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黎和会看顾维钧的早期外交思想
顾维钧
顾维钧-一位在巴黎和会上不畏强权敢于替中国人民鸣不平的中国外交官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惨败宣告结束,中国是战胜国之一。
中国从鸦片战争时代开始的漫长寒冬就要过去,在这“公理战胜强权”的时代,将召开的巴黎和会将还中国一个公道,取消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然而,巴黎和会迅速把国人的梦想击得粉碎。
几个大国无视中国的反对,也无视他们曾鼓吹的“公理”,将中国山东的权益出卖给了日本。
国内爱国运动风起云涌,而在巴黎,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签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
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中,一位非常年轻的代表——顾维钧在和会的外交和最后的拒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立志报国求学海外顾维钧1888年生于上海。
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一步步陷入列强的侵略包围之中,而上海又是一个中外交往非常集中的地方,顾维钧从小就看到了很多中外不平等的状况,因此从小就有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中国积弱状况的理想。
一次,少年顾维钧经过外白渡桥,看见一个英国人坐着黄包车,急着要去看跑马。
拉车上桥本来就累得很,他还用鞭子抽打车夫。
顾维钧很愤怒,于是斥责这个英国人说:“Are you a gentleman?”(你还算是个绅士吗?)后来,顾维钧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段往事,并说“我从小就受到这些影响,感到一定要收回租界,取消不平等条约。
”1904年,16岁的顾维钧剪辫易服,远渡重洋,留学美国。
他选择了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
顾维钧的老师约翰穆尔曾担任美国助理国务卿,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他以一个外交官的标准来要求、培养顾维钧。
顾维钧在学校成绩非常优秀,曾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校刊《了望者》的主编,这对于一名留学生是非常难得的。
接到邀请回国效力顾维钧在美留学期间,有一次,作为清朝政府特使,后来成为他岳父的唐绍仪访问美国,在大使馆里接见了40位中国留学生,顾维钧作为学生代表致辞。
浅析顾维钧的“联美制日”外交思想
浅析顾维钧的“联美制日”外交思想浅析顾维钧“联美制日”的外交思想[摘要]: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他的外交思想也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
本篇论文先从时代背景分析为什么顾维钧会产生“联美制日”的外交思想;然后再分析这一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标志性事件为山东问题,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关键词]: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民国外交。
一、时代背景19世纪40年代,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便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列强欺凌,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1911年的辛亥战争后,革命者们虽然推翻了封建皇权,但仍未能使中国走上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中国在发达的英美等国家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软弱可欺的“东亚病夫”而已。
同时,英美等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纷纷扶植势力,选择并培养自己在中国殖民统治的代言人。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也迅速强大起来,并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将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由于欧洲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故美国和日本很快成为了侵略中国的首要两个国家。
八月下旬,日本借向德国宣战的正义之名,行将山东半岛占为己有的侵略之实。
11月,日军占领了青岛,声称正式“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袁世凯为了当上皇帝,不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将山东拱手送给日本。
而到了段祺瑞政府时期,更是进一步将日本在山东的权益扩大。
“居大国地位,内心有小国之忧虑”是当时中国国际地位的真实写照。
认识到本国国情的病弱,为了探索一条可行的救国道路,爱国知识分子们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国家。
美国与其它国家不同,其侵华政策相对温和及隐蔽,更具迷惑性。
1与英法等国割地赔款等、划分势力范围、抢占租借地等赤裸裸地掠夺行径不同,美国打着“门户开放”的口号,提倡每个国家都有机会和权利在中国地区进行贸易活动。
并宣称“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保护个友邦受条约和国际法则所保障的一切权利,并维护平等公正的贸易原则。
从巴黎和会看中国外交转折点——观《我的1919》有感
从巴黎和会看中国外交转折点——观《我的1919》有感从巴黎和会看中国外交转折点——观《我的1919》有感陈毓敏“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我,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这是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顾维钧在和会上拒绝签字时的发言,当我今天再去看那段历史的时候,听到这样慷慨激昂的声音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沸腾的,我不断的在心里默默的回答:是的,我们没有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我们更没有忘记中国近代以来悲痛屈辱的历史。
如果不是电影《我的1919》向我们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解读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背后的故事,可能我们对于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还仅仅限于历史书上的寥寥数语。
