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季风期台湾海峡的逆温现象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试题

高二地理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试题

高二地理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试题1.海流对岛屿的气候影响很大。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能正确表示台湾岛东西侧海域冬夏季海流运动的是【答案】A【解析】由于沿海受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风向变化的差异形成,形成沿岸流,冬季偏北风影响,洋流呈自北向南流,夏季东南季风影响,则洋流呈自南向北流,而台湾东侧海域受日本暖流影响,洋流终年自南向北流。

【2】受海流的影响,台湾岛的气候状况为A.年温差东部小于西部B.冬季均温东部低于西部C.年温差北部小于南部D.冬季均温北部高于南部【答案】A【解析】结合上题结论,台湾岛的东侧终年受暖流影响,故温差较小,而西侧由于夏季洋流自南向北流,为暖流,而冬季洋流自北向南流,为寒流,故其西侧温差较大。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和洋流分布。

2.(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

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

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分析说明A处分布有豪雨林的原因。

(4分)(2)请解释E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较丰富的主要原因。

(2分)【答案】(1)受沿岸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2分);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水热条件能满足雨林生长(2分)。

(2)该海域有上升补偿流(1分),使海底养分上泛,为海洋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1分)。

【解析】(1)图中A处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因处在40°N至60°N的纬度范围内,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且处在迎风坡,降水丰沛,因此该地水热条件好,能满足雨林生长。

台湾东北季风是怎样形成

台湾东北季风是怎样形成

台湾东北季风是怎样形成台湾东北季风是怎样形成东北季风是因为强大的大陆冷高压在北半球的秋冬季节盘据蒙古和西伯利亚,顺著高压梯度的空气流动以及科氏力的影响,在中国华北地区风向是西北,华中地区转为正北,华南以南转为东北,故称东北季风。

东北季风因为发源于中高纬度陆地上,因此带来的都是较为干燥寒冷的气候,但是若经过海洋携带水气,则容易在迎风面地区降雨,如台湾北部、海南东北部、越南东岸等地区。

台湾的东北季风每年秋季后,高压在寒冷的欧亚大陆上发展,寒冷而乾燥的空气自大陆向海洋流出,一直到远离陆地抵达洋面之后,吸收较多的水份。

在大陆东岸,北纬30度以南地区,东北风盛行(风强而频率高)称为东北季风。

冬天,大陆高气压南下,伴随前缘的冷锋面通过东海到达台湾附近海域时,即带来东北季风,其风力常相当强劲。

台湾北部及东北部在受东北季风影响的季节裏,经常呈现阴霾有小雨的天气。

在台湾造成的特殊景观现象台湾因东北季风造成的有名的气候现象:风飞沙、九降风,影响住民的生活。

而北部山区生物的北降现象则是气候造成的生态影响。

1. 风吹砂:南台湾的沙岸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之下,海边的砂砾堆积在陆地地区的特殊景象,在恒春地区龙磐草原到佳乐水一带甚为显著。

2. 九降风:东北季风在登陆北部地区时,遇到迎风面降雨的情形,到达新竹、苗栗一带的时候,因为先前已有降雨,此时的风就变得又乾又冷,强劲的风力直逼台风的程度。

新竹有名的米粉就是靠著九降风风乾制造的。

3. 北降现象:指原本应出现在高纬度(较北,温带)、中高海拔的物种,因地形、气候原因而出现於低海拔的现象。

例如台湾北部山区(如阳明山系)普遍分布的野鸭椿、山菊原生於中高海拔或较高纬度的温带地区,但在阳明山区的低海拔即有分布,主要是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

又如,阳明山系山顶(海拔约1000米)的箭竹草原,一般只出现在约2500米以上的高山(台湾中央山脉),亦是因东北季风造成的强风及低温所影响。

台湾四季气候台湾属于亚热带海岛型气候,终年温暖潮湿,台中、花莲两地堪称四季如春;进入北回归线以南,则几乎可称全年如夏;只有位于岛屿北端的台北、宜兰两县,以及全岛800米以上的山区,才有较明显的四季变化。

高考一轮复习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专题训练题读“我国某区城示意图”(左图)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图”(右图),完成以下问题。

1.右图中的草方格沙障()A.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B.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D.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2.左图中的甲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A. 光照强B. 温差大C. 土壤肥沃D. 水源充足【答案】1.B 2.D【解析】1.从左图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草方格沙障可以削减风力,阻滞沙丘移动,且能够截留水分。

2.左图中甲地位于祁连山北麓,冰雪融水量较大,水源充足,是该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

3.2019年4月15日,沙尘暴再现北京,刚刚斥资50万元清洗过后的央视大楼被“白洗”了。

央视大楼被“白洗”原因最可能是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答案】B【解析】沙尘暴形成需具备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大风和不稳定的空气状态等条件。

在冷锋过程中,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快行冷锋),而春季气候干燥,则冷锋过境时就出现大风现象,容易引起沙尘暴天气,故选B项;远程扬沙因风力减弱,沙尘对北京影响小,C错;与A、D项关系不大。

2019 年1月3日,元旦刚过,北京就出现了今年的首次灰霾天气。

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千米的空气污浊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造成本次灰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强低压D.弱高压5.造成我国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有()①机动车辆增多;②高能耗工业比重大;③冬季燃煤取暖;④二氧化碳大量排放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4.D 5.B【解析】1、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受亚洲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季风,强大的西北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不利于形成雾霾天气。

高二地理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海流对岛屿的气候影响很大。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能正确表示台湾岛东西侧海域冬夏季海流运动的是【答案】A【解析】由于沿海受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风向变化的差异形成,形成沿岸流,冬季偏北风影响,洋流呈自北向南流,夏季东南季风影响,则洋流呈自南向北流,而台湾东侧海域受日本暖流影响,洋流终年自南向北流。

【2】受海流的影响,台湾岛的气候状况为A.年温差东部小于西部B.冬季均温东部低于西部C.年温差北部小于南部D.冬季均温北部高于南部【答案】A【解析】结合上题结论,台湾岛的东侧终年受暖流影响,故温差较小,而西侧由于夏季洋流自南向北流,为暖流,而冬季洋流自北向南流,为寒流,故其西侧温差较大。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和洋流分布。

2.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不同。

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A.本州、九州、北海道B.北海道、本州、九州C.九州、本州、北海道D.北海道、九州、本州【解析】3. 6.7月份,撒哈拉沙漠形成全球炎热中心的原因是A.沙漠吸热快B.7月份,太阳直射在赤道上C.7月份,太阳直射在北纬20°附近D.沙漠地区干燥少云雨,对太阳辐射反射强烈【答案】A【解析】撒哈拉七月全球炎热中心的原因有,太阳高度角大(夏季),沙漠比热小,吸热增温快,气候干燥,晴天多光照强且时间长;故A正确,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大约直射北纬17.5°附近,故B、C错;对太阳辐射反射强烈是导致气温低的原因,故D错。

