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十二组数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十二组数据摘要:一、插床设计概述1.插床的定义和作用2.插床的设计流程二、插床设计数据1.插床的分类和组成2.设计数据的要求和来源3.十二组数据的具体内容三、插床设计方法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2.插床设计的具体步骤3.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四、插床设计案例1.案例介绍2.设计过程3.结果分析五、插床设计展望1.插床设计的发展趋势2.插床设计的新技术和方法3.插床设计在未来的应用正文:一、插床设计概述插床是一种用于加工孔的机械设备,通过将工件固定在插床上,利用插刀等工具进行孔加工。
插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插床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主要涉及插床的分类、组成、设计数据、设计方法等方面。
二、插床设计数据插床的分类和组成决定了设计数据的要求和来源。
插床通常分为立式插床、卧式插床、万能插床等,不同类型的插床其设计和加工能力有所不同。
插床的组成主要包括床身、主轴、插刀、送料机构等,这些部件的设计数据直接影响到插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十二组数据是插床设计的基础,包括插床的尺寸、加工零件的尺寸、插刀的直径和长度、送料机构的行程等。
这些数据需要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和设备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和计算,以确保插床的稳定运行和加工效果。
三、插床设计方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机械设计、机构设计、零件设计等。
在插床设计中,需要根据插床的类型和组成,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具体设计。
插床设计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设计数据、绘制插床简图、计算各部件的尺寸和运动参数、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编写设计说明书等。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流程进行,以确保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在插床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插床的结构尺寸、插刀的选型和安装方式、送料机构的运动方式和行程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插床的加工效果和设备性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四、插床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个插床设计案例:设计一台立式插床,加工零件为直径为100mm、长度为200mm的轴类零件,插刀直径为20mm,送料机构行程为100mm。
机械课程设计插床
机械课程设计插床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插床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插床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理解插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正确操作插床,进行简单的零件加工;能够分析插床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插床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插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插床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插床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1.1 插床的定义和作用1.2 插床的分类及特点1.3 插床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功能2.插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2.1 插床的工作原理2.2 插床的操作方法及步骤2.3 插床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插床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刀具的选择和使用3.2 工件的装夹和调整3.3 切削参数的设置和调整3.4 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插床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插床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的插床加工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教师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插床的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插床加工过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机械制造工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一些与插床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插床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插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插床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插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插床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2)掌握插床的设计方法,包括刀具、夹具和床身的设计;(3)熟悉插床的加工工艺,并能应用于实际生产。
2.技能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插床的基本设计;(2)具备分析并解决插床加工过程中问题的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插床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提高专业素养;(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插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加工工艺。
具体安排如下:1.插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插床的分类、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分析插床的工作原理。
2.插床的设计方法:讲解刀具、夹具和床身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插床的加工工艺:介绍插床的加工工艺,包括加工顺序、切削参数等,并结合实际生产案例进行分析。