古老的《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狼在河的上游,责备下游的羊把水搅浑了,羊说,他在下游喝水,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
狼又说:“但是你去年骂了我爸爸。
”羊回答说,那时候他还没有出生。
狼于是对羊说:“即使你善于辩解,我还是要吃了你。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说,这段寓言是对旧中国外交的最好注脚。
巴黎和会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场景,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对巴黎和会充满幻想,本以为可以借此废除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废除外国在华特权,收回属于中国的领土,然而这一切都化为泡影。
纵使顾维钧以其坚决的态度,流利的口才,有力的论辩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纵使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的条件是多么的合理,纵使中国留学生会主席肖克俭,用自己的生命去控诉和会的不公。
但是列强之间互相勾结,从和会一开始中国代表团席位的减少到最后驳回中国的所有请求,巴黎和会诚然就是一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盛宴”,全无平等可言。
从中也可以看出谈判桌前只有强与弱,根本没有公理和平等,“弱国无外交”是一则亘古不变的真理。
外交史之顾维钧
外交史之顾维钧
顾维钧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颗奇葩,他那爱国的情怀和不向列强屈服的勇气感动了我,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的外交事业,从小生活在屈辱的中国给了顾维钧一种使命感,那就是一定要在外交上夺回属于中国的权益,1918年作为驻美公使的顾维钧被北洋政府派往巴黎去参加巴黎和会,虽然在离开之前他感慨的说了“弱国无外交”,但是在巴黎和会上的表现一点也不亚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表现,例如在和会上争夺中国的席位数,虽然最后采取了折中的方式,还有在巴黎和会上的慷慨陈词,他说:耶稣是西方的圣人,所以耶路撒冷是西方的圣城。
而孔子是东方的圣人,所以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说完,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连和会三巨头英,法,美首脑也像顾维钧投向赞赏的目光,但是腐朽的北洋政府既然向代表团发了一份电报:不允许反对日本的意见。
这封电报沉重的打击了顾维钧。
但是顾维钧没有放弃,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1919年6月28日,顾维钧代表全体中国同胞拒签巴黎和会条约,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是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这也是中国外交史胜利的起点。
然而,在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经过36次谈判,顾维钧终于从日本手中夺回山东权益。
顾维钧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为中国做的贡献中国人是不会忘记的。
1919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官的风采与无奈.doc
1919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官的风采与无奈弱国也有外交,这是顾维钧晚年在回忆录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顾维钧,中国外交官,因拒绝在巴黎和会上有关山东问题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而名垂青史,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晚年时,曾有人问起顾维钧人生最得意时为何,顾毫不迟疑地答道:巴黎和会。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青史留名并不能算是意外,但以一种非他所预想的方式留名却出乎他的意料。
而出乎意料的不止是顾维钧本人,还有当时整个中国。
天真的中国1918年12月4日,31岁的顾维钧肩负着中国政府和整个民族的重托,登上了开赴巴黎的航船,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巴黎和会。
此行意义之重大,早在半个月前顾维钧便心中有数。
1918年11月11日,法国贡比涅森林福煦元帅的车厢里,德国代表签字投降,中国在那一刻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
消息传来,北京政府宣布放假3天,上万人上街张灯庆祝。
据胡适后来回忆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非常兴奋,在3天公假之后,愣是跟教育部借来天安门城楼,带领一群北大的教授,向民众发表了一整天的演讲。
中国人的兴奋和喜悦完全可以理解。
自鸦片战争以来,近80年里,中国经历了太多的丧权辱国,打了太多的败仗,签了太多的不平等条约。
终于,现在中国成为了战胜国。
举国上下开始期待能够借此机会重新赢回失去的民族尊严和权益。
而会前,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关于战后和平的十四点声明,其中“废除秘密外交”和“各国一律平等”的观点让很多中国人欢欣鼓舞。
彼时,中国人开始憧憬着,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团将在和会上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夺回关税自主权,收回日本从德国人手中抢下的青岛和胶济铁路。
一想到这样的场景,全国上下从政府要员到中学学生都天真地笑了。
于是,当听说巴黎和会参会国的代表分成5人、3人和2人三个等级时,中国竟不假思索就派出了最高级别的5人代表团。
然而,中国自清以降,就一直没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这其中的差距不单单是曾国藩、李鸿章所说的器物之差,其关键还在于观念之差。
论顾维钧外交思想
论顾维钧外交思想------联美制日摘要:顾维钧是民国时期杰出的外交家。
也是同时期世界上著名的外交家之一,他几乎参与了民国初期一切重要的外事活动。
在他的外交活动中,他一直奉行“联美制日”的外交思想,力求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保证中国的国家利益。
他以国家利益至上,在外交舞台上既坚持原则又不乏灵活性与创造性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享有“民国第一外交家”美誉的顾维钧,1915年出任驻美公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驻外使节。
