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记忆研究的现状

合集下载

最新-探索孤独症少儿工作记忆的研究状况 精品

最新-探索孤独症少儿工作记忆的研究状况 精品

探索孤独症少儿工作记忆的研究状况关键词孤独症空间工作记忆言语工作记忆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执行功能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因此孤独症执行功能的探讨也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作为孤独症执行功能障碍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记忆更是成为了当今孤独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方法和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主要研究成果。

最后,对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进行了小结和展望。

1前言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通过对11名儿童的临床观察,发表了题为《情感交流的孤独性障碍》,提供了世界上第一例孤独症案例报告,从此拉开了研究孤独症儿童的序幕。

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展障碍,也被称为自闭症。

和1979在伦敦南部地区,对所有的15岁以下儿童调查后,提出了孤独症的三个主要症状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和语言发展障碍。

这三种主要症状被认为是孤独症的核心特征,也是临床诊断的基础。

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从不同角度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没有找到孤独症确定的发病原因。

近年来,在对孤独症行为表现的研究中,三种认知理论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

其中执行功能障碍说已成为孤独症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孤独症执行功能障碍理论源于1978年和的报道,他们比较了孤独症与那些额叶脑部受损的患者对任务的执行情况后,提出了执行功能障碍说。

0首次正式进行了关于孤独症执行功能的实证研究,运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分别施测于高功能孤独症个体和正常个体。

在年龄匹配的条件下,发现孤独症个体的总错误数、持续反应数、持续错误反应数明显高于正常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执行功能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因此孤独症执行功能的探讨也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作为孤独症执行功能障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工作记忆更是成为了当今孤独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工作记忆是由在短时记忆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指负责协调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系统闭。

儿童工作记忆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儿童工作记忆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儿童工作记忆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指在短期记忆中同时处理和操纵信息的能力。

对于儿童来说,发展良好的工作记忆对其学习和认知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工作记忆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利用教学策略来促进其发展。

一、儿童工作记忆的发展状况儿童的工作记忆在幼儿期和童年早期(3-6岁)有着迅速发展的趋势。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能够更好地处理和操纵不同类型的信息,比如声音、形状和颜色。

然而,在儿童早期,工作记忆的容量较小,持续时间较短,这限制了他们在学习和记忆任务上的表现。

随着儿童的发展,工作记忆的容量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加。

青少年期(12-18岁)是工作记忆发展达到成人水平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能够处理和操纵更多和更复杂的信息,并且在学习和记忆任务上显示出更高的表现。

二、教学策略来促进儿童工作记忆的发展1. 分段组织将学习材料分成更小的段落或部分,帮助儿童更好地处理和操纵信息。

这种组织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并且减少记忆负荷。

2. 多次重复通过多次重复学习材料,可以帮助儿童巩固并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重复练习可以提高他们的记忆持久性,使信息更容易被提取和回忆。

3. 创造联想利用联想来帮助儿童记忆和理解信息。

例如,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图像或实例相关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4. 分步指导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适当的分步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和操纵信息。

随着他们的能力提高,逐渐减少指导,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 游戏化学习将学习任务转化为游戏的形式,可以增加儿童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工作记忆发展。

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挑战,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处理和记忆信息。

6. 注意力训练注意力是工作记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可以提高他们处理和操纵信息的能力。

例如,通过注意力抓手游戏、集中力训练等活动来提高儿童的注意力水平。

工作记忆训练: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工作记忆训练: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c n tnttat,e e tsu is s g e tt a tc n b mprv d b da tv n x e de ri ig o sa r i r c n td e u g s h ti a e i o e y a p ie a d e tn d tann .Ths tann sas cae t h n e n b an a tvt i ri ig i s o itd wi c a g s i r i ciiy h i r na nd p rea otx a d b s lg n la s l a h ng si o amie rc po e i .Trn fro h r ii gefcst o -tan d W M , k n fo tla aitlc re a a a gi,a wels c a e nd p n n e e trd nst y a se fte tan n f t o n n r ie e ts s a i o sse t h oin o ri n —id c d pa tct n a c mmo e a ewok frW M .T e o s r e ri ig efcss g s h tW M rii g sc n itntwih te n t ftanig —n u e l iiy i o o s n n urln t r o h b e v d tann fe t ug e tt a tan n c u d b s d a e d aigi tre t n fridiiu sfrwh m o W M a a iy i i tn a trfra a e cp ro ma c ri v rda i o l eu e a rme itn nev n i o n vd a o lw s o l o c p ct salmiigfco c d mi e fr n eo n e ey y le. o f

2023年工作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2023年工作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工作记忆广度1 引言1974年,Baddeley和Hitch提出了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概念,用工作记忆模型替代了本来单一系统旳短时存储旳概念。

工作记忆由三个子系统构成:一种是中枢执行系统(the Central Executive System),这是一种由注意控制旳系统,它与集中注意、计划和行为有亲密旳关系,这个系统由两个服务系统协同工作。

