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漆原理介绍
电泳漆原理
电泳漆原理电泳漆是一种常用的涂装工艺,它利用电场作用将带电颗粒悬浮在液体中,通过电泳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涂层。
电泳漆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泳漆的原理及其工艺特点。
电泳漆的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将带电颗粒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
首先,将带有颜料和树脂的液体称为电泳涂料,涂料中的颗粒带有电荷,通常为负电荷。
然后,在涂料中形成电场,工件作为阳极放置在电场中。
当电场加电后,带有负电荷的颗粒会被电场吸引向阳极移动,并沉积在工件表面。
随着颗粒的沉积,涂料形成致密的涂层,从而实现对工件的保护和装饰效果。
电泳漆具有一些独特的工艺特点。
首先,电泳漆的涂层均匀致密,能够覆盖工件表面的各个角落和凹凸部位,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和保护性能。
其次,电泳漆的成膜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厚度均匀的涂层,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电泳漆采用水性涂料,无溶剂挥发,符合环保要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电泳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材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电泳漆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工艺参数。
首先是电泳槽的设计,需要保证电场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涂层厚度不均匀的情况。
其次是电泳涂料的配方,需要控制颗粒的粒径和分散性,以确保涂层的质量。
此外,电泳漆的工艺条件,如电场强度、涂料浓度、沉积时间等也需要精确控制,以获得理想的涂层效果。
总之,电泳漆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涂装工艺,具有均匀致密的涂层、快速成膜、环保无污染等特点。
通过合理控制工艺参数,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涂层,满足不同工件的装饰和保护需求。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泳漆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电泳烤漆原理及用途
电泳烤漆电泳烤漆概念电泳涂装(electro-coating)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
电泳涂装的原理发明于是20世纪30年代末,但开发这一技术并获得工业应用是在1963年以后,电泳涂装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涂膜形成方法,是对水性涂料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施工工艺。
具有水溶性、无毒、易于自动化控制等特点,迅速在汽车、建材、五金、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烤漆分为两大类,一类低温烤漆固化温度为140°-180°,另外一类就称为高温烤漆,其固化温度为280°-400°。
电泳烤漆原理电泳涂装属于有机涂装,利用电流沉积漆膜,其工作原理为“异极相吸”。
电泳涂装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为带电荷的涂料粒子与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相吸。
采用直流电源,金属工件浸于电泳漆液中。
通电后,阳离子涂料粒子向阴极工件移动,阴离子涂料粒子向阳极工件移动,继而沉积在工件上,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
当涂膜达到一定厚度(漆膜电阻大到一定程度),工件表面形成绝缘层,“异极相吸”停止,电泳涂装过程结束。
整个电泳涂装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电解:水的电解电泳: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向阴极或阳极泳动的过程电沉积: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在阴极或阳极沉积的过程电渗:沉积的电泳涂膜收缩、脱去溶剂和水,形成均匀致密的湿膜烤漆一般是用来喷涂和烘烤车漆的,因此,烤漆房最确切的描述应为“喷烤漆房”。
喷漆时,外部空气经过初级过滤网过滤后由风机送到房顶,再经过顶部过滤网二次过滤净化后进入房内。
房内空气采用全降式,以0.2-0.3m/s的速度向下流动,使喷漆后的漆雾微粒不能在空气中停留,而直接通过底部出风口被排出房外。
这样不断地循环转换,使喷漆时房内空气清洁度达98%以上,且送入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可在车的四周形成一恒定的气流以去除过量的油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喷漆的质量。
铝材电泳涂漆的原理及应用
铝材电泳涂漆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铝材电泳涂漆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涂装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静电吸引力将涂料粒子沉积在铝材表面,形成整齐平坦、均匀致密的漆膜。
具体的原理如下:•电解质溶液:在电泳涂漆过程中,准备一个含有涂料颗粒和电解质的溶液。
涂料颗粒带有正电荷,而电解质则会在溶液中形成负电离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涂料颗粒溶液。
•电极反应:在电泳涂漆过程中,铝材作为阳极放置于电泳槽中,而阴极则连接到负极,形成电场。
当电极反应开始时,阳极表面通常会生成氧化膜,这有助于增强涂层附着力。
•静电吸引:在电泳涂漆过程中,铝材表面带有阳极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荷的涂料颗粒会受到吸引并沉积在铝材表面。
这种静电吸引力使得涂料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涂层。
•硬化和固化:在铝电泳涂漆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硬化和固化过程。
这可以通过加热涂层来实现,使其达到之前预定的硬度和耐久性。