【考点】影响气温的因素。

4.下列地区中,降水量较多的是 ( )A.山地迎风坡B.山地背风坡C.两极地区D.大陆内部【答案】A【解析】山地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量较多,正确答案选A。

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量较少;两极地区受极地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较少;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量较少。

【考点】主要考查了降水量较多的地区。

台湾海峡海面风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分析

台湾海峡海面风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分析

Advances in Geosciences 地球科学前沿, 2017, 7(2), 247-252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7 in Hans. /journal/ag https:///10.12677/ag.2017.72026文章引用: 潘卫华. 台湾海峡海面风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分析[J]. 地球科学前沿, 2017, 7(2): 247-252.Analysis of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Fields in Taiwan StraitWeihua PanFujian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of Science, Fuzhou FujianReceived: Apr. 10th , 2017; accepted: Apr. 27th , 2017; published: Apr. 30th , 2017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and monthly data of the ASCAT satellite in the Taiwan Strait in 2016, the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pattern of the sea wind field in the Taiwan Strai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wind speed in the Taiwan Strait were5 -6 m/s in the whole year of 2016, the wind field showed obvious seasonal change, the average monthly wind speed was the smallest in June, on the contrary, the wind speed was the largest in December. Moreover, the wind speed decreased from January to June, and increased from June to December through the whole year. Affected by the terrain of Taiwan island, the wind fields of the Taiwan Strait had a significant “narrow valley effect” in the winter, and the wind speed in the nar-row sea area was the largest, and the wind spe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e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sea. KeywordsWind Fields,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Remote Sense, Taiwan Strait台湾海峡海面风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分析潘卫华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收稿日期:2017年4月10日;录用日期:2017年4月27日;发布日期:2017年4月30日摘 要利用2016年台湾海峡海域ASCAT 卫星逐日、月平均的数据,对台湾海峡海面风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空潘卫华间格局进行分析。

冬季冷空气过程对台湾海峡西部表层水温的影响

冬季冷空气过程对台湾海峡西部表层水温的影响
湾海峡 的冷 空 气过程 以 中等 强度和 弱 冷 空 气为主 ; 1 2月份 是冷 空 气影 响 台湾海峡 次数 最 多、 强度
最强 的 月份 . 冷 空 气过 程 导致 的 S S T下降 幅度 以 台湾 海峡 北部 、 平 潭 岛附近 海域 最 大 , 为l ~2 ℃, 宁德 附近海 域次之 , 约为 1 ℃, 海峡 南部 最小 , 为0 . 3~ 0 . 6 ℃. 影 响 台湾海峡表层 水 温的 因素是 多方 面的 , 其 中局 地 的海一 气相互作 用和 平流 作 用 ( 浙 闽沿岸 流 ) 是 台湾 海峡 西部 S S T在 冷 空 气过 程 中 下 降的重要 影响 因素 , 其 导致 台湾 海峡 西部 S S T出现 2次 降温过程 , 第一 次 降温过 程在 受到 冷空 气
中图分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4 9 7 2 ( 2 0 1 3 ) 0 4 - 0 4 8 8 — 1 l
冷空 气是指 使所 经 地 点 气 温下 降 的空 气 . 根 据 国家标准 ¨ , 可 以分 5个 等级 : 弱冷 空气 、 中等强 度 冷空气 、 较 强冷空 气 、 强 冷 空气 和寒 潮. 冷 空气 的爆
可 能原 因 .
由于台湾海 峡独 特 的地理 环境 , 冬 季风 浪较 大 , 1 1 、 1 2月份 6级 以上大 风频率 可达 4 0 % ~5 5 %, 大 浪 频率大于 4 0 % , 传 统 的水 文 气象 观 测资 料 比较 缺 乏, 国内外学者对台湾海峡水 文要 素在极端 天气影 响
学 意义 . 关于 海水 温度 对 冷空 气 过程 的响 应 , 国 内外 学
附 近 的上 升流 可以使 冷水 团边 界 附近 的热 量损 失增
加 ; 寒潮 大风对 南海 暖 流 区 的海 流具 有 重要 调 控

2024届高考地理微专题+逆温+课件

2024届高考地理微专题+逆温+课件
20.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A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1.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 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小,从而出现上 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 失。
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 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9~11题。
由于风速小和湍流交换弱,当地表辐射强烈时,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
大都沿坡面向谷底倾泻(这种下沉动力增温作用远比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小),
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因此谷底气温最低,形成所谓“冷湖”。而在
冷空气沉积的顶部坡地上,因为风速较大,湍流交换较强,换来自由大气中
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19.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 A.9—10 米 B.7—8 米 C.6—7米 D.4米以下
(周测7)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生长,但春季逆温天气频繁出现 ,茶园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当夜晚温度 约降到4℃ 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甲为风扇 防霜冻的工作机理示意图,图乙为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C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3)逆温的影响
①有利方面 a.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洋流(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洋流(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洋流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下图示意我国台湾岛附近海域冬、夏季洋流分布。

据此完成第1~2题。

1.影响①与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温度和盐度B.东亚季风环流C.海陆轮廓和岛屿位置D.南亚季风环流2.图中③洋流的特点是()A.季节不同,位置不同B.台湾岛将其分为东西两股洋流C.温度高,盐度低,水质清澈D.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流动1题,读图可知,夏季,①洋流自南向北流动;冬季,①洋流消失,②洋流自北向南流动。

由此推断,流经台湾海峡的洋流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在冬、夏季风的驱动下,冬、夏季洋流流动方向相反。

第2题,读图可知,③洋流为日本暖流,结合洋流概念、特征判断,日本暖流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流动,D项对,A项错。

在台湾岛以西的洋流冬、夏季流向不同,不属于日本暖流,B项错。

暖流温度高,盐度比流经海区高,C项错。

2.D下图为某一科考路线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考察人员经过②附近海域时,发现海面常有大雾笼罩,最可能的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使得暖流挟带的大量水汽凝结B.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处迎风坡,多雨雾C.沙漠地区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冷却凝结D.沿岸有寒流经过,使底层大气降温,水汽凝结4.关于流经①处海域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加快途经海轮的航速B.不利于渔场的形成C.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3题,②附近海域有秘鲁寒流流经,寒流使近海面大气气温下降,随着气温下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

