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创新实验:分子运动演示器

合集下载

化学自制教具创新试验

化学自制教具创新试验

化学自制教具创新试验(两个)一、自制分子间隙演示器演示分子间间隙1、实验用品仪器:Φ20Χ200mm试管,带有细长导管的橡胶塞、胶头滴管药品:水、酒精、红墨水2、分子间隙演示器的制作分子间隙演示器的制作很简单,只需选择一个与试管相符的橡胶塞,打孔后,安装一根内经较小的细长玻璃导管即可。

3、实验步骤3.1向试管中先倒入约半试管的水,再缓慢倒入已滴有1~2滴红墨水的酒精至试管口约0.5cm处。

3.2塞紧橡胶塞(如图1所示)。

3.3将试管倾斜,,再直立起来,使试管内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如图2所示)。

4、实验现象混合前,当塞紧橡胶塞时,在玻璃导管中形成一段约10cm长的红色液柱,混合后,玻璃导管中红色液柱明显下降甚至完全消失。

5、实验说明5.1酒精中滴入1~2滴红墨水,可以在实验中观察到酒精与水在混合前的明显界线,同时,在细长玻璃导管中可以形成红色的液柱,更利于学生观察液面。

5.2向试管中应先倒入水,再缓慢倒入酒精。

5.3试管中液面距离管口约0.5cm,倒入过多,在塞紧橡胶塞时会有酒精溢出试管口,倒入过少,在塞紧橡胶塞时又不能在玻璃导管中形成较高的液柱,演示效果不理想。

以玻璃管中能形成8~10cm的红色液柱为宜。

5.4混合时,只要将试管稍倾斜然后再直立试管,不要使液体溢出。

二、自制“J”型管演示氢气、一氧化氮等几种气体的制取“J”型管的制作取一个Φ20Χ500mm的“U”型管,将“U”型管的一端截取一半(约100mm),截口用酒精喷灯熔光即可。

(一)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1、实验用品仪器:“J”型管、带短导管的橡胶塞、尖嘴管、内附玻璃珠的橡胶管(玻璃珠可以从碱式滴定管中取用,此处也可用带止水夹的橡胶管)、镊子、小刀、玻璃片、吸水纸、针头、火柴药品:钠、水、酚酞溶液2、验装置(如图3所示)3、实验步骤3.1从短管口倒入水,液面接近管口。

将“J”型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2用镊子取出金属钠,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一块钠,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将钠扎在针头上。

分子运动模拟演示器

分子运动模拟演示器

课外兴趣小组(通用技术)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第12-13周分子运动模拟演示器日常的气味,有香,有臭,为什么呢?原因是气体分子在不断地做激烈运动。

分子这种微观的东西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它呢?在物理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一个物体如果没有摩擦,这个物体在运动时,将会永远保持运动。

我们想,如果把物体摩擦力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物体也会做自由运动的,我们可做一个分子运动模拟演示器来达到我们演示的目的。

材料:硬纸板、学校教室用的书写投影仪、磁性滑块若干、胶水、透明胶带。

工具:工具刀、直尺、手电钻、0.4mm钻花、脚踏打气筒一个。

制作:1、用工具刀、胶水、透明胶带将硬纸板做成一个25x25x5cm的纸盒,用透明胶带将盒子棱边的缝隙粘住,使它不漏气。

2、在盒子上表面用手电钻钻0.4mm的圆孔400个。

3、在盒子的一则开一个和打气筒的气管口径差不多的孔。

演示:1、将纸盒放在书写投影仪的书写平板玻璃上2、将若干磁性滑块放在有孔的盒面上3、将打气筒的气管插到盒子则面的孔上向里伸进10cm4、向纸盒内不停地充气原理:由于纸盒内的气从400个小孔向外散发,使纸盒表面形成一个气垫,磁性滑块代表分子,利用滑块的相互作用,它们就会在气垫盒上自由碰撞而滑动:因为滑块与纸盒面之间有气垫,使得滑块没有与盒面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摩擦力是很小的,用这种方法模拟分子运动,实验效果很好。