2. 应用铝材电泳涂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适用于铝制品的美观、防护和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建筑领域:铝材电泳涂漆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如铝合金门窗、幕墙、阳台等。
通过电泳涂漆,可以使铝材具有抗紫外线、耐久性强、色彩丰富等特点,提高产品的质感和寿命。
•汽车工业:铝材电泳涂漆在汽车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汽车的车身、车门、行李架等都可以采用电泳涂漆技术,以提供优异的外部表面保护和装饰效果。
•电子业:铝材电泳涂漆在电子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铝制电路板、外壳和散热器等产品经过电泳涂漆后,能够提高电路板的绝缘性能、电子器件的散热效果,并且外观更加美观。
•家具与家居:铝材电泳涂漆在家具与家居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铝制家具、窗帘轨道、衣柜等产品可以通过电泳涂漆来实现表面保护和装饰。
•工业设备:铝材电泳涂漆在工业设备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例如,工业制造中的机械零部件、输送机、流水线等都可以通过电泳涂漆来实现外部保护和提高装饰性。
阴极电泳涂料涂装原理修订稿
阴极电泳涂料涂装原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阴极电泳涂料涂装原理简介一、电泳涂料成膜原理1.涂料工作原理电泳涂装(electro-coating)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
电泳涂装的原理发明于是20世纪30年代末,但开发这一技术并获得工业应用是在1963年以后,电泳涂装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涂膜形成方法,是对水性涂料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施工工艺。
具有水溶性、无毒、易于自动化控制等特点,迅速在汽车、建材、五金、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泳涂装属于有机涂装,利用电流沉积漆膜,其工作原理为“异极相吸”。
电泳涂装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为带电荷的涂料粒子与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相吸。
采用直流电源,金属工件浸于电泳漆液中。
通电后,阳离子涂料粒子向阴极工件移动,阴离子涂料粒子向阳极工件移动,继而沉积在工件上,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
当涂膜达到一定厚度(漆膜电阻大到一定程度),工件表面形成绝缘层,“异极相吸”停止,电泳涂装过程结束。
整个电泳涂装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电解:水的电解●电泳: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向阴极或阳极泳动的过程●电沉积: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在阴极或阳极沉积的过程●电渗:沉积的电泳涂膜收缩、脱去溶剂和水,形成均匀致密的湿膜阴极反应2H2O + 2e- → 2(OH)- + H2阳极反应2H2O → 4H+ + O2 + 4e-当pH=3 ↓ ---(COO)- [阴离子树脂] COOHM→M n+ +e-(金属)↓ ---(COO)- [阴离子树脂]---(COO)nM [析出]阳极反应2H2O → 4H+ + O2 + 4e-阴极反应2H2O + 2e- → 2(OH)- + H2pH = 12~14 ↓—NH+ [阳离子树脂]—N [析出]在电场作用下,涂料粒子向阴极移动(电泳),由于受到阴极附近碱扩散层(OH-)的影响,涂料粒子在阴极聚结(电沉积)。
简述电泳漆涂装原理
简述电泳漆涂装原理
电泳漆涂装是一种常见的涂装工艺,它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涂料均匀地附着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坚固的保护层。
电泳漆涂装具有涂层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
电泳漆涂装的原理是利用电场作用将涂料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一个带电的涂料颗粒,然后将带电颗粒引导到金属表面上,通过电化学反应使涂料颗粒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坚固的涂层。
电泳漆涂装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预处理、电泳涂装和烘干。
预处理是为了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锈蚀等杂质,保证金属表面的清洁度和光洁度。
预处理的方法有机械清洗、化学清洗、电解清洗等。
电泳涂装是将预处理后的金属件浸入电泳槽中,槽中的涂料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金属表面移动,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电泳涂装的涂料一般为水性涂料,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
烘干是将涂装后的金属件放入烘箱中,使涂层干燥固化,形成一层坚固的保护层。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根据涂料的种类和厚度而定。
电泳漆涂装的优点是涂层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好等,但也存
在一些缺点,如涂装成本高、设备复杂等。
因此,在选择涂装工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电泳漆涂装是一种常见的涂装工艺,具有涂层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
阴极电泳漆介绍
SH-2000型阳离子电沉积涂料施工工艺一、阴极电泳漆涂装基本原理电泳涂装过程同时包含着电解、电泳、电沉积、电渗等四个过程。
① 电解任何一种导电液体在通电时产生分解的现象称为电解 一般电解伴随有在一个或两个电极上溢出气体,在电极上分别进行着氧化与还原反应,电解过程主要是水的电解:阴极:↑+−→−+-22222H OH e O H 阳极:↑+−→−--22244O O H e OH 电解越强导电介质通过的电流越强。
② 电泳在导电介质中,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受电场的作用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在阴极电泳涂装过程中,带正电荷的高分子聚合物包裹着颜料粒子向阴极方向移动。
③ 电沉积阳离子型聚合物在阴极上沉析的现象称为阴极电沉积。