第4题,流经①处海域的洋流为秘鲁寒流。

洋流可以加快途经海轮的航速,也可以降低途经海轮的航速;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的海区易形成渔场,该洋流属于上升流,利于渔场的形成;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洋流可以加快污染物的扩散,但会导致污染范围扩大。

4.C上升流是从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海流,是由表层流场产生的水平辐散造成的。

如风吹走表层海水,海洋下层的海水上升补充。

台湾海峡海洋环境特征要素分析

台湾海峡海洋环境特征要素分析

台湾海峡海洋环境特征要素分析台湾海峡位于我国福建与台湾两省之间,是南海和东海的通道。

海峡水较浅,60m以内的水域约占四分之三,海峡区的海水运动和水文特征,直接受黑潮支流、南海水和近岸水系强弱的影响。

另外,台湾海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显著,高温高湿。

每年冬季影响本海区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南下的冷空气,夏秋季节受西南季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影响,因而水文特征较为复杂。

1温度水温主要受季风、黑潮和大陆沿岸流影响,并随季节变化。

海峡水温等温线呈NE-SW走向,东暖西冷,南高北低,靠近福建海岸等温线密集,水平梯度大。

春季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整个海区水温普遍回升。

随着东北季风的减弱,浙闽沿岸水的分布范围随之缩小,而海峡暖水北上势力增强,使峡区内出现增温不一致的现象,峡区西部近岸海域增温大于峡区中部和东部近岸海域。

夏季9月份是全年表层水温最高的月份,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峡区基本上为北上的海峡暖水所控制,水温的水平分布均匀,等温线梯度小。

海峡北口为27 - 28℃,南口为28 - 29℃,海峡中部介于其间。

秋季时海峡暖水开始由强变弱,浙闽沿岸水则由弱变强,整个峡区水温快速下降,其中海峡西部近岸海域降温比海峡东部近岸海域显著。

水温北低南高,西低东高的分布特点显著。

冬季2、3月份,水温降至全年最低,水平梯度达全年最大,整个海峡在11 - 18℃之间,海峡西部,浙闽沿岸水的低温特点显著,在水深较浅的近岸水域,温度不超过14℃;而受海峡暖水影响显著的海峡东侧,水温较高,一般在19℃以上,海峡东南部最高,呈东南指向西北的舌状分布,水温为23 - 25℃。

水温的垂直分布:由于海峡受不同流系及季风的影响,水温的垂直分布情况比较复杂。

11月至翌年5月,海峡西北部、西南部的厦门至海坛岛近岸存在逆跃层,上界深度为5 - 25m,厚度为5 - 15m。

5 - 9月整个海峡为温跃层所控制。

10月整个海峡无跃层出现。

海峡东南部终年同时存在的深跃层,上界深度多在50 - 100m之间,厚度在50m左右。

2024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逆温常考专题讲义

2024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逆温常考专题讲义

逆温在高考常考专题讲义一、逆温现象1.对流层中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由于下垫面是对流层中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故对流层中大气的温度一般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降低0.6℃。

2.逆温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范围内有时会出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广义逆温的定义是:由地面到高空气温垂直递减率每100米下降温度低于0.6℃,即为逆温现象。

二、逆温的类型与成因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因辐射散热迅速冷却。

越靠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的影响越大,近地面大气降温快,而高处大气降温较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

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

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

这种逆温是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所以称为辐射逆温。

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辐射逆温在大陆上常年可出现,特别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2.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冷接触使底层空气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

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冷地表面的温差决定;温差大,逆温越强。

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逆温。

3.地形逆温在盆地或山谷,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这样的逆温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逆温。

4.锋面逆温冷暖空气相遇时,较轻的暖空气爬到冷空气上方,在界面附近出现逆温,称为锋面逆温。

三、逆温的影响1.不利影响①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会造成近地面大气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东北季风期台湾海峡的逆温现象

东北季风期台湾海峡的逆温现象

东北季风期台湾海峡的逆温现象邱云;许金电;郭小钢;林娜;周喜武【摘要】利用2006-2008年3个航次水文资料,结合日本海洋数据中心(JODC)的历史温度数据分析了东北季风期台湾海峡的逆温现象.结果显示,除台湾浅滩及海峡西岸浅水区外,几乎整个台湾海峡皆有逆温现象.逆温幅度和发生频率在海峡西部较高,海峡东部及粤东近海较低.逆温层上界深度春季较秋、冬季深,逆温频发区(发生频率大于60%)随着季节南北向移动,秋季频发区的最南端位于厦门近海,冬季扩展至台湾浅滩北部,春季回退至平潭近海.分析表明,浙闽沿岸水随季节南北向伸缩导致了逆温频发区的同步移动.除了季节变化外,逆温现象在2006年和2007年冬季有显著差异,2006年逆温仅出现在海峡西部近岸海域,2007年扩展至海峡东部且向南伸至粤东近岸,浙闽沿岸水的横向伸缩是造成此差异的主因.%Hydrographic data from three cruises during 2006 and 2008 and historical temperature data from Japan Oceanographic Data Center (JODC) were used to study temperature inversion (TI) in the Taiwan Strait during northeast monso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I occurs almost in the whole strait except Taiwan Bank and shallow waters along western coast of the strait. The magnitud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TI is large (high) in the western strait, but small (low) in the eastern strait and the coastal waters ofGuandong. The start depths of TI layers are deeper in spring than that in autumn and winter. The area where TI occurs frequently (ATOF) with occurrence frequency above 60% has a south-north movement with seasons. The southern edge of ATOF locates around Xiamen coastal sea in autumn and extends southward to the north of Taiwan Bank in winter, and then recedesnorthward to Pingtan coastal sea in spring. The seasonal south-north migration of Zhe-Min Coastal Water (ZMCW) is found to induce ATOF' s movement. Besides seasonal variability, there was a distinct difference of TI between 2006 and 2007 winter. TI only occurred in the coastal area of western strait during 2006 winter, but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strait and the coastal waters of Guandong during 2007 winter. The lateral shift of ZMCW is suggested to be the major causative factor.【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2(034)002【总页数】10页(P13-22)【关键词】台湾海峡;逆温;季节变化【作者】邱云;许金电;郭小钢;林娜;周喜武【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1 引言逆温现象,即次表层温度较表层高(见图1),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大洋,例如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北太平洋亚极地海域及我国近海[1-7]。

台湾海峡气候特点是什么

台湾海峡气候特点是什么

台湾海峡气候特点是什么台湾海峡气候特点是什么台湾海峡简称“台海”,是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台湾海峡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台湾海峡的气候特点台湾海峡季风交替明显,频繁的偏北风非常强劲。

