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管理基础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


四、思考与练习
四、操作与思考题
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网络故障排除的思路和方案规划 。 2.使用SNIFFER抓取主机到虚拟机或者到其他电脑 的数据包,并做简要的分析。 3.如何用ARP命令解决局域网中IP地址盗用问题,并 举例说明。

Thank you!

四、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持网络中的硬件、软件系统正常运行,使它们 不因各种因素受到 、 和 。 2. 网络安全主要包括 、 、 和运行安全4个方面。 3. 一个安全的网络具有5个特征: 、 、 、 、 。 4. 网络测试命令中, 可以显示主机上的IP地址, 可以显示网 络连接, 测试与其它IP主机的连接, 显示为到达目的地而采 用的路径, 要求域名服务器提供有关目的域的信息。 5. IPconfig命令可以显示的网络信息有 、子网掩码和 。 6. ______是一种通过推测解决问题而得出故障原因的方法。
1. 安全防护和病毒检测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浪潮日益高涨,计算机以 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层次不断深入,应用领域从传统 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典 型的有政府部门业务系统、金融业务系统、企业商务系 统等。伴随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影响网络应 用的重要问题,而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特点 ,在增加应用自由度的同时,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使网络信息系统免受黑客和商业间谍的侵害,已 成为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1.了解防火墙的功能设置; 2.通过配置Windows 7防火墙,掌握防火墙的设置方法。
【实训设备】
学校计算机机房、安装 Windows 7 旗舰版操作系统。

三、知识拓展

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手册

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手册

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手册第1章网络安全管理基础 (3)1.1 网络安全概述 (3)1.2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3)1.3 网络安全策略与法规 (4)第2章网络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4)2.1 风险识别 (4)2.1.1 资产识别 (4)2.1.2 威胁识别 (4)2.1.3 漏洞识别 (4)2.1.4 安全事件识别 (5)2.2 风险评估 (5)2.2.1 风险量化 (5)2.2.2 风险等级划分 (5)2.2.3 风险分析 (5)2.2.4 风险评估方法 (5)2.3 风险处理策略 (5)2.3.1 风险规避 (5)2.3.2 风险降低 (5)2.3.3 风险转移 (5)2.3.4 风险接受 (5)第3章网络安全技术架构 (6)3.1 防火墙技术 (6)3.2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6)3.3 虚拟专用网络(VPN) (6)第4章数据加密与安全认证 (7)4.1 数据加密技术 (7)4.1.1 对称加密 (7)4.1.2 非对称加密 (7)4.1.3 混合加密 (7)4.2 数字签名与认证 (7)4.2.1 数字签名 (7)4.2.2 认证 (7)4.3 密钥管理 (8)4.3.1 密钥 (8)4.3.2 密钥分发 (8)4.3.3 密钥存储 (8)4.3.4 密钥更新与销毁 (8)第5章网络设备安全配置与管理 (8)5.1 网络设备安全策略 (8)5.1.1 基本原则 (8)5.1.2 安全策略制定 (8)5.2.1 设备初始配置 (9)5.2.2 系统安全配置 (9)5.2.3 网络接口配置 (9)5.3 设备管理与监控 (9)5.3.1 设备管理 (9)5.3.2 设备监控 (9)5.3.3 安全事件响应 (9)第6章网络安全运维管理 (9)6.1 安全运维概述 (9)6.1.1 安全运维基本概念 (10)6.1.2 安全运维任务 (10)6.1.3 安全运维方法 (10)6.2 安全事件监测与响应 (10)6.2.1 安全事件监测 (10)6.2.2 安全事件响应 (10)6.3 安全审计与合规性检查 (11)6.3.1 安全审计 (11)6.3.2 合规性检查 (11)第7章应用层安全 (11)7.1 应用层攻击与防御 (11)7.1.1 应用层攻击概述 (11)7.1.2 应用层攻击防御策略 (11)7.2 Web安全 (11)7.2.1 Web安全概述 (11)7.2.2 Web安全防御策略 (11)7.3 数据库安全 (12)7.3.1 数据库安全概述 (12)7.3.2 数据库安全防御策略 (12)第8章移动与无线网络安全 (12)8.1 移动网络安全 (12)8.1.1 概述 (12)8.1.2 移动网络威胁 (12)8.1.3 移动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12)8.2 无线网络安全 (13)8.2.1 概述 (13)8.2.2 无线网络威胁 (13)8.2.3 无线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13)8.3 移动设备管理 (13)8.3.1 概述 (13)8.3.2 移动设备管理策略 (13)8.3.3 移动设备管理技术 (13)第9章网络安全意识与培训 (14)9.1 网络安全意识 (14)9.1.2 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14)9.1.3 网络安全意识提升方法 (14)9.2 安全培训策略与内容 (14)9.2.1 安全培训策略 (14)9.2.2 安全培训内容 (15)9.3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15)9.3.1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15)9.3.2 培训改进措施 (15)第10章网络安全合规性与法律遵循 (15)10.1 法律法规与标准概述 (15)10.1.1 法律法规 (16)10.1.2 标准 (16)10.2 合规性评估与审计 (16)10.2.1 合规性评估 (16)10.2.2 审计 (17)10.3 法律遵循实践与案例分析 (17)10.3.1 实践 (17)10.3.2 案例分析 (17)第1章网络安全管理基础1.1 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采取各种安全措施,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完整、保密和可用性,防范和抵御各种安全威胁与攻击,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什么是网络安全管理

