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合集下载

服药+调理,帮助糖尿病患者“摆平”血糖

服药+调理,帮助糖尿病患者“摆平”血糖

医诊通慢病服药+调理,帮助糖尿病患者“摆平”血糖【摘要】糖尿病为临床高发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生与年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遗传、药物作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人们罹患糖尿病后,会表现出异常升高的血糖波动,而在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下,极易导致患者各个组织器官受到损伤,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就当前而言,临床针对糖尿病并无根治疗法,多需长期用药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而在用药的同时,强化生活与饮食指导也十分关键,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辅助手段。

【关键词】糖尿病;“三多一少”;血糖水平;降糖药物姻常菲(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的一种,发病后患者血糖水平出现异常,出现偏高情况。

糖尿病发病后,典型症状被简称为“三多一少”(包括多饮、多尿、多食、消瘦),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肥胖、乏力等症状。

糖尿病发病率比较高,目前尚未有可以根治的手段,属于终身性疾病。

长期血糖水平处于较高状态,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对机体血管、器官造成伤害,可能引起患者出现周围血管病变、肾病等。

由于糖尿病伤害性较大,很多患者谈及糖尿病都有点害怕。

其实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稳定血糖水平,避免病情加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1.患上糖尿病的原因糖尿病(DM),是常见的以血糖水平升高、葡萄糖及脂质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内分泌疾病。

患者出现糖尿病的主要机制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引起代谢紊乱。

一般糖尿病分为两类:(1)2型糖尿病此类糖尿病发病同胰岛素抵抗、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等有关,导致胰升血糖素产生。

此类患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障碍,致使机体肝糖输出量增加,摄取的葡萄糖明显减少。

(2)1型糖尿病此类糖尿病发病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机体T淋巴细胞介导,以选择性B细胞损伤、免疫性胰岛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生活方式改变、周围环境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糖尿病发病率有所升高。

糖尿病的健康 教育

糖尿病的健康 教育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发表时间:2011-06-15T16:52:25.5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林秀美[导读]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不能早期识别,血糖控制合格的糖尿病患者则更少。

林秀美(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福建南平 353000)【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450-02【摘要】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不能早期识别,血糖控制合格的糖尿病患者则更少。

据了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活动越来越少,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糖尿病在一般情况下不易被本人察觉,因此,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据有关专家介绍,在目前的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是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不当引起的Ⅱ型糖尿病,而且发病年龄提前,越来越多的儿童被发现患上了这种多发于成人的疾病。

如果血液中长时间含糖量过高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神经、肾脏和感染等各种疾病和不适,甚至导致猝死,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

控制血糖是减少和减轻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现代治疗糖尿病的手段为: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应用及自我监测等综合措施,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依靠用药可以达到,需对患者进行教育。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了解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及自我管理能力乃当务之急。

我们通过不同形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糖尿病教育的形式依参加人数不同可分为小组教育和单人教育,多采用演讲和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

小组的优点是患者可以讨论、提问,组员之间互教互学,增加了医护患者之间的沟通;而对伴有活动能力丧失、文化程度较低、语言障碍及个人隐私情况较多的患者,我们多采用单人教育。

糖尿病

糖尿病

常葡萄糖耐量者高。
4)临床糖尿病阶段
可无明显症状。
可有代谢紊乱症状。
可有糖尿病并发症表现。
血糖肯定增高,达到糖尿病标准。
易 感 性 及 环 境 因 素
肥 胖 ,
2型糖尿病根本病因: 胰岛素抵抗和-细胞功能不全
久 坐 的 生 活 方 式
De Fronzo J. Diabetes 1998; 37:667–687.
二、2型糖尿病:其不同程度可从显著的胰岛素
抵抗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显
著的膜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
抵抗。
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一)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1. 12号染色体,HNF-1a( MODY3 )
2. 7 号染色体,葡萄糖激酶( MODY2 ) 3. 20号染色体,HNF-4a( MODY1 ) 4. 线粒体 DNA 5. 其他
胰岛素抵抗
蛋白糖化
-细胞
脂毒性
GLK 和其他 MODY变异
LADA 细胞凋亡?
Moneva M and Dagogo-Jack S Current Drug Targets. 2002;3:203-221.
四、病理生理
胰岛素作用绝对或相对不足
糖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 蛋白质代谢紊乱
1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减少 2肝糖原分解、输出增多
(3)幼年期高热量饮食:可能使胰岛B细胞抗原递呈作用 增强,并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4)亚胺及化学物质
3)免疫学异常阶段: 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正常。
自身免疫反应增强。
表现为血中出现胰岛自身抗体。主要包括: (1)ICA: (2)IAA: (3)GAD: (4)IA2、IA2β
4)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阶段:

