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诱导策略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停车诱导系统最优路径算法研究及其仿真平台构建的开题报告

停车诱导系统最优路径算法研究及其仿真平台构建的开题报告

停车诱导系统最优路径算法研究及其仿真平台构建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提高停车的效率,优化停车路线,成为城市交通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停车诱导系统应运而生。

停车诱导系统是指通过电子设备、软件程序等多种技术手段,帮助驾驶员找到最优的停车位,从而实现停车过程的高效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停车诱导系统最优路径算法是实现停车诱导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该算法通过对城市道路网络和停车位的分析,寻找最优的停车路线,从而提高停车的效率和便利性。

为了更好地研究停车诱导系统最优路径算法,需要构建一个仿真平台,通过模拟不同情况下的停车场景,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旨在研究停车诱导系统最优路径算法,并构建相应的仿真平台,实现以下目标:1、分析城市道路网络和停车位分布情况,制定最优路径规划算法。

2、针对不同场景(如高峰期、低峰期、特殊活动期间等),开展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3、构建用户界面和管理系统,实现停车诱导系统的功能和管理。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采用图论和最短路径算法,对城市道路网络进行建模和分析,确定最优路径。

2、利用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等),构建停车场景,进行仿真测试。

3、建立数据库,存储城市道路网络和停车场景的信息。

4、采用软件工程思想,设计停车诱导系统的用户界面和管理系统。

预期实现的技术路线如下:数据采集->数据建模->算法开发->仿真实验->仿真验证->系统实现四、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具有以下价值和意义:1、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解决城市停车难题,优化城市交通流动性。

2、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拓展停车诱导系统的应用范围,给驾驶员提供更多的停车选择和服务。

3、为停车诱导系统的改善和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五、进度安排本课题的研究进度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4周):文献调研与资料收集。

停车诱导系统中信息预测的研究与实现

停车诱导系统中信息预测的研究与实现

停车诱导系统中信息预测的研究与实现
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停车诱导系统是解决停车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针对现有停车诱导系统存在的不足,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停车诱导系统中诱导信息有效性的主题,结合该领域发展趋势,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信息预报子系统。

本文设计的信息预报子系统,在引入时间序列预测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位占有率预测模型,给出了有效车位预测方案,同时也为神经网络的应用范围做出积极的拓展。

由于预测模型中加入的动态调用预测功能,使得本文所设计系统在灵活性和高效性方面得到了提升,且具备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该子系统通过大量实验获得的最佳预测模型,应用该系统能有效预测短期内车位占有率的变化,进行信息预报,为解决停车供需矛盾的问题做出了积极有益探索。

智能交通停车诱导系统技术指标

智能交通停车诱导系统技术指标

智能交通停车诱导系统技术指标一、系统组成整个停车诱导系统包括停车场信息采集系统、停车场信息管理系统和停车信息发布系统三大部分。

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可分为自动探测采集传输设备或人工输入采集传输设备两种基本类型:自动探测采集传输设备应由主机、LED汉字显示屏、车辆进出探测传感器等基本部件组成;人工输入采集传输设备应由主机、LED汉字显示屏、数据输入设备或装置等基本部件组成。

二、功能要求1、车辆进出情况采集传输:应能通过探测传感器自动采集方式或者人工输入方式,实时、准确采集每辆车进出场(库)的情况;并能将动态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

2、车位数据校核:应能以人工输入方式将场(库)空车位数和对外开放的总车位数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并应具有表示信息是否发送成功的提示。

3、对各停车场车位及车辆类型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储存。

对错误信息进行自动修改,并告警;4、设备应能接收并在LED汉字显示屏上显示从数据处理中心发送来的车位预约、公告等短文信息,并能同时发出表示接收信号的声光提示。

5、将检测出的故障设备信息反馈给各停车场,必要时)(向故障设备单位发出告警信号。

6、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7、经过统计和分析,(必要时)以图形或者图表方式输出各区域停车场使用状况历史统计信息。

8、为其他(CDMA/GSM网络、internet网络)用户提供数据接口,实现车位状况查询、车位预定等服务。

9、车辆完成车位预定服务后,对车辆信息进行相应的记录;10、为交警预留数据通道,使得交警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对诱导屏内容进行修改,或者发送修改内容到信息中心。

