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收发对管电路
红外对管

红外对管特性简介:直径:3mm,波长:940nm,工作电压:1.2V,工作电流:20mA,测量距离:<20cm。
波段为红外光,受可见光干扰小。
红外对管电路连接图(对不同型号红外对管,可适当调整电阻以达到相关电气参数)1、AD采样实现避障功能针对一些红外接收管容易受到可见光的影响,从而改变其阻值,容易造成系统的误判。
可以考虑采用上面的电路。
100-100k欧姆,是红外接收管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室内-阳光直射)的阻值的大小。
在正常的光线下通过IOA0口A/D采集到一个电压值作为一个参考电压。
当随着光线变化时,IOA0口读进来的电压值也就发生变化。
这个使用通过IOA4、IOA5、IOA6、IOA7依次选通,选择最接近参考值的电压作为判断电压。
该电路可以避免可见光带来的干扰,检测障碍物的距离在0-15cm。
效果不错。
缺点是引用占用IO口较多,操作较为复杂。
2、直流驱动避障电路直流驱动红外探测器电路的设计与参数计算电路如图所示。
W1和R1及V1构成简单直流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调节W1可以改变发光管的发光光强,从而调节探测距离,NE555及其外围元件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其触发电平可通过W2 控制,接收管V2和电阻R2构成光电检测电路。
通过NE555第3脚输出的TTL电平可以直接驱动单片机I/O口。
由于555输出信号为TTL电平,单片机检测方便。
缺点同样是容易受可见光干扰。
3、交流调制驱动避障电路LM567及其外围芯片构成音频检频器,其检频频率f0由R4、C5决定:。
其中f0为检频频率,当R4=10K,C5=222时,f0=41KHz。
这一振荡信号经过V3扩流后,驱动发光管,这样处理后可以保证发光频率与检频频率严格一致使LM567的输出仅与光强有关。
为进一步提升探测距离,我们还设立了一级交流放大器,其增益约为240倍,虽然这样大的放大倍数放大器的线性和稳定性会较差,但对于频率检测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4、检测液滴电路无液滴落下时,接收管与发射管正对,接收管接收到的光强较强,有液滴滴下时,下落中的水滴对红外光有较强的漫反射、吸收及一定的散射作用,导致接收光强的较大改变,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经一级施密特触发器,送单片机的中断口,据此就可以正确的探测出液滴的滴落。
红外对管使用说明

红外对管使用说明1. 红外对管的概述红外对管(Infrared Detector,简称IR)是一种能够感测红外线辐射并输出电信号的器件。
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红外传感、红外遥控以及红外通信等方面。
本文将对红外对管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2.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
当红外辐射照射到管子的光敏区域时,管子内部产生电压信号。
红外对管内部通常由光敏电阻、电压比较器和输出电路组成。
3. 红外对管的使用方法3.1 连接电路首先,将红外对管的接收端和发送端分别与电路板上的相应引脚连接。
注意在连接时要遵循正确的极性,一般红线为正极,黑线为负极。
3.2 供电红外对管通常需要外部供电,可以通过直流电源或电池进行供电。
确保供电电压与红外对管的额定电压一致,以免损坏设备。
3.3 设置工作模式红外对管一般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供选择,例如连续工作模式和脉冲工作模式。
根据需求设置合适的工作模式,并通过电路板上的开关或控制接口进行设置。
3.4 防护措施在使用红外对管时,需要避免与其他光源产生干扰,以免影响正常工作。
同时,要注意保护红外对管的光敏区域不受外界杂光照射,避免误判。
4. 红外对管的应用领域红外对管由于其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1 红外传感红外对管可以用于温度检测、人体感应、烟雾传感等领域。
例如,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红外对管可以通过感知人体的红外辐射来实现自动照明和安防监控功能。
4.2 红外遥控红外对管常用于电器遥控器中,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遥控操作。
用户只需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红外对管就能够感应到红外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电路实现相应的功能。
4.3 红外通信红外对管在无线通信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可以实现手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电脑与电视之间的文件传输等。
