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二章讲解
物理化学2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理化学2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内容提要一、自发过程及其不可逆性(1)自发过程(spontaneous process ):不靠外力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自发过程都有确定的方向,它的逆过程绝不会自发进行。
若靠外力干涉,使原过程逆相进行,体系恢复原状,则在环境中会留下无论如何也不能消除的后果。
这种不能消除的后果就是自发过程的不可逆性。
即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2)可逆过程(reversible process):可逆过程是由一连串近平衡态的微小变化组成的。
变化的动力与阻力相差无限小,因而可逆变化进行的无限缓慢。
循原过程相反方向无限缓慢变化,可使体系与环境同时恢复原状,可逆过程的后果是可以消除的。
可逆过程中,体系对环境做功最大,环境对体系做功最小。
过程在热力学上是否可逆,最终归结为过程热功的转换问题。
由于热不能完全变为功,所以凡是涉及热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公式1、Kelvin 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变化”。
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虽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但涉及热功转换现象。
此表述也可说成“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2、Clausius 表述:“热不能自动地由低温热源传到高温热源而不发生其它变化”。
两种表述都断言: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3、Clausius (克劳修斯)不等式(Clausius ineauality ): d S ≥δQ/T 或T d S ≥δQ“=”适用于可逆过程,“>”适用于不可逆过程。
该不等式表示:可逆过程的热温商δQ/T 等于过程的熵变d S ;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δQ/T 小于过程的熵变d S 。
三、熵(entropy )的定义及计算 1、熵(entropy )的定义熵是体系的性质,状态函数,以符号S 表示。
?=BA RT Q S式中,Q 为可逆过程的热,T 是可逆过程体系的温度。
2、熵的微观解释:体系任一平衡的宏观状态都与一定的微观状态数,即称混乱度相对应。
物理化学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系统与环境
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那部分物质 环境:系统以外与之相联系的那部分物质 物质交换
系统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
传热
能量交换 作功 体积功 非体积功
三类系统: 敞开系统(open system): 与环境间——有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
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 与环境间——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 隔离(孤立)系统(isolated system): 与环境间——无物质交换,无能量交换;
C 状态函数之间互为函数关系。
状态函数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个状态函数的 改变, 也会引起另一个状态函数的改变 。
例如对于一定量气体,体积V、温度T、 压力P。可把T 、 P当作状态变量,V当作它们的函数,记为V=f(T,P);也可把P 当作V、T的函数,记为P=f(T,V) 。
一般来说,质量一定的单组分均相体系,只需要指定两
循环过程 (始态=末态)
根据过程进行的特定条件 ,分为: 1) 恒温过程: 变化过程中T(系) = T(环) = 定值(dT=0) (T(始) = T(终),为等温过程)(ΔT=0) 2) 恒压过程: 变化过程中p(系) = p(环) = 定值(dp=0) (p(始)=p(终),为等压过程 )(Δp=0)
Q > 0 Q < 0
热是途径函数
单纯pVT变化时,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 相变时,T不变,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 化学反应时,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
微量热记作Q,不是dQ ,一定量的热记作Q ,不是Q。
理解:
① 能量交换方式有两种,一种叫热,一种叫功 ② 热和功都是能量传递形式,与过程有关,不是系统本身的
U只取决于始末态的状态,与途径无关
不同途径,W、Q 不同
物理化学第二章第一定律ppt课件-PPT资料125页
dVV TpdTV pTdp
(3)系统经过一个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变化值为 零。
dF 0
状态函数的性质可以用十六字描述: 异途同归,值变相同,周而复始,数值还原
状态函数这些性质在热力学函数计算时非常重要.
(1)
UA A
B UB
(2)
如果: U1U2 循环后: dU 0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所以 dU=0
(2) U的绝对值无法求出。
(3) U为广度量。 (4) 具有能量的量纲(J)
U Ui
i
(5) 对于简单系统,
Uf(T, p,n)
若为封闭系统, Uf(T, p)
31
系统状态发生微小的变化,引起系统热力学能的微 小变化,可以用全微分表示:
如:研究对象为水:
水 绝热箱 (1)
水 绝热箱 (2)
W
水
绝热箱
(3)
7
装置(3)为焦尔(Joule)功转化为热实验,证明 了4.16焦耳功=1 卡热
5. 系统的性质和状态(Properties and States)
系统的性质——指系统的宏观性质如T, p, V, U… 系统的状态——指系统的微观性质如分子,原子,电 子相互作用,运动类型,微观结构…系统内部的状态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2-1 热力学概论 1. 热力学能解决什么问 题?