11、应能选择预存短语或快捷键进行回复和应答等操作,并具备表示发送是否成功的提示。

12、设备应能主动发起指向数据处理中心的长连接,对建立的数据链路进行自动护,并能显示数据链路的连接状态。

13、应能对因连接中断导致的未发送信息提供暂存,当连接恢复后,能自动补发。

14、应具备上电开机的自检功能。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智能停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是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停车效率,减少停车难问题,并提升用户停车体验。

本文旨在研究并设计一套智能的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为解决当前停车难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需求分析1. 车位检测需求:系统需能够实时检测停车场内各个车位的使用状态,包括空位、占用及特殊车位(如充电车位)等。

2. 泊位诱导需求:系统需提供准确的泊位诱导信息,引导驾驶员快速找到空车位,并实现自动泊车或半自动泊车功能。

3. 用户体验需求:系统应具备友好的交互界面,提供实时、准确的停车信息,并保障用户隐私安全。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1) 车位检测模块:采用视频识别技术、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等设备,实时检测车位状态。

(2) 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实现车位检测模块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显示模块:在停车场入口、出口及关键位置设置显示屏,实时显示车位信息及泊位诱导信息。

(4) 自动泊车模块:可选用超声波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实现自动泊车辅助功能。

2. 软件设计(1) 数据处理模块:对车位检测模块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车位状态的实时更新和存储。

(2) 泊位诱导算法:根据停车场布局和车位状态,设计合理的泊位诱导算法,引导驾驶员快速找到空车位。

(3) 用户交互界面:设计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提供实时、准确的停车信息,并支持多种交互方式(如手机APP、显示屏等)。

(4) 数据库管理模块:对用户信息、车位信息等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关键技术分析1. 车位检测技术:采用视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手段实现车位的实时检测和状态更新。

2. 泊位诱导算法:根据停车场布局和车位状态,设计合理的泊位诱导算法,如基于路径规划的泊位诱导算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泊位推荐算法等。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智能停车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中,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作为智能停车场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研究与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车位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2.1 车位检测系统概述车位检测系统是智能停车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停车场内的空余车位进行实时检测,为车主提供准确的停车信息。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停车场内的车位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

2.2 车位检测技术分析目前,常见的车位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等。

其中,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但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红外线检测技术成本较低,但易受光线、温度等因素干扰;视频检测技术则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准确性,但需要较高的处理能力。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

2.3 车位检测系统设计车位检测系统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感器的布局和选型,应根据停车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布局方式;二是数据传输与处理,应采用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三是系统集成与调试,应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并进行充分的测试与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3.1 泊位诱导系统概述泊位诱导系统是智能停车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引导车辆快速、准确地找到空余车位。

该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停车场内的空余车位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以图像、文字等形式展示在显示屏上,同时通过指示箭头等方式引导车辆进入空余车位。

3.2 泊位诱导系统设计要点泊位诱导系统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显示界面的设计,应使界面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二是引导方式的选型,应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如语音提示、文字提示、图像提示等;三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应采用稳定可靠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停车场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停车场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了运 行 指 标 体 系在 实 际运 用 中 的有 效 性 与 正 确 性 。
关键词
停 车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运行评价 ; 指 标 体 系
文献标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a / _ . i s s n 1 6 7 4 — 4 8 6 1 . 2 0 1 4 . 0 2 . 0 1 3
以上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停 车场 的规划 、 停车设
2 . 1 停 车效 率评 价指标
施的建议等静态信息方面进行 的分析与评 价, 对于停
车场的实际运营评价的研究则基本上没有 , 笔者从停 车场的实际运行数据人手 , 建立 了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以综合全面地评价停车场的运行情况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2 2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 0 2 — 1 4
标体 系 , 缪 立新等 提 出了对城市停 车场进 行社会
动态信 息 , 每1 辆 车驶 离停 车场后 , 都会 生 成 1 条 信息 。综 合 利用 停 车 场 的这 2种数 据 , 可 以建立
停车 场 的运行 评价 指 标 体 系 , 以分析 停 车 场 的 运
行状 况 。
经济效益评价 的指标体系 , 沈旗 等[ 5 ] 从停 车场投 资 者和使用者 的角度建立停车 场评价 体系 , 蔡家明 ]
运用模 糊 理论 和 层次 分析 法 ( a n a l y t i c h i e r a r c h y p r o c e s s , AHP ) 构建 了城 市停车场 评价模 型和分 析 方法 , 董红彦等 ] 基 于层 次分析法 建立停 车场 服务 水平模糊评 价模 型 , 华剑烽 等 ] 运 用层 次分析 法对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城市停车问题日益突出,智能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成为解决停车难题的关键。

