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经济危机启示录(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经济危机启示录(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英镑危机启示录》开始,在资料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将陆续回眸一系列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危机。作为危机系列的第二篇,我们选择东南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篇文章的借鉴意义要比上一篇更高。因为英镑危机更像是一场有蓄谋的货币危机,而东南亚危机则是比较确定的经济危机。事实上,从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接踵而至,如果索罗斯所描述的“核心-外围”体系确实存在的话,这场从核心国家—美利坚—发端的经济危机风暴或许才刚刚走完一半的路程。

让我们将时间之门拉回到1993年。

1993年下半年,世界银行发表一篇耗资百万美元题为《东亚奇迹: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的主报告,以及系列子报告[1]。系列报告指出“从1960年以来,经济的增长速度比东亚其他地区快一倍多,比拉丁美洲和南亚将近快两倍,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快5倍。同样,它们的发展速度也高于工业化国家及中东北非的石油输出国。如果高速增长的分布是随机的,那么,如此集中的区域性是极为罕见的,大约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2]。为何经济如此高速增长呢?答曰出口拉动。这8个东亚国家、地区的出口成绩特别显著,他们占世界出口的份额由1965年的9%提升至1990年的21%”。

第一次,“东亚奇迹”四个字出现在世界舞台。震惊之余,很多人开始研究,为啥这些国家能够创造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要知道,“在过去的30年中,东亚的经济突飞猛进,震惊了世界,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在一代中发展如此之快[3]”。专家学者们扎堆研究的结果,自然是找到一系列成功的“必然性”,比如说:

1,宏观经济基础很好,高储蓄率、较为稳定利率环境而且通胀水平较低,1993年以前的30年里,以上8个国家年均通胀率仅为8%。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失笑:8%还算低啊!俗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知道1663年至1993年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年均通胀水平多少么?说出来吓你一跳,18%!矮子里面拔将军,东亚八国的硬条件摆在哪儿咧。

2,政府干预做的好,干预措施总结起来就两条: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利率管制。

3,教育做的好,提供了大量的合格产业工人。东亚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并不比其他多家多很多,但是人家在花钱上有诀窍:主要资源投入小学和初中教育。举个例子,80年代中期,印尼、韩国和泰国把80%的教育预算投入基础教育!而我们都知道,你让文盲操作机器,连说明书都不懂的人哪行?你让大学毕业生去三班倒操作机器,说明书是能看懂,问题是人家不愿意来啊。所以念完小学和中学的那些人,他们是最好的产业工人。

不可否认,以上三点是东亚奇迹出现的重要条件。但在我看来,这还远达不到解释东亚奇迹的程度。你想真正全面理解东亚奇迹,必须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谈起。

在布雷顿森林时代,储备货币国家发行货币受到最终等价物—黄金的制约,钞票这种好东西不是你想印多少就能印的。但是,自从1971年美国总统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作废以来,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信用货币时代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哪儿呢?王建对此有一段很清晰的解释“一般而言,本国储蓄不足会导致贸易逆差,如果没有足够的外资流入就必须动用外汇储备,如果外汇储备告罄就必须限制进口,强制实行贸易平衡。但对于拥有国际货币地位的国家来说却并非如此,因为从理论上讲,只要世界各国接受本国货币作为交换和储备货币,即便是本国的净储蓄为负值,只要在全球范围内储蓄是稳定和增长的,就可以通过增发货币来满足进口需求,而不会由于本国过度发行货币而引发本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实际是利用本国硬通货的国际地位,向接受这些货币的国家征收“铸币税”。[4]”

这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货币发钞国开始具备长期逆差的条件。在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下,你敢长期逆差搞印钞票换商品的把戏,就要做好接受惩罚机制的准备:黄金储备被兑换得一干二净。

而在信用本位下,只要没有其他货币可以取代你的国际货币地位,其他国家再难受,也得捏着鼻子眼睁睁看你收铸币税。

美国人是这么想的,他们也是这么干的。1971年以前,美利坚合众国基本上属于顺差国,通用福特什么的都是美国制造的名片。经过大约5-6年的过度,上世纪70年代下半叶以后,美国摇身一变成为长期逆差国,不仅长期逆差,而且逆差规模每过十年就上一个台阶。伴随逆差规模的持续扩大,美国制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入老龄化阶段。2008年金融海啸之前,通用集团依然矗立,但这时候与其称之为制造业帝国,还不如称其为金融巨擘,因为它的主要利润来源早已转变为通用金融。