什么是网络安全管理

什么是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中为了保护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个人信息的隐私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访问控制是指通过设置合理的权限和身份认证机制,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这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敏感信息和资源,减少外部威胁。

2. 漏洞管理和补丁更新:网络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攻击。

网络安全管理需要及时发现漏洞并进行修补,以避免被黑客攻击。

3. 信息加密和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管理需要使用加密算法,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需要备份数据和建立灾备机制,以防止数据遗失或被损坏。

4. 威胁监测和应急响应:网络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威胁监测系统,及时识别并对网络威胁进行监控。

同时,还需要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修复。

5. 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网络安全管理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只有员工具备了正确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才能有效地应对网络威胁。

通过以上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第一讲-网络安全管理导论

第一讲-网络安全管理导论

当前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特点
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理论基础
理论分析
逆向分析是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所特有的方法论。这是因为信息安全领域的斗争,本质上是攻防双方之间的斗争,因此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每一分支都具有攻和防两个方面。以人为核心,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意量变会引发质变、综合处理、追求整体效能,解决网络空间安全中的理论、技术和应用问题。
内容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的主要目标
信息安全的总体目标是保护信息免受各种威胁的损害,以确保业务连续性,业务风险最小化,投资回报和商业机遇最大化。
其标志是1949年香农发表的《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是搭线窃听和密码学分析,其主要的防护措施是数据加密。重点在于探究各种复杂程度的密码来防止信息被窃取,通信保密阶段的技术重点是通过密码技术解决通信保密问题,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20世纪90年代
主要标志是1998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提出的《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不仅仅是从系统漏洞方面考虑,还要从业务的生命周期、业务流程来进行分析其核心思想是综合技术、管理、过程、人员等,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安全保障。通过把安全管理和技术防御相结合,防护措施已经不再是被动地保护自己,而是主动地防御攻击,也就是说安全保障理念已经从风险承受模式走向安全保障模式,
呈现出多样化、多类型、特征复杂的态势
安全危害的倍增性
从区域向广域扩散,由个体向群体蔓延
安全对抗的非对称性
对于攻击者而言,被攻击目标总是明确的,漏洞总是可以被试探和挖掘的防护者而言,攻击感知、攻击类型分析、密码破译感知等一直以来都是难题
安全攻防技术的矛盾性
网络攻防强度、频率、规模,以及影响力不断升级。安全技术将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定制化和整体化;单点防护和检测上越来越深,同时在整体防护上更加系统和智能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通用9篇)为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应制定规范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篇1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浏览、复制、传播反动及黄色信息,不得在网络上发布反动、非法和虚假的消息,不得在网络上漫骂攻击他人,不得在网上泄露他人隐私。

严禁通过网络进行任何黑客活动和性质类似的破坏活动,严格控制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2、网络安全管理员主要负责全单位网络(包含局域网、广域网)的系统安全性。

3、良好周密的日志审计以及细致的分析经常是预测攻击,定位攻击,以及遭受攻击后追查攻击者的有力武器。

应对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审计,审计内容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等内容,对网络设备日志须保存三个月。