其中,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是智能停车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对车位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引导,提高停车效率,优化停车体验。

本文旨在研究与设计一种高效、准确的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以期为智能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后,详细阐述了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车位检测算法、图像处理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设计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车位检测算法,能够实现对车位状态的快速、准确识别;二是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泊位诱导系统,能够实现车位信息的实时传输和智能引导;三是将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提高了停车效率和停车体验。

本文对所设计的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性能分析,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对未来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技术研究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技术是实现自动泊车诱导系统的关键部分,其准确性和实时性对提升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车位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传感器选择、信号处理、车位状态识别等方面。

传感器选择是实现车位检测的第一步。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

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检测车位,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适用于室外停车场。

红外线传感器则通过检测红外线的反射来判断车位状态,其精度和稳定性受环境影响较大,适用于室内停车场。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综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综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综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车辆保有量的增加,给城市的停车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尤其是城市核心区域,停车难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管理部门采取了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进行管理,并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目前尚未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进行系统综合评价,因此本文拟着重从多个角度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优化和改进城市停车管理工作。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探究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城市停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

首先,通过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探讨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实质及其构成要素。

其次,通过对目标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考察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分析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文的研究工作将在4个月内完成。

其中,第一至第二个月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探讨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实质及其构成要素;第三至第四个月通过对目标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考察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分析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最终,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和总结。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方案。

预期成果包括: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案例调研;对目标城市区域停车诱导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对区域停车诱导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提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和研究报告。

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研究综述

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研究综述

世界商业区停车诱导信息系统于 2 0 0 4年 1 月 2 2 81 3
1 国 内 外 P S发 展 应 用 GI
欧洲在停车诱导信息 系统研 发和应用方 面起 步 较早 。17 年 ,德国的亚琛 ( ah n 91 A c e )市在主要 的
投入使用 ,覆盖 了 4个停车场 的 1 1 4 5的停车位 。上 海市黄浦区于 2 0 0 2年初开始建设停车诱导信息系统 ( 一期 ) ,共 1 个停车场 、3 0 8 0 0多个车位。工程分为 三级诱 导 ,有大 中小三种引导屏 ,按距离 远近分层 显示停 车场方位 、行车方 向 、道 路状况及 动态车位
把每个停车场 的特性和使用状态公布于众 ,可 以提高 停车场 的使 用率 ,从而发挥停 车场 的效益 。T k d, aaa K的研究表明 .停车诱 导信息系统能使在停车场排队 的车辆数量大约减少 1%,路 内停车 ( 6 不合法停 车)
的车辆 数 减少 2 %。 0
—鞭泛嚣 瓣囊 豢 簿簇 囊≮ 蠢 舟 囊
得很 好的效果 ,P S 10的基本 思路 是把寻找停车 R 20 位 的汽车引导到离该车 最近的空位上 ,因此 ,为 了
况 ,并 提前 预约车位 。在广州作 为示范工程 的北京
路停 车诱导信 息系统 。共 6 个停车场 、2 0 0 0多个 车 位。该系统在主要路段设立 多个 电子 显示牌 ,滚 动 发布周边停车场 的空 车位信 息 .通过停 车诱导牌有
1 S ai no ai nier g R sac e t fF j n uhu U iesy uh u 5 0 2 hn . pt lIf a m o r tn E gne n eerh C ne o ui ,F zo nvrt,F zo,3 0 0 ,C ia i r a i 2 D pr e to lc o i If ao nier g ol e o h tn n lc o i E gne n,Fj n . e at n fEet nc no t nE gnei ,C l g P o i ad Eet nc nier g ui m r r i m n e f oc r i a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数量的激增,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的研发和实施成为了提高城市交通管理和车辆停放效率的重要举措。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对于解决停车难、寻找空车位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系统的研发不仅可以帮助驾驶员快速找到空车位,还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停放效率。

三、系统设计与技术实现3.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架构设计,主要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

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实时收集车位信息;传输层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处理层;处理层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应用层向驾驶员展示相关信息。

3.2 车位检测技术车位检测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采用超声波、红外线、视频识别等技术。

其中,超声波和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车位的占用情况,视频识别技术则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车位进行精确识别。

3.3 泊位诱导技术泊位诱导技术主要通过导航系统和显示屏等设备,向驾驶员提供空车位信息和泊车路线。

其中,导航系统可以通过GPS等技术,为驾驶员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显示屏则可以在停车场内展示空车位信息和停车场的布局等信息。

