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讲义-悖论+观察
自然辩法课件
; – 系统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
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 结构是功能的内在依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
• 系统包括:要素、结构、功能、环境。
28
• 整体性,即非加和性
– 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 – 所谓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
16
• 牛顿力学的特点
– 揭示了物体的运动都是惯性运动; – 把物体的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 – 时空观上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 机械的因果决定论; – 分析还原的科学认识方法。
17
机械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 机器的自然图景
– 伏尔泰:“宇宙是一架大机器”。 – 笛卡尔:“动物是机器”。 –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 机械论的实验生理学:
– 二是机械观点,即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作机器 ;
– 三是被动反应的观点,即把有机体看作只有受 到刺激时才能反应,否则就静止不动。
33
• 他提出了新的机体论思想,
– 系统观点:认为有机体都是一个系统,并把系 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
– 动态观点:认为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处于积极 的活动状态,主张从生物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中说明生命的本质,并把生命机体看成是一个 能保持动态稳定的系统;
– 1684年1月,胡克宣布发现了平方反比力作用 下的行星运动规律是椭圆,但给不出数学证明 。11月,牛顿写了《论运动》,证明了平方反 比力与椭圆运动的关系。
– 由开普勒三定律+惠更斯向心力公式可以推出 平方反比力(胡克、雷恩、哈雷),牛顿给出 了逆命题。
11
– 万有引力:苹果落地的故事 – 1685年,使用微积分证明了,地球吸引外部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名词解释类比:是通过比较两种相关事物的内在联系来论证论点,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有效的说理方法。
实验: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机遇:人们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新现象,由此导致科学理论或科学技术的新突破。
这种出乎意料的或偶然的发现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的意外现象通常称为机遇。
悖论:在逻辑学中,如果承认某命题是真的,由其出发而推断的结论却是假的,如果承认某命题是假的,由其出发而推断的结论却是真的,这类两难命题就叫悖论。
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抽象的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理想模型:是为了便于研究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它有三个特点:一是理想模型的建立必须有真实实验或客观事实作基础。
二是理想模型既是模型又是概念,是科学抽象的产物,反应事物的本质属性。
三是运用思维把事物的某些属性引至极限的结果。
观察:是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同时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对自然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比较:确定对象之间差一点和共同点的一种逻辑方法。
想象: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或引起的联想,猜想。
直觉: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直观感觉;。
论述题:一、联系实际谈一谈科研选题的几大原则。
“选题”就是选定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
科研选题是否得当在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科研的目标、方法、水平和价值。
1.选题的一般原则:(1)需要性原则。
选题时还要把握好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需求因素。
选定研究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或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实践的需要,包括生产发展的需要、国防建设的需要、医疗卫生的需要和文化教育的需要等。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概述 PPT课件
第三,从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上看,自然哲学不承认自然科学 从其中分化出来,它认为能够包括自然科学,并且能代替自 然科学。
自然哲学的这一特点,对自然科学家的影响是很大的。 自然科学在近代的产生,经过了两上“分离”:
第一次是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第二次是从自然哲学中解放出来。
当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以后,许多的 科学家仍然认为他的研究成果属于自然哲学。
有指导作用。 同时,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又确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但由于二者距离太大,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抽象,自然科学非常具体。 怎样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借助自然辩证法这一中介。
(五)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看,自然辩证法带有交叉学科性质
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是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哲学概括; 另一方面,它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技认识和实践中运用。 因此,自然辩证法反映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
在现代,自然辩证法不仅概括自然科学成果, 而且也总结社会科学的成果, 甚至反思人文科学的成果。 因而,体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叉性质。
八、自然辩证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也是一个开放 的体系,与许多相关学科关系密切。
如自然科学、科学哲学、科学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 管理学、自然史、科学史等。
