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发展史

合集下载

计算机科技发展史

计算机科技发展史

计算机科技发展史
计算机科技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计算盘、算筹等。

然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从20世纪初开始,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1.机械计算机时代(1900年-1945年):在这个时期,计算机主要采
用机械装置来完成计算任务,如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赫尔曼·荷尔
茨的泰瑞恩计算器。

2.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5年-1965年):在这个时期,计算机开始
使用电子器件,如电子管和继电器来进行计算。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ENIAC、UNIVAC等。

3.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65年-1975年):晶体管的发明使计算机
变得更加小型化、稳定和经济。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IBM System/360等。

4.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5年-1990年):集成电路技术的发明
使得计算机硬件更加紧凑、功能更加强大。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Apple II、IBM PC等。

5. 个人计算机时代(1990年-现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开
始拥有自己的个人计算机。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数量也有了爆炸式的
增长。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Windows、Macintosh等。

6.互联网时代(1995年-现在):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推动了计算机
科技的快速发展。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技不
断拓展其应用领域。

2024年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史

2024年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史

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史一、引言二、计算机的起源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为了解决军事和科学研究中的计算问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摩尔电机学院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ENIAC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它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实现了高速计算和自动计算。

三、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在ENIAC问世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然而,它们在科学研究、军事、工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体积缩小、功耗降低、可靠性提高。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开始采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计算机软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级编程语言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编程变得更加便捷。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集成电路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集成度大幅提高,计算机体积进一步缩小,功耗降低,性能提升。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商业等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微处理器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发明使得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微处理器将中央处理器(CPU)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计算机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大幅提升。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办公室等场所,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工具。

四、计算机的现状1.科学研究:计算机在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模拟实验、数据分析、计算化学等。

2.工业生产:计算机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智能制造等。

3.商业应用:计算机在商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电子商务、企业管理、金融分析等。

计算机科学发展史

计算机科学发展史

计算机科学发展史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使用类似于计算棒的工具进行计算。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科学始于20世纪初期。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

1.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现代计算机硬件的核心是微处理器,而微处理器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71年。

Intel公司的一位工程师Ted Hoff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4004,这款微处理器只有2300个晶体管,但是它开创了微处理器的发展之路。

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计算机硬件也从大型机、小型机发展到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

今天,我们可以使用手机完成很多复杂的计算任务,这离不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

2. 操作系统的发展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最重要的软件之一。

早期的计算机并没有操作系统,程序员需要手动管理计算机的资源。

1950年代,操作系统开始出现,但是它们只是一些简单的程序,例如Whirlwind操作系统。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操作系统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操作系统,例如IBM的OS/360、Unix和MS-DOS等。

这些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了更方便、更高效的计算环境,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今天,大多数计算机都使用Windows、Linux或macOS等现代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具有更多的特性和更加友好的用户界面,使得计算机使用变得更加方便。

3. 编程语言的发展编程语言是计算机程序的基础。

早期的编程语言包括汇编语言和Fortran等,这些语言具有很高的效率,但是编写复杂的程序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20世纪60年代,ALGOL 60语言和BASIC语言被发明出来,它们使得编写复杂程序变得更加容易。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编程语言被发明出来,例如C、C++、Java和Python等。

每种编程语言都有其特点和用途。

电脑硬件的由来和发展史

电脑硬件的由来和发展史

电脑硬件的由来和发展史
电脑硬件是现代计算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年的演进和创新。

最早的计算机硬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的计算机还是巨大的机器,主要由电子管构成。

这些巨大的机器需要大量的空间和能源,而且非常昂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变得更加小巧、更加高效,硬件的发展也变得更加快速。

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中开始使用晶体管,这种硬件比电子管更加节省空间和能源。

在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中开始使用微处理器,这种硬件可以使计算机的速度更快、运算更稳定。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开始使用集成电路,这种硬件可以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起,从而减少了空间占用和能源消耗。

同时,计算机的内存和存储设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使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更加快速。

21世纪初,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人们开始使用固态硬盘和云存储来代替传统的硬盘和存储设备,这些硬件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空间占用,并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硬件的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计算机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任务和数据。

总之,电脑硬件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人类科技不断进步的魅力和力量,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的计算机体验。

- 1 -。

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硬件、发展史)