4.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如何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插床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插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学生针对插床设计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插床加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插床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插床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插床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插床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2. 学习并掌握插床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机械加工中的安全技术;3. 掌握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插床操作中问题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操作插床,完成简单的金属切削加工;2. 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和安装插床刀具;3. 能够分析插床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和机械加工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插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插床的基本原理:参照课本第三章第二节,讲解插床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组成;- 刀具选择与安装:结合课本第四章第一节,介绍插床刀具的类型、选用原则及安装方法;- 安全技术:依据课本第十二章,阐述插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事故预防措施。
2. 实践操作:- 插床操作步骤:按照课本第五章,让学生实际操作插床,掌握基本操作流程;- 加工工艺:结合课本第六章,教授简单零件的加工工艺,提高学生实际加工能力;- 问题分析与解决: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参照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和解决。
3. 教学进度安排:- 理论部分:共计4课时,分别讲解插床原理、刀具选择与安装、安全技术;- 实践部分:共计8课时,分阶段进行插床操作、加工工艺学习和问题分析。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章节,科学系统地组织,旨在确保学生掌握插床相关知识和技能。
插床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插床机械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插床机械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3. 学生能掌握插床机械的主要参数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插床机械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根据加工要求,正确选择和调整插床机械的参数,进行简单的加工操作。
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或工具,绘制插床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培养对机械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学生能够关注机械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插床机械中的应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侧重于插床机械原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插床机械的基本结构- 介绍插床的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如床身、立柱、横梁、工作台等。
- 分析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配合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 插床机械的工作原理- 深入讲解插床机械的工作原理,包括切削力、进给系统、冷却系统等。
- 探讨插床机械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
3. 插床机械的主要参数及其调整方法- 介绍插床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 讲解如何根据加工要求调整插床机械的参数,以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
4. 插床机械的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加工中插床机械的应用案例,如模具加工、零件加工等。
- 讨论不同加工条件下,如何选择和调整插床机械参数,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机械原理插床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插床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插床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和制造一台插床,理解机械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以下是该课程设计的详细步骤和内容。
1. 理论学习:学生首先要学习插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主轴、进给系统、床身等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同时还需要学习插床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选题和方案确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一种适合的插床项目。
可以是简单的家用插床,也可以是工业用途的高精度插床。
确定方案后,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材料选型。
3. 设计和绘图: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插床的详细设计和绘图。
包括机床的结构、尺寸和零部件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插床的稳定性、刚度和精度等因素。
4. 材料准备和加工:学生根据设计图纸,采购所需的材料和零部件。
然后使用加工设备,如车床、铣床等工具,进行零部件的加工和加工。
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精度。
5. 组装和调试:学生将加工好的零部件组装起来,形成完成的插床。
然后进行初步调试和测试,确保插床的各项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6. 总结和展示:学生对插床的设计、制造和调试过程进行总结
和评价。
