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重心定理(Centroid Theorem) 证明(1)

合集下载

2020中考数学知识点:三角形的重心公式证明

2020中考数学知识点:三角形的重心公式证明

2020中考数学知识点:三角形的重心公式证明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三线交一点可用燕尾定理来证明。

三角形的重心已知:△ABC中,D为BC中点,E为AC中点,AD与BE交于O,CO延长线交AB于F。

求证:F为AB 中点。

证明:根据燕尾定理,S(△AOB)=S(△AOC),又S(△AOB)=S(△BOC),∴S(△AOC)=S(△BOC),再应用燕尾定理即得AF=BF,命题得证。

重心的几条性质: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坐标为((X1+X2+X3)/3,(Y1+Y2+Y3)/3);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1+X2+X3)/3纵坐标:(Y1+Y2+Y3)/3竖坐标:(Z1+Z2+Z3)/35.重心是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如果用塞瓦定理证,则极易证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如图,在△ABC中,AD、BE、CF是中线则AF=FB,BD=DC,CE=EA∵(AF/FB)*(BD/DC)*(CE/EA)=1∴AD、BE、CF交于一点即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其实考试中不会单独的出现关于三角形的重心问题,而是综合图形知识要领,这就需要大家准确的分析了。

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一次函数y=-x 与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相交于点M 、N ,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1)x+c=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以上结论都正确 2.刘主任乘公共汽车从昆明到相距千米的晋宁区办事,然后乘出租车返回,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比公共汽车快千米/时,回来时路上所花时间比去时节省了小时,设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千米时,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A.B.C. D.3.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的图象经过点A (﹣1,1),则ab 有( )A.最小值0B.最大值1C.最大值2D.有最小值﹣4.统计局信息显示,2018年嘉兴市农家乐旅游营业收入达到27.49亿元,若2020年全市农家乐旅游营业收入要达到38亿元,设平均每年比上一年增长的百分率是x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7.49+27.49x 2=38B .27.49(1+2x )=38C .38(1﹣x )2=27.49D .27.49(1+x )2=385.某工厂接到加工 600 件衣服的订单,预计每天做 25 件,正好按时完成,后因客户要求提前 3 天交货,工人则需要提高每天的工作效率,设工人每天应多做件,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A.B.C. D.6.64的立方根是( )A .8B .2C .3D .47.如图,在ABC ∆中,90C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B 为圆心,以小于BC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BC 于点E 、F ;②: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以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 ; ③:作射线BG ,交AC 边于点D ,若4BC =,5AB =,则ABD S ∆=( )A .3B .103C .6D .2038.已知点A (a ,b )是一次函数y=-x+4和反比例函数y=1x 的一个交点,则代数式a 2+b 2的值为( ) A .8 B .10 C .12 D .149.如图,A 、D 是⊙O 上的两个点,BC 是直径,若∠D =34°,则∠OAC 等于( )A .68°B .58°C .72°D .56°10.在半径为8cm 的圆中,垂直平分半径的弦长为( )A .4cmB .43cmC .8cmD .83cm11.休闲广场的边缘是一个坡度为i =1:2.5的缓坡CD ,靠近广场边缘有一架秋千.秋千静止时,底端A 到地面的距离AB =0.5m ,B 到缓坡底端C 的距离BC =0.7m .若秋千的长OA =2m ,则当秋千摆动到与静止位置成37°时,底端A′到坡面的竖直方向的距离A′E 约为( )(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A .0.4mB .0.5mC .0.6mD .0.7m12.如图菱形OABC 中,∠A =120°,OA =1,将菱形OABC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23πB.2332π-C.113122π-D.23π﹣1 二、填空题13.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边上,△ABC ∽△DBA .若BD =4,DC =5,则AB 的长为_____.14.﹣19的倒数是_____. 15.某工艺品车间有20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可制作12个大花瓶或10个小饰品,已知2个大花瓶与5个小饰品配成一套,则要安排_____名工人制作大花瓶,才能使每天制作的大花瓶和小饰品刚好配套.16.抛物线y =x 2﹣2x+m 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则m 的值为_____.17.如图,⊙O 的直径AB=8,点C 在⊙O 上,∠CAB=22.5°,过点C 作CD ⊥AB 交⊙O 于点D ,则弧CD 的长为______.18.抛物线22(5)3y x =-+-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等边△ABC 中,P 是AB 上一点,过点P 作PD ⊥AC 于点D ,作PE ⊥BC 于点E ,M 是AB 的中点,连接ME ,MD .(1)依题意补全图形;(2)用等式表示线段BE ,AD 与AB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求证:MD =ME .20.如图,一次函数y =kx+3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B 、点C ,与反比例函数y x n =的图象在第四象限的相交于点P ,并且PA ⊥y 轴于点A ,已知A (0,﹣6),且S △CAP =18.(1)求上述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设Q 是一次函数y =kx+3图象上的一点,且满足△OCQ 的面积是△BCO 面积的2倍,求出点Q 的坐标.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B 、BC 上的点,且AE CF =,AED CFD ∠=∠,求证:(1)DE DF =;(2)四边形ABCD 是菱形.22.《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其中方程式是重要的数学成就。

重心 三分之二定理

重心 三分之二定理

重心三分之二定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重心三分之二定理,又称为古斯塔夫森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

这个定理是指对于一个任意形状的三角形来说,通过连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三个中点,可以将三角形分成六个小三角形。

这六个小三角形中,其中三个小三角形的重心正好构成原始三角形的重心,并且这个重心到原始三角形的重心之间的距离是原始三角形重心到每个边中点的距离的三分之二。

重心三分之二定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定理,它揭示了三角形的重心和边中点之间的重要几何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定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结构,从而更好地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要证明重心三分之二定理,我们可以利用向量和中点定理来进行推导。