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硬件、发展史)
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大体评价计算机的性能。 1.字长 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 (8、16、32、64) 2. 主频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机运算速度的快慢,主频越高,微机的 运算速度就越快。(1.8GHz,4.4GHz) 3.内存容量 (2、4、6、8GB) 4.存取周期 (越短越好、速度越快) 5.外存储器的容量(500GB,1TB,120GB固态硬盘) 6. 显卡 (独显、集显,显存2G、4G、6G、8G) 7.软件配置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1TB=1024GB,1PB=1024TB,1EB=1024PB,1ZB=1024EB,
1-7
光驱:从1991年光驱诞生到现在,种类已 经发展到CDROM、DVDROM、CDRW、 Coombo、DVDRW、Rambo、蓝光光驱 等。
10亿次/秒
1997年 “银河Ⅲ”
130亿次/秒
2000年 “神威Ⅰ”
3480亿次/秒
2004年 “曙光4000A” 11万亿次/秒
2010年 “天河一号” 2570万亿次/秒
2013年 “天河二号” 3.39亿亿次/秒
2016年 “神威·太湖之光” 9.3亿亿次/秒
世界排名第48位
世界排名第1位 世界六连冠 世界排名第1位
1-7
TPU [高性能处理器]
Tensor Processing Unit,是谷歌打造的 处理器,是专为机器学习量身定做的,执行每 个操作所需的晶体管数量更少,自然效率更高。
训练AlphaGo、Alpha
1-7
SK海力士(SK Hynix): 2015年单条最大128GB
1-7
1-7
也称为计算机视频卡 黄仁勋

计算机硬件发展史

计算机硬件发展史

计算机硬件发展史计算机硬件发展史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它能够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存储任务。

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计算机的硬件是其技术核心,它与软件协同工作,才构成了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一、第一代计算机(1943年-1957年)第一代计算机采用了真空管技术作为基本元件。

这种计算机非常庞大,而且制造成本很高,因此普及度不高。

这种计算机的主要代表是ENIAC。

二、第二代计算机(1957年-1963年)第二代计算机采用了晶体管作为基本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制造成本也大为降低。

典型的第二代计算机有IBM 7094和UNIVAC 1107等。

三、第三代计算机(1964年-1971年)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了集成电路(IC)技术,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存储容量大大提高。

此时期的计算机,比较典型的有IBM System/360和CDC 6600。

四、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1983年)第四代计算机开始使用了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是一种可以集成计算机处理器的电子器件,它将计算机处理器缩小到了一个芯片上。

这一时期,典型的计算机有DEC PDP-11和Intel 4004等。

五、第五代计算机(1983年至今)第五代计算机的特点是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高速缓存、多重处理器和快速通讯等技术,使得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存储容量有非常大的提高。

此时期的计算机系统有Cray-2、IBM PC和Apple Macintosh等。

总的来说,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大量的技术革新,每一个阶段都建立了起来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计算机硬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技术和新的应用需求。