可以撰写书面报告,或者进行口头展示,与其他同学和教师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心得体会。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将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机械原理在插床中的应用,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例插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例插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插床的基本机械原理,掌握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插床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学生了解并掌握插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插床的简单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插床使用方案。
3.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机械原理,培养对机械工程的热爱和兴趣。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到机械原理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原理的实际应用课程,以插床为实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原理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技能。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插床概述:介绍插床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内容列举:插床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类型。
2. 插床的运动学分析:讲解插床的运动规律、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内容列举: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复合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
3. 插床的动力学分析:探讨插床在加工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强度、刚度分析。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内容列举: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刚度计算。
4. 插床的设计与计算:结合实例,讲解插床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列举:设计原则、计算公式、参数选择、优化设计。
5. 插床的应用与优缺点分析:分析插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场景、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一、引言。
插床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插床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要点进行介绍,以便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学习和实践。
二、插床的结构。
插床通常由床身、工作台、主轴、进给装置、传动装置、刀架等部分组成。
床身是插床的基础部分,承受整个机床的重量和切削力,具有高强度和刚性。
工作台用于夹紧工件,是加工的基准面。
主轴是插床的主要运动部件,通过主轴传动装置实现不同速度和进给速度的调节。
进给装置用于控制工件的进给运动,传动装置则用于驱动主轴和进给装置的运动。
刀架是刀具的安装和刀具进给的部分,通过刀架的运动实现工件的切削加工。
三、插床的工作原理。
插床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主轴带动刀具进行切削加工,工件在工作台上进行相对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刀具通过刀架的进给运动,沿工件的轴向或径向进行切削,完成对工件的加工。
同时,进给装置控制工件的进给速度,使得切削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四、插床的设计要点。
1. 结构设计,插床的结构设计应注重床身的刚性和稳定性,确保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加工精度。
同时,主轴和进给装置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加工要求,具有良好的可调性和稳定性。
2. 刀具选择,在插床的设计中,应根据加工工件的材料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刀具,确保切削效果和加工质量。
同时,刀具的安装和调整要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3. 进给系统设计,进给系统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具有可调性和稳定性。
同时,进给系统的传动装置要可靠耐用,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4. 控制系统设计,插床的控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和精度,能够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精确控制。
同时,控制系统的操作界面要简单直观,方便操作和维护。
五、结论。
插床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插床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要点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插床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插床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插床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插床的主要机械部件名称及其功能;3. 学生能了解插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插床机械运动的过程;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插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简单维护方法;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插床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原理学习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学生能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操作习惯;3. 学生能够认识到插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原理实践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授、演示、实践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插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通过趣味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关注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插床概述- 插床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插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地位与作用。