四、系统功能与特点4.1 系统功能本系统具有实时检测车位、显示空车位信息、提供泊车路线等功能。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停车场管理者提供车流、人流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4.2 系统特点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时性,可以实时检测车位和提供泊车路线;二是准确性,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准确识别车位和提供导航信息;三是智能化,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车流、人流等信息,为停车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智能交通系统在保障交通流的有序运行和缓解城市停车难题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智能停车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思路及其实施方案。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问题逐渐凸显。

传统停车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停车需求。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对于提升停车场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寻车时间以及降低交通事故风险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

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车位检测和泊位引导,有效提高停车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三、车位检测技术研究车位检测技术是智能停车场的核心技术之一。

目前,常用的车位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视频识别技术和地磁检测技术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如超声波和红外线检测技术精度高,但易受环境影响;视频识别技术成本较低,但处理算法复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车位检测技术。

四、泊位诱导系统设计泊位诱导系统是智能停车场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和信息技术手段,为驾驶员提供泊车位的实时信息和导航路径,从而帮助驾驶员快速找到空余车位并顺利完成停车。

泊位诱导系统设计需考虑以下几点:1. 信息采集:通过车位检测技术和传感器,实时采集停车场内各车位的占用状态信息。

2. 路径规划:根据驾驶员的停车需求和停车场内各车位的占用情况,规划出最优的泊车路径。

3. 导航与显示:通过显示屏、导航系统等方式,将最优泊车路径和相关信息展示给驾驶员。

4. 系统集成:将车位检测系统和泊位诱导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

五、系统实施方案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的实施方案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屏等;软件系统则负责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展示。

停车诱导系统的研究

停车诱导系统的研究

停车诱导系统的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市中小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在城市主要商务中心进行停车泊位成为众多车主头疼的问题,如何在停车场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停车位成为停车场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城市主要商务中心应用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拥堵状况和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并且能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1研究现状在国外,停车诱导系统从1986年开始德国科隆就开始操作实施,随后几年,英国也开始大规模应用停车诱导系统,紧接着在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国内,许多城市和地区在停车诱导系统的研究和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应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经过对停车诱导系统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多种实用的新型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并且正朝着人性化和服务定制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许多大城市急于改善停车管理的水平,对停车诱导系统有着广泛的需求,但是在停车诱导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2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泛在网络。

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的综合运用于整个运输系统,从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

从而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智能交通领域是物联网重要的应用领域,也是物联网最有可能取得产业化成功的行业之一。

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的研究作为智能交通的重要研究内容,它的应用可有效地缓解城市拥堵状况和道路占用,显著提高原有停车设施利用率,并且可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和噪声,起到优化交通环境的作用。

3影响停车的因素分析要实现智能停车,要首先明确用户在停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城市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规划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规划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规划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

而其中,城市停车难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交通的畅通,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建设停车场来缓解。

但由于城市土地的有限和建设成本的高昂,单纯依靠建设停车场难以根本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因此,城市停车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停车信息系统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等技术手段,可以将城市各停车场的空余停车位信息展示给车主,提高车主找车位的效率,减少拥堵时的闲置时间,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同时也为城市停车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选题旨在研究城市停车信息系统的规划及关键技术,以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城市停车信息系统的需求及其设计需求,深入了解城市停车管理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 研究城市停车信息系统中关键的技术问题,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处理、通信技术、地图技术等。

3. 探索城市停车信息系统中的优化方案,以提高最终用户的体验,如路线导航、智能推荐等。

4. 建立城市停车信息系统的模型及原型系统,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三、研究内容1. 城市停车信息系统的需求及设计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探究城市停车信息系统的需求及设计要求,包括数据采集、城市交通规划、用户需求等方面。

2. 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城市停车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信息采集(如无线传感、地面感应等)、数据处理(如大数据分析、车辆识别等)、通信技术(如互联网、无线通信等)和地图技术(如GIS等)。

3. 优化方案研究针对城市停车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如路线导航、停车位智能推荐等,以提高最终用户的体验。

4. 系统模型及原型系统的建立基于上述研究,建立城市停车信息系统模型,并搭建原型系统以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四、研究方法1. 系统地分析城市停车信息系统的需求及设计要求通过市场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城市停车管理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研究问题的本质,提取需求和要求,为后续技术研究提供指导。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繁忙的商业区和居住区,停车位的紧张使得寻找空余车位成为一项繁琐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研究并设计一种高效、智能的停车系统,以提高停车效率和用户体验。

二、系统概述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先进技术(如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的停车辅助系统。