每年10~4月东北风为主;6~8月西南风为主。

每年强烈的台风伴随暴雨,造成潮水位变化剧烈,对沿岸侵蚀很强烈。

台湾海峡属南亚热带、北热带季风气候。

中部气温平均最高28.1℃,最低15.9℃。

西北部受大陆影响,气温年差较大;东南部受海洋影响,年差和日差较小。

10月至翌年3月多东北季风,风力达4~5级,有时6级以上;5~9月多西南季风,风力3级左右。

7~9月多热带气旋,每年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平均5~6次,中心通过平均2次。

阴雨天较多,但降水量较两岸少,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东北季风期、西南季风期多,秋季较少。

海峡中雾日较少,澎湖列岛年平均3~4天;两侧近岸雾日较多,东山岛、马祖列岛和高雄一带,每年超过30天,其余在20天以下。

受黑潮影响,水温较高,盐度和透明度也较大。

年平均表层水温17~23℃,1~3月水温最低,平均12~22℃;7月最高,平均26~29℃、平均盐度33%,西北侧30%~31%,东南侧为33%~34%。

透明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均3~15米。

水色东部蓝色,西部蓝绿色,河口或气候不良时呈绿黄色。

福建沿岸、澎湖列岛和海口泊地以北台湾西岸为正规半日潮;海口泊地以南台湾西岸为不正规半日潮;其中冈山至枋寮段为不正规全日潮。

潮差西部大于东部,西部金门岛以北为4~6米,往南显著减小;东部中间大于两端,后龙港达4.2米,海口泊地和淡水港为2.6米,海口泊地以南为0.6米,澎湖列岛1.2~2.2米。