2. 插床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插床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插床的工作原理及运动分析。
3. 插床的操作与维护- 插床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插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4. 插床的应用案例- 插床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插床加工零件的工艺流程。
5. 插床模型设计与制作- 小组合作设计插床模型;- 动手制作插床模型,并进行调试。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插床概述及用途;第二课时:插床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三课时:插床操作与维护;第四课时:插床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五课时:插床模型设计与制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设计
深航北方科技学院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设计题目名称插床机构设计学生学院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任务书 (1)1、工作原理 (1)2、设计数据 (2)二参数设计 (3)1.倒杆机构的方案选型 (3)(1)方案I (3)(2)方案II (3)(3)方案III (4)2、导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4)(1)导杆机构尺寸计算 (4)(2)导杆在1位置的运动分析 (5)1)速度分析 (5)3)加速度分析 (6)(2)凸轮机构设计 (7)(1) 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7)(2) 凸轮廓线的绘制 (9)(4)齿轮的设计计算 (11)1)设计原理 (11)2)小齿轮参数计算 (11)3)大齿轮参数计算 (11)三小结 (13)一设计任务书1、工作原理插床机械系统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由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
图1.1为其参考示意图,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3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5沿导路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
刀具向下运动时切削,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为常数;刀具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
为了缩短回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DOl8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图1.1 插床工作原理图2、设计数据二 参数设计1.倒杆机构的方案选型(1)方案I该方案如图2—1由两个四杆机构组成。
使b>a, 构件1、2、3、6便构成摆动导杆机构,基本参数为b/a=λ。
构件3、4、5、6构成摇杆滑块机构。
图2—1方案特点如下:1).是一种平面连杆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承受较大载荷。
2).具有急回作用,其行程速比系数00(180)/(180)k θθ=+-,而arcsin(1/)θλ=。
只要正确选择λ,即可满足行程速比系数k 的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
返回
刀具上极限
A1
刀具下极限
O2
O1
A2
返回
刀具上极限
C2
O B 2B 1 2是等边三角形
B 是平行四边形 1B 2C 2C 1
H100
刀具下极限
A1
C1
B2
O1
100 60
O2
B1
A2
返回
C2
1 2 3
C3
C1
l y yO 2
1
B2
2
3
B
O2
B1
返回
细实线 刀具最下端对应位置图 点划线 j1位置图 双点划线 j2位置图
sva分析矢量方程矢量图及结果3工作台进给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对工作原理进行说明4列表5总结6参考文献返回刀具下极限刀具上极限返回刀具下极限刀具上极限10060是等边三角形返回标题栏摆动导杆机构运动简图位置图双点划线位置图点划线刀具最下端对应位置图细实线刀具最上端对应位置图粗实线曲柄转角线图点位移曲柄转角线图点速度曲柄转角线图点加速度
返回 目录
(一)运动基本要求:
⒈单向连续转动到往复直线移动的变换; ⒉刀具运动应具有的急回作用:K=2; ⒊机构运动应灵活、轻巧; ⒋刀具切削行程H=100mm;
(二)刀具主运动机构基本方案
电动机(加减速器)→摆动导杆机构→刀具
1.按急回运动要求确定曲柄1长度
按行程速比系数K=2可算出极位夹角θ=60º , 据此作图:曲柄1与导杆3垂直时,刀具(即滑块5) 处于上或下两极限位置,此时曲柄对应位置所夹 锐角应为极位夹角θ。作图分析 l sin O O A 根据几何关系:l A O O O 1 2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刀具主运动机构的运动设 计与分析 第三部分 工作台进给运动传动方案 设计 第四部分 设计计算说明书
插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插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插床机械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2. 掌握插床机械的主要结构、部件及其功能;3. 了解插床机械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插床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绘制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工程制图知识,准确表达插床机械设计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插床机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和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插床机械设计方案,并运用CAD软件进行绘制;2. 学生能够针对插床机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3. 学生能够以团队形式开展项目,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设计任务;4.