预见性问题
如:固氮: N2+2H2ONH4NO2
现实性问题
对于一个反应,要知道在什么条件下产品量多、质好。 如何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纯物质。
1
2. 热力学定律的基础、特点和限制 热力学定律的根据是两件事实: (1)不能制造出第一类永动机。 (2)不能制造出第二类永动机。
大学课程《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知识点汇总
VB ,m
V nB T , p ,n jB
H nB T , p ,n jB G nB T , p ,n jB
U B ,m
U nB T , p ,n jB
S nB T , p ,n jB
T2 p1 dT S S '1 S '2 nR ln C p p2 T1 T
dU TdS pdV
T p V S S V
dH TdS Vdp
( U )V T S
T V p S S p
S系统 S B S A
Qr
T
S孤立=S系统 S环境 0
A
熵变的计算
总则
S环境
Q实际 T环境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熵变
S S B S A
B
Qr
A
Q ( )r T T
Wmax Qr S T T
可逆相变过程的熵变
V2
V1
dG SdT Vdp B dnB
B
dU TdS pdV B dnB
B
U dU TdS pdV dnB nB S ,V ,n j B
B
U H F G nB S ,V ,n j B nB S , p ,n j B nB T ,V ,n j B B nB T , p ,n j B
B
dG SdT Vdp B dnB
B
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Gm Vm p T p T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理化学课件
设始、终态A,B的熵分别为SA 和 SB,则:
SB SA S
B Qr AT
对微小变化
dS Qr
T
上式习惯上称为熵的定义式,即熵的变化值可 用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值来衡量。
2 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 如果热机进行不可逆循环,则其效率必 然比卡诺循环效率低,即
Q1 Q2 Q1
T1
T 2
T1
或
1+
T K
2
dT T
J K-1
24.3J K-1
• 此过程热温商为
Q
T
2
373 K 273 K
32.22
22.18 103
T K
373
3.49
106
• 故开动此致冷机所需之功率为
1780
1 60
W
50%=59.3
W
§2.4 熵的概念
• 1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及熵函数的引出
• 在卡诺循环中,两个热源的热温商之和 等于零,即
Q1 Q2 QB 0
T1 T2
TB
• 那么,任意可逆循环过程的多个热源的 热温商之和是否仍然等于零?
§2.4 熵的概念
S Qr Qr TT
• 对理想气体定温可逆过程来说 Qr=-Wr
nRT ln V2
S
V1 nR ln V2 nR ln p1
T
V1
p2
例题3
• (1) 在300K时,5mol的某理想气体由 10dm3定温可逆膨胀到100dm3。计算此过 程中系统的熵变;
• (2)上述气体在300K时由10dm3向真空膨 胀变为100dm3。试计算此时系统的S。 并与热温商作比较。
Q1
大学物理化学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
3.熵可以合理地指定
Sm$
(0K)
0
,热力学能是否也可以指定
U
$ m
(0K)
0
呢?