首先是水进行电解,在阴极上产生氢气并形成OH~,致使在阴极表面形成高碱性介质层,当阳离子型聚合物泳至高碱层的阴极时就与OH~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积涂层.④ 电渗刚沉积到被涂物面上的涂膜是半渗透膜,在电场的持续作用下,涂膜内部所含的水份从涂膜中渗析出来,使涂膜脱水的现象称为电渗,电渗越好的涂膜越致密,抗物理变形性越好,防腐蚀性越好,由于电沉积涂膜是疏水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所以允许用水清洗涂膜表面所带出的浮漆。
二、涂装工艺流程SH-2000阳离子电沉积涂料建议施工工艺如下:脱脂→热水洗→除锈→水洗→中和→水洗→表调→磷化→水洗→去离子水洗→电泳→超滤水喷淋回收→水洗→去离子水洗→烘干施工工艺中的前处理工序对施工涂膜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尽管前处理工艺各不相同,但是总的原则是以能满足电泳涂装条件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各施工单位可自行选择前处理工艺。
电泳施工要求入电泳槽工件必须无油、无锈;无机械杂质、无酸、无碱、无磷化浮灰等杂质。
为了获得良好的电泳涂膜,前处理工序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工件表面脱脂完全。
⑵工件磷化后要求磷化膜均匀,致密,无斑痕,无磷化浮尘。
⑶磷化后末道纯水其电导率要求在20µm∕cm 以下,并要求用醋酸将其PH值中和至6.5-7,此冲洗水可循环使用,当电导率高于20µm∕cm 时应及时更换。
电泳涂装原理
电泳涂装原理电泳涂装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涂装工艺,它利用电场作用将带电颗粒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涂层。
电泳涂装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材料等领域,具有涂层厚度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好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电泳涂装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电泳涂装的原理是利用电场力将涂料颗粒沉积在工件表面。
在电泳涂装过程中,工件作为阴极,放置在含有涂料颗粒的电泳槽中,通过外加电压,在工件表面形成一个电场。
涂料颗粒带有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工件表面运动,并沉积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层。
涂层的厚度可以通过电压、电泳时间等参数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涂层厚度的控制。
其次,电泳涂装的涂料颗粒是通过溶剂悬浮在水中的。
通常使用的涂料颗粒是由树脂、颜料、助剂等组成的固体颗粒,这些颗粒在水中形成悬浮液。
在电泳涂装过程中,涂料颗粒被电场吸引到工件表面,并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涂层。
由于涂料颗粒是悬浮在水中的,因此电泳涂装也被称为水性涂装,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最后,电泳涂装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在汽车制造中,电泳涂装可以为汽车表面提供耐腐蚀、耐磨损的涂层,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
在家电制造中,电泳涂装可以提供外观美观、耐用的涂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在建筑材料制造中,电泳涂装可以为铝型材、钢结构等提供表面保护,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因此,电泳涂装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电泳涂装是一种利用电场力将涂料颗粒沉积在工件表面的涂装工艺。
它具有涂层厚度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材料等领域。
希望本文对电泳涂装的原理及应用有所帮助。
电泳漆工作原理
电泳漆工作原理
电泳漆膜是一种由水溶性树脂及有机溶剂组成的一种具有很高机械强度和优良电性能的涂料。
它是由电泳槽和电泳涂料组成。
电泳涂料是利用电泳原理使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涂料(如漆膜厚度、附着力、抗冲击性等)在一定电场作用下,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
电泳涂料在漆膜表面上具有很高的附着力,并有一定的厚度,这是由于树脂在漆膜表面形成了一层水化膜,使漆膜与水隔离而形成一层保护膜。
它可保护金属工件免遭大气腐蚀、海洋腐蚀、盐雾腐蚀及湿热腐蚀等。
电泳漆广泛用于各种金属表面的涂装,如各种机械零件、仪器仪表、车辆等的内外表面涂装,以及一些特殊用途的涂饰等。
电泳涂装是利用电场作用使涂料均匀分散于水中而形成连续均匀涂膜的一种涂装工艺。
由于在电场作用下,涂料中的水溶性树脂能与水结合,从而降低了水中溶质浓度,并形成低分子化合物,使涂膜具有了良好的附着力和防腐蚀性能。
—— 1 —1 —。
电泳漆原理
电泳漆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电泳漆原理这玩意儿。
你看啊,电泳漆就像是一群小小的“油漆精灵”在工作呢!这些小精灵们特别有组织有纪律。
想象一下,把要涂漆的东西放到一个大池塘里,这个池塘里装满了带着电荷的电泳漆溶液。
这些“油漆精灵”可聪明啦!它们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
当通上电后,哎呀,那场面,就跟一场热闹的舞会似的!带正电的精灵们会欢快地往带负电的那一边跑,带负电的呢,就相反方向跑。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就紧紧地抱住要涂漆的东西,给它穿上一层漂亮的“漆衣”。
这多有意思呀!就好像是这些小精灵们齐心协力在完成一项大任务。
而且哦,电泳漆的好处可多啦!它能让涂漆特别均匀,不会这里厚那里薄的,多棒啊!不像有些涂漆方法,涂得乱七八糟的。
你说这电泳漆是不是很神奇?它能让那些原本普通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闪亮亮的。
比如说一个铁架子,经过电泳漆的处理,就变得又光滑又好看,还能防锈呢!这就好比一个灰姑娘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公主。
再想想,要是没有电泳漆,那我们身边的好多东西不就没那么好看,也没那么耐用啦?那些汽车的零部件、各种金属制品,要是没有电泳漆的保护,那不得很快就坏掉呀?
电泳漆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它的作用可太大啦!它就像是一个默默奉献的小卫士,守护着我们身边的各种物品,让它们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电泳漆原理,它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呢!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多彩,更加耐用。