4、网络管理员察觉到网络处于被攻击状态后,应确定其身份,并对其发出警告,提前制止可能的网络犯罪,若对方不听劝告,在保护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可做善意阻击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5、每月安全管理人员应向主管人员提交当月值班及事件记录,并对系统记录文件保存收档,以备查阅。

6、网络设备策略配置的更改,各类硬件设备的添加、更换必需经负责人书面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改前需经过技术验证,必须按规定进行详细登记和记录,对各类软件、现场资料、档案整理存档。

7、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漏洞扫描并进行分析、修复,网络设备软件存在的安全漏洞可能被利用,所以定期根据厂家提供的升级版本进行升级。

8、对于需要将计算机外联及接入的,需填写网络外联及准入申请表(附件十、《网络外联及准入申请表》)。

9、对关键网络设备和关键网络链路需进行冗余,以保证高峰时的业务需求,以消除设备和链路出现单点故障。

10、IP地址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资源,计算机各终端用户应在信息科的规划下使用这些资源,不得擅自更改。

网络安全管理员知识点总结

网络安全管理员知识点总结

网络安全管理员知识点总结一、网络安全基础知识1.1 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内容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不受未授权访问、攻击、破坏、干扰和不当使用的能力。

网络安全内容包括信息安全、系统安全、应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等多个方面。

1.2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包括病毒、蠕虫、木马、僵尸网络、网络钓鱼、拒绝服务攻击等。

1.3 网络安全的价值和意义网络安全的价值在于保护信息和系统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保障用户的正常使用和数据的安全传输,维护整个网络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1.4 攻击者的动机和手段攻击者的动机包括窃取信息、扰乱系统、破坏网络、谋取经济利益等多种目的。

攻击者的手段包括病毒、木马、蠕虫、网络钓鱼、DDoS攻击、SQL注入等多种方式。

1.5 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风险评估、安全设计、安全实施、安全运行和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来保护网络的安全。

二、网络安全技术2.1 防火墙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它通过分析和过滤网络数据包,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管理和控制,阻止外部攻击和非法访问。

2.2 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和预防恶意攻击和入侵行为;入侵防御系统则可以根据入侵检测系统的报警信息,实施自动防御措施。

2.3 虚拟专用网(VPN)虚拟专用网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实现远程用户的安全接入和跨网络的安全通信,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

2.4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方式,可以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5 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能够确保用户的身份合法和权限受限,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和授权,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

2.6 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安全漏洞扫描能够发现系统和应用软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及时修复并加强安全配置,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2.7 安全事件响应和应急处理安全事件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快速处置和恢复系统功能,降低安全事件的影响。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与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各个组织和机构都应该建立并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以提供一个指导性的框架。

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法律合规原则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及时更新制度内容以适应法律变化。

制度应明确网络安全的法律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保证组织遵守法律法规。

2. 风险评估与管理原则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通过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安全威胁,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制度应明确责任人和流程,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统筹整合原则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需要统筹整合各项安全控制措施,并与组织的其他管理制度相对应。

这样可以确保安全管理的一致性,避免重复和冲突。

同时,制度应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部门和人员履行安全职责。

4. 持续改进原则网络安全形势和威胁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制度应建立定期的安全评估和审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同时,制度应引入新技术和最佳实践,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

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1. 信息资产分类与保护要求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不同信息资产的安全等级,并制定相应的保护要求。

对于重要的信息资产,应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加密和备份策略,以保证其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 员工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要求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要求,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制度可以包括安全培训的内容、培训周期和方式等,以及员工违反安全规定的处罚措施和纪律要求。

3.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要求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访问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规定用户身份认证、权限分配和权限审批的流程。

制度也应明确不同用户角色和权限的界定,并建立相应的权限管理机制,以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所需的信息和功能。

网络使用规范及安全管理

网络使用规范及安全管理

网络使用规范及安全管理引言网络使用规范1. 合法合规使用网络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进行非法活动,包括网络黄色、赌博、侵权等行为。

2. 尊重他人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时需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不得发布恶意攻击、谩骂、造谣等言论。

3.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在网络上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如联系号码、银行账号等,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4. 禁止滥用网络资源不进行无意义的大量刷新、频繁等行为,以免占用网络资源影响他人使用。