通过研究科学技术的成果,达到其自然观的建构目的 ——这是自然辩证法与以往各种自然哲学、自然观最为不同之处 ——也是自然辩证法具有科学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与研究对象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 容包括三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一、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和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 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课件
2
1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
*
古希腊时代,由于自然科学还处在萌芽之中,自然界很多现象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出于探究世界奥秘的冲动,学者们企图不依赖科学试验材料,而单凭抽象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来建立一种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包括并代替自然科学的关于自然界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哲学。这种哲学实际上也就是当时的自然科学。它所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围绕着这个问题,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学派林立。最早出现的是泰勒斯所创立的米利都学派。泰勒斯作为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留下了一句名言:“万物源于水”。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贰
壹
叁
什么叫思辨?——以芝诺悖论为例
*
思辨就是运用逻辑推导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运动是不可能的” 芝诺的证明:移动位置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到达路程的一半的地方,但要走完这一半的路程,又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如此递推下去,物体最终只能停在原地不动,所以运动是不可能的。
03
哥白尼革命——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
*
在这部著作中,哥白尼明确指出地球在本身自转的同时,还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这就是著名的“日心说”。
“日心说”的提出,给宗教神学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的托勒密天文学体系,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在哲学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科学上宣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这个划时代的事件后来被康德称为“哥白尼革命”。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经过30多年的天文观测之后,写成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并于1543年临终之际出版。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引发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自然辩证法概述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
二、自然辩证法产生的根源1、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产生的理论来源2、自然科学本身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是一个从混沌到分离再到统一的过程。
二)、近代科学(自文艺复兴到18世纪中叶)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但却是机械的、非此即彼的研究,所以还处于一个搜集材料的阶段。
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巨人时代:但丁、比特拉客、薄伽丘、达·芬奇、哥白尼、布鲁诺、伽里略天文学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科学的日心地动说,写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天体运行论》2、维萨里的人体结构理论和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3、数学: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和牛顿、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学4、物理学主要以牛顿力学为代表5、化学:从燃素说到氧化理论6、生物学:林耐的分类法三)、从机械自然观到辨证自然观的转变,由非此即彼到以此亦彼。
I)、1755年和1796年,康德、拉普拉斯先后提出了星云假设,使太阳一类天体和太阳系的形亦有了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
“天”在变了。
II)、1824-1828年,维勒从无机物氰酸胺转化为有机物尿素的实验,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不能互相转化的旧观念。
III)、1830年,赖尔在地质学中,阐述了地壳的渐变假说。
“地”亦在变了。
IV)、1838、1839年,施莱登.施旺提出了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学说,打破了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僵化认识V)1842、1848年,迈尔.焦尔等人,提出了能量转换和守恒定理。
打破了种能量之间转化的僵化认识VI)、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阐述了物种的进化规律。
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
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第一篇: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a、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b、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的一般规律c、自然辩证法是哲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源于自然科学但高于自然科学d、自然辩证法是一门新兴的迅速发展的科学,它是精致科学知识和历史科学知识研究的统一e、自然辩证法与西方多学科研究相联系——科技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2、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学科功能a、弘扬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