1919年在巴黎和会就山东问题的雄辩让年轻的顾维钧一举成名受世人瞩目。
此后,在风云变幻的外交舞台上,他身影频现,为落后的旧中国四处奔波,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不懈努力。
然而,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
由于没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纵使顾维钧和他的同仁们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改变旧中国任人宰割的命运,也没能实现他们独立自主的外交梦想。
作为一名有深刻思想的外交官,顾维钧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外交思想。
顾维钧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近毕业之际,受刚成立的唐绍仪内阁的邀请回国任职,不久后便外交部任秘书,开始了他辉煌的外交生涯。
从进入外交部到赴美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日本的侵华政策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友好政策”。
就此,顾维钧逐渐产生了“联美制日”的外交思想。
这种思想在中国是否岁美参加一战和巴黎和会的是“山东问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那么顾维钧为什么有“依美制日”的外交思想呢?首先,就顾维钧个人而言,他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同美国,这是至关重要的。
顾维钧留美的年龄,正是塑造一个人性格和心里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
顾维钧对西方的宗教文化的认同,形成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他奉行依美外交的思想的潜在因素。
他的这种心理在后来也多有表现,种种迹象都表明他对美国的感情深厚。
而且,顾维钧在美国多年,也编制了一个宽广的朋友圈子。
像美国国务卿兰辛等一些美国高级官员都是他的朋友,他的私人关系也是他奉行依美外交的重要因素。
顾维钧回忆录读后感
顾维钧回忆录读后感
顾维钧啊,那可是外交界的传奇人物。
看这回忆录之前,我只知道他在外交舞台上闪闪发光,看完之后,才明白他这一路有多不容易。
就像在国际外交这个超级复杂的棋局里,他得同时应对好几方的“棋手”,而且每个“棋手”还都各怀鬼胎。
他的文字,不夸张地说,就像一部活历史书。
你能从里面看到一战、二战期间国际上那些事儿,什么利益纠葛、大国博弈,看得我是目瞪口呆。
比如说巴黎和会的时候,中国作为战胜国,本来想着能扬眉吐气一把,把山东的权益拿回来。
结果呢?那些列强就跟商量好了似的,根本不把中国当回事儿。
顾维钧当时肯定特气愤,但人家没怂,站出来据理力争。
他在回忆录里写这些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他当时的那种无奈和愤怒,就好像我也在现场,想冲上去帮他理论几句。
而且你能感觉到顾维钧这人特别聪明,脑子转得那叫一个快。
在外交谈判桌上,面对那些外国佬的刁钻问题和狡猾手段,他总能巧妙地回应。
这就好比在一场激烈的辩论赛里,他是永远能找到对方漏洞,然后一招制敌的辩手。
不过这回忆录也让我觉得有点心酸。
中国在那个时候太弱了,弱国无外交啊,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顾维钧再厉害,有时候也拗不过那些强国的霸道。
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战士,在外交的战场上努力为中国争得一点点尊严和权益。
他写自己为了国家东奔西走、四处周旋的时候,我就想,他心里得多累啊,但他就是没放弃。
从他的回忆录里,我还学到了不少外交的智慧。
外交可不是简单地打嘴仗,背后得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对国际形势的精准判断,还有对自己国家利益的深刻理解。
顾维钧就是把这些都掌握得炉火纯青的人。
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的智辩
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的智辩【辩论技巧】学习啦编辑:雪珠 2015-11-06本文已影响 696人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慷慨激昂的辩驳不仅赢得了与会代表热烈的掌声,赢得了世界的舆论的同情。
虽然,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失利,但国内的革命烈火已经被点燃。
不久,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
以下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的智辩,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巴黎和会,顾维钧智辩护国权1919年1月18日,举世瞩目的巴黎和会在法国凡尔赛宫隆重开幕。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而召开的会议。
作为战胜国的一员,中国政府认为有望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遂派出以陆征祥、顾维钧等五人为首的代表团出席这次会议。
但是,日本以曾出兵攻击德国为由,宣称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应由日本继承。
进入会场前,日本代表牧野男爵的怀表掉到了地上,恰巧被顾维钧拾到。
之后,两人在会场就山东主权归属问题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牧野:关于山东问题,日本政府和中国政府早已签订了《二十一条》,无需在这个会议上来讨论了。
顾维钧: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
(出示拾到的怀表)牧野:(惊讶)我的怀表,我的怀表!顾维钧: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
牧野:(拍案大怒)我抗议!这是盗窃!中国代表偷了我的怀表!这是公开的盗窃!无耻!极端的无耻!(会场嘲笑声、议论声四起。
)顾维钧:牧野男爵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中国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愤怒地)是不是极端地无耻?!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人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各国代表议论纷纷,许多人颔首赞许。
)请君入瓮,类比说理:日本蓄谋已久,对中国山东虎视眈眈。
顾维钧眼中的巴黎和会:弱国有外交的经典一役
顾维钧眼中的巴黎和会:弱国有外交的经典⼀役2019-07-15作为“近代中国第⼀位职业外交官”,顾维钧晚年时,有⼈曾问过他,搞了⼀辈⼦外交,最得意之举是什么?他毫不迟疑地答道:巴黎和会。