5. 不传播病毒和恶意软件不随意未知、未知文件,保护自己的设备免受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安全管理措施1. 使用强密码密码是保护账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使用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的强密码,且不同应用和账号使用不同的密码。

2. 定期更新软件和系统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浏览器等软件,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功能,降低被攻击的风险。

3. 谨慎对待陌生和文件不随意未知,不未知来源的文件,以防被钓鱼网站和恶意软件攻击。

4. 使用防病毒软件安装可信赖的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保护设备免受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5. 避免使用公共网络尽量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敏感信息的操作,如银行、支付等,以免被窃取或监听。

6. 平时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备份存储在设备上的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被勒索软件加密。

总结网络使用规范和安全管理对于保护个人信息和维护网络秩序至关重要。

遵守网络使用规范,保护个人隐私,能够使我们在网络世界中更加安全地行走。

同时,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如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软件等,可以有效防范网络安全威胁。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的建设,共同营造安全、友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管理内容

网络安全管理内容

网络安全管理内容网络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手段,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攻击、数据泄露等威胁的管理工作。

一、制定和执行网络安全策略和政策网络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有效的网络安全策略和政策,包括规定网络使用的权限和限制、密码管理、漏洞修补等具体的安全措施。

这些策略和政策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

二、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组织和人员培训制度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组织和人员培训制度是网络安全管理的基础。

网络安全组织应该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网络安全的监测、分析和处理工作。

同时,通过定期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主动识别和防范各类网络安全威胁。

三、加强对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管理网络设备和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基石,而有效的安全管理则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控制。

包括对网络设备和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等安全设施,以及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补。

同时,需要保障网络设备和系统的物理安全,防止非法入侵和物理破坏。

四、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网络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是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网络流量、异常访问、攻击行为、安全事件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

同时,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及时报警和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减少其对系统和数据的影响。

五、加强对数据和信息的保护数据和信息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资产,其安全性和机密性需要得到保护。

网络安全管理需要加强对数据和信息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密传输、数据备份和恢复、访问权限控制等。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的使用、存储和销毁的规范和流程。

六、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网络安全管理需要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包括定义安全事件分类和级别、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权限、规定应对措施和流程等。

并通过定期的演练和测试,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效率,减少事件对业务的影响。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流程和措施。

其核心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网络安全管理规程,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保障,确保网络安全意识的普及和落实。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网络安全政策、网络安全组织、网络安全规范、网络安全控制以及网络安全应急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网络安全政策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网络安全政策应明确网络安全的目标和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权限,为网络安全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其次,网络安全组织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或工作组织,明确各级安全管理员的职责和权限,配备专业的网络安全人员,以确保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第三,网络安全规范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

网络安全规范是指对组织内部或网络外部的行为和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包括网络使用规范、密码管理规范、访问控制规范等。

这些规范能够有效减少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四,网络安全控制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技术手段。

通过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器等技术手段,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最后,网络安全应急是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网络安全应急计划是针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应对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演练、应急响应预案的制定等。

通过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可以减少被攻击后的损失和影响,保护网络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总之,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对于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不仅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规范制度,还需要加强技术手段和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网络安全管理,才能有效应对网络安全威胁,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及维护措施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及维护措施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及维护措施通过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管理措施,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能够减少各种网络安全隐患,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

以下店铺整理的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措施,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措施:1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1.1 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系统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操作系统存在漏洞,由于操作系统比较庞大且需要不断进行升级更新,而操作系统的漏洞并不能通过补丁程序来完善,因此,操作系统存在很大漏洞,增加了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

二是网络协议存在漏洞,包括Internet传输协议、通信协议不完善,网络协议的漏洞,增加了网络安全隐患。

三是由于处于开放状态的网络平台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导致计算机网络在存储处理、数据传输方面容易受到攻击。

第二,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病毒入侵、黑客攻击行为,对网络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快捷性,在病毒入侵等情况下,能够迅速扩散开来,导致计算机硬件受损或是系统整体瘫痪,对计算机信息和文件造成损坏。

二是由于网络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

在计算机病毒入侵和各种非法访问情况下,不能进行有效抑制和排除,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不到位。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能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有效防护。

防火墙位于网络连接边界,能够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安全进行有效保护,结合访问控制措施,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

从防火墙的功能来看,防火墙技术不仅能对网络外部攻击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够采用拦截方式来保证信息安全传输。

