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关于加强教研室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合集下载

教研室建设管理办法

教研室建设管理办法

教研室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XX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指导意见》,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强化教研室的功能,更好地发挥教研室在立德树人、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教研室是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开展教研活动、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单位,是联系教师与学生、落实教学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条教研室制度建设教研室要建立健全教学研究、教学质量检查等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完成教研室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教研室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教研工作中的基础核心地位的作用。

1.教研活动制度教研室应建立教研活动学期计划,做好教研活动记录;应不断丰富教研活动,实现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通过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问题、集体讨论解决教研室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听课制度教研室每学期应组织教师集体听课和相互听课,集中组织教学观摩以及教学经验交流,互相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共同促进授课水平提高。

3.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研室主任要做好教学检查管理工作,定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文件、学生作业本等进行集中检查或相互检查,并收集学生反映意见,对每一教学环节质量做出分析与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确保教学质量。

4.建立“一带一”制度教研室应根据教师的教学年限、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以“一带一”的形式,建立“优秀”带“一般”的教学传、帮、带制度,制作教研室“一带一”工作手册。

第四条教研室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教研室的中心工作。

教研室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在紧密结合各门课程、各教学环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建设教研室要着力抓好课程建设,制定本教研室所开课程的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教研室全体人员按计划认真扎实地搞好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课程建设的水平。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11.20•【文号】教基〔2019〕14号•【施行日期】2019.11.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

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研工作还存在机构体系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急需加以解决。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2.主要任务。

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二、完善教研工作体系3.健全教研机构。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在相对统一的教育事业单位内独立设置,形成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教研工作机制。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引言概述:教研室建设规划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教研室建设规划的意义、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要点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教研室建设规划的意义1.1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研室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场所,通过建设规划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水平。

1.2 促进教学改革教研室建设规划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实践,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1.3 推动学校发展教研室建设规划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集中的教学研究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2. 教研室建设规划的目标2.1 提供优质的硬件设施教研室建设规划的目标之一是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包括宽敞明亮的教研室、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支持,以满足教师的学习和研究需求。

2.2 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教研室建设规划的目标还包括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明确教研室的职责和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提高教研室的整体运行效率。

2.3 培养专业化的教研团队教研室建设规划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专业化的教研团队,通过建设规划,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教研室,提供培训和交流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教研室建设规划的内容3.1 教研室的布局设计教研室建设规划的内容之一是合理的布局设计,包括教研室的大小、座位数量、设备摆放等,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3.2 教研室的设备配置教研室建设规划的内容还包括设备配置,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实验器材等,以满足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交流的需求。

3.3 教研室的资源支持教研室建设规划的内容之一是提供资源支持,包括教学参考书籍、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以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一、背景介绍教研室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我们制定了教研室建设规划,以优化教研室的功能和环境,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术水平。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教研室建设规划,打造一个舒适、高效的教研环境,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

2. 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规划教研室的布局和功能区域。

-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发展为核心,满足教师的需求。

- 强调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 遵循节约能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教研室建设规划内容1. 教研室布局设计:- 教研室总面积:1000平方米。

- 办公区:设立教师办公室,配备工作桌、文件柜、电脑等办公设备。

- 会议区:设置会议室,配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方便教师进行会议和学术报告。

- 研究区:划分为小组研究区和个人研究区,提供肃静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 歇息区:设置歇息室,提供歇息和放松的场所。

2. 设备和设施:- 电脑和网络设备:为每一个教师提供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并保证网络畅通。

- 实验设备:根据学科需求,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器材。

- 图书和期刊:建立教研室图书馆,采集和定阅相关教材、参考书和学术期刊。

- 多媒体设备:配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和学术报告。

3. 环境舒适化:- 空调和通风系统:确保教研室内的温度和空气质量适宜。

- 照明设备:采用自然光和节能灯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 噪音控制:采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计,减少外部噪音对教研室的干扰。

四、建设计划和预算1. 建设计划:- 第一年:进行教研室布局设计,购置办公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环境改造。

- 第二年:购置实验设备和多媒体设备,建立图书馆,完善教研室功能。

- 第三年:进行教研室的装修和美化,提升教研室的整体形象。

2. 预算:- 教研室布局设计费用:10万元。

云南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与管理办法.

云南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与管理办法.