中国排位起风波1918年12⽉4⽇,年仅31岁的顾维钧,在众⼈的期盼下,登上了开赴巴黎的航船。
在那⾥,他将作为战胜国中国的全权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商谈对德国及其盟国停战的和平条件。
在回忆录⾥,他这样描述了⾃⼰对此⾏的期望:“即将召开的和会是⼀次⾮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这其中,主要包括收回战败国德国在中国⼭东占有的权益。
然⽽巴黎和会尚未开始,中国代表团就接到通知,原定给予中国的五个席位被减⾄两席。
在中国代表团的再三努⼒下,和会减⾄的两个席位可派代表轮流参加,中国代表团内部顿时风波骤起。
在顾维钧看来,陆徵祥是中国外交总长,⼜是代表团团长,理应排在第⼀位。
⽽王正廷博⼠,是陆徵祥拉来的南⽅军政府代表。
为显⽰中国⼀致对外,排在第⼆位也未尝不可。
驻英公使施肇基和外交部秘书长魏宸组都是外交界的前辈,⾃⼰排在第五位是⽐较合适的。
陆徵祥思考再三,将顾维钧的顺序调⾄第三位后,报给北京政府。
出⼈意料的是,北京政府⼤总统徐世昌对此决定⼗分不满,他曾私下断⾔陆徵祥充其量也就是个⼤礼官式的⼈物,更何况⾝体极差。
⼀旦病了,代表团的领导权就会落⼊南⽅代表⼿中。
于是徐总统发来训令,将顾维钧排在第⼆位。
“⼗⼈会”上有理有利有节1919年1⽉27⽇中午,美国代表团顾问威廉⼠突然通报顾维钧,邀请中国代表团出席下午的“⼗⼈会”,即由操纵会议的英、法、美、⽇、意五⼤国各派两名代表参加的所谓最⾼会议。
之前,⽇本已提出由它继承德国在⼭东的权益,并公布了⼀战期间⽇本与英、法、意等国签订的关于⼭东问题的秘密协定。
当时,中国代表团并未对此做专门的准备,只好将时间推迟到28⽇,重担即刻落在最年轻的顾维钧⾝上。
顾维钧巴黎和会说的话多篇
顾维钧巴黎和会说的话多篇祈祷是指与超自然力量的积极交流,以赞美、祈祷、忏悔或仅仅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愿望。
世界上主要宗教的祈祷通常依靠咒语或圣经经文来进行独白,并伴随着闭上眼睛、闭上双手或行进。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顾维钧巴黎和会说的话的文章4篇,欢迎品鉴!第1篇: 顾维钧巴黎和会说的话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屈辱与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民族危难中,永远有年轻人挺直脊梁,为维护祖国而战斗。
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卓越的外交家,1919年1月28日,他代表中国在巴黎和会十人委员会上发言时年仅31岁。
他在会前特意去了巴黎郊外的华工墓地,深感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得到公正解决,时局之下的华人同胞将悲苦不得安宁。
他的发言据理力争,掷地有声,向列强勇敢地说“不”,为争取收回山东打开了缺口,不仅在巴黎引起了轰动,也为中国内部和其他弱小的民族国家带来了希望。
第2篇: 顾维钧巴黎和会说的话节选自电影《我的1919》顾维钧由陈道明饰演以下是电影片段中的发言内容: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
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你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
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
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
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
请看(出示照片)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14万,他们遍布在战场的每个角落,他们和所有的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牺牲。
顾维钧与巴黎和会
谁说弱国无外交——顾维钧与巴黎和会夜深了,周遭的喧嚣渐渐隐退,世界仿佛安静地睡着了。
使馆里,顾维钧的房间依旧灯火通明,他坐在桌前,时而在纸上写写划划,时而对着面前成堆的文案皱起眉头。
明天将要在十人会议上代表中国发言,准备工作丝毫马虎不得。
而他可能不会想到,明天的发言将作为民国外交中最精彩的一笔被永久地记入史册。
事情要从1918年11月说起。
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翌年1月,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拟定对战败国的合约,中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派顾维钧等代表出席和会。
最初国人对巴黎和会是充满希冀的,认为和会“将确定国际间之一切局面,解除国际间一切易生危险之要点,使国际间将开一新世元1”。
但实际上,巴黎和会只是列强的战后分赃会议,中国不仅没有在谈判桌上得到什么好处,反而陷入更大的困境。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主要成员有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利时公使魏宸祖,原国会参议院副议长王正廷,以及驻美公使顾维钧。
初到巴黎,五人就因为席位问题而产生争执。
最初拟定的陆、王、施、顾、魏的顺序被北京政府调整为陆、顾、王、施、魏,各位代表都对资质尚浅的顾维钧被提到第二位颇有微词,次序被降低的代表也都心存不满,陆还因此染病,这导致在会谈还没开始时,1《顾维钧回忆录》(一);164页中国代表团内部就产生了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通力合作,共同为国家争取利益的初衷。
由于这一插曲,其他四位代表在之后的和会中都不断推诿责任,因此,顾维钧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的首席代表。
在巴黎,顾维钧投入了国联问题的研究,整天按照预制的工作路线埋头于准备工作。
1919年1月27日下午,中国代表团突然接到通知,美、英、法、意、日五国人士组成的“十人会议”临时决定当日讨论山东问题,邀请中国代表一小时后赴会,阐明对山东问题的立场。
消息之突然不啻为一晴天霹雳,此前中国代表团并没有对此作充分准备,只得派出顾、王匆忙赴会。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斗争策略5.16。16.20 (2)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 (1)一、当时的形势与中国代表团的目标 (1)二、与列强周旋的决定全局的策略:"联美制日” (3)三、与列强周旋的只涉及局部问题的方法 (4)(一)充分准备 (4)(二)分清敌友 (5)(三)依托法理,据理力争 (5)(四)预留后路,步步为营,争取舆论 (5)四、结语 (6)致谢 (6)参考文献 (6)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斗争策略历史教育耿鹏指导教师张松智摘要:巴黎和会是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它是中国近代废约运动的起点。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尤其是顾维钧竭力维护国家主权,表现杰出,显示了中国外交的进步以及中国代表团斗争策略的相对成熟。