再者,防火墙能够将Internet和内网进行隔离,在内网隔离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网段距离来保证内网安全。

网络安全需要哪些基础技术

网络安全需要哪些基础技术

网络安全需要哪些基础技术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被窃取或被篡改的一种技术保护措施。

为了实现网络安全,我们需要一些基础技术。

以下是网络安全所需的基础技术: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可以控制进出网络的流量。

它通过过滤网络流量,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潜在威胁的侵害。

2.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通过将敏感数据转化为不可读的密文,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常见的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3.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系统。

访问控制技术则控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以保护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4. 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可以监控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和攻击行为,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入侵防御技术则可以对网络攻击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如阻止入侵者的访问或卸载恶意软件。

5. 反病毒技术反病毒技术可以检测和删除计算机系统中的病毒和恶意软件,保护系统免受病毒感染和被篡改的风险。

6. 漏洞管理与安全审计技术漏洞管理技术可以帮助及时检测和修补系统中的漏洞,以减少系统受攻击的风险。

安全审计技术则可以对网络环境中的安全事件进行监控和记录,以便进行安全分析和调查。

7. 网络监控与日志管理技术网络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设备状态,发现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

日志管理技术则可以记录网络活动的日志,用于安全事件的追踪和分析。

网络安全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基础技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网络环境和需求,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来保护网络安全。

同时,网络安全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技术来应对新的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基础管理制度包括

网络安全基础管理制度包括

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我国网络安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我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强网络安全基础管理。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基础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网络安全基础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1)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网络安全战略、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网络安全重大问题。

(2)设立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网络安全日常管理、监督和检查。

(3)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网络安全职责,确保网络安全责任到人。

2. 网络安全策略与规范(1)制定网络安全策略,明确网络安全目标、原则和措施。

(2)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规范,包括网络安全防护、安全审计、安全事件处理等方面。

(3)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3. 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1)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2)定期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和培训活动,增强员工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3)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确保其具备较高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4. 网络安全检查与评估(1)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建立网络安全评估体系,对网络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3)加强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处置,确保网络安全。

5.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1)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事件分类、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2)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3)加强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总结和分析,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6. 网络安全保密管理(1)制定网络安全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范围、保密措施和责任。

(2)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数据和信息资源的保密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3)定期开展网络安全保密检查,确保保密制度落实到位。

三、结语网络安全基础管理制度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基础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网络安全管理内容

网络安全管理内容

网络安全管理内容网络安全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控制来识别、预防和保护网络系统免受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和其他安全威胁的管理活动。

网络安全管理的内容涵盖了以下方面:1. 风险评估与管理:进行网络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威胁和漏洞,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

2. 策略与规程制定: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和规程,明确组织的安全目标和要求,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包括密码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数据备份策略等。

3. 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通过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敏感数据和系统功能,减少内部威胁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4. 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为员工提供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网络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5. 安全事件监测与响应:建立安全事件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网络状况和异常活动,及时发现并响应安全事件,迅速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损害。

6. 漏洞管理与修复: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复系统和应用程序中的漏洞,并确保及时应用安全补丁。

7. 数据保护与备份:采用加密、备份等措施,保护敏感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数据不会被未经授权的泄露或篡改。

8. 网络设备管理: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配置和管理,包括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及时更新设备的安全补丁和固件,防止设备被攻击和滥用。

9. 第三方风险管理:对与组织有关联的第三方合作伙伴、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合作伙伴的安全性,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10. 安全审计与合规性:进行网络安全审计,评估组织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网络安全合规性。

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组织能够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保护敏感数据和关键信息,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网络安全管理的内容

网络安全管理的内容

网络安全管理的内容网络安全管理是指对网络系统进行维护和保护,防止网络威胁和攻击等安全风险的管理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风险评估和安全策略制定:风险评估是指对网络系统中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估,包括风险事件的概率、影响程度等方面,以确定安全保护的重点和策略。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网络安全策略,明确网络安全目标和措施,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

二、网络设备安全管理:网络设备是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包括对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访问控制、漏洞补丁管理等。

