒1823年随父到英国东 印度公司任秘书,直到1858年此公司解散为止,最 后两年曾任高级职务。穆勒没有在大学里任过教, 除公司事务外,其余时间主要是从事著述。1865一 1868年,他任英国国会下院议员,接近自由党。穆 勒在哲学、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各方面都有 著述,其主要哲学著作有:《逻辑体系》(1843)、 《论自由》(1859)、《功利主义》(1861)、 《汉弥尔顿爵士哲学研究》(1860、《孔德和实证 主义》(1865)、《论宗教》(1874)等。
国际贸易学(新编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教学课件3
(5)两者的发展趋向不同。
产业内贸易由于并不是建立在现实 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因而无法对产业 内贸易进行预测;
而产业间贸易由于是建立在现实的 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因而在一定程度 上是可以预测的。
(二)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 易的联系
虽然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存在 上述区别,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 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该
理论的
核心思
净 出
想是制 口
成品贸 易是由
t0
t1
其产品
净 进
的生命 口
周期决
定的。
如图3-
3所示。
发展中国家
t2 创新阶段
t3 t4
t5
发达国家 时间
创新国
成熟阶段
标准化阶段
图3-3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 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是从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和不完全竞争来解释产业内贸 易的成因和贸易模式,是目前最具有代 表性和影响力的“新贸易理论”。 这里 先从规模经济视角来分析产业内贸易。
因为高收入群体会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 从而表现出对异质产品的旺盛需求。
另一方面,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结构和需求 偏好,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两国间的 需求结构也会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样就会导致两国对对方的产品形成广泛 的相互需求,从而产生大量的产业内贸易,这 也就是产业内贸易大量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 原因之一。
**后H-O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典型的产业内贸易理 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三大理论体系和流派。
后H-O贸易理论是在H-O贸易理论基 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比较有代表性 的理论包括新生产要素理论、偏好相似 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与利益分配
一、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 二、国际贸易的福利roducer Surplus) 1、概念
生产者因产品收益大于其生产成本而 产生的净收益。 2、图形表现
供给曲线以上、实际接受价格线以下 的区域。 3、作用
衡量市场价格变化对生产者的影响。
(二)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4、图示
图形的特点: 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MP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 随着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增 加,其边际产品 将不断下降。
二、特定要素模型
(一)特定要素 P 只能用于某特定部门或特定产品的生
产,而不能用于其它部门和产品的生产的 生产要素。
(二)创立者:萨缪尔森、琼斯
(三)假设条件
1、该国只有两部门:小麦、布 2、两部门生产投入三种要素:劳动、资 本和土地。其中,资本是布部门的特定要 素,土地是小麦部门的特定要素,劳动是 共有要素。 3、劳动在国内各部门间可以自由流动, 在国家间不能自由流动。 4、规模收益不变。 5、充分就业。
wyPyMLP Y , ryPyMKPY
※ 由于资本是特定不变的,所以两个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只取决于 劳动投入量。劳动投入越多,边际劳动生产力就越小,所以,在商品价 格给定不变的前提下,劳动的报酬与劳动投入量之间成反比。图中劳动 边际生产价值VMPLX所代表的曲线反映了X部门对劳动的需求与劳动价 格之间的关系,即劳动需求曲线,而则表示Y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在 图中,两条件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生产函数的性质,位置则取决 于商品价格。
由以上假设可得到:生产函数
XFx(Kx,Lx)
YFy(Ky,Ly)
充分就业 L Lx Ly
(四)模型解析
左图是一个 上端开口的埃基 沃斯方框。方框 底边的长度表示 劳动总量 ,其它 两边分别表示X、 Y部门中的劳动 价格或报酬。
生产者因产品收益大于其生产成本而 产生的净收益。 2、图形表现
供给曲线以上、实际接受价格线以下 的区域。 3、作用
衡量市场价格变化对生产者的影响。
(二)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4、图示
图形的特点: 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MP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 随着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增 加,其边际产品 将不断下降。
二、特定要素模型
(一)特定要素 P 只能用于某特定部门或特定产品的生
产,而不能用于其它部门和产品的生产的 生产要素。
(二)创立者:萨缪尔森、琼斯
(三)假设条件
1、该国只有两部门:小麦、布 2、两部门生产投入三种要素:劳动、资 本和土地。其中,资本是布部门的特定要 素,土地是小麦部门的特定要素,劳动是 共有要素。 3、劳动在国内各部门间可以自由流动, 在国家间不能自由流动。 4、规模收益不变。 5、充分就业。
wyPyMLP Y , ryPyMKPY