第二个是视空间初步加工系统(Visuo-Spatial Sketch Pad),它能保持和处理视觉旳和空间旳映象。

另一种为语音回路(Phonological Loop),它存储和复述以言语为基础旳信息,对于新知识旳获得例如母语和新语言词汇旳学习是必需旳。

有许多旳试验证据表明了三个系统旳存在。

总旳来说,工作记忆指旳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旳认知任务例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旳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旳信息,也就是说,工作记忆可以同步储存和加工信息,同步,这个系统旳心理能源是有限旳。

Daneman和Carpenter根据Baddeley和Hitch提出旳工作记忆理论模型于1980年发明出一种测量工作记忆容量旳措施。

他们规定被试阅读一系列句子,随即回忆每个句子最终一种单词,工作记忆阅读广度用被试可以对旳阅读并记住尾词旳句子旳个数来测量。

与单纯旳数字记忆广度、单词记忆广度测验不一样,工作记忆测试规定被试可以对旳理解句子并且记住单词,在工作记忆中,被试需要同步完毕理解与记忆两种工作,这符合工作记忆旳理论概念。

Daneman等人旳试验证明了工作记忆容量与许多理解测验有高有关,即工作记忆在理解中起着重要旳作用,但短时记忆广度与理解测验则没有有关。

在Daneman等运用了这种措施后,有许多研究者运用该措施对工作记忆进行了研究,例如Turner和Engle(1989)旳操作-单字广度测验。

他们给被试展现如下旳算式与单字:(4×2)-1=1? SNOW(3×1)+4=7? TABLE规定被试口算这些式子并验证成果,然后读单字,最终让被试回忆所有旳单字。

关于记忆研究报告

关于记忆研究报告

关于记忆研究报告引言记忆是人类大脑功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使我们能够存储和回忆我们的经历、知识和技能。

因此,对记忆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关注重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记忆研究的最新动态、记忆的分类和记忆训练的方法。

记忆研究的最新动态近年来,记忆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新发现。

大量的研究表明,记忆的形成和存储是由脑中的神经元和突触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随着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记忆的神经机制。

最新的研究还表明,记忆的形成和巩固过程受到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和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记忆研究中,还有一些新的热点领域。

例如,眼动追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注意力对记忆的影响。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被用于模拟真实场景,以研究环境对记忆的影响。

记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记忆阶段和信息处理方式,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短期记忆是指能够在短暂时间内记住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只能保持几秒到几分钟。

研究发现,短期记忆的理解和推断能力与个体的智力水平密切相关。

例如,一个人在进行工作记忆任务时,如果能够更好地控制注意力和抑制干扰,通常表现出较高的智力水平。

长期记忆长期记忆是指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长期记忆以不同的方式存储信息,包括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和过程记忆等。

语义记忆是与词汇和概念相关的记忆,情景记忆则与特定的事件和体验有关,而过程记忆则涉及到具体的操作和技能。

记忆训练的方法由于记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许多人对记忆训练感兴趣。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忆训练方法:1.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记忆学习材料。

学习计划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2. 使用记忆技巧使用记忆技巧是提高记忆效果的一种方法。

例如,链式记忆法可以通过将多个信息链接在一起来帮助记忆。

图像联想法则是将需要记忆的信息与生动的图像相关联。

工作记忆训练研究新进展

工作记忆训练研究新进展

工作记忆训练研究新进展工作记忆训练研究新进展【摘要】工作记忆训练是近年兴起的一个认知心理学研究新领域。

工作记忆训练的研究一般关注其训练效果在高级认知领域的迁移。

新近的研究显示工作记忆训练对认知功能的提高有显著影响,其训练效应可以迁移,存在着延迟迁移现象。

【关键词】工作记忆训练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B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1-0197-01近年来,采用各种复杂任务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集中对工作记忆进行训练成为提升个体认知绩效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显著提升工作记忆、流体智力、注意力、阅读和数学等认知功能。

工作记忆是个体在执行认知任务过程中对信息暂时保持与操作的能力,人们已经证明了工作记忆在人类智力、学习、推理和创造力等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工作记忆训练的兴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临床领域,工作记忆的训练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来对工作记忆缺陷个体进行临床干预和治疗。

在教育领域,工作记忆的训练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帮助,也能用以提高正常人群的智力或学业成绩。

一工作记忆训练对一般认知能力的影响早前研究证明在相同类型任务中工作记忆训练能表现出迁移效应,可以提升另一些未经训练的工作记忆任务操作成绩。

近期研究者探讨了工作记忆训练对认知功能的提高效果究竟是由于高强度训练还是工作记忆能力的提高。

他们比拟了高强度的工作记忆训练组与分散式训练组的训练效果,显示分散式训练的效果更好,即认知功能的提高应归功于工作记忆能力的提高。

仲崇健以小学生为对象的研究说明,同时双任务训练对提高流体智力效果最好;工作记忆训练不仅有助于流体智力的提高还有助于提高被试者的数学成绩;低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比起高能力个体受益更大。