云南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与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改革与建设,加强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鼓励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教改研究项目的申报1.凡在我校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研究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均可申请教改研究项目。

2.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原则上每两年组织一次,申请人根据教务处制订的当年教改课题立项指南进行项目申报。

3.各院(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选题,组织申报工作。

4.项目申请人按要求填写《云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表》(申请表空表电子版可以从教务处网站下载)一式二份,院(部)负责对申请书进行全面审核,在对申请人的研究能力、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等方面签署明确意见后,统一将申报材料以电子版形式报送教务处。

二、教改研究项目的条件及评审1.申请人所申报的教改研究项目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对我校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2)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3)理论研究有明显创新之处,应用研究具有较大推广价值,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4)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清晰的研究思路、完整的研究方案、明确的预期成果和合理的经费预算。

2.教改研究项目由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采取投票的方式确定是否立项。

评审通过的项目报主管校领导审批后,由学校行文正式立项。

三、教改研究项目的经费管理1.学校设立教改专项经费。

经批准立项的教改项目,学校将视项目的类型给予一定的资助经费,资助额度为:(1)重点资助类项目每项人民币2 万元;(2)一般资助类项目每项人民币1 万元;各院(部)或有关单位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酌情安排一定数额的配套经费。

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3)

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3)

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3)关于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江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二○○五年十一月8关于加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见 [篇2]校本教研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与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基本研究目的的实践性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校本教研将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的一种迫切需要的'发展策略。

为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规范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校本教研活动质量,保障校本教研活动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素质,推进校本教研的自主发展⒈教师的专业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广大教师必须转变思想,适应新时期对教师职业多重角色的要求,牢固树立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也是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的观念,不断增强研究意识,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自身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方式。

⒉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现实要求。

教师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不断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提升思想认识,提高教学和研究的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⒊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

教师要养成对自己教育教学各种现象和问题独立思考并提出创新性见解的习惯。

尤其应注意将自我反思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成为个人自觉的行为。

在实施课程前要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性的及时反思;在课程实施后对教学活动加以回顾,做好课后小记。

在实践研究中,通过撰写教学札记、案例、课例、论文等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是校本教研活动及制度建设被动的参与者和管理对象,而是真正的主人,要打破教学工作各自为战的传统思想束缚,以积极、主动、开放的姿态参与到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与同事坦诚交流、精诚合作;向专家名师虚心求教;为本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进言献策,将自己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持续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0.06.06•【文号】•【施行日期】1990.06.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1990年6月6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区)各级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以下简称教研室)在恢复和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教学研究,总结推广教学经验,积极组织教改实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以及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当前有些地方的教学研究工作在指导思想和工作职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教研人员数量不足,有的经济待遇不够落实,教研经费也比较紧缺,致使教研室工作还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形势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级教研室的作用,现就改进和加强教研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供各地参照执行。

一、教研室工作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需要。

为此,在工作方针上,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立足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全面提高未来劳动者和整个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2.必须立足于大面积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要深入基层,深入教学第一线,面向所有的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充分发展和不断提高。

3.必须立足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素质,热情帮助教师探索、掌握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二、教研室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

其基本职责是:1.根据中小学教学需要,研究教育思想、教学理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评价等。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一、引言教研室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研室建设规划,包括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步骤和建设预算等方面的内容。

二、建设目标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建设一个良好的教研环境,为教师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2.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研室建设,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建设一个高效、专业的教研室,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三、建设内容1. 教研室空间规划:根据教研室的功能需求,合理规划教研室的空间布局,包括教师办公区、会议讨论区、资源储备区等。

2. 教研室设备配备:为教研室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以提供便捷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3. 教研室软件建设:建设一个教研室管理系统,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管理,提高教研效率。

4. 教研室团队建设:组建一支专业的教研团队,包括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等,负责教研室的日常管理和教研工作的组织。

四、建设步骤1. 确定建设需求:与教师进行需求调研,了解他们对教研室的期望和需求,为后续的建设工作提供指导。

2. 编制建设方案:根据建设需求,编制详细的建设方案,包括空间规划、设备配备、软件建设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3. 确定建设预算:根据建设方案,制定详细的建设预算,包括建设费用、设备采购费用和软件开辟费用等。