逆差意味着什么,我想所有学过经济学基本知识的都很清楚。之所以能这种状态可以持续数十年而不崩盘,还是要归功于“伟大”的信用货币时代,只要美元地位不变,在国际间经济往来持续扩大的趋势下,大家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美钞充当国际一般等价物。站在国家的角度看问题,试想,如果世界上有这么一种好事,你只要开动印钞机,就能源源不断地用4美分成本的百元美钞去换取各种生活必须品,干嘛老老实实去发展生产从事商品制造呢?从实物制造向虚拟经济的转型成为阻力最小的方向。站在跨国公司的角度看问题,在美国生产需要面临高昂的工人工资、高企的社会保障成本以及永远不会消停的各种维权环保诉讼。如果能找到一个地方,摆脱该死的高工资、高福利和烦不胜烦的诉讼,用远低于美国本土的成本生产商品,然后用相同的价格销售出去,谁能抵抗这种诱惑?

宏观和微观基础双齐备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商品生产基地转移逐渐兴盛起来。转移的目的地,恰恰就是东亚。在这片土地上,人民勤劳、政府稳定、经济基础良好,简直是梦想中的乐土。

东亚国家们忽然发现,只要生产能力能跟上,市场已经不再是问题。你在地球上跳高,唯一能限制你的东西叫地心引力。对上世纪的东亚国家而言,唯一能限制他们发展的东西叫投资。1973年到1993年的20年间,东亚国家的私人投资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两倍。这些钱从哪里来呢?两大块:

一块曰跨国投资,境外直接投资。主要靠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

一块曰境内投资,由于东亚国家的储蓄率普遍较高,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将储蓄转移成投资,就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东亚国家们用一个小小的窍门,就实现了目标。这个小手段就是利率管制,通过政府干预人为压低利率,东亚国家成功利用银行这个通道,将储蓄大规模转化为信贷,信贷最终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投资,而投资造就的产能源源不断地投入市场创造利润。于是,一个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就此诞生。

必须承认的是,相比拉美模式,东亚模式至少在投资资金的来源上,要靠谱很多,因为,他们搞投资的钱主要不是靠借,而是靠攒。“从1946—1950 年, 在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 日本年均储蓄率达25. 4%; 从1951—1961 年, 日本年均储蓄率达30.6% ; 从1966—1978 年, 日本年均储蓄率高达35%。在90 年代上半期, 韩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 储蓄率为34%, 投资率为38%, 大体平衡和协调。”[5]

这就是东亚奇迹,美国需要一个生产基地提供各种商品,勤劳而且勤俭的东亚各国恰好具备成为生产基地的条件。在成为生产基地的过程中,东亚奇迹自然而然诞生了。

回过头来看,世界银行93年调查报告是一个里程碑。从这份报告开始,东亚国家告别闷声发大财阶段,全世界开始关注东亚,关注这片能产生奇迹的神奇土地。1993年到1997年,在世界各国的不同范围和不同层次上召开多次国际会议,讨论东亚奇迹的意义和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焦东亚,“东亚奇迹”这个词汇从默默无闻到频发提起,从频繁提起最终成为常识。我们都知道,任何东西一旦成为常识,就不会有人去质疑它,如果谁去质疑它,谁就会成为全世界嘲笑的对象。保罗.克鲁格曼(没错,就是那个后来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鲁格曼)发文抨击东亚奇迹,认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奇迹建立在浮沙之上,没有技术创新的支撑,很快就会出问题”,他的观点不但遭到了美国诸多主流经济学家的反对和嘲笑,也遭到东南亚本地的多数专家和领导人的攻击。以中国国内为例,当时的知名学者吴敬琏、罗肇鸿、左大培等纷纷发表文章,“一方面对克鲁格曼教授的观点表示不同意见,另一方面对“东亚奇迹”的探秘表达出积极支持的态度”[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