计算机的发展史及基本操作

计算机的发展史及基本操作

计算机的发展史及基本操作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ENIAC和PC机比较 ENIAC PC机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重量 30吨 10kg 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二、计算机发展历史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4、第四代计算机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三、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2 计算机特点 1、具有逻辑判定能力,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地进行工作 2、运算速度快 3、计算精度高 4、存储容量大,记忆能力强§3 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教学 5、办公自动化 6、人工智能§4 计算机组成一、PC机硬件基本配置 1、主机:机箱、电源、主机板、CPU、内存、接口卡、硬盘、软驱、光驱 2、显示器 3、键盘、鼠标 4、音箱、打印机二、PC机主要部件与技术指标1、 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做在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中,称为中心处理器CPU,也即微处理器;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用于数据的加工处理并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CPU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档次;反映CPU品质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主频与字长; 1字长:CPU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bit ,它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和运行速度; 2主频: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单位是MHz;主频越高,CPU速度就越快; PC 机中用过的CPU CPU 字长位主频MHZ 兼容芯片 8088 准16 位 5 80286 16位 7~15 80386 32位 20~33 AMD、IBM、Cyrix 80486 32位 25~100 5X86 Pentium586 64位 66~166 6X86、K5 Pentium MMX 64位 166~233 PⅡ赛扬 64位 233~600 K6 PⅢ 64位 600~800 K72、主机板主机板上有CPU插座、内存插座、ROMBIOS、 CMOS及电池、输入输出接口和输入输出扩展槽系统总线等PC机的主要部件;不同档次的CPU需用不同档次的主机板;机板的质量直接影响等PC机的性能和价格;流行的主机板生产厂家有华硕、技嘉等3、内存储器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中的信息是用“1”和“0”组成的二进制的形式来表示,一个二进制位为1 bit比特 ; 存储器所能容纳的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度量单位是“字节”BYTE;八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 1 KB千字节 = 1024 字节 1 MB 兆字节 =1024 KB 1 GB千兆字节 =1024 MB 内存储器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PC机的内存做成内存条形式,目前流行的内存条容量有64MB,128MB;不同档次PC机的内存条不兼容引脚;4、外存储器:又称为辅助存储器;用来存储大量的暂时不处理的数据和程序;外存储容量大,速度慢,价格低,在停电时能永久地保存信息; 最常用的外存储器是软磁盘、硬磁盘和光盘; 硬盘:其特点是固定密封、容量大、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磁盘片和驱动器做在一起;又叫固定盘;硬盘是PC机主要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用户数据等存放的地方;目前流行硬盘的容量有6、3、8、2、10、15GB等;闻名品牌有IBM、 Seagate 希捷、Quantum昆腾、Maxtor 钻石等软盘驱动器:软盘容量小、速度低,但价格便宜、可脱机保存、携带方便,主要用于数据后备及软件转存;目前PC机所用的软盘都是3.5英寸软盘,容量为1.44MB;在3.5英寸磁盘中写保护口打开时为写保护; 光盘驱动器:目前PC机所装的光盘都是只读光盘CD-ROM,速度为24速到40速;5、键盘和鼠标器 1键盘:键盘一般使用101~104键,有大小两种插口,某些品牌机使用小插口; 2鼠标: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式两种,一般使用比较便宜的机械式鼠标;插口有矩形COM 口和小圆形两种,某些主机板没有小圆形鼠标插座;6、显示器显示器:除了笔记本电脑使用液晶显示器以外,台式机一般使用与电视机相似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目前PC机都采用彩色显示器,大小为14、15及17英寸; 显示卡:显示器需要通过显示卡与主机相连,若用于图象处理或大型游戏,需采用较好的显示卡;7、打印机针式打印机:价格低,但噪声大,打印质量差; 喷墨打印机:价格低,噪声小,打印质量好,可打印彩色,适合家庭使用,但消耗费用高墨盒贵; 激光打印机:速度快,分辨率高,无噪声,价格高,难实现彩色打印;8、机箱与电源机箱有立式与卧式两种,目前PC机的机箱与相应电源及主板配套都是ATX机箱,具有节能功能,其开关为软开关按钮,关机时机内还带电;几年前的机箱则是AT机箱,采用硬开关;9.