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https://img.taocdn.com/s3/m/2436dc7b7375a417866f8f52.png)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01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
均居全国之首。
02华北地震区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⑴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中国地震灾害图件ppt课件
![中国地震灾害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b9b7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1.png)
(台湾学者的分析)
昆仑地块在北部阻挡
槽台接触带的构造断裂中龙门 山断裂带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 动,最终发生单向破裂
龙门山
松潘甘孜构造带
龙门山推覆系统
四川盆地
康滇地台边缘--云南东部坳陷地震带 6
1996年丽江7.0级地震
1996年2月3日7.0 M 地震 2001年10月27日6.0 M 地震
1970年1月5日通海7.2级地震
中间地块 中间地块
中 国 大 地 震 带 图示
中间地块 鄂尔多斯地块
汾河坳陷
槽区地震带
四川地块
中
枢
天水
大
地
泸定
震
带
渭河坳陷 杨子地台
华南地台
中国现代地震活动图像
中国地震频度统计
松潘
平武
⑤
③
⑥
茂县
北川
7.4
汶川
理县
7.4
绵竹
首震震中
⑦
映秀
7.6 7.1 7.1 7.1
都江堰
彭州
德阳
成都 市
③ 7.4
1888年和1969年在潍坊以北海 域发生7.5级和7.4级地震
公元前70年6月1日, 7.3M地震; 166822日 8 M 地震死亡20万
1239年平罗8级大震
1920年12月16日 8.5 M 地震 死亡20万
中国区域地震台站分布图
1988年11月6日7.2级地震
耿马
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7.6级地震
澜沧
嵩明
1833年嵩明 8级地震
通海
华北平原沉降区地震带示意图 4 海城
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 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2dd1e3f3f90f76c661371a01.png)
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新一轮24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但非主流网没有看到24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名单,国家地震局网站也没有看到。
地震,事关百姓,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官方怎么就不公布名单呢?中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图下面是网上搜到的12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⑴北京、天津、唐山及山西、河北、内蒙古交界地区;⑵江苏、山东交界—南黄海一带和江苏、山东、安徽交界地;⑶四川西部-云南东部一带;⑷云南西北地区;⑸祁连山地区;⑹辽东半岛;⑺辽宁西部及辽宁、内蒙古交界地区;⑻甘肃东南至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地区;⑼宁夏、内蒙古交界地区;⑽新疆北天山和南天山东段地区;⑾山西中南段至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地区;⑿海南岛北部和雷州半岛北部地区和东北松辽平原两侧地区。
8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名单:四川自贡,山东临沂,湖南长沙,河北石家庄,广西南宁,安徽合肥,江西南昌,吉林长春。
还有12个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不知道,请知道情况的网友留言补上!另外有网友在问:总所周知地震是发生在地震带上的,而我国地震带分布图上没有长沙的位置,1973年至今,长沙共发生2.0级至3.0级地震40多次,但发生大地震的几率相当小。
如果是这样,那长沙为什么会被列为全国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问题补充:因为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所以既然长沙不在地震带上,为什么仍被列为重点监视防御城市?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详细]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a1816361360cba1aa911daa1.png)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 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 .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 "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 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流出,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流出,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地震带上?](https://img.taocdn.com/s3/m/b7bfe59f33d4b14e85246881.png)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流出,快看看你家在不在地震带上?2017-8-10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曾指出我国五个地震的主要分布区域:华北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
均居全国之首。
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
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
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
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我国哪些城市不会地震?其实,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城市都不在地震带,反倒是而处于地震带的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合肥、太原、福州、台湾、昆明、成都、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
不处于地震带上就说明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只是会感到强大地震的震感而已。
地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时不时就会光顾我们身边,只不过大部分地震都比较轻微,人们难以察觉而已。
地震带分布
![地震带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9803912ae2bd960590c677f2.png)