如果将书写投影仪的焦距调节好,我们便可以在教室的投影屏幕上很清楚、很形象、很直观地模拟演示出分子的运动来。

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名单:高二(1)、、杨东皓、朱思、朱燕飞、张森萍高二(2)、林晓明、王嘉源、张文意、郑奕耿高二(3)、陈靖越、林洁、郭友菁、陈洁高二(4)、林晓波、陈伟东、王丹霞、林玉琳。

分子原子运动实验报告(3篇)

分子原子运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和原子的运动规律,探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验证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分子动理论认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在一定条件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导致物质发生扩散、凝结、沸腾等现象。

三、实验器材1. 烧杯2. 温度计3. 量筒4. 滴管5. 酒精6. 水银7. 橡皮膜8. 镜子9. 秒表四、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酒精,用温度计测量酒精的温度,记录数据。

2. 将酒精加热至沸腾,用滴管取出一滴酒精,迅速滴入盛有水银的烧杯中。

3. 观察酒精滴入水银中的现象,记录水银的体积变化。

4. 重复步骤2,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5. 将酒精加热至沸腾,用镜子反射酒精蒸汽,观察酒精蒸汽在空中运动的现象。

6. 记录酒精蒸汽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析酒精蒸汽的运动规律。

五、实验现象1. 酒精滴入水银中后,酒精分子和水银分子发生扩散,水银体积逐渐增大。

2. 随着酒精温度的升高,水银体积变化越明显。

3. 酒精蒸汽在空中运动,速度较快,方向不固定。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酒精分子和水银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导致酒精滴入水银中后,水银体积增大。

2. 随着酒精温度的升高,水银体积变化越明显,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相互作用力越强。

3. 酒精蒸汽在空中运动,速度较快,方向不固定,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七、实验结论1.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相互作用力越强。

3.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速度和方向不固定。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酒精蒸汽中毒。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数据。

九、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物质之间的扩散现象,探究扩散速率与物质种类、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化学自制教具使用说明书

化学自制教具使用说明书

自制教具使用说明书化学教研组目录一、细颈试管 (3)二、分子运动演示实验 (5)三、收缩式枕木 (6)四、钟式氢气发生器 (7)五、钟式乙炔发生器 (9)六、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封闭式实验装置 (11)七、氯气的漂白性探究实验装置 (13)八、钠与水反应所得产物气体的检验装置 (16)九、铜和浓硫酸反应装置改进 (18)十、收缩式酒精灯 (20)一 细颈试管一、教具名称:细颈试管二、制 作 人:王玉选三、制作时间:2014年9月16日三、用 途:做分子之间有间隙的实验四、优 点: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实验现象直观明显。

五、制作方法:用常见的试管(25*200)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均匀受热,待快熔化时,用两手握住两头(即试管 口,试管底)均匀用力拉,待中间变为如图1所示 即可。

注意:中间段要均匀,要比试管口径小。

口 颈与颈颈比为3:1(如图1).六、使用方法:先在试管里加适量水(加适量品红)使水呈红色,其量为下部容积的一半,再在上部加酒精到细颈口上端,塞上橡皮塞,反复颠倒数次,观察。

二 分子运动演示实验一、名 称:分子运动演示实验二、制 作 人:王玉选三、制作时间:2014年9月21日三、用 途:做分子运动实验四、制作方法:在铜丝上系上小棉花团,再把系上棉花团的铜丝插入木方中即可(如图2)。