我们设原始三角形ABC的重心为G,连接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和三个中点,分别记作A', B'和C'。

根据中点定理,我们知道连接两个三角形边中点的线段与这两个边中点之间的中点形成的线段相等。

我们可以得到三个等式:AG = 2A'GBG = 2B'GCG = 2C'G接下来,我们来证明三角形A'B'C'的重心H正好与原始三角形ABC的重心G重合。

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性质来表示重心:G = (A + B + C) / 3H = (A' + B' + C') / 3由于A', B'和C'分别是AB, BC和CA的中点,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性质得到:将A', B'和C'代入H的表达式中,我们可以得到:H = ((A + B) / 2 + (B + C) / 2 + (C + A) / 2) / 3= ((A + B + B + C + C + A) / 2) / 3= (2A + 2B + 2C) / 6= (A + B + C) / 3= G我们来证明重心G到重心H的距离为重心到每个边中点的距离的三分之二。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证明)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证明)

1.什么叫重心定理?如何证明三角形的重心定理?
重心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到角的顶点的距离是它到该角对边距离的2倍。

已知:如图8-1(甲)所示:O是ABC的重心。

求证:OA=2OD;OB=2OE;OC=2OF。

思路1:倍延过中点的线段OD到G,使DG=DO,连CG。

再证△BOD与△CGD全等。

证明1:延长OD到G,使DG=DO,再连CG。

∵D是△ABC的边BC的中点,
∴BD=DC;
在△BOD和△CGD中;
BD=DC;
∠BDO=∠CDG;
OD=DG
∴△BOD≌△CGD;(SAS)
∴∠DBO=∠DCG;
∴CG∥EB;
∵AE=EC;(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之推论)
∴AO=OG=2OD;
同理:OB=2OE;OC=2OF。

结论:遇到中点,倍延中线,倍延过中点的所有线段都是最有效的辅助线。

该证法采用全等形法,还可以利用相似形法,请看如下证法。

已知:如图8-1(乙)所示:O是ABC的重心。

求证:OA=2OD;OB=2OE;OC=2OF。

思路2:连接EF,构造中位线,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即可。

证明2:连接EF。

∵E、F是△ABC的边AC、AB的中点,
∴EF∥BC;
∴BC=2EF;
∴BO=2OE;CO=2OF;
同理:AO=2OD。

结论:该证法更简单。

遇到中点,构造中位线是最有效的辅助线。

能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证明的问题,决不用三角形的相似来证明。

三角形特殊点(重心、外心、内心)的向量性质简介

三角形特殊点(重心、外心、内心)的向量性质简介

三角形特殊点(重心、外心、内心)的向量性质简介 向量三心定理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涉及三角形的三个特殊点:重心、外心和内心,以及这些点在向量空间中的性质。

以下是对向量三心定理的详细解释:一、重心(Centroid )1. 定义:2. 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中线是连接三角形任意两边中点的线段。

3. 向量性质:4. 设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B 、C ,重心为G ,则有5. GA ⃗⃗⃗⃗⃗ +GB ⃗⃗⃗⃗⃗ +GC ⃗⃗⃗⃗⃗ =0⃗ 6. 即重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向量和为零向量。

7. 坐标公式:8. 若三角形ABC 的顶点坐标为A(x 1,y 1),B(x 2,y 2),C(x 3,y 3),则重心G 的坐标为9. G (x 1+x 2+x 33,y 1+y 2+y 33) 二、外心(Circumcenter )1. 定义:2. 外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也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 向量性质:4. 设三角形ABC 的外心为O ,则有5. (OA ⃗⃗⃗⃗⃗ +OB ⃗⃗⃗⃗⃗ )∙AB ⃗⃗⃗⃗⃗ =(OB ⃗⃗⃗⃗⃗ +OC ⃗⃗⃗⃗⃗ )∙BC ⃗⃗⃗⃗⃗ =(OC ⃗⃗⃗⃗⃗ +OA ⃗⃗⃗⃗⃗ )∙CA⃗⃗⃗⃗⃗ =06.即外心到三角形任意两顶点的向量和与该两顶点构成的边的点积为零。

7.坐标求解:8.外心的坐标通常通过求解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方程,然后联立求解得到。

三、内心(Incenter)1.定义:2.内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3.向量性质:4.设三角形ABC的内心为I,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则有5.IA⃗⃗⃗⃗ =a(IB⃗⃗⃗⃗⃗⃗ +IC⃗⃗⃗⃗⃗ )a+b+c−IB⃗⃗⃗⃗6.IB⃗⃗⃗⃗ =b(IC⃗⃗⃗⃗⃗ +IA⃗⃗⃗⃗⃗ )a+b+c−IC⃗⃗⃗⃗7.IC⃗⃗⃗⃗ =c(IA⃗⃗⃗⃗⃗ +IB⃗⃗⃗⃗⃗⃗ )a+b+c−IA⃗⃗⃗⃗8.或者更简洁地表示为9.OI⃗⃗⃗⃗ =aOA⃗⃗⃗⃗⃗⃗⃗ +bOB⃗⃗⃗⃗⃗⃗⃗⃗ +cOC⃗⃗⃗⃗⃗⃗⃗a+b+c10.其中O为三角形平面上任意一点(通常选择原点或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向量三角形重心公式证明

向量三角形重心公式证明

向量三角形重心公式证明向量三角形重心公式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描述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以及重心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这个公式在计算机图形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证明向量三角形重心公式,我们可以采取几何推理和向量运算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三角形的重心。