本文旨在探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期间,与烈强周旋的策略:分析中国代表团面临的形势及其目标,探讨顾维钧使用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顾维钧巴黎和会策略方法Comment on Wellington Koo’s Struggle Tactics at the ParisConferenceStudent majoring in history Geng PengTutor Zhang SongzhiAbstract:The Paris Conference is one of significant watershed in the diplomatic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because it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brogation of unequal treaties. At the Paris Conference, Chinese delegation, especially Wellington Koo, performs perfect to safeguard Chinese sovereignty, which shows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diplomacy and the relative maturity of strategies of Chinese delega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Wellington Koo’s struggle tactics at the Paris Conference: the plight and goal of Chinese delegation, the strategy to cope with aggresso rs, Wellington Koo’s strategy and methods.Key words: Wellington Koo ; Paris Conference ; strategy; methods“巴黎和会不仅是世界外交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分水岭。
1919年的顾维钧
1919年的顾维钧摘要:顾维钧先后担任过中国驻美国、英国、法国使节,驻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代表,也担任过北京政府、南京政府的外交部长,出席巴黎合会和旧金山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外交家。
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着重介绍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表现。
关键词:顾维钧;巴黎和会;山东问题;外交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1919年,刚过而立之年的顾维钧受命出使巴黎和会。
弱国无外交,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中国连应有权利都无法得到,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手日本。
在顾维钧的极力鼓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也打破了近代中国与列强交涉中“始争终止”的惯例。
这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举动,体现了顾维钧的凛然民族气节。
具体过程如下:一、初到巴黎,困难重重1918年顾维钧他刚刚抵达巴黎,代表团就遭遇到了第一個打击--和会席位问题。
各个国家被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它一些国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2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只能有两个席位,列强仍然把中国看得很低。
虽只有两个席位,但五位代表可轮流出席。
在代表团排名问题上,波澜又起。
按陆征祥报送北京的名单,顺序依次为:陆征祥、王正廷、施肇基、顾维钧、魏宸组。
但北京政府的正式命令下达时排名却被换成了: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这就引起了王正廷和施肇基的强烈不满,在代表团中埋下了不和的种子。
随着和会的进行,代表团内部的矛盾也在不断升级。
中国准备向和会提出收回山东权利问题,但日本先发制人,率先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应直接由日本继承。
顾维钧雄辩巴黎和会:山东是中国的耶路撒冷
顾维钧雄辩巴黎和会:山东是中国的耶路撒冷顾维钧(1888年—1985年),字少川,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国际法及外交博士学位。
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苦难的历史。
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多有贡献的唐德刚曾感慨,清末以来中国有两个半外交家,李鸿章、周恩来,还有半个是顾维钧。
唐德刚之所以把顾维钧算半个的理由是,顾维钧未曾有过决策权。
但实际上,在巴黎和会上他就不理会北京政府的命令,自行决定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甚至整个巴黎和会,到后来也几乎成了顾维钧一人独立施展中国外交的舞台。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共有5位代表,陆徵祥、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顾维钧。
陆是外交总长,王是南方政府代表,驻英公使施肇基和外交部秘书长魏宸组是外交前辈,顾最年轻,只有31岁,资历也最浅,时任中国驻美公使。
日本先发制人,率先在5个大国的“十人会”上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应直接由日本继承。
英、法、意等国在一战中跟日本签约承认过此问题,此时站在日本一边。
美国总统威尔逊请中国代表出面时,陆徵祥称病无法赴会,王正廷、施肇基称对山东不熟而推由顾维钧代表中国发言。
顾维钧没有退让。
事实上顾维钧为了这一天已经做足了准备。
在一战结束前,他就在驻美使馆内成立小组,专门研究与战后和会相关的问题,并将研究报告送交国内,主张应向和会提出收回德国强占山东的权益。
在前往巴黎参加和会的前夕,他更是整天埋头于准备工作,搜集资料,拟定计划。
这是顾维钧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发表长篇演说。
“初似发言稍颤,既乃侃侃而谈”,他要求“根据和会承认的民族主义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有权收回(山东被占的)那些领土。
”结果,“全场鼎沸,掌声如雷”。
他的很多话成为名言。