五、使用方法:把装置放到实验桌上,并在棉花上滴上酚酞试液,移近浓氨水旁边的烧杯中,再在上面罩一个大烧杯,过一会观察六、优 点:操作简单,现象直观,明显。

三收缩式枕木一、教具名称:收缩式枕木二、制作人:王玉选三、制作时间:2014年10月27日四、用途:垫酒精灯的高度。

五、制作方法:取一块木板,把它削成上图所示的底座,然后用一带有螺丝的直径稍大的铁圆形筒套在底座上,最后把一个木质的托盘固定在铁圆形筒上方即可(如图3)。

六、使用方法:松开螺丝,根据需要调整高度再固定螺丝。

七、优点:使用方便,实用性高。

四钟式氢气发生器一、教具名称:钟式氢气发生器二、制作人:陈仕权三、制作时间:2014年11月8日四、用途:氢气的制备装置五、制作方法取一只空矿泉水瓶,用烧红的细铁丝在底部烫一些小孔,然后按图4a中虚线所示将其剪成三截,中部弃去,下部倒转,并在70~80℃热水作用下使之牢固地嵌入上部钟罩内,如图4b所示。

初中化学氨分子运动实验的创新设计

初中化学氨分子运动实验的创新设计

氨分子运动实验的创新设计
一、实验目的
(课本94页)氨分子运动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用时较长且浪费药品。

为解决这个问题,特设计了一套进行氨分子运动实验的简易直观化装置,它既适合教师演示也适合学生实验,材料易得,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实验现象直观效果好,用时短。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U形管1支、小烧杯2个、背景板1块、浓氨水1瓶、无色酚酞溶液1瓶。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在U形管中涂上酚酞和胶水的混合物,将U形管以倒U字形固定在背景板上,这样就组装好整套装置了。

四、实验操作
首先在U形管中喷入水雾,将酚酞溶液和浓氨水分别倒入2个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U形管口下方正对位置,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完毕,清洗和整理仪器。

五、实验效果图
1、实验前
2、实验中
3、实验后
六、改进的意义
1、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性好。

装置可反复使用,下次使用时可节约准备实验的时间。

2、材料来源于实验室和生活中常见用品,易于自制推广,有利于学生课内外开展实验。

3、实验现象明显,直观,用时短,趣味性强,对比性好,更好的演示了分子运动的动态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分子运动的客观实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实验用药少,时间短,氨分子在几乎密闭的体系中扩散,既节约药品又环保。

2018.10.26。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创新设计及启示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创新设计及启示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创新设计及启示摘要:笔者重新审视了化学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功能。

通过实验创新设计发挥实验的功能和作用,让实验促进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本文通过研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中《分子运动现象》实验的不足之处,从药品的添加方式、实验仪器的筛选、实验方案的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通过对该实验的评价和创新设计,提出了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仔细研读教材和课标在实验创新中融入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实验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分子运动现象创新设计1.《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原型分析《化学教学系统论》指出:化学实验是养成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科学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书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基础上,才是正确的、可以提倡和效仿的[1]。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由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是培养学生“宏观探析与微观辨析”素养能力的第一课。

1、《分子运动现象》实验的素养目标《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是学生通过观察、辨识微粒的性质,初步掌握物质的微粒性,形成“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观念的重要实验内容。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臂膀”,是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学生能够认识到“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性质,学生的核心素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在这里体现。

学生能够从不同视角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逐步揭示其特征和规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并能够设计实验和同学交流实验的成果,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学生在观察、辨识反应的现象过程中,从宏观现象分析出微观实质,学生的思维碰撞“浓氨水和酚酞溶液没有接触,但是却出现了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

化学实验仪器创新成果:分子的运动实验装置的改进

化学实验仪器创新成果:分子的运动实验装置的改进

化学实验仪器创新成果:分子的运动实验装置的改进一、实验目的:九年级化学人教版课本上册探究分子的运动,按照课本进行实验,需用的药品多,仪器比较大,多数教师演示,不方便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时,不但时间长,浪费课堂时间,而且还会闻到刺激性的氨味,污染了空气,影响师生情绪,危害师生健康,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由于我们是农村学校条件有限,所以我将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创新,不但实验现象明显,绿色环保,趣味性增强,而且更适合现今教育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玻璃瓶(2个)、10毫升注射器(2个)、橡胶塞(2个)、50毫升烧杯(2个)、棉花适量实验试剂:酚酞试液、浓氨水、稀盐酸三、实验装置图及仪器组装说明:实验装置:如图,将橡胶塞用针打孔,将注射器针头固定在橡胶塞上,取少量棉花,固定在注射器的针头处(注意尽量靠近针头位置),将针头处稍微弄弯,目的是防止棉花固定不太好脱离。