5. 红外对管的注意事项5.1 温度环境红外对管对温度环境比较敏感,应确保在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使用。
红外接收发射应用电路

红外发光二极管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如SE303·PH303),其外形和发光二极管LED相似,发出红外光(近红外线约0.93μm )。
管压降约1.4V ,工作电流一般小于20mA。
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电压,回路中常串有限流电阻。
发射红外线去控制相应的受控装置时,其控制的距离与发射功率成正比。
为了增加红外线的控制距离,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于脉冲状态,因为脉动光(调制光)的有效传送距离与脉冲的峰值电流成正比,只需尽量提高峰值Ip,就能增加红外光的发射距离。
提高Ip 的方法,是减小脉冲占空比,即压缩脉冲的宽度т,一些彩电红外遥控器,其红外发光管的工作脉冲中空比约为1/4~1/3;一些电气产品红外遥控器,其占空比是1/10。
减小冲占空比还可使小功率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距离大大增加。
常见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其功率分为小功率(1mW~10mW)、中功率(20mW~50mW)和大功率(50mW~100mW以上)三大类。
要使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调制光,只需在驱动管上加上一定频率的脉冲电压。
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线去控制受控装置时,受控装置中均有相应的红外光一电转换元件,如红外按收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
实用中已有红外发射和接收配对的二极管。
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直射式,其二是反射式。
直射式指发光管和接收管相对安放在发射与受控物的两端,中间相距一定距离;反射式指发光管和接收管并列一起,平时接收管始终无光照,只在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遇到反射物时,接收管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才工作。
双管红外发射电路,可提高发射功率,增加红外发射的作用距离。
红外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射1~3μm的红外光,人眼看不到。
通常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功率只有数mW,不同型号的红外LED发光强度角分布也不相同。
红外LED的正向压降一般为1.3~2.5V,工作电流一般小于20mA 。
正是由于其发射的红外光人眼看不见,所以利用上述可见光LED的检测法只能判定其PN结正、反向电学特性是否正常,而无法判定其发光情况正常否。
红外对管电路

红外对管特性简介:直径:3mm波长:940nm 工作电压:1.2V,工作电流:20mA测量距离: <20cm波段为红外光,受可见光干扰小。
红外对管电路连接图(对不同型号红外对管,可适当调整电阻以达到相关电气参数)1、AD采样实现避障功能针对一些红外接收管容易受到可见光的影响,从而改变其阻值,容易造成系统的误判。
可以考虑采用上面的电路。
100- 100k欧姆,是红外接收管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室内一阳光直射)的阻值的大小。
在正常的光线下通过IOA0 口A/D采集到一个电压值作为一个参考电压。
当随着光线变化时,IOA0 口读进来的电压值也就发生变化。
这个使用通过IOA4、I0A5 I0A6 IOA7依次选通,选择最接近参考值的电压作为判断电压。
该电路可以避免可见光带来的干扰,检测障碍物的距离在0- 15cm。
效果不错。
缺点是引用占用IO 口较多,操作较为复杂。
2、直流驱动避障电路直流驱动红外探测器电路的设计与参数计算电路如图所示。
W1和R1及V1构成简单直流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调节W1可以改变发光管的发光光强,从而调节探测距离,NE555及其外围元件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其触发电平可通过W2 控制,接收管V2和电阻R2构成光电检测电路。
通过NE555第3脚输出的TTL 电平可以直接驱动单片机I/O 口。
由于555输出信号为TTL电平,单片机检测方便。
缺点同样是容易受可见光干扰。
3、交流调制驱动避障电路4 ---------- ----- JuLM567及其外围芯片构成音频检频器,其检频频率fO由R4 C5决定:。