配置管理要求对设备的操作进行记录,包括配置文件、日志等,以便发生问题时进行追踪和修复。

访问控制则是通过设置访问权限,限制非授权用户对设备的访问和操作。

漏洞补丁管理是及时了解设备的漏洞情况,并及时进行漏洞修复,以防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三、安全策略和控制管理:安全策略和控制管理是对网络中的传输安全进行管理。

这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用户权限管理等。

数据加密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的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和窃取。

访问控制是通过设置授权和身份认证机制,限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用户权限管理是通过设置细粒度的用户权限,对用户进行权限控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需要的资源。

四、安全事件管理:安全事件管理是对网络中的安全事件进行监控、检测和响应的过程。

其中,监控是通过安全设备和软件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安全事件。

检测是对监控到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识别,判断其是否为安全威胁。

响应是对安全事件做出应急响应措施,以减少安全事件的影响。

响应措施包括及时调查、修复漏洞、追踪攻击源等。

五、员工安全意识培养:网络安全管理还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

这包括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醒他们注意网络安全,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密码、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安全演练,检验员工对网络安全的应急响应能力。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与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与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与防范措施第一章:网络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网络设施及其服务不受非法侵入、破坏、修改、泄露、中断等威胁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的广泛,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深远的影响。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于保护个人隐私及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网络攻击与病毒防范网络攻击是指利用网络系统的漏洞,对目标系统进行非法操作和破坏的行为。

常见的网络攻击有黑客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网络钓鱼等。

为了防范网络攻击,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加强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及时修补系统漏洞、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

此外,及时更新杀毒软件,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也是有效的病毒防范措施。

第三章:网络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网络身份认证是验证用户在网络中的身份信息,以防止非法用户的访问和使用网络资源。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有账号密码、数字证书、生物特征识别等。

访问控制则是限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权限,确保合法用户只能访问给予他们访问权限的资源。

为了增强网络安全,我们可以采用多重身份认证方式、设立访问控制策略、限制敏感数据的访问等措施。

第四章: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数据加密是指将明文数据通过密码算法转化为密文,以保证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传输安全则是指保护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受攻击和干扰。

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我们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这些加密算法进行数据保护。

同时,使用安全传输协议如HTTPS和VPN 也能提供数据传输的安全保证。

第五章:网络安全策略与管理制定和执行网络安全策略是确保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网络安全策略应包括完善的安全政策、网络设备管理、日志管理和安全事件响应计划等内容。

为了有效管理网络安全,我们可以建立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制度、设立安全管理岗位、制定网络安全管理规范等。

此外,及时备份数据、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演练也是保持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网络安全管理与指导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网络安全管理与指导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网络安全管理与指导网络安全管理与指导是当前信息化时代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为了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特制定了三级安全教育试题,以测试相关人员在网络安全管理与指导方面的掌握情况。

以下是三级安全教育试题的内容:一、网络安全管理基础知识1.网络安全定义是什么?2.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有哪些?3.简述网络安全威胁的类型和形式。

4.列举并解释网络安全的三个基本要素。

5.网络攻击的常见手段有哪些?6.简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原则和级别。

7.网络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8.防范网络攻击和威胁的措施有哪些?二、网络安全指导与管理1.网络安全规范的制定和建设包括哪些方面?2.网络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网络安全人员的职责和要求是什么?4.企业应如何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5.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工作的实施步骤是什么?6.简述网络安全监测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

7.网络安全培训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采取哪些?8.网络安全投入的预算和管理控制如何进行?三、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政策1.网络安全法的基本要求和适用范围是什么?2.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分类和有关部门有哪些?3.简述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置程序。

4.网络安全法律责任的种类和适用情况有哪些?5.网络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是什么?6.网络安全保护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利益如何协调?7.网络安全合规评估和审计的目的和程序是什么?8.国际网络安全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以上是三级安全教育试题的内容,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相信广大人民群众对网络安全管理与指导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有效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为构建网络安全的和谐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网络安全管理有哪些

网络安全管理有哪些

网络安全管理有哪些网络安全管理是指对网络系统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以防止网络威胁和非法使用,保障用户的安全和隐私。

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风险评估:对网络安全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网络系统的风险和威胁,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安全策略制定:制定网络安全管理的目标和策略,明确网络安全的要求和标准。

3. 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通过实施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机制,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防止非授权用户进入网络系统。