地震带分布中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地震带可划分为: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三大地震带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世界火山和地震带分布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中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
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活动时间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显著活动和相对平静交替存在,一定时期后又重复出现。
各地震带的重复期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发生方式各地震带的大地震发生方式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之分。
前者以一次8级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来释放带内积累的能量;后者在一定时期内以多次7级以上地震释放其绝大部分积累的能量。
地震带内显示的各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性与该地带地壳介质性质、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强弱有关。
地震带一般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
在各地震带内还划分出不同的区段,作为独立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区域划分的统计研究单元。
另外还有一种是由于人为活动所引起。
编辑本段世界主要地震带地震的震中集中分布的地区,且呈有规律的带状,叫做地震带。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和火山活动带大体一致,主要集中在下列地壳强烈活动的地带。
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地震分布示意图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西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中国地震区域分布
![中国地震区域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b4bf4a4df7ec4afe04a1df78.png)
大地震区竟然成一条直线横跨中国:是发现还是谣言?互联网是窗子,一开窗,既会招来艳丽的蝴蝶,也会引来讨厌的蚊子;互联网是舆论的双刃剑,既能传播真理,也能散播谣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开始流传一个关于地震的帖子,这个帖子到处被转载,引发网友的热议。
帖子如下(蓝字是我的注解):2008 年5月16日晚上22点,李金蔚的父亲突然兴奋的拿了一本《中国地图册》,兴冲冲的告诉我:“你看中国4次大地震(注:邢台、海城、唐山地震都没有超过8级,从科学意义角度考虑,算不上了大地震;中国的大地震更多地分布在中国的西部)都在一条直线上”,我一看很惊奇:真的,辽宁的海城大地震,河北的唐山大地震,河北的邢台大地震,四川的汶川大地震竟然能连成一条直线(注:实际并不在直线上,见图1)。
这是一个新发现,还是巧合?于是我立即收集中国地震历史,发现中国历史地震史上的重大地震基本都在这条直线上。
1303年山西赵城大地震,1037年河南京师(洛阳)大地震,1555年陕西渭州、华州及山西蒲州,1695年的山西临汾大地震,1654年的陕西西安、延安地区大地震等等基本上都在这一条直线上。
在中国教科书上写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李金蔚父亲发现的一条更为重大地震带带并无表述,它横贯整个中国,甚至可能横贯亚洲等地区,李金蔚父亲自命名的“鸿裂”。
(图:红线)这可能是两个板快漂移积压而成,或者是一个大地质断裂带(注:假说容易,但证据呢?)。
此重大新发现,将改变亚洲地震研究史,为人类准确预测地震提供重大依据(注:这是作者发现后的喜悦)。
一、这是直线吗?看到原文标题和上面这张地震直线地图(以下简称原图),我首先想确认的是图上红点的位置是不是完全正确,因为不少人有时会不自觉地将点做一些位置的小偏移以论证自己的观点。
通过GMT绘图软件,分别绘出原图注明出来的7个地震(图1用黑色实心五角星表示),这7个地震的震中位置如下:山西临汾 1695年 111.5 36.0 8级邢台地震 1966年 115.1 37.5 7.1级海城地震 1975年 122.65 40.67 Mw7.0唐山地震 1976年 117.89 39.60 7.8级汶川地震 2008年 103.4 31.0 8级青川 2008年 105.2 32.5北川 2008年 104.65 32.05再把中国历史上8级以上的大地震也都画在图上(图1用黑色实心圆表示),这些大地震的震中位置如下:1303年山西洪洞赵城 111.70 36.30 1411年西藏当雄 90.20 29.701556年陕西华县 109.70 34.501604年福建泉州海外 119.70 25.00 1654年甘肃天水南 105.50 34.301668年山东郯城 118.50 34.801679年河北三河平谷 117.00 40.00 1695年山西临汾 111.50 36.001739年宁夏平罗 106.50 38.801812年新疆尼勒克东 83.50 43.70 1833年西藏聂拉木 85.50 28.301833年云南嵩明杨林 103.00 25.00 1879年甘肃武都南 104.70 33.201902年新疆阿图什北 76.20 39.90 1906年新疆玛纳斯西南 85.60 43.90 1920年台湾花莲东南海中 122.70 23.50 1920年宁夏海原 104.90 36.701927年甘肃古浪 102.20 37.701931年新疆富蕴东南 89.80 47.101950年西藏察隅墨脱间 96.70 28.401951年西藏当雄西北 91.40 31.101972年台湾东部海中 122.20 23.002001年青海昆仑山 90.90 36.202008年汶川地震 103.57 30.97图1 中国历史8级以上的大地震震中分布图图1显示有几个点(黑色实心五角星)虽然可以排列成直线(这就是地震的特点,因为地震和断裂密切相关,而断裂通常是线状分布的),但并非如原图所画的那样,有一条线贯穿中国,即使把这些点连在一起,也并非笔直的线。
中国四大地震带和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
![中国四大地震带和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6b15dedff00bed5b8f31d64.png)
中国四大地震带和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中国四大地震带和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2016-01-21 清真范TOP热点1月21日01时13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附近(北纬37.71度,东经101.70度)发生6.4级左右地震。
1时18分,门源县又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END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小贴士门源回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相邻。
距省会西宁150公里,距海北州州府驻地海晏县250公里。
总面积6896平方公里。
1929年设门源县,1953年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