※ 由于资本是特定不变的,所以两个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只取决于 劳动投入量。劳动投入越多,边际劳动生产力就越小,所以,在商品价 格给定不变的前提下,劳动的报酬与劳动投入量之间成反比。图中劳动 边际生产价值VMPLX所代表的曲线反映了X部门对劳动的需求与劳动价 格之间的关系,即劳动需求曲线,而则表示Y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在 图中,两条件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生产函数的性质,位置则取决 于商品价格。
由以上假设可得到:生产函数
XFx(Kx,Lx)
YFy(Ky,Ly)
充分就业 L Lx Ly
(四)模型解析
左图是一个 上端开口的埃基 沃斯方框。方框 底边的长度表示 劳动总量 ,其它 两边分别表示X、 Y部门中的劳动 价格或报酬。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第三章.ppt
2、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并行: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 命后(19世纪中叶)
【英】
【美、德】
内容:废除谷物法
内容:李斯特的保
降低关税
护幼稚工业论
取消特权公司
改变殖民政策
推行贸易扩张
李慧
3、超保护贸易政策:1930~二战后 【美】凯恩斯 内容:从保护农业推广到工业 就业理论 乘数理论
4、贸易自由化:二战后 【美】 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大 幅度降低进口关税
李慧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类型(P70)
• 全球经济发展理论的两种思潮:
• 一种叫经济自由主义,它主张全社会的经 济活动应该按照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自由 地进行,政府不必加以干预和管制。
• 另一种叫政府干预主义,它认为本国政府 应该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有 时候这甚至是决定性的,让其放任自流是 不行的。
李慧
2、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6)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生产力、 内外
均衡)
李慧
3、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P70) 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应包括:政策主体、
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手 段 政策主体: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 说是各国或地区政府; 政策客体:贸易政策所规划和指导的贸易 活动以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或个 人; 政策目标:贸易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李慧
政策内容:贸易政策的具体指向,它反映 了贸易政策的倾向、性质、种类和结构等; 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 体管理措施。
李慧
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 对外贸易总政策 进出口商品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国际贸易第三章国际分工PPT课件
(一)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续)
• 3.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 • 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为世界绝大多
数国家接受,从而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各国对外经 济贸易政策的主流。它们为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 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世界社会分工向 广化和深化发展。 • 4.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扩大 • 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世界,包括各种 类型的国家,且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在加深。
兴工业化国家。 • (三)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 • 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
从国际货物分工向国际服务分工延伸:从单一类 型的国际分工向多层次的国际分工形式发展。 • (四)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
三、人口与市场
• 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 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
• 1.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种 需要。
• 2.现代大规模的生产使分工成为必要的条件,这 种分工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分工。
•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市场 不断扩大,分工向纵深发展,各国参与国际分工 的愿望日益强烈。
四、交通与通信业(新)
• 第一,较高运输成本减少初级产品出口所得的收 入,降低了一国经济可以用作投资的储蓄量;抬 高资本货物的出口价格,抑制比较优势的发挥。
际化的趋势,促使整个社会分工向纵深发展。 • 2. 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 (1)建立起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和贸易体系。 • (2)金融、货币和投资市场囊括全球。 • (3)出现了世界范围的人力资源流动。世界性移
民、人才跨国培养、公开和隐蔽性流动都在加大。 • (4)建立地区和全球性的管理和协调机构与机制。
参与这种分工的国家除了发达国家,还有一些新 兴工业化国家。
国际贸易经典理论 第三章
第三章 古典贸易理论
• 国际贸易理论探讨的内容:
• 解释贸易的产生: 为什么会有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有无好处?