下次当你看到一个漂亮的涂漆物品时,可别忘了这背后电泳漆小精灵们的功劳呀!。
电泳涂装及其原理
电泳涂装及其原理电泳涂装(Electrophoretic Coating,简称E-coating)是一种应用电泳原理进行涂装的工艺。
它采用电场的作用将涂料颗粒带电,然后使其在具有相反电荷的工件表面沉积形成涂膜。
电泳涂装具有高效、环保、高质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五金、机械制造等行业。
电泳涂装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除油洗净→酸洗→草酸洗→活化→电泳涂装→固化。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电泳涂装的原理及其工艺特点。
电泳涂装原理:电泳涂装的原理基于电化学原理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即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会发生电泳现象。
涂料颗粒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带有负电,被放置在具有正电的工件上,随后形成平均厚薄的、均匀的密封膜。
电泳涂装的工艺特点:1.均匀涂装:电泳涂装能够使涂料颗粒在电场的引导下沉积,因此涂层厚度均匀,且与工件表面的形状高度吻合。
2.高效流程:电泳涂装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涂装,具有高效的生产能力。
涂料的使用率可达到95%以上,节约涂料,降低成本。
3.环保节能:电泳涂装过程中涂料可以循环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电泳涂装无需使用溶剂或稀释剂,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排放。
4.优质涂膜:电泳涂装涂膜密封性好,附着力强,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
同时,电泳涂装还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的选择,并能达到艳丽而持久的效果。
5.适用范围广:电泳涂装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金属制品,如铝合金、钢铁、镀锌钢等,同时也可以应用于一些非金属材料。
电泳涂装的工艺流程:1.除油洗净:将工件浸泡在去油剂中,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污垢,保证涂膜的附着力。
2.酸洗:将工件浸泡在酸洗液中,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锈渣,提高与涂料的附着力。
3.草酸洗:将工件浸泡在草酸洗液中,去除酸洗过程中残留的铁锈和其他杂质。
4.活化:将工件浸泡在活化液中,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和浸泡过程中产生的浸渍剂。
5.电泳涂装:将工件放置在电泳槽中,与涂料颗粒形成电场。
涂料颗粒带负电,受电场的力作用下沉积在工件表面。
电泳涂料成膜原理
电泳涂料成膜原理一、电泳涂料成膜原理1. 涂料工作原理电泳涂装(electro-coating)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
电泳涂装的原理发明于是20世纪30年代末,但开发这一技术并获得工业应用是在1963年以后,电泳涂装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涂膜形成方法,是对水性涂料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施工工艺。
具有水溶性、无毒、易于自动化控制等特点,迅速在汽车、建材、五金、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泳涂装属于有机涂装,利用电流沉积漆膜,其工作原理为“异极相吸”。
电泳涂装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为带电荷的涂料粒子与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相吸。
采用直流电源,金属工件浸于电泳漆液中。
通电后,阳离子涂料粒子向阴极工件移动,阴离子涂料粒子向阳极工件移动,继而沉积在工件上,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
当涂膜达到一定厚度(漆膜电阻大到一定程度),工件表面形成绝缘层,“异极相吸”停止,电泳涂装过程结束。
整个电泳涂装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电解:水的电解●电泳: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向阴极或阳极泳动的过程●电沉积: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在阴极或阳极沉积的过程●电渗:沉积的电泳涂膜收缩、脱去溶剂和水,形成均匀致密的湿膜电极附近主要的化学反应如下表所示:阳极性电泳涂装阴极性电泳涂装阴极反应阳极反应2H2O + 2e-→ 2(OH)- + H2阳极反应2H2O → 4H+ + O2 + 4e-当pH=3 ↓---(COO)-[阴离子树脂]COOHM→M n+ +e-(金属)↓ ---(COO)- [阴离子树脂]---(COO)nM [析出]2H2O → 4H+ + O2 + 4e-阴极反应2H2O + 2e-→ 2(OH)- + H2pH = 12~14 ↓—NH+ [阳离子树脂]—N [析出]反应过程图如下所示:在电场作用下,涂料粒子向阴极移动(电泳),由于受到阴极附近碱扩散层(OH-)的影响,涂料粒子在阴极聚结(电沉积)。
电泳涂装基本原理
电泳涂装基本原理阴极电泳涂料所含的树脂带有碱性基团,经酸中和后成盐而溶于水。
通直流电后,酸根负离子向阳极移动,树脂离子及其包裹的颜料粒子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并沉积在阴极上,这就是电泳涂装的基本原理(俗称镀漆)。
电泳涂装是一个很复杂的电化学反应,一般认为至少有电解、电泳、电沉积、电渗这四种作用同时发生。
1、电解任何一种导电液体在通电时产生分解的现象,如水的电解能分解成H2和O2。
2、电泳在导电介质中,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如阴极电泳中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R3N H)夹带和吸附颜料粒子由电泳过程移向阴极。
3、电沉积漆粒子在电极上的沉积现象。
电沉积的第一步是H2O的电化学分解,这一反应至使在阴极表面区产生高碱性(OH)界面层,当阳离子(树脂和颜料)与OH反应变成不溶性时,就产生涂膜的沉积。
4、电渗刚沉积到被涂物表面的涂膜是半渗透的膜,在电场的持续作用下,涂膜内部所含的水分从涂膜中渗析出来移向槽液,使涂膜脱水,这种现象称电渗。
电渗使亲水的涂膜变为涂膜,脱水而使涂膜致密化。