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技术是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各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 多媒体的硬件设备有光驱、声卡、音箱、图象采集卡、电视卡、触摸屏等;目前一般的家用机都有前三项部件,可以播放音乐和电影VCD;三、软件系统1、软件定义所谓软件就是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各种程序系统和文档资料;它和硬件有密切的联系,没有软件的硬件称为“裸机”,没有任何用处;同样的硬件,配置不同的软件,其功能也大不一样;如DOS与Windows;2、计算机软件分类: 系统软件:治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以及开发其它软件的软件;有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程序、支持软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操作系统,它是控制和治理计算机的核心;用来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进行统一的治理和调度;它也是人和计算机的操作界面,我们使用计算机就是和操作系统打交道,我们学习使用计算机就是学习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UNIX等;目前普遍使用Windows 98/95; 应用软件: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如财务软件、学籍治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可以由用户自己编制,也可以由软件公司编制;如 Microsoft office 就是微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包,包括字处理软件 Word、表格处理软件 Excel、演示软件 Powerpoint等;第二章 Windows98 §1 Windows98 入门一、Windows98的启动和退出 1、启动:打开电源开关后等待一分钟左右,系统自动进入Windows 98登录界面,用鼠标左击确定按钮或按键盘上的Enter键; 2、退出:先退出所有应用程序,再按Alt F4键或用鼠标依次左击:开始按钮→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是注重:不要在退出Windows 98以前直接关机或按“Reset”按钮二、Windows98基本界面1、桌面2、图标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回收站3、开始按钮:程序、查找、文档、运行、帮助4、任务栏:任务按钮:快速启动栏中英文输入法标志时间标志§2 Windows98基本操作功能键盘区编辑键区打字机键盘区 fficeffice" /> ○○○一、键盘介绍 1、Enter 键:回车,确认命令、段落结束换行 2、Shift 键:换档,按下此键,可输入表示上档符号或改变字母大小写; 3、CapsLock键:字母锁定,按此键可切换字母大小写;注重对应的CapsLock 指示灯; 4、放弃键Esc:放弃操作; 5、空格键:产生一个空位置; 6、删除键Delete: 删除选中对象或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7、插入键Ins:插入/替换状态切换; 8、退格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9、PgDn/ PgUp:屏幕画面向下/上翻滚一页; 10、Tab键:输入制表符,使光标进一大格; 11、Home/ End :光标移到行首/行末; 12、光标键:光标上、下、左、右移动; 13、控制键Ctrl及变换键Alt :通常和其它键配合来实现非凡功能,如快速功能选择等; 14、功能键:F1~F12二、鼠标操作 1、左击单击:选中某个对象或启动按钮 2、双击:启动某个对象选中 Enter 键 3、右击:启动快捷菜单 4、拖动:按住左键不放,移动鼠标把对象拖到某个位置再松开;可改变对象位置或大小;三、开始菜单 1、程序:显示可运行的程序清单 2、文档:显示近段时间打开过的文档 3、设置:对计算机进行设置 4、查找 5、帮助 6、运行 7、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四、桌面图标的操作 1、排列图标:右击桌面→排列图标→按名称等 2、图标换名:右击图标→重命名→输入新名字 3、删除图标:左击图标→Delete 4、增加图标:右击桌面→新建→快捷方式 5、运行:双击图标 6、改图案:右击图标→属性→快捷方式→更改图标→选取合适图案→确定--------------------------------------------------------------------------------§3 Windows98应用程序简介一、Windows98应用程序 Windows98应用程序有记事本、写字板、计算器、画图、游戏等; 启动步骤:开始→程序→附件→应用程序二、窗口特性 1、控制菜单图标:窗口左上角,左击此图标有一菜单; 2、标题栏:窗口最顶端 3、最大化还原、最小化、关闭按钮:在窗口右上角,最大化按钮是三个按钮的中间一个,可把窗口扩大成跟桌面一样大,扩大后此图标变成还原按钮,还原按钮可把窗口还原成扩大以前的大小;最小化按钮是三个按钮的左边一个,它可把窗口缩小并放在任务栏上,要把最小化后的窗口还原,只要用鼠标左击任务栏上相对应的窗口;关闭按钮是最右边一个,用来关闭窗口; 4、菜单栏 5、工具栏 6、垂直、水平滚动条 7、状态栏三、活动窗口与非活动窗口: 1、活动窗口:可以在其中进行操作的窗口叫活动窗口,每个时间只有一个活动窗口,活动窗口标题栏为兰色; 2、活动窗口的切换:单击非活动窗口、单击任务栏、 Alt Tab 、 Alt Esc四、退出程序单击关闭按钮、双击控制菜单图标、文件→退出;五、计算器 1、启动步骤: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 2、类型选择:查看→标准型/科学型六、游戏 