后龙港至海坛岛一线以北,涨潮流向西南,落潮流向东北,流速0.5~2节;以南流向与上述相反。

流速在澎湖列岛附近较大,东南部可达3.5节。

海峡为东海风浪较大地区。

涌浪多于风浪,以4级浪最多,占全部海浪42%,5级占28%,大于5级的占8%。

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分析

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分析

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分析孙豪为;潘爱军【摘要】利用1995 ~2013年间NCEP风场资料,分析研究了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受ENSO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板子的分布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其分布期主要集中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夏季台湾海峡不存在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强度异常要滞后ENSO 1个月,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较正常年份要弱,而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较正常年份要强;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还存在准16.0个月和准45.3个月的显著年际变化周期,其变化同ENSO循环密切相关.%Based on the NCEP wind filed data of 1995 ~2013,the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dipole wind stress curl pattern in the southwest seas of Taiwan Island and its effects by ENSO events were analyzed.It is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 of dipole wind stress curl pattern in the southwest seas of Taiwan Island is notably seasonal,which mainly occurs from October to April.However,there is no dipole wind stress curl pattern in summer.The dipole wind stress curl pattern lags 1 month behind ENSO.The dipole wind stress curl pattern in the El Nino year is much weak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year.However,when La Nina occurs,the dipole wind stress curl pattern is much more intense.There is a quasi-16.0-month and a-quasi-45.3-month cycle in the variation of the dipole wind stress curl pattern,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SO circulation.【期刊名称】《应用海洋学学报》【年(卷),期】2017(036)002【总页数】9页(P270-278)【关键词】物理海洋学;风应力旋度偶极子;季节和年际变化;ENSO;台湾海峡【作者】孙豪为;潘爱军【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台湾海峡位于我国大陆和台湾岛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海峡北起台湾省台北县富贵角与福建省平潭岛连线,南至福建东山岛与台湾鹅銮鼻连线,长约350 km,宽约180 km,是沟通我国南海和东海的重要水道,有“海上走廊”之称.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台湾海峡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风力较强;6~8月盛行西南季风,风力较弱,风场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图1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及陆地地形分布.在海峡东侧的台湾岛上分布有纵贯台湾东北—西南走向的中央山脉,其峰值可达3 950 m;在海峡西侧的中国大陆被平原和丘陵覆盖,平均海拔约500 m.而海峡水域则呈现“南宽北窄”的喇叭形,特殊的地形对流经台湾海峡的气流产生了“峡管效应”,导致冬季各月份海峡区的平均气流和风速均较海峡外的大[1].此外,受台湾岛地形效应的影响,冬季台湾西南部澎湖附近海域出现强的正风应力旋度,高雄附近海域出现强的负风应力旋度,正负风应力旋度呈偶极子态出现[2],对冬季台湾海峡的环流及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关于台湾海峡的风场特征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伍伯瑜(1982)在对台湾海峡气候特征的研究中提出台湾海峡属亚热带型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1];李立(1986)根据海峡两岸风资料的研究发现台湾海峡冬季东北季风场于每年9月迅速建立,自10月至翌年1月为全盛期,2月至5月逐步减弱[3];胡建宇(1991)应用台湾海峡沿岸台站1961~1970年间盛行风统计资料,分析得出冬季月平均风速较大,大风日数较多,而夏季的风力较弱[4];Kuo等(2004)通过分析1996年4月至2000年12月期间ERS雷达散射计资料,发现ENSO会对台湾海峡的风场产生影响,风速在1997~1998厄尔尼诺发生期间比1998~1999拉尼娜事件下小很多[5];近年来,陈剑桥(2011)应用浮标观测资料对2008年冬季台湾海峡QuikSCAT卫星遥感观测的风场资料进行了评估,结果证实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资料在台湾海峡的冬季风观测中具有很高的适用性,其关于冬季台湾海峡的风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风速大于北部风速,“峡管效应”更为明显[6];郭民权等(2013)通过布放在台湾海峡5个浮标冬季的实测数据对MM5模式风场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7];旷芳芳等(2015)对3种海面风场资料(CCMP、NCEP和ERA)在台湾海峡风场的平面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用浮标观测的风速和风向资料对这3种风场进行了评估[8];还有一部分学者研究了台风期间台湾海峡及其周边海域的海面风场特征[9-11].图1 台湾海峡海底及陆地地形分布Fig.1 Topography of the seafloor and land in Taiwan Strait综合来看,前人根据不同的资料对台湾海峡的风场特征进行分析,但因资料和条件所限,研究多是局限于短期有限的时间段内海峡风场的分布特征,目前使用长时间序列资料分析台湾海峡风场年际变化特征的研究还很少.有关台湾岛地形风的研究,多是针对其对海洋动力环境的影响展开[2,12-13],尚未有研究冬季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时空变化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拟采用长时间序列的NCEP风场再分析资料,分析冬季台湾岛地形风的分布特征,并深入分析和探讨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1 数据和分析方法1.1 资料来源及验证分析NCEP风场资料来源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提供的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CFSR和CFSv2.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资料)是一套基于高分辨率大气模式的全球再分析资料,考虑了大气和海洋的耦合,加入海-冰模式,并首次将卫星观测辐射率直接同化进其全球再分析产品中.资料的水平分辨率约为38 km,时间范围为1979年1月至2010年12月,时间间隔为6 h.CFSv2则使用与CFSR同样的预报系统,是CFSR资料在时间上的延伸,时间为2011年1月至今.相比于NCEP之前的再分析资料(如NCEP/NCAR和NCEP/DOE),CFSR和CFSv2在资料的空间分辨率有了很大提高.通过模式分辨率的提升和同化技术上的改进,CFSR和CFSv2能够对大气风场提供更精准的描述. 本研究使用的NCEP风场资料是1995~2013年间台湾海峡风场月平均数据,其水平分辨率为0.5°×0.5°,研究区域为20.0°~25.5°N,115°~122°E的台湾海峡.风应力计算方法跟Wu (1982)和Cheng等 (2010)保持一致[14-15],如下式:(1)(2)式(1~2)中CD是拖曳系数,U10为距离海面10 m高度处风速,ρair=1.33kg/m3,为空气密度. 风应力旋度由公式得到.图2a、b分别给出了NCEP和QuikSCAT冬(10月至次年4月)、夏(6~8月)两季的风场及风应力旋度分布.通过和卫星遥感资料QuikSCAT风场的对比,发现NCEP风场再分析资料对台湾海峡海表面风场的模拟情况较好,冬季受强劲的东北季风和台湾岛地形的影响,台湾西南部海域的风应力旋度呈现偶极子分布,澎湖附近海域海面风应力旋度为正,高雄附近海域海面风应力旋度为负;而夏季台湾海峡盛行西南季风,风力较弱,海面风应力旋度整体接近零值.由于NCEP风场资料的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其在台湾海峡内包含了比QuikSCAT更多的精细结构,因此本文在有关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相关研究中,主要使用NCEP风场资料进行分析.图2 NCEP和QuikSCAT冬、夏两季风场及风应力旋度分布Fig.2 Wind field and wind stress curl distribution of NCEP/QuikSCAT in winter and summer 图3 台湾海峡海面风矢及风应力旋度的EOF分析Fig.3 EOF analysis of wind vector and wind stress curl in Taiwan Strait1.2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是主成分分析针对气象场的应用提出来的,它可以将要素场的时空函数分解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函数和不随空间变化的时间函数的乘积,然后利用方差集中在头几个主成分的性质,用前几个时间函数和空间函数的组合即可对原始气象场要素进行估计.EOF方法可以同样用在矢量场上.对于风场资料,可以将纬向分量U和经向分量V 合并成一个新的资料矩阵S,即:然后对新矩阵S使用EOF分析,得到纬向分量U和经向分量V主要的空间模态以及统一的时间序列,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时空特征分析.以上关于矢量场的EOF方法即为矢量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即VEOF方法).本研究主要使用VEOF方法分析风速场的时空变化,而使用传统EOF方法分析风应力旋度场的时空变化.1.3 小波分析小波分析是时间频率的局部化数学分析方法,它通过伸缩平移运算对时间序列逐步进行多尺度细化,从而实现对不同时间尺度下信号的局部化分析,提取信号的主要特征信息.它的时频分析优势,解决了Fourier变换频率分析单一性不足的问题,被称为“数学显微镜”.由于Morlet母小波在时域和频域的局部性能都比较好,常用于气象和海洋分析中[16],论文中主要使用Morlet小波作为小波基,对数据进行变换分析.2 结果分析2.1 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变化分析为了重点分析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在季节尺度上的变化,将NCEP 原始风场数据处理成气候态各月平均的形式.图3展示了对台湾海峡海面风矢(wind vector, WV)及风应力旋度(wind stress curl, WSC)的EOF分析.风场的矢量EOF分析第一模态占总方差贡献的95%,代表台湾海峡海面风的气候态背景场.其空间分布显示台湾海峡海面风向总体呈现东北—西南走向,具有良好的空间相关性.受特殊的地形影响,冬季经过台湾岛的东北季风被岛上的大型山脉阻挡,在山坡的背风处风速较弱,而弱风处的南北两侧风速较强,对“北正南负”的风应力旋度偶极子分布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结合对应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台湾海峡在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速很弱,而在其它季节盛行东北季风,风速较强,风力在12月份达到极值.而从风场矢量EOF分析的第二模态及其时间序列可以看出,冬季风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而夏季风盛行从海洋垂向陆地,说明第二模态主要代表台湾海峡冬、夏两季海陆风的差异.关于风应力旋度场的EOF分析显示第一模态占总方差贡献的98%,代表台湾海峡风应力旋度的气候背景场,其空间分布显示台湾西南部澎湖附近的海域海面风应力旋度为正,极大值出现在台中市的外海;而高雄附近海域海面风应力旋度为负,极小值出现在台湾岛的南端,海面风应力旋度呈现“北正南负” 的偶极子分布形态.进一步分析其时间序列发现,这种分布形态自每年9月份开始增长,至风速最强的12月份达到强盛,而后逐渐减弱,到夏季时衰减为0,说明海峡的东北季风和特殊的陆地地形分布共同影响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及变化,风速越大则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强度越强,夏季台湾海峡不存在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为进一步分析正、负风应力旋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分别对澎湖区域(22.5°~24.0°N,119°~120°E)和高雄外海区域(21.0°~22.5°N,120°~121°E)的风应力旋度场进行区域平均,选取的两个子区域的位置信息如图2中黑色实线所框示.