而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工作记忆能力训练后被试者认知能力测试成绩并无提高,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智力的提高并不能简单归因于工作记忆容量或能力的提高。

这使工作记忆与智力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将来的目标是研究训练效果迁移的机制。

工作记忆训练: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工作记忆训练: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习、 推理 、 问题解决和 智力活动 的重要成分 ( B a d d e . 能力 得 以提升 的适 应性训 练 。根据 训 练任务 的不 同 ,
1 e y,1 9 9 2, 2 0 01; Ba r r o u i l l e t , Mi g n o n, &Th e v e n o t , 2 0 0 8;
文章 编 号 : 1 0 0 9—2 0 8 0 ( 2 0 1 4 ) 0 5—0 0 5 0— 0 3
正 常人群 的智 力发 展 与 学业 成绩 的提 高 都 有很 大 帮
工作 记忆 ( w o r k i n g m e m o r y , WM) 是由 B a d d e l e y 助 。
忆 中 的 已有 经验 相联 系 ; 第 二, 将 已有 经 验 与 新 获得 记忆 中央 执行成 分 完成 的 , 通 过对 新呈 现 的信息 进行 的信 息进 行加 工 , 从而 完成 对任务 整 体上 的理解 。简 分析 , 从 而不断 更改 工作 记忆 内容 的过程 。 目前运 用 单地 说 , 储存 与 加 工 是 工 作 记 忆 最 主 要 的两 方 面功 比较广 泛 的刷新 任 务有 N—b a c k任 务 和 活 动记 忆 任 能 。 中央执 行 成 分 是 工 作 记 忆 的 核 心 部 分 , 有 着 刷 务 ( r u n n i n g me mo r y t a s k ) 。( 3 ) 复 杂 工作 任 务 。在 这 新、 抑制 、 转换 的 功 能 , 是 一 个 能 量 有 限 的 控制 系统 。 种 训练 中 , 被试 的任务 并 不是单 一 的 。被 试需 要记 住 除此 之外 , 工作 记 忆还有 两个 子 系统分 别是 语 言环路 任 务 中呈现 的信 息 , 并 在呈 现 的刺激 中进 行其 他加 工 ( p h o n o l o g i c a l l o o p ) 和 视觉 空间模 板 ( v i s u o—s p a t i a l 任 务 。除此 之外 , 国外 已有 一些 较 为成熟 完善 的工 作

工作记忆与二语语篇阅读研究现状与反思

工作记忆与二语语篇阅读研究现状与反思
记 忆 测 量 本 质 C o n w a y认 为 工 作 记 忆 测 试 与 短 时 记忆 测试 的
C a n t 0 r& E n g l e在研 究 工 作 记 忆 时提 出 了 “ 一般 容 量 假
说” ( g e n e r a l e a p a c i t v h y p o t h e s i s ) .认 为 工作 记 忆 容量 是 一 种 稳 定 的个 体 特 征 . 无论 在完成何 种复杂任 务 时 . 高 容 量 者 的 表 现 都 会 好 于 低 容 量 者 。I 4 I 5 ] 按照这一假设 , 母 语工作记忆 、 二 语 工 作 记 忆 都 应 当与 二 语 阅读 呈 显 著 相 关 . 但 现 有 研 究 似 乎 完全 不支 持 这 一 假 设 有 研 究 者 对 比 了母 语 工 作 记 忆 和 二 语 工作 记 忆 对 二 语 阅读 的影 响 研 究 发 现 : 与 二 语 工 作 记 忆 相
阅 读 广 度 测 试 均 未 进 行 测 试前 的 信 度检 测 。 作 为 心 理 测 量 工 具. 研 究 者在 正式 实 验 前 . 应 对 测 量 工具 进行 重测 信 度 或 内部

致 性 系 数 等 检 测 只有 当测 量 工 具 的 信 度 系 数 达 到 0 . 8 0以
2 0 1 7年 1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o u m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c o n o mi c s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三 二 语 工 作 工 作 记 忆 测 试 存 在 的 问题