四、实验操作:1、取组装好的注射器,吸取约2毫升滴有酚酞的稀盐酸溶液,取少量棉花缠绕在注射器针头处。

2、将1毫升浓氨水装入准备好的玻璃瓶中。

3、向注射器针头处棉花上滴上几滴酚酞溶液,迅速将注射器连同活塞旋进玻璃瓶内,观察,大约一到两秒就能看到明显现象,如图一。

4、取两个烧杯向其中一只加入20毫升热水,另外一只加入20毫升冷水。

5、将前面组装好的装置组装两套分别放入盛有冷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如图二、图三。

实验结束后期处理,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推入玻璃瓶中震荡,吸收瓶中的氨水,防止污染。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1、通过改进,大大减少了药品的用量,体现节约原则,更加绿色化。

2、这套改进后的装置能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明显现象,给教师上课赢得了时间;同时,用封闭装置实验,减少实验过程中氨气对师生健康的毒害,增强爱护学生、自我保护,树立环保意识。

3、通过对比实验观察到不同温度下沾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变红的快慢不同,既能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又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分子运动的创新设计》化学实验仪器创新成果展示

《分子运动的创新设计》化学实验仪器创新成果展示

《分子运动的创新设计》化学实验仪器创新成果展示一、实验名称《分子运动的创新设计》二、实验目的在做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时,往往受当地气温等条件的限制,用时较长,而用时越长污染越严重,时间短现象又不太明显,加之分子质量小、体积小的特点对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出正确结论造成了障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过师生共同研究,设计了一套简易的实验装置,达到以下目的:1、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实验现象明显;2、药品用量少,仪器拆装方便,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实验;3、以轨迹显示的形式,弥补分子看不见又摸不着不易想象的问题,使学生更易于联想得出正确实验结论;4、此实验装置还能方便对比观察出分子运动速度受温度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实验仪器:具支试管、单孔橡皮塞、分液漏斗、普通漏斗(大小与烧杯内径相当)、玻璃管、试管架、烧杯、脱脂棉、实验试剂:浓氨水、蒸馏水、热水。

四、实验仪器装置图浓氨水均匀点滴酚酞试液的脱脂棉蒸馏水试管中是浓氨水烧杯中是热水注:第一次组装不放装有热水的小烧杯,第二次实验放入装有热水的小烧杯五、实验操作部分:1、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2、在玻璃管内外分别剪好并放置好长短合适的脱脂棉,并按约1cm间隔点滴酚酞试液,放入玻璃管;3、向分液漏斗倒入浓氨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试管中滴入5ml 浓氨水,仔细观察现象。

4、重复上述实验,将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小烧杯中,比较两次实验时间。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1、实验时间短,现象明显。

2、趣味性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非常兴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灵感。