图4给出了澎湖区域风应力旋度场(下称Pcurl)和高雄外海区域风应力旋度场(下称Gcurl)以及二者之差(Pcurl-Gcurl,下文将其定义为风应力旋度指数,即wind stress curl index, WSCI)的季节变化.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Pcurl和Gcurl的变化同步,二者均始于每年9月份,随后Pcurl和Gcurl的差异逐渐增大,在12月分别达到极大、极小值,二者之差也随之达到最大.而后,Pcurl逐渐减小,Gcurl逐渐增大,至5月份二者均接近0值,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8月份,说明夏季澎湖区域和高雄外海区域均不存在显著风应力旋度场分布.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其分布期主要集中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9月份是台湾海峡的季风转换期,伴随海峡冬季东北季风场的建立,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格局开始形成.而后随着冬季海峡风场的逐渐增大,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形态越来越明显,南北正负风应力旋度之差越来越大,在12月台湾海峡东北季风最强时达到顶盛,南北正负风应力旋度之差也随之达到最大.夏季,在短暂微弱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台湾海峡不存在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图4 Pcurl、Gcurl以及WSCI的季节变化Fig.4 Seasonal variation of Pcurl,Gcurl and WSCI2.2 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年际变化分析台湾海峡的风场存在明显季节变化,为了突出年际变化特征,首先将上一节使用的NCEP气候态数据从原始场中滤去,以下重点分析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联系.2.2.1 台湾海峡海面风应力旋度场的年际变化特征使用EOF方法分析滤去季节信号的风场资料,图5给出了台湾海峡风应力旋度场在年际变化上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的分析结果,为了方便比较,图5c还以柱状图的形式叠加上了相应研究时间段内的Nino3.4指数,其中红色部分表示该时间段内Nino3.4海区海温为正距平,而蓝色部分则表示该时间段内Nino3.4海区海温低于正常年份.这两个模态分别占总方差贡献的71.1%和13.0%.从总体上看,台湾海峡海面风应力旋度场的年际变化区域还是集中在冬季海峡风应力旋度偶极子分布区域的范围,澎湖区域和高雄外海区域海面风应力旋度呈现反相变化,说明在地形效应下,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对整个台湾海峡海面风应力旋度场的影响不论在季节尺度还是在年际尺度上都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图5c给出的第一模态时间序列可以发现,台湾海峡海面风应力旋度场在各年份夏季的分布差异均很小,基本接近0;而在1997~1998、2002~2003、2009~2010等厄尔尼诺年份的冬季,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均要弱于1998~1999、1999~2000、2007~2008、2010~2011、2011~2012等拉尼娜年份的冬季,说明第一模态时间序列与ENSO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有关风应力旋度场第二模态的分析结果显示,海峡中部对应有强的正风应力旋度分布,而两侧的大陆及台湾岛都对应分布负的风应力旋度,说明第二模态的结果主要显示了台湾海峡风场的“峡管效应”.有关台湾海峡风应力旋度场第二模态的分析结果将不作为本研究的重点进行讨论.图5 台湾海峡风应力旋度场在年际变化EOF分析Fig.5 EOF analysi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wind stress curl in Taiwan Strait为了进一步分析ENSO对台湾海峡海面风应力旋度场的影响,下面对第一模态时间序列同Nino3.4指数进行超前之后相关性分析.图6给出的二者时滞相关关系表明,当Nino3.4指数超前海面风应力旋度场第一模态时间序列1个月时,二者负相关性达到最大,为-0.43,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台湾海峡海面风应力旋度场的分布情况同ENSO事件密切相关,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一个月之后台湾西南部海域海面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减弱,而拉尼娜事件则会导致一个月之后台湾西南部海域海面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增强.图6 第一模态时间序列同Nino3.4指数的时滞关系Fig.6 Time-lag relationship between PC1 and nino3.4 index2.2.2 ENSO事件下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特征进一步地,图7a、b分别给出了研究时间范围内5个厄尔尼诺和7个拉尼娜事件下冬季台湾海峡风应力旋度异常场的合成分析,其对应时间如表1所示.总体上看,ENSO事件下台湾海峡海面风应力旋度场的主要变化区域还是集中在冬季海峡风应力旋度偶极子分布区域的范围.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澎湖附近海域海面风应力旋度场为负异常,风应力旋度值较正常年份的正值有所减弱,而高雄附近海域海面风应力旋度场为正异常,风应力旋度值较正常年份的负值有所加强,说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将导致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强度减弱(图7a);而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澎湖附近海域海面风应力旋度场为正异常,高雄附近海域海面风应力旋度场为负异常,说明拉尼娜事件的发生将导致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强度增强(图7b),这与前文的研究结果一致.图7 ENSO事件下台湾海峡海面风应力旋度场的合成分析Fig.7 Synthesis analysis of the wind stress curl in Taiwan Strait during ENSO events表1 选取的冬季厄尔尼诺及拉尼娜事件的对应时间Tab.1 Selected time of the El Nino and La Nina in winter厄尔尼诺事件对应时间拉尼娜事件对应时间1995年10月至1996年4月1997年10月至1998年4月1998年10月至1999年4月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1999年10月至2000年4月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2000年10月至2001年2月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2.2.3 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年际周期特征同样是将图2a中定义出的风应力旋度指数(WSCI)滤去季节信号,图8展示了对WSCI和Nino3.4指数的小波分析,其中图8a中黑色实线表示WSCI的变化,柱状图表示Nino3.4指数.从二者的全球小波谱(图8c、e)中可以看出,WSCI和ENSO信号都具有准16个月的年际变化周期,尽管由于时间平均,WSCI在该周期上没有通过90%的置信度,但其对应1997~2000年和2008~2010年两个时间段内的准16个月年际变化周期是超过90%置信度的.同时,WSCI和ENSO信号还都具有准45.3个月的年际变化周期,其中WSCI的该周期信号在1995~2002年间尤为显著,和同时间段内Nino3.4指数呈现的准45.3个月的年际变化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同样在该频段上,2006~2011年间WSCI的变化也和相同时间段上Nino3.4指数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以往研究表明,ENSO事件具有14~84个月(2~7年)的变化周期,从WSCI和Nino3.4指数的小波分析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ENSO 事件确实会对台湾海峡的风场变化产生影响,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变化与ENSO循环有密切联系.图8 WSCI和Nino3.4指数的小波分析Fig.8 Wavelet analysis of WSCI and Nino3.4 Index3 结论利用1995~2013年间NCEP风场资料,研究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分布期主要集中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自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在12月达到鼎盛.夏季台湾海峡不存在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2)ENSO事件对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有重要影响,二者关系为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强度异常要滞后ENSO一个月.有关ENSO期间的合成分析显示,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较正常年份要弱,而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较正常年份要强.(3)有关风应力旋度指数和Nino3.4指数的小波分析显示,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存在准16.0个月和准45.3个月的显著年际变化周期,与对应时间段内Nino3.4指数的变化周期一致,说明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变化同ENSO循环密切相关.参考文献:[1] 伍伯瑜. 台湾海峡的气候特征[J]. 台湾海峡,1982,1(2):14-18.[2] Deng Y, Shi P, Zhou W, et al. A dipole wind stress curl pattern induced by Taiwan Island and its effect on upper stratific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2,30(6):944-952.[3] 李立. 台湾海峡沿岸风的周年变化[J]. 台湾海峡,1986,5(2):107-113.[4] 胡建宇. 台湾海峡南部沿岸气候的主要特征[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0(5):515-519.[5] Kuo N J, Ho C R. ENSO effect on the sea surface wind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Taiwan Strait[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4,311(13):137-151.[6] 陈剑桥. 2008年冬季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QuikSCAT卫星遥感风场的检验及应用分析[J]. 台湾海峡,2011,30(2):158-164.[7] 郭民权,邢建勇. 台湾海峡冬季海面风场数值预报的验证与分析[J]. 海洋预报,2013,30(3):32-39.[8] 旷芳芳,张友权,张俊鹏,等. 3种海面风场资料在台湾海峡的比较和评估[J]. 海洋学报,2015,37(5):44-53.[9] 陈德文,商少平,商少凌,等. 台风期间台湾岛周边海域海面风场特征的卫星遥感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1):141-145.[10] 陈剑桥,曾银东,李雪丁. 1205号台风“泰利”影响下台湾海峡风浪特征分析[J]. 海洋预报,2015,32(2):31-36.[11] 高珊,吴幸毓,何小宁. 1010号台风“莫兰蒂”对福建近海风场的影响及其成因分析[J]. 台湾海峡,2012,31(2):173-181.[12] Liu W T, Xie X. Space-based observations of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South Asian monsoons and oceanic response[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999, 26(10):1 473-1 476.[13] Wang G, Chen D, Su J. Winter Eddy Genesis in the Eastern South China Sea due to Orographic Wind Jets[J].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2008, 38(3):726-732.[14] Wu J. Wind-stress coefficients over sea surface from breeze to hurricane[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982,87(C12):9 704-9 706.[15] Chen G X, Hou Y J, Chu X Q, et al. Vertic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Luzon Warm Eddy[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0, 28(5):955-961.[16] 袁方超,张文舟,杨金湘,等. 福建近海海平面变化研究[J].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6,35(1):20-32.。