民族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0%左右,还有汉、藏、土、蒙古、撒拉等民族。
总人口15.58万人(2013年)。
门源县原名“亹源”(亹,mén),因“亹”字书写起来太过复杂,后统一简化为同音字“门”。
中国四大地震带和23条地震带分布图详细介绍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与主要山脉分布图从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地震带和山脉走势密切相关,山脉是地壳板块运动互相挤压形成的,地震是地壳运动释放能量自然现象,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
了解中国地震带分布,可以从我国山脉走势找到关联。
中国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区域,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
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中国四大地震带李四光说的中国四大地震带:1、东南部的XX和XX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XX,甘肃和宁夏。
中国地震带可划分为:一、东南沿海与XX地震带;二、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XX麓、XX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三、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四、喜马拉雅—滇XX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五、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六、XX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中图版选修5---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
![中图版选修5---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PPT课件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dca234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c.png)
• 为何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 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域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旳相互作用区,不但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 尤其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旳地域。 而东部地域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域相对稳定, 故地震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 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所以灾情 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域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 旳城市,90%以上旳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 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二、泥石流旳分布与危害
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暴发旳特殊洪流, 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 极强。如图所示:
思索: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域暴雨—滑坡—泥
石流分布旳区域有关性。
我国西南地域水源充分、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 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 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 石流具有明显旳季节性,它们发生旳时间规律与西南地 域集中降水旳时间规律相一致,所以度大-------20世纪平均
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
③地震震源浅,危害大--------浅源地震,
破坏严重
3.我国地震旳分布特点及成因:
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 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 部地域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 密集旳地域。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 附近海域影响最大。
雨能够引起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里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0adaee5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76.png)
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里?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地震?压力大啊!世事难两全,中国在拥有广袤国土的同时,也承受着这片土地带给国人的地震灾害。
点击看高清大图经科学研究,全球主要的地震带有三个,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百分之八十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我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
全长两万多千米,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百分之十五。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很不幸,中国就位于世界上最活跃的两个地震带之间,甚至有些地区还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
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第四纪构造活动十分强烈。
结果就是那些与地震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活动断层(迄今12万年以来曾有活动的断层)遍布了华夏大地。
▲中国及周边地震构造图资料来源: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点击看高清大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活动断层基本分布在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台湾地区、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等区域,六级以上地震也与这些断层线如影随行。