3、对比性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动能增大,运动速度加快。

4、实验装置微型化,所用药品量少,节约药品。

5、实验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没有氨气排出,绿色环保。

6、实验装置制作简单、操作简单。

便于面向全体学生。

多功能微型分子运动演示仪

多功能微型分子运动演示仪
隔板关闭。 2液体中粒子运动:橡胶塞封闭,隔扳关闭。 五、实验操作部分
l气体分子运现组装好的仪器中滴力皿清浓氨水,封闭加注孔。观察,酚酞滤纸依次变
红:左边封闭的酚酞滤纸不变红,将隔板打开,左边的酚酞滤纸也依次变红。实验完毕.将 橡胶塞打开放置一段时间,酚酞滤纸红色退去.可重复使用。
2液体中粒子运魂组装好的仪器中滴加滴品红溶液,封闭加注孔,观察,红色向周搠
5瓴氧化物魁大气污染物,n儿l用氯氧化钠吸收处理以防大气污染。 2NO!-{-2NaOH=NaNq}NaN晚+H加 xm+、O+2Na0II=2NaNq+H:0
125多功能微型分子运动演示仪
一、实螗#称 多功能微型分f运动演示仪 刘传友。毛思哲’ I立敷省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安徽省蚌埠市.233000 2安激省蚌埠市第九中学,安徽省蚌埠,IJ,233000 二,宜艘lI的 通过尘驺【}:学生感受到分了是运动的:让学生看到分了运动的“过程”
l_实验用药量小,氨水只强滴即可,实现了微型化、环保的要求。
2滤纸可阻重复使用,体现了节约和循环使用的理念。 3几张滤纸依次变色.让学生感受到分了运动的动态过程。 4中间设置隔板,设置对照实验,分剐操作.体现了变量控制的设计思想。
多功能微型分子运动演示仪
作者: 作者单位: 刘传友, 毛思哲 刘传友(安徽省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安徽省蚌埠市,233000), 毛思哲(安徽省蚌埠市第 九中学,安徽省蚌埠市,233000)
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同时通过实验操作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变量控制在实验设计中的 重要性。 三、实验仪器及试刺 酚酞试液 品红试渣 多功能微型分子运动演示仪滤纸胶头滴管 蒸馏水 注射器浓氨水
删、实验仪器装置图厘仪器的组;将酚酞滤纸用蒸馏水润攫,插入卡槽内.用橡胶塞封闭

介绍一种多功能化学反应演示仪

介绍一种多功能化学反应演示仪

介绍一种多功能化学反应演示仪摘要:针对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氨分子扩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硫在氧气中燃烧”、“白磷在水下燃烧”等实验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危害等缺点,设计制作了多功能化学反应演示仪。

使用该演示仪,反应能在密闭容器中快速进行,并用水吸收生成的有毒产物;可反复多次观察物质燃烧现象;弥补教材理论讲解的不足。

实验兼具简约性、安全性、环保性、可操作性及趣味性。

关键词:化学反应演示仪;多功能;自制教具;实验改进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2-006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氨分子扩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等实验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定危害;这些实验有的方案现象均不明显,效果也不佳。

笔者以“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为题,在互联网上检索到许多学术论文,诸文中的装置设计都实现了可燃物在密闭的装置中燃烧,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细细品味后让笔者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但笔者认为文中装置还有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在此展示一例笔者制作的多功能化学反应演示仪,以飨读者。

1 教具装置的制作1.1制作材料塑料杯(Φ60×200ram),金属管1个(Φ5×10mm),带小孔圆形不锈钢金属片(Φ59mm),塑料滴管,带孔塑料罩(Φ58mm),塑料盖(与塑料杯配套),铜丝(1根),单孔橡皮塞(0号1个),气球(1个),玻璃管(5cm 1根),乳胶管(2cm 1根)1.2 制作方法首先取一块薄不锈钢金属片用剪刀剪成Φ59mm的圆形不锈钢金属片,以圆形不锈钢金属片中点为圆心,分别画四个圆弧,半径分别为29mm、20mm、11mm、9mm,在每个圆弧上均匀打上小孔(最好用小米钉打孔),使圆形不锈钢金属片上的小孔分布均匀;其次用薄胶垫(或螺丝钉)把圆形不锈钢金属片的边缘固定,放入塑料杯内(大约距杯口1/3处),一定要装紧(关键)。

《分子运动现象》化学实验设计

《分子运动现象》化学实验设计

《分子运动现象》化学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是初中化学中学生由宏观进入微观学习化学的过程,需要学生有直观的观察,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大烧杯倒扣两个小烧杯的方法进行分子运动实验,但分子运动轨迹不是特别明显,需要推理才能得到。

为解决这个问题,特设计了一套进行验证分子运动轨迹的实验装置,它不仅适合于教师演示,而且也适合于学生实验,整个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实验效果良好,能够验证分子不但处于运动之中,而且能够证明分子运动速率和轨迹。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单孔橡皮塞带导管各两个,锥形瓶各一个,硬质试管一个,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条一条,浓氨水适量,酚酞溶液适量。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在硬质试管中装入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条,然后在B瓶中装入适量酚酞溶液,先按照图示组装仪器,最后在A瓶中装入适量浓氨水,塞上塞子,组装完成。