该系统通过实时检测停车场内的车位使用情况,为驾驶员提供车位信息和泊车引导,从而帮助驾驶员快速找到空余车位并顺利完成停车。

三、系统设计1. 车位检测模块车位检测模块是智能停车场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通过传感器实现车位的实时检测。

传感器可以部署在停车位上或附近,通过感应车辆的存在与否来判断车位的使用情况。

此外,传感器还可以收集车位的尺寸、形状等信息,以便为驾驶员提供更准确的车位信息。

2. 泊位诱导模块泊位诱导模块主要负责为驾驶员提供泊车引导。

当驾驶员进入停车场时,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车位信息传输至驾驶员的智能手机或其他导航设备上。

驾驶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快速找到空余车位。

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或图像识别技术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泊车引导,帮助驾驶员顺利完成停车。

3. 数据分析与优化模块数据分析与优化模块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优化系统的性能。

通过对停车场的使用情况、车辆流量、车位利用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可以了解停车场的运行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

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反馈进行功能优化,提高用户体验。

四、技术实现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停车场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车辆的存在与否,并将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

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

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Leabharlann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


日期: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城镇居民小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 加,在给动态交通造成持续压力的同时,停车设施与服务供给不足以及管理滞后等 静态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引起对城市交通负面反馈。为了缓解静态交通压力,加 之受到资金,政策,土地供应等条件的制约,停车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停车诱 导信息系统 PGIS 由于其信息提取与发布具有实时性等优点,能使得有限的停车位 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减少非必要的交通流,从而逐渐被提上了议程。 基于这样的背景,论文以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的基本设计与管理方式为研究对 象,就停车诱导的基础关键理论和实施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停 车问题的现状与停车诱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停车诱导系统的发展前景和研 究的现实意义;在针对国内停车问题特点的情况下,介绍了停车行为模式的和停车 场的选择模型,同时也讨论了停车问题的基本影响因素;论文还展开了对于停车需 求预测这一关键技术的分类说明,比较了各个停车需求模型的基本框架和特点;并 结合佛山的停车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论文构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停车诱导和信息 系统的结构框架和实施框架。首先给出停车诱导和信息系统的具体描述,分析了系 统的功能需求、各构成子系统,详细介绍了应用于停车诱导和信息系统的现代高新 技术,给出了系统的理论实施框架:包括子系统的功能分类和服务目标,系统处理 流程,接口设计,运行环境,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接着,论文也分析了当前停车管 理的模式、策略以及政策,并对佛山当前的停车策略给出了详细建议。同时,论文 以佛山市区为背景为,建立了佛山的停车诱导系统的基本方案,提出了具体建议。 最后, 论文构建了停车诱导系统的评价体系, 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城市停车难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难问题更加严重。

解决停车难问题需要加大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完善路边停车管理、优化停车流程等多种措施,而信息化停车是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

信息化停车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导航、自动收费、停车位监测等功能,缓解停车难问题。

从技术上看,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系统需要准确地识别停车位、精确预测车位使用情况、采用智能算法进行停车流量分析等。

本研究将从关键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对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进行探究。

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提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研究并总结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分析并归纳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的关键技术,包括停车位识别、车位使用情况预测、智能算法等;(3)探究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的应用,包括智能导航、自动收费、停车位监测等;(4)提出一种有效的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方案,完善城市停车体系,缓解停车难问题。

3.研究内容和步骤(1)研究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的现状和趋势,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

(2)分析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停车位识别、车位使用情况预测、智能算法等。

(3)探究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的应用,以智能导航、自动收费、停车位监测为主要研究对象。

(4)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一种有效的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方案,以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

4.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计能够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分析总结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的关键技术和应用,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2)提出一种高效的信息化城市停车诱导方案,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3)通过本研究,推动城市停车系统的升级和提高,增进公众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5.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完成时间为半年,主要工作安排如下:第一周:撰写开题报告,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2024年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范文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研究与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面对停车资源日益紧张,停车位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管理并提升停车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本研究针对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提升停车场运行效率和改善用户停车体验提供技术支撑。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成为解决停车问题的关键。

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车位实时检测,可以快速提供可用车位信息,有效引导车辆快速找到空余车位,减少寻车时间,提高停车效率。

同时,该系统还能为停车场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其合理规划车位布局,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

因此,研究并设计智能停车场车位检测与泊位诱导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系统设计3.1 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分层设计思想,主要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