•贸易基础:贸易所得 •贸易模式:进出口形态
•贸易利益如何分配? •进出口形态?
• 古典贸易理论。
1
本章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产生于较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之前; •流行于欧洲; •有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之分。 •每国各拥有某种商品的绝对优势:贸易的 产生、利益、相应政策主张。 •每国各拥有某种商品的相对优势:贸易的产 生、利益、相应政策主张。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诠释。
17
1)亚当· 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评:
财富的标志和源泉
财富的标志 财富的源泉
•不是金银货币的多 •不产生于流通领域,而是产生于生产领域。 少,而是 这些金银 货币所能购买的商 •一国只有通过扩大生产,才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品数量。 •生产扩大的最根本动力,在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取决于劳动分工和专 业化的不断深化。
•早期重商主义的观点是有害 的,会导致国家间的报复。
•主张严禁金银货币出口,外国人 来本国销售货物所得的全部款项 必须全部用于购买本国货物 。
•按每笔交易,对每个国家,都要 保持顺差,使金银留在国内。
•货币只有投入到流通中才能 增值。
•在国际贸易中只要保持总的 顺差就可以(如英国与印度、 欧洲大陆的贸易)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 研究》(1776年出版)。
16
亚当· 斯密的生平 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 1723年出生于一个海关官吏家 庭; • 174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到 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任 教。 • 1764年辞去大学教授职务,当 上英国布克莱公爵的家庭教师, 陪其旅游途中,认识法国经济 学家魁奈和杜尔阁等,受其影 响,开始著书。 • 1776年完成巨著《国富论》。
• 国际贸易理论探讨的内容:
• 解释贸易的产生: 为什么会有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有无好处?
•贸易基础:贸易所得 •贸易模式:进出口形态
•贸易利益如何分配? •进出口形态?
• 古典贸易理论。
1
本章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产生于较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之前; •流行于欧洲; •有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之分。 •每国各拥有某种商品的绝对优势:贸易的 产生、利益、相应政策主张。 •每国各拥有某种商品的相对优势:贸易的产 生、利益、相应政策主张。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诠释。
17
1)亚当· 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评:
财富的标志和源泉
财富的标志 财富的源泉
•不是金银货币的多 •不产生于流通领域,而是产生于生产领域。 少,而是 这些金银 货币所能购买的商 •一国只有通过扩大生产,才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品数量。 •生产扩大的最根本动力,在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取决于劳动分工和专 业化的不断深化。
•早期重商主义的观点是有害 的,会导致国家间的报复。
•主张严禁金银货币出口,外国人 来本国销售货物所得的全部款项 必须全部用于购买本国货物 。
•按每笔交易,对每个国家,都要 保持顺差,使金银留在国内。
•货币只有投入到流通中才能 增值。
•在国际贸易中只要保持总的 顺差就可以(如英国与印度、 欧洲大陆的贸易)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 研究》(1776年出版)。
16
亚当· 斯密的生平 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 1723年出生于一个海关官吏家 庭; • 174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到 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任 教。 • 1764年辞去大学教授职务,当 上英国布克莱公爵的家庭教师, 陪其旅游途中,认识法国经济 学家魁奈和杜尔阁等,受其影 响,开始著书。 • 1776年完成巨著《国富论》。
国际贸易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
图3-3等产量线与边际技术替代率
表示了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一 种产品的组合情况。 Q1、 Q2、Q3表示等产量线。产 量水平Q1< Q2<Q3,离原点 越远产量越大。 A B K2
Q1 O Q3 Q2
K
K1
L1 L2 由A点到B点,劳动增加△L(L1L2),则资本减少△K(K1K2),此 时产量保持Q1水平不变。MRTSLK = dK/dL,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于等产量线的斜率。
3.1.2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内容
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票赋理论的逻辑思路是: 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 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 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 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 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 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基础。
该理论模型对于古典模型,尤其是李嘉图单一要素模型做出