给定三角形ABC,假设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x1, y1),B(x2, y2),C(x3, y3)。

其重心为点G(x, y)。

根据三角形的几何性质,三角形的重心可以通过三条中线的交点得到。

中线是连接三角形的某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

假设AG、BG和CG分别是连接顶点A、B和C与对边中点的中线。

那么点G就是三条中线的交点,即重心。

接下来,我们用向量运算来证明这个公式。

我们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现在定义向量A = BA,B = CB,C = AC。

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得到它们的线性组合AG、BG和CG。

根据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中线的向量表示为:AG = (2/3)A + (1/3)BBG = (2/3)B + (1/3)CCG = (2/3)C + (1/3)A现在,我们需要证明向量G = O + AG + BG + CG,其中O是原点。

我们有:G = O + AG + BG + CG= O + (2/3)A + (1/3)B + (2/3)B + (1/3)C + (2/3)C + (1/3)A= O + (1/3)(A + B + C) + (2/3)(A + B + C)= O + (1/3 + 2/3)(A + B + C)= O + (A + B + C)= A + B + C因此,我们可以得到G = A + B + C。

这说明重心的坐标是三个顶点坐标的和的一半。

也就是说,重心的坐标是三个顶点坐标的平均值。

这样,我们就证明了向量三角形重心公式。

参考资料:1. Strang, G. (2016).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Cengage Learning.2. Weisstein, E. W. (2019). Barycentric Coordinates. MathWorld-A Wolfram Web Resource.。

中考数学--三角形中心、外心、内心、重心、旁心的知识

中考数学--三角形中心、外心、内心、重心、旁心的知识

三角形五心定理三角形五心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称之为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五心定理是指三角形重心定理,外心定理,垂心定理,内心定理,旁心定理的总称。

一、三角形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中线交于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

(重心原是一个物理概念,对于等厚度的质量均匀的三角形薄片,其重心恰为此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因而得名)重心的性质: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即重心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的长成反比。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重心坐标为((X1+X2+X3)/3,(Y1+Y2+Y3)/3。

二、三角形外心定理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的性质:1、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该三角形外心。

2、若O是△ABC的外心,则∠BOC=2∠A(∠A为锐角或直角)或∠BOC=360°-2∠A(∠A为钝角)。

3、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内部;当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外部;当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时,外心在斜边上,与斜边的中点重合。

4、计算外心的坐标应先计算下列临时变量:d1,d2,d3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点乘。

c1=d2d3,c2=d1d3,c3=d1d2;c=c1+c2+c3。

重心坐标:( (c2+c3)/2c,(c1+c3)/2c,(c1+c2)/2c )。

5、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三、三角形垂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垂心的性质:1、三角形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7个点可以得到6个四点圆。

2、三角形外心O、重心G和垂心H三点共线,且OG︰GH=1︰2。

(此直线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Euler line))3、垂心到三角形一顶点距离为此三角形外心到此顶点对边距离的2倍。

三角形重心证明

三角形重心证明

三角形的重心要怎么证明?1)重心分中线成两段,它们的长度比为2:1.2)三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六个小块,六个小块面积相等,也就是说重心和三顶点的连线,将三角形的面积三等分.[证明: 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高2倍底一倍的三角形面积等于高一倍底2倍的三角形面积]2)材质均匀的三角形物体,他的重心就在几何重心上.也就是说,你可以从重心穿过一条线,手提这条线,而三角形物体保持水平.三角形的五心一定理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到顶点的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外心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垂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内心定理: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旁心定理:三角形一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旁心。

三角形有三个旁心。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旁心称为三角形的五心。

它们都是三角形的重要相关点。

上述的几个结论早在欧几里得时代均已被人发现,欧几里得除垂心定理外,均把它们作为重要定理收集在自己的《几何原本》里,但后来关于三角形这些特殊相关点的诸多研究及由此得出的许多著名结论表明,遗漏垂心定理不能不算是《几何原本》作者的一个疏忽。

这些性质都是可以直接用的啊例题:我们知道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经过证明我们可得三角形重心具备下面的性质: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该顶点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请你用此性质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如图,点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重心,∠CAB=90°,直线m过点O,过A、B、C三点分别作直线m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F.(1)当直线m与BC平行时(如图1),请你猜想线段BE、CF和A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当直线m绕点O旋转到与BC不平行时,分别探究在图2、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D、BE、CF三者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不需证明.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矩形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1)延长AO交BC于M点,由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重心可得AO=2MO;再通过证明BCFE为矩形,可得BE=MO=CF,即可得AD=EB+CF;(2)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点G,过G做GH⊥EF于H,由重心可得AO=2MO;再通过证明△AOD∽△GOH得AD=2HG;然后证得H为EF的中点,据中位线定理HG= (EB+CF),即可得AD=EB+CF;(3)图3不成立,CF-BE=AD.解答:(1)猜想:BE+CF=AD(1分)证明:如图,延长AO交BC于M点,∵点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重心∴AO=2OM且AM⊥BC又∵EF∥BC∴AM⊥EF∵BE⊥EF,CF⊥EF∴EB∥OM∥CF∴EB=OM=CF∴EB+CF=2OM=AD.(3分)(2)图2结论:BE+CF=AD证明: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点G,过G做GH⊥EF于H,由重心性质可得AO=2OG,∵∠ADO=∠OHG=90°,∠AOD=∠HOG,∴△AOD∽△GOH,∴AD=2HG,(5分)∵O为重心,∴G为BC中点,∵GH⊥EF,BE⊥EF,CF⊥EF,∴EB∥HG∥CF,∴H为EF中点,∴HG= (EB+CF),∴EB+CF=AD(7分)(3)CF-BE=AD.(8分)。

