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数学的教师评议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模糊数学的教师评议方法研究摘要: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是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教师评议工作具有很强的难操作性。论文运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矩阵、权重系数把各项指标主观的、定性的评价,通过较简便的矩阵运算科学地转化为客观的、定量的评价结果。评议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关键词:综合评价法;教师评议;隶属度;加权平均;归一化中图分类号:tp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3-0000-02

1 引言

事物的存在有其确定性,但反映在人的意识上却带有模糊性。像“优秀”、“良好”、“一般”等带有模糊性的词语充斥在人类的语言中。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些笼统的概念,正反映了存在于人类意识中的模糊境界。人们经常吸收、处理和交流模糊的信息,并根据这些模糊信息做出推论,对各种事物进行综合评价,做出最终的选择与决策。但在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时,往往需要具体的数据来体现事物的逻辑性、合理性,缺乏表现模糊性的数学模型。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人们通过精密的观测仪器尽量增加对事物特征的了解,并尽可能利用近似值来表达事物的模糊特征。对于某些现象只有能用数学方法加以描述并准确表达时,才算真正认识它们。然

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很多复杂的问题,很难用传统的数学工具来精确地表示。比如教师评议方法,在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都是模糊的。从哪些方面来评估,怎样评估才算准确。复杂性和精确性往往是不相容的,“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使它精确的能力将减少,在达到一定的阑值以上时,复杂性和精确性将互相排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模糊数学理论与方法间将近50年的今天,可运用模糊数学这一工具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进行研究。

2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指对受到多个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的评价。由于评价是从多方面对事物进行的,因此,评价过程中难免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评价效果。

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不足及改进

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不足

(1)由于采用矩阵运算,可能会丢失掉一些信息,如果有二级指标可能要对中间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评价的结果还比较粗糙,在解释综合结果时应持谨慎态度。

(2)教学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系统,影响的因素很多,不可能全部考虑。比如案例中学校对学生评价比较注重,分配权重比例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评价等级的赋值是人为因素,虽然能区分等级,但赋值的数字大小不一定科学,也会给最终的评价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因素,尽量取常用值。

(4)若根据隶属度原理,某几个隶属度恰巧相等或者相近的话不利于产生综合评价结果。

(5)若根据加权平均值取结果,从案例可以看出,结果较为苛刻,采取多个实验样本发现基本都要偏低一个等级。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改进

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法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面对教师评议这类模糊问题,评价者容易用“优秀”和“良好”之类的模糊词汇予以评价,而对常用的“打分法”则感到抽象、生硬,难以接受。从哲学角度讲,模糊综合评价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根据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不足做出改进,教师评议结果改进后方案如下。

(1)若隶属度不存在相同值且相差较大,根据隶属度原理取综合评价结果。

(2)若隶属度存在相近或者相同值,则该教师争议性较大,可再赋权重结合加权平均值做出综合评价结果。

4 结束语

论文运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对教师评议方法做探究,并最后得出综合评价方法及步骤。该方法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排除主观

因素的影响,但由于使用了较为严格逻辑的数学工具,因而能做到把主观因素控制到较小的限度。如果对评价因素的选择、权重分配的确定等能做更加充分地研究比较,参评者能更好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则更能客观、公平地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水平。为至今为止,模糊数学的理论正在不断地完善中,但模糊数学的应用却左右逢源,可以期望,它不仅在经典数学无能为力的场合一试身手,为解决众多复杂问题提供科学的数学手段,而且它势必为各领域中的专家提供一种崭新的思想方法和概念体系,让模糊数学的应用在各自的领域中开拓出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彭祖赠.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

[2]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5.

[3]冯建春.模糊数学在教师工作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9).

[4]李先记.模糊数学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

[5]黄才华.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6).

[6]党晶,高捷,王国祥.开展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与

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