编辑本段制作过程它包括四个过程:1 )电解(分解)在阴极反应最初为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及氢氧根离子OH ,此反应造成阴极面形成一高碱性边界层,当阳离子与氢氧根作用成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涂膜沉积,方程式为:H2O→OH+H2 )电泳动(泳动、迁移)阳离子树脂及H+ 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而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过程。
3 )电沉积(析出)在被涂工件表面,阳离子树脂与阴极表面碱性作用,中和而析出不沉积物,沉积于被涂工件上。
4 )电渗(脱水)涂料固体与工件表面上的涂膜为半透明性的,具有多数毛细孔,水被从阴极涂膜中排渗出来,在电场作用下,引起涂膜脱水,而涂膜则吸附于工件表面,而完成整个电泳过程。
编辑本段工艺特点电泳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
电泳涂漆原理及工艺完整版
电泳涂漆原理及工艺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电泳涂漆原理及工艺一、原理:电泳原理类似电镀。
工件放在电解液中,与电解液中另一电极分别接在直流电源两端,构成电解电路。
电解液为导电的水溶性或水乳化的涂料,涂料溶液中已被离解的阳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这些带电的树脂离子,连同被吸附的颜料粒子一起电泳到工件表面并失去电荷形成湿的涂层,这一过程称为电泳。
二、特点:(一)电泳的优点:1、生产效率高。
在各种涂漆方法中,电泳涂漆生产效率最高。
只要将工件浸入涂料中,几分钟之内即可完成电泳涂漆过程,故适于大批量生产,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2、涂层质量好。
只要电泳设备、工艺正常,电泳漆层表面均匀,漆膜紧密,与工件附着力好,不会出现流痕、不均匀等缺陷。
3、节约原材料。
电泳涂漆,材料利用率一般可达85%以上,比喷漆要省40%。
原材料可得到充分利用。
4、劳动条件好。
电泳涂漆电解液溶剂是水,不存在易燃易爆问题,也不污染空气,因此工作环境好。
(二)电泳的缺点:1、设备庞大、投资多。
除具备完整的前处理设备外,还需电泳槽及相应的附属设备、超滤装置及纯水制备设施、专用直流电源等。
2、适用涂料及品种受限制。
目前电泳涂料仅限于水溶性漆和水乳化漆;颜色仅限于深色底漆或单层底面两用漆,白色及浅色则困难。
其原因是在电泳过程中如阳极电泳沉积法)电离的铁离子和树脂阴离子中和沉积在工件上成黄棕色。
3、电泳漆膜后需烘烤。
一般烘烤工艺为150℃、1h,故耗能大。
三、电泳工艺:电泳工艺分为阳极电泳和阴极电泳:若涂料粒子带负电,工件为阳极,涂料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在工件沉积成膜称为阳极电泳;反之,若涂料粒子带正电,工件为阴极,涂料粒子在工件上沉积成膜称为阴极电泳。
阳极电泳的特点是:原料价格便宜(一般比阴极电泳便宜50%);设备较简单,投资少(一般比阴极电泳便宜30%);技术要求较低;涂层耐蚀性能较阴极电泳差(约为阴极电泳寿命之1/4)。
电泳涂装的机理
电泳涂装的机理电泳涂装的机理电泳涂装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为带电荷的涂料粒子与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相吸,采用直流电源,导电工件浸入电泳漆工作液中。
通电后,阳离子涂料粒子向阴极工件移动,阴离子涂料粒子向阳极工件移动,继而沉积在工件上,在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
当涂膜达到一定的厚度,工件表面形成绝缘层时,“异性相吸”即停止,电泳涂装过程结束。
可以概括为下列四个物理化学作用。
1. 电解(electrotysis)任何一种导电液体在通电时产生电离分解的现象称为电解。
在电泳涂装过程中电泳涂料电解劝成阴离子型或阳离子型的胶体涂料粒子,水电解成H+和OH-,在阴极上放出氢气,在阳极上放出氧气,阳极产生溶解。
电解反应在沉积涂装中应适当控制,否则将导致不良效果(尤其在工件入槽段)。
2. 电泳(eletrophoresis)在导电介质中的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受电场的影响向相反电极泳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例如在阴极电泳涂装过程中在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胶体的涂料粒子电泳移向阴极。
3. 电沉积(eletrodeposition)涂料粒子在电极上的沉析现象称为电沉积。
在阴极电泳涂装时带正电荷的粒子在阴极上凝聚,即带正电荷尔蒙的涂料粒子到达阳极(被涂物)表面上(高碱性的界面层)得到电子,并与氢氧离子反应变成水不溶性,沉积在被涂物上。
在阳极电泳涂装时带负电荷的粒子在阳极上凝聚。
电沉积过程是电泳涂装作用中最重要的。
4. 电渗(eletroandosmosis)在用半透膜间隔的溶液的两端(阴极和阳极)通电后,低浓度和溶质向高浓度侧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渗。
在电泳涂装过程中,漆膜沉积的初始阶段粒子(或离子)电荷不一定全部被中和、放电。
沉积所得的涂膜的疏松的,含水量相当高,离子能通过半渗透的膜。
在电场的持续作用下,涂膜内部所含的水分从涂膜中渗析出来移向工作液,使涂膜脱水。
电渗性好的电泳涂料泳涂后的湿漆膜可用手摸,不粘手,脱水后的湿膜牢牢黏附在底材上,通常用水清洗不能洗掉,而随工件带出附着的湿漆膜上的工作液可用水冲洗衣掉。
电泳涂装的原理
电泳涂装的原理
电泳涂装是一种常用的涂装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电场的作用使涂料颗粒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而密实的涂层。
具体的原理如下:
1. 金属工件制备:首先,将金属工件进行清洗和表面处理,以去除污垢和氧化层,保证涂层能够牢固地附着在金属表面。
2. 准备电泳涂料:将涂料加入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悬浮液。
此时,涂料中的颗粒带有电荷。
3. 构建电场:将金属工件作为阳极,放置在电泳槽中。
在工件周围设立阴极,与工件相隔一定距离。
然后,通过外部电源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建立直流电场。
4. 电泳过程:在电场的作用下,涂料中的带电颗粒会受到电场力的吸引,沿电场线运动。
由于工件表面带有负电荷,在靠近工件时,带正电荷的颗粒会被工件吸附,形成涂层。
5. 硬化和固化:涂层形成后,将工件从电泳槽中取出,并进行硬化和固化处理。
一般情况下,会采用高温或自然干燥的方法,让涂层变得坚固和耐久。
通过电泳涂装技术,可以实现工件表面的均匀涂装,具有较高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此外,电泳涂装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污染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金属制品等行业中。
电泳漆的与众不同
电泳漆的与众不同简介电泳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涂料工艺,主要用于金属制品的表面涂装。