答:按能斯特热定理,当温度趋于0K,即绝对零度时,凝聚系统中等温变化过
程的熵变趋于零,即
, 只要满足此式,我们就可以任意
选取物质在0K时的任意摩尔熵值作为参考值,显然 Sm$ (0K) 0 是一种最方便的
选择。但0K时反应的热力学能变化并不等于零,
(2)变温过程
A.等压变温过程 始态 A(p1,V1,T1) 终态 B(p 1,V2,T2)
S
T2
δQ R
T T1
T2 Cp d T T T1
Cp
ln
T2 T1
B.等容变温过程 始态 A(p1,V1,T1) 终态 B(p2,V1,T2)
S
T2
δQ R
T T1
C.绝热过程
T2 CV d T T T1
,所以不
能指定
U
$ m
(0K)
0
。
4.孤立系统从始态不可逆进行至终态S>0,若从同一始态可逆进行至同
一终态时,则S=0。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熵是状态函数与变化的途径无关,故只要始态与终态一定S
必有定值,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S>0,而可逆过程S=0 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是孤立系统的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若从同一始态出发是不可能达到相同
4.熵 (1)熵的定义式
dS δ QR T
或
S SB SA
B δ QR AT
注意,上述过程的热不是任意过程发生时,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量,而必须是在
可逆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
《物理化学》第2章 第2讲 (2.4,2.5,2.6) PPT课件
学第三定律。
15
2.6.2 规定熵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可求出任何物质在温度T
动的统计表现。对于隔离系统的一切不可逆过程, 热力学概率都趋向于最大值,而系统的熵也趋向于 最大值,因此二者必有一定的函数关系:
S k ln, k R
L
熵是表征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熵值越大,系 统越混乱,熵值越小,系统越有序。
13
2.6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S与U、H一样,绝对值不可知。根据热力学第二 定律只能了解S的改变值,而无法确定绝对值。人 们只能人为规定一些参考点作为零点来计算熵的相 对值,这些相对值称为规定熵。知道了规定熵就可 以计算反应的熵变(生成物的减去反应物的)。
对于一个宏观系统,可用热力学概率来判断过程 进行的方向和限度:在孤立系统中,自发过程总是 使系统从热力学概率较小的宏观状态变到热力学概 率较大的宏观状态,而平衡状态相应于热力学概率 最大的状态。此即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描述。
12
2.5.2 熵与热力学概率的关系-Boltzmann公式 系统的热力学宏观性质都是系统内部大量粒子运
6
V1,T1 293K
S
p1 1.00105 Pa
V2,T2 233K p2 6.00106 Pa
ΔST
S p
V ,T2 233K
p1 1.00105 Pa
S p
nC p,m
ln T2 T1
S nR ln p1 p2
7
2.4.2 相变化的熵变 1. 等温等压下的可逆相变过程
可见,分子越多,均匀分布的概率越大,分子集 中在一边的几率越小。这种分析与生活常识相符。 比如中间有隔板的密闭容器中,一边充有氮气,一 边充有氧气,拿开隔板,二者会自动混合。
物理化学 第二章 热化学
2H2 g O2 g 2H2O(l) r Hm 298.15K 571.66kJ mol-1
化学计量数不同时,rHm 不同。
H2
g
1 2
O2
g
H 2 Og
r H m 298 .15K 241 .82kJ mol -1
2.3.4 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温度T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1mol物质B的 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第二章 热化学
2.1 热力学术语及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4 Hess定律
2.1 热力学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系统和环境 状态和状态函数 过程、途径和可逆过程 相 化学反应计量式和反应进度
2.1.1 系统和环境
系统:被研究对象。 环境:系统外与其密切相关的部分。 敞开系统:与环境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 封闭系统:与环境有能量交换无物质交换。 隔离系统:与环境无物质、能量交换。
2.3.1 定容反应热
对于封闭系统,在定容过程中, V =0, W = -p V =0
U=QV+W=QV QV为定容反应热。 即 QV = U
2.3.2 定压反应热
对于封闭系统,在定压过程中:
U Qp p V
U 2 U1 Qp pV2 V1 U 2 U1 Qp p2V2 p1V1 Qp (U 2 p2V2 ) U1 p1V1
f Hm (B,相态,T ) 单位是kJ mol -1 参考状态单质:一般为指定温度,标准压力100kPa下 最稳定的单质(磷除外:白磷为参考状态单质)。
f H m (参考状态单质, T ) 0
水合离子:以水合氢离子的fHm= 0 为参考。
物理化学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H称为焓
物理意义: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过程的恒压热在量值上等于其焓变。 适用条件:封闭系统、恒压、非体积功为零
12
3、焓 [1]焓的定义式 [2]焓变
ΔH=H2- H1 =(U2+p2V2)-(U1+p1V1) ΔH=ΔU+Δ(pV) 讨论:对于系统内只有凝聚态物质发生的PVT变化、相变化和 化学变化 Δ(PV)≈ 0
Zn+HCl
(2)广度量和强度量 广度量:性质与物质的数量成正比,如 V,U等;广度量具有加和性。 强度量:性质与物质的数量无关,如 T,p等; 强度量不具有加和性。