Windows98的游戏有扫雷、纸牌、空档接龙、红心大战 1、启动:开始→程序→附件→游戏→游戏名 2、学习游戏方法:帮助→帮助主题→目标/规则/显示§4 记事本及中文输入一、进入记事本:1、进入: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进入记事本并新建一个”无标题“文档;2、记事本的文档:用记事本所写的文章称为文档;记事本的文档是一个纯文本文件.TXT,即只有文字及标点符号,没有格式;3、记事本的文档操作: 1新建文档:文件→新建 2打开文档:文件→打开→选择要打开文档的路径即文件保存在计算机里的位置→找到并选中此文档→打开 3保存文档:文件→保存→选择要文档保存的路径→在文件名一栏中输入文档的名称→保存;只在第一次保存时需进行后四步操作; 4另存为:操作跟第一次保存操作相同,另存为操作是把原文档更换文档名称或文档路径后重新存储;二、中文输入法1、中西文的切换: 1中西文的切换:按 Ctrl 空格键或则单击任务栏的文字切换按钮En →选择输入法 2中文输入法切换:按Ctrl Shift键或则单击任务栏的文字切换按钮En→选择输入法2、输入法状态图标 1输入法标志 2输入法切换 3全/半角切换 4中/西文标点切换 5小键盘三、智能ABC输入法 1、智能ABC输入法的两大特点:音形混合、智能词组 2、智能ABC输入法的帮助获得:右击输入法标志→帮助→双击输入法入门 3、智能ABC输入法的输入过程: 1小写状态 CapsLock指示灯不亮,输入法标志不是“A” 2按拼音或音形混合规则输入代码 3按空格键,从汉字列表中选择所需的汉字,若找不到可按“=/-”或“PageUp/Down”键翻页 4、智能ABC音形混合输入 1规则:汉字的声母加一到两个笔划代码八笔划; 2八笔划代码表笔形代码笔形笔形名称实例注解 1 一P 横提二、要、厂、政“提”也算作横 2 │竖同、师、少、党 3 ノ撇但、箱、斤、月 4 、è点捺写、忙、定、间“捺”也算作点 5 ┐折竖弯勾对、队、刀、弹顺时针方向,多折笔画,以尾折为准,如“了” 6 L 弯匕、她、绿、以逆时针方向,多折笔画,以尾折为准,如“乙” 7 十Î叉草、希、档、地交叉笔画只限于正叉 8 口方国、跃、是、吃四边整洁的方框取码时按照笔顺;含有笔形“十7”和“口8”的结构,按笔形代码 7 或 8 取码,而不将它们分割成简单笔形代码 1~6 ; 5、音形混合输入例宁 n44 波b44 山s2 国g8 家j44 地d71 6智能词组输入能用词组的地方,尽量用词组输入全拼音或音形混合;原来词组库没有的词组,可以自己创造,新词用过后,能自动记忆,可以和基本词汇库中的词条一样使用;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z’hrmghg 注重: 1当无法区分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时,两字之间用分隔符“‘”分开,如“中华”z'h;“平安”p'an; 2在新词输入选择过程中,假如结果与用户需要不符,可用退格“←”键进行干预后重新选择; 7、非凡符号输入方法右击小键盘→选择单击符号类→单击小键盘 8、智能ABC属性设置方法右击智能ABC标志→属性设置四、文本文档的修改 1、光标的移动: 1利用光标上、下、左、右箭头键可使光标移动一格; 2Home键:光标移到一行最前面; 3End键:光标移到一行最后面; 4PageUp及PageDown 键:上/下翻一页; 5鼠标单击字符位置; 2、滚行及翻页光标不动:鼠标单击滚动条 3、插入字符:可与输入一样在文本的光标前面插入任意字符; 4、删除字符:用退格“←”键可删除光标前面字符,用“Delete”键可删除光标后面字符;五、文本块操作—文本的选择、剪切、复制、与粘贴所谓文本块指的是把指定的某部分文本以反白显示选中,然后进行移动或拷贝; 1、文本块的定义选中: 1拖动鼠标:移动鼠标到要选的文字块头,按下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到文字块尾再放开,使文本以反白显示; 2光标键移动到要选的文字块头,按下Shift键不要放,然后移动鼠标到文字块尾单击; 2、文本块操作 1文本块的移动:选中文本→编辑→剪切→光标移到目标位置→编辑→粘贴 2文本块的复制:选中文本→编辑→复制→光标移到目标位置→编辑→粘贴 3、关于剪贴板剪贴板是内存中一块非凡的区域,可以把选中的文本或其它对象保存到剪贴板中,再把它们粘贴到目标位置; 剪切:把选中对象移到剪贴板,原来内容消失; 复制:把选中对象移到剪贴板,原来内容仍存在; 粘贴:把剪贴板内容移到目标位置,剪贴板内容仍存在; 剪贴板中只能存放一个内容,新的一次剪切或复制,都会使剪贴板的内容改变; §5 画图一、画图程序的启动:开始→程序→附件→画图二、画图窗口 1、菜单栏 2、工具箱 3、颜料盒:在绘画中,我们经常要改变颜色;为改变颜色,我们可以移动鼠标到颜料盒的任何一种颜色,单击左键指定前景颜色或单击右键指定背景颜色; 4、状态栏:在上面会显示各种工具的作用及坐标位置; 窗口内容的隐藏与显示:查看→工具箱 /颜料盒 /状态栏三、利用工具箱画图 1、文字输入 1输入过程: 1单击“文字”工具工具框的“A”处 2用鼠标在绘图区中拉出一个虚线文字 3在文字框光标位置输入汉字或西文字符 2利用字体工具栏改变字体:字体、大小、加粗、倾斜、下划线、竖排 3改变其颜色:左击颜料盒的对应颜色注重:鼠标在文字框外面点一下,文字框消失,结束这次文字输入过程;字体大小及颜色都不能改变了; 2、画各种线条和图形 1单击工具箱的相应图标铅笔、刷子、直线、矩形、椭圆、多边形 2按下左键并拖动鼠标,使线条或图形足够大小,松开左键即可; 3单击工具箱下面的选择栏可改变线条粗细或图形外形设置; 4左击颜料盒的对应颜色可改变图形的颜色; 3、喷枪和颜料罐 1喷枪:用喷枪在绘图区中点一下,该处就会出现一簇彩色细点,其大小和颜色由工具箱下面的选择栏和颜料盒设定; 2颜料罐用颜色填充:用颜料罐在一个封闭图形中点一下,该图形就被颜料盒设定的颜色填充;若点在不封闭图形上,整个绘图区就会被颜色填充; 4、图形擦除 1利用工具框的橡皮,可擦除绘图区中的图象,橡皮的大小可用鼠标在工具箱下面的选择栏选择; 2橡皮擦除以后的颜色即“背景颜色” 3擦除绘图区中的全部图象:编辑→全选→Delete或图象→清除图象 5、对图形的细微处进行修正:利用放大镜放大图象后再用铅笔修正擦除可将前景色设成背景颜色后再修正; 6、取色:此工具可将现有图象中的某一点颜色设成前景色;四、块操作 1、块定义:单击“选定”或“任意外形裁剪”工具,绘图区的鼠标变为十字形;移动鼠标到要裁剪的矩形块的左上角,按下左键往右下角拖,会出现一个虚线方框,松开左键,方框里面的内容就被选定为图象块; 