四、实验操作
1.先将滤纸条在酚酞溶液中浸湿,装入硬直试管中,将两边带玻璃弯管的橡胶塞塞好。

2.在B瓶中加入适量酚酞溶液。

3.在A瓶中加入适量浓氨水。

4.最后将硬质试管部分通过橡胶塞塞在AB锥形瓶上,完成组装,观察实验现象。

五、改进的意义
首先,这套装置在操作过程中简单,仪器易得,易于组装;其二,实验能够直观的观察分子运动轨迹,通过硬质试管中滤纸条左端先变红到最后滤纸条整体变红,效果明显,最后到B瓶中酚酞逐渐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之中;其三,通过本实验能够得出物质不同,分
子运动速率不同的结论。

其四,由于实验药品都处于密闭容器中,不会散发,影响室内空气。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设计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设计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设计作者:周梦茜景一丹来源:《化学教与学》2019年第09期摘要:分子运动现象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演示实验,针对教材中实验的不足,设计了实验装置,不仅可以直观显示分子的运动性,且可演示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及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该实验装置操作简便,具有直观、快捷、节约环保、可移动、可控性强等优点。

关键词:分子运动;实验装置;绿色化:直观化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09-0096-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doi: 10.3969/j .issn.1008-0546.2019.09.031一、问题的提出分子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出现的第一种微观粒子,对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微观世界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对于分子的运动性这一基本特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利用浓氨水和酚酞两种试剂将分子运动的微观过程宏观化,能帮助学生从宏观物质的学习过渡到微观粒子的学习中,同时也对分子的特征的认识更加深刻。

教材中实验装置[1]如图1所示。

教材的演示实验有以下三个不足:(1)氨水和酚酞用量较大,且不能于循环利用,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2)该装置的密封性较差,在实验的过程中,氨气的逸出易造成空气污染[2]。

(3)整个实验时间较长,不利于学生课堂即时观察,且整个过程装置不便于移动,限制了课堂展示效果。

基于此,笔者改进分子运动探究实验装置,通过少量药品和简便的实验操作,可使学生较直观地观察感受到分子运动的现象,并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对分子运动的直观认识,顺利由宏观现象过渡到微观粒子。

二、实验装置仪器:小试管、脱脂棉、橡胶塞、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橡胶管、止水夹、铁架台、棉线。

试剂:浓氨水、酚酞溶液。

实验装置:一支小试管,底部放人小团脱脂棉;试管口通過橡胶塞连接一根导气管,导气管内固定一根浸有酚酞溶液的棉线;导气管出口连接一小段橡胶管,并用止水夹夹上,如图2所示。

分子运动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简要说明

分子运动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简要说明
《分子运动的探究》微型实验创新设计简要说明
作者姓名
赵义响
作者单位
中江县南华中学
实验名称
分子运动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分子的运动
实验原理
利用氨气分子的运动以及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仪器及药品
小试管1支,锥形瓶1个、橡皮塞(1个)棉线一根
氨水、酚酞试液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先向锥形瓶中倒入10ml蒸馏水,并滴入2至3酚酞试液,并向小试管中倒入5ml的氨水,竖直放在锥形瓶中,再在锥形瓶口塞上橡胶塞,(如图所示),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锥形瓶中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逐渐变成红色。
创新设计说明
课本上的探究氨分子运动实验是用一个大烧杯和丙个小烧杯,烧杯中浓氨水大量挥发,使学生不堪忍受,甚至引起学生恐慌,为此改成微型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优点:1学生可以相互传阅,操作简便2安全环保。现象明显。3氨水的用量可以控制和回收

实验04 有关分子运动的实验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实验(人教版)(解析版)

实验04  有关分子运动的实验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实验(人教版)(解析版)

实验04 有关分子运动的实验知识归纳:实验一: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水都变红了,且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实验二:实验装置图:实验操作:如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分子运动速度很快。

