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律和计算公式
欧姆定律公式
![欧姆定律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a9ba33ff111f18583d05a2e.png)
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I=U/R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I: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电源内阻,Ω;R:负载电阻,Ω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I=I1+I2+…In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I=I1=I2=I3= (I)5、负载的功率纯电阻有功功率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U:电压,V;I:电流,A;P:有功功率,W;R:电阻纯电感无功功率Q=I2*Xl(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w;Xl:电感感抗,ΩI:电流,A纯电容无功功率Q=I2*Xc(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V;Xc:电容容抗,ΩI:电流,A6、电功(电能)W=UIt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I=Imax×sin(ωt+Φ)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Imax=2的开平方×II:电流,A;Imax:最大电流,A;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I线=3的开平方×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I线=I相I线:线电流,A;I相:相电流,A;11、交流电的总功率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 P:总功率,w;U线:线电压,V;I线:线电流,A;Φ:初相角12、变压器工作原理U1/U2=N1/N2=I2/I1U1、U2:一次、二次电压,V;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I2、I1:二次、一次电流,A;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I=U/ZZ=(R2+XL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I=U/ZZ=[R2+(XL-Xc)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I:电流,A;R:电阻,Ω;XL:感抗,Ω;Xc:容抗,Ω不知回答能否让你满意?。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计算公式定理归纳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计算公式定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bb93da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5.png)
公式:I=U/R
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
注意事项:电流、电压、电阻必须是同一时刻的数值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任意一个电路中,任意时刻,沿任意闭合路径绕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集总参数电路,包括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
定义: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定理内容:对于只含线性时不变二端元件的单口网络,其正向和反向的入端阻抗值在正弦交流稳态下一定相等;对于有n个线性时不变二端元件的复杂二端网络正向和反向的入端阻抗矩阵一定相等。
注意事项:在使用互易定理时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避免出现误判或错误应用。
汇报人:
无功功率:Q=UIsinθ
阻抗定义:表示电路元件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阻抗计算公式:Z=R+jX,其中R为电阻,X为电抗
阻抗与频率的关系:阻抗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阻抗的意义:阻抗的大小决定了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提高设备自然功率因数、采用人工补偿装置
定义: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与功率之间的比值
计算公式:功率因数 = 有功功率 / 总功率
功率因数与电路性能的关系:功率因数越高,电路性能越好,反之则越差
PART THREE
电压计算公式:U=IR
电流计算公式:I=U/R
三相交流电路中,各相电压和电流的幅值相等,相位互差120度
三相交流电路中,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说明:其中P为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cosθ为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定义: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物理电路公式
![物理电路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ea3c1d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6.png)
物理电路公式
物理电路公式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这些公式是基于基本电路理论和欧姆定律等规律推导出来的,对于电路分析和设计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电路公式:
1. 欧姆定律:V = IR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其中,V代表电压(单位:伏特),I代表电流(单位:安培),R代表电阻(单位:欧姆)。
2. 电功率公式:P = VI
电功率公式描述了电路中的功率,即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化速率。
其中,P代表功率(单位:瓦特),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3. 串联电阻公式:R_total = R1 + R2 + ...
当电阻串联连接时,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4. 并联电阻公式:1/R_total = 1/R1 + 1/R2 + ...
当电阻并联连接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
5. 电流分流定律:I_total = I1 + I2 + ...
当电流分流时,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
6. 电压分配定律:V_total = V1 + V2 + ...