与传统喷涂工艺相比,电泳漆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优势,如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高效的涂装过程、卓越的涂膜质量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泳漆的工艺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领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泳漆及其与众不同之处。
工艺原理电泳漆的工艺原理基于电化学反应,涉及两个主要过程:阳极氧化和阴极沉积。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表面处理:金属制品在进行电泳漆涂装之前,需要经过必要的表面处理,如除油、除锈等。
这样可以确保涂膜附着力和质量。
2.阳极氧化:金属制品首先作为阳极被浸入含有阳极溶液的槽中。
在电解作用下,金属表面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膜,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能。
3.涂装槽:金属制品经过阳极氧化后,会被移到电泳涂装槽中。
电泳涂装槽中含有电泳漆溶液,其中的固体颗粒带有正电荷。
4.阴极沉积:金属制品作为阴极被浸入电泳涂装槽中。
由于阳极溶液中的固体颗粒带有正电荷,它们会受到电场吸引并在金属表面沉积下来。
这样,金属表面就形成了一层均匀的电泳漆涂膜。
5.固化:涂装完成后,金属制品会经过固化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电泳漆涂膜会在高温环境中固化,以提高涂膜的硬度和耐磨性。
特点与优势相较于传统喷涂工艺,电泳漆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1.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由于经过阳极氧化处理,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够有效防止金属的腐蚀。
2.高效的涂装过程:电泳漆涂装过程中,金属制品作为阴极浸入电泳涂装槽中,电泳漆会自动覆盖其表面,无需额外的人工操作。
这大大提高了涂装效率。
3.卓越的涂膜质量:由于电泳漆涂膜是沉积在金属表面上的,因此涂膜质量非常好。
涂装后的金属制品表面光滑、均匀,涂膜的附着力和耐久性也很好。
4.环保性:电泳涂装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溶剂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电泳漆可回收利用,不会产生大量废液和废料。
应用领域电泳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主要用于金属制品的涂装。
电泳漆的原理解析
以下为电泳漆的原理:1、电泳是涂装金属工件有效的方法之一。
电泳涂装是将具有导电性的被涂物浸在装满水稀释的浓度比较低的电泳涂料槽中作为阳极(或阴极),在槽中另设置与其对应的阴极(或阳极),在两极间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在被涂物表面沉积出均匀细密、不被水溶解涂膜的一种特殊的涂装方法。
2、电泳涂装过程中伴随着四种化学物理变化,即电解、电泳、电沉积、电渗。
(1)电泳:在胶体溶液中,分散在介质中的带电胶体离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向着带异种电荷的电极方向移动,由于胶体离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分散介质的阻力,相对于真溶液在电场中离子迁移的阻力要大得多,移动速度较慢,犹如在分散介质中的泳动,故称电泳。
胶粒电泳速度取决于电场强度及水溶性树脂分散时的双电层结构特性。
(2)电解:当直流电场施加于含电解质水溶液时,水在电场中会发生电解,在阳极区析出氧气,阴极区析出氢气。
阳极反应:2OHˉ→↑O2 + 2H+ 4e阴极反应:H2O+e →↑1/2H2 + OH一般,电泳体中杂质离子含量愈高,即体系的电导愈大,水的电解作用愈是剧烈,这样由于大量气体在电极逸出,树脂沉积时就会夹杂气孔,导致涂层针孔及粗糙等弊病。
因此,在电泳涂装过程中应尽量防止杂质离子带入电泳液中,以保涂装质量。
(3)电沉积:在电泳涂装时,带电荷的粒子(树脂和颜填、料)在电场作用下到达相反电荷的电极,被H(阳极电泳)OH(阴极电泳)所中和,变成不溶于水的涂膜,这层漆膜很稳定,而且致密均一。
这一过程称为电沉积。
如在阳极电泳中,当带负电荷的水溶性树脂粒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到达阳极(被涂工件)时,即发生电沉积反应,首先是OH放电:2OHˉ→↑O2 + 2H+ 4eOH+H=H2O 此反应的结果使阳极区周围H积聚,即局部PH值降低,这时过量H即于RCOO树脂阴离子反应,使树脂析出并沉积在阳极(被涂工件)表面:RCOO+H →↓ROOOH 。
(4)电渗:这是分散介质向电泳粒子泳动相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电泳漆的防锈原理
电泳漆的防锈原理
电泳漆的防锈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电化学保护和物理屏障。
首先,电化学保护是指通过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电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表面,从而达到防止金属腐蚀的目的。
在电泳漆涂覆过程中,金属基材作为负极,通过外加电流使负极表面发生电解,溶解出的金属离子与正极上的漆膜反应,形成一层金属表面保护膜,防止氧气、水分和其他腐蚀性物质对金属的腐蚀。
其次,物理屏障是指漆膜本身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能够阻隔外界的腐蚀性介质的侵蚀。
电泳漆膜的形成是通过电泳工艺将漆液中的树脂颗粒带电沉积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漆膜。
漆膜具有高强度、光滑、致密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屏障外界氧气、水分和其他腐蚀性物质对金属的腐蚀。
综上所述,电泳漆的防锈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化学保护和物理屏障两种作用机制,保护金属基材不受腐蚀。
电泳漆涂装原理
电泳与电泳漆的基本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泳又名——电着(著),泳漆,电沉积。
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最先应用于汽车底漆。
由于其出色的防腐、防锈功能,很快在军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近几年才应用到日用五金的表面处理。
由于其优良的素质和高度环保,正在逐步替代传统油漆喷涂。
电泳漆以离子状态分散于水中,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定向集结在五金工件表面上,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根据电泳漆中的树脂粒子电离后带电状况的不同,可分为阳极电泳(树脂粒子电离后成负离子,简称 AED)及阴极电泳(树脂粒子电离后成正离子,简称CED)。