4. 开展建设工作:按照建设方案和预算,组织实施教研室建设工作,包括教研室空间的装修、设备的采购和软件的开辟等。

5. 教研室运营管理:建设完成后,开展教研室的运营管理工作,包括教研活动的组织、教研资源的管理和教师培训等。

五、建设预算1. 教研室空间装修费用:估计需要XX万元,包括空间改造、家具采购和装饰装修等方面的费用。

2. 教研室设备采购费用:估计需要XX万元,包括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备的采购费用。

加强教研组管理与建设的意见

加强教研组管理与建设的意见

加强教研组管理与建设的意见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加强教研组的管理与建设,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育研究热情,本文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教研组的定位和职责教研组是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应当承担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

因此,首先要明确教研组的定位和职责,确保教研组的工作目标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1. 建立并完善教研组的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可以设立教研组组长和成员,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教研组工作的高效进行。

2. 落实教研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推广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等。

同时,要鼓励教研组成员开展教育研究,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二、加强教研组成员的专业培训与交流教研组成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研组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因此,需要加强教研组成员的专业培训与交流,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1. 定期组织专题培训,邀请学科专家授课,更新教师的知识和教育理念。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学方法、教育技术、课程设计等。

2. 鼓励教研组成员参加学术研讨会、教育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

通过与其他学校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拓宽视野,汲取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三、建立有效的教研活动机制教研活动是教研组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可以采用研讨会、座谈会、教学观摩等形式,提供不同的交流平台。

2. 注重教研成果的总结和分享,鼓励教研组成员发布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教学成果评选等活动。

四、加强教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教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是教研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将优秀的教研成果转化为实践行动,才能真正发挥教研的价值。

1. 提供良好的教研成果分享平台,可以设立教研成果展示区、建立教研成果库等,方便教师间的相互借鉴和学习。

关于印发《云南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的通知云大教〔2016〕101号

关于印发《云南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的通知云大教〔2016〕101号

云南大学文件云大教〔2016〕101号关于印发《云南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的通知各院、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学校要求,现将《云南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执行。

特此通知。

云南大学2016年9月28日云南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根据《云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云南大学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组建方案》,现组建云南大学第八届学术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咨询、指导作用,使教指委有序、高效、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条例。

一、“教指委”的性质教指委是在学校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的专家组织,具有非常设学术机构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教指委做出的有关决议即为校学术委员会最终结论,结论报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后实施。

二、“教指委”的组成根据《云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云南大学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组建方案》,“教指委”是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的五个专门委员会之一,人数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原则上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各委员均来自校学术委员会,由校学术委员会集体酝酿,协商产生。

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处长、研究生院院长为教指委当然委员;一般情况下,主任委员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兼任,副主任委员由教务处处长和研究生院院长兼任。

教指委成员由校长颁发聘书聘任,每届聘期四年,可连选连任,但连任最长不超过2届。

“教指委”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各学院(部)成立院级教指委,在院学术委员会和校教指委领导和授权下开展工作,并对院学术委员会和校教指委负责。

三、“教指委”的主要职责1.审议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校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咨询和指导。

2.把握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一、引言教研室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核心部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研室建设,提高教研室的功能和效益,特制定本教研室建设规划。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教研室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

2.原则:(1)科学性原则:建设规划要符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教研室的功能和效益。

(2)可行性原则:建设规划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源,确保建设工作的可行性。

(3)综合性原则:建设规划要综合考虑教研室的硬件设施、软件支持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因素,形成一个综合优化的建设方案。

三、教研室建设内容1.硬件设施建设(1)教研室场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教研室的场所,保证教研室的面积和位置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

(2)教研室设备:配备必要的教学科研设备,如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等,以满足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需求。

(3)教研室家具:选购符合教师工作习惯和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办公家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工作体验。

2.软件支持建设(1)教研室网络:建立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以便教师进行在线教学、科研和信息交流。

(2)教研室管理系统:开辟或者引进适合学校教研室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教研室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

(3)教研室平台:建设教研室在线平台,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的共享和交流平台。

3.人员配备建设(1)教研室主任:设立教研室主任职位,由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和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负责教研室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工作。

(2)教研室成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研室的工作需要,确定教研室成员的数量和专业分工,确保教研室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培训计划:制定教研室成员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推动教研室的发展和进步。

四、建设进程和时间安排1.建设进程:(1)确定建设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研室的工作需求,明确教研室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引言概述:教研室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建设规划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师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研室建设规划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教研室。