当电压分配时,总电压等于各个分支电压之和。
除了上述公式,还有许多其他的物理电路公式,如基尔霍夫定律、电容充放电公式等,用于求解更复杂的电路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物理电路公式是进行电路分析、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基础。
通过应用这些公式,可以计算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电压和功率,从而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控制。
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
![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ff79ea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8.png)
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一、欧姆定律1. 内容- 欧姆定律描述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以及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段导体而言,其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 数学表达式为I = (U)/(R),变形公式U = IR和R=(U)/(I)。
2. 适用条件- 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导电,对于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导电等情况,欧姆定律不适用。
3. 应用示例- 已知一个电阻R = 10Ω,两端电压U = 20V,根据I=(U)/(R),可求出电流I=(20V)/(10Ω)=2A。
二、基尔霍夫定律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内容- 所有进入某节点的电流的总和等于所有离开这节点的电流的总和。
或者表述为,在任意时刻,流入一个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 数学表达式- 对于一个节点,∑_{k = 1}^nI_{k}=0,其中I_{k}为流入或流出节点的第k个电流,规定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
- 应用示例- 在一个具有三个支路的节点处,已知I_1 = 3A流入节点,I_2 = 2A流出节点,设I_3为未知电流,根据I_1 - I_2+I_3 = 0,可得I_3=I_2 - I_1=2A - 3A=-1A,负号表示I_3是流出节点的电流。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内容- 沿着闭合回路所有元件两端的电势差(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 数学表达式- 对于一个闭合回路∑_{k = 1}^mU_{k}=0,其中U_{k}为第k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在确定电压的正负时,需要先选定一个绕行方向,当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时取正,反之取负。
- 应用示例- 在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中,有电源E = 10V,电阻R = 5Ω,设电流I的方向为顺时针。
按照顺时针方向绕行,根据E - IR=0,可得I=(E)/(R)=(10V)/(5Ω)=2A。
三、焦耳定律1. 内容-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热量Q与电流I的平方、导体电阻R以及通电时间t成正比。
电路中电位的定理定律及其电位的计算公式
![电路中电位的定理定律及其电位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f7389a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0.png)
电路中电位的定理定律及其电位的计算公式在静电学里,电势(又称为电位)定义为:处于电场中某个位置的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电势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其数值不具有绝对意义,只具有相对意义。
(1)单位正电荷由电场中某点A移到参考点O(即零势能点,一般取无限远处或者大地为零势能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与其所带电量的比值。
所以φA=Ep/q。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伏特(V)。
(2)电场中某点相对参考点O电势的差,叫该点的电势。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那一点所具有的电势能”。
公式:ε=qφ(其中ε为电势能,q为电荷量,φ为电势),即φ=ε/q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具的电势能跟它的所带的电荷量之比是一个常数,它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它与电荷存在与否无关,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物理量。
电势是描述静电场的一种标量场。
静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于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因此在静电场中移动电荷,静电场力要做功。
但静电场中沿任意路径移动电荷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电场力所做的功恒为零,即静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或静电场强的环路积分恒为零。
静电场的这一性质称为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根据静电场的这一性质可引入电势来描述电场,就好似在重力场中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可引入重力势描述重力场一样。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定义为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动到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通常选择无限远点的电势为零,因此某点的电势就等于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动到无限远,电场力所做的功,表示为:电势的单位为V(伏),1V=1J/C(1焦/库)。