感知层负责车位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层将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处理层;处理层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应用层将处理结果以图形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3.2 关键技术本系统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通过在停车位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停车位的状态;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识别和追踪;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停车场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3.3 泊位诱导系统设计泊位诱导系统主要包括导航系统和显示系统两部分。

导航系统通过算法实时计算车辆的最优泊车路径,引导车辆快速找到空余车位;显示系统通过LED显示屏等设备将导航信息展示给驾驶员。

四、车位检测技术研究4.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车位检测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系统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和视频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车位的实时监测。

超声波传感器通过测量车辆与停车位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车位是否可用;视频传感器则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识别和追踪。

停车诱导系统介绍

停车诱导系统介绍

停车诱导系统(PGIS)技术调研报告一、停车诱导系统(PGIS)简介定义起初,停车诱导系统(Parking Guida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PGIS)可以被定义为:以多级信息发布为载体,提供停车场或停车库的位置、车位空满等信息,指引驾驶员停车的系统[1]。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居民需求的不断提高,停车诱导系统的涵义也发生了变化: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多种终端向车主提供停车场的位置、车位使用情况、道路交通情况、路线等实时信息,帮助驾驶员尽可能高效地找到停车场或停车位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背景自上个世界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机动车的保有量迅速增长,导致机动车的数量和停车位的数量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停车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驾驶员进入停车场后无法迅速的进入停车位置停放车辆,只能在场内无序流动寻找空余车位。

不但占用了场内出入主车道资源,甚至会造成场内交通拥堵。

驾驶员会花费更多不必要的时间“巡泊”,出行效率大大降低,也有可能影响驾驶时的心情。

●停车场管理者1)管理者并不知晓场内到底还有多少停车位可以使用,只能凭借人工勘察的方法。

2)需要配置大量专职管理人员在停车场内人工引导车辆停放,增加了停车场管理成本。

3)管理者无法每天及时统计不同时间段的车流量,不能及时地优化车位资源配置,导致停车场利用率低下。

●道路交通由于暂时找不到车位的车辆在道路上无谓绕行,正常的交通被施加不必要的压力,导致或加重交通堵塞,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效率和出行体验。

自然环境交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之一,通常在市区主要交通干道交叉口空气中的一氧化氮和氮氧化物常年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随着机动车量的增加及交通拥挤的严重,直接导致城市环境恶心,影响市民身心健康。

在完全没有诱导信息的条件下,驾驶员很有可能不得不根据实地停车场的情况持续地寻找停车场。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增加大量能源消耗,排放的有毒气体加剧城市的大气污染,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益。

中心城区停车诱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中心城区停车诱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中心城区停车诱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汽车普及率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日常出行的便利性与舒适性有了极大的改善。

而伴随汽车增加而引发的一系列交通问题也变得越发明显。

受制于有限的城市中心城区空间和停车场建设成本,停车问题成为了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停车诱导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出行车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为驾驶者及时提供可靠的停车诱导信息,不仅可以满足停车需求,还能通过减少停车迅游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让达到以静制动的目的。

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已有停车诱导系统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停车诱导显示屏的选址问题和停车诱导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之后针对我国城市中心城区停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分析。

探讨了停车诱导系统与交通诱导系统的区别,并对停车诱导系统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

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及具体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针对停车诱导系统中的诱导显示屏的选址问题,在分析前人所建立的可变信息板布点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可变信息板发挥的效用最大为目标的布点模型,与以往布点计算方法不同的是,本文考虑了人的因素,即距离事件发生地点的交叉口数目,设计了遗传算法优化求解步骤,对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和遗传算子进行了设计。

最后,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基于灰色局势决策的诱导板布点方法、基于模糊决策的诱导板布点方法和本文所建立的诱导板布点方法进行模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诱导板布点方法更有优越性,按照系统最优原则,试算表明此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第三部分,最后研究停车诱导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本文首先建立了包括软、硬件投资效益、停车诱导项目运行效果、停车诱导相关技术、驾驶员满意度及环境满意度5个一级指标和19各影响因素在内的系统评价体系,结合专家打分法,给出了停车诱导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线 形在 视觉 上 、心理 上保持 协 调 :合 成坡度 的控 制应 与线 形组
预约 集港模 式下 港 区道路 交通 控 制优 化设计 f . J 交通 建设 与管 理 , ]
2 1 , ( : 10 1 1 0 1 2) 0 — 0 .
根据 港 区车 辆 尺 寸 的 特 点 , 对港 口道路 平交 口几何 线形 进行 了专 门 的设 计 ,包括 平面 线形 和 竖 向线形 等方 面 以保证 港 口道
2 O 2 l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O 3 l 3 2 3 3 3 4 3 5 3 6
信 息 处 理( 信 息 传输 ( ) , 信 息 发 布( ) 信 息 预定 (
信 息 查询 ( 外 围P 设 施 ( ) R 与 其他 结 合 ( 投 资 成本 ( R 系统 运 营 成 本 ( 车辆 装 备成 本 ( 机构设置( 维 护状 况 ( ) . 监 管状 况 ( 景 观( 尾气满意度( 噪 声满 意 度 ( ) B 交 通 照 明( )

