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系统性思维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的系统性思维训练
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鼓励、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面向未来的需要。因此,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思维能力作为智力的核心,它是以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和想象等为主要内容的,它需要并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加以培养。高三语文复习的实践,使笔者深深感觉到,尽快地,行之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就决不能是孤立的、片面的。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应当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阅读训练的各个环节上,应体现出“系统性”。
一、体现在词语教学上
一般说,一个词就是一个概念,把每个词准确地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理解这个词的确切含义,适用范围,从而正确地运用概念,并逐步学会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
词语教学包括“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从总体上说,教授给学生的词要精心选择,科学安排,形式多样,讲究实效。下面这些方法,可以逐步传授给学生。
1.由本及枝。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词义有扩大、有缩小、有转移、有弱化,从感情色彩上讲还有褒贬之分,因此,有些词语,教师要先讲清它的本义,再讲清它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意思,这样可以防止简单化和避免发生误解。《高三语文总复习》“萧伯纳的幽默”一文中,写萧伯纳在笔会上所作的幽默演说有这样几句:“此刻演说不必要,因在座诸君均为著作家,我诚为班门弄斧,”这里的“班门弄斧”一词本义是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颂,带有贬的意味,用在这里,则很好地表现出萧伯纳谦逊的美好品德。可见,这个词在这样的语文环境里,感情色彩和作用都发生了变化。
2.比较对照。比较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对照,可以使学生具体领会到用词的精当、巧妙。如小说《守财奴》一文的结尾写葛朗台几小时地“盯”着桌上的金路易,“盯”是个普通的熟词,而用在这样一个特定的位置上,真是巧妙到极点,试用“瞅”“看”去取代它,都不如“盯”这个词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葛朗台爱财如命贪婪吝啬的本性。
3.讲清用法。有些词语,只限于讲清词义是远远不够的,在讲清词义的基础上还要讲清用法。诸如运用的对象、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通常跟哪些词语搭配,常在句中作什么成分等。如“范畴”、“范围” 都有种类范围的意思,但“范畴”常用于理论等抽象的事物,而“范围”用于具体事物。再如“选择”、“抉择”都有“挑选”的意思。“抉择”的词义要重一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应该通过经常性的科学的词语教学,把词语运用的基本规律及解词方法交给学生则是至关重要的。
二、体现在句子教学上
句子教学,包括了辨析句子的正误,句式的变换、句子的组合、句子的理解、还原句子、调整句序等。结合句法教学,可逐步训练学生对句群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高三语文总复习》有一道题是这样的要求:下边这段文字,有的地方思路不清晰,请把它理顺,可在需要调整的语句底下画横线,然后勾画到恰当的位置上。
一切科学的研究,就其来源说是实践,就其功用说是指导实践。但是总的说来,还是要对指导实践起作用,如果科学研究离开了指导实践,它还有什么用呢?语言科学的研究最终也要归结到指导运用语言的实践上来。——当然,对于指导实践不能理解得太狭窄,有的研究课题在指导实践上不是那么直接,不是那么立竿见影。
很显然,这是一道要求还原句子的试题。还原型试题,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叫“勾画”,就是把一段文字中错位的一、二句话找出来把它勾画到恰当的位置;另一种是“嵌入”,原文中抽出一个句子,要求嵌入到适当的位置。将上面这段文字认真阅读几遍后,凭语感就会感觉到第二句与上文语意不连贯。从句中“但是总的说来……”这几个关键词语看,也会发现这句错位,把它归还到段尾,才能使前后文意贯通,这里用的就是“勾画法”。“嵌入法”与“勾画法”只是形式上略有不同,解题方法与思路基本是一致的。
三、体现在段落教学上
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它反映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教学实践表明,在讨论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的过程中,同学们会经常出现不同的“理解”和“归纳”,作为教师决不可简单地判定孰是孰非,而应强调划分段落应遵循思维的同一律,又要注意思维的灵活性,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可以有多种划分的方法。强调概括段意,要全面分析,合理综合,把最本质、最关键的内容抽象出来,用最准确、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
(高三语文总复习)有一段文字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的确,许多作家就是通过不同角度的比较观察认识事物的。比如,《我的空中楼阁》的作者,就是从小屋有限的“领土”与无限的“领空”,花园有形的围墙与无形的围墙,小屋白天的明亮清晰与夜晚的朦胧缥纱等等角度,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认识,并写出了这所山上家居小屋的特点。
题干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内容。我教的两个班,做题的结果只有一个同学概括段意是正确的,其余的全把“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当做段意抽取了出来,没能理解这段引用乌申斯基的话是为了从中引出观点,即从不同角度比较是观察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所举的《我的空中楼阁》这个例子也无非是为了更好地证明这一点,可见,同学们正是由于没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没有注意思维的准确性而导致答题的错误。
四、体现在整体与部分的教学上
实践证明,整体与部分的教学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整体与部分的意识清晰与否,直接关系到答题效果。《高三语文总复习》有一篇题为“窗”的小说阅读。下设八个问题,我抽查了十个同学的作业,其中一个同学答对六个,两个同学答对四个,五个同学答对三个,有两个同学只答对两个。
小说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病情都很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得下他们两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第一个问题是:下面是对第一段有关病房的环境描写所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了病房的窄小,是为了揭示病人生活的单调乏味,借以衬托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