b、认识科学力量——科学革命推动了文明转型,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c、注入新的人文关怀,建构新的人类精神1)人类精神危机引起人类精神危机的几大原因①新的消费文化对人类传统精神的改变,如大众消费、个性消费、象征性消费②传媒技术与大众文化对人类传统精神的冲击③快速交通技术与通信技术对人类传统精神理念的冲击④科技的高风险后果与生活的不确定性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冲击⑤世界的高度物质化与消费之上对人类传统理念的冲击⑥终极追求的迷茫动摇了人类的传统文化信仰2)建构新的人文精神①后现代思潮对科学技术的反思与批判:对大理论、大哲学、大思想进行怀疑,对知识背后的权力结构进行批判,对人类精神进行反思,对已形成的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对立文化进行反思,希望重建人文精神。
②中国的反科学主义思潮的表现形式:追随西方后现代思潮,向形而上学回归,反对权威主义,倡导自由追求,强调民族文化传统,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希望形成中国新的时代文化,引发文化建构方向的争论。
③科学(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可检验性)、非科学、伪科学、反科学的争论,以科学为中心的新文化形态。
④文化建构新方向,正在形成的新文化支撑点。
消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虚假对立,寻找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平衡,寻找功利主义和终极价值的平衡,寻找科学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平衡。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及答案1.白箱:既可以明确观察到内部结构和状态,又能以此推导和描述输入-输出网络关系的系统2.悖论:从逻辑上可以推导出相互矛盾之结论,但从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3.不可证伪性:命题不能被观察或经验反驳,即不具有证明其错误的证据,不能被检验。
4.侧向思维法:沿着正向思维旁侧开拓出新思路的一种创新性思维方法。
5.抽象法:把复杂的现象转化为简单的模型的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6.垂直思维法:即逻辑思维,直接思维;沿着一定方向和路线,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一问题进行纵深挖掘的思维方法。
7.发散性思维:一种从不同角度、途径、路线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考方法。
8.反馈: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
9.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
10.分类法:根据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区分为不同种类,形成一定从属关系的系统逻辑方法。
11.分析法: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对其分别加以研究,以达到认识对象内部结构和本质的目的的思维方法。
12.负反馈:系统受到外部或内部干扰,系统可以控制住干扰、消除干扰,或者把干扰控制在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二、简述1.简述收敛性思维的涵义及其应用。
主体从已有知识出发,围绕既定核心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运用比较、排除、综合、概括等方法,最终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思维方式。
A.创立新理论的时候,运用已有理论去研究,通过长期几种收敛思维找到问题的症结。
B.对于已设计出的方案,运用收敛思维对其进行审查比较,以确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2.简述数学模型方法的内容与作用。
数学模型方法是通过建立和研究客观对象的数学模型来揭示对象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方法。
内容: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数学公式,数学算法。
作用:预见,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抽象思维能力3.简述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创新型国家:单向度的人:自然观:人工智能:类比:实验:机遇:悖论:理想实验:想象:二、简答题1、试论基督教文化在近代科学兴起的过程中的作用?2、试论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3、简述科研选题的几个基本原则4、简述观察的几个基本原则三、论述题论述题:1、如何理解“技术是人的生存方式“这个命题?(18课时专用)2、试论现代技术的基本特征?(18课时专用)3、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协调?6、如何理解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出现西方意义上的科学”?7、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科学公式”(《世界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htt p:///content/13/0526/15/5455840_288303665.shtml)的认识与鉴赏,提高自己的科学品味,以便指引将来的方向,规范自己的科研行为,并能够有所作为。
8、牢记科研的根本宗旨:问道宇宙(运用人类的好奇心去探究自然的奥秘、破解自然之谜),造福苍生(让人类更有效地生产和生活——包括获得核心技术、垄断国际市场并获得高额利润和税收等经济和军事利益)。
真实感受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科学成果,并与尤利·T·斯特拉科夫(Т.Страков)在权威期刊上发表948篇科学论文(成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且还是搞笑的)”做一个对比。
参考《趣话三则,天壤之别,无法对比》(http://www.te /home.php?mod=space&uid=1126&do=blog&id=21432)、《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近百年来写入自然科学教科书的中国科学家(待补充)》(/ home.php?mod=space&uid=1126&do=blog&id=65963)、央视华人频道《“甘永超公式”:物理学的顶层公式,科研评价的试金石》(/newskbao/34660.html。
自然辩证法悖论共20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自然辩证法悖论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自然辩证法ppt