不过除了这些地震高发区域,我们还发现有几个区域活动断层分布较少,也罕见六级以上地震。
分别是在:■东北地区,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7.3级的海城地震。
■华南除东南沿海较高的地震活动水平与台湾板块边界活动构造带的影响有关之外,没有大震发生,即使6级左右的强震也少见。
■华北地区的鄂尔多斯地块内部构造稳定,其地震活动也很微弱。
Tips:从历史地震分布图看,除了主要地震带外,仍有大约有5%-15%的6-6.9级地震发生在活动构造带外,另外大量5-5.9级地震则在各区域广泛发生,所以,主要地震带外的其它区域只能认为其实相对低风险区域,但仍有发生5-6.9级强震的风险。
中国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https://img.taocdn.com/s3/m/e1a57a8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5.png)
中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居全国之首。
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辽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严重。
新疆地震区: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
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台湾地震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亚欧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界处,东部地区地震频发,因多发生在外海,造成的灾害相对较少。
西部地震虽不如东部地震频繁,但因其震源较浅,且多发生在陆地,加之人口稠密,破坏性大。
华南地震区: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
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
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中国历年大地震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
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山东郯城大地震震级为8.5级郯城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万人。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
中国地震灾害图件
![中国地震灾害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cebb207375a417876f8f00.png)
4
海城
1976年7月28日 7.8 M 地震 死亡24.2万 1966年3月8日22日 7.3 M 地震 死亡8000人
地台区地震带
2
1739年平罗 8 级地震
1996年6.4 级地震
1976年4月6日,和林格尔 发生6.2级地震
平罗
1695年5月18日(清康熙三 十四年四月六日)震级估计 7.5~8级。
20世纪-21世纪初 中国的十一次大地震
2008.5.12 .M8.0/
汶川
中 国 大 地 震 带 图 示
中间地块 中间地块 中间地块 鄂尔多斯地块 汾河坳陷
中
天水
枢 大 地
渭河坳陷 杨子地台
槽 区 地 震 带
泸定
震
四川地块
带
华南地台
中国现代地震活动图像
中国7.2
③
平武
② ①2008-05-12 7.4
江油
⑤ ③ ⑥
茂县 汶川 理县
7.4
北川
14:28:04.0, 四 川盆地西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发 生Ms8.0 级强震. 共由8个 7.1-8.0 级地震组成,是100 秒钟内沿龙门山中部断裂发生 的多点连续破裂行为。震源深 度: 14km
绵阳 7.4
绵竹 德阳 彭州
首震震中 ⑦
映秀
7.1 7.1 7.1
1996年丽江7.0级地震
6
1996年2月3日7.0 M 地震 2001年10月27日6.0 M 地震
嵩明
1970年1月5日通海7.2级地震
1833年嵩明 8级地震 1988年11月6日7.2级地震
通海
耿马
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7.6级地震
澜沧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https://img.taocdn.com/s3/m/adccd804f78a6529647d5342.png)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出炉:看看有没有你的城市时间:2015-04-27 15:37来源:环球军事网点击: 75208 次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中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 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
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又多又强,其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国,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
中国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出炉:UERDI值越高危险越大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重温《中国强地震震中分布图》
![重温《中国强地震震中分布图》](https://img.taocdn.com/s3/m/b1a9dc1d5f0e7cd1842536c7.png)
以 前 的 地 震 震 中 ;以橘 红 色 表 示 10 90年 至 1 7 地 区 外 , 百 年 来 ( 图 缺 少 1 7 96 本 9 6年 以 后 的 数 据 )
年 8月 的地 震 震 中 ;以直 径 不 同 的 三 种 圆 圈 表 示
震级 的差 别 ( 8级 以 上 、 7~ 8级 、6 ~ 7级 );
中 国 犬 陆 上 发 生 8级 以 上 地 震 的 , 仅 有 1 2 9 0年 l 2月 1 日在 宁 夏 海 原 的 8 2级 大 地 震 和 1 2 5 . 9 7年
以 绘 制 圆 圈 的 不 同 “ 形 ” 表 示 震 源 的 深 度 并 辅 5月 2 t 甘 肃 门 源 的 8级 大 地 震 。n 线 3 F在 以 文 字 表 示 时 间 、震 级 数 据 。 图上 标 记 显 示 : 0 8年 5月 1 同 发 生 地 震 20 2
震 ,17 9 6年 8月 l 日 和 6
8月 2 , 松 潘 、 平 武 3E l 先 后 发 生 7 2级 地 震 。 从 . 13 9 8年 至 l 4 9 1年 , 这
《中 国 强 地 震 震 中 分 布 图 》
・
带 还 发生 过 6级 以上 地 震 4次 , 1 5 9 8年 2月 8 日在
这 张 图的 出 色 首 先 在 于 : 7 0多 年 来 的几 百 区 为 台 湾 。 东 北 的 珲 春 、 绥 芬 河 一 带 在 2 20 0世 纪 次 地 震 在 [ 上 一 目 J 然 。 它 绿 色 表 示 1 0 笙 l , 9 0年 二 三 十 年 代 也 有 活 跃 。 除 新 疆 、 西 藏 人 烟 稀 少 的
记 释 读 :在 南 坪 以 南 ,灌
县 ( 都 江 堰 市 ) 以 北 今 的 这 两 百 公 里 左 右 ( 上 图 概 算 ) 先 后 发 生 地 震 l , 1 次 , 其 中 10 9 0年 以 前 的 有 3次 。 1 3 9 3年 8月 2 5 日 在 茂 汶 发 生 7 2级 地 .