电泳涂覆层的耐腐蚀性能极其优良(一般能通过中性盐雾试验400小时以上),抗变色性能强;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好,可进行各种机械加工;涂覆层色彩鲜艳,根据用户的要求可以配制成各种颜色,常见的有金色、大红色、翠绿色、宝蓝色、咖啡色、枪色、黑色等;与油漆工艺相比,施工性能好,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显著减少,被广泛应用在各个生产部门,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零配件,建材(锁具及门把手)、五金电器、工具、家具、办公用品,金属眼镜架、拉链头、锁匙扣、火机风罩、弹簧,电镀产品、铝制品、表带、标牌、首饰、工艺品及化妆品盒,厨房用品(刀具)、浴室用品(水暖器材)、家用电器、医疗器械及玩具,以及其它要求彩色电泳的场合。
电泳与电镀相比,区别明显:电泳漆层高低电位厚薄均匀,一般电镀高低电位处镀层厚薄差距大;电泳漆层能完全覆盖隐蔽处,一般电镀不能深入隐蔽外。
电泳涂装与油漆喷涂相比,也有明显不同:在附着力方面,前者强、很难脱落,后者不强、易脱落;在防腐性方面,前者耐腐蚀,后者不耐腐蚀;在装饰性方面,前者平展光滑,后者表面粗糙、平滑度低;在环保性方面,前者符合环保要求,后者污染严重。
(资料来源:中国环氧树脂专家库)電泳漆塗裝工藝是在電泳膠體溶液(ColloidalSolution)中於兩極之間加以電壓,在陰極工件放出電荷,使陰極表面pH值變成鹼性,令電泳膠體溶液中的乳化劑分解,樹脂之彌散膠體離子受電場影響而驅動,並沉積在陰極工件之上形成高分子膜,直至工件上的沉積層達到一定厚度,成為絕緣層,此時,陰極附近之電解作用便會停止,這便完成電泳過程。
金属棒材表面喷涂电泳漆加工
金属棒材表面喷涂电泳漆加工随着人们对物品质量和外观要求的日益提高,金属棒材表面喷涂电泳漆的加工工艺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金属棒材表面喷涂电泳漆可以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紧密的涂层,具有很好的耐腐蚀、耐氧化、防抗剥落的性能,外观也十分美观。
本文将介绍金属棒材表面喷涂电泳漆加工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金属棒材表面喷涂电泳漆加工原理金属棒材表面喷涂电泳漆加工的原理是通过直流电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电泳漆涂层。
当电泳涂料溶液被电解质分解后,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粘附性极强,厚度均匀的漆膜。
漆膜在电场作用下向金属表面移动,覆盖长的细棒表面,漆膜在金属表面膜下形成一层连续致密的电泳膜层,从而起到优良的防腐、防刮、防锈等作用。
二、金属棒材表面喷涂电泳漆加工方法1. 预处理首先要进行金属表面的预处理。
因为金属表面往往存在很多杂质和腐蚀物,在喷涂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除油、除锈等处理。
清洗可以采用机械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方法,机械清洗除去金属表面的机械杂质,化学清洗则可以通过碱洗或浸泡去垢来清洗污渍。
除油则需要选用适合的去油液,将金属表面的油污洗净。
除锈则是将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锈层去除,一般采用机械砂光和酸洗等方法。
2. 涂料喷涂处理好后就可以进行涂料喷涂了。
涂料喷涂前要将喷枪预热,喷枪的喷口要保持清洁。
喷涂时需要掌握好距离,喷枪与工件的距离要恰当,一般为15-20厘米左右,不可过近或过远。
涂料的喷涂应均匀,涂层在不厚不薄的情况下,达到涂层的平整度和均匀度,同时避免漆面的质量意在表面出现空气泡、针孔和橘皮等缺陷。
3. 固化喷涂完成后需要进行固化。
固化是将喷涂后的漆液进行烘干、晾干、或者UV辐射固化,使其达到所需涂层的性能。
三、注意事项1. 金属表面预处理必须彻底,防止污染和锈层等杂物残留。
2. 涂料的配比需要精确,涂料要保持新鲜,存放要注意防止老化。
3. 涂料喷涂时需要注意稀释液的添加和喷枪的压强,掌握好涂料喷涂的宽度和均匀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行,伴随一定量的气泡(电解水产生)。高于断裂电压,电解剧烈,气泡产生速度极快,将 导致电泳过程完全失控,此时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高电流引起漆膜温度急湿膜电阻下降,湿膜电阻下降又引起更高的电流密度,如此往复,最终得到外观极 差的漆膜。
低于 MCT 时,随着温度降低,湿膜厚度增加但疏松多孔,水电解产生的气泡多于涂 料粒子的电沉积,树脂的流平性不佳。随着温度增加,膜厚减少,膜致密性增加。 高于 MCT 时,膜厚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膜致密性同时增强。最佳槽液温度通常高于 MCT 值 3℃。而其中不溶于水的助溶剂决定 MCT 大小。如果不加助溶剂,随着时间 的推移,助溶剂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MCT 曲线向右移动。因此,可以调节助 溶剂含量得到所需的最佳 MCT,最佳槽液温度及最佳漆膜。
● 湿膜电阻:不同电泳时间CED湿膜电阻(Ω)。随着电泳进行,膜厚增加,湿膜电阻 RN增加,电流量减少,如下图:
电流-时间
15
10 电流-时间
5
0 时间
电阻-时间
15
10 电阻-时间
5
0 时间
其影响因素有:漆液配方,其中溶剂、基料、颜料和助剂含量都会影响湿膜电阻大小。
● 槽液电导:电阻倒数,1/R=西门子(S) 去离子水的电导率通常小于 10μs/cm。槽液中的离子主要来自于主题树脂及研磨树 脂被酸中和后产生的离子,槽液电导主要由这些离子产生,颜料本身产生的离子很 少,因而槽液不挥发分越高,电导越高。
如果孔洞非常小,法拉第盒问题可以通过辅助阳极解决。
增加泳透力的因素有: 更长的电泳时间 工件屏蔽作用小,例如孔洞较多且大 施工电压高 库仑效率高(低 C/g 或高 mg/C) 固体分含量高 CED 湿膜电阻高(工件外表面电沉积在断时间内终止,电沉积可以更快进入内腔) CED 槽液电导率升高
● 槽液流动速率:电泳槽中槽液流动速率(m/s)
阴极电泳涂料涂装原理简介
一、电泳涂料成膜原理
1. 涂料工作原理 电泳涂装(electro-coating)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
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涂装方法。电泳涂装的原理发明于是20世纪30年代末, 但开发这一技术并获得工业应用是在 1963 年以后,电泳涂装是近 30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 殊涂膜形成方法,是对水性涂料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施工工艺。具有水溶性、无毒、易于自动 化控制等特点,迅速在汽车、建材、五金、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它们可以在树脂胶束结构中存在,并可以随之电沉积在 CED 湿 膜中。 助溶剂含量的提高降低了 CED 湿膜电阻,使膜厚增加,泳透力降低。助溶剂对 MCT (最低聚结温度)影响很大。 ● MCT:最低聚结温度,适合电泳的最低温度,此时可获得最佳 CED 湿膜。 助溶剂进入树脂胶束并且影响电泳过程。当施工电压一定时,电泳过程通常在 18-32 ℃之间进行。温度与膜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 基本物理参数