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插床机械原理及设计流程:讲解插床机械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及主要技术参数,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插床机械结构及功能:详细介绍插床机械的主要结构、部件及其功能,分析各部件在插床机械运行中的作用,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CAD软件在插床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实际案例演示插床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绘制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工程制图与表达:结合插床机械设计,讲解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设计方案的能力,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插床机械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进行插床机械设计方案制定,运用CAD软件进行绘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机械原理课设插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插床机构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成绩:完成时间:目录1.1机构简介 (2)1.2设计任务 (2)1.3原始数据 (3)2.1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3)2.2电动机、齿轮传动机构方案 (4)2.3总体方案图 (6)3.1电动机的选择 (7)3.2传动比分配 (8)3.3齿轮机构设计 (8)3.4主机构的设计 (10)3.5主机构的运动分析 (12)3.6主机构的受力分析 (15)3.7主机构的速度波动 (21)4.1课程设计小结 (23)参文考献 (25)一、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1、机构简介插床是一种用于工件表面切削加工的机床。
插床主要由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等组成,如图所示。
电动机经过齿轮机构减速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连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5沿导路y —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的切削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 2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 4D 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
为了缩短空回行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2、设计数据二、设计内容1.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设计导杆机构,作机构的运动简图,并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以及刨头的运动线图,作滑块的运动线图。
以上内容与后面动态静力分析共画在0号图纸(图纸格式与机械制图要求相同,包括边框、标题栏等)上。
整理说明书。
2.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确定机构一个位置的各运动副反力及应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
作图部分画在运动分析的图样上。
整理说明书。
3.凸轮机构设计绘制从动杆的运动线图,画出凸轮实际轮廓曲线。
以上内容作在3号图纸上。
整理说明书。
4.齿轮机构设计做标准齿轮,计算该对齿轮传动的各部分尺寸,以3号图纸绘制齿轮传动的啮合图。
整理说明书。
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机构简图如下:• cos ∠ B 2 O 2 C ) / 2由上 面的讨 论容易 知道 ∠ B 2 O 2 C = 30 度 ,再 代入其 他数据 ,得:x = 93 . 3 mm ,即 O 2 到 YY 轴的 距离为 93.3mm 三、插床导杆机构的速度分析位置1速度加速度分析1)求导杆3上与铰链中心A 重合的点3A 的速度3A V滑块2——动参考系,3A ——动点3A V = 2A V+ 23A A V 方向: ⊥A O 3 ⊥A O 2 ∥A O 3 大小: ? 11ωl ?式中:2A V =12ωA l O =6.28×0.075(m/s )=0.471m/s取速度比例尺v u =0.01(mmsm /),作出速度图32a pa ,进而可得导杆3的角速度大小:3ω=33r V A =33r pa u v =0.374/0.20157=1.855(rad/s) 及其转向为顺时针。
插床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插床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插床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 学生能够了解并解释插床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插床,完成给定零件的加工;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加工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机械专业的热爱;2.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3.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插床的机械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安全意识相对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强调操作安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插床的基本结构- 插床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各部件的相互关系及作用2. 插床的工作原理- 插削加工的基本概念- 插床的运动原理及切削过程3. 插床操作基本步骤与注意事项- 开机、关机流程- 零件装夹、刀具选择与安装- 插削参数的设置及调整-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4. 插床加工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零件加工误差的原因分析- 刀具磨损、断裂的处理方法- 机床故障的排查与解决5. 实践操作- 完成简单零件的插削加工-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与协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插床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第二课时:讲解插床的工作原理及插削加工基本概念第三课时:学习插床操作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四课时:分析插床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第五课时:实践操作,完成简单零件的插削加工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三章“机床及其应用”中的第三节“插床及其应用”相关联,涵盖了该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指导。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设计
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插床机构设计1.2 插床简介定义:金属切削机床,用来加工键槽。