(3)平衡态 系统的温度、压力及各个相中各个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不随时 间变化时的状态。
系统处在平衡态,满足 热平衡
4
力平衡
相平衡
化学平衡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基本概念及术语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Physical Chemistry
§2.4 摩尔热容 §2.5 相变焓
§2.7 化学反应焓
§2.8 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2.10 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2.1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实验
1
教学重点及难点
6
体积功的定义式
※体积功W的计算
气缸的内截面积为As, 活塞至气缸底部的长度为l, 气体的体积为:V=As×l 在环境压力为Pamb下活塞移动了 dl的距离,则:
P<Pamb,dV<0,δW>0,系统得到功 P>Pamb,dV>0,δW<0,系统对环境作功 P>Pamb=0时,δW=0 体积功的定义式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或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其反应热就分别 为恒压反应热和恒容反应热。
物理化学第二章全解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体系与环境体系:在科学研究时必须先确定研究对象,把一部分物质与其余分开,这种分离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这种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为体系,亦称为物系或系统。
环境:与体系密切相关、有相互作用或影响所能及的部分称为环境。
体系的分类:(1)敞开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2)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3)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故又称为隔离体系。
有时把封闭体系和体系影响所及的环境一起作为孤立体系来考虑体系的性质:广度性质:又称为容量性质,它的数值与体系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如体积、质量、熵等。
这种性质有加和性,在数学上是一次齐函数。
强度性质:它的数值取决于体系自身的特点,与体系的数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压力等。
它在数学上是零次齐函数。
指定了物质的量的容量性质即成为强度性质,如摩尔热容热力学平衡态热平衡:体系各部分温度相等。
力学平衡体系各部的压力都相等,边界不再移动。
如有刚壁存在,虽双方压力不等,但也能保持力学平衡。
相平衡:多相共存时,各相的组成和数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化学平衡:反应体系中各物的数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状态函数:体系的一些性质,其数值仅取决于体系所处的状态,而与体系的历史无关;它的变化值仅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具有这种特性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特性可描述为:异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数值还原。
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状态方程体系状态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对于一定量的单组分均匀体系,状态函数T,p,V 之间有一定量的联系。
经验证明,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它们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T=f(p,V)p=f(T,V)V=f(p,T)热和功热:体系与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称为热,用符号Q表示。
Q的取号:体系吸热,Q>0;体系放热,Q<0 。
02-物理化学课程讲义-第二章1
Qh Qc Qc 则: IR 1 Qh Qh
根据卡诺定理: 则
IR R
Th Tc Tc R 1 Th Th
Qc Qh 0 Tc Th
推广为与多个热源接触的任意不可逆过程得: Qi ( )IR 0 i Ti
说明任意可逆过程的热温 商的值决定于始终状态,而 与可逆途径无关,这个热温 商具有状态函数的性质。
任意可逆过程
熵的定义
Clausius根据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值决定于始终态而 与可逆过程无关这一事实定义了“熵”(entropy) 这个函数,用符号“S”表示,单位为: J K 1 设始、终态A,B的熵分别为 SA 和 S B ,则:
W Qh Qc (Qc 0) Qh Qh V nR(Th Tc ) ln( 2 ) V1 Th Tc V2 Th nRTh ln( )Tc 1 Th
冷冻系数
如果将卡诺机倒开,就变成了致冷机.这时环境 对体系做功W,体系从低温 (Tc ) 热源吸热 Qc' ,而放 给高温 (Th ) 热源 Qh' 的热量,将所吸的热与所作的 功之比值称为冷冻系数,用 表示。
例如: 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过程
T = 0
U = 0
Q = W,即,此过程
气体从环境吸收热并且热完全转化为功, 但发生了“其它变化”—气体的体积变大 了。
2-3 卡诺热机和卡诺定理
8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找到了把热能转变
为机械能的具体方法。蒸汽机的问世使人类进入了
