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枫桥夜泊课件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94eec77f1922791688e8ab.png)
而且暗示了夜的深沉,衬托出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核心问题: 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分别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图?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秋景的古诗。《山行》写的是 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 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 山林秋色图。《枫桥夜泊》写的是诗人夜间停泊在枫
导思: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诗人看到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四种景物,
一个“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一个“寒”字巧 妙地点出了季节,一个“斜”字写出了山路的蜿蜒 曲折。“白云生处”突出了山势之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用二月花来和枫叶作对比,写出霜叶胜花的美景, 将原本萧条的秋景写得生机勃勃,令人耳目一新。这 两句寄托了诗人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2.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积累语言。(难点)
走进作者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 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代表作品:《江南春》《泊秦淮》
串珠问题: 1.《山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 人家、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课文结构
远景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山 行
近景 ——枫林 霜叶
秋景迷人
课文主旨
《山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 白云、人家、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 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有几户人家。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枫桥夜泊》教学课件(共14张PPT)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枫桥夜泊》教学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347f6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f.png)
愁
课后作业
背诵这首古诗。
感谢聆听
解释古诗
乌鸦啼鸣。
月落乌啼霜满天,
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句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渔船上的灯火。
解释古诗
江枫渔火对愁眠。
伴愁眠之意。
句意: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解释古诗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 姑苏山而得名。
姑苏城外寒山寺,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句意: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
解释古诗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Hale Waihona Puke 敲钟。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古诗赏析
全诗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 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 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欲抒情,先绘景, 情随景发,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看到:月落 枫桥 渔火 霜满天
听到:乌啼 钟声
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人。唐代 诗人,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爽朗 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 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愁 绪的古诗吗?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会写字
泊愁寺
初读感知
1.这首古诗介绍了什么内容? • 愁绪
2.根据古诗词内容填空。
《枫桥夜泊》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___深___秋__夜___景____的观察和感受。
课文解读
朗读古诗,展示古诗。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枫桥夜泊》课件(共31张PPT)
![《枫桥夜泊》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206e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6.png)
诗意:
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栖息在树上的乌 鸦不停地啼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面 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心情愁闷, 久久不能入睡。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寒 山寺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中心:
描绘了诗人夜间在苏州枫桥停泊的船 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思 亲难眠的愁苦之情。
月落
枫桥
枫树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 唐 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 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 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 加丰富,动人遐想。
寒山寺
怎样?
夜半钟声到客船
• “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 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 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 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202“3-枫2024”学年是电教季组节全新;完整“版课桥件 ”是地点; “夜”是时间。
枫桥夜泊
作者简介:
• 張继, 唐朝襄州人 (今湖北省襄 樊), 公元七五三年考上进士, 做 过监城判官和祠部员外郎等官职。 他所写的诗不事雕饰, 富有自然美, 以 “枫桥夜泊” 一诗闻名中外。
枫桥夜泊
唐代诗人张继
总结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 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 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 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 境深远的小诗。
由于这首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新, 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甚至使得枫桥和寒 山寺也因而名扬天下。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主题
所见
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所闻
乌啼
钟声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秋景?表 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课件PPT(公开课)
![枫桥夜泊课件PPT(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9fc596bca45177232e60a2c1.png)
3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CHENLI
4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 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四周 。
CHENLI
5
CHENLI
6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与愁思相 伴难以入睡。
枫 桥 夜 泊
CHENLI
1
张继,唐代诗人,天宝十二 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 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 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 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 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 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 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 泊》。
CHENLI
பைடு நூலகம்
2
CHENLI
CHENLI
17
CHENLI
枫 桥 夜 泊
18
CHENLI
7
CHENLI
8
姑苏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 唐 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
CHENLI
9
寒山寺
CHENLI
10
夜半钟声到客船
CHENLI
11
CHENLI
12
CHENLI
13
看到
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听到
乌啼
钟声
CHENLI
14
CHENLI
15
因也还为是愁因眠为,愁大眠诗诗,人人 王 张 苏李 杜 安 九 轼白 甫 石 龄 苏曾 东经 坡这 曾样 经写 这道样写:道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枫桥夜泊》教学课件(共15张PPT)
![《枫桥夜泊》教学课件(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78811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7.png)
寒山寺
❖ 过枫桥古镇 的石板路小巷, 或是站在枫桥桥 头,抬眼即可见 碧瓦黄墙的寒山 寺坐落在绿树丛 中,院内青松翠 柏,曲径通幽。
寒山寺
寒山寺在苏州 城西阊(chāng) 门外5公里外的枫 桥镇,建于六朝 时期的梁代 。
寒山寺
寒山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诗人在这俩句诗描写的事物有:夜半钟声 ❖ 诗句的意思是:半夜时,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
2023-2024学年 电教组 全新完整版课件
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张继
❖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
❖ 张继 ❖ 唐代诗人,(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懿
孙,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县)人。生卒年均不详, 约公元715-712年至779年(大历末年)唐肃宗至德 初前后在世。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 ❖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 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 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枫桥
枫桥
❖ 自从唐代诗人张继写下了《枫桥夜泊》之后, 千百年来,凡来苏州的游客,都要来此领略一下枫 桥的诗情画意。
❖ 其实,枫桥只是一座江南常见的单孔石拱桥。 大运河在此通过,这里又是官道所在,南北舟车在 此交会,旧时每到夜里航道就要封锁起来,这里便 成了理想的停息之地,此桥便因此得名为“封桥”, 后因张继的诗而易名“枫桥”,并沿袭至今。
枫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 诗人在这俩句诗描写的事物有:月落 乌啼 霜 江枫 渔火
❖ 诗句的意思是:月亮渐渐落下来,寒气阵阵, 仿佛秋霜布满了天空,只听到乌鸦在啼叫。 诗人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愁 思起伏,久久不能入睡。
统编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PPT课件
![统编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20ab9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7.png)
4 古诗三首
xíng
4 古诗三首
杜牧(803-853),晚唐 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 杜”。
4 古诗三朗首 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山行
jìng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4 古诗三首
导学单1:整首诗什么意思呢? 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理解词语或诗 句?