台湾东北海域冷涡-上升流系统冬、夏季温度三维结构

台湾东北海域冷涡-上升流系统冬、夏季温度三维结构

台湾东北海域冷涡-上升流系统冬、夏季温度三维结构王甜甜;康建成;李卫江;任惠茹;安琰;孟菲【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年(卷),期】2008(27)6【摘要】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2007年发布的全球海域温度多年月平均数据库资料(WOA 05),研发计算机数值分析和图形可视技术,对台湾东北海域冬、夏季的温度分布进行数值分析,展示台湾东北海域冷涡-上升流系统冬、夏季温度分布的三维结构,分析黑潮、台湾暖流以及东海陆架水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 夏季(8月)冷涡主要存在于13-100m深度以及138-150m深度;冬季(2月)冷涡主要存在于109-150m深度之间.(2)夏季(8月)上升流的拱形结构从表层向下都存在,其中由于台湾暖流与东海陆架底层水的影响,造成在深度100-138m之间的等温线不闭合;冬季(2月)上升流的拱形结构主要存在于100m水深以下.(3)在黑潮向西北方向入侵东海陆架的区域,冷涡-上升流系统消失.在冷涡-上升流系统作用的区域,黑潮向东北方向入侵东海陆架的程度越强,冷涡-上升流系统的势力也越强.【总页数】8页(P6-13)【作者】王甜甜;康建成;李卫江;任惠茹;安琰;孟菲【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相关文献】1.台湾东北海域夏季冷穹及上升流的数值模拟 [J], 刘晓辉;连涛2.2004年夏季台湾海峡上升流海域悬浮颗粒物粒径谱分析 [J], 叶翔;李炎;黄邦钦;胡毅;陈坚3.夏季长江口东北部上升流海域的生态环境特征 [J], 韦钦胜;臧家业;战闰;李瑞香4.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夏季上升流颗粒有机碳含量的逐日变化特征 [J], 叶翔;李炎;黄邦钦;陈坚5.台湾东北海域冷涡及其变异的遥感信息研究--Ⅰ.冷涡的季节性变化 [J], 修树孟;王克;孙培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a( a sa wepS a [] o ra f h scl en ga h ,2 0 ,3 :1 8 —1 ,di 0 1 7 / O 8P 8 9 1 e L k h d e e)J .J un l y i a o rp y 0 9 9 1 4 1 9 o:1 . 1 5 2 0 J 03 7 . . oP a Oc 9
图 1 。其 成 因大致 有 两种 [ ] ( ) 季海 面大 幅 冷 ) 3 : 1冬 却及 局 地降 水促 使 近表 层 低 温低 盐 水 的形 成 ( 降水 冷却 机 制 ) ( ) ;2 水平 平 流 输 送 低 温 低 盐 水 叠 置 在 高
温 高盐 水之 上 ( 平流 机制 ) 。稳定 的逆 温层 通 过盐 度
作者 简介 : 云(99 )男, 邱 1 7一 , 福建 省 平 潭 县 人 , 士 , 要 从 事 热 带 边 缘 海 海 洋 环 流 动 力 学 研 究 。 Ema : iy is ac 博 主 — i qu @t o.n l o
2 期
邱云等 : 东北 季 风 期 台 湾 海 峡 的逆 温 现 象
2 1
明 , 温 发 生 范 围 的 差 异 是 浙 闽 沿 岸 水 横 向伸 缩 逆
造成 的。
参 考 文献 :
[] UE 1 NO ,YAS A .Te eaueiv rin ntesb rt ot aic J .J un l fP yia O en ga h ,2 0 ,3 ( 2 : H UD I mprtr n es si h u aci n rhP c iE] o ra h s l ca o rp y 0 5 5 1 ) o c f o c
台湾海 峡 ( 图 2 ) 于 南海 和东 海 之 间 , 文 见 a位 水
状况 较 为 复杂 口 ] 。夏季 , 西 南 风 的影 响 , 北 受 东 向海 流 输 送 南 海 暖 水 进 入 并 控 制 了 几 乎 整 个 海 峡 [ 冬季 , 江 冲淡 水 在 强劲 的 东 北 风 作 用 下 沿 1 ; 长 浙 江 沿岸 南 下与 海 峡 西 岸 欧 江 、 闽江 等 的 人 海 径 流 及 沿岸 海 水 混 合 , 成 浙 闽 沿岸 水 口 ] 顺 着 闽 粤 形 , 沿 岸 由北 向南 运 动 , 与北 上 的南 海 水 及 黑 潮 分 支水
l 引 言
逆 温现 象 , 即次 表层 温 度较 表 层 高 ( 图 1 , 见 ) 广
泛存 在 于世 湾 、 例 孟 北
太平 洋 亚极 地海 域及 我 国 近海 _ ] 1 。它 往往 与 盐 跃
研究 对 于海 上 军事 活 动及海 洋 渔业 皆有 重要 意 义 。
收稿 日期 :0 卜O —8 修 订 日期 :0 O —O 2 1 50 ; 2 ¨ 71 。
水 覆盖 在 高温 高 盐海 峡 暖流 水 之 上 造 成 的 , 温 变 气 化 引起 表层 水 温 的降 低为 次要 因素 。他 的观点 得 到
后 续 研 究 l 的 支 持 。 由 于 历 史 原 因 , 些 工 】 早
E ] C N X 5 HE Y,QI AO FL,G E R F,e a.Deeo meto u s raew r wae h at hn e alJ.J un l f o h s a t1 vlp n fsb ufc am trnteE s C iaS ai fl ] o r a o p yi l i n [ Ge c
Re e rh 0 6 1 , l 1 ,d i 1 . 0 9 0 5 C 0 1 3 s a c .2 0 ,1 1 C1 ¥ 0 o :0 1 2 /2 0 J 0 3 6 .
[ ] YUAN 6 D L,L I Y,HE L,e t n o s r a ino h h e — i n in l tu t r f r s—h l p n tai gfo tof h h n j n ta.A b ev t f et r edme s a sr cu eo co ss ef e er t r n f t eC a gi g o t o a n a mo t[] uh J .DepS aR sac I, 0 0 7 8 7 1 3 . e—e eerh l 2 1 ,5 :1 2 — 8 4
季 有 显著差 异 ,0 6年 逆 温仅 出现 在 海峡 西部 近岸 海 域 , 0 7年 扩 展 至 海 峡 东 部且 向南 伸 至粤 东 20 20
近 岸 , 闽沿岸 水 的横 向伸 缩是 造成 此差 异 的主 因。 浙 关键 词 : 台湾海 峡 ; 温 ; 节变 化 逆 季
中 图 分 类 号 : 3 P7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2 3 4 9 2 1 ) 2 0 1 - 0 0 5 — 1 3( 0 2 0 — 0 3 1
4 8: 2 3— 3 4 9 0 .
SHA ,RAO ,GOPAIAKRI H NA V ,e 1 K SA S V ta .Re u e e rs r a et e ma n e so s i 0 5— 0 n t es u h a t r r b a d c d n a — u f c h r l v r i n n 2 0 i 6i h o t e se nA a in ' 1 3 NI 4
春 季 , 以冬 季最 为 显著 。颜文 彬 l 并 _ 1 朝的分 析 结 果 显 示 逆 温 出现 在海 峡 西岸 , 生 范 围 因季 节 而 异 。管 发 秉 贤 的研 究口 。也得 出类似 的季节 变 化 特 征 , 指 出 并
逆 温 主要 是 由沿 海峡 西岸 南下 的低 温 低盐 浙 闽沿岸
2 4 — 4 6 4 4 —2 5 .
[ ] THAD 2 ATHI LP,G AL 0P AKRIHNA V V, s MuR E DHARAN PM,e a.S r c yr e eaueiv rini teB yo eg l AL E t 1 u f el e mp rtr es h a f n a a a t n o n B
第3 4卷
第 2期