其中fO 为检频频率,当R4=10K C5=222时,fO = 41KHz这一振荡信号经过V3扩流后,驱动发光管,这样处理后可以保证发光频率与检频频率严格一致使LM567 的输出仅与光强有关。
为进一步提升探测距离,我们还设立了一级交流放大器,其增益约为240倍,虽然这样大的放大倍数放大器的线性和稳定性会较差,但对于频率检测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红外对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红外线接收头
就是在红外线接收管的基础上增加了 对微弱信号进行 放大的处理的电路,类似开关电路,接收到红外信号给出 高电平(接近工作电压),无红外信号低电平(约0.4)
电路
NE555的2脚只对低电平有效,6脚只对高电平有效, Q端连接单片机I/O口。没有红外光信号时,V2不导通, Q输出高电平;接收到红外光时,V2产生漏电流,Q输 出低电平。
红外对管
——原理及应用
红外对管是 红外线发射管与 光敏接收管,或 者红外线接收管, 或者红外线接收 头配合在一起使 用时候的总称。
信号的接收
红外线接收管
无光照时,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暗电流)。此时 接收管不导通。当光照时,饱和反向漏电流马上增加,形成 光电流,在一定的范围内它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增大。
电路
1脚:接单片机I/O口 2脚:接地 3脚:接+5V
红外对管的接法

红外对管的接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红外对管的接法这档子事儿。
红外对管啊,就像是一对好搭档,它们相互配合,能完成很多神奇的任务呢!你想想看,这就好比是两个小伙伴,一个负责发送信号,一个负责接收信号,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要接好红外对管,那可得有点小技巧哦。
首先得搞清楚它们的极性,可别接反了呀,不然它们可就“闹脾气”不好好工作啦!就像你穿鞋子,总不能把左右脚穿反了吧?那得多别扭呀!然后呢,要给它们找个合适的“家”,也就是电路板啦。
把它们稳稳地焊接在上面,这焊接的功夫可不能马虎,得像老工匠一样细心。
要是焊接不牢固,它们在工作的时候摇摇晃晃的,那能行吗?在接电源的时候也要小心哦,可不能给它们太大或者太小的电,就像人吃饭一样,吃太多会撑着,吃太少会饿着,得恰到好处才行。
你说要是电给得不合适,红外对管能好好工作吗?肯定不能呀!还有啊,别忘了给它们配上合适的电阻,这电阻就像是给它们加了一道保险,能让它们工作得更稳定呢。
这就好比是给汽车装上安全带,能让你更安全地行驶。
接好红外对管之后,你就可以让它们大显身手啦!可以用它们来检测物体啦、计数啦等等。
它们就像是你的小助手,默默地为你工作着。
哎呀,你说这红外对管的接法是不是很重要?要是接不好,那可就浪费了这么好的小元件啦!所以呀,大家在接红外对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别马马虎虎的。
你想想,要是因为你的一点小疏忽,导致整个装置不能正常工作,那多可惜呀!总之呢,红外对管的接法虽然不复杂,但是也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
就像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一样,只有认真了,才能把事情做好,不是吗?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红外对管接法哦,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和惊喜呢!让我们一起好好地探索红外对管的奇妙世界吧!。
红外对管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是一种基于红外线传感技术的装置,主要用于检测和测量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发射红外辐射:红外对管内部有一个红外辐射源,通常是一个红外发射二极管。
当电流通过这个二极管时,它会发射出红外光线,通常在近红外区域(约700纳米到1毫米的波长范围内)。
2. 接收红外辐射:红外对管内部还有一个红外接收二极管,它专门用于接收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
这个接收二极管通常被设计成高敏感度和高响应速度,以能够尽快捕获到红外辐射。
3. 电信号转换:当红外辐射照射到接收二极管上时,它会产生一定的电流。
这个电流被红外对管内部的电路所测量和转换,以产生与输入红外辐射强度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4. 数据处理和输出:红外对管的输出信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处理和利用。
通常情况下,输出信号会被传输到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中,用于进一步处理、判断和决策。
例如,在一个红外测温仪中,输出信号可以被转换为温度值并显示在仪器的屏幕上。