4 古诗三首
作者: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
东坡,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父苏洵,弟 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4 古诗三首
残败
雨伞 傲人
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4 古诗三首
导学单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 色?你从哪儿看出?请边读边圈出相关景物。
居他乡的诗人又见到了什么景,触动了什么情?
请你也用“
动客情”来描述。
《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 岸,明月何时照我回。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4 古诗三首
联系旧知 借助插图
结合注释 联系生活经验
查字典
④ 晚:傍晚。
4 古诗三首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条弯弯曲曲 的小路蜿蜒伸向充 满秋意的山顶,在 白云飘浮的地方有 几户人家。
4 古诗三首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车来是因为 这深秋枫林晚景,经 霜的枫叶比江南二月 春花还要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公开课课件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公开课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c9772a463c1ec5da50e27088.png)
枫叶变红了,是什么季节?文中哪一句点明了时 间?
时间:深秋的傍晚时分。
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方法突出此时枫叶的特点?
对比 。Βιβλιοθήκη 诵《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 的所见所闻。“枫桥”,在今苏州 市西郊。诗中通过夜泊所见的霜天 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伴之 以所闻的乌啼、钟声,勾画了一幅 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
古诗两首
山行
枫桥夜泊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诗句解析
练习
朗诵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 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 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 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 川”,著有《樊川文集》。
全诗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片段。 第三句中的一个“晚”字告诉我们: 诗人赶路已经一天了,着实需要找一个“人家”歇 歇脚了。 抬起头顺着陡峭、蜿蜒、倾斜的石径朝着寒秋之中 的山顶望去,就在那 “白云生处” 恰恰有了人家 。 这真是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本应该是 径直过去的,可就在这时,诗人却突然“停车” 、驻足,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诗人发现了一片比 “二月花” 更加火红、耀 眼的 “枫林”。 因为太“爱”这夕阳中的“枫林”了,旅途的饥渴 、劳顿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轮圆月又挂在天空, 一群乌鸦归来啼叫, 清霜弥漫天界。 江边的枫树在夜幕下静立, 一点点渔火闪动, 诗人心中愁苦不堪, 无法入眠。 姑苏城外有寒山寺。 半夜时分敲起古钟, 声声穿透沉沉夜幕传到客船, 敲在诗人的心头, 诗人愁更愁。
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课件(共21张PPT)
![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3282b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4.png)
解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枫桥夜泊
羁旅诗
在今江苏苏州。城外的单孔石桥。
夜晚将船停靠在枫桥下的岸边。
文学常识
羁旅诗
长久寄居他乡,艰难漂泊,思念亲人故 乡,感叹人生处境的古诗。
走进古诗
自由朗读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言绝句
走进古诗
节奏 划分节奏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走进生字
bó
chóu
sì
泊愁寺
停泊 淡泊
愁绪 忧愁
寺庙 寺院
走进生字
bó 停泊、淡泊
泊
pō 湖泊、水泊
走进古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霜:寒霜。 » 江枫:江边的枫树。 » 渔火:渔船的灯火。
诗
在漫天寒霜里,月亮西沉,乌鸦啼叫。江边枫叶轻摇,渔船上灯
意
火点点,面对这些景象诗人心中充满愁绪。
走进古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有姑苏山而得名。 » 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
山曾住在此处。 » 钟声:寺院半夜敲的五常钟。
诗
此时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入客船。
赏析古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赏析古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动态描写,用钟声衬托月夜的静谧。
主旨概括
《枫桥夜泊》描绘了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 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诗人身在乱世, 独自在外无归宿的忧愁之情。
《枫桥夜泊》古诗词三首PPT免费课件
![《枫桥夜泊》古诗词三首PPT免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dbb00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8.png)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 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 飘到我的船边。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 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 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 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 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 的名作、名胜。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 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 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 (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 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中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诗人看到了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 得漆黑;听到了远远近 有几只乌鸦的惊叫和寒山寺的钟声。
所见所感 月落——霜满天 江枫 渔火 对愁眠 秋江夜泊,愁闷凄凉
所闻 乌啼夜半钟声
寺sì(ㄙˋ)⒈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⒉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 观(guàn )。⒊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
歌曲为张继的诗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 一体,使之成为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的完美结合。 而由陈小奇作词、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则是《枫桥夜泊》 的当代演绎,问世即风靡海内外,成为大陆流行歌曲中的经典作 品。歌曲之所以深受大众欢迎,就在于歌词创造性地承继了《枫 桥夜泊》的意境和诗中隐约传递的愁情,触发了古往今来人人都 会有的时光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激起了人们对往昔情事的诗 意怀想、对迷蒙未来的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