数学学习困难与工作记忆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_王恩国

数学学习困难与工作记忆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_王恩国

摘 要 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 要作用,工作记忆缺陷是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数学学习困难儿童都存在视觉空间模板、语音回 路以及中央执行器功能等方面的缺陷,工作记忆的各成分对数学困难者的影响不同。今后研究将以整体的、 发展的视角,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将行为研究和神经加工机制研究相结合。 关键词 工作记忆,数学学习困难,语音回路,视空间模板,中央执行功能。 分类号 B844
工作记忆广度又称为工作记忆容量,许 多研究发现,数学学习困难与工作记忆广度 缺陷有关。Hitch 等[5,6]研究发现,数学学习 困难是由于储存数字的工作记忆容量不足 造成的,在使用策略解决简单附加问题时数 学学习困难儿童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数学 学习困难儿童在记忆任务中同时要求计算 时,往往发生困难。计算广度任务包含计算 点的排列,呈现给被试的卡片包含从 1 到 10 的绿点和从 1 到 10 的黄点,儿童的任务是
39
-40-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年
题逐渐成为一种主导性的范式,研究涉及注 意、感觉输入、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执行 控制等信息加工过程的诸多方面[2]。大量研 究证明,工作记忆缺陷是造成数学学习困难 的根本原因。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的 概念最初由 Baddeley 和 Hitch 在分析记忆信 息三级加工模型中的短时记忆的基础上于 1974 年提出,认为它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 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3]。该模 型认为工作记忆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视觉空 间模板、语音回路和中央执行系统。其中, 视觉空间模板主要处理视觉空间信息,它包 含两个元素:视觉元素(与颜色、形状有关) 和空间元素(与位置有关);语音回路负责 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储存与控制。该子系 统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语音储存,另 一部分是发音控制加工;中央执行系统是工 作记忆模型的核心,它是一个能量有限的系 统,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 的联系,也负责注意资源的协调和策略的选 择与计划。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 进,人们对工作记忆本身结构的认识也更加 深入,工作记忆是一个位于知觉、记忆与计 划交界面上的重要系统,大量研究证明,工 作记忆系统对于学习、运算、推理、语言理 解等复杂的认知活动起关键作用。随后, Baddeley 开创了数学认知领域里工作记忆 的研究,他发现,多位数运算中进位给工作 记忆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工作记忆的可用空 间被三种活动消耗:存储当前信息、长时间 存储信息、在工作记忆中运行许多步骤和操 作。许多研究表明,工作记忆对复杂认知操 作具有很好的预测性[4],在一定范围内,可 以根据不同个体完成工作记忆作业的情况

对记忆的最新研究报告

对记忆的最新研究报告

对记忆的最新研究报告一、引言人类记忆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认知科学的深入研究,对记忆的认识不断深化,使得记忆研究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立足于当前记忆研究的前沿,针对记忆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

研究的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记忆作为人类心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其次,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记忆衰退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记忆对于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最后,记忆研究在神经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报告旨在提出以下研究问题:记忆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有效提升记忆能力?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研究假设:记忆效果受到个体差异、记忆策略、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提升记忆能力。

研究范围与限制方面,本报告主要关注以下方面:研究对象为正常成年人,年龄范围为18-60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记忆的机制、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方法以实验研究、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为主。

本报告将从实际出发,系统梳理记忆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提升个体记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本报告的简要概述:首先,介绍记忆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其次,分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各种因素;接着,探讨提升记忆能力的有效策略;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文献综述记忆研究历史悠久,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记忆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理论框架方面,经典的理论包括Atkinson-Shiffrin的多存储模型、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等。

这些理论为理解记忆的内在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前人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记忆可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其次,记忆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过程对记忆效果具有关键影响;此外,个体差异、记忆策略、情绪状态等因素对记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2024年工作记忆刷新训练改善抑郁倾向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HRV证据》范文

《2024年工作记忆刷新训练改善抑郁倾向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HRV证据》范文

《工作记忆刷新训练改善抑郁倾向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HRV证据》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抑郁倾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凸显。

如何有效地帮助这些学生调节情绪,改善其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及心理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近年来,工作记忆刷新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干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改善个体的认知功能。

本研究旨在探讨工作记忆刷新训练对抑郁倾向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并从心率变异性(HRV)的角度提供实证证据。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在执行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存储和加工的能力。

而工作记忆刷新则是一种重要的子技能,它涉及对工作记忆中信息的持续监控和适时更新。

研究表明,工作记忆刷新训练能够提高个体的认知功能,进而改善情绪调节能力。

对于抑郁倾向的大学生而言,通过工作记忆刷新训练,有望提高其情绪调节能力,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的设计方案,以某大学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实验组接受为期8周的工作记忆刷新训练,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干预。

在训练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情绪调节能力测试和HRV指标的测量。

四、实验过程及数据收集工作记忆刷新训练主要采用计算机化的训练任务,包括数字排序、字母排列等任务。

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快速监控和更新。

实验组学生每天完成一定量的训练任务,并在训练过程中记录其完成情况和准确率。

情绪调节能力测试采用自我报告法,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多个维度。

HRV指标的测量则通过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学生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变化情况。

五、结果与分析1. 情绪调节能力实验组在接受工作记忆刷新训练后,其情绪识别、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等维度的得分均有显著提高。