总的来说,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发射红外辐射、接收红外辐射、电信号转换和数据处理等几个基本步骤。
通过这
些步骤,红外对管能够检测和测量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电信号输出。
红外二极管发射电路图大全

红外二极管发射电路图大全红外二极管发射电路图(一)传感器检测及声光报警电路传感器模块由热释电传感器、烟雾传感器MQ211和红外传感器组成。
烟雾传感器的内部电阻是随着烟雾的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将其转化为变化的电压信号,在此通过电压比较器LM339和几个相应的分压电阻构成,具体电路设计如图2所示。
在通电状态下测得传感器的内阻是130kΩ左右,在烟雾较浓时内阻为6kΩ左右,在无烟时比较器的负端输入为2.5V左右,正端为1.2V左右,有烟雾时负端为2.5V,正端为3~5V,此电路能很好地实现电平的转换。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用RE200B和信号处理元件BISS0001及少量外接元件组成,电路如图3所示。
红外传感器电路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及1838B组成,用单片机来检测两个传感器低电平的先后顺序来判断人的进出情况。
其原理如图4所示。
声光报警模块由蜂鸣器、(红,绿)发光二极管和NPN型三极管驱动电路组成,具体电路图如图5所示。
红外二极管发射电路图(二)如图所示,图是红外线遥控接收装置实例。
红外线传感器有多种,这里选用光电二极管TPS604。
工作原理简介如下:光电二极管TPS604接收到被调制的红外线的微弱信号,先经场效应晶体管VT1的前级放大,再经晶体管VT2进行适当的放大,由UT2的集电极输出相应信号控制有关电路。
VDZ稳压管为+5V、VT1为3DJ6VT2为C8550。
该红外线无线耳机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电路组成。
发射机电路如图1所示。
声音信号从电视机音频输出插座引出。
电视机输出的音频信号经过C1耦合至VT1进行一级放大后驱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VD1、VD2发光,声音信号的变化引起VD1、VD2发光强度的变化,即VD1、VD2的发光强度受声音的调制。
接收部分电路如图2所示。
该电路接收部分采用一块音频放大集成电路LM386进行功率放大。
VD3为红外线接收管。
当被音频信号调制的红外光照到VD3表面时,VD3将接收的经声音调制的红外线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即在VD3两端产生一个与音频信号变化规律相同的电信号,该信号经C9耦合至LM386进行功率放大后驱动扬声器发声。
红外对管电路

红外对管特性简介:直径:3mm,波长:940nm,工作电压:1.2V,工作电流:20mA,测量距离:<20cm。
波段为红外光,受可见光干扰小。
红外对管电路连接图(对不同型号红外对管,可适当调整电阻以达到相关电气参数)1、AD采样实现避障功能针对一些红外接收管容易受到可见光的影响,从而改变其阻值,容易造成系统的误判。
可以考虑采用上面的电路。
100-100k欧姆,是红外接收管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室内-阳光直射)的阻值的大小。
在正常的光线下通过IOA0口A/D采集到一个电压值作为一个参考电压。
当随着光线变化时,IOA0口读进来的电压值也就发生变化。
这个使用通过IOA4、IOA5、IOA6、IOA7依次选通,选择最接近参考值的电压作为判断电压。
该电路可以避免可见光带来的干扰,检测障碍物的距离在0-15cm。
效果不错。
缺点是引用占用IO口较多,操作较为复杂。
2、直流驱动避障电路直流驱动红外探测器电路的设计与参数计算电路如图所示。
W1和R1及V1构成简单直流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调节W1可以改变发光管的发光光强,从而调节探测距离,NE555及其外围元件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其触发电平可通过W2 控制,接收管V2和电阻R2构成光电检测电路。
通过NE555第3脚输出的TTL电平可以直接驱动单片机I/O口。
由于555输出信号为TTL电平,单片机检测方便。
缺点同样是容易受可见光干扰。
3、交流调制驱动避障电路LM567及其外围芯片构成音频检频器,其检频频率f0由R4、C5决定:。
其中f0为检频频率,当R4=10K,C5=222时,f0=41KHz。
这一振荡信号经过V3扩流后,驱动发光管,这样处理后可以保证发光频率与检频频率严格一致使LM567的输出仅与光强有关。
为进一步提升探测距离,我们还设立了一级交流放大器,其增益约为240倍,虽然这样大的放大倍数放大器的线性和稳定性会较差,但对于频率检测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4、检测液滴电路无液滴落下时,接收管与发射管正对,接收管接收到的光强较强,有液滴滴下时,下落中的水滴对红外光有较强的漫反射、吸收及一定的散射作用,导致接收光强的较大改变,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经一级施密特触发器,送单片机的中断口,据此就可以正确的探测出液滴的滴落。