} ・_ }_・ ・ ・ ・ ・ ・ ・_ ・ ・■ ・ ・ } ・ H ・ ・ ・ _ ・ ・ } {・_}} H } } } } } { } } } } ・ }{・ } H } { } }{・ ・_ ・ _ ・ _ ・ ・_ ・ ・ ・ ・_ } ・ ・ ・ ・ ・ _ } ・ ・ } ・ ・ {・ ・ } } { } 专 } { } } { } } } }{・ H } } } } {・ } }{・ } } }
表 1 区域 停 车 诱 导 系统 综 合 评 价 初 选 评 价 指标
序 号 影 响 因素 序 号 影 响 因 素
所 选 的评 价指标 应有 数 据可 比性 、量 化可 比性
和技 术 可 比性 。所 构 建 的指标 体 系能对 评价 项 目给
出定 性 和 定 量 评 价 。
13 可操 作 性 原 则 .
交通 工 程 TaiEg erg rf nien f n i c
停 车诱 导 信 息 系 统诱 导策 略的
系 研 夯
胡 国 政
( 江 宝 龙 置业 发展 有 限公 司 ,江 苏 镇 江 2 2 0 ) 镇 10 0
摘 要 :从 评 价 目标 出发 ,根 据 综 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构 建原 则 ,提 出评 价指 标 体 系构 建 的 基 本 过程 ,并 结合 调 查整 理 出评 价
层 次 备 选 指标 集
等 重要 环节 。其 中 ,评 价指标 体 系 的选 取 与建 立是
分 析 法 指 标 体 系 的 初 选
专 家
综 合 评价 的重要 基础 ,是 有效 评价 停车 诱导 系统 诱 导 策 略 的保证
1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构 建 原 则
咨 询 法
除重复设 置指标而造成 评价结果 失真 的不合 理现象 。
15 层 次 性 原 则 .
评 价 指标 系统 应该 根据 评价 目的划分 成不 同层 次 ,为 衡量 系统 方 案 的效果 和确定 评 价指标 的权重 提 供方 便 。
2 3 4 5
6 7 8 9 1 O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行 车 时 间f 寻 找 次数 ( R) 平 均 排 队 长度 ( ) 步 行距 离 ( 尽)
出 行成 本 ( 泊位 需 求 度 ( 停车管理水平f 道路 通行 能 力 f R) 道 路安 全 性 ( ) 0 道 路饱 和度 ( ) , 违 章停 车数 ( 路侧停车数( ) 行 车速 度 ( ) 4 速 度标 准 差 ( ) 利用率( 负荷程度( ) 7 百辆车车位(
de y t m,pu sf r r he p o e s o t n o t u n e tg to o t v l a in i d x s se b o i x s se t o wa d t r c s fi,a d s rs o ti v sia i n t he e au to n e y t m y c mb ng wih t e s r e t h u v y.On t i a i,t e o d— l o v l to n x s se o e ina r i g g i a c y tm h s b ss he s c n fo r e auai n i de y tm f r g o lpa k n u d n e s se S c mpr h n i e e a u to se tb ih d a n i a o sa e a a y e o e e sv v l ai n i sa ls e nd i d c tr r n lz d. Ke r s y wo d :pa k n u d n e tae y v l a in s se r i g g i a c ;sr t g ;e au to y t m
合设 计 相结合 。有条件 时 ,一般
最 大 合 成 坡 度 不 宜 大 于 8 .最 %
[]龚 凤 刚 , 田春 林 , 白子 建 , 5 等. 区道 路交叉 口交通设计探讨 港 [. J 交通建设 与管理 ,2 1 ,1 ) ] 0 0 (1 :
1 0-1 0 01
小 合 成 坡 度 不 小 于 05 。应 避 .% 免 急弯 与 陡坡相 重合 的线 形 ,以 达 到行 车安 全 、减 少或预 防交 通 事 故 的 目的 有 研 究表 明 :平 曲线 与竖 曲 线应 相互 重合 ,且平 曲线 应稍 长 于竖 曲线 ,为理想情 况 ;平竖 曲 线 顶点 错 开 1 ,为较满 意 情况 ; / 4
评价 指标 体 系应该 具有 良好 的实用性 ,结 构 简 洁 明确 ,各指 标值 相对 易 于获取 、使 用 。
14 . 系 统 性 原 则