三角形重心判定定理

三角形重心判定定理

三角形重心判定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判定定理,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实用的东西呢。

咱们先得知道啥是三角形的重心。

你可以把三角形想象成一个特别的“地盘”,而重心呢,就像是这个地盘的中心平衡点。

就好比你有一个三角形的木板,要是你想在一个点上把这个木板稳稳地顶起来,这个点就是重心。

那怎么找到这个重心呢?这就和重心判定定理有关啦。

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

啥是中线呢?就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中点的连线。

这就好比从三角形的一个“角尖”拉一条线到对边的正中间。

那为啥三条中线的交点就是重心呢?这就有点像三个人一起抬东西,得找到一个大家都能平衡受力的点。

咱们可以拿生活中的事儿来类比。

你看那杂技表演,有时候会有几个人一起举着一个特别大的三角形架子,上面还站着个人呢。

这几个人站的位置就很有讲究,得让整个架子稳稳当当的,这个稳定的点其实就类似三角形的重心。

要是这几个人站的位置不对,就像中线没找对,那这个架子可就东倒西歪啦,站在上面的人估计得摔个大跟头,那可就糟透了!再说说这个重心判定定理在实际解题或者做图形分析里的用处。

你要是想知道一个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就去找它的三条中线。

就像寻宝一样,中线就是你的线索。

找到三条中线,它们相交的那个点就是重心。

比如说,在一些工程制图里,要是设计一个三角形的结构部件,知道重心在哪就特别重要。

如果重心偏了,这个部件在使用的时候可能就不稳定,就像盖房子,要是房梁的重心不对,房子可能就有危险啦。

在数学里,三角形重心还有一些有趣的性质呢。

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是2:1。

这就像是一种神秘的比例关系,好像三角形自己内部有一套很精准的规则。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力量的分配,从顶点到重心的力量和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力量是按照2:1的比例来的。

这就好比在一场拔河比赛中,两边的力量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平衡。

还有啊,这个重心判定定理在很多数学证明里也很有用。

当你要证明一些和三角形内部线段比例或者位置关系有关的问题时,想到重心这个特殊的点,就像找到了一把打开难题大门的钥匙。

在复平面上简短地证明三角形重心定理

在复平面上简短地证明三角形重心定理

在复平面上简短地证明三角形重心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定理:任何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重心)。

证明:对任意三角形,令复平面的点0和点1对应其2个顶点,点z 对应另一个顶点。

设1到z/2的中线与0到(z+1)/2的中线交于点ɑ,只需要证明复数21ɑ--z z 的虚部为0,即两个向量的幅角相同,命题即证明完毕。

由于0,ɑ,21+z 三个点一线,所以0ɑ21Im =⎪⎭⎫ ⎝⎛+z ()2ɑ2ɑ1ɑ21+=+z z 的虚部为0,则()ɑ-ɑz -ɑɑ0ɑɑIm +==+z z (1)由于1,ɑ,2z 三个点一线,所以01-ɑ1-2Im =⎪⎪⎪⎪⎭⎫ ⎝⎛z ()()21-ɑ21ɑ22-ɑ22-z 1-ɑ1-2--==z z ,这个数的虚部为0,则()()0)ɑ2ɑ()2ɑ2ɑ(]1ɑ2[=--=+--=--z z IM z z IM z IM ,则:()ɑ2ɑ-ɑ2ɑ=----z z z z 0ɑ2ɑ2ɑ-ɑ=+-+-z z z z (2)联立(1)式(2)式,可以解出:ɑ-ɑɑz -ɑ=z (3)而且z z -=-ɑ3ɑ3(4)现在求21ɑ--z z 的虚部()()2212ɑɑ22211212ɑ2112ɑ2121ɑ-+--=---=--=--z z z z z z z z z z z z 由于只想判定这个复数的虚部是不是为0,因此只需要计算()ɑɑ2+--z z IM 是否为0。

()z z z z z z z z z z IM -++-=+--+--=+--ɑ-ɑɑ2ɑ2ɑɑ2(-ɑɑ2ɑɑ22=上式代入(3),则等于()()z zz zz z -=-++=-++-z -ɑ3-ɑ3ɑ-ɑɑ-ɑ2ɑ-ɑɑ2ɑ2再代入(4)式,则求出其等于0因此021ɑ=⎪⎪⎪⎪⎭⎫ ⎝⎛--z z IM ,说明复向量z-ɑ,与z-21是幅角相同的向量,也就是z,ɑ,21在同一直线之上,证毕。

利用向量证明三角形重心定理

利用向量证明三角形重心定理

利用向量证明三角形重心定理1. 引言哎,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数学话题——三角形的重心定理。

别一听就怂了,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个简单又有趣的事情。

重心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你这个三角形的“中心”,就像一颗心脏,供给着力量和活力。

想象一下,三角形就像咱们的一个小团体,三个人的朋友关系,重心就是三个人的友谊交点!那么,今天咱们就用向量这位“好朋友”来证明一下这个定理,让它闪闪发光,成为咱们的明星。

2. 三角形重心的定义2.1 重心的概念首先,什么是三角形的重心呢?简单来说,就是从每个顶点到对边中点的那几条线交汇的地方。

你可以想象成,三个朋友各自牵着一根绳子,然后把绳子交在一起,那个交点就是重心。

是不是很形象?重心就像这个小团体的共同点,能把大家的力量汇聚到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2.2 向量的玩法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向量。