尤其是对于抑郁倾向较为严重的学生,其改善程度更为明显。

而对照组在未接受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其情绪调节能力未发生明显变化。

2. HRV指标HRV是反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平衡的指标。

认知科学中的工作记忆研究

认知科学中的工作记忆研究

认知科学中的工作记忆研究在认知科学领域,工作记忆是一项热门的研究课题。

工作记忆是指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处理和存储信息的能力。

与长期记忆不同,工作记忆只能保持有限的信息量,并在稍后将这些信息转移到其他储存器中。

本文将对工作记忆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工作记忆定义工作记忆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关键部分,涉及到人类大脑的不同区域相互协作的过程。

它通常定义为一系列能够在短时间内保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所保存的信息可以是语言,图像和声音等多种类型。

二、工作记忆模型工作记忆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过程。

现今工作记忆模型大多基于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短期记忆模型”。

这个模型由Atkinson和Shiffrin于1968年提出,它将信息处理过程分成3个阶段:感觉存储、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感觉存储是处理感官输入的阶段,例如目睹一件事情或听到一些语言。

短期记忆是指对信息进行简短保留的过程,通常只能保留7±2个单位记忆。

最后,长期记忆是指被保存并存储时间较长的信息。

基于该模型,当一个人向我们描述一幅图画或告诉我们一句话时,它可能首先进入感官存储,然后进入短期记忆。

如果我们需要在稍后的时间里使用这个信息,它可能会被用来加工和转移到长期存储中。

三、人类工作记忆的限制尽管我们认为功能记忆能力非常重要,但我们的大脑在某些时候仍然会有限制。

具体来说,我们被限制在我们对信息进行输入和处理的数量和质量上。

如前所述,短期记忆的容量很有限,而且背负着信息转换为长期记忆的责任。

因此,如果人类在输入信息的同时无法及时加工和运用其价值,那么它几乎不可能在长期记忆中存储。

由于这种限制,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不同的策略来帮助我们记忆信息。

一些策略包括:复述、记法、分块等。

熟悉这些策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我们的工作记忆,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存储和检索信息。

四、工作记忆的应用工作记忆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之广泛,包括制药、精神疾病、老年人认知退化等方面的研究。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研究新进展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研究新进展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Central Executive Function of Working Memory,简称CEF)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在执行复杂认知任务时,对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协调、整合和控制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深入发展,对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理解,也为神经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领域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对近年来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其神经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和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以期推动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央执行功能的概念与理论框架中央执行功能(Central Executive Function,简称CEF)是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简称WM)模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信息的监控、协调和整合。

这一概念自Baddeley和Hitch于1974年提出工作记忆的多成分模型以来,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

中央执行功能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来自感觉输入、长时记忆以及工作记忆内部的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如注意控制、抑制干扰、任务转换、计划制定等,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

关于中央执行功能的理论框架,最具代表性的是Baddeley的模型。

该模型认为,中央执行功能是一个有限的资源系统,负责协调和控制工作记忆中的各个子系统,包括语音环(负责语音信息的存储和控制)、视觉空间模板(负责视觉空间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和情景缓冲器(负责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

这一模型强调了中央执行功能在工作记忆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在信息加工和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对中央执行功能的认识逐渐深入到神经机制层面。

工作记忆研究的现状

工作记忆研究的现状

工作记忆研究的现状[摘要]:有关记忆的研究由来已久,90年代又兴起了对于工作记忆的研究热潮。

通过对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对比,工作记忆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观点的叙述以及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的介绍和理论问题的探讨,简要回顾有关工作记忆研究的发展和理论趋向。

[关键词]:工作记忆;语音回路;视空初步加工;中枢执行系统;有关记忆的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又兴起了工作记忆研究的热潮,本文主要通过对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对比、工作记忆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观点的叙述以及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的介绍和理论问题的探讨,简要回顾有关工作记忆研究的发展和理论趋向。

一、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从两种记忆存储库理论中的短时记忆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代替了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

Baddeley认为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的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这和短时记忆概念仅强调储存功能是不同的。

工作记忆分成三个子成分,分别是中枢执行系统、视觉空间初步加工系统和语音回路。

但是直到今天很多教科书都还依旧将工作记忆等同于短时记忆(如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等等)。

虽然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含义以及概念有相通的地方,但是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并且对于这两个概念应该从机能的角度和构成的角度两个方面加以区分。

第一,从机能的角度加以区分。

如果从机能的角度考虑工作记忆,它所保持、存储的信息是以后复杂的认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并且基于这种存储基础上的处理与加工是以后复杂的认知活动的前提条件。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心算中的记忆就是一种工作记忆。

而短时记忆的机能仅仅是起到对信息的存储作用,其存储的信息未必一定是下一步认知活动所要运用到的信息,比如说我们要打电话,所查到的一个电话号码,我们拨过这个电话以后就忘了。

抑郁症的工作记忆和注意力障碍研究

抑郁症的工作记忆和注意力障碍研究

抑郁症的工作记忆和注意力障碍研究近年来,随着抑郁症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对其认识与关注也日益提高。