停 车 便 利性 (
1 9
信 息 采 集(
综 合 评价 指标 体 系要能 全 面并综 合地 反 映 出影
响评价 的各种 因素 ,但 应排 除指 标 间 的相 容性 ,消
的情 况 。为 了得到 圆滑舒 顺 的视
图 ,司机能在 路上 任一 点所看 到 的空 间 线 形 ,以平 曲线2 、竖 个
曲线3 为 限 。 个
4 结 语
[]贺海 ,段 绪斌 . 3 基于 虚拟现 实
技 术 的道 路 交通 设 计 浅 析 『I城 J.
市道 桥 与 防洪 ,2 1 ,7 :4 _ 3 0 1() 04 . 【] 白 子 建 , 田 春 林 ,贺 海 ,等 . 4
11 科 学性 原 则 . 即指 标 的选择 、指标权 重 系数 的确定 、数 据 的
图1
建 立 评 价 指标 体 系
价 指标 体 系构 建 基 本 过 程
则 ,按照 以上 建立初 选评 价指 标体 系 的方法 。通 过
分 析停 车诱 导 系统 的结构 和要 素 ,利 用智 能交 通 系
路平 面 交叉 口的安 全
参 考文 献
【]赵 巍 ,白子建 ,蹇峰 . 1 天津港
道 路 交 通 专 项 规 划 方 案 探 讨 『. J 1
北 方 交 通 ,2 0 。 (2 :8 — 6 0 8 1) 4 8 .
作 者 简 介 :段 绪 斌 ( 9 2 ), 男 , 河 1 8一 北 邯 郸 人 , 工 程 师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道 路 交 通 规 划 与设 计 工 作 。
初 选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筛 选 及 优 化
评 价 指标 体系 是连 系评 价专 家与 评价 对象 的纽
带 ,也 是连 系评 价方 法 与对 象 的桥梁 。为 了全 面 反
确 定 评 价 指 标
映 停车诱 导 系统 诱导 策 略 的预期 实施效 果 或系 统达 到 预期效 果 的何 种层 次等 方 面 的问题 ,并使 指标 体 系便 于操 作 运算 ,建 立停 车诱 导信 息 系统诱 导策 略 综合 评价 指标 体 系时 应遵循 以下原 则
收 稿 日期 : 2 2 0 —1 01 — 3 0
[]赵 伟 ,段 绪 斌 .港 区道 路 车 2 道 宽度 设 计 的探 讨 中国市 政
2 交 通 标 准 化 6l
T f nien 交通工程 rf Eg er ai n i c g
O 引 言
资 料 收 集
停 车诱 导 信息 系统 诱导 策 略评价 包括 评价 指标 体 系 的建立 、评价 指标 的标 准化 、评 价方 法 的确定
水平( ) 、运 行效 果 ( ) 、设 施 水平 ( 、投 资成 R)
本( ) 、管 理水 平 ( ) 交 通 环 境 ( ) 个 评 价 子 及 6 目标 ,通 过 对 其 分 析 ,并 在 广 泛 征 求 意 见 的 基 础
上 ,最终 确定 了3 个 影 响因 素 ,如 表 1 示 。 6 所
指 标 体 系 。在 此 基 础 上 ,建 立 区域 停 车诱 导 系统综 合 评 价 的 二层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并 对 各指 标 分 别 进 行 分 析 。 关 键 词 :停 车诱 导 ;策 略 ;评 价 体 系 中 图 分 类 号 :U4 . 915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7 6 2 1 ) 7 0 2 - 3 0 2 4 8 (0 2 1— 0 6 0
统 综合 评价 指标 体系 的现有 研究 成果 ,以系统 投 资
者 、管理 者 和使 用 者 为评 价 主体 ,综 合 考虑 经 济 、
选取 、计算与合成必须 以公认 的科学理论为依据 ,要 能 客观 、合 理地反 映区域停车诱 导系统产 生的影 响 。
12 可 比 性 原 则 .
技 术 、社会 和环境 等 多方 面的影 响 .共确定 了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