自然辩证法概述1.1本学科历史渊源❿西方自然哲学发展的产物3辩证法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创立,强调运动发展变化,思想素材丰富3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博大精深,是马列哲学的直接来源3马恩共同创建马主义哲学.:.恩格斯撰写《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基本思想.列宁撰写《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发展自然辩证法1.2学科体系构造❿体系构成3“四大块”--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技观、科技政策❿学科定位3属于马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高度相关,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主导学说❿与现代科技的关系3各有侧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与时俱进1.3自然辩证法在中国❿年发展历程起伏跌宕,与当代中国科技事业联袂而行3新文化运动中,掀起科学、民主思潮330年代自然辩证法传入中国,国统区和延安都有传播350年代以后苏联,自然辩证法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科技政策基石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的重大发展1.4学习本课程的意义❿亦实亦虚,政策说明和思想认知作用3实用价值(学分、文凭)3科学思维和科学工作原则3了解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内在依据3认识国情民意,感受中国发展趋势3化解科学与人文隔阂,为科学生涯的增添情趣本章学习要点❿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体系构造、与科技学科的关系❿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发展及历史渊源,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2.马恩创立自然辩证法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程2.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❿古希腊朴素辩证法3核心观念是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3思维特征是,缺少科学实验和分析,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2.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❿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成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异曲同工3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3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体悟。
自然辩证法讲义2
第一章:导论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哲学与自然科学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哲学是一自然科学为基础,哲学对自然科学有指导作用)要点:从三个方面去回答.1 第一解释一下"指导"一词的含义、按照.2.哲学指导作用的领域.3.哲学发挥作用的途径或方式1 "指导"一词的含义,按照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对自然科学产生的踊跃影响.这里的"指导"是指帮忙,启发,服务.恩格斯指出"咱们的历史观,第一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非是依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式"."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讲是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够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进展进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式"从上面的引文中咱们能够取得以下熟悉,(1)哲学只是为自然科学研究者提供进一步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2)不能从辩证法中直接推导出自然科学的结论(3)辩证法为自然科学研究者提供了科学的方式论和思维形式.。
2.哲学指导作用的领域对哲学的指导作用既不可否定也不能随意夸大,以为哲学对所有领域,再研究的全进程乃至各个细节上都有指导作用,这只能是神话.事实上,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有一个领域,主要集中在:(1)在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前沿。
这是因为在科学前沿,情形比较复杂,问题较多,各类观点争辩激烈,哲学能够为探索提供新思路(2)在新的研究领域和新学科创建时期。
在很多的学科,专门是一些综合性,横断性,交叉性学科的创建阶段往往又一个哲学探讨进程(3)在科学进展的危机时期。
库恩在研究了科学史的基础上总结:"专门是公认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需转向哲学分析,作为解开他们的领域之迷的工具".3 哲学发挥作用的途径由于这种指导作用是间接的,它不是作为研究进程的一个独立方面发挥作用的,而是通过内化为研究人员的一种哲学素养而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因此,这种指导作用应该由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人自己从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去体验,而不该该由哲学工作者或其他什么人去教授。
自然辩证法悖论
学的重大难题,同样也是一个涉及多 门学科和哲学理论的跨学科的综合性 课题。 + 虽然在古代人类的思维中就出现了悖 论,但是,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 视,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发现悖论并对 其进行研究则是是从20世纪开始。
+
对于悖论的定义,目前还没能形 成统一的共识。一般悖论认为是在 逻辑上可以推导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 论体系,它的出现是人们对某些概 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正确所导 致的。
一个鳄鱼偷了一个父亲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父亲能猜出 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父亲。那么如果这个父亲猜 “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那会怎样? 回答:这是一个无解得问题。如果鳄鱼不还儿子,那么父亲 就猜对了,鳄鱼就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他,那 么父亲就猜错了,鳄鱼又违背了诺言。
上帝能造出一个重到他自己也举不起的东西吗?如果他 能,那么他不能举起这个东西,就证明他力量方面不是 全能的。如果他不能,那么不能创造出这样一个东西, 就证明他在创造方面不是全能的。 回答:最普遍的回答是上帝是全能的,所以“不能举起” 是毫无意义的条件。其他的回答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 矛盾的,就像“正方形的圆”一样。
+ 科学悖论是让人们对现有的科学理论感到疑惑,
动摇了已有的思维基础,从而推动和促进人类思 维向着更严密的深度发展,为思维实现突破提供 了契机。 + 突出的特征:其自身所体现的矛盾性 + 不仅不会成为人类思维发展的桎梏,反而会成为 推动人类思维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因。
+ 创造性思维的进步,对发现科
学理论中存在的悖论同样起着 关键性的作用 + 非逻辑思维:想象、灵感、直 觉,求异性、发散性 + 逻辑思维:严谨、批判,层层 论证、步步推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
第一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涵义 古代物质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理主义物质观
1、自然界的涵义
一切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世界都 属于自然界。由于它独立于人的主观意 识之外,因此,有时它也被称为“外部 世界”。 产生意识的载体(人脑)也是自然界的 组成部分。 整个自然界可以分为生命世界和非生命 世界两大部分。