抑郁症不仅会对患者心理产生严重影响,还经常伴随着一系列认知障碍,其中包括工作记忆和注意力障碍。

本文旨在探讨抑郁症患者在工作记忆和注意力方面的障碍,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

一、抑郁症患者的工作记忆障碍工作记忆是指人们在进行认知任务过程中的临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对工作记忆的损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长期记忆受损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长期记忆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障碍。

他们往往难以从过往的记忆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并在工作中进行应用。

这种障碍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其他认知问题的出现。

1.2 倾向性注意力偏差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注意力过度集中或者过度分散的问题,这种注意力偏差会直接影响工作记忆的表现。

他们往往难以在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导致记忆的存储和处理受到极大的影响。

1.3 抑制控制能力下降工作记忆的存储和处理依赖于抑制控制能力的发挥。

抑郁症患者在这一方面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注意力和思维过程,进而影响到工作记忆的正常发挥。

二、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力障碍注意力是心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工作记忆过程的关键因素。

抑郁症患者对注意力的调控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分散注意力困难抑郁症患者常常在工作中很难将注意力集中于一项任务上,容易被外界干扰所打乱。

这种分散注意力的困难导致他们在进行记忆任务时无法将注意力持久地集中在目标上,从而影响了工作记忆的发挥。

2.2 注意力疲劳长期的抑郁症状对患者的注意力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他们常常感到疲倦和精神不济,导致在工作中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工作记忆和认知能力。

2.3 注意力转移困难抑郁症患者在进行任务切换或注意力转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往往无法迅速适应新的任务要求,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转换注意力状态。

试论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

试论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试论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 论文关键词:孤独症空间工作记忆言语工作记忆论文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执行功能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因此孤独症执行功能的探讨也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作为孤独症执行功能障碍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记忆更是成为了当今孤独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方法和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主要研究成果。

最后,对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进行了小结和展望。

1前言2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主要研究介绍2.1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研究有关孤独症儿童记忆功能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由于遗忘症理论,有关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早期的研究并不是很理想,而且有关的研究结果被人们错误地引用。

到目前为止,有关孤独症儿童言语工作记忆的研究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当任务比较简单的时候,孤独症儿童言语工作记忆是相对完整的,但是随着任务复杂性的增加,他们的工作记忆就会出现缺损。

Hermelin和O’ Connor等人以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为被试(其中孤独症儿童为实验组,正常的儿童为控制组),让他们回忆随机出现的单词、罕见的单词、以及按顺序回忆不规则句子中出现的单词。

结果发现:被试在回忆随机出现的单词以及罕见的单词的时候,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按顺序回忆出现在不规则句子中的单词时,实验组儿童的回忆的准确率显著的低于控制组儿童。

Bouchera让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为被试,以他们最近经历过的事情为实验材料让被试去记忆,结果发现对基本事件的记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让被试记忆那些最近经历过的动作时,即使控制了他们的语言水平,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回忆的正确率率显著的低于正常儿童。

Loisa Bennett0。

等人以19个孤独症儿童为研究组,以19个正常的儿童为临床对照组,采用句子广度任务和计数广度任务对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进行了探讨。

抑郁障碍患者工作记忆损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85

抑郁障碍患者工作记忆损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85

抑郁障碍患者工作记忆损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抑郁障碍患者除了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还伴有认知功能损害,而工作记忆是高级认知功能的核心。

但是治疗上,医疗工作者往往会忽视后者,导致患者即使“治愈”后,仍残留认知功能的损害。

本文就抑郁障碍患者的工作记忆损伤近十年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抑郁障碍;工作记忆;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02-01抑郁障碍是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不仅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自杀率的特点,而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尤其体现在注意和记忆受损上。

在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只关注情绪和意志方面的好转情况,忽略认知功能恢复,因为工作记忆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核心,是学习和工作以及适应生活的基础。

当患者“治愈”后由于认知功能受损,其真正回归社会还是会造成一定困难。

1.工作记忆与抑郁障碍的关系工作记忆是同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与加工的容量有限的系统,修正后的工作记忆模型包括四个子成分:语音环路、视空间模板、情景缓冲器和中央执行系统[1],该模型强调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子系统信息整合的加工过程。

总的来说,工作记忆对于人们的学习、推理、创造力等高级认知起重要作用,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核心,它对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病情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有学者认为抑郁障碍患者情绪加工脑区过度激活与认知控制脑区功能降低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恶性循环可能是抑郁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

国外有学者提出对负性信息的加工偏向对抑郁障碍形成与复发起决定作用[2],其中包括记忆负性偏向。

抑郁障碍患者容易被负性信息或情绪占用资源,并主要表现为工作记忆能力的损害。

认知控制受损模型认为,抑郁障碍患者在限制无关负性信息进入工作记忆上有困难,从工作记忆中移除负性内容用时更长,该模型假设,这些认知控制的缺陷导致人们难以从当前负性信息加工中分离注意。