● 电压(V)
● 电泳时间:电泳时间越长,泳透率越高。
● 槽液温度(℃):通常为 28-32℃
● 电量大小(库仑):电量(Q)=电流(I)×时间(t)
● 库仑效率:每克干漆膜所消耗的电量。该值与树脂中和度和电泳涂料配方有关。 库仑效率=电量(库仑)/干漆膜(g) 或 库仑效率=干漆膜(g)/电量(库仑)
2. 电沉积类型 ● 阳极电沉积(AED)
阳极电泳涂装,金属工件为阳极,吸引漆液中带负电荷的涂料粒子,电沉积时,少 量的金属离子(阳极氧化)迁移到涂膜表面,对涂膜的性能造成影响。阳极电泳涂料主 要用于对耐蚀性要求较低的工件,是经济型涂料。 ● 阴极电沉积(CED)
阴极电泳涂装,金属工件为阴极,吸引漆液中带正电荷的涂料粒子,由于被涂工 件是阴极而非阳极,进入涂膜的金属离子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漆膜性能。涂膜优良, 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
● 槽液电阻:不同温度下槽液电阻。
● 干膜厚度:单位μm。主要影响因素: 槽液温度 溶剂含量 槽液固体分 电泳电压 电泳时间
● 泳透力:涂装工件凹陷内腔的能力,可通过法拉第盒来表示: 包含内腔的工件(阴极)与阳极之间建立电场,电泳首先在工件外表面开始。
进入内腔的孔洞越小,孔洞周围产生的电场线越密集。开始,电场线不可能进入工 件内腔,内腔不存在电场,这就是法拉第盒。孔洞越大,盒子对内腔的屏蔽作用就越弱, 电场就由可能在内腔建立,更多电场线将进入内腔。进入程度随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电导 升高,库仑效率降低而增加。
电泳涂装属于有机涂装,利用电流沉积漆膜,其工作原理为“异极相吸”。 电泳涂装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为带电荷的涂料粒子与它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相吸。采用 直流电源,金属工件浸于电泳漆液中。通电后,阳离子涂料粒子向阴极工件移动,阴离子涂 料粒子向阳极工件移动,继而沉积在工件上,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当涂膜达 到一定厚度(漆膜电阻大到一定程度),工件表面形成绝缘层,“异极相吸”停止,电泳涂装 过程结束。整个电泳涂装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电解:水的电解 ●电泳:带电的聚合物分别向阴极或阳极
COOH
n+-
M→M+e (金属)
-
↓---(COO)[阴离子树脂] ---(COO)nM[析出]
阳极反应
+-
2H2O→4H+O2+4e 阴极反应
--
2H2O+2e→2(OH)+H2
+
pH=12~14↓—NH[阳离子树脂] —N[析出]
反应过程图如下所示:
-
响,涂料粒子在阴极聚结(电沉积)。槽液的流动影响扩散层,流动速率高,扩散层薄,流 动速率低,扩散层厚。刚沉积的湿膜含有大量水分,由于电流的影响,会发生部分脱水,使 湿膜不挥发份达到 80%(电渗)。脱水后湿膜牢牢黏附在底材上,通常的清洗不能洗脱。由 于边缘电流密度高,电泳过程首先发生在这些区域。如下图所示:
清洗吹干后,工件进入烘房,漆膜通过交联固化达到最佳性能。不同的电泳涂料所用的 烘烤温度不同,在指定工艺温度下,通常至少需要 20min 的烘烤时间。大部分烘房设有不同 的温度区。这种设计有利于工件通过不同温度区,逐步去除挥发性物质,防止溶剂斑和水迹 产生,使漆膜达到最佳流平,得到外观优良的漆膜。
三、阴极电泳涂料(CED)基本参数
2. 基本化学参数 ● 固体分(NV):槽液固体分,包括基料、颜料及不挥发添加剂。 ● pH
+
+
中基料所需要的酸量。
R-NH2 + +H → [RNH3]+ 如果中和度不够(MEQ 值太低,pH 太高),树脂水溶性降低,可能引起涂料粒子聚结。
[RNH3]+ + OH- → R-NH2 + H2O ● 电导:如前所述。中和酸的种类是影响电导的决定因素,酸越强,电导越高。 ● MEQ:毫克当量(mmol 消耗的酸或碱/100g 树脂)。
CED 电泳涂装线包括漆液循环系统、阳极系统、超滤系统、清洗系统、加料系统以及直 流电源等六大部分组成。
● 漆液循环系统
● 阳极系统 阳极系统由阳极槽、泵、阳极箱、极板、渗析膜、阳极液等组成。生产过程中主要针对 阳极液的变化进行监控。阳极液规格:pH 值:2~5(25℃)电导率:300-500ms/cm(25℃) 外观:淡黄色透明液体。
有两种毫克当量,MEQacid(mmolKOH/100g树脂)和MEQbase(mmol acid/100g树脂)。 MEQ值与槽液中和度有关。中和度=MEQacid/MEQbase。通常中和度在 50%左右,树脂水溶性 已经很好,中和度太高,酸度太高,对设备腐蚀较大。
● P/B(颜基比):P/B=P/(NV-P) ● 溶剂含量:影响膜厚及流平性。主要是助溶剂的影响,在电泳过程及 CED 湿膜形成
四、CED 设备
电泳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图:
1. 前处理设备 在 CED 主槽之前为前处理区好的前处理质量是获得具有优良耐蚀性和附着力漆膜的基 础。通常,前处理包括脱脂、清洗、磷化三部分:
脱脂: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工件表面的矿物油、润滑油及冲压拉延油以及附着在金属表面的 金属屑、灰尘、焊渣、它们是磷化和电泳潜在的尘埃源,可能引起涂膜外观的颗粒;注意脱 脂后的清洗效果。如脱脂不充分,一方面易产生黄锈,导致磷化不均匀;另一方面使磷化结 晶变粗,涂膜外观变差,耐蚀性能下降。一般在无锈的情况下,可省去除锈工艺,有锈则用 除锈剂去除。除锈后清洗干净,特别是夹缝、点焊缝等处易残留除锈剂(一般为无机酸)。 表 调剂由金属钛盐组成,它能沉积在工作上形成磷化膜的结晶中心。表面调整和表调效果的好 坏,直接影响磷化膜的状态以及磷化膜的结晶大小。 磷化:磷化方式:浸渍型和喷淋型磷化膜特征:· 外观:均匀、致密的灰色膜,无条纹、 花纹式杂色斑痕· 电泳失重:≤8%· 结晶大小:5~10mm · 膜厚:2~5mm· P 比:≥85% (喷淋型膜 P 比略低) 去离子水洗:清洗用循环去离子水,水质电导率≤100ms/cm 新鲜去离子水洗的水质≤ 25ms/cm(最好 10ms/cm 以下)最后一道去离子水洗后的滴水电导率应≤30ms/cm 滴水取样法:离开最后一道水洗区后至下一道工序(风干或电源)间滴落的水,以判断工件 的水洗状态。磷化膜表面的磷化沉渣应尽可能地洗掉。 2. 电泳槽
● 主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喷射管以及过滤器,保证槽液混合均匀,同时去除槽液中颗 粒污染物及杂质。
● 超滤系统—控制槽液电导率,提供后清洗工件的超滤液,并回收浮漆。 ● 热交换器—控制槽液温度。
电泳槽相关系统的控制: 3. 后冲洗
工件从超滤液出来后,利用超滤液冲洗掉黏附在漆膜表面的浮漆,浮漆可以回收到槽液 中,使漆液利用率提高,同时保证了漆膜光滑、美观。通过循环系统,清洗液也回收到槽液 中,从而使涂装效率达到 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