一、空间规划1.1 合理分区:根据教研室的功能需求,将空间划分为教学区、研究区、办公区等,确保各个区域的功能互不干扰。

1.2 设施布局:合理安排教学设备、研究工具和办公用具的摆放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1.3 通风采光:保证教研室内通风良好、采光充足,营造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二、设备配置2.1 教学设备:配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支持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

2.2 研究工具:提供实验台、试验仪器等科研工具,满足教师科研需求,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2.3 办公设备:配置办公桌、椅子、文件柜等办公设备,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备课和科研论文撰写。

三、环境氛围3.1 装饰布置:选择明亮、清新的装饰风格,营造温馨、舒适的教研室环境。

3.2 绿色植物:摆放适量的绿植,提高空气质量,净化环境,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3.3 壁挂装饰:挂上教育相关的壁画、海报等装饰品,激发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激情。

四、安全设施4.1 紧急逃生通道:设置明确的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确保教研室内发生紧急情况时教师可以及时疏散。

4.2 灭火器材: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施,提高教研室的消防安全性。

4.3 安全检查:定期对教研室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消除安全隐患。

五、管理制度5.1 使用规定:制定教研室使用规定,明确教师使用教研室的时间、方式和权限,保障教研室的正常秩序。

5.2 设备维护: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教研室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5.3 教研室管理人员:指定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教研室的管理和维护,保证教研室的正常运行。

结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研室建设规划,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科研水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最新版)学院教研室设置及管理办法

(最新版)学院教研室设置及管理办法

学院教研室设置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研室是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在贯彻学校的教学思想、教改措施、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教研室在各二级学院(部)行政的领导下,完成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及落实各项教学任务、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

各二级学院(部)要充分重视教研室工作,注重发挥教研室的职能并为教研室工作开展提供经费、办公场所等条件保障。

第二条为进一步规范教研室的设置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教研室的设置与考核第三条教研室原则上按专业或课程性质、教学研究方向进行设置,一般应由5名及以上教师组成。

根据工作需要,二级学院可视情况在教研室下设课程组。

教研室的设置,由各二级学院(部)提出申请并经教务处审查后,报主管教学校领导审批。

教研室的设置应保持相对稳定,如需新增、撤销和调整,必须由各二级学院(部)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需填写教研室变更申请表),经教务处审核,学校分管领导批准。

第四条教研室除了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每年还享有教务处下拨的人均500元建设经费(主要用于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所需的资料打印、图书购置以及所产生的交通费等开支)。

第五条学校每年对全校所有教研室开展“三评”工作(即合格教研室评估、优秀教研室评审、先进教研室主任评选)。

评选工作由教务处牵头,由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进行评审。

原则上,只有通过合格评估的教研室,才有资格参加学校优秀教研室评比,教研室主任才能有资格享受当年的岗位待遇,获得参加全校先进教研室主任的评审资格。

第六条教研室设主任1人(10人以上或其他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增设1名教研室副主任),全面负责教研室工作。

第三章教研室主任第七条教研室主任、副主任由二级学院(部)推荐人选,经教务处、人事处共同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并报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后,由人事处行文公布受聘人员名单。

聘期为三年,可连任。

聘任材料需交教务处备案。

第八条教研室主任任职条件:(一)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规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注重立德树人。

教研室的建设措施

教研室的建设措施

教研室的建设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合理的空间规划:根据教研室的功能需求,确定适当的空间规划方案,包括教研区、办公区、设备存放区等。

合理布置空间,确保教研室的功能分区明确、流线顺畅,以提高工作效率。

2.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根据教研室的具体需要,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如电脑、投影仪、实验设备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使教研人员能够充分利用设备开展工作。

3.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教研室内部的信息共享顺畅、及时,可以通过建立内部网站、群聊工具等方式,方便教研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同时,积极参与学校或行业内的教研交流活动,促进与其他教研部门的互动与合作。

4.培养教研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组织培训、学习讨论会、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教研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研究能力。

促进教研人员的持续学习和专业成长,以提高教研室的整体实力。

5.加强团队合作与共建共享:鼓励教研人员之间的合作与共建,通过团队讨论、合作研究项目等方式,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享。

同时,鼓励教研人员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为教育教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以上措施需要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并重视教研室的长远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还需注重经费管理、设备维护与更新、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教研室能够持续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