江苏地震历史记录
![江苏地震历史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aae95a30029bd64783e2c7b.png)
图为中国主要地震带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江苏40年历史地震记录时间经纬度位置震级深度类型1 1971-12-30 31.12 122.30长江口 4.9 10 孤立型未记到余震2 1973-08-04 33.50 124.00南黄海北部 4.7 孤立型未记到余震3 1974-04-22 31.27 119.19江苏溧阳 5.5 18 主余型4 1975-09-02 32.54 121.48南黄海郎家沙5.4 震群型5 1979-07-09 31.27 119.15江苏溧阳 6.0 12 主余型6 1984-05-21 32.31 121.36南黄海勿南沙5.7 双震型两个主震间 1984-05-21 32.29 121.36南黄海勿南沙 6.2 隔70 s7 1987-02-17 33.35 120.32江苏射阳 5.1 18 孤立型8 1990-02-10 31.41 121.00江苏常熟 5.1 孤立型9 1991-11-05 33.41 120.01江苏射阳 4.7 25 孤立型未记到余震10 1992-01-23 35.12 121.04南黄海北部坳陷5.2 10 主余型11 1995-09-20 34.58 118.06山东苍山 5.2 12 孤立型12 1996-11-09 31.50 123.06南黄海 6.1 孤立型13 1997-07-28 33.43 122.10南黄海南部坳陷5.1 孤立型江苏历史地震记录时间纬度经度地点震级1 288-02-19 31.00 119.42 浙江绍兴南京 52 320-07-18 31.42 119.42 江苏苏州南京间53 462-08-17 34.481 17.00 山东兖州南 54 499-08-05 32.06 118.48 江苏南京 45 548-10-29 32.06 118.48 南京 56 701-08-16 33.00 121.00 黄海 67 925-11-18 34.42 116.42 江苏徐州西北 58 999-10-00 31.48 119.54 江苏常州 59 1491-09-23 32.42 119.00 安徽天长附近 510 1495-11-08 34.36 119.06 江苏连云港海州 411 1501-12-07 31.18 120.36 江苏苏州 412 1502-00-00 33.24 120.06 江苏盐城 413 1505-10-19 32.30 123.00 黄海 614 1524-03-29 31.18 120.06 江苏苏州西 5 151537-05-23 33.36 117.36 安徽灵壁 516 1546-09-29 34.30 117.42 江苏邳县寨山 517 1615-03-01 32.00 120.54 江苏南通狼山镇 518 1621-11-00 31.00 120.36 江苏吴江平望镇 419 1624-02-10 32.18 119.24 江苏扬州附近 620 1624-09-01 31.12 121.30 上海 421 1630-02-04 32.00 119.12 江苏句容 422 1642-10-04 34.12 116.54 安徽萧县 423 1642-11-20 33.06 118.30 江苏盱眙西北 524 1643-10-23 34.12 116.48 安徽萧县西北 425 1644-01-15 34.24 116.30 安徽颖上北 426 1658-09-19 31.30 121.00 江苏太仓西北 427 1662-00-00 33.24 120.06 江苏盐城 428 1668-07-25 34.48 118.30 山东郯城 829 1676-06-11 32.24 119.24 江苏扬州 430 1678-05-24 31.18 120.54 江苏吴县东 431 1679-12-26 31.24 119.30 江苏溧阳 532 1712-12-22 32.00 119.00 江苏仪征西南 533 1731-11-00 31.18 121.00 江苏昆山南 534 1752-05-17 31.18 122.18 上海长江口 535 1764-06-27 33.00 121.30 黄海 636 1829-11-18 33.12 117.54 安徽五河 537 1839-10-12 31.18 120.00 江苏宜兴东 538 1844-12-02 31.30 122.00 长江口 539 1846-08-04 33.30 122.00 黄海 740 1847-11-12 33.00 122.00 黄海 641 1852-12-16 33.30 121.30 黄海 642 1853-04-14 33.30 121.3 黄海 6 1853-04-15 33.00 121.30 黄海 6 1853-04-16 33.00 122.30 黄海 5 1853-04-17 33.00 122.30 黄海 5 1853-04-23 33.00 122.30 黄海 6 1853-04-24 33.00 122.30 黄海 543 1855-01-15 31.12 121.00 江苏苏州东 444 1855-11-20 31.30 122.00 长江口 545 1872-07-24 32.12 119.18 江苏镇江西 446 1872-09-21 31.12 120.18 江苏太湖 547 1879-04-04 34.00 122.00 黄海 648 1905-04-28 33.48 122.00 黄海 5 1905-09-29 33.48 121.30 黄海 5 49 1909-12-30 32.42 121.30 黄海 5 1910-05-06 33.00 121.30 黄海 550 1910-01-08 35.00 122.00 黄海 651 1913-04-03 32.12 119.30 江苏镇江 552 1916-04-05 33.00 122.00 黄海 553 1921-12-01 33.42 122.00 黄海 654 1924-02-19 35.00 120.00 黄海 555 1927-02-03 33.30 121.00 黄海 6 1927-02-03 33.30 121.00 黄海 6 1927-02-19 33.30 121.00 黄海 5 1927-02-22 33.30 121.00 黄海 556 1930-01-03 32.12 119.24 江苏镇江 557 1942-07-27 33.00 121.00 黄海 5 581949-01-0533.12121.00 黄海 5 1949-01-14 33.12 121.00 黄海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主要地震带及历史震中分布图(组图)