4.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监控网络流量,检测和阻止潜在的入侵和攻击。

5. 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防止数据被篡改和窃取。

6. 病毒和恶意软件防护:安装和更新病毒和恶意软件防护软件,及时检测和清除病毒和恶意软件,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恶意攻击。

7.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组织开展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和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

8. 系统监控和日志审计:对网络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日志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事件,提高对网络威胁的感知和响应能力。

9. 应急响应和恢复措施: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网络安全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减少安全事件对网络系统的影响。

10. 定期安全评估和演练: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演练,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修复和改进,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策略制定、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病毒和恶意软件防护、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系统监控和日志审计、应急响应和恢复措施以及定期安全评估和演练等。

只有综合运用以上措施,才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1. 引言网络安全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预防和减少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未经授权的访问等安全威胁。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各个组织和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目标以及常用的管理措施。

2. 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网络安全管理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的原因:- 保护数据和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管理可以帮助保护组织的重要数据和资源,防止其被恶意攻击者窃取、篡改或销毁。

- 维护业务连续性: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可以减少网络攻击和其他安全威胁对业务操作和生产过程的影响,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和连续性。

- 遵守法律法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企业和组织需要遵守这些法规来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避免法律风险和罚款。

- 维护企业声誉: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企业的声誉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可以保护企业的声誉,增加用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3. 网络安全管理的目标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具体来说,网络安全管理的目标包括:- 机密性: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查看敏感数据,并防止数据泄露。