2、块移动与块复制将鼠标移到块内任意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图形块跟着移动,松开左键,图形块即固定在那里;在拖动鼠标时按Ctrl键,即可复制块内容; 或:编辑→复制→编辑→粘贴 3、块删除:按Delte键可删除所定义的块内容;五、图象变换利用图象菜单可以对已有的图象进行变换; 1、翻转/旋转选定图象→图象→翻转/旋转→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按一定角度旋转→确定;若不选定图象块,则对整个图象翻转; 2、拉伸/扭曲:选定图象块→图象→拉伸/扭曲→水平/垂直→输入大小值→确定; 若不选定图象块,则对整个图象变换; 3、撤消前一次操作:编辑→撤消六、图象属性设置: 1、设置画面的大小:图象→属性→选择大小单位一输入宽度与高度值→确定; 2、设置图象颜色黑白或彩色:图象→属性→黑白/彩色→确定;七、把其它图象文件粘贴到画图窗口中编辑→粘贴自八、将图象设置为墙纸文件→设置为墙纸§6 资源治理器一、文件及其存放 1、文件:在 Windows 98中,所有信息程序、数据、文本都是以文件形式存在磁盘上的;文件是一组信息的有序集合; 2、文件名:每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名,文件名可以用英文或汉字取,最好不超过4个汉字8个英文字母多数文件还有一个扩展名,扩展名表示这个文件的性质:如.DOC是Word文档;.EXE或是程序文件; 3、文件夹:文件存放在文件夹中,在DOS中叫子目录; 4、树形目录结构:为了有效的组织文件存放,文件夹目录采用层次结构;每个磁盘的根部可以直接存放文件,叫做根目录;根目录下面还可放子目录文件夹,子目录下面还可再放子目录文件夹……二、文件及文件夹的治理——资源治理器文件及文件夹是PC机的重要软件资源,它们可以用资源治理器或“我的电脑”来治理; 1、资源治理器的启动鼠标右击“我的电脑”→资源治理器或:开始→程序→资源治理器或:鼠标右击“开始”→资源治理器 2、资源治理器窗口:除了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外其工作区分为左、右两栏,左边为目录树窗口,右边为文件窗口; 3、目录树的打开与收缩:单击文件夹左边的“”或“-”; 4、文件的四种查看形式:通过“查看”菜单或工具栏选择 1大图标 2小图标 3列表 4具体资料:可显示文件名、文件大小、类型及修改建立时间;三、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和查找 1、浏览:可通过我的电脑或资源治理器查看文件太多时可使用滚动条; 2、查找: 1知道文件存放位置的可浏览我的电脑或资源治理器; 2只知道名称、不知道存放位置的,可使用开始菜单中的查找功能:开始→查找→选择搜索区域一输入查找名称→开始查找;名称不全面的可用“”或“”来代替;“”表示一串字符串;“”表示一个字符;如查找以“S”开头的文件即在查找名称框中打入S.四、对象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单击对象,使它变成兰底白字,叫做这个对象被选中;对文件或文件夹的改名、删除、移动、复制等所有操作,都需要先选中对象; 1、选择对象 1单击对象,可选中一个对象; 2在单击对象时,按住Ctrl键,可选中多个对象; 3若要选中一片对象,可先单击最前面的对象,按住Shift键,单击最后的对象,也可按住鼠标左键在对象区的右上角拖到左下角放开; 2、当前目录:单击目录树窗口的一个目录文件夹,该目录被选中文件夹打开这个目录称为当前目录;当前目录也显示在地址栏中;五、文件或文件夹的新建、删除、改名 1、新建:选定新建位置→单击文件/右击文件窗口→新建→文件夹/文件类型→输入文件/文件夹名 2、改名选中改名对象→右击→重命名鼠标在改名对象上多按一会放开 3、删除 1选中对象→按Delete/单击工具栏上删除按钮 2选中对象→单击文件/右击→删除六、文件及文件夹的移动与复制 1.移动 1选中对象→按住鼠标左键把它们拖到目的地在同一盘中 2选中对象→右击/常用工具栏/编辑菜单→剪切→目的地→粘贴; 2.复制 1选中对象→按住Ctrl键并用鼠标把它们拖到目的地; 2选中对象→右击/常用工具栏/编辑菜单→复制→目的地→粘贴; 注重:复制、剪切以后都要使用“粘贴”才有效果; 例把硬盘上的文件或整个文件夹复制到软盘 1使用前面文件夹复制的两种方法中的一个; 2选中对象→右击→发送→3.5英寸软盘A七、文件及文件夹的属性 1、属性查看 1选中对象→鼠标右键→属性 2选中对象→工具栏的属性按钮 2、属性种类:存档;只读;隐藏;系统八、其它操作 1、工具栏中的其它功能按钮:向上、后退、撤消、查看; 2、在资源治理器中直接启动应用程序文件及文档文件; 双击需启动的文件; 若文档文件没有对应的应用程序,系统会提醒你选择一个可对它进行操作的应用程序;而且以后始终用此程序打开这类文档文件相同的扩展名; 3、创建快捷方式 1利用在资源治理器创建快捷方式:按住鼠标左键将文件或文件夹拖到桌面上; 2在桌面上创建:右击桌面→新建→快捷方式→浏览→找到文件所在位置文件夹→打开→输入快捷方式名称→完成 3快捷方式的删除:选中图标→按Delete键九、硬盘的文件组织目录治理 1、根目录下只存放必需的系统文件 , 2、系统软件和用户自己的文档文件要存放在不同的子目录文件夹中,不要把用户文档放在系统软件文件夹中; 3、每个用户都要有自己的文件夹,当文件很多时要建立多级文件夹子目录,各种文档分别存放;4、当有多个逻辑盘时,系统软件与用户文件应存放在不同的盘上;一般C盘只存放系统软件; §7 改变Windows98的设置一、总的设置方法:一般可通过“控制面板”设置,进入“控制面板”的方法是:开始→设置→控制面板; 或:双击“我的电脑”→双击控制面板;二、日期和时间的调整 1、设置界面的进入双击任务栏右边的时间标志控制面板→双击日期/时间 2、调整日期:选择年、月、日 3、调整时间:用拖动鼠标方法选中小时或分,然后从键盘输入;三、显示器及桌面主题的改变 1、设置界面的进入控制面板→双击显示/桌面主题, 或:右击桌面→属性 2、桌面背景及墙纸选择:显示属性→背景→墙纸→选择HTML文档或图片→确定 1利用“浏览”可使用其它图片文件作为墙纸; 2“显示”有“居中”、“平铺”、“拉伸”三种选择; 3、屏幕保护:显示属性→屏幕保护程序→选择屏幕保护程序→确定 1可调整等待时间最小1分钟 2可使用密码保护四、键盘的设置:控制面板→双击键盘字符重复延时及字符重复速度调整:“速度”“语言”对话页:同“输入法”设置对话框。