加工时工作台上的工件做纵向、横向或旋转运动,插刀做上下往复运动,切削工件。
介绍:利用插刀的竖直往复运动插削键槽和型孔的直线运动机床。
插床与刨床一样,也是使用单刃刀具(插刀)来切削工件,但刨床是卧式布局,插床是立式布局。
插床的生产率和精度都较低,多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中加工内孔键槽或花键孔,也可以加工平面、方孔或多边形孔等,在批量生产中常被铣床或拉床代替。
普通插床的滑枕带着刀架沿立柱的导轨作上下往复运动,装有工件的工作台可利用上下滑座作纵向、横向和回转进给运动。
键槽插床的工作台与床身联成一体,从床身穿过工件孔向上伸出的刀杆带着插刀边做上下往复运动,边做断续的进给运动,工件安装不像普通插床那样受到立柱的限制,故多用于加工大型零件(如螺旋桨等)孔中的键槽。
工作原理:插床实际是一种立式刨床,在结构原理上与牛头刨床同属一类。
插刀随滑枕在垂直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是主运动,工件沿纵向横向及圆周三个方向分别所作的间歇运动是进给运动。
插床的主参数是最大插削长度。
插床是用于加工中小尺寸垂直方向的平面或直槽的金属切削机床,多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图1 插床示意图图5 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图6 凸轮轮廓曲线与刀具中心轨迹图7 凸轮理论廓线与滚子包络线设 计 计 算 与 说 明主 要 结 果8.插床导杆机构的综合及运动分析 曲柄转速147/n rad s = 曲柄长度72AB L mm = 插刀行程140H mm = 行程速度比系数 1.7K =连杆与导杆之比/0.60DE CD L L = 力臂120d mm = 工作阻力7500F N = 导杆3的质量326m kg =导杆3的转动惯量23 1.3S J kgm = 滑块5的质量545m kg =147/n rad s =72AB L mm =140H mm =1.7K =/0.60DE CD L L =120d mm =7500F N =326m kg =23 1.3S J kgm =545m kg =8.1 插床导杆机构的综合1、计算极位夹角 ,曲柄角速度1ω,曲柄角加速度1ε118046.6671K K θ-=︒=+112 4.922/60n rad s πω==210.00/rad s ε=2、求导杆长度CD L ,连杆长度DE L ,中心距AC L 根据插床机构结构示意图,由几何条件可得176.7322sin2CD H L mm θ==因为/0.60DE CD L L =,0.6106.039DE CD L L mm =⨯=181.782sin2AB AC L L mm θ==3、求弓形高b ,导路距离e L14.4542tan2CD H b L mm θ=-=351.2872e AC CD bL L L mm =+-=46.667θ= 1 4.922/rad s ω= 210.00/rad s ε=176.732CD L mm =106.039DE L mm = 181.782AC L mm =14.454b mm =351.287e L mm =3.9083.908。
JY0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械设计
插床机构的设计一.设计机构简介图一 插床机械系统插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一所示。
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带和齿轮传动)使曲柄1转动。
再通过导杆机构使装有刀具的滑块5沿导路y -y 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
刀具向下运动时切削,在切削行程H 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 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 是常数;刀具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
为了缩短回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 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杆和其它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设计要求电动机轴与曲柄轴2O 平行,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允许曲柄2转速偏差为%5±。
要求导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不得小于 60,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之内,摆动从动件的升、回程运动规律均为等加速、等加速运动,执行机构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系统有过载保护,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主要数据表一设计数据表设计内容名称符号数据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转速n 50r/m 行程速比系数K 1.8 插刀行程 H H 120mm 力臂 d 108mm 曲柄AOl275mm凸轮机构设计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许用压力角][∂42 从动件最大摆角m axϕ30从动件杆长DOl3130 推程运动角1δ65 远休止角2δ10 回程运动角3δ65二.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方案一:转动导杆和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图二方案一原理图本方案是由曲柄滑块和导杆机2曲柄滑块机构组成的,当曲柄1做匀速转动时带动滑块2运动则带动杆3摇动于BD杆就运动起来。
这样运动就由导杆机构转动到曲柄滑块机构,在滑块5上安装刀头就可以了。
分析曲柄滑块这个机构的两个极限位置,进而求出极位夹角分析图如下图三图三极位夹角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BD杆长为130mm、4杆长为631.5mm、极位夹角θ就是图中两条黄色虚线所夹的角大小为5°,则行程速比系数K=(180+θ)/(180-θ)。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的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中插床机构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2. 学会运用力学知识,分析插床机构的受力情况,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3. 了解插床机构的结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插床机构类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插床机构的零件图和装配图;2. 掌握使用计算软件对插床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插床机构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在设计过程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4.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遵循工程规范,注重安全生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掌握一定机械原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插床机构的设计原理,培养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插床机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插床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分类方法,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对插床机构有全面的了解。