静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一些曲面,这些曲面称为等势面。
电力线总是与等势面正交,并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因此静电场中等势面的分布就绘出了电场分布。
电势虽然是引入描述电场的一个辅助量,但它是标量,运算比矢量运算简单,许多具体问题中往往先计算电势,再通过电势与场强的关系求出场强。
电路问题中电势和电势压(即电压)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
欧姆定律,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公式汇总
![欧姆定律,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a4998cca58da0116c174979.png)
������实 ������额
=
������ ������
实 ������ ������ 额
������
Q=W=UIt
常用于求电路总热量
Q=W=������������ Rt
常用在串联电路中
焦 耳 定 律
Q=W= ������ t
常用在并联电路中
������������
Q=������������ Rt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计算:同一个电阻或灯炮(灯泡电阻不变),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W= ������ t
常用在并联电路中
������������
W=Pt 有两组公式 Q=W=Pt 有两组公式
W=QU
其中 Q=It
1、1KW·h=1 度=3.6×������������������ J ������ 2、电功的单位有:千所消耗的电能:W = ������×1KW·h 3、注意 P= ������ 中的两组单位的运用,会给解题带来方便 1、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成内能(例电饭锅、电 水壶、电炒锅、) 2、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等于电流 所做的功 1、 非纯电阻电路:电能没有全部转化成内能(例洗 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 2、 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W=UIt 3、 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Q=������ ������ Rt
U=IR
P=UI
P=������������ R
电 功 率
P= ������
������������
P= ������
������
1、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它的实际功率,与它的额定电压、额定电 流、额定功率都无关。 2、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 与额定功率pe 的关系: (1)������实 = ������������ 时:������实 = ������������ ,正常发光 (2)������实 > ������������ 时:������实 > ������������ ,比正常时亮,影响寿命 (3)������实 < ������������ 时:������实 < ������������ ,比正常时暗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a1988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a.png)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计算公式对于电工研究和工程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它们既建立了电气计算的基础,也解释了电力系统中会出现的各种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由三相、单相和零线电源连接到部件上,用来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一、电路基础公式
1、电压定律:V = IR(电压=电流乘功率阻抗)
2、电流定律:I=V/R(电流=电压除以功率阻抗)
二、电路分析公式
1、Kirchhoff定律:(电流守恒定律)∑I=0,(电压守恒定律)∑V=0
2、Norton定律:V=IN,I=V/R
3、Thevenin定律:V=IZ,I=V/Z
三、变压器公式
1、变压器定律:V1/V2=N1/N2
2、有效值公式:V=4.44xIxX
3、有效功率公式:P=V2/R2
四、吸收公式
1、吸收率定律:A =R/X
2、有效吸收率公式:A =4.44xIxR
3、有效抗拒力公式:R =A/I
五、交流和比较公式
1、三相负荷比率定律:R2/R1=R3/R2(R=VL/IL)
2、功率因数定律:cosΦ=P/P‘(P=cos Φx P’)
3、RMS值定律:V1 =V2x2-1/2(V=Vm x √(2))
总结
电工计算公式大全由电路基础公式、电路分析公式、变压器公式、吸收公式和交流和比较公式组成,它们为电工研究和管理提供了实用的参考和帮助。
此外,由于电气计算可以被应用到电力系统设计和维护中,因此这些公式也是电力系统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知识。
十大电路定理
![十大电路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1b237cf61fb7360a4c6560.png)
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库仑定律(Coulomb's law)Electric work,electric power and Joule's law单位换算⑴1卡(Cal orie)=4.1858518焦耳(J)1焦耳(J)=0.23890000119卡(cal)⑵焦耳--卡路里:1千卡(KCAL)=4.184千焦耳(KJ)1千焦耳(KJ)=0.239千卡(KCAL)1卡=4.184焦耳1焦耳=0.2389卡⑶焦耳--瓦特:1焦耳(J)=1瓦特×秒(W·s)1度(1kw·h)=3.6×10^6焦耳(J)⑷焦耳--牛顿米:1焦耳(J)=1牛顿×米(N·m)名词解释: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称为电功(The work done by current is called electric work)单位是焦耳(J)。
电量(Q):单位是库伦(C)。
1库伦=6.25x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量。