经颅交流电刺激提升不同人群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经颅交流电刺激提升不同人群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经颅交流电刺激提升不同人群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张玉凤;吕娇娇;刘宇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4(39)1
【摘要】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在进行推理、理解和学习等复杂认知任务中一种大脑对信息临时存储和加工的能力[1-2]。

该能力与推理、流动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有关[3-4],其提升有助于增强人在需要更加复杂思维和行动任务时的表现[5]。

此外,许多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常伴随工作记忆障碍。

例如,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除妄想、幻觉、语言混乱、精神运动行为障碍外,工作记忆障碍也是患者核心症状之一,且被认为是疾病预后和转归的重要预测因子[6]。

目前针对提升工作记忆的药物效果有限,迫切需要其他针对改善工作记忆的创新型干预手段。

【总页数】7页(P129-135)
【作者】张玉凤;吕娇娇;刘宇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身科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
【相关文献】
1.经颅磁刺激模式差异性对大鼠工作记忆神经网络关联特性的影响研究
2.不同频率经颅交流电刺激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3.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缺陷的研究进展
4.不同模式经颅磁刺激对大鼠工作记忆中局部场电位因果网络连
接的影响5.间歇性θ节律经颅磁刺激改善大鼠工作记忆的海马与前额叶跨脑区神经网络效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记忆研究的现状
[摘要]:有关记忆的研究由来已久,90年代又兴起了对于工作记忆的研究热潮。

通过对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对比,工作记忆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观点的叙述以及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的介绍和理论问题的探讨,简要回顾有关工作记忆研究的发展和理论趋向。

[关键词]:工作记忆;语音回路;视空初步加工;中枢执行系统;
有关记忆的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又兴起了工作记忆研究的热潮,本文主要通过对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对比、工作记忆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观点的叙述以及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的介绍和理论问题的探讨,简要回顾有关工作记忆研究的发展和理论趋向。

一、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
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从两种记忆存储库理论中的短时记忆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代替了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

Baddeley认为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的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这和短时记忆概念仅强调储存功能是不同的。

工作记忆分成三个子成分,分别是中枢执行系统、视觉空间初步加工系统和语音回路。

但是直到今天很多教科书都还依旧将工作记忆等同于短时记忆(如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等等)。

虽然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含义以及概念有相通的地方,但是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并且对于这两个概念应该从机能的角度和构成的角度两个方面加以区分。

第一,从机能的角度加以区分。

如果从机能的角度考虑工作记忆,它所保持、存储的信息是以后复杂的认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并且基于这种存储基础上的处理与加工是以后复杂的认知活动的前提条件。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心算中的记忆就是一种工作记忆。

而短时记忆的机能仅仅是起到对信息的存储作用,其存储的信息未必一定是下一步认知活动所要运用到的信息,比如说我们要打电话,所查到的一个电话号码,我们拨过这个电话以后就忘了。

如果仅从对信息的存储这一角度考虑,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是相通的,但是在机能方面工作记忆比短时记忆,多了一个前期的加工功能。

第二,从构成的角度加以区分。

与机能的角度不同的是,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系统结构,构成水平上的区分是相当复杂的。

工作记忆系统与短时记忆系统到底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还是短时记忆系统包含工作记忆系统,还是反之,这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话题。

但是支持工作记忆系统包含短时记忆系统的人要相对多一些。

Baddeley & Logie于2002年、Cowan于1999年的研究都支持这种观点。

用Engle的话说就是,工作记忆系统是由“短时记忆”和“控制加工机能”两个部分构成的。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短时记忆”指的是“短时记忆存储库”。

按照两种记忆存储库理论的观点,短时记忆的存储仅仅靠“短时记忆存储库”这一个单一的功能是无法实现的。

要想实现短时记忆的机能,“控制加工机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从这个观点出发“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组成结构上并没有大的差别,都是由“短时记忆”和“控制加工机能”所构成的。

但是“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组成结构的差别
上就在于工作方式上的不同,“控制加工机能”比“短时记忆”更依赖于“控制加工机能”,并且这种“控制加工机能”不仅仅是一种保持机能,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支持认知活动中记忆,还担当着更加复杂的任务。

二、工作记忆的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观点
当今对于工作记忆的研究从各种不同的观点出发其研究方法是千差万别的。