2. 插床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动力学分析:讲解插床机构运动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动力学分析则侧重于受力分析、强度计算和稳定性计算。
3. 插床机构的设计方法:介绍插床机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设计任务、选择机构类型、确定运动和动力参数、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等。
4. 插床机构的CAD软件应用:教授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插床机构的设计与绘图,提高设计效率。
5. 插床机构模型的制作:指导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运用实验室设备制作插床机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理论讲授:共计8学时,涵盖插床机构的基本概念、运动与动力学分析、设计方法等。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记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记录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中插床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2. 学会运用力学知识分析插床工作中的运动和动力,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 掌握插床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选择及调整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插床的简单操作,完成给定零件的加工;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插床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共同完成插床的加工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信心;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的良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机械原理课程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旨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确保学生在掌握插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机械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内容1. 插床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插床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与加工方法”第一节“机床概述”2. 插床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插床的主要结构、各部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插床结构与工作原理”3. 插床的运动分析:分析插床的运动及其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插床的运动分析”4. 插床的切削工艺:阐述插床切削加工的工艺参数选择、切削液选用及加工过程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金属切削加工工艺”第一节“切削加工基本概念”5. 插床的操作与调整:介绍插床的操作步骤、调试方法及故障排除;-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机床操作与调整”6. 插床加工实例:分析典型零件的插床加工工艺,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三节“典型零件加工实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插床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二课时:插床的运动分析、切削工艺;第三课时:插床的操作与调整、加工实例分析;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插床加工,教师指导与解答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插床机构设计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老师:2016年7月1日目录题目及设计要求 (3)1机构简介 (3)2设计数据 (4)二、插床机构的设计内容与步骤 (6)1、导杆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 (6)⑴、设计导杆机构。
(6)⑵、作机构运动简图。
(6)⑶、作滑块的运动线图。
(6)⑷、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速度、加速度多边形。
(7)2、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8)⑴、绘制机构的力分析图(图1-4)。
(8)⑵、选取力矩比例尺μM(N.mm/mm),绘制等效阻力矩Mr的曲线图 (9)⑶、作动能增量△E―φ线。
(10)3、用解析法较好机构运动分析的动态静力分析结果 (11)⑴、图解微分法 (11)⑵、图解积分法 (14)4、飞轮设计 (14)5、凸轮机构设计 (16)6、齿轮机构设计 (19)三、感想与体会 (21)四、参考文献 (22)题目及设计要求1机构简介插床是一种用于工件内表面切削加工的机床,也是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用于齿轮、花键和槽形零件等的加工。
图1为某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
该插床主要由带转动、齿轮传动、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
电动机经过带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曲柄1回转,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道路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
为了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4D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实现的。
为了减小机器的速度波动,在曲柄轴O2上安装一调速飞轮。
为了缩短空回行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图2为阻力线图。
图2图12设计数据符号n ₁K H LBC/LO2B L O203a b c J S3 G 3G 5F t d 【δ】单位r/min mm kg·m³mm 数据602100116050601400.1416032010001200.04内容导杆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及飞轮转动惯量确定N mm二、插床机构的设计内容与步骤1、导杆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⑴、设计导杆机构。