1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x10-19C。
电量quantity of electricity。
电流(I):单位是安培(A)。
1安培(1A)=1秒(1S)通过给定截面的总电量是1库伦(1C)。
Q=W/t(W单位焦耳J,t单位秒s)电压(U):单位是伏特(V)。
移动单位电荷所需要的能量叫电压。
V=W/Q(W单位焦耳J,Q单位库伦C)。
电阻(R):单位是欧姆(Ω)。
某材料两端若加有1伏特(1V)的电压,如果材料中流过的电流是1安培(1A),则该材料的电阻值为1欧姆(1Ω)R=U/R。
电导G=1/R(S)。
重要定理(10个)⑴(电路)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 laws)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CL)又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所有进入某节点的电流的总和等于所有离开这节点的电流的总和。
假设进入某节点的电流为正值,离开这节点的电流为负值,则所有涉及这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电路公式大全
![电路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61c3a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c.png)
电路公式大全电路公式大全如下:1.电阻定律:R=ρL/S电阻定律表明,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有关。
2.欧姆定律:I=U/R欧姆定律表明,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功率公式:P=I²R功率公式表明,电路的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
4.基尔霍夫定律:∑I=0基尔霍夫定律表明,在任何一个闭合电路中,流入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总和。
5.叠加定理:I总=I1+I2++In叠加定理表明,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的电流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在该支路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
6.戴维南定理:U总=R总I总戴维南定理表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该电压源的电压等于网络的开路电压,内阻等于网络中所有独立源置零后的等效电阻。
7.诺顿定理:I总=G总U总诺顿定理表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流源来代替,该电流源的电流等于网络的短路电流,内阻等于网络中所有独立源置零后的等效电阻。
8.最大功率传输定理:Pmax=U²/R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表明,当一个线性电阻负载与一个电源相连时,如果外接电阻等于内阻,则负载可以获得最大功率。
9.交流电路的有效值:I=Iₘ/√2交流电路的有效值表明,对于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只有它们的最大值的一半才是有效的。
10.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cosφ=R/X+j(ωL-1/ωC)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表明,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等于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越接近于1,电路的功率利用率就越高。
11.交流电路的欧姆定律:Z=R+j(ωL-1/ωC)交流电路的欧姆定律表明,在正弦交流电路中,阻抗等于电阻加上电感与电容的复数阻抗之和。
12.基尔霍夫定律的推广:∑E=0基尔霍夫定律的推广表明,在任何一个闭合电路中,流入节点的电动势总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动势总和。
【物理知识点】电功率所有计算公式
![【物理知识点】电功率所有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afda40b6294dd88d1d26b0b.png)
【物理知识点】电功率所有计算公式一、电功率计算公式1、在纯直流电路中:P=UI、P=I2R、P=U2/R。
2、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Icosφ。
3、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P=√3UIcosφ。
二、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三、电功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2Rt,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U2t/R,W1:W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W1+W2+…Wn。
四、电功率1.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P1:P2:P3:…Pn=R1:R2:R3:…:Rn。
电路公式总结
![电路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34e1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6.png)
电路公式总结电路公式是用来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在电路分析中,使用电路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一、基本电路公式1.欧姆定律:电压U等于电流I和电阻R的乘积,即U = I * R。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流通过电阻时导致电压降的关系。
2.功率公式:功率P等于电流I和电压U的乘积,即P = I * U。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路中产生的功率。
3.串联电阻公式:串联电阻的总值等于各个电阻值之和,即R_total = R1 + R2+ ... + Rn。
这个公式描述了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
4.并联电阻公式:并联电阻的总值等于各个电阻值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_total = 1/R1 + 1/R2 + ... + 1/Rn。