红外对管

PWM5=1;
PWM6=0;
PWM7=1;
PWM8=0;
}
if(ss1==1&&ss2==0)//右边检测到,向右转
{
PWM1=0;
PWM2=0;
PWM3=0;
PWM4=0;
PWM5=1;
PWM6=0;
PWM7=1;
PWM8=0;
}
if(ss1==0&&ss2==1)//左边检测到,向左转
图1红外传感器
市面上的红外传感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集发射和接收于一体的红外对管,一种是发射管和接收管分立的的红外管,分别如下图2和图3所示。
图2发射接收一体的红外对管图3分离的红外传感器
2、红外光电管的工作原理
上图中,红外光电管有两种,一种是无色透明的LED,此为发射管,它通电后能够产生人眼不可见红外光,另一部分为黑色的接收部分,它内部的电阻会随着接收到红外光的多少而变化。
2)、图中R1、R2为限流电阻,不同大小的限流电阻决定了红外发射管的发射功率,R1越小,红发发射管的功率就越大,多个并联后小车的能耗也大幅增加,但同时增加了光电管的探测距离,此处值的大小应根据需要通过实验得到。R2的选择和采用红外接收管的内阻有关,具体的选择只需按照分压的原理进行一下简单的计算就可以。一般在设计时可以加一个发光二极管,照射不同路面时,通过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亮灭来看是否达到想要的效果。
图红外对管循迹电路图
下面分4点说明下该原理图的原理
1)、比较器的输出端相当于一只不接集电极电阻的晶体三极管,在使用时输出端到电源端需要接一只电阻(称为上拉电阻,选3-15K)。选用不同阻值的上拉电阻会影响输出端高电位的值,因为当输出晶体管三极管截止时,它的集电极电压基本上取决于上拉电阻的值,一般选10K左右比较合适。
红外收发对管电路

红外收发对管1、红外收发对管是一种利用红外线的开关管,接受管在接受和不接受红外线时电阻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外围电路可以时输出产生明显的高低电平的变化,高低电平的变化输入单片机就可使之识别,从而实现智能控制。
我们使用的单片机是凌阳61板,经过我们试验,在输入电压小于1.5伏时单片机识别为低电平,在输入电压大于1.85伏时单片机识别为高电平。
2、用途:蔽障、计数(记液体点滴的个数、记玻璃小球的个数、记小车轮子的转数)、寻迹3、红外发射接收电路:3.1输入信号采用38KHz的调制波红外发射电路由电阻R2、三极管Q2、电阻R3与红外发射二极管D1构成,如图接收电路由红外接收管和放大电路组成,如图 2.2。
Q4接收到红外信号后,经过三极管Q1进行第一级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送入三极管Q3进行第二级放大,通过Rx就可以得到放大后的红外接收信号。
为了降低干扰,Tx一般采用调制方式,这里,其波形如图2.3。
图2.3 38KHz调制波对应图2.3的调制波,如果VCC为5V,发射接收对管的有效距离(单片机可检测)大概为20cm;如果VCC为3V,发射接收对管的有效距离(单片机可检测)大概为10cm。
3.2直接采用直流电源本电路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安装方便,但距离比较近。
当阻挡了接收管接收红外线的强度时,产生一个低电平的脉冲信号,由于对管的发射口径较小,单光束发射,小球相对红外装置正交落下时,很容易检测处理。
使用此电路寻迹实现小车跟黑色轨道行驶,在行驶过程中不超出该线。
考虑到黑线和白纸组合,我们采用红外对管辨认路面的黑白两种不同状态。
由于红外对管对黑白色的感应比较明显,又不需要很高的精度,适用于简单的寻迹。
但外部影响比较大,所以须将接收头用黑皮套套上以提高信号的接受率。
该小车采用三对红外对管,通过他们送入单片机信号的不同,将其逻辑组合后向小车的各个电机发送启动信号,从而,驱动小车实现寻迹功能。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关于红外对管的原理及应用

简介与说明:红外线接收管是在LED行业中命名的;是专门用来接收和感应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光线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与红外线发射管成套运用在产品设备当中..详细可参阅:广州市光汇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说明.. 特征与原理:红外线接收管是将红外线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它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特殊材料的PN结;和普通二极管相比;在结构上采取了大的改变;红外线接收管为了更多更大面积的接受入射光线;PN结面积尽量做的比较大;电极面积尽量减小;而且PN结的结深很浅;一般小于1微米..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是在反向电压作用之下工作的..