工业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
•从统计意义上讲,熵反映分子运动的混乱程度或 微观态数的多少。熵增加反映出自发过程总是从热 力学几率小的或微观状态数少的宏观状态向热力学 几率大的或微观状态数多的宏观状态演变。系统的 最终状态是对应于热力学几率最大,也就是说是最 混乱的那种状态,即平衡态。
物理化学第2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2.1 热力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1.热力学的理论基础热力学涉及由热所产生的力学作用的领域,是研究热、功及其相互转换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
热力学的根据是三件事实:①不能制成永动机。
②不能使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完全复原。
③不能达到绝对零度。
热力学的理论基础是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这两个定律是人们生活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经验总结。
它们既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也不能用数学加以推导和证明。
但它的正确性已被无数次的实验结果所证实。
而且从热力学严格地导出的结论都是非常精确和可靠的。
不过这都是指的在统计意义上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有关能量守恒的规律,即能量既不能创造,亦不能消灭,仅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它是定量研究各种形式能量(热、功—机械功、电功、表面功等)相互转化的理论基础。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有关热和功等能量形式相互转化的方向与限度的规律,进而推广到有关物质变化过程的方向与限度的普遍规律。
利用热力学第三定律来确定规定熵的数值,再结合其他热力学数据从而解决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问题。
2.热力学的研究方法热力学方法是:从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出发,通过总结、提高、归纳,引出或定义出热力学能U,焓H,熵S,亥姆霍茨函数A,吉布斯函数G;再加上可由实验直接测定的p,V,T等共八个最基本的热力学函数。
再应用演绎法,经过逻辑推理,导出一系列的热力学公式或结论。
进而用以解决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等过程的能量效应(功与热)及过程的方向与限度,即平衡问题。
这一方法也叫状态函数法。
热力学方法的特点是:(i)只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各宏观性质的关系,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ii)只研究物质变化过程的始态和终态,而不追究变化过程中的中间细节,也不研究变化过程的速率和完成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因此,热力学方法属于宏观方法。
2.2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系统与环境系统:作为某热力学问题研究对象的部分;环境:与系统相关的周围部分;按系统与环境交换内容分为:(1)敞开系统(open system) :体系与环境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体系。
物理化学课件-第2章_热力学第二定律
24
例1:10mol理想气体,25℃时由1.000MPa 膨胀 到0.100MPa, 计算S, Q/T。假定过程为:
(a)可逆膨胀; (b)自由膨胀; (c)抗恒外压0.100MPa膨胀。 解:题中三个过程的始终态相同,故S相同 S= nRln(p1/p2) = 191 JK-1
5
强调说明: 1.所谓第二类永动机,它是符合能量守恒原理的,即 从第一定律的角度看,它是存在的,它的不存在 是失败教训的总结。 2.关于“不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变为功,而没有任何其 它变化”这句话必须完整理解,否则就不符合事 实。例如理想气体定温膨胀U=0, Q=W,就是从 环境中吸热全部变为功,但体积变大了,留下了 其它变化。 3.“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可用来判断过程的方 向。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提出是起源于热功转化的研究, 寻找相应的热力学函数需从进一步分析热功转化 入手。 卡诺定理 熵 熵变计算 自由能 热力学关系 G计算 习题课
热机效率:
DA:绝热可逆压缩,T2 V1-1 = T1 V4-1
两式相除:
V2 /V1 =V3 /V4
V2 W nR(T2 T1 ) ln V1
W T2 T1 R Q2 T2
卡诺定理
熵
熵变计算 自由能 热力学关系
G计算
习题课
10
卡诺定理:(1824年)
1.在两个确定热源之间工作的所有热机中, 卡诺热机效率最大;即 <R
热不是系统的状态函数,所以要分别计算三 个过程的热: 理想气体定温过程,U=0,Q=W
卡诺定理 熵 熵变计算 自由能 热力学关系 G计算 习题课
25
S= 191 JK-1
物理化学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盖斯定律:在恒容或恒压过程中,化学反应的热仅与 始末状态有关而与具体途径无关。
Qv,a难测 Qv,b易测
Qv,c易测
(状态函数法)
恒容时
恒压力时:
Qp,a Qp,c Qp,b
在一个体积恒定为0.50 m3的绝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 使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升高750℃,压力增加60 kPa。此反应 的Q, W, rU , r H 各为若干?