这个公式描述了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
二、电源电路公式1.电源电压公式:电源电压等于电流和电阻之间的乘积,即U = I * R。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源提供的电压。
2.等效电阻公式:若电源电压和总电流已知,则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等效电阻值,即R = U / I。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路中的等效电阻。
3.电源功率公式:电源功率等于电源电压和总电流之间的乘积,即P = U * I。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源所提供的功率。
三、能量和功率公式1.能量公式:能量E等于功率P乘以时间t,即E = P * t。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路中产生的能量。
2.功率损耗公式:电路中的功率损耗等于电流I平方乘以电阻R,即P_loss = I^2 * R。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路中产生的功率损耗。
3.效率公式:电路的效率等于输出功率P_output与输入功率P_input之间的比例,即Efficiency = P_output / P_input。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路的效率。
四、交流电路公式1.交流电压公式:交流电压可用正弦函数描述,即U(t) = U_m * sin(ωt + φ)。
这个公式描述了交流电压的波动特性。
电路中电位定理定律及其电位计算公式
![电路中电位定理定律及其电位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d630443561252d380eb6eb6.png)
电路中电位的定理定律及其电位的计算公式在静电学里,电势(又称为电位)定义为:处于电场中某个位置的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电势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其数值不具有绝对意义,只具有相对意义。
(1)单位正电荷由电场中某点A移到参考点O(即零势能点,一般取无限远处或者大地为零势能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与其所带电量的比值。
所以φA=Ep/q。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伏特(V)。
(2)电场中某点相对参考点O电势的差,叫该点的电势。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那一点所具有的电势能”。
公式:ε=qφ(其中ε为电势能,q为电荷量,φ为电势),即φ=ε/q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具的电势能跟它的所带的电荷量之比是一个常数,它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它与电荷存在与否无关,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物理量。
电势是描述静电场的一种标量场。
静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于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因此在静电场中移动电荷,静电场力要做功。
但静电场中沿任意路径移动电荷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电场力所做的功恒为零,即静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或静电场强的环路积分恒为零。
静电场的这一性质称为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根据静电场的这一性质可引入电势来描述电场,就好像在重力场中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可引入重力势描述重力场一样。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定义为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动到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通常选择无限远点的电势为零,因此某点的电势就等于把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动到无限远,电场力所做的功,表示为:电势的单位为V(伏),1V=1J/C(1焦/库)。
静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一些曲面,这些曲面称为等势面。
电力线总是与等势面正交,并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因此静电场中等势面的分布就绘出了电场分布。
电势虽然是引入描述电场的一个辅助量,但它是标量,运算比矢量运算简单,许多具体问题中往往先计算电势,再通过电势与场强的关系求出场强。
电路问题中电势和电势压(即电压)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
电工八大公式
![电工八大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7e0a6f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4.png)
电工八大公式电工八大公式是电工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它们是用来计算电流、电压、功率、电阻等电路参数的公式。
下面我将逐一介绍这些公式的含义和用法。
一、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工八大公式中最基础的公式,它表达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除以电阻(R),即I=U/R。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随电阻的增加而减小。
二、功率公式功率公式描述了电路中的功率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根据功率公式,功率(P)等于电流(I)乘以电压(U),即P=UI。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功率与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当电流或电压增大时,功率也会相应增大。