“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这句话被《费加罗报》等多家重要报纸争相引用,可见西方人看了是如何的震撼!美国国务卿蓝辛在自己的会议笔记中说:“顾的论点完全压倒了日本人。
浅析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
浅析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2012级历史专业lilyco 12020105【摘要】顾维钧是民国外交界的领袖人物和著名的国际政治家,联美制日是其主要的外交思想。
这种思想在中国是否参与二战和巴黎和会的山东问题上尤为明显。
对于这种思想,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并令其为当代外交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顾维钧是20世纪上半叶为中国外交做出独特贡献的中国著名外交家,和那个时候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点。
16岁赴美留学,191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早期极少数受过正规国际法教育的职业外交官之一。
1912年顾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为民国外交的历史证人,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国外交之形象。
顾维钧几乎参与了民国的所有外交将活动,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不懈努力。
然而,纵使顾维钧与他的同仁们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命运,未能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梦想。
1912年4月,顾维钧回到北京,进入外务部任秘书,开启了他的外交生涯。
1912-1915三年时间内,顾维钧亲眼目睹了日本的侵华政策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友好”政策,“联美制日”思想开始萌芽。
这种思想在中国是否参与二战和巴黎和会的山东问题上尤为明显。
一战期间,美德关系恶化,时任驻美公使的顾维钧与美国的高级官员保持着密切的接触。
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
顾维钧拜会美国国务卿蓝辛,询问若中国随美国参战美国是否愿意接济。
蓝辛表示“美国允接济”,但又表示“为中国计,为全局计,中国宜先从容布置,待时而动。
”顾维钧深受触动,于4月9日向北京政府发去电报建议随美参战。
同时,又建议“助美参战,似尚不宜过急。
”而且,他还提出了“四利”与“四害”的主张。
“四利”是指:一、与美各自处第三交战国地位,不受人迫,仍可行动自由;二、加入协约国义务必重,权力未必多,而美之与我,不独无所求,且能助我;三、日之与我,野心不减,终必思动,英法碍于同盟,不便干涉,更无余力助我,而美国宜当还助,且有余力助我防患于未然;四、战后国交上实获益不浅。
巴黎和会顾维钧拒签和约
顾维钧立志报国,求学海外顾维钧1888年生于上海。
中国正好是在鸦片战争后,一步步陷入列强的侵略包围之往非常集中的地方,顾维钧从小就看到了很多中外不平等的状况,也因此从小就有国积弱状况的理想。
一次,少年顾维钧经过外白渡桥,看见一个英国人坐着黄包车桥本来就累得很,他还用鞭子抽打车夫。
顾维钧很愤怒,于是斥责这个英国人说:"A还算是个绅士吗?)后来,顾维钧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段往事,并说"我从小就受到这界,取消不平等条约。
"1904年,16岁的顾维钧剪辫易服,远渡重洋,留学美国。
他选择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师约翰穆尔曾担任美国助理国务卿,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他以一个外交官的标准来要求、培养顾维钧秀,曾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校刊《嘹望者》的主编,这对于一名留学生是非常难得的。
在校的学习,为顾维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到邀请,回国效力顾维钧在美留学期间,有一次,后来成为他岳父的唐绍仪作为清朝政府的特使访问美国,在大使馆里接见了4学生代表致辞。
唐绍仪马上就非常欣赏这个年轻的留学生,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
于是,当袁世凯执政,他他立刻想袁世凯举荐了顾维钧。
那时,顾维钧正在准备博士学位的答辩,他的论文还只写了一个序章,邀请他信件就寄到了纽约。
学业尚未完成,令顾维钧感到为难,他准备拒绝来自北京的邀请。
当他把这一情况告诉导师约翰穆尔,约翰穆穆尔对顾维钧说:你学习外交就是为了为国报效,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你应该抓住。
于是他让顾维钧把《序他告诉顾维钧:单独的《序章》写得就很好,就可以作为博士论文来答辩。
在导师的理解和支持下,顾维钧顺年启程回国赴任。
多年后,顾维钧回忆起导师时说:约翰穆尔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
8年前,顾维钧赴美留学时,还是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而8年后他回到中国时,已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英俊投身外交,崭露头角顾维钧回国后,先是担任袁世凯的英文秘书,后来进入外交部任职,1914年晋升为外交部参事。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的发言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的发言巴黎和会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次国际会议,各国政要齐聚一堂,共商国际事务。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一员顾维钧发表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讲演。
他的发言不仅在会议现场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巴黎和会上,作为中国的外交精英,顾维钧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洞见,全面回顾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并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和愿景。
他的发言不仅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还呼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复杂性。
他的论述精彩纷呈,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顾维钧的发言充分展示了对中国历史演进的研究与思考。
他回顾了百年来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变革,指出了外国侵略者的肆虐与中国政权的动荡。