科学的特点:抽象性、逻辑性 、实证性、 可检验性
科学哲学是对科学本质的追问和反思
反思科学方法 反思科学认识的本质及科学的特殊性 反思科学认识的价值
3、什么是技术哲学
“技术”一词出自希腊文techne(工艺、 技能)。 狭义的技术即工艺技术、工艺方法。 通常指广义的技术,不仅包括工艺技术 包括工艺技术有关对象,即技术过程中 使用的(如仪器、工具、机械)和作为 技术过程的结果生产出来的(如半成品、 成品)
德谟克利特 把元素学说发展 成原子学说
2、近代机械论物质观
机器的自然图景
法国著名作家德芒纳蒂尔(16世纪末)世界是一部机器 开普勒-将天体机械比喻为时钟
霍布斯(英)-生命是肢体的运动:心脏/发条、神经/游 丝、关节/齿轮 伏尔泰-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制造机器匠就是上帝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la Mettrie,1709-1751) -人是机器,把人简化为一种没有灵魂的自动机 B、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妖) Laplace(1749-1827)在《概率论的解析理论》 (1812)中提出:设想一个妖或智神(inte lligence)知道宇宙中所有物体的受力与初 始位置和速度,那么宇宙的未来和过去就是完全决定 的,都是已知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方法论z)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是在 恩格斯1873-1883年间写作《自 然辩证法》期间初步形成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通 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和现状的考 察,系统地论述了自然界和自然 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批判了形 而上学和唯心主义,为自然科学 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哲学武器。
总结词
地球自然观强调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人类应当珍惜和保护地球资源。
VS
详细描述
地球自然观认为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 园,人类应当珍惜和保护地球资源。地球 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整体,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 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地球自然观对于 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究自然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问题。
03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它旨 在揭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为自然科学的发展
提供哲学指导。
0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物质自然观
总结词
物质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详细描述
物质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中的规律和现象可以通过科 学方法进行研究和解释,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物质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 然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自然辩证法概论(方法论)
目录
• 自然辩证法概述 •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自然科学方法论 • 科学技术方法论 • 科学技术与社会
01
自然辩证法概述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课件ppt课件
2
自然科学与哲学
《反杜林论》旧序— —《论辩证法》、《
自然科学与哲学
自然科学中的神灵世
界》
3
辩证法
《辩证法》
[辩证法]
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 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 的哲学思维,就能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 犯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错误。
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由三大规律和五对范 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 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组成。
第二节 古代科技成果与方法论成就
一、数学成果与方法论成就
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明了技术、积累 了经验,同时运用和完善了一系列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归 纳与演绎、实验方法、解析方法。在古希腊时代,成就最丰富 的还是数学方法。成果是暂时的,方法是永恒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 运用比较和分类方法对数进行分类,如:完全数、友爱数
苏格拉底发展了两种具体的演绎方法:助产法和佯谬法
(1)助产法:不直接给出答案,而通过引导,让提问者自己 得出答案。苏格拉底遭人以“不敬神灵”的名义起诉,在法 院门口向占卜者游叙弗伦请教“何为虔敬”,最终在助产法 下让游叙弗伦不得不借故离开。 (2)佯谬法(归谬法):从某一前提出发,经过严谨的逻辑 推理或者数学计算得出的结论与事实或公认的理论不符,从 而驳倒假设的前提。
自然辩证法课件提纲
《自然辩证法概论》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1、自然辩证法的含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1) 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2)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3)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3、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界的本质及其演化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2) 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3) 科学技术方法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般方法.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属于哲学门类•自然辩证法不专门研究某种特定物质的运动规律,所研究的是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带有整体性和一般性的特征,具有哲学性质。
2)属于交叉学科•与自然史、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学、技术学、创造学、科技社会学、科技管理科学、逻辑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有密切的联系。