在这里只介绍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两种方法。

双重任务法(Dual task methodolo gy)和相关分析法(Correlational analysis)。

1、双重任务法。

双重任务法是建立在Baddeley的试验的基础上的,并且是在其理论的建构中频繁使用的方法。

双重任务指的是同时进行两种任务,一个是推理任务,另一个是可以干扰工作记忆各成分的任务,称之为次级任务(Secondary task)。

一组被试进行推理任务、次级任务二个任务,另一组被试进行推理任务,通过两组成绩的对比,确认什么样的工作记忆的次级记忆参加了推理。

双重任务的原理是两个任务同时竞争同一有限的资源。

例如对语音回路的干扰使得推理任务和次级任务同时占用工作记忆子系统,语音回路的有限资源,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推理的正确率下降,时间延长,我们就可以确定语音回路参与了推理过程。

有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次级任务对工作记忆各成分的干扰是有效的。

使用这个方法Baddeley于1986
年发现了工作记忆的三个次级记忆,即三个子成分,从而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他们是,用于语音信息保持、加工的“语音回路”;用于空间信息保持、加工的“视觉空间初步加工系统”和用于信息加工、注意控制和认知活动协调的“中枢执行系统”。

在这里必须要提到的是:干扰中央执行系统的活动是要求被试随机产生字母或数字,或者利用声音吸引被试的注意并做出相应行动;干扰语音回路采取的方法是要求被试不断地发音,例如“the,the……”或者按一定顺序数数,〖BFQ〗比如按1,3,6,8顺序数数等;对视觉空间初步加工系统干扰任务是持续的空间活动,比如被试不看键盘,按一定顺序盲打。

所有的次级任务都要保证一定的速率和正确率,并且与推理任务同时进行。

2、相关分析法。

Daneman & Carpenter于1980年开发了阅读广度实验,简称RST,以及由其演变出来的计数广度、计算广度、空间广度等实验方法,相关分析法是指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实验的数据作为工作记忆的记忆容量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比较高广度群体和低广度群体的一种方法。

双重任务法和相关分析法是两种相互补充的方法。

但是有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比如,相关并不一定是表示因果关系。

广度的得分差并不一定是认知任务成绩的得分差的原因(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广度的差异变化,不相关的种种其他因素等等)。

所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出“认知任务的成绩是由工作记忆的容量制约的”这种结论时,一定要慎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近人们在使用一种潜在变量分析法(Latent variable analys is)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掉与要证实的理论没有直接关联的因子。

三、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
1990年以后有关工作记忆的研究日益兴盛,但是反观20世纪80年代说起工作记忆大概也就只有Baddeley的理论模型了。

从20世纪90年代后各种工作记忆理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

这里仅通过对Baddeley的理论模型和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的ACT-R模型的发展现状作一分析,窥视一下有关工作记忆理论模型的发展现状。

1、Baddeley理论模型的现状。

如前所述Baddeley理论模型包含中枢执行系统和二个次级系统:视空初步加工系统
和语音回路。

在这个理论模型中存在着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并且严密性欠缺。

但正因为其结构简单,理论框架可塑性强所以被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广泛的应用于研究中,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有关Baddeley理论模型最新理论发展。

Baddeley理论模型中有关次级记忆的研究最先进行理论化的就是语音回路这一概念。

人们假定在这个次级记忆系统中包含着二个相关因素,即对语音信息进行接收、保存的语音存储系统和对语音存储系统中所保持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工、保持的音节控制过程(art iculatory coneduol process)。

这种说法被Smith & Jonides于1999年的有关脑成像机制的研究所证实。

有关语音回路的理论发展是非常多的,在这里不作一一的详细介绍,仅仅列举几种被公认的重要的理论进展:
(1)语音回路技能的发展。

包括语言性的短时记忆的研究在内,以前关于语音回路的研究大多都是采用数字列、词语列的按顺序再生方法,这就给人一种感觉,语音回路是一种为了短暂保持语言刺激和再认而存在的系统。

1998年Baddeley , Gathercole & Papagno等人提出“语音回路是一种为了短暂保持语言刺激和再认而存在的系统”,这些功能只不过是一些派生的功能,而语音回路的真正机能是“语言习得”,并且提出了有关语音回路结构的一些理论观点。

这部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不仅涉及了有关语音回路结构方面,还涉及到了有关语音回路与常时记忆之间关系,以及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关系的内容,所以在工作记忆的研究方面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2)视空初步加工系统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特别是根据视觉要素、空间要素等对视空初步加工系统进行区分的做法是非常重要的。

Logie(1995)通过试验得出在视空初步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两种次级记忆,即参与被动视觉信息保持的视觉信息存储——视觉方面(静的)和参与存储信息的加工、保持——空间方面(动的),基于试验结果,Logie提出应在Baddeley的理论模型中加入有关视觉、空间要素的区分这一内容。

但是现阶段这种推论没有办法解决视空初步加工的应用范围,而且还存在着用“视觉方面——(静的)、空间方面——(动的)”这种图示很难说明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有待日后的研究。

(3)三种次级记忆系统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是中枢执行系统。

第一点变化:以前的理论将信息保持机能排除在中枢执行系统的概念之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担心如果中枢执行系统包括信息保持机能的话,那么中枢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