三、欧姆定律的变体公式欧姆定律的变体公式是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用来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中的任意一个未知量。
例如,如果已知电流和电阻,可以用U=IR来计算电压;如果已知电压和电阻,可以用I=U/R来计算电流;如果已知电压和电流,可以用R=U/I来计算电阻。
四、串联电阻公式串联电阻公式用来计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能依次通过每个电阻,所以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即Rt=R1+R2+R3+...+Rn。
五、并联电阻公式并联电阻公式用来计算并联电路中总电阻。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同时通过每个电阻,所以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即1/Rt=1/R1+1/R2+1/R3+...+1/Rn。
六、电功率公式电功率公式用来计算电路中的功率。
在直流电路中,电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在交流电路中,电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的有效值再乘以功率因数。
即P=UI或P=UIcosθ。
七、电能公式电能公式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能消耗。
电能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即E=Pt。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电能消耗与电功率和使用时间成正比,当电功率或使用时间增大时,电能消耗也会相应增大。
八、电压分压公式电压分压公式用来计算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
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3cce35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8.png)
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公式为I=E/(R+r),I表示电路中电流,E表示电动势,R表示外总电阻,r表示电池内阻。
常用的变形式有E=I (R+r);E=U外+U内;U外=E-Ir中文名:全电路欧姆定律外文名:Ohm law of closed circuit表达式:I=E/(R外+r)定律意义意义说明定律说明了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电源的电动势和闭合回路的总电阻,这是一对矛盾在电路中的统一。
变式E=U外+U内=I (R+r)则说明了在闭合电路中电势升和降是相等的。
①用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间测得的电压是路端电压U外,不是内电路两端的电压U内,也不是电源电动势,所以U外<E。
②当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因无电流通过内电路,所以U内=0,此时E=U 外,即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的路端电压。
③式E=I (R+r)只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闭合电路。
U外=E-Ir和E=U外+U内适用于所有的闭合电路。
相关定义①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做闭合电路的内电路。
②内阻:内电路的电阻叫做电源的内阻。
③内电压: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内电路两端的电压叫内电压,用U内表示。
④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闭合电路的外电路。
⑤外电压:外电路两端的电压叫外电压,也叫路端电压,用U外表示。
⑥电动势:电动势表示在不同的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常用符号E(有时也可用ε)表示。
功率计算路端电压与电动势当电源两极断开、电源内部处于平衡状态时,有E+K=0 E=U外当外电路接通,电路中将出现电流,这时上式应代之以E+K=j/σ路端电压与外电阻R当外电阻R增大时,根据可知,电流I减小(E和r为定值);内电压Ir减小,根据U外=E―Ir可知路端电压U外增大;当外电路断开时,I=0,此时U外=E。
当外电阻R减小时,根据可知,电流I增大;内电压Ir增大。
根据U外=E―Ir可知路端电压U外减小;当电路短路时,R=0,,U外=0。
电路基本定律与公式总结
![电路基本定律与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4d98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4.png)
电路基本定律与公式总结电路基本定律与公式是电路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用于描述电路中电荷的流动、电压的分布以及电阻的影响。
掌握这些定律和公式对于理解和分析电路特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路中常见的基本定律与公式进行总结。
一、欧姆定律(Ohm's Law)欧姆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用于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通过一个电阻(R)的大小与电压(V)成正比,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I * 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适用于各种电路,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二、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s Laws)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分布的基本法则,包括基尔霍夫的第一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的第二定律(KVL)。
1. 基尔霍夫的第一定律(KCL)基尔霍夫的第一定律也称为电流守恒定律,它表明电流在节点处的总和等于0。