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最高抽象性和普适性三、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1、历史背景1)科学技术的发展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进化论等重大理论成果。
旧的机械自然观与新的科学成就产生矛盾。
2)理论上的准备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1、自然观方面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发展新模式、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3、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问题4、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五、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国际普遍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二是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三是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悖论与科学发展一、什么是悖论悖论是英文paradox一词的意译。
从广义上说,凡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论点,都可以叫做悖论。
从狭义上说,悖论是从某些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中逻辑地推导出来的两个相互矛盾命题的等价式(即p→﹁p或p∧﹁p)。
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其特殊性表现在:1.悖论是相对于一定的背景知识而言;2.悖论是从某些公认的背景知识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3.悖论是指两个相互矛盾命题的等价式(即p→﹁p或p∧﹁p)。
下列方框内的语句即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语义学悖论的例子。
它完全符合上述悖论概念的三个要点。
在该悖论面前,经典逻辑本方框内的语句是假的。
本方框内的语句由十五个汉字组成。
本方框内的语句由十六个汉字组成。
历史上人们对悖论的称谓:难题(说慌者悖论)不可解命题悖论或二律背反(“悖论”在英文中还有一个词antinomy,这个词在哲学文献中又译为“二律背反”。
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次把自己所发现的悖论称为“二律背反”(德文antinomie)。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由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环节组成,当人类运用作为知性固有的先天思维形式的范畴,试图去把握世界整体,即认识进入“理性”阶段时,必然陷入二律背反。
)怪圈(1979年,美国数学家霍夫斯塔德(D.R.Hofstadter)认为悖论就是一个“怪圈”(strange loop,又译为奇异的循环),它是由于“自我相关”而导致的。
这种怪圈不仅存在于数学和思维中,也存在于绘画和音乐中。
)生活和艺术中的怪圈;怪圈坏的效应:电话或收音机的噪音;怪圈好的效应:电视的屏幕。
科学中的怪圈。
数学上,罗素提出了罗素悖论:设A={X|X∈X},B={X|X不属于X},如果B∈A,则根据A 的定义,B∈B,反之亦然。
理发师悖论:给且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
二、悖论对科学发展的影响1.一种重要的证伪手段从逻辑上讲,一个科学理论必须满足相容性,当人们在该理论中发现了某个悖论的时候,就意味着这种相容性已遭到了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说,这种理论也就被证伪了。
落体悖论之于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罗素悖论之于康托尔集合论就可以看着是这种证伪。
2.科学问题的生长点在一个科学理论中发现了悖论,并不一定就立即证伪了该理论,因为理论有一定柔性,它可以提出辅助性假说以限制或消除悖论;甚至可以暂时视悖论而不见,把悖论暂时搁置起来,留待今后去解决。
但无论如何,悖论就是悖论,人们不可能永远不正视它,研究它:讨论悖论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消除悖论等问题。
因此,悖论正是科学问题的生长点。
3.完善、发展原有理论消除悖论的过程常常是完善、发展原有理论的过程。
贝克莱悖论曾严重威胁着微积分的真理性(仅指内真理);双生子悖论曾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形成有力的挑战,但后来终被解决,同时丰富和发展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双生子悖论(twin paradox):设甲、乙是一对年满20的双生子。
甲留在地球上,乙乘宇宙飞船以相对于地球为0.99c的速度作星际旅行,10年后返回。
往转弯返合计甲从地球上看地球上的钟35.44 0 35.44 70.88 飞船上的钟 5 0 5 10乙从飞船上看地球上的钟0.70 69.48 0.70 70.88 飞船上的钟 5 0 5 104.导致科学危机当一个理论出现悖论时,其真理性(内真理)就遭到怀疑,而当这一理论在科学大厦中处于重要地位时,就会导致科学危机。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都是由悖论而引发的。
毕达哥拉斯悖论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贝克莱悖论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罗素悖论诱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5.产生新理论,诱发科学革命伴随悖论的解决,还常常产生新理论;当重大理论诞生时,就预示着科学革命就要到来。
对光速悖论的解决,就导致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产生,并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物理学革命。
可以预言,对EPR悖论的彻底解决也必将产生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
EPR悖论:E: 爱因斯坦(A. Einstein)P: 波多尔斯基(B. Podolsky)R: 罗森(N. Rosen)1935年5月《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否完备?》三、悖论产生的根源和必然性1.悖论产生的根源从哲学的高度看,悖论根源于认识对象所固有的矛盾和主客观之间的矛盾。
由于认识对象本来就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人类思维在认识世界时又具有必不可少的割离性。
因此当人们把这些割离开来的东西又重新结合在一起时,就为悖论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另外,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描述。
科学理论的这种局限性也是悖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悖论产生的必然性由于悖论根源于主客观之间的矛盾和认识对象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因此要想彻底消除悖论是不可能的;换言之,悖论的产生具有某种必然性。
哥德尔(K.Godel)定理(对于一个包含自然数的形式系统,如果是相容的,则是不完备的,而且其相容性不可能在该系统内部得到证明)也深刻揭示了悖论产生的必然性。