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

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

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1建议食疗,不要吃药,因为糖尿病是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如果一旦使用药物或者是胰岛素,身体就会对其产生依赖,加上药物的副作用,自身的免疫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并发症的产生。

1、运动即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运动后心跳能达到130次/分以上,持续的时间就是消耗脂肪的时间,每周累计运动210分钟。

2、心情要保持愉悦,天气好的时候要多出去走动走动,改善心情。

3、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保证用温水泡脚,改善睡眠,同时检查脚部的健康,减少糖尿病足的产生。

4、均衡营养饮食要注意糖尿病人少吃利尿的食物:如西瓜、甜瓜、菱角、菠萝、草莓、含利尿成分的药物,否则会增加血粘度。

建议结合饮食治疗:具体如下:①限制主食量,但不能过分,以免造成饥饿状态;②要少吃多餐;③忌食各类糖类和甜食食品;④多食茎叶类蔬菜,多食粗纤维类,低脂肪膳食;⑤限制食用油脂、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多食品;⑥禁止饮酒,特别是烈性酒;⑦杞子、山药、荠菜可煎汤代茶,经常服用,能降低血糖,也有降低血压作用。

最后一点,可以补充酵母铬片,铬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活性,对糖尿病人的饮食调理也有一定的好处。

如果在饮食上面长期调理血糖控制稳定了,不用药物也是可以缓解并发症产生的重点之一哦,顺祝健康!2023年糖尿病护理的心得体会25月,我有幸被派往杭州参加浙江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

通过3个月的学习,我在糖尿病这一疾病领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扎实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受益匪浅。

现将个人心得体会总结如下:1、专科护士学习背景专科护士是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业型临床护士。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护理专业的职能有了很大的拓展,护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加速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经浙江省卫生厅批准,浙二医院、邵逸夫医院、省中医院三家医院成为浙江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整理)糖尿病的危害

(整理)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对身体危害范围广泛而严重,这种危害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如不得到控制,最终将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引起多种可怕的并发症,轻者致残,重者致命。

但如果能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完全可达到控制病情、增寿延年的目标,因此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彻底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的基本防治知识,与糖尿病做长期不懈的斗争。

一、糖尿病基本概念(一)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而引起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

1、致病原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占50%。

2、主要问题:胰岛素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差(抵抗)。

3、基本改变:血糖增高。

(二)糖尿病的表现1、典型的症状(1)50%的糖尿病人早期症状是“三多一少”(2)因饥饿而饭量增多(3)因口渴而饮水增多(4)小便次数增多虽然饭量增加体重却不断下降注意: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三多一少”的症状2、不典型症状有(1)经常感到疲倦(2)情绪低落(3)视物模糊(4)伤口很久才能愈合(5)手或脚刺痛或麻木感(三)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1、诊断标准:(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的正常值为3.9-6.1mmol/L)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PG)≥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至少8小时未进食)(FPG)≥7.0mmol/L或OGTT试验中2小时PG ≥11.1mmol/L2、分型:(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妊娠糖尿病(4)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四)患病人数急剧增加的原因1、遗传因素:中国人为好发人群,富裕国家华人在10%以上2、生活水平提高: 膳食热量、蛋白质、脂肪来源从植物转向动物。

3、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60岁以上者超过10%,65岁以上者超过7%4、医疗条件改善: 对糖尿病的警惕性、检测手段、发现率提高。

5、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对糖尿病的无知;热量摄取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心理应激增多。

糖尿病的介绍ppt课件(图文)