他通过详实的历史数据和文化背景描述,向与会者展示了中国为何陷入危机,并呼吁世界社会对中国的历史经验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其次,顾维钧的发言揭示了中国对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的坚定立场。
他强调了中国对和平与合作的承诺,主张各国应携手共同面对战争带来的创伤,寻求和平与共荣的道路。
他提到,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以实现更加公正和平等的世界秩序。
最后,顾维钧的发言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他强调了中国的振兴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投入。
他希望通过巴黎和会的机会,吸引更多国际合作和投资,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
他指出,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国家的长远稳定与繁荣。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的发言无疑是一次精彩的演讲,既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智慧,又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他以睿智的思考、独到的见解和温文尔雅的风度,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增添了独特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发言不仅成为当时会议的重要纪录,更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的经典之一,为之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巴黎和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而顾维钧的发言在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他的言论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919巴黎和会
1919巴黎和会:顾维钧的外交实践活动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
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美、英、法三国最高领导人主导了和会的进行。
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
1919年6 月28 日,举世注目的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举行对德和约鉴字仪式。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以顾维钧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没有出席签字仪式,并且拒绝签署对德和约。
在中外关系史和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中,巴黎和会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
就民国时期的中外关系而言,巴黎和会是一条分界线,此前是中国不断丧权辱国。
此后,开始逐步收回了丧失的权益,对外交往由被动开始转为主动。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遭到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方面掀起了历史上空前的拒约运动。
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内部,顾维钧作为实际主持人和拒约的中坚,发挥了良好和突出的作用。
他以明确的“联美抑日”策略,进行山东问题的交涉,客观上启动了民国时代的“废除不平等条约” 的历史进程。
一、顾维钧参加和会的外交策略的形成他的外交策略可以简单概括为“赖美为助” 和“联美抑日” 。
其依据是中国乃贫弱国家“拿不出什么可以作为讨价还价的本钱”。
无论是“废除不平等条约” ,还是解决山东问题,都必须借助外力,即中国传统的“以夷制夷”外交策略。
在所有国家中,可能对中国帮助最大的国家,就是自诩“民主”的美国了。
而且时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提出著名的“十四点原则” ,呼吁废除秘密外交,各国在外交事务中“均须开诚布公”和“以国际之公意”为准则,他宣称要“公道地”处置殖民地问题,还提出要组织国际联合会,“为各国交互保障其政治自由,及土地统辖,国无大小,一律享同等之权利”。
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晚清和民国是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的两个特殊时期。
晚清是“睁眼看世界”的年代。
在国人看来,对外关系如同雾里看花,一切都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新鲜与陌生感。
但进入民国后,中国外交体制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出现了一批既熟掌外文又精于国政的职业外交家群体。
他们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奋力拼搏,努力为弱势逆境的祖国收回权益、争得地位、改变命运、赢得尊严。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们有成就,有失误,有无奈,有辛酸。
因此,本刊在继李扬帆“晚清涉外人物系列”之后,力邀民国外交史权威学者石源华先生组织了一批“民国外长系列”文章。
希望它能为我们“认识”这些杰出外交家推开一扇窗……——编者从总统秘书到驻美公使1888年2月21日,顾维钧出生于上海嘉定县一个富裕之家。
早年入私塾和上海圣约翰书院就读,后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是近代中国较早在国外接受专门教育、通晓国际政治与外交知识,且对于中国外交有专门理论研究的少数职业外交家之一。
1912年4月,顾维钧应北京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之邀,回国担任大总统英文秘书。
此后又担任内阁总理秘书、外交总长秘书、外交部参事等职,参与了民国初年的一系列外交活动。
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顾氏经袁世凯同意,他积极奔走于英、美驻华公使之间,并有意透露消息。
他的“联美制日”外交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1915年7月,顾维钧被任命为驻墨西哥公使,在就任途中又被破格提升为驻美国兼驻古巴公使,成为各国驻华盛顿最年轻的外交公使。
在美期间,顾维钧主持对美借款。
1916年11月,他与美国芝加哥银行签署借款500万美元的合同,以烟酒税作为担保。