具体而言,对于一个节点,进入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ΣI_in = ΣI_out其中,ΣI_in表示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ΣI_out表示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
2. 基尔霍夫的第二定律(KVL)基尔霍夫的第二定律描述了电压在闭合回路中的分布关系。
根据这个定律,电压在闭合回路中的总和等于0。
具体而言,对于一个闭合回路,沿着回路的任意路径,电压的代数和等于0。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ΣV_loop = 0其中,ΣV_loop表示电压在闭合回路中的代数和。
三、功率定律(Power Law)功率定律用于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它表示功率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路中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V * I其中,P表示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功率可以用单位瓦(W)表示,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换。
四、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在电路中,元件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1. 串联连接串联连接是指将电路中的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穿过每个元件相同。
欧姆定律公式
![欧姆定律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e4203b3ccbff121dc368379.png)
欧姆定律分为两种,一种叫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一中叫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由欧姆定律所推公式:并联电路:串联电路I总=I1+I2 I总=I1=I2U总=U1=U2 U总=U1+U21:R总=1:R1+1:R2 R总=R1+R2RI1:I2=R2:R1 U1:U2=R1:R2R总=R1+R2:R1R2R总=R1R2R3:R1R2+R2R3+R1R3也就是说:电流=电压除以电阻或者电阻乘以电流 =电压记住电阻和电压是老大.不能混乱.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E/(R+r)其中E为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内电压U内=Ir,E=U内+U外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E=U+IrEI=UI+I^2RP释放=EIP输出=UI纯电阻电路中P输出=I^2R=E^2R/(R+r)^2=E^2/(R^2+2r+r^2/R)当 r=R时 P输出最大,P输出=E^2/4r(均值不等式)2欧姆定律局限原因在通常温度或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对于电子导电的导体(如金属),欧姆定律是一个很准确的定律。
当温度低到某一温度时,金属导体可能从正常态进入超导态。
处于超导态的导体电阻消失了,不加电压也可以有电流。
对于这种情况,欧姆定律当然不再适用了。
在通常温度或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像电解液(酸、碱、盐的水溶液)这样离子导电的导体,欧姆定律也适用。
而对于气体电离条件下,所呈现的导电状态,和一些导电器件,如电子管、晶体管等,欧姆定律不成立。
3欧姆定律的来历乔治·西蒙·欧姆(Georg Simon Ohm,1787~1854年)是德国物理学家.生于巴伐利亚埃尔兰根城.欧姆的父亲是一个技术熟练的锁匠,对哲学和数学都十分爱好.欧姆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习数学并受到有关机械技能的训练,这对他后来进行研究工作特别是自制仪器有很大的帮助.欧姆的研究,主要是在1817~1827年担任中学物理教师期间进行的.研究过程与成果。
电子学定律定理与公式大全
![电子学定律定理与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f32cc360b4c2e3f57276328.png)
基尔霍夫定律揭示集总参数电路中流入节点的各电流和回路各电压的固有关系的法则。
1845年由德国人G.R.基尔霍夫提出。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它表示任何瞬时流入电路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例如在电路图中的节点a或b处,下述两式分别成立:i1(t)-i2(t)-i6(t)=0i2(t)-i3(t)-i4(t)=0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它表示任何瞬时,沿电路的任一回路,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例如沿图中的abca回路(经支路2、3、6)或abcda回路(经支路2、3、5、1),下述两式分别成立:u2(t)+u3(t)-u6(t)=0u2(t)+u3(t)+u5(t)-u1(t)=0焦耳定律: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
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W=PT;Q=UIT;Q=(U^2/R)T楞次定律:楞次定律(Lenz law)是一条电磁学的定律,从电磁感应得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其可确定由电磁感应而产生之电动势的方向。
它是由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Heinrich Friedrich Lenz)在1834年发现的。
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楞次定律还可表述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注意:“阻碍”不是“相反”,原磁通量增大时方向相反,原磁通量减小时方向相同;“阻碍”也不是阻止,电路中的磁通量还是变化的。
楞次定律公式:E=-d/dt(NΦ)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
电工普通计算定律公式
![电工普通计算定律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531c3ac195f312b3169a5a2.png)
S—铁芯截面积(厘米2)
交流电动机的转矩
交流
n1=60ƒ/P
S=(n1—n)/n1
M额=9.75×103p额/n额(牛∙米)
n1—同步转速(转/分)