图为中国主要地震带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
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
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
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
“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
”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
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
”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
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
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 (刘晶晶/文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
图为北京断裂分布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
华北地震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区,它对北京、天津、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等10个省和直辖市都有影响。
这一地区又是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就像是中国的心脏,心脏一旦遭到大震,全身都会倍受打击。
《清史稿》中记载了(康熙)十八年北京附近发生的一次强震。
北京附近发生过如此可怕的大地震,北京还安全吗?
“北京的问题不大。
”一位地震专家讲述了他的理由:“每一次地震,都是地球释放内部能量的过程。
能量释放后,就又进入能量积蓄阶段,直到发生新的地震。
”
“积蓄能量的阶段大概要多久呢?”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5级以下的地震,积蓄的时间短,大概在300年左右。
8级地震需要的能量,就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大概是10万年以上吧。
”
邓乃恭的理由和这位专家不同,他说:“北京位于地震带上,还三面环绕着小震群,看上去很危险,但实际上,这些小震群都是能量释放口,在能量还没有积蓄到可以发生大地震时,就以小地震的形式释放出去了。
就像一个水库,如果在蓄水的过程中隔三差五放放水,就很难蓄满了。
”
韩竹君对北京地震风险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和北京有关的几条断裂带,如八宝山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南段、顺义-良乡断裂南段,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活动性都很弱或基本不活动,这些断裂引发大地震的可能性并不大。
他最后还强调了一点:“地震最可怕的是它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两方面工作到位,就算遭遇大地震也不会造成惨痛的后果。
”(刘晶晶/文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
图为中国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6期)
图1由三个方面的主体信息组成。
首先,以1998年版《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中的《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为蓝本。
其次,给出了《中国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分类图》,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伟、王静爱、史培军、周俊华)。
在研究中,上述学者参照国际惯例,把以城市为中心、3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定义为城市近源地震。
另外,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起东等发表的《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一文中,迄今为止,有记载以来的8级巨大地震发生地。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