糖尿病的介绍ppt课件(图文)

糖尿病的治疗
(二)药物治疗 2.胰岛素治疗 ① 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
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 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②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 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③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糖尿病介绍
糖尿病症状 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 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 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 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无法 治愈。
糖尿病的类型
1 型糖尿病 多发生于青少年,因
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 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 命。
糖尿病的类型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
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 诊断,体重会逐的唯一标准。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 尿糖:常为阳性。 3. 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 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 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β细胞的储备功能。 6. 血脂: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7. 免疫指标: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重要依据。 8. 尿白蛋白排泄量: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
糖尿病的治疗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 I. 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用于II型糖尿病,
消瘦的患者 II. 双胍类:适用于II型、肥胖的患者 III. 苯甲酸衍生物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
应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 IV. 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饭后血糖高 V. 噻唑烷二酮类 (格列酮类):适合肥胖患者

糖尿病口服用药的指导-最新版

糖尿病口服用药的指导-最新版

6.口服降糖药与血糖监测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疗法,单靠一种方法是不能达到目标的, 患者在服药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配合做好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治疗 和运动治疗。
患者在服药期间定期监测空腹、餐后和睡前血糖,并及时记 录血糖结果以及与血糖相关的事项。如:饮食情况(吃的是什么 食物、份量多少)、用药情况(使用何种降糖药物、剂量是多少)、 运动情况(什么运动、运动持续时间)等,结合自我血糖监测,糖 尿病患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降糖药物、饮食、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2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2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4类: 1.促胰岛素分泌剂 2.双胍类 3.α糖苷酶抑制剂 4.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患者要学会分辨和认识各种口服降糖 药物,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服用任何种类口服降糖药物均需注意: ①服药的时间和间隔应尽可能固定; ②服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 ③服药期间应该继续遵守饮食计划。
2.双胍类
双胍类: 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不良
反应有胃部不适、恶心或腹泻。不良反应通常与 药物剂量相关,大多可以自行缓解。通常情况下 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低血糖。
患有严重心脏病或肺部疾病者禁用二甲双胍。 服药期间注意事项:①进餐时或进餐后马上服 用,每天服药1~3次;②开始服药时选择进正餐 时服用,从最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到血 糖得到控制,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的 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注意事项有: ①遵医嘱服药,通常每天服用3次,进餐同时服用(在吃第一口食 物时服用); ②如果不进餐则不需服药; ③从最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④如果与可能导致低血糖的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联 合应用,发生低血糖时应使用单糖如葡萄糖片、含糖果汁等治疗, 避免使用饼干等淀粉类食物。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探讨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探讨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对5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结果:患者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和认识,生活质量大为提高。

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是终身性的,血压、血糖的控制可以防止各重要脏器的损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提高认识,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护理【中图分类号】r8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50-0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其中合并高血压是老年糖尿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约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我院对5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系统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0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58例,均符合1985年who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1978年who 建议的高血压判断标准。

男35例,女23例;年龄60~83岁,平均67岁;平均糖尿病史10年,入院时平均空腹血糖11.5mmol/l,餐后血糖17.4mmol/l;平均高血压史8年,入院时平均血压180/100mmhg。

2 方法2.1护理方法。

2.1.1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复杂,患者的心理负担很重,常常表现为焦虑﹑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就有一种不祥的恐惧感。

针对这些特点,制定了一种因人而异,切合实际的护理方式,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①入院时热情接待,态度和蔼,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同室患者及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使患者感到自己处于被尊重和重视的地位;②平时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多问候和关心体贴,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使患者安心治病,与医护密切配合治疗;③告诉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告诉他们糖尿病、高血压并不可怕,只要生活上有规律,用药遵医嘱执行,并及时监测血糖﹑血压的变化,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得很快乐,使患者在心理上认同治疗,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糖尿病资料

糖尿病资料

糖尿病资料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和利用缺陷。

长期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会导致多系统损害,包括眼、肾、神经、心脏和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和衰竭。

在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能会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酣症酸中毒(DKA)和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流行病学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在不断攀升。