教研室建设规划引言概述:教研室是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教研室的建设规划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教研室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包括空间规划、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和活动组织。

正文内容:1. 空间规划1.1 教研室面积:教研室的面积应根据教师人数和教研活动的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教师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教研活动。

1.2 功能分区:教研室应根据不同的教研活动需求,划分为教学区、研究区、讨论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 设备配置2.1 教学设备:教研室应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设备等,以支持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和教学研究。

2.2 研究设备:教研室还应提供研究所需的设备,如图书馆、电子资源库等,以便教师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术交流。

2.3 办公设备:教研室还应配备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以满足教师的办公需求。

3. 信息化建设3.1 网络设施:教研室应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以便教师能够进行在线学习、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研究。

3.2 教学平台:教研室还应建设教学平台,以方便教师进行在线教学和学生作业管理。

3.3 数据管理:教研室应建立教学数据管理系统,对教学活动和研究成果进行记录和管理,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研究成果的共享。

4. 资源共享4.1 教材资源:教研室应建立教材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种教材和教学资源,以供教师参考和使用。

4.2 教学案例:教研室还应建立教学案例库,收集整理各类教学案例,以供教师借鉴和分享。

4.3 教学经验:教研室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分享,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

5. 活动组织5.1 学术讲座:教研室应定期组织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5.2 教研活动:教研室应组织教研活动,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会等,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研室的建设措施

教研室的建设措施

教研室的建设措施教研室是学校中重要的教学研究机构,承担着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教研室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建设教研室的目标、建设措施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设目标教研室的建设目标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学研究的发展。

具体来说,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教研室应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学互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2. 推动教学改革:教研室应积极研究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推动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探索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新型教学方法。

3. 促进教学研究的发展:教研室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推动学科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二、建设措施教研室的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建设措施:1. 建立教研室的组织结构:教研室应明确教研室的组织结构,设立教研室主任和教研组长等职位,明确各个职位的职责和权责。

2. 建设教研室的工作机制:教研室应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包括教研室的例会制度、教研活动的安排和组织等。

教研室的工作机制应注重教师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3. 建设教研室的教研团队:教研室应注重构建教研团队,包括学科教研组、年级教研组等。

教研团队应由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组成,团队成员之间要有紧密的合作关系,相互学习和借鉴。

4. 提供教研资源支持:学校应提供教研室建设所需的资源支持,包括教研室的场所、教学设备、教学资料等。

教研室还可以与学校的教学研究中心、教育信息中心等合作,共享教研资源。

5. 加强教研成果的应用:教研室应加强对教研成果的总结和应用,组织教研成果的交流和分享,促使教研成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三、建设注意事项教研室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充分重视教研室的建设:学校应高度重视教研室的建设,将教研室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为教研室的建设提供充分的支持。

对教研室及学校教研工作的建议

对教研室及学校教研工作的建议

对教研室及学校教研工作的建议教研室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场所。

学校教研工作则是对教研室工作的拓展和深化,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

在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对教研室及学校教研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对教研室及学校教研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一、加强教研室建设,提升教研能力1. 优化教研室组织结构。

学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师资力量,合理设置教研室,确保教研室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时,加强教研室与教务处、科研处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形成协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格局。

2. 强化教研室的职能。

教研室应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 提升教研经费支持。

学校应加大对教研室的经费投入,确保教研室有足够的资源开展各项工作。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为教研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4. 加强教研室队伍建设。

学校应选拔一批教育教学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并加强对教研室成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整体教研水平。

二、深化学校教研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 创新教研活动形式。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课题研究、教学观摩、研讨会等,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2. 强化教研成果应用。

学校应加强对教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将优秀的教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行动指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加强课程建设。

学校应注重课程体系建设,以教研成果为依托,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课程创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4. 深化教师培训。

学校应将教研工作与教师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教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5. 加强教育教学评价。

学校应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将教研工作纳入评价范畴,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高校教研室组织建设研究

高校教研室组织建设研究

高校教研室组织建设研究高校教研室是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组织好教研室的建设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研室建设的重要性1. 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教研室是教师进行专业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室也能为优秀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激发师资队伍的积极性。

2. 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教研室承载了教师学术交流和研究的重要任务,组织好教研室建设研究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激情,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3. 增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教研室作为教师交流和合作的平台,能够促进师资队伍之间的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效益。