P—磁极对数
ƒ—电源频率
S—转差率
M额—电动机额定转矩(牛∙米)
P额—电动机额定功率(千瓦)
n额—电动机额定转数(转/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名称
公式
说明
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
R=U/I
U—电路两端电压(伏)
I—电路中的电流(安)
R—电路中的电阻(欧)
直流电路功率
P=UI=I2R=U2/R
P—电路中的功率(瓦)
U—负载两端的电压(伏)
I—通过负载的电流(安)
导体电阻
R=рL/S
L—导体的长度(米)
视在功率
S=3S相=3U相I相=1.732U线I线(伏安)
功率因数
Cosφ=P/S
名称
公式
说明
不对称三相
交流电路功率
有功功率
P=PA+PB+PC(瓦)
PA、PB、PC—每相有功功率(瓦)
QA、QB、QC—每相无功功率(乏)
无功功率
Q=QA+QB+QC
电流对平行导体的
电动力效应
F=2.04×10-7I1I2/d(牛)
I、I2—通过各导体的电流(安)
d—两平行导体中心线间的距离(米)
F—电动力(牛)
力的方向;如果两导体中流过的电流方向相同,则为吸力;反之,则为斥力
正弦波磁场在直导体和线圈中的感应电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在一段不含电动势只有电阻的电路中,流过电阻的电流大小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电路中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为;
I=U/R
U —电压,单位为伏(V )
R —电阻,单位为欧(Ω)
I —电流,单位为安(A )
全电路的欧姆定律;
在只有一个电源的无分支闭合电路中,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中的总电阻成反比,表达式为;
I=0
r R E E —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V )
U —电压,单位为伏(V )
R —电阻,单位为欧(Ω)
R 0—电阻,单位为欧(Ω);I —电路中的电流(A ), 电功率;一个用电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称为电功率用英文字母P 表示,表达式为;
P=t W =IU=I 2R=R U 2
W —电能,单位为焦耳(J )
t —时间,单位为秒(s )
I —电路中的电流,单位为安(A )
R —电阻,单位为欧(Ω)
U —电压,单位为伏(V )
P —电路的电功率,单位为瓦特,简称瓦(W ) 电阻的串联;其表达式为 R=R 1+R 2+R 3
R —总电阻,单位为欧(Ω)
R1、R 、R3—分电阻,单位为欧(Ω)
电阻的并联;其表达式为 R=212
1.R R R R +
R —总电阻,单位为欧(Ω)
R 1、R 2、—分电阻,单位为欧(Ω)
电阻的混联;其表达式为 R =R 1+3
232.R R R R + R —总电阻,单位为欧(Ω)
R 1、R 2、R 3—分电阻,单位为欧(Ω)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通常金属的电阻都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故电阻温度系数是正值。
而有些半导体材料电解液当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因此它们的电阻温度系数是负值其表达式为;R2=R1[1+α1(t2—t1)]
R1—温度为t1时导体的电阻,单位为欧(Ω)
R2—温度为t2时导体的电阻,单位为欧(Ω)
α1—以温度t1为基准时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
t1、t2—导体的温度(C)
电源串联,其表达式为;E=E1+E2+E3
电源并联,其表达式为;E=E1=E2=E3
E—总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V)
E1、E2、E3—分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V)
电容,电容式表征电容在单位电压作用下,储存电场能量(电荷)能力的一个物理量。
其大小决定于电容器自身的结构。
在数值上等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其两极之间电位差(电压)的比值。
电容用英文字母(C)表示,其表达式为;
C=Q/U
Q—电容器所带电量,单位为库(C)
U—电容器两端电压,单位为伏(V)
C—电容器的电容量,单位为法拉,简称法(F)
电容的串联,其表达式为;1
C=
1
C2+
1
C2+
1
C3
电容的并联,其表达式为;C=C1+C2+C3
C—总电容,单位为法(F)
C1、C2、C3—分电容,单位为法(F)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对于任何节点而言,流入节点的电流总和必定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的总和或认为:对于任何节点,流出和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代数和恒等于0,其表达式为;
I1+I3+I4=I2或I1-I2+I3+I4=0
∑I入—流入节点电流之和
∑I出—流出节点电流之和
∑I—电流代数和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回路电压电压定律),对于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回路,回路中的各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各电动势的代数和,其表达式为;∑IR=∑E
∑IR—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
电流的参考方
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时,该电阻上的
电压降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E—电动势的代数和。
电动势的参考方向与回
路绕行方向一致时,该电动势取正值,反
之取负值。
三、交流电路常用计算公式
周期:交流点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用
英文字母T表示:其表达式为:T=1
f=2∏/ω
频率:单位时间(一秒钟)内交流电变化所完成的循环(或
周期)称为频率,用英文字母f表示:其表达式为:f=1
T=
ω/2∏
角频率:角频率相当于一种角速度,它表示了交流电每秒变化的弧度数,角频率用希腊字母ω表示:其表达式为:
ω=2∏f=2π/T
T—周期,单位为秒(s)
f—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赫(H Z)
ω—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r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