以2型糖尿病为例,根据2013年的全国调查数据,患病率为1.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1.1%比9.6%)。

不同民族之间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汉族、维吾尔族、壮族、回族和藏族的患病率分别为15.5%、14.7%、12.2%、12.0%、1.6%和4.3%。

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肥胖和超重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升高了2倍。

根据体质指数(BMI)分层显示,BMI<25kg/m^2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7.8%,25kg/m^2≤BMI<3kg/m^2的人群患病率为15.4%,BMI≥3kg/m^2的人群患病率为21.2%。

疾病分类目前我国采用XXX1999年的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类:1.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可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2.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着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或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随着胰岛素抵抗;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病因学相对明确,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引起的一些高血糖状态;4.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不包括孕前已诊断糖尿病的病人。

就诊指南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

常用药品包括磺酰脲类、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

常用检查包括尿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有关糖尿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糖尿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糖尿病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糖尿病病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的、多发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护理对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糖尿病护理论文篇一:浅析糖尿病护理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

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

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做好心理护理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患者思想包袱重,易产生烦躁、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

研究表明,过度的抑郁、焦虑和应激,导致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影响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在负性情绪状态下体内皮质醇分泌增加,后者浓度升高后,可通过拮抗胰岛素来阻碍血糖利用,导致血糖增高,所以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做好思想解释工作,给患者讲述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不仅要听取患者的倾诉,更要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并尽力帮助其克服困难,使之树立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决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 饮食治疗护理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治疗过程中贯穿始末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

①制定饮食计划,合理膳食:进餐应定时定量,通常将每日的热量按1/5、2/5、2/5或1/3、1/3、1/3分配至早、中、晚3餐中,或少吃多餐,将1天的热量分配4餐为1/7、2/7、2/7、2/7;②均衡饮食,合理分配:每天的饮食应保证正常的生理需要。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讨【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5-0148-02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而致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并伴有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的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也是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一定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随着人们劳动强度的降低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有日趋增加的趋势[1]。

若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恰当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其疾病的认识能力,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可有效减轻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就糖尿病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1 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1 患者对糖尿病正确认识不足糖尿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患者工作、生活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以致患者认为自己仍然属健康人,无需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

对患者心理疏导不力,致患者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心理很难接受,对其很难正确对待。

1.2 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对自身病情重视不够,平时缺乏防护和自我管理意识,对饮食控制认识不足,平时运动、体能锻炼不合理,治疗和健康教育依从性差等致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

1.3 健康教育不足目前健康教育受众主要以糖尿病患者为对象,而对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缺乏有效生活干预和健康教育。

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未能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指导,致患者对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发病机制和一些常规检查结果一知半解。

2 糖尿病健康教育探讨2.1 注重糖尿病健康教育理念2.1.1 注重患者自我管理患者的主观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其整体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实现由传统的被动治疗到患者注重承担自我管理的转变。

2.1.2 注重患者行为改变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被认为是衡量糖尿病教育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志[2]。

加强患者行为改变可改善患者各项生理功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血糖控制和预防心理问题具有明显辅助作用。

2.1.3 注重教育资源整合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主要在医疗机构进行,并无统一的评价系统。

关于糖尿病人一生要记住的5个字的文章

关于糖尿病人一生要记住的5个字的文章

关于糖尿病人一生要记住的5个字的文章糖尿病人一生要记住的5个字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人需要遵循一系列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有五个字是每个糖尿病人一生都要牢记在心的。

1. 自律自律是控制血糖水平的关键。

作为一个糖尿病人,你需要自律地遵守医生给出的饮食和运动计划。

合理控制饮食,限制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

此外,坚持适量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你控制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心血管健康。

2. 知识了解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对于管理这种慢性疾病至关重要。

学习有关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药物治疗和并发症预防的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定期与医生和专业人士交流,参加相关的教育课程和讲座,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3. 坚持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和管理。

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或挫折而放弃。

坚持定期检查血糖水平,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4. 支持在面对糖尿病时,寻求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与家人、朋友和其他患者建立联系,分享经验和情感上的支持。