向量其实就是一个带有方向的数量,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你每天走路的步伐。

比如你往前走一米,或者往左转一圈,这些都能用向量表示。

咱们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记作A、B、C,坐标分别是(A(a_1, a_2))、(B(b_1, b_2))、(C(c_1, c_2))。

通过这些顶点,咱们就能搞定重心的位置啦。

3. 证明过程3.1 求出重心坐标好,话不多说,咱们开始计算重心。

重心G的坐标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G = frac{1{3(A + B + C) 。

这就像你把三个朋友的意见汇总,然后算出个平均数。

具体点说,G的坐标就是:。

Gleft(frac{a_1 + b_1 + c_1{3, frac{a_2 + b_2 + c_2{3right) 。

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就像分蛋糕,大家各自分到一块,最终结果就是大家的重心!3.2 用向量证明现在,我们用向量来证明一下。

首先,我们从A点出发,向B和C两点分别画出向量。

向量AB和向量AC就像两条友谊线,把A、B、C三个人连在了一起。

咱们先计算这两个向量:。

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推导过程

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推导过程

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推导过程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公式。

其中一个重要的公式是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重心的坐标。

下面,我们将推导出这个公式。

让我们考虑一个任意的三角形AB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三角形的重心坐标。

由于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我们可以先找到三条中线的方程,然后求解它们的交点坐标。

中线是连接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

设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即D是BC的中点,E是AC的中点,F是AB的中点。

我们可以通过求取D、E、F的坐标来得到中线的方程。

我们知道中点D的坐标是BC两个顶点坐标的平均值,即D的坐标为:D = (B+C)/2同样地,中点E的坐标是AC两个顶点坐标的平均值,即E的坐标为:E = (A+C)/2中点F的坐标是AB两个顶点坐标的平均值,即F的坐标为:F = (A+B)/2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三个中点的坐标。

接下来,我们将求取中线和坐标轴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求取中线DE的方程。

由于D和E分别是BC和AC的中点,我们可以得到中线DE的斜率k1为:k1 = (E.y - D.y) / (E.x - D.x)同样地,我们来求取中线EF的方程。

由于E和F分别是AC和AB的中点,我们可以得到中线EF的斜率k2为:k2 = (F.y - E.y) / (F.x - E.x)我们来求取中线FD的方程。

由于F和D分别是AB和BC的中点,我们可以得到中线FD的斜率k3为:k3 = (D.y - F.y) / (D.x - F.x)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三条中线的方程。

接下来,我们需要求解它们的交点坐标。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将上面的斜率方程化简为截距方程。

假设中线DE的截距为b1,中线EF的截距为b2,中线FD的截距为b3,则有:b1 = D.y - k1 * D.xb2 = E.y - k2 * E.xb3 = F.y - k3 * F.x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求解这个线性方程组来得到交点的坐标。

几何定理证明

几何定理证明

几何定理证明1、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先证明交于一点,如图一中线AD、BE交于G,延长CG交AB于F,即证明F为AB中点即可,延长GD至H使GD=DH,又BD=DC∴BDCG为平行四边形,∴BE∥CH,CF∥BH,又E为AC中点,EG为中位线,∴G为AH中点,又CF∥BH,∴FG为中位线,即F为AB中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再证明2倍问题证明1:如图:△ABC的中线AD、BE交于G(重心),求证:AG=2GD取CE的中点F,连接DF,则CE=2EF=AE ,∴DF是△BCE的中位线,∴GE∥DF ,AG/GD=AE/EF=2,∴AG=2GD 。

证明2:面积法(三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6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ABC,AB、BC、CA中点分别为D、E、F,交于一点G。

∵D、E、F为中点∴S△CAD=S△CDB=S△ABE=S△ACE=S△ABF=S△BCF=S△ABC/2∴S△ADG=S△CEG=S△BEG同理S△BDG=S△BEG∴S△ABG=2S△BEG∴AG/GE=2即AG=2GE证明3:相似三角形△ABC,AB、BC、CA中点分别为D、E、F,交于一点G。

∴DF//BC,DF=BC/2 ①(中位线定理)。

∴△ADF∽△ABC, E为BC中点,∴H为DF中点(可证AH/AE=DH/BE=HF/EC, BE=EC, ∴DH=HF)∴HF=DF/2 , BE=BC/2,又可由①知HF=BE/2∴HF//BE.又∵∠BGE=∠FGH。

∴△BGE∽△FGH∴BG/GF=BE/HF=2。

∴BG=(2/3)BF2、外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中垂线一定交于一点,称之为三角形的外心,之所以称之为三角形的外心,是因为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已知:如图8-21所示, PD、NE、MF是△ABC的3条边上的中垂线。

求证:PD、NE、MF交于一点O。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三角形是几何学的基础形状之一,在解决各类几何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通过分析三角形重心的性质和相关的几何定理,来解释三角形重心定理的本质含义。

一、三角形的重心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定理是指: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重心。

在数学中,重心是指平面图形各个部分的质量均匀分布时的平衡点,也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平衡中心。

二、三角形重心的性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性质,这有助于理解重心定理的证明。

1. 三角形重心所在的三条中线互相平分三角形的中线是指连接三角形顶点和中点的线段,根据性质可知,三角形重心所在的三条中线互相平分。

2. 三角形重心到各顶点的距离比例关系当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个点时,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此时,重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满足一个比例关系:GA:GB:GC = 1:1:1,其中GA表示重心到顶点A的距离。