该定理证明,任何复杂到一定程度的理论,如果是完备的,则是不相容的;如果是相容的,则是不完备的,而且其相容性不可能在该理论内部得到证明。
这就是说:任何复杂到一定程度的科学理论无法证明自己不包含悖论;而且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必然包含悖论,虽然人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发现它。
四、悖论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悖论的产生既然有某种必然性,那么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就不能回避或惧怕悖论的出现,相反,要象伽利略和爱因斯坦那样在传统理论中寻找悖论,构造新的、更好的理论,从而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
主动地、有意识地发现悖论,寻找传统理论的破绽或突破口,是从逻辑上发展、完善传统理论,创立新理论的重要方法,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
亚里士多德从自然回归说出发构造其物理学理论,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
伽利略在大学时代就对此表示了怀疑,传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扔球的实验(伽利略晚年的学生维维安尼在他写的伽利略传记中提到),但至今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伽利略做过这个实验,伽利略也从来没有提过这个实验。
实际上,伽利略并不需要做这个实验,他只要从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发现一个落体悖论即可。
在《关于两种新科学的数学证明的论说》(1638年出版)中,伽利略阐述了发现这个悖论的思想实验过程。
有一种观点认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由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所导致的,也有人多次向爱因斯坦提出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对其狭义相对论有多大影响的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对其狭义相对论的创立并无直接影响,其狭义相对论直接来源于对光速悖论的发现和解决。
爱因斯坦在其《自述》中写道:“经过十年沉思以后,我从一个悖论中得到了这样一个原理(指同时的相对性原理),这个悖论我在16岁时就无意中想到了:如果我以速度C追随一条光线运动,那么我就应当看到,这样一条光线就好象一个在空间里振荡着而停滞不前的电磁场。
可是,无论是依据经验,还是按照麦克斯韦方程,看来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
从一开始,我就清楚地看到,从这样一个观察者的观点来判断,一切都应当象一个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观察者所看到的那样按照同样的一些定律进行。
因为第一个观察者怎么会知道或者能够判明他是处在均匀的快速运动中呢?人们看得出,这个悖论已经包含着狭义相对论的萌芽。
今天,当然谁都知道,只要时间的绝对性这条公理仍留在潜意识里,那么,任何想要澄清这个悖论的尝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爱因斯坦光速悖论的发现和解决,EPR悖论的提出,充分反映了爱因斯坦别具特色的“悖论”研究方法。
第二讲观察与理论主讲:成良斌一、观察的特性观察(自然观察、实验观察)既有主观的因素,又有客观的因素;观察(感觉→知觉)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辨证统一。
观察的这一特性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关于观察的特性,历史上有两种错误观点:1.否定观察的客观性。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论;中世纪一些经院哲学家;近代唯理论笛卡尔:蜡块2.否定观察的主观性。
经验论者和一些科学家(培根、洛克、赫胥黎);逻辑经验主义:中性的观察(逻辑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分为观察层次和理论层次) 观察的主观性是由观察的概念和主体感知的特性所决定的。
否定观察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否定感性认识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使科学认识失去了源泉和基础。
否定观察的主观性,实际上就是否定了观察者在观察中的主观能动性,否定理论对观察的指导;实质上就是否定理性认识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使科学认识陷入盲目。
观察的过程实际上是主体(观察者)与客体(被观察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
海森堡:盲人摸雪花与正常人认识电子观察都是受理论影响的,中性的观察是不存在的。
1766年,卡文迪许:易燃空气=燃素;1773年,普利斯特列:脱燃素空气;1777年,拉瓦锡:氧气;阿米巴、病毒、电子的可观察性。
二、观察的主观性观察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感觉的局限性和错觉感官都有一定的感觉阈值,只能接收有限范围的信息。
感官的反应速度有限,难以及时、准确地观察和记录高速运动或瞬时出现的自然现象;对运动极慢的物体也很难察觉。
感官的感觉灵敏度也不高,不能进行较精确的定量观察。
由于感觉的局限性还常常产生错觉(见图)。
2 知觉的选择性在观察过程中,对同一现象,由于知觉的选择性和主动性往往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主体印象。
知觉的选择性就是选择某一或某些事物为观察对象,而把其它的事物作为观察背景;由于选择的不同,观察对象和背景又可以相互转换。
对象与背景;信号与噪音:1965年彭齐亚斯、威尔逊关于3K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
3 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往往决定了主体能够观察到什么。
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没有必要背景知识,就往往导致观察失误,甚至视而不见(X光片、化石、听外语)。
4 观察仪器观察仪器对观察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是人的感官延长,大大扩大了人的视野,提高了观察的精确度,克服了直接观察的局限性、主观性和模糊性;另一方面,观察仪器又会引起观察失误。
观察的主观性也决定了观察的易谬性(观察主观性的两重性)。
三、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客观性就是人们通过观察实验所获得的科学事实的客观性(即这些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实现观察客观性的主要条件有:1 观察必须具有可重复性一般来说,在观察(包括实验观察)中发生的事件能够被反复检验,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观察结果的客观性(1965年韦伯声称发现了引力波);从科学角度看,可重复即为真(巴斯德)。
2 观察必须以正确理论为指导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的,在观察中如果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之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
其表现主要有先人之见、无意过失和假想等。
双盲法则:《严新气功现象》:镅(Am)-241的衰变计数率因受气功影响上升0.28%或下降1.35%,实验误差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