加入支持组织或社区活动,参与讨论会议和座谈会。

通过与他人交流,你可以获得更多信息、鼓励和理解。

5. 积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糖尿病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限制,但不要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主导。

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快乐。

与糖尿病和谐相处,不要让它成为你生活的负担。

总之,作为一个糖尿病人,自律、知识、坚持、支持和积极是你一生中要记住的五个字。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你可以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记住这五个字,并将它们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中,相信你可以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糖尿病是一终身性疾病,并发症多,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的发病率在糖尿患者群是非糖尿患者群的1.5~3倍。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将会加速心血管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因此,防治糖尿病的同时不可忽视高血压的控制。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护理尤为重要,先将护理重点总结如下。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复杂,患者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且合并高血压往往心理负担很大,常表现为焦虑、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尤其是有家族史的患者,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因此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①患者入院应热情接待,向其介绍病区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关心体贴患者。

②告知患者保持乐观、稳定情绪,并解释病情不可怕,只要生活规律,遵医嘱用药并及时检测血糖、血压的变化,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就会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用药护理糖尿病合高血压的患者要坚持长期规律用药,患者所用药物的种类多、药量较多,且不可随便自行停药、减药或更换药物,这就要求护士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让患者和家属各降压药和降糖药的名称、用法、剂量。

许多降压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如钙离子拮抗剂等,需嘱咐患者起床活变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对服用噻嗪类利尿利尿剂患者,同时注意代谢变化,因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钾、高血糖等代谢障碍。

严格询问患者有无口、咽部不适及咳嗽、皮疹等,对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瞩其饭后服用,以减少胃黏膜刺激,用药期间应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对服用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在心率<60/分或出现心率不齐时需及时告诉医生。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往往会因进食少、用药量大等各种原因而出现低血糖反应,瞩其每天必须定时定量进食及用药,一旦出现头晕、饥饿、出汗等症状时,应立即进食糖果、点心或遵医嘱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

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

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
高血糖控制效果。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以 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目前已 有一些免疫疗法药物进入临床试
验阶段。
手术治疗进展
代谢手术
针对严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手术(如胃旁路手术)已被证明能够有效控制血糖 ,甚至治愈糖尿病。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代谢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05 糖尿病的社会支持与教育
社区支持
社区宣传
通过宣传栏、社区活动等形式, 向居民普及糖尿病的预防、控制
和自我管理知识。
社区讲座
定期邀请专家、医生进行糖尿病相 关知识的讲座,提高居民对糖尿病 的认识和重视。
社区服务
提供血糖监测、健康咨询等社区服 务,方便居民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参与
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控制血糖。
03
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适量运动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定期检查
定期检测血糖
了解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控 制高血糖。
进行眼部和足部检查
定期进行眼部和足部检查,及早发现 并治疗糖尿病相关的眼部和足部病变。
检查血脂和血压
血脂和血压的控制对于预防糖尿病及 其并发症非常重要。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 进行,不要自行调整药物 剂量或更换药物。
坚持用药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 不要随意停药或换药,以 免影响治疗效果。
注意药物副作用
药物治疗可能存在副作用, 如低血糖、过敏等,应密 切关注身体反应,及时处 理。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调整生活方式

糖尿病防治知识(修改后)

糖尿病防治知识(修改后)

糖尿病防治知识(修改后)糖尿病防治知识一、糖尿病的定义及诊断标准●糖尿病就是由于胰岛素排泄及(或)促进作用瑕疵引发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新陈代谢病。

糖尿病就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为“三多一少“,即为多尿、多饮、多食及发福。

●糖尿病的诊断是依据临床症状、空腹、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的空腹和2小时血糖值来进行判定。

如果存在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糖尿病症状,并且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同时,如果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126mg/dl),或者ogtt中2小时血糖(pg)水平≥11.1mmol/l(200mg/dl)也可确诊为糖尿病。

以上测量的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

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1天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ogtt是指以75g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

●如果在定期检查时空腹血糖在5.6mmol/l以上,还应当搞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这是因为糖尿病早期往往仅整体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可能将正常,仅检测空腹血糖可能将并使一半的糖尿病人被伯朗莱。