按已知数据确定导杆机构的各未知参数,其中滑块5导路y-y的位置可根据连杆4传力给滑块5的最有利条件来确定,即y-y应位于B点所画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参考图例1)。
⑵、作机构运动简图。
选取长度比例尺μl(m/mm),按表1-2所分配的加速度位置用粗线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曲柄位置的作法如图1-2;取滑块5 在下极限时所对应的曲柄位置为起始位置1,按转向将曲柄圆周十二等分,得12个曲柄位置,位置5对应于滑块5处于上极限位置。
再作出开始切削和终止切削所对应的5ˊ和12ˊ两位置。
图1-2 曲柄位置图⑶、作滑块的运动线图。
为了能直接从机构运动简图上量取滑块位移,取位移比例尺μs=μl,根据机构及滑块5上C点的各对应位置,作出滑块的运动线图s c(t)、然后根据s c(t)线图用图解微分法(弦线法)作滑块的速度v c (t)线图(图1-2),并将其结果与4)相对运动图解法的结果比较。
图1-2 用图解微分法求滑块的位移与速度线图⑷、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速度、加速度多边形。
选取速度比例尺μv [(m ·s -1)/mm]和加速度比例尺μa [(m ·s -2)/mm],作该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见图1-3)。
①求A v1ωr v A =其中60/211n πω= (rad/s)②列出向量方程 ,求33A A a v 和2323A A A A v v v+=rA A k A A A t A n A a a a a a 2323233 ++=+用速度影像法求B B a v 和③列出向量方程 ,求C C a v 和CB B C v v v +=t CB n CB B C a a a a ++=a )速度图b )加速度图图1-3 位置7的速度与加速度图2、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已知各构件重力G 及其对重心轴的转动惯量J s 、阻力线图(图1-1)及已得出的机构尺寸、速度和加速度。
⑴、绘制机构的力分析图(图1-4)。
力分析的方法请参考《机械原理》教材已知各构件重力G及其对重心轴的转动惯量J s、阻力线图(图1-1)及已得出的机构尺寸、速度和加速度,求出等效构件1的等效阻力矩Mr。
(注意:在切削始点与切削终点等效阻力矩应有双值)⑵、选取力矩比例尺μM(N.mm/mm),绘制等效阻力矩Mr的曲线图(图1-4)图1-4 等效阻力矩Mr和阻力功Ar的曲线图利用图解积分法对Mr进行积分求出Ar-φ曲线图,假设驱动力矩M d为恒定,由于插床机构在一个运动循环周期内做功相等,所以驱动力矩在一个周期内的做功曲线为一斜直线并且与Ar曲线的终点相交如图1-4中Ad所示,根据导数关系可以求出M d曲线(为一水平直线)。
⑶、作动能增量△E―φ线。
取比例尺μE=μA=KμφμM(J/mm),动能变化△E=Ad -Ar,其值可直接由图1-4上Ad(φ)与Ar(φ)曲线对应纵坐标线段相减得到,由此可作出动能变化曲线A d与Ar相减的曲线图(如图1-5)。
图1-5 作动能增量△E―φ线图3、用解析法较好机构运动分析的动态静力分析结果 ⑴、图解微分法下面以图1-6为例来说明图解微分法的作图步骤,图1-6为某一位移线图, 曲线上任一点的速度可表示为:αμμμμtan tSt S dx dy dt ds v ===图1-6 位移线图其中dy 和dx 为s=s(t)线图中代表微小位移ds 和微小时间dt 的线段, α为曲线s=s(t) 在所研究位置处切线的倾角。
上式表明,曲线在每一位置处的速度v 与曲线在该点处的斜率成正比,即v ∝tg α,为了用线段来表示速度,引入极距K(mm),则αμαμμαμμμμtan tan tan K K Kdx dy dt ds v v t S t S t S =⋅====式中μv 为速度比例尺,μv = μs /μt K ( m/s/mm )。
该式说明当K 为直角三角形中α角的相邻直角边时,(Ktg α)为角α的对边。
由此可知,在曲线的各个位置, 其速度v 与以K 为底边,斜边平行于s=s(t)曲线在所研究点处的切线的直角三角形的对边高度(Ktg α)成正比。
该式正是图解微分法的理论依据,按此便可由位移线图作得速度线图(v-v(t)曲线),作图过程如下:先建立速度线图的坐标系v=v(t)(图1-7a),其中分别以μv 和μt 作为v 轴和t 轴的比例尺, 然后沿轴向左延长至o 点,o0=K(mm),距离K 称为极距,点o 为极点。
过o 点作s=s( t)曲线(图1-6)上各位置切线的平行线o1"、o2"、o3"...等,在纵坐标轴上截得线段01"、02"、03"...等。
由前面分析可知,这些线段分别表示曲线在2'、3'、4'... 等位置时的速度,从而很容易画出位移曲线的速度曲线(图1-7a)。
图1-7.速度线图a) 切线作图 b) 弦线作图上述图解微分法称为切线法。
该法要求在曲线的任意位置处很准确地作出曲线的切线,这常常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实际上常用“弦线”代替“切线”,即采用所谓弦线法,作图方便且能满足要求,现叙述如下: 依次连接图1-6中s =s(t)曲线上相邻两点,可得弦线1'2'、2'3'、3'4'...等,它们与相应区间位移曲线上某点的切线平行。
当区间足够小时,该点可近似认为在该区间(例2,3)中点的垂直线上。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作速度曲线:如图1-7b所示,按上述切线法建立坐标系v=v(t)并取定极距K 及极点o,从o 点作辐射线o1'、o2'、o3'、o4'...等,使分别平行于弦线01'、1'2'、2'3'、3'4'...并交纵坐标轴于1"、2"、3"...等点。
然后将对应坐标点投影相交,得到一个个小矩形(例图1-7b 中矩形22"33"),则过各矩形上底中点(例图1-7b 中e,f 点等)的光滑曲线,即为所求位移曲线的速度线图(v=v(t)曲线)。
⑵、图解积分法图解积分法为图解微分法的逆过程。
取极距K(mm ),用图解积分法由力矩Mr ―φ曲线求得力矩所做的功Ar ―φ曲线(图1-4)。
由于αμαμμμμϕϕϕtan tan //K K Kdx dy d dA M M AA =⋅===其中K AM ϕμμμ=故取Ar ―φ曲线纵坐标比例尺MA K μμμϕ=求Ar 的理论依据如下:∑∑∑⎰⎰⎰===∆=∆=∆≈===ni ii A n i i i M ni ii M M M r r x x K x K yK dx K y K dx y d M A 111202020tan tan αμαμμμμμμμμφϕϕπϕπϕπ4、飞轮设计计算飞轮的转动惯量J F已知机器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机器在曲柄轴1上转速n 1,在图1-5中,ΔE 的最大和最小值,即ωmax 和ωmin 位置,对应纵坐标ΔE max 和ΔE min 之间的距离gf ,则E gf E E A μ)(][min max max=∆-∆='所以J F 为:212max][900n A J F δπ'=所求飞轮转动惯量为:5、凸轮机构设计1、等加速等减速2202102212/4/4/2、余弦0100222100[1cos(/)]/2sin(/)/(2)cos(/)/(2)3、正弦10022100[(/)sin(2/)/(2)][1cos(2/)]/2sin(2/)/4、五次多项式23450123452341121314151222223213141512345261220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回程运动规律:01(1/)/修正后的等速回程取011010115/(22)正弦加速度加速阶段(10):1010111010122110101(/sin(/)/)(cos(/)1)/sin(/)/等速阶段1101011101()(1()/(2))()/(2)正弦加速度减速阶段(10):101001110010122110101(()/sin(()/)/)(cos(()/)1)/sin(()/)/6、齿轮机构设计已知z 1=14,z 2=41,m=8, α=20º 所以-80-60-40-200204060-80-60-40-20204060x/mmy /m m凸轮理论实际轮廓曲线(A )三、感想与体会通过这段时间的设计,我受益匪浅,不仅在学问方面有所提高,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