(2)状态函数的分类——广度量和强度量
按状态函数的数值是否与物质的数量有关,将其分为广 度量(或称广度性质)和强度量(或称强度性质)。
广度量:具有加和性(如V、m、U)
状态函数 强度量:没有加和性(如p、T、 ) 注意:由任何两种广度性质之比得出的物理量则为强度 量,如摩尔体积Vm(V/n)等
U只取决于始末态的状态,与途径无关
例: 始态 1 2 3 不同途径,Q、W 不同 但 U= U1 = U2=U3 末态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本质是能量守恒原理,即隔离系统无论 经历何种变化,其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其它说法: 不消耗能量而能不断对外作功的机器——第一类永动机是 不可能的。
p、V、T 等)。
公理:没有外场作用,组成确定的均相体系,只要两 个 独立变量确定,系统其他状态随之确定。p = p (T, V), U = U (T, V), U = U (T, p).
状态函数特点: 状态改变,状态函数值至少有一个改变 系统状态的微小变化所引起的状态函数X的变化用全微分 dX表示 状态函数的变化值ΔX 只取决于始、末状态,而与变化的 经历无关; 2 X X 2 X1 1
定义 :
de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 ⇒ PB = 8.50 × 10 4 Pa
注意:此题△ 注意:此题△H ≠Q,为什么? ,为什么? 必须是在封闭体系, ′ ,定压为前提条件下: 必须是在封闭体系, W′ =0,定压为前提条件下: △H =Q
2-8 298K及Pθ下,将1mol液态苯加人到x苯=0.2的苯和甲 苯构成的量很大的溶液中,求该过程的△G 。 解: 设苯用A表示,甲苯用B表示
* G1 = Gm, A + nAGA, m + nBGB , m
G = ∑nBµB
B
* GB,m = µB = µB (T, P*) + RT ln xB B混合前:混合后:
G2 = (n A + 1)G A, m + nBGB , m
∆G = G2 − G1 = GA, m − G
* m, A
混合过程:
∫
∆ r Gm
θ
∆ r Gm
d∆ r Gm = ∫ θ ∆Vm dP = ∆Vm × ∆P
θ ∆ r Gm = ∆ r Gm + ∆Vm × ( P − Pθ ) = 0
0 .012 0 .012 2892 + ( − ) × ( P − 10 5 ) = 0 3513 2260
P = 1.5×109 Pa × 计算说明, 计算说明 298K下, 当压力大于 ×109 时, 石墨 下 当压力大于1.5× 可以转变为金刚石
298K, P? ?
∆rGm C(石墨)→C(金刚石) ∆rGm(1) )
298K, P? ?
∆rGm(2) ) 298K, Pθ
298K, Pθ
C(石墨)→C(金刚石) ∆rGmθ
∆rGm= ∆rGm(1)+ ∆rGm(2)+ ∆rGmθ=0 )+ )+ )=V(石墨)( )(P- ∆rGm(1)= (石墨)( - Pθ ) )= =12×10-3/2260(P- Pθ ) ( - )=V(金刚石)( )(P- ∆rGm(1)= (金刚石)( - Pθ ) )= =12×10-3/3513(P- Pθ ) ( - P = 1.5×109 Pa ×
或:∆rGmθ =∆rHmθ-T ∆rSmθ=2.892kJ/mol>0 > 因此在298K , Pθ 下,石墨不能转变为金刚石 石墨不能转变为金刚石. 因此在
(2) 由于∆rSmθ < 0 , ∆rHm θ > 0 , 则∆rGmθ 在任意温度下都大 由于∆ 于零,因此, 于零,因此,在 Pθ下不能通过升温的方法使石墨转变为金刚 石。
1.89 × 10 3 T= = = −562 K θ − 3.363 ∆r Sm
θ ∆r Hm
实际无法达到该温度,所以在 实际无法达到该温度,所以在Pθ下不能通过改变温度温的方 法使石墨转变为金刚石。 法使石墨转变为金刚石。
∂G ( )T = V ∂P
∂∆rGm ( )T = ∆Vm ∂P
P P
∆Tb = 355.5 − 353.2 = 2.3K