对于已经揭发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干涉效果比较理想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考量药物干涉。

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一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原则上要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同时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与运动习惯等,可建议其采取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爬楼梯、骑自行车及游泳等使全身肌肉都能得到锻炼的有氧运动。

对于活动能力低下的高龄患者,可采用肢体按摩、伸展运动。

●运动强度应当融合个体的体力状况和运动水平,所推荐展开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糖尿病人已经开始出席运动时,运动中感觉挺累或稍辛苦即为则表示中等强度运动,2型糖尿病人可以展开强度高、频度小和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而肥胖型2型糖尿病人至少每周运动5天,以较低的热卡消耗达至减少体重的目的。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是终身性的,无法根治,而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会使体内大血管和微血管受到损伤进而引起心脏、脑部、肾脏、周围神经、眼睛和足部的一系列损伤。

根据目前的临床统计,糖尿病是目前已知的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其并发症种类可高达100余种,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因糖尿病并发症而截肢的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多出很多,大致是非糖尿病患者截肢数的10~20倍,而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糖尿病死亡患者半数以上是由于心脑血管并发症所致,还有一部分是肾脏病变所致。

而据统计,临床上30%以上的患者在糖尿病发病后十年左右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发生是很难逆转的,只能通过药物控制,因此要了解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并自觉定时检测血糖,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及时就医,遵从医嘱,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在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呢?本文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1 .糖尿病的症状是什么?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与代谢紊乱相关的表现,尤其是与血糖异常升高有关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和体重下降,这些症状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比较常见,2型糖尿病一半不明显;二是各种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2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根据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血糖升高导致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导致机体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其包括:①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血管、脑血管和下肢血管的病变;②微血管并发症,如眼底病变和肾脏的病变;③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负责人体感官的感觉神经、支配身体活动的运动神经和内脏、血管、内分泌功能等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现象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现象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现象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

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现象,一起来看看吧!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

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

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机会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

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3.糖尿病足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基于社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案

基于社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案

基于社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案王洁梅;刘春;宋伟【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是一种终生慢性疾病.糖尿病发生后,引起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典型临床症状.针对糖尿病的治疗,社区的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本文从必要性和迫切性、健康教育方法和健康教育方案3个方面阐述了基于社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基于社区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帮助患者强化健康意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危害性,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9(025)018【总页数】2页(P189-190)【关键词】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作者】王洁梅;刘春;宋伟【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病区,安徽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正文语种】中文1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糖尿病作为一种综合病症,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型疾病[1-2]。

糖尿病的治疗不仅需要使用药物,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同样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举措。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大的治疗对策,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困难的、系统的工程[3]。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知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并通过健康教育让糖尿病患者了解并掌握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自我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最大程度地控制疾病,降低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国,据统计,2015年病患人数高达1.096亿人,13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4]。

同时据IDF预测,如果不加干预,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6.42亿,糖尿病前期人群4.81亿,我国患者数量将上升至1.54亿[4]。

因此提出基于社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一项意义重大的举措[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便会危害到心、肺、肾、神经、眼睛等脏器和器官,而且这种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能导致人死亡,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及糖尿病状态而发生的涉及全身的急性或慢性病变,它们都是糖尿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整体病变的组成部分,病变可涉及一个脏器、也可涉及多个脏器、多个系统、与糖尿病病程长短,或控制良好者,可不出现并发症,即病程程度较轻,保持在单纯糖尿病阶段。

相反,如果糖尿病病程较长,特别是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者,易于合并有多种并发症。

并发症范围广,种类较多。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有: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引起的多种感染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

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平时应积极治疗血脂异常。

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

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

适当的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锻炼。

运动方式应采取有氧运动。

不吸烟,不饮酒。

出现以下情况,提示发生了糖尿病并发症:1、口渴、咽干:提示血糖升高,血粘度增大。

有些人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尽管血糖增高,但无口渴症状。

2、疲乏无力:机体细胞内代谢产物堆积,帮有严重疲乏无力。

3、血压上升:血糖上升,则血容量增多,出现血压高。

4、周身发胀:提示血糖降低过快,造成细胞内水肿。

5、腹胀便秘:可能是胃肠平滑肌无力、自主神经受损、双胍类药物服用过多。

6、头痛头晕:两种情况易发生头痛头晕:血压高和低血糖。

7、皮肤脱屑:皮肤干燥、脱屑、奇痒,提示有皮肤症状。

8、双足麻木:双足刺痛,继之麻木,似袜套样知觉缺失,提示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生。