了修正和完善,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成 因,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3.1.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前提
1. 要素禀赋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 须投入的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 三要素,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则称之为四要素。
5:规模收益不变假定。假定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保持 规模收益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增 加的比例。f(tK、tL)= tf(K、L); 6:技术相同假定。假定两国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具有相 同的生产函数,投入同样数量的生产要素生产同等数量 的某种商品。强调技术不是不变,而是,两国生产同种 商品的技术保持相同; 7:要素密集度假设。假设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一 种为劳动密集型,另一种为资本密集型。两国生产技术 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两国同种产品素密集度相同) 8:消费者偏好相同假定。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形状和 位置上一致。在假定7、8的基础上,要素禀赋的两种计 量方法是确定一致的; 9: 资源充分利用假定。假定两国在贸易前后都能生产出 最大可能的产量,生产点总是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零售商国外用户
7.出口生产企业-零售商-国外用户
22
• 第一种是国内企业自行出口,直接卖给 国外用户,如跨国邮购、网购服务
• 第二种是出口企业避开中间商直接交给 出口商出口到进口国,进口商也避开中 间商直接卖给用户。多用于大宗商品交 易,买卖主集中的情况下。而且这类商 品的价格较统一。
领域,是世界各国之间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地理概念 经济概念:通过国际交换形成的生产者与
消费者的供求关系
3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世界市场是在地方市场和民族市场形成与发展的
基础上产生的。它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 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国内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市场 组合而成。 •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与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相呼应,世界市场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而萌芽,随 着第一次产业革命而发展,伴随着第二次产业革 命后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而最终形成。
20
• 国际商品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要经过
的路线,常见的国际销售渠道类型:
1.出口企业-国外用户 2.出口生产企业-出口商-进口商-国外用户 3.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进口商-零售商-
国外用户
21
4.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国外用户
5.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
展览会一般是不定期举办的,它与 博览会的区别是只展览不销售,通过产 品展示,促成会后的交易。
19
–非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除了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外,
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的国际商品交易都叫非 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这些交易基本可以 划分为两类: 一是单纯的商品买卖交易,称为一般贸易 二是与其他内容相结合的商品交易。比如: 加工贸易、租赁贸易、补偿贸易等
14
②拍卖(Auctions) 拍卖有四种基本类型:
• 英式拍卖:拍卖商向众多的潜在买家征求一 个初始报盘,或者宣布一个卖者的底价。任 何递价,一旦为拍卖商认可就成为不可回撤 的立定递价(standing bid)。任何新的递 价,当且仅当它高于立定递价才被认可。当 拍卖商再也不能得到新的更高的递价时,拍 卖物就以等于递价金额的价格,拍板成交给 最后和最高的递价竞买者。
• 第三、四、五种大半适用于消费品的交 易
–企业与企业主联合组织 –政府机构 –国际机构 –其他机构
10
• 国际商品市场形式 –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①商品交易所 ②拍卖(Auctions) ③博览会、展览会
11
①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 式的市场。它是在指定的地点、按照规定 的程序和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一般 为会员经纪人)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 市场。商品交易所最早是建于荷兰阿姆斯 特丹的粮食交易所。
第三章 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
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构 成
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的基础 第三节 贸易条件
1
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构成
一.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 二.世界市场的构成