计算机硬件历史回顾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硬件历史回顾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硬件历史回顾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硬件历史回顾: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作为计算机技术的核心部分,计算机硬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演进。

本文将回顾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机械计算机到今天的高性能计算机。

一、早期机械计算机时代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机械计算机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首次尝试。

代表性的机械计算机有巴贝奇的分析机和赫尔曼·霍普的制表机。

这些机械计算机通过齿轮、滑动规、凸轮等机械零件进行计算,速度缓慢且功能有限。

二、电子管时代20世纪40年代,电子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代表性的电子计算机有ENIAC、EDVAC和UNIVAC等。

电子管是一种用来放大、开关和控制电流的器件,在计算机中用于实现逻辑门和存储设备。

电子管计算机的庞大体积、高功耗和不稳定性是其主要的缺陷。

三、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标志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重大突破。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IBM 7090和DEC PDP-1等。

晶体管是一种可控硅器件,取代了电子管的使用。

相比电子管,晶体管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使得计算机硬件更加稳定和高效。

四、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末,集成电路的问世彻底改变了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面貌。

集成电路是将多个晶体管、电容器和电阻器等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IBM System/360和DEC PDP-8等。

集成电路的出现使计算机硬件更加紧凑、高效和可靠,为计算机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五、微处理器时代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发明开创了计算机硬件的新纪元。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IBM PC和Apple II等。

微处理器是一种将中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设备,使得计算机硬件变得更加便携、易用和高性能。

微处理器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使计算机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研究报告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研究报告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研究报告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阐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1. 电子管时代在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是电子管,这时代的计算机体积庞大,功耗高,价格昂贵。

ENIAC就是电子管时代的代表,由于它的庞大体积和高昂价格,只有少数大型机构和政府才能承担。

2. 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发生了重大变革,晶体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价格也更加实惠。

IBM公司的System/360就是晶体管时代的代表,它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配置,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

3. 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价格更加实惠。

DEC公司的PDP-8就是集成电路时代的代表,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小型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4. 微处理器时代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加丰富,价格更加实惠。

Intel公司的8080就是微处理器时代的代表,它是世界上第一款通用微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5. 集群计算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兴起,集群计算成为了计算机发展的新趋势。