9、皮肤变色:苍白、发凉,不久变为暗紫,显示足部缺血。

严重足部缺血是中部发生肢端坏疽的信号。

早期糖尿病并发症典型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点:1、皮肤感染。

如癣、疖、痈,有时可酿成败血症;2、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常发生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二型糖尿病患者遭受各种应激时。

诊断的关键在于对不明原因的失水、酸中毒、休克、意识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的患者应考虑到糖尿病酮症的可能性。

从未诊断为糖尿病者,如有深大呼吸伴酮味,虽有脱水,尿量仍较多者,更要提高警惕。

急查血糖、血尿酮体、血pH、血HCO3、血电解质等,大多均能确诊。

已知糖尿病者,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酸中毒和昏迷鉴别。

快速诊断要点:血糖>13.8mmol/L;pH<7.35;HCO-3降低;血酮体>5mmol/L;尿酮体阳性。

3、结核。

肺结核多见,扩展快,多病灶,易形成空洞,患病率比正常人高3~5倍;4、泌尿系感染。

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坏死性肾乳头炎;真菌性阴道炎、外阴炎。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①精神病变: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的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很容易产生病变。

而病变的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的疼痛、会出现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

少数病人会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等症状。

②心脏病变:糖尿病患者还会引发冠心病。

通常会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症状。

③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④感染: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引起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

同时在高血糖状态下也会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

导致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

引起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保护其足部不受到所有相关的伤害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神经性病变会导致恶劣的后果,就要每天严格地观察双足,当一个糖尿病人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和足部护理方法,就能减少患严重足部疾病的危险。

(1)每天睡前用温水(最好是38℃左右)浸泡双脚15~20min,检查双足是否有水疱、伤口、划痕等,并检查脚趾之间,仔细擦干。

(2)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冬天,要穿棉袜、棉鞋。

(3)购买新鞋新袜时,一定要宽松、舒适,避免过紧。

(4)对于易于干燥的脚,可使用薄薄的一层润滑油脂,例如婴幼儿润肤露。

(5)避免在脚边使用电暖气、热水袋等,以免烫伤。

(6)不要随意修剪脚上的鸡眼或结痂,应该找医生。

(7)如果已发生足部溃疡时,应上医院进行治疗,可先用2%PVP液消毒局部皮肤,然后用红外线照射15~20min,再涂上面得邦软膏和珍珠粉少许,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天2次。

糖尿病人应每天检查双足,保持足部干净与干燥,滋润皮肤,穿着清洁、干燥的袜子,小心修剪脚趾甲,谨慎使用足部用品,穿鞋避免外伤,有问题及时就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下面就看看对什么是糖尿病足的介绍吧。

糖尿病足发生溃烂的诱因常常是足部很微小的损伤,一个很小的伤口常常可能导致患者丢掉一条腿。

在截肢的糖尿病足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对足部的破溃不重视,失治、误治而造成的,所以足部保护对糖尿病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洗脚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糖尿病人用热水泡脚需要特别注意。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糖尿病患者要积极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而糖尿病足患者就要及时的治疗糖尿病足,避免病情恶化。

足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和治疗,就有可能截肢。

所以,要做好糖尿病足病的预防,那么,糖尿病足病的早期症状表现是怎样的呢?感觉迟钝或丧失,呈袜套样改变,脚踩棉絮感;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头下陷造成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

糖尿病足病的早期症状表现,缺血的主要表现,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靠毛脱离,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

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

当病人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

不同时期不同的糖尿病足症状表现1、隐性期(糖尿病足0级):隐形期糖尿病足症状为常见肢端供血不足,局部皮肤浮肿,足部出现、麻木、感觉瓜迟钝或部分丧失,并伴有疼痛,犹其夜间明显,足部动脉搏动减弱,在初期经常不会引起患者的注意。