三、三角形重心定理的证明三角形重心定理的证明主要通过构造和几何推理来完成。

假设三角形ABC的三条中线交于点G,我们需要证明点G恰好是三角形的重心。

证明思路如下:1. 先证明G在中线AB上由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知,G在中线AB上。

构造AG和BG两条线段。

2. 构造ME和AF,使得AF垂直于BC,ME垂直于AC根据垂直于边的性质,我们可以构造出ME垂直于AC以及AF垂直于BC。

连接EF和AM两条线段。

3. 证明AF=ME,证明AM与BC平行由三角形的等腰性质可知,AF=ME,通过几何推理可以证明AM 与BC平行。

4. 构造MF和AH,使得MF垂直于BC,AH垂直于AC根据垂直于边的性质,我们可以构造出MF垂直于BC以及AH垂直于AC。

连接FH和MG两条线段。

5. 证明MF=AH,证明HG与BC平行由三角形的等腰性质可知,MF=AH,通过几何推理可以证明HG 与BC平行。

6. 证明HG与AM重合由于HG与BC平行且与AM重合,所以可以得出HG与AM重合。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证明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可以从几何角度和向量角度两个方面进行证明。

下面我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证明。

几何证明:假设在三角形ABC中,AD、BE、CF为三条中线,交于点G。

需要证明G为三角形ABC的重心。

首先,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中线是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并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线段。

所以,AD是BC的中点E到A的中线,即AE=EC,同样,BE 是AC的中点D到B的中线,即BD=DA,CF是AB的中点F到C的中线,即CF=FB。

我们需要证明AG、BG、CG是三角形ABC的三条边AB、BC、CA的中垂线。

由于AE=EC,所以角EAC=角ECA,同样,由于BD=DA,所以角DBA=角DAB。

根据角的平分线定理,我们可以得知角GAB=角GAC=角BAG=角CAG。

同理,我们可以得知角GBA=角GBC=角ABG=角CBG,以及角GCB=角GCA=角CGB=角AGC。

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所以有角CAB+角ABC+角BCA=180度。

根据角度和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角GAC+角BAG+角GAB+角GCA+角GBA+角GCB=(角CAB+角ABC+角BCA)*2=360度因此,角GAB+角GBC+角GCA=180度。

由此可见,G是三角形ABC的内角的三边的共同交点,即G是三角形ABC的重心。

证毕。

向量证明: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的运算来证明三角形的重心定理。

假设点A、B、C分别对应向量a、b、c。

点G对应向量g,即G=(x,y,z)。

根据中线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等式:BG=(AB+BC)/2CG=(AC+BC)/2AG=(AC+AB)/2我们可以将这些等式转化为向量的形式:2BG=AB+BC2CG=AC+BC2AG=AC+AB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2(b-g)=(a-b)+(c-b)2(c-g)=(a-c)+(b-c)2(a-g)=(b-a)+(c-a)将等式两边展开,我们可以得到:2b-2g=a-b+c-b2c-2g=a-c+b-c2a-2g=b-a+c-a整理等式,我们可以得到:3g=a+b+c因此,向量g的坐标为(x,y,z),满足等式3g=a+b+c,即g=(1/3)(a+b+c)。

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性质

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性质

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性质三角形重心是三角形内部所有中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点。

在三角形的研究中,三角形重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判定三角形的形状、判断三角形的大小和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性质的方法。

三角形重心判定定理是三角形研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定理,也是几何学中的一道经典问题。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判断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计算三角形的重心坐标。

三角形重心的坐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G = (\frac{x_1 + x_2 + x_3}{3}, \frac{y_1 + y_2 + y_3}{3})$其中,$G$表示三角形重心的坐标,$x_1$、$x_2$、$x_3$、$y_1$、$y_2$和$y_3$分别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

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定理需要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证明三角形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线是什么。

中线是连结三角形两个顶点及其对边中点的线段。

因此,三角形有三条中线。

中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来:$AB: \frac{x_1 + x_2}{2}, \frac{y_1 + y_2}{2}$$BC: \frac{x_2 + x_3}{2}, \frac{y_2 + y_3}{2}$$AC: \frac{x_1 + x_3}{2}, \frac{y_1 + y_3}{2}$其中,$AB$、$BC$、$AC$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x_1$、$x_2$、$x_3$、$y_1$、$y_2$和$y_3$分别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

我们需要证明三条中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重心。

假设$G$为三角形的重心,且$G$在$AB$和$BC$上,那么$G$必定在$AC$上。

这是因为$AC$是由两点$(x_1, y_1)$和$(x_3, y_3)$组成,而重心$G$又满足以下条件:$\frac{AG}{AB} = \frac{BG}{BC} = \frac{CG}{AC}$由此可得:$\frac{AG}{AB} = \frac{2}{3}$$\frac{BG}{BC} = \frac{2}{3}$$\frac{CG}{AC} = \frac{2}{3}$因为$AG$和$BG$都是中线,所以它们分别等于$AB$和$BC$的一半。

三角形中线重心定理

三角形中线重心定理

三角形中线重心定理哎呀,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几何知识——三角形中线重心定理!别看名字听起来挺吓人的,其实超级好玩,就像是在玩一个找宝藏的游戏呢!想象一下,咱们画了一个三角形,就像是搭了一个小帐篷。

这个帐篷有三个角,每个角都想和对面的边说说话。

于是,它们各自画了一条线,从角到对边的中点,这条线就叫做中线,就像是三条秘密通道一样。

你猜怎么着?这三条中线居然不是乱七八糟地交叉,而是在一个神奇的点上相遇了!这个点可厉害了,它就是咱们要找的重心,就像是三角形的肚脐眼一样,特别有意思!更神奇的是,这个重心把每条中线都分成了特定的比例,从顶点到重心的距离,总是比从重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两倍。