没有光照时;反向电流很小一般小于0.1微安;称为暗电流..当有红外线光照时;携带能量的红外线光子进入PN结后;把能量传给共价键上的束缚电子;使部分电子挣脱共价键;从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简称:光生载流子..它们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参加漂移运动;使反向电流明显变大;光的强度越大;反向电流也越大..这种特性称为“光电导”..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在一般照度的光线照射下;所产生的电流叫光电流..如果在外电路上接上负载;负载上就获得了电信号;而且这个电信号随着光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分类:红外线接收管有两种;一种是光电二极管;另一种是光电三极管..光电二极管就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光电三极管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同时;也把电流放大了..因此;光电三极管也分为两种;分别别是NPN型和PNP型.. 作用:红外接收管的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在光控、红外线遥控、光探测、光纤通信、光电耦合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如何选择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光电信号的放大倍率;一般的有1000-1300 1300-1800 1800-2500;这些对灵敏度有决定作用..红外对管是红外线发射管与光敏接收管;或者红外线接收管;或者红外线接收头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候的总称..红外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发射管在LED封装行业中主要有三个常用的波段;如下850NM、875NM、940NM..根据波长的特性运用的产品也有很大的差异;850NM波长的主要用于红外线监控设备、875NM主要用于医疗设备、940NM波段的主要用于红外线控制设备..EG:红外线遥控器、光电开关、光电记数设备等..编辑本段功能说明光敏接收管光敏接收管它是一个具有光敏特征的PN结;属于光敏三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因此工作时需加上反向电压..无光照时;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暗电流..此时光敏管不导通..当光照时;饱和反向漏电流马上增加;形成光电流;在一定的范围内它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增大..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接收管功能与光敏接收管相似只是不受可见光的干扰;属于光敏二极管;只对红外线有反应..红外线接收头红外线接收头就是在红外线接收管的基础上进行放大的信号的作用;类似与三极管的放大效果..。
红外发送接收电路原理

K38Hz 红外发射与接收红外线遥控器在家用电器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一步自制红外遥控系统,也并非难事。
1.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6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2.红外线发射和接收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如图2所示。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
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如图3所示。
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
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图3是常用两种红外接收头的外形,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Out)。
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图3列出了因接收头的外形不同而引脚的区别。
红外线接受头原理、电路图

红外线接受头原理、电路图
1、红外接收头的构造
红外接收电路通常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与放大电路组成,放大电路通常又由一个集成块及若干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并且需要封装在一个金属屏蔽盒里,因而电路比较复杂,体积却很小,还不及一个7805体积大!