基础练习:1. 下图中的三个实验都是课本用来说明分子的有关性质的,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A.实验1只为了说明分子有质量B.实验2只为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实验3只为了说明氨气能够使酚酞变红D.三个实验都是为了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答案】D【解析】从第一个实验可以得出多个结论,水挥发后质量减少的实验不但说明分子有质量,还能证明分子不断运动;第二个实验中,品红扩散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和分子在不断运动;第三个浓氨水和酚酞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还说明氨气溶于水能使酚酞变红;这三个实验都能证明分子的不断运动。

2. 如图是琳琳和可可设计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方法步骤如图所示(说明:盖住锥形瓶口的滤纸用无色酚酞溶液浸过):试回答下列问题:(1)琳琳会观察到的变化现象是;(2)可可会观察到的变化现象是;(3)他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答一条即可)。

(4)琳琳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是。

【答案】(1)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2)滤纸变成红色。

(3)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与烧杯内的酚酞的颜色变化形成对比。

【解析】(1)琳琳会观察到的变化现象是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2)可可会观察到的变化现象是滤纸变成红色。

(3)他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4)琳琳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是与烧杯琳在大烧杯内的酚酞的颜色变化形成对比。

自制教具:证明分子运动的微型实验

自制教具:证明分子运动的微型实验

名称:证明分子运动的微型实验
学科:化学
姓名:温博特
单位:唐集中学
证明分子运动的微型实验
制作说明:(如下图)将导线内部的一束铜丝分成若干份。

把制成小花的滤纸固定在铜丝上,形成不同高度,不同伸展方向的花束。

用导线的另一端穿过顶盖儿孔隙,盖上胶帽,底部连接注射器。

实验操作:在制成小花的滤纸上滴加酚酞溶液,然后放入瓶中。

用注射器吸取1~2mL浓氨水缓慢注入瓶中观察。

会在短时间内看到滤纸由下而上,依次变红。

优点:药品用量少,速度快,现象明显,同时有效防止了有毒气体向空气中扩散,避免了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

巧设变式实验装置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巧设变式实验装置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实验研究)•创新设计•巧设变式实验装置探究分子运动现象郭涛(河南省南阳市实验中学,河南南阳473000)摘要:分析教材中分子运动现象实验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实验设计了几个变式实验装置,分层次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扩大了实验探究的范围。

实验巧妙利用医用输液管和普通棉线作为实验现象的呈现装置,明显放大了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能生动直观地展现分子运动的轨迹,显著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子运动;变式实验装置设计;医用输液管;实验改进文章编号:1005-6629(2019)9-0072-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中设计有一个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⑴。

该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同时,启发学生想象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实验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是分子的重要属性和特点,有益于学生正确建构分子的概念⑵。

该实验的成败,对于学生能否正确形成微粒观以及利用该观点解决相关问题至关重要。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往往很少有教师按照教科书的设计进行实验。

这是什么原因呢?1教材实验存在的问题(1)实验设计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

实验需要向小烧杯中倾倒5mL浓氨水,倒扣的大烧杯,密封性很差。

在实验过程中,浓氨水持续挥发,整个教室弥散刺激性气味,影响师生健康。

(2)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弥散的刺激性气味,让人感觉不舒服。

特别是距离讲台较近的学生,眼睛和呼吸道都受到明显刺激,降低了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实验试剂用量比较大(5mL浓氨水),又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药品的浪费。

(4)实验用时较长。

一般需要3~5分钟左右,才会出现明显的实验现象。

(5)分子运动的轨迹不够明显。

实验现象只展示岀了分子运动的最终结果,没有展示出分子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学生需要推理才能得出结论,不利于学生直观感性认知。

[转载]分子运动的微型化趣味实验

[转载]分子运动的微型化趣味实验

[转载]分子运动的微型化趣味实验一、实验目的: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是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课题中的一个重要实验。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对分子的运动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

各种版本的教材多采用“氨分子扩散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实验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不够绿色环保。