这就像是三个小朋友分糖果,大哥哥总是能得到小弟弟的两倍那么多。

要是你把三角形剪出来,用一根针戳在重心的位置,这个三角形居然能保持平衡!就像是杂技演员表演的平衡木一样,一点都不会歪。

这就是为啥叫它重心啦,它真的就是三角形的平衡点!有意思的是,不管你画什么样的三角形,胖的瘦的,高的矮的,歪的斜的,这个规律都不会变。

就像是数学界的铁律一样,谁也改变不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的猫,不管怎么摔都能四脚着地,简直是猫界的重心定理!老师告诉我们,重心还有个特别酷的性质: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的平方和,是最小的。

这就像是在三角形里找一个最佳的位置,让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最合理,就像是选择最佳的聚会地点一样。

要是你把三角形想象成一块三角披萨,重心就是最适合下手的地方。

因为在这个点切开,每一块都能保持平衡,谁也不会说你偏心。

这简直就是解决"分披萨纠纷"的神器啊!有同学问了,这个定理在生活中有啥用?其实可多了!建筑师设计房子的时候就得考虑重心,要不然房子可能歪歪扭扭的。

制作玩具的时候也要用到,比如三角形的陀螺,不找准重心就转不起来。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定理告诉我们,看似复杂的东西其实都有它的规律。

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出的一道谜题,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定义

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定义

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定义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三角形的重心与三顶点的连线所构成的三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定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定义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即重心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的长成反比。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重心坐标为((X1+X2+X3)/3,(Y1+Y2+Y3)/3。

推论:由性质1可知GA+GB+GC=0向量BO与向量BF共线,故可设BO=xBF,根据三角形加法法则:向量AO=AB+BO=a+ xBF=a+ x(AF-AB)= a+ x(b/2-a)=(1-x)a+(x/2)b.向量CO与向量CD共线,故可设CO=yCD,根据三角形加法法则:向量AO=AC+CO=b+ yCD=b+y(AD-AC)= b+y(a/2-b)=(y/2)a+(1-y)b.所以向量AO=(1-x)a+(x/2)b=(y/2)a+(1-y)b.则1-x= y/2, x/2=1-y,解得x=2/3,y=2/3.证明三角形重心判定定理中线定理,又称重心定理,是欧氏几何的定理,表述三角形三边和中线长度关系。

在△ABC中,AI为BC边上的中线。

求证:AB?+AC?=1/2(BC)?+2AI?以BC的中点I为原点,直线BC为x轴,射线IC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A点坐标为(m,n),B点坐标为(-a,0),则C点坐标为(a,0)。

过A点做AD⊥x轴交x轴于点D,AE⊥y轴交y轴于点E,则D(m,0),E(0,n)。

由勾股定理可得AO?=m?+n?,中线定理的证明中线定理的证明AB?=(a-m)?+n?=a?-2am+m?+n?,AC?=(a+m)?+n?=a?+2am+m?+n?.∴AB?+AC?=a?+2am+m?+n?+a?-2am+m?+n?=2a?+2m?+2n?=2a?+2(m?+n?)又∵AO?=m?+n?,∴AB?+AC?=2a?+2AO?又∵B(-a,0),C(a,0),∴a=BC∴a?=BC?∴2a?=2·BC?=BC?∴AB?+AC?=BC?+2AO?=BC?+2AI?。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积石中学王有华同学们在学习几何时,常常用到三角形的重心定理.但很多同学不会证明这个定理?下面给出三种证明方法,你阅读后想一想,哪一种证明方法最好.已知:(如图)设ABC 中,L 、M 、N 分别是BC 、CA 、AB 的中点.求证:AL 、BM 、CN 相交于一点G ,且AG ﹕GL= BG ﹕GM= CG ﹕GN=2﹕1. 证明1(平面几何法):(如图1)假设中线AL 与BM 交于G ,而且假设C 与G 的连线与AB 边交于N ,首先来证明N 是AB 的中点.现在,延长GL ,并在延长线上取点D ,使GL=LD 。

因为四边形BDCG 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BDCG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B G ∥DC ,即GM ∥DC.但M 是AC 的中点,因此,G 是AD 的中点.另一方面,GC ∥BD ,即NG ∥BD.但G 是AD 的中点,因此N 是AB 的中点.另外,G 是AD 的中点,因此AG ﹕GL=2﹕1.同理可证: BG ﹕GM=2﹕1, CG ﹕GN=2﹕1.这个点G 被叫做ABC 的重心.证明2(向量法):(如图2)在ABC 中,设AB 边上的中B C线为CN ,AC 边上的中线为BM ,其交点为G ,边BC 的中点为L ,连接AG 和GL ,因为B 、G 、M 三点共线,且M 是AC 的中点,所以向量BG ∥BM ,所以,存在实数1λ ,使得 1BG BM λ=,即 1()AG AB AM AB λ-=-所以,11(1)AG AM AB λλ=+-=111(1)2AC AB λλ+- 同理,因为C 、G 、N 三点共线,且N 是AB 的中点. 所以存在实数2λ,使得 22(1)AG AN AC λλ=+-= 221(1)2AB AC λλ+- 所以 111(1)2AC AB λλ+- = 221(1)2AB AC λλ+- 又因为 AB 、 AC 不共线,所以1221112112λλλλ=-=-⎧⎨⎩ 所以 1223λλ== ,所以 1133AG AB AC =+ . 因为L 是BC 的中点,所以GL GA AC CL =++ =111()332AB AC AC CB -+++ =121()332AB AC AB AC -++- =1166AB AC +,即2AG GL =,所以A 、G 、L 三点共线.故AL 、BM 、CN 相交于一点G ,且AG ﹕GL= BG ﹕GM= CG ﹕GN=2﹕1C证明3(向量法)(如图3)在ABC 中,BC 的中点L 对应于1()2OL OB OC =+, 中线AL 上的任意一点G ,有(1)OG OA OL λλ=+- 1122OA OB OC λλλ--=++.同理,AB 的中线CN 上的任意点G ′,1122OG OC OA OB μμμ--'=++,求中线AL 和CN 的交点,就是要找一个λ和一个μ,使OG OG '=.因此,我们令12μλ-=,1122λμ--=,12λμ-=.解之得13λμ==.所以111333OG OG OA OB OC '==++.由对称性可知,第三条中线也经过点G . 故AL 、CN 、BM 相交于一点G ,且易证AG ﹕GL= BG ﹕GM= CG ﹕GN=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BC, F E = BC;
2
4. 同理,HK
1 BC, HK = BC;
2
5. 由此,F E
BC
1 HK, F E = BC = HK;
2
6. 由平行四邊形判別定理,F EKH 為一平行四邊形;
7. 由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EG
=
GH ,由此
BG
=
2 BE
3
8.