与晚清不同的是,在顾氏的坚持下,外国银行不对中国烟酒税直接进行监督。
随后,顾氏力主追随美国参加一战,建议和敦促北京政府实行“联美抑日”政策,并在使馆内组织研究机构,对战后收回山东权益、取消日本“二十一条”等问题进行周密研究的准备,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有效开展外交活动做出了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巴黎和会看顾维钧的早期外交思想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嘉定人。
中国近代著名职业外交家,曾任北洋政府驻美公使,外交总长,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驻联合国代表,海牙国际法庭大法官。
1960年代退休后定居美国,直至逝世。
顾维钧早年受的西学教育和留美经历,使得他一直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主自由精神和爱国情感。
在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他主修国际法和外交学。
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他匆匆完成了博士论文回到国内,任职于北洋政府总统府和外交部,担任秘书和参事。
1915年,时年28岁的顾维钧出任驻美公使。
他后来回忆说,他和时任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的罗斯福是华盛顿最年轻的高级官员。
1919年,作为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顾维钧出席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在和会的第一次正式发言是在1919年1月28日的“十人会”上,发言者既是顾维钧。
在这次大会上对山东问题的完美阐述,可谓反映顾维钧早年外交思想的精彩论述。
在这次发言中,顾维钧先从“十人会”刚刚讨论过的太平洋岛屿问题入手,说道,对于关系几百万人的太平洋属岛问题,诸君彼此辩护甚力,而青岛问题关系到四亿人民,责任益形重要。
然后,他从山东的历史、人种、宗教、风俗、语言、国防诸方面,强调应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直接归还中国,而不依赖日本插手。
然后说道,所有中日在一战期间签订的换文密约,皆
应因中国加入战团,而认为具有临时性质,希请大会决定是否应予承认。
在这里,我们应注意这样几点。
其一,顾维钧的学识使得他将山东在中国的重要性表述的淋漓尽致,使得其他与会国家注意到失去山东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再者,对业已存在的中日密约,不提出无效,而是强调其具有临时性质。
这样,既避免中国无信于其它国家的印象出现,又强调这些条款是不平等的,是在特殊时期强加给中国的,希望各国认识到这些条款签署的时代背景。
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年轻的顾维钧显得老练而成熟。
在这次会议上,顾维钧的表现赢得了众多好评,他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在场的威尔逊总统和劳合•乔治都说,这一发言是对中国观点的卓越论述。
在巴黎和会的初期阶段,尽管代表团内有些摩擦,但在对外争取民族和国家利益上,他们均竭力维护。
几经波折参加“十人会”的顾维钧,通过这次发言,不仅使他在巴黎变得引人注目,更使得其它国家对中国外交官和中国都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巴黎和会国际联合股的中国代表,在争取山东利益上,顾维钧显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他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国际法和外交学知识,极力维护中国的合法利益。
在一次会议中,日本代表牧野仲显一直要求中国遵守“二十一条”,并且强调日本最终会将山东交还中国,妄图使日本在山东的侵略利益合法化。
针对这一说法,顾维钧表示,他已经强调过,“二十一条”的签订是在日本发出最后通牒,并以武力相威胁时被迫签订的,这种条约,按一般国际条约签署的程序来看,应属无效。
那时中国还没参战,如
今中国已是战胜国成员,理应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
至于交还问题,既然日本已同意交还山东,中国愿取直接之方法,此一步较两步为便利,直接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然而,由于缺乏几大国的有力支持,这样的努力在和会上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的表现可圈可点,这是他外交才能初露端倪的时刻。
然而,他的言行也因那个年代而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顾维钧特殊的教育背景,使得他对待外交事务一贯采用西方当代外交的技巧。
比如强调国际通例的意义,强调平等民主的原则,强调国际公法。
在几次发言中他都引用了法理学的原则观点,在“十人会”上,顾维钧就提出“Rebus sic staututes(维持现状)”的法理观点,用来强调战败的德国应将在山东的权利直接交还给中国。
顾维钧一直认为平等谈判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方法,这也主导了他几十年的外交生涯。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顾维钧的时代背景,他步入政界是在辛亥革命后不久,那时的中国依然是列强宰割的对象,而外交活动更是步履维艰。
纵然怀有美好的外交理想,顾维钧也不可能真正的去实现它。
就如在巴黎和会后期,中国的合理要求被全部拒绝后,为解决山东问题,中国代表团想了很多折衷的方法,但全未采纳。
甚至在最后只要求在和约签署时发表一个口头声明,亦遭拒绝。
这些挫折对顾维钧以后的外交活动,包括日后任职于国民政府时的活动,都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使得他带有了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事实上,顾维钧所具有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作为一名外交官,他切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并未愧对中国全权代表的称呼。
在回忆录中,他这样表述了巴黎和约签署时他的感受:汽车缓缓行驶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黯淡——那天色、那树影、那沉寂的街道。
我想,这一天必将被视为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上。
同时,我暗自想象着和会闭幕典礼的盛况,想象着当出席和会的代表们看到为中国全权留着的两把座椅上一直空荡无人时,将会怎样的惊异、激动。
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这些表述,我们至今读来仍为之动容,而对虽然怀抱外交理想,但却无法实现的顾维钧来说,这是他的无奈,更是那个时代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