13.76 154 mB = = 0.89mol ⋅ kg −1 0.1 ∆Tb 2. 3 KB = = = 2.58kg ⋅ K ⋅ mol −1 mB 0.89
Kb =
* R(Tb )2 M A
∆vapHm
8.314 × 353.22 × 78 × 10−3 = 31356.4 J ⋅ mol −1 ⇒ ∆vap H m = 2.58
2-15 298K , Pθ 下,金刚石、石墨的有关数据如下 ∆cHm θ/kJ·mol-1 金刚石 石墨 −395.40 −393.51 Smθ/J·K-1·mol-1 2.377 5.740 ρ/kg·m-3 3513 2260
讨论:(1) 298K , Pθ 下,石墨能否转变为金刚石? (2) 用加热或加压的方法能否使石墨转变为金刚石, 并 计算转变条件. 体系) 解:(1) ∆rSmθ(体系) = 2.377 –5.740 = −3.363 J·K-1 ·mol-1 ∆rHmθ = −393.51-(−395.40) = 1.89 kJ/mol -− ∆S(环境) = -1.89×103 / 298 = -6.342 J·K-1 ·mol-1 (环境) × 体系) 环境) ∆S = ∆rSmθ(体系 + ∆S(环境 = -9.705 J·K-1 ·mol-1 < 0 体系 环境 因此在298K , Pθ 下,石墨不能转变为金刚石 石墨不能转变为金刚石. 因此在
2-3 298K时,1mol 理想气体从体积 时 理想气体从体积10dm3膨胀到 膨胀到20dm3,计算 (1)定温可逆膨胀; )定温可逆膨胀; (2)向真空膨胀两种情况下的 △G )
解(1): ):
P2 V1 10 ∆G = nRT ln = nRT ln = 1 × 8.314 × 298 ln = −1717.3J P1 V2 20
计算说明, 计算说明 298K下, 当压力大于 ×109 时, 石墨可以转变为金刚石 下 当压力大于1.5×
补充:两种挥发性液体A和B混合形成理想溶液 补充:两种挥发性液体 和 混合形成理想溶液. 混合形成理想溶液 某温度时溶液上面的蒸气总压为5.41×104Pa,气 某温度时溶液上面的蒸气总压为 × 气 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50,液相中为 液相中为0.650. 相中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液相中为 求算此温度时纯A和纯 的饱和蒸气压P 和纯B的饱和蒸气压 求算此温度时纯 和纯 的饱和蒸气压 A* 和PB* .
= µ A − µ A = RT ln xA
θ
= 8.314 × 298 × ln 0.2 = −3.99kJ
2-11 在 100g苯中加人 13.76g C6H5-C6H5(联苯)构成的稀溶 液,其沸点由苯的正常沸点 353.2K上升到355.5K。 求(1)苯的摩尔沸点升高常数, (2)苯的摩尔蒸发热。 解: 用A表示苯,B表示联苯
解:yA=0.450→ yB=1-0.450=0.550 - xA=0.650→ xB=1-0.650=0.350 -
∗ ∗ PB PB x B PA PA x A = = 0.550 yA = = = 0.450 y B = 4 P总 5.41 × 10 4 P总 5.41×10
⇒ P = 3.75 ×10 Pa
(2): 因为始终态和途径(1)相同,所以 △G = -1717.3 J ): 因为始终态和途径( )相同,
2-5 298K ,PӨ 下,1mol铅与乙酸铜在原电池内反应可得电功 铅与乙酸铜在原电池内反应可得电功 9183.87kJ,吸热216.35kJ,计算△U、△H、△S和△G ,吸热 计算△ 、 计算 、 和 解: △G = W′ = - 9183.87kJ( △G 的物理意义) ′ ( 的物理意义) △S = Q / T = 216.35 / 298 = 726 J/K △U = Q + W = - 9183.87 + 216.35 = -8967.52 kJ △H = △G + T△S = -8967.52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