- 完整性: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篡改、损坏或删除。

- 可用性:保证网络系统和服务的正常运行,并及时恢复服务,避免长时间的中断。

- 检测和响应:构建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和其他安全事件。

4. 常用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为了实现网络安全的目标,组织和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以下是常用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的一些例子:- 访问控制:通过实施强密码政策、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权限管理等措施,限制用户对网络系统和数据的访问,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 防火墙:设置防火墙来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阻止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第12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子教案]第12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3.计费管理
计费管理用于记录用户对网络业务的使用情况以确定 使用这些业务的费用。包括:
建立和维护一个目标机器地址数据库,能对该数据库中的 任意一台机器(一个IP地址)进行计费; 能够对指定IP地址进行流量限制,当超过使用限额时,即 可将其封锁,禁止其使用; 能够按天、按月、按IP地址或按单位提供网络的使用情况, 在规定的时间到来(比如一个月)的时候,根据本机数据 库中的E-mail地址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送帐单; 可以将安装有网络计费软件的计算机配置成Web服务器,允 许使用单位和个人随时进行查询。
2.CMIP协议
ISO制定的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主要是针对 OSI七层协议模型的传输环境而设计的。CMIP是一个更 为有效的网络管理协议。
一方面,CMIP采用了事件报告机制,具有及时性的 特点;
另一方面,CMIP把更多的工作交给管理者去做,减 轻了终端用户的工作负担。
12.2 网络安全
三、网络安全技术
1. 数字签名技术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通过一个单向函数对要传送的信息进 行处理得到的用以认证信息来源并核实信息在传送过程中 是否发生变化的一个字母数字串。数字签名提供了对信息 来源的确定并能检测信息是否被篡改。 数字签名与手书签名的区别在于,手书签名是模拟的,且 因人而异。而数字签名是0和1的数字串,因消息而异。 数字签名有两种:一种是对整体消息的签名,即消息经过 密码变换后被签名的消息整体。一种是对压缩消息的签名, 即附加在被签名消息之后或某一特定位置上的一段签名图 样。
一、网络安全概述 二、数据加密 三、网络安全技术 四、防火墙技术
一、网络安全概述
1.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 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应用平台 应用平台指建立在网络系统之上的应用软件服务, 如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等 。由于应用平台的系统非常复杂,通常采用多种技 术(如SSL等)来增强应用平台的安全性。
6.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完成网络系统的最终目的-为用户服务。 应用系统的安全与系统设计和实现关系密切。应用 系统使用应用平台提供的安全服务来保证基本安全 如通讯内容安全,通讯双方的认证,审计等手段。
安全威胁
1.安全威胁总述
安全威胁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人为的和非人为 威胁两类。
非人为威胁主要包括系统故障和各种自然灾害。 人为威胁通过攻击系统暴露的要害或弱点,使得网络信 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可控性、可用性等受 到伤害,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和政治上损失。人为威胁 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操作失误为代表的无意威胁 (偶然事故),另一种是以计算机犯罪为代表的恶意攻 击。
安全的属性
安全的基本属性。
–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机密性是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 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不被非法利用。即防止信息 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信息只为授权用户使用的特 性,如信息的加密传输、数据的保密存储等。
– 完整性(Integrity):完整性是网络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 变的特性,即网络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偶然 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 丢失的特性。
– 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条 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特性。
增大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设备质量、严格质量管 理、配备必要的冗余和备份、采用容错、纠错和自愈等措 施、选择合理的拓扑结构和路由分配、强化灾害恢复机 制、分散配置和负荷等。可靠性测度主要有三种:抗毁 性、生存性和有效性。
§1.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图1-1层、协议和接口
1.2.2 TCP/IP协议结构体系
TCP/IP协议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类似,也为分层体系结构,但 比OSI参考模型的层数要少,一般只的四层结构,从低到高,依次 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图1-3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
1.3 系统安全结构
1.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1.2 网络体系结构的参考模型
1.3 系统安全结构 1.4 TCP/IP层次安全 1.5 TCP/IP服务安全 1.6 个人安全 1.7 局域网的安全 1.8 广域网的安全 1.9 网络安全威胁 1.10 网络系统安全应具备的功能
1.11 网络安全的主要攻击形式 1.12 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 1.13 保证网络安全的措施
总目录
第1章 网络安全管理基础 第2章 加密技术 第3章 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 第4章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 第5章 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 第6章 电子邮件的安全管理 第7章 计算机病毒 第8章 防火墙安全管理 第9章 电子商务网站的安全
第1章 网络安全管理基础
● 窃听
恶意攻击的行为
在广播式网络信息系统中,每个节点都能读取网上的数据。对
广播网络的基带同轴电缆或双绞线进行搭线窃听是很容易 的,安装通信监视器和读取网上的信息也很容易。网络体系
结构允许监视器接收网上传输的所有数据帧而不考虑帧的 传输目的地址,这种特性使得偷听网上的数据或非授权访问 很容易且不易被发现。
网络系统的安全涉及到平台的各个方面。按照网络OSI的7层模型, 网络安全贯穿于整个7层模型。针对网络系统实际运行的TCP/IP协 议,网络安全贯穿于信息系统的4个层次。
1. 物理层 物理层信息安全,主要防止物理通路的损坏、物理通路的窃听、对 物理通路的攻击(干扰等)。 2.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网络安全需要保证通过网络链路传送的数据不被窃听 。主要采用划分VLAN(局域网)、加密通讯(远程网)等手段。 3. 网络层 网络层的安全需要保证网络只给授权的客户使用授权的服务,保证 网络路由正确,避免被拦截或监听。 4.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安全要求保证客户资料、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的安全,同时 能够对该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进行审计。
安全威胁
安全威胁
,水灾... 系统故障 :硬件失效 软,件故障 电,源故障...
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
操作失误 ...
设计错误
人为因素
内部攻击
蓄意破坏 ... 病毒威胁
恶意攻击
主动攻击
外部攻击 被动攻击
图1.1 网络安全威胁分类
中断 篡改 伪装 ...
析出消息内容 通信量分析 ...
● 破坏完整性
有意或无意地修改或破坏信息系统,或者在非授权和不能监测 的方式下对数据进行修改。
● 重发
重发是重复一份报文或报文的一部分,以便产生一个被授权效 果。当节点拷贝发到其他节点的报文并在其后重发它们时, 如果不能监测重发,节点依据此报文的内容接收某些操作,例 如报文的内容是关闭网络的命令,则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 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用性是网络信息可被授权 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可用性一般用系 统正常使用时间和整个工作时间之比来度量。
– 可控性 (Controllability):可控性是指可以控制授 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对信息的传播 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 不可抵赖性(non-repudiation):不可抵赖也称 作不可否认性,是指在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 过程中,确信参与者的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 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和承诺
1.14 网络的安全策略
§1.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 的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换言 之,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即使这个计算机 网络及其部件所应该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功能究竟由何种硬件 或软完成,则是一个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实 现的问题。可见体系结构是抽象的,是存在 于纸上的,而实现是具体的,是运行在计算 机软件和硬件之上的。常见的网络层次结构 如图1-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