B E 、C F
3. 因 AG = GH, AF = F B, 由三角形中位線定理,CF BH;
4. 同理,BE CH;
5. 由此,BGCH 為一平行四邊形;
A
FG
E
B
C
K
H
6. 由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所以,BK = KC, GK = KH,由此,AK 實為由 A 到 BC 的中線。 ABC 的 三條中線相交於一點。
性質(1)
若 G 為 ABC 的重心,則,S AGB = S AGC = S BGC (以 S AGB 記 AGB 面積)。
1. 因 BD = DC,由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有 S ABD = S ADC , S GBD = S GDC ,
2. S ABG = S ABD − S GBD = S ACD − S GCD = S ACG 3. 同理,S ABG = S BCG 4. 所以,S ABG = S BCG = S ACG
7. 亦因為 AG = GH = 2GK, G 到頂點 A 的距離是它到對邊中點 K 距離的 2 倍。
1
證明(2)
1. 設 E、F ,分別為 AC、AB 的中點,BE、CF 交於 G
2. 命 BG 的中點為 H,CG 的中點為 K,
3. 因 AE = EC, AF = F B,
由三角形中位線定理,F EAF NhomakorabeaBE
G
C D
參考資料
1. 賀功保、葉美雄.三角形的五心.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第 36 頁) 2. Durell.A New Geometry for Schools,1963 (P.192)
3
2. 因為 F E BC, F E : BC = 1 : 2,由 EGF ∼ BGC,可直接得知 BG : GE = 1 : 2, 惟因希望盡量避免使用相似三角形性質,是以用上述的證明。
3. 為避免出現循環論證(由 A 證明 B,而 A 的證明卻是由 B 導出),一般書本都只使用早前宣 示過,證明過的定理。
4. 以 Durell 的 A New Geometry for Schools 為例,三角形重心定理編號為 28,而有關相似圖形 的討論卻安排在該書的第三部分、定理 70 後。
5. 雖然三角形重心定理並不包含在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內,惟相似圖形亦只安排在幾何原本的 第六卷才作出有關討論。
2
證明(3)
A
F
H
B
E
G
K
C D
5. 因 BG 的中點為 H,BC 的中點為 D,
8. 所以,HDGF 為一平行四邊形;
6. 由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1
DH CG, DH = CG; 2
7. 由此,DH
1 GF, DH = CG = GF ;
2
9. GD = F H = 1 AG,且 AG F H GD 2
10. 由此, AGD 為一直線。
• 這定理指出
1. 三條中線相交於一點;這一交點稱為三角形 的 重心(Centroid)(亦有稱為 形心)。
2. 如圖,若命這一交點為 G,則 AG = 2GD, BG = 2GE, CG = 2CF
A
FG
E
B
C
D
證明(1)
1. 設 E、F ,分別為 AC、AB 的中點, 命交點為 G
2. 延長 AG 至 H 使得 AG = GH,AH 交 BC 於 K。
交於 BE
上的一點
G,其中
BG =
2 BE
3
A
F
E
G
H
B
K
C
A
E
G
B
C
D
9. 同理,若中線 BE、AD 交於 BE 上的一點 G ,亦可證得 BG = 2 BE, 3
由此,G 、G 為同一點, 10. 所以, 三條中線相交於一點G,且 由 G 到一頂點的距離是它到對邊中點距離的 2 倍。
註:
1. 在證明 BG = 2BE 的時候,本毋須引入H、K, 3
三角形重心定理 (Centroid Theorem)
三角形的三條中線相交於一點, 這個點到頂點的距離是它到對邊中點距離的 2 倍。
• 三角形的一個頂點與其對邊中點的連線,稱為三 角形的 中線;所以一個三角形有三條中線;
• 如圖,若 D、E、F ,分別為 BC、AC、AB 的中 點,則 AD、BE、CF 為 ABC 的三條中線。
1. 設 D、E、F ,分別為 BC、AC、AB 的中點,BE、CF 交 於 G(右圖刻意地不將 D 放在 BC 的中點位置上。)
2. 命 BG 的中點為 H,CG 的中點為 K,
3.

AG、GD
(今欲證明:AGD
為一直線,且 AG =
2 AD)
3
4. 如證明(2),有:(1)F EKH 為一平行四邊形; (2) F G = GK = KC;(3) F H = 1 AG;(4) F H AG;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