Vo. 1 34. N O .2
21 0 2年 3月
ACTA OCEAN OLOGI CA NI SI CA
M ac O 2 rh 2 1
东北 季风 期 台湾 海 峡 的逆 温 现 象
邱 云 许 金 电 郭 小 钢 , 娜 周 喜 武 , , 林 ,
2 0 0 .
r ] 蓝 淑芳 , 传残 ,傅 秉 照 .东 海 陆 架 区 的 温 、 度 逆 转 现 象 I] 9 顾 盐 - .海 洋 湖 沼 通 报 ,9 3 3 2 —3 . J 1 9 , :8 4
[ o HU Y,KAWAM URA H,L e 1 1] J I Y, t .Reiw o urn n ewae ou a s oth o g e i nSri J .J unl f C a ve nc re t dsa tr lme rnp r ru ht wa tat ] o ra o a v t t h Ta [
南端位 于厦 门近 海 , 季扩 展 至 台湾浅 滩北 部 , 冬 春季 回退 至 平 潭 近 海 。分 析表 明 , 闽沿 岸 水 随 季 浙
节 南北 向伸 缩 导致 了逆 温 频发 区的 同步 移 动 。除 了季 节 变化 外 , 温现 象 在 2 0 逆 0 6年 和 2 0 0 7年 冬
[] epS aR sac 2 0 4 :8 1 11 . J .D e—e eerh I, 0 2, 9 10 — 8 8 [ ] THADATHI GO H 3 LP, S A K.S r c yrtmp rtr vrini eArba e uigwitrJ .Ju n l f ca o rp y 9 2 u f el e a a e eau e n es t a inS ad r ne[] o ra o en ga h ,19 , i o nh n O
基 金 项 目 : 国 近 海 物 理 海 洋 与 海 洋 气 象 调 查 研 究 ( 0一 CIO ) 国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规 划 (0 1 B 0 5 2 2 0 C 4 1 0 )公 益 性 行 业 科 我 9 8Z - 1 ; — 2 1C 4 3 0 ;0 9 B 2 2 5 ; 研 专 项经 费 项 目(0 0 5 3 ) 国家 自然 科 学 青 年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0 0 0 4 。 2 10 0 34 ; 4 8 6 1 )
补偿 因温度 逆转 造 成 的 上 层 水 体 的 浮力 损 失 , 持 保 了水 体 的垂 直稳 定 性 , 因此 在 较 大 程 度 上 限 制 了水 体 的垂 直对 流混 合 , 阻 断 了热量 的垂 向传 递 , 并 对海
洋热 力 结构及 其 变 异 特性 有 较 大 影 响 , 而对 声 速 进 的垂 直 分布有 重 要调制 作 用 。它 与鱼群 的洄游 还有 密切 联 系 , 温 区往往 形 成 渔场 ] 因此 , 逆 。 逆温 的
( .国家 海洋 局 第 三 海 洋 研 究 所 , 建 厦 门 3 1 0 ) 1 福 6 0 5
摘 要 :利用 2 0 —2 0 0 6 0 8年 3个航 次 水 文资 料 , 合 日本 海洋 数 据 中 心 (O ) 结 J DC 的历 史温 度 数据 分 析 了东 北季 风期 台湾 海 峡 的逆温 现象 。结 果 显示 , 台湾 浅滩 及 海峡 西岸 浅水 区外 , 除 几乎整 个 台湾 海 峡 皆有 逆 温现 象 。逆 温幅度 和 发 生频率 在海 峡 西 部 较高 , 海峡 东部 及 粤 东 近 海较 低 。 逆 温层 上 界 深度 春季 较秋 、 季 深 , 温 频发 区( 生频率 大 于 6 ) 冬 逆 发 0 随着季 节 南北 向移 动 , 季 频 发 区 的最 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