SFH506-38与RPM-638是一种特殊的红外接收电路,它将红外接收管与放大电路集成在一体,体积小(大小与一只中功率三极管相当),密封性好,灵敏度高,并且价格低廉,市场售价只有几元钱。
它仅有三条管脚,分别是电源正极、电源负极以及信号输出端,其工作电压在5V左右.只要给它接上电源即是一个完整的红外接收放大器,使用十分方便。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放大,选频,解调几大部分,要求输入信号需是已经被调制的信号。
经过它的接收放大和解调会在输出端直接输出原始的信号。
从而使电路达到最简化!灵敏度和抗干扰性都非常好,可以说是一个接收红外信号的理想装置。
一般中间的为接受,接铁壳(有铁壳的)或者靠近铁壳的为GND,还有一个脚为VCC
2、红外接收头电路
2.1直接按上面的接法接
2.2
该电路的主要部分是HS0038B3V红外接收头。
HS0038B3V的工作电压是3~6V,所以很方便配合SPCE061A单片机使用。
图2.4为HS0038B3V的典型应用电路,HS0038B3V可接收来自任何38KHz 调制遥控器的信号,并把调制信号解调,通过RS输入单片机。
红外发射电路。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红外对管是一种常见的红外接收器件,广泛应用于红外遥控、红外测距、红外反射传感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
一、红外对管的基本原理红外对管是一种具有红外敏感元件的光电转换器件。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光的吸收和转换。
当红外光照射到红外对管上时,红外光被红外敏感元件吸收,并产生电流信号。
通过对这个电流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红外光的检测和测量。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主要包括信号检测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以及输出电路等部分。
1. 信号检测电路红外对管的信号检测电路主要用于检测红外光的存在与否。
它通常由一个光敏二极管和一个电阻组成。
当红外光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时,光敏二极管产生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电压信号可以检测到红外光的存在。
2. 放大电路红外对管输出的电流信号比较微弱,需要经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放大电路通常采用运放作为放大元件,通过调节运放的增益大小,可以实现对红外光信号的放大。
3. 滤波电路由于红外对管对其他频段的光也有一定的响应,为了减少干扰和提高检测精度,需要在电路中加入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件,如电容、电感等,来滤除非红外光信号。
4. 输出电路红外对管经过信号检测、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最终需要输出一个电压或电流信号。
输出电路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设计,如电压输出、电流输出或开关输出等。
三、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场景1. 红外遥控红外对管广泛应用于遥控器中,用于接收和解码遥控器发送的红外信号。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遥控器会发送一个特定的红外信号,红外对管接收到这个红外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解码电路解码后,可实现对电视、空调、音响等家电的遥控操作。
2. 红外测距红外对管还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距离。
通过发射红外光,并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可以计算出物体与红外对管的距离。
这种红外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门、机器人导航、智能驾驶等领域,实现对物体距离的快速测量和定位。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红外线感应领域的传感器,它可以感知环境中的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它在安防监控、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红外对管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首先,红外对管内部包含了一个红外发射器和一个红外接收器。
红外发射器会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线,而红外接收器则会接收周围环境中的红外线信号。
当有物体进入红外对管的感应范围时,它会阻挡红外线的传播,导致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发生改变。
其次,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红外线的特性。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长于可见光,人眼无法直接看到。
而物体的热量会发出红外线,因此红外对管可以通过感知环境中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物体的检测和感应。
接着,当红外对管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发生改变时,它会将这一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这个输出的电信号可以被连接到其他电路或者控制系统中,实现对被检测物体的监测和控制。
此外,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了红外线的反射和折射。
当红外线遇到不同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些现象会影响红外对管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探测和识别。