二、教研室建设的内容1. 完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

建立教研室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明确教研室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教研室的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2. 加强教师培训和研修。

组织教研室定期开展各类培训和研修活动,包括教学方法研究、课程设计研究、教材使用研究等,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 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

建立健全的学术交流制度,定期组织学术报告、研讨会和学术讨论,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分享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4. 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对于有突出成绩和潜力的教师,要予以重用和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发挥其在教研室建设和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三、教研室建设的方法和途径1. 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参与教研室建设。

可以通过组织教师交流会议、座谈会等形式,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凝聚共识,形成共同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教研室创建与管理办法

教研室创建与管理办法

教研室创建与管理办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政法(2019)16)等文件精神,积极响应校党委提出的“打好质量立校牌,实施内涵建设质量提升工程”战略构想,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切实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的作用,力促全校的教研活动迈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现围绕联合升本的目标,对原有的教研组制度进行改革,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教研室是按照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机构,是在系(部)和学校相关部门领导下,由教研室主任直接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进行教研教改以及科学研究的最基层单位。

第二条教研室建设对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研究和改革、促进学科与专业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大力支持教研室建设,为教研室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二、教研室的设置与组建第三条教研室设置时,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按“学科、专业或课程相近”、有利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系部对教研室的设置和组建必须进行科学的论证,根据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各专业教师人数和结构的分布情况,提出教研室设置的初步意见,并向教研处提交教研室设置书面审批表,经教研处审核后报学校领导批准。

教研室的调整、撤销、名称变更等,须重新办理申请手续。

第五条教研室设主任1名,由所在系部主任、副主任在民意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推荐,经教研处审核,报请校长办公会、党委会研究并同意后,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公布任命。

教研室主任每届任期为5年,因工作需要可连任或提前解聘,连任和解聘均需向教研处备案。

第六条教研室原则上由10名以上同一专业或课程性质相近的教师组成,全校所有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均应编入相应的教研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大学关于加强教研室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云大教[2016]103号教研室是直接组织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层单位,是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工作支点。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研室建设和管理,激发教学和科研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目标,以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和教师培养为抓手,科学设置教研室,明晰职责与功能,不断加强建设和管理,使教研室真正成为集教学、教学研究和科研功能为一体,并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的教师教学、科研型组织。

二、建设目标(一)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整合优质资源,明确教研室职能,完善教研室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充分发挥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组织的独特作用,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教研室硬件和软件建设,改善教师办公和教学研究基本条件,使其成为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本单元和最终落脚点。

(三)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案写作、教学方法研究、教材编写等教研室活动,使教研室成为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优秀课程、优秀科研成果、优秀教材的孵化基地。

(四)建立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实施青年教师指导教师和助教配备制度,使教研室成为教师培养的摇篮。

三、建设内容(一)教研室的设置与调整我校教研室原则上按照专业设置,公共教学部门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设置。

教研室以教学和教学研究为主要工作,兼有一定的管理职能。

教研室接受所在学院领导和管理以及学校教务处的业务指导。

教研室的设置应保持相对稳定,如需调整、新建或撤销,需经学院集体研究决定后,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各学院的在编及兼职教师都应纳入教研室管理,参与教研活动。

教研室教师人数一般不少于5人,设主任1名;编制在10人以上的教研室可设副主任1名,协助主任做好各项工作。

教研室主任一般由教学带头人担任,原则上需具有副教授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在院长领导下主持教研室工作。

教研室主任由各教学单位集体讨论确定,由学院聘任,报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备案。

教研室主任的聘期一般为3年,可连任。

(二)教研室基本职能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书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加强对各教学环节的指导在教学单位或主管部门领导下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组织落实本教研室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及其它各项教学任务,负责对各个教学工作环节(如备课、授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或考查、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保证按要求完成各项教学工作。

3、参与专业学科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参与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参与专业评估、办学水平评估等工作,落实特色专业建设任务。

组织教师参与研究、制订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拟订教研室所开课程的教学大纲及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组织编写教材、实验实习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等,建成一批既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又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适用性强、特色鲜明的高质量教材。

4、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健全“传帮带”机制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组织集体备课、讨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通过互相听课、观摩教学、教学讨论等形式,总结交流教学情况和经验,解决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建议教学研究活动每两周一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落实好青年教师导师制,做好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充分利用中老年教师的示范作用,健全传帮带机制。