所用药品浓氨水放置在敞口的烧杯中,使教室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氨气对人体的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都有较大的毒害作用。

2.药品浪费较大。

3.实验用时偏长。

4.实验中使用玻璃仪器较多,容易损坏,操作难度较大。

5.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没有设计相应的实验。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从实验器材、药品、装置、操作过程等方面大胆创新,把该实验改进为微型化趣味实验。

二、实验器材及试剂:空塑料瓶(550mL)3个,注射器(10mL)1个,棉花团,棉线,烧杯(500mL)2个,石蕊溶液,冰醋酸,冷水,热水。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图1图2仪器的组装说明:在棉线上等距离系上三朵棉花团,将棉花团用紫色石蕊溶液湿润后,放进塑料瓶中,盖紧瓶盖。

四、实验操作:(一)观察分子运动现象用注射器向组装好的装置内加5mL冰醋酸,观察现象。

10秒钟后,最下面的棉花团变红,40秒左右,中间的棉花团部分变红,1分钟后,最上面的棉花团也部分变红。

实验表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二)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用注射器分别向两个组装好的装置内各加5mL冰醋酸,分别置于冷水和热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两个瓶中最下面的棉花团在10s内很快变红,大约40s 左右,放在热水中的瓶内的三朵棉花依次由下而上全部变红,放在冷水中的瓶内的第二朵棉花部分变红,最上面的棉花现象不明显,只是略微变红。

(实验效果如图2所示)实验表明: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有影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情,先后做以上两个实验,也可以只做第二个实验。

五、改进的意义:1.绿色环保。

气体分子运动实验在理化教学中的设计与改进

气体分子运动实验在理化教学中的设计与改进

气体分子运动实验在理化教学中的设计与改进
潘国荣;白显圣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年(卷),期】2013(000)031
【摘要】分子是初中物理与化学科教学的难点与重点。

对如何利用实验形象地展示分子的运动,物理教师和化学教师都作了不同的设计和改进。

分别对部分物理教师、化学教师的设计与改进作综合性简介,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潘国荣;白显圣
【作者单位】雷山县第三中学 557199;雷山县第三中学 55719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气体扩散实验的设计——分子运动演示仪
2.气体分子运动实验的创新设计
3.气体的分子运动实验装置改进
4.看得见的分子运动轨迹——探究分子运动实验的组合设计
5.气体分子运动速度比较实验的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创新实验:
分子运动演示器
一、实验名称:分子运动演示器
二、实验目的
在教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课题时,课本上有探究氨分子运动情况的实验。

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快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准备了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当往里面加入品红时,在热水中的品红很快扩散了。

可是为什么不能只用一个实验同时证明这两个结论呢?为此,特设计了一套探究分子运动情况的装置,它不仅适合于教师演示,也适合于学生实验,整个装置简单,容易操作,现象明显,环保。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相同试管两支、带孔橡皮塞两个、烧杯一个、2cm-3cm的玻璃管二段、气球两个、棉花二团、浓氨水一瓶、酚酞溶液一瓶、热水
四、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气球浓氨水
棉花
A 气球
热水B
如图,先将二个带孔橡皮塞分别与玻璃管连接,在玻璃管上方系上小气球,然后在A、B装置的试管中分别取1-2ml浓氨水,在A、B 装置试管口放沾有酚酞溶液的棉花,按图示连接好装置,B装置中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五、实验操作部分
实验操作:取两支同样的中号试管标上A、B,分别滴入1-2ml浓氨水,在A、B试管口各放一团沾有酚酞溶液的棉花,立即塞上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将B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现象:观察到B试管口的棉花先变红。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
首先,这套改进后的装置能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明显现象,给教师上课赢得了时间;第二,通过对比实验可以观察到不同温度下的装置中沾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变红的快慢不同,既能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又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第三,为了防止挥发出的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用导管连接一小气球收集氨气,用封闭装置实验,这样环保。

该装置具有:①新颖性:一个实验说明两个结论,实用性高。

②环保性:用封闭装置实验,避免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③对比性:实验现象明显,容易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