总的来说,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环境中的红外线信号,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实现对物体的检测和感应。
它在各种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红外接收电路原理

红外接收电路原理
红外接收电路是用来接收红外线信号的电路,它是光电转换器件组合而成的,能够将红外线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能够对其进行处理,它主要由红外光敏二极管、调制解调电路、滤波器、放大器等组成。
红外光敏二极管是红外接收电路的核心,它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变种,它有着与发光二极管相反的作用,即当被光照射时会引出一定的电流,这个电流与所接收的红外线信号的强度成正比。
调制解调电路是为了防止外部光干扰而存在的。
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通常有一个高频调制器,它会将模拟信号进行调制,这样能够将信号的频率调整至一个足够高的范围,从而避免被外界的光干扰,并有效地增加了信号传输的距离。
滤波器用于滤掉一些干扰信号,它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
由于空气中存在着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而红外线只是其一种,因此滤波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可以将自身外部的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从而只保留自身所需要的信号,使接收器可以准确地获取到所需要的信号。
放大器是为了将接收到信号的幅度变得足够大,便于后续的处理。
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并不是非常强,因此通过放大器将其放大,可以将其作为信号的输入。
放大器也可以对信号进行一些解调处理。
总之,红外接收电路是一种能够有效接收红外线信号的一种电路,它经过光电转换,运用调制解调电路、滤波器、放大器等模块,能够补偿信号弱的问题,让信号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输,并且能够有效抵抗外部的光干扰,从而保证信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红外收发对管电路

红外收发对管1、红外收发对管是一种利用红外线的开关管,接受管在接受和不接受红外线时电阻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外围电路可以时输出产生明显的高低电平的变化,高低电平的变化输入单片机就可使之识别,从而实现智能控制。
我们使用的单片机是凌阳61板,经过我们试验,在输入电压小于1.5伏时单片机识别为低电平,在输入电压大于1.85 伏时单片机识别为高电平。
2、用途:蔽障、计数(记液体点滴的个数、记玻璃小球的个数、记小车轮子的转数)、寻迹3、红外发射接收电路:3 . 1输入信号采用38KHZ的调制波红外发射电路由电阻R2三极管Q2电阻R3与红外发射二极管D1构成,如图vcc接收电路由红外接收管和放大电路组成,如图2.2。
Q4接收到红外信号后,经过三极管Q1进行第一级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送入三极管Q3进行第二级放大,通过Rx就可以得到放大后的红外接收信号。
为了降低干扰,Tx 一般采用调制方式,这里,其波形如图 2.3图2.3 38KHZ调制波对应图2.3的调制波,如果VCC为5V,发射接收对管的有效距离(单片机可检测)大概为20cm如果VCC为3V,发射接收对管的有效距离(单片机可检测)大概为10cm3. 2直接采用直流电源本电路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安装方便,但距离比较近。
当阻挡了接收管接收红外线的强度时,产生一个低电平的脉冲信号,由于对管的发射口径较小,单光束发射,小球相对红外装置正交落下时,很容易检测处理。
使用此电路寻迹实现小车跟黑色轨道行驶,在行驶过程中不超出该线。
考虑到黑线和白纸组合,我们采用红外对管辨认路面的黑白两种不同状态。
由于红外对管对黑白色的感应比较明显,又不需要很高的精度,适用于简单的寻迹。
但外部影响比较大,所以须将接收头用黑皮套套上以提高信号的接受率。
该小车采用三对红外对管,通过他们送入单片机信号的不同,将其逻辑组合后向小车的各个电机发送启动信号,从而,驱动小车实现寻迹功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收发对管电路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红外收发对管
1、红外收发对管是一种利用红外线的开关管,接受管在接受和不接受红外线时电阻发生明显的变化,利用外围电路可以时输出产生明显的高低电平的变化,高低电平的变化输入单片机就可使之识别,从而实现智能控制。
我们使用的单片机是凌阳61板,经过我们试验,在输入电压小于伏时单片机识别为低电平,在输入电压大于伏时单片机识别为高电平。
2、用途:蔽障、计数(记液体点滴的个数、记玻璃小球的个数、记小车轮子的转数)、寻迹
3、红外发射接收电路:
3.1输入信号采用38KHz的调制波
红外发射电路由电阻R2、三极管Q2、电阻R3与红外发射二极管D1构成,如图
接收电路由红外接收管和放大电路组成,如图。
Q4接收到红外信号后,经过三极管Q1进行第一级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送入三极管Q3进行第二级放大,通过Rx就可以得到放大后的红外接收信号。
为了降低干扰, Tx一般采用调制方式,这里,其波形如图。
图 38KHz调制波
对应图的调制波,如果VCC为5V,发射接收对管的有效距离(单片机可检测)大概为20cm;如果VCC为3V,发射接收对管的有效距离(单片机可检测)大概为10cm。
3.2直接采用直流电源
本电路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安装方便,但距离比较近。
当阻挡了接收管接收红外线的强度时,产生一个低电平的脉冲信号,由于对管的发射口径较小,单光束发射,小球相对红外装置正交落下时,很容易检测处理。
使用此电路寻迹实现小车跟黑色轨道行驶,在行驶过程中不超出该线。
考虑到黑线和白纸组合,我们采用红外对管辨认路面的黑白两种不同状态。
由于红外对管对黑白色的感应比较明显,又不需要很高的精度,适用于简单的寻迹。
但外部影响比较大,所以须将接收头用黑皮套套上以提高信号的接受率。
该小车采用三对红外对管,通过他们送入单片机信号的不同,将其逻辑组合后向小车的各个电机发送启动信号,从而,驱动小车实现寻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