5、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科研发展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科学研究,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动员与组织本教研室人员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组织科学研究讨论会、报告会、科研成果鉴定会和总结会,经常开展对内对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检查科研工作的进展与质量,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制定研究计划,组织教师申报项目和参与课题研究工作。

组织开展科技开发、科技咨询、科技服务并指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6、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教学要求,组织制订本教研室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个人的培养计划。

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定期组织本教研室成员的业务考察、考核和鉴定,加强教研室成员业务档案的建设,向学校和学院提供本教研室成员晋职晋级、职称评聘、评先进、评优秀的依据和意见。

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工作,创造条件帮助骨干教师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较明显的科研成果,提高学术水平,努力争取并逐步做到学科梯队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化。

做好教师进修培养工作。

7、规范日常管理做好各类教学、管理文件的保管工作。

管理文件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计划;专业、课程、教材建设规划(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教学改革规划及实施方案等。

教学文件包括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教材(多媒体)及指导书、试题库、教学实习计划、总结等。

(三)完善教研室工作制度为保证教研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教研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教研室要认真执行学院及教学单位的各种教学与管理规章制度,并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本教研室的实施办法,规范教研室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1、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各教学单位行政负责人是教研室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教学院长(主任)是教研室建设的主要责任人,教研室主任是教研室建设的直接责任人。

教研室应对全体人员工作岗位提出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其中包括教研室主任职责、主讲教师职责及各工作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实施教研室教师轮流值班制度,每个工作日教研室必须有教师值班、处理日常事务。

2、建立教研活动制度。

教研室原则上每2周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定期举行教研室会议。

每学期初,要集体研究安排教研室工作计划;每学期末,要进行教研室工作总结。

教研室举行的集体活动和会议应做好记录,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

3、建立试讲制度。

凡新教师上课或教师上新课均必须进行试讲。

试讲工作由教研室主任主持,由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和本教研室全体人员按照任课教师任职条件的要求,对试讲者进行全面考评,形成试讲考评结论。

试讲合格者,方可安排教学任务。

4、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

对于进校不满三年或从事教学工作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由教研室负责为其安排导师。

导师原则上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热爱本职工作,态度认真,并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与被指导教师任教相同或相近学科。

导师应指导青年教师撰写讲课提纲和教案,辅导青年教师试讲、检查听课等,对其是否具备开课能力提出意见;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熟悉专业领域;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生活情况,切实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青年教师经导师考核合格后才能承担本科教学任务。

5、建立听课评课制度。

教研室主任、副主任要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必须听本教研室教师10节课以上,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组织教师集体听课和相互听课,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教学观摩活动,本教研室的教师相互听课每人每学期应在6节以上。

6、建立检查考核制度。

教研室应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加强对教研室人员工作和学习情况的检查考核。

教研室每学期要集中组织开展学期初的教学准备工作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和学期末的教学质量检查,对教研室人员检查考核的情况,应及时反馈、责成整改,考核结果应作为教研室人员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依据。

7、建立助教制度。

教研室应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积极辅助作用,建立健全助教制度,发挥助教能动性,协助主讲教师做好答疑、辅导、批改作业等工作,适度减轻一线教师工作压力,优化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环境。

8、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教研室应注重收集、积累、整理好应归档的教学基本文件等教学资料,做好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工作。

9、完善经费使用审批制度。

教研室应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经学校组织检查后,由财务处按学校标准以专项经费形式拨付至各院部,由各教学单位自主统一使用、管理。

教研室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要加强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注重使用效益,严禁挪用浪费。

具体使用范围包括:(1)教研室文档资料建设,含教研室文档资料的打印、复印、办公用品费、图书文献资料费等。

(2)添加更新教研室基本办公设备,如办公桌椅、文件资料柜、常用教学用具、办公电脑及其配件等。

(3)教研室教研活动费,包括教学研讨会议、学术交流等费用。

(4)其他必要的开支。

教研室经费的使用,由教研室负责人签字,经学院院长(主任)审批后到学校财务处办理有关手续。

教务处负责经费的检查与监督,教研室的年度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下一年度学校对教研室专项经费的拨付额度。

四、保障条件(一)学校为教研室建设和教研活动提供配套的经费支持,并给予政策倾斜。

(二)学院要为教研室顺利开展教研工作提供独立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为教研室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保障。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