2、初期(糖尿病足1级):初期糖尿病足症状为足底或足背开始出现水泡、血泡,经常会出现烫伤或冻伤、鸡眼等,导致足部经常发生浅表损伤或溃疡,并出现红肿,初期溃疡的分泌物较少。

3、中期(糖尿病足2-3级):中期糖尿病足症状为足部出现反复感染,而且感染程度进一步加深,已经损伤到足部的皮下组织,并形成组织炎症。

此时如果不即时控制,感染会沿着肌间隙蔓散,呈倒三角形状,脓性分泌物逐渐增多,分泌物发臭。

4、重度期(糖尿病足4-5期):重度期糖尿病足症状表现为深部感染进一步加重,蜂窝织炎融合成大脓腔,肌肉肌腱韧带破坏严重,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或者深层组织炎症合并成大脓腔,周围出现大面积的损坏组织,骨与关节受到破坏,足趾和脚指出现坏死。

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眼底视网膜血管病导致眼底出血,视力减退,引起白内障、青光眼、重者失明。

是糖尿病患者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糖尿病日,向红丁教授做客《百科全说》,详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哪些。

9200万糖尿病患者,1.5亿人糖耐量受损,每天增加近10000名糖尿病人,每分钟增加7人……这就是糖尿病,如今的中国,可以说已完全被糖尿病的阴影所笼罩!很多人认为,得了糖尿病就离死亡不远了,仿佛到了世界末日,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其实,如果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

当然,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更加重要防治慢性并发症才是糖尿病人的首要任务。

那么,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防治?以下将结合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红丁教授的讲解,细致展开分析。

一、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哪些从发病的缓急来分,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高血糖高渗透,以及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等。

与急性并发症不同的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比较缓慢,但发展到一定阶段,想要逆转的难度很大。

也就是说,慢性并发症一旦得上了,就别想想一下子能治好。

糖尿病人容易发生的慢性并发症有3大类:1、大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如中风等)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除了高血糖外,还容易有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高血脂,易导致血管粥样硬化,使心脑血管栓塞、病变,轻则引起高血压、心率不齐,重则发生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引起的死亡率极高,占糖尿病患者总死亡率超过一半。

2、小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小血管即细致的血管,包括人体各部位的微循环。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偏高,血液粘稠,开始时会使血管壁增厚,接着,血液很难在窄小的血管中流通,最后导致营养、氧气将无法随血液送达身体各部,各器官会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病变。

这种缺血、缺氧情况若发生在眼部,就导致视网膜病变,轻则视力模糊、下降,重则红肿流泪、白内障,甚至失明!这种情况若发生在肾脏,轻则尿蛋白高、肌酐高、水肿,重则肾功能衰退,甚至尿毒症!这种情况若发生在神经系统,轻则四肢发凉、发麻、刺痛,重则性功能障碍、肌无力,甚至肌肉萎缩!3、其他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足病、糖尿病皮肤病变、糖尿病口腔病变等)这些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对于身体其他器官造成交互综合性的影响与病变。

当糖尿病患者下肢大血管被堵塞,腿脚的神经系统病变同时发生,糖尿病足就会降临,即使开始时只是很小的伤口,但缺血、缺氧、伤口不易愈合、易感染等综合作用下,病情一旦控制不住,糖尿病足最终将会溃烂导致截肢!当循环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同时发生,糖尿病皮肤病可能随时出现,皮肤容易干燥、粗糙和瘙痒,很多女性患者会有外阴瘙痒,如果抓挠致使皮肤破损,伤口很难愈合。

当血液循环不佳、免疫力下降一起出现,糖尿病口轻病变也会很容易,口腔唾液减少、细菌增多,使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得牙周病,严重时的口腔感染还会加重血糖浓度,造成患者对胰岛素抵抗性增加,因而恶性循环,病情更难控制。

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何防治相信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对糖尿病慢性病有哪些,一定会有清晰的认识。

然而,我们知道有哪些、为什么,更要知道怎么办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