2
一、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 市场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或领域,也
是商品生产正常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世界市场就是世界各国商品交换的场所或
15
• 荷式拍卖:在荷式拍卖过程中,价格在开 始时被定在一个被认为高于任何买者所愿 意支付的水平上,随后拍卖商就减价,直 到有第一个买者通过喊“我的”而接受这 一价格为止。
16
• 第一价格拍卖:这是一种普遍的“密封” 或书面投标拍卖,其中最高价竞买者以 等于全额投标出价的价格得到拍卖物品
• 第二价格拍卖:这是一种密封投标拍卖, 其中最高价竞买者将以等于第二高竞买 价的价格得到拍卖物品。这种拍卖形式 多存在于邮票拍卖,很少使用。
17
目前,在世界市场中,主要通过拍卖成交的 商品都有固定的拍卖地: 羊毛:伦敦、利物浦、开普敦、墨尔本、悉
尼。 毛皮:纽约、伦敦、蒙特利尔、哥本哈根、
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彼得堡。 茶叶:伦敦、加尔哥达、科伦坡、科钦。 烟草:纽约、阿姆斯特丹、不来梅、卢萨卡。
18
③博览会、展览会
博览会是一种定期的在同一地点、 在规定的期限内举办的有众多国家、众 多厂商参加展销的国际市场,举办博览 会的目的是使参展者展示科技成果、商 品样品,洽谈业务,促成贸易。
4
•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 • 15世纪末-18世纪中叶前,陆续出现直接服务于
商品交易的新的商业机构 • 第一次产业革命确立了机器大工业生产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最
终国际分工体系得以确立,统一的世界市场也随 之形成 • 二战后,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程度提高,世界 市场日趋成熟
7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
• 6个构成要素
• 交易对象 • 参与国家 • 订约人 • 国际商品市场形式 • 销售渠道 • 运输与信息网络
8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
• 交易对象 –货物:有形商 品 –服务:无形商 品
9
• 参与国家
对于参加世界市场活动国家的分类, 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是UNCTAD或WTO分 类法,它的做法是将所有国家分为发达 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 • 订约人
5
• 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1.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2.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3.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世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固定的商品市场、专业的商业机构、完备的
运输设施。
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6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基 本特征
1. 1.世界市场结构日趋复杂 2.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区域贸易集团化趋势加强 4.垄断加剧,竞争也更激烈
12
交易所运作一般采取会员制,只有交易所 的会员才可以在场内交易,会员的交易分 为两类,一是自营,即利用自有或自筹资 金进行买卖交易,二是充当经纪人,代理 非会员的个人或企业、机构进行交易,并 收取佣金。
13
在交易所中进行的商品交易分为现货 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
现货交易是实际或当期商品买卖活动, 以卖方交货,买方付款完成合约,具有 即期交割性质。期货交易合约是买卖双 方签订的在将来一个确定时间按照确定 的价格买卖某商品的协议。
7.出口生产企业-零售商-国外用户
22
• 第一种是国内企业自行出口,直接卖给 国外用户,如跨国邮购、网购服务
• 第二种是出口企业避开中间商直接交给 出口商出口到进口国,进口商也避开中 间商直接卖给用户。多用于大宗商品交 易,买卖主集中的情况下。而且这类商 品的价格较统一。
领域,是世界各国之间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地理概念 经济概念:通过国际交换形成的生产者与
消费者的供求关系
3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世界市场是在地方市场和民族市场形成与发展的
基础上产生的。它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 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国内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市场 组合而成。 •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与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相呼应,世界市场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而萌芽,随 着第一次产业革命而发展,伴随着第二次产业革 命后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而最终形成。
20
• 国际商品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要经过
的路线,常见的国际销售渠道类型:
1.出口企业-国外用户 2.出口生产企业-出口商-进口商-国外用户 3.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进口商-零售商-
国外用户
21
4.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国外用户
5.出口生产企业-中间商-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
展览会一般是不定期举办的,它与 博览会的区别是只展览不销售,通过产 品展示,促成会后的交易。
19
–非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除了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外,
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的国际商品交易都叫非 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这些交易基本可以 划分为两类: 一是单纯的商品买卖交易,称为一般贸易 二是与其他内容相结合的商品交易。比如: 加工贸易、租赁贸易、补偿贸易等
14
②拍卖(Auctions) 拍卖有四种基本类型:
• 英式拍卖:拍卖商向众多的潜在买家征求一 个初始报盘,或者宣布一个卖者的底价。任 何递价,一旦为拍卖商认可就成为不可回撤 的立定递价(standing bid)。任何新的递 价,当且仅当它高于立定递价才被认可。当 拍卖商再也不能得到新的更高的递价时,拍 卖物就以等于递价金额的价格,拍板成交给 最后和最高的递价竞买者。
• 第三、四、五种大半适用于消费品的交 易
–企业与企业主联合组织 –政府机构 –国际机构 –其他机构
10
• 国际商品市场形式 –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 ①商品交易所 ②拍卖(Auctions) ③博览会、展览会
11
①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 式的市场。它是在指定的地点、按照规定 的程序和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一般 为会员经纪人)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 市场。商品交易所最早是建于荷兰阿姆斯 特丹的粮食交易所。
第三章 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价格
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构 成
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的基础 第三节 贸易条件
1
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构成
一.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 二.世界市场的构成
2
一、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 市场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或领域,也
是商品生产正常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世界市场就是世界各国商品交换的场所或
15
• 荷式拍卖:在荷式拍卖过程中,价格在开 始时被定在一个被认为高于任何买者所愿 意支付的水平上,随后拍卖商就减价,直 到有第一个买者通过喊“我的”而接受这 一价格为止。
16
• 第一价格拍卖:这是一种普遍的“密封” 或书面投标拍卖,其中最高价竞买者以 等于全额投标出价的价格得到拍卖物品
• 第二价格拍卖:这是一种密封投标拍卖, 其中最高价竞买者将以等于第二高竞买 价的价格得到拍卖物品。这种拍卖形式 多存在于邮票拍卖,很少使用。
17
目前,在世界市场中,主要通过拍卖成交的 商品都有固定的拍卖地: 羊毛:伦敦、利物浦、开普敦、墨尔本、悉
尼。 毛皮:纽约、伦敦、蒙特利尔、哥本哈根、
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彼得堡。 茶叶:伦敦、加尔哥达、科伦坡、科钦。 烟草:纽约、阿姆斯特丹、不来梅、卢萨卡。
18
③博览会、展览会
博览会是一种定期的在同一地点、 在规定的期限内举办的有众多国家、众 多厂商参加展销的国际市场,举办博览 会的目的是使参展者展示科技成果、商 品样品,洽谈业务,促成贸易。
4
•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 • 15世纪末-18世纪中叶前,陆续出现直接服务于
商品交易的新的商业机构 • 第一次产业革命确立了机器大工业生产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最
终国际分工体系得以确立,统一的世界市场也随 之形成 • 二战后,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程度提高,世界 市场日趋成熟
7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
• 6个构成要素
• 交易对象 • 参与国家 • 订约人 • 国际商品市场形式 • 销售渠道 • 运输与信息网络
8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
• 交易对象 –货物:有形商 品 –服务:无形商 品
9
• 参与国家
对于参加世界市场活动国家的分类, 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是UNCTAD或WTO分 类法,它的做法是将所有国家分为发达 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 • 订约人
5
• 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1.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2.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3.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世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固定的商品市场、专业的商业机构、完备的
运输设施。
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6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基 本特征
1. 1.世界市场结构日趋复杂 2.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区域贸易集团化趋势加强 4.垄断加剧,竞争也更激烈
12
交易所运作一般采取会员制,只有交易所 的会员才可以在场内交易,会员的交易分 为两类,一是自营,即利用自有或自筹资 金进行买卖交易,二是充当经纪人,代理 非会员的个人或企业、机构进行交易,并 收取佣金。
13
在交易所中进行的商品交易分为现货 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
现货交易是实际或当期商品买卖活动, 以卖方交货,买方付款完成合约,具有 即期交割性质。期货交易合约是买卖双 方签订的在将来一个确定时间按照确定 的价格买卖某商品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