Google公司的MapReduce就是集群计算时代的代表,它采用分布式计算的方式,可以处理大规模数据,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

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1. 汇编语言时代在电子管时代和晶体管时代,程序员需要直接编写机器语言,编写过程繁琐,容易出错。

20世纪50年代,汇编语言的发明让程序员能够使用符号来代替机器语言,编写程序更加方便。

2. 高级语言时代20世纪60年代,高级语言的发明使得程序员可以使用更加简洁明了的语言来编写程序。

Fortran、COBOL、BASIC等高级语言应运而生,极大地提高了程序员的工作效率。

2024年度计算机的发展史(PPT课件)

2024年度计算机的发展史(PPT课件)

2024/3/24
7
晶体管的发明与影响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 特·布拉顿发明了晶体管。
晶体管的发明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它奠 定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
晶体管的出现使得电子设备的体积大大缩小,同时提 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2024/3/24
8
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业奠定了基础。
2024/3/24
18
个人电脑的普及与发展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 个人电脑开始兴起,如Apple I、 IBM PC等。
2024/3/24
个人电脑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核 心部件,具有体积小、价格适 中、易于使用等特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 加剧,个人电脑的性能不断提 高,价格逐渐降低,逐渐普及 到家庭和企业。
2024/3/24
03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2005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加速了
国际化进程和品牌提升。
30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3/24
31
80%
可靠性、稳定性提高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使得 计算机硬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得到 显著提高,减少了故障率。
2024/3/24
23
当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微型化、便携化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计算机正朝着微型化、便携化的方向发展。
2024/3/24
智能化、网络化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计算机向智能化、网络 化方向发展。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 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名
为"TRADIC"。

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历史回顾

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历史回顾

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历史回顾计算机硬件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它的发展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回顾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演变历史,探讨其对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贡献。

一、早期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在计算机产业的初期,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相对缓慢。

二十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大型计算机占据主导地位。

最早的电子计算机如ENIAC和UNIVAC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作为核心元件。

真空管虽然功耗高、容易损坏,但它们带来了计算速度的巨大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1950年代开始出现了晶体管技术的突破。

晶体管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硬件变得更加稳定可靠,而且尺寸更小。

大型计算机逐渐向小型化发展,也为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奠定了基础。

二、集成电路的应用和计算机个人化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IC)成为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关键突破。

集成电路将一片片电子器件集成在同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集成度和性能。

从此以后,计算机的功能逐渐增加,计算速度也不断提升。

1971年,英特尔公司发明了第一款微处理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中央处理器(CPU)。

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个人化。

微型计算机开始普及,人们可以在家里和办公室使用个人电脑来处理文档、浏览网页和玩游戏。

三、计算机硬件发展的新里程碑:图像处理和云计算20世纪80年代,图像处理成为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新兴领域。

图像处理芯片的应用使得电脑能够处理更复杂的图像和视频,使得游戏、动画和多媒体应用得以迅速发展。

图像处理的发展为电影、电视和娱乐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21世纪,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将计算机硬件的应用推向了新的高度。

云计算基于互联网,通过将大量的计算和存储任务分布到多个计算机上,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云计算技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弹性和高性能的计算服务,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硬件技术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

计算机发展史简介计算机是在机器和人之间进行信息处理的设备,虽然计算机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比如古希腊的阴影时钟、巴比伦的太阳钟等,但是现代的计算机发展是从机械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再到今天的微型计算机、互联网、移动设备等逐步发展而来的。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来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历程。

一、机械计算机(1642-1890)在机械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只能手工计算,这种计算方法非常耗时间,也容易出错。

因此,机械计算机的出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帕斯卡计算器(1642)法国科学家帕斯卡设计的帕斯卡计算器是一种早期的机械计算机,它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并且自带进位和借位。

2、莱布尼茨计算器(1673)德国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莱布尼茨设计了一种型号小巧、结构简单的计算器,能够进行四则运算和函数计算。

3、雅卡尔多计算器(1820)法国工程师比泽尔发明了一种能进行乘、除、开平方、立方等乘除运算的雅卡尔多计算器,这种计算器在当时曾创下了计算速度之最。

二、电子计算机(1937-1945)电子计算机是指利用电子元件进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不同于机械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具有高度的可编程性、大规模并行、计算速度快等特点,因此逐渐取代了机械计算机。

1、Atanasoff-Berry计算机(1937)美国物理学家阿塔纳索夫和工程师贝瑞发明了Atanasoff-Berry计算机,它是一种电子计算机,利用了二进制和光电传输的原理,可以进行基本的计算,但是它还没有被广泛应用。

2、冯·诺伊曼体系结构(1945)1945年,冯·诺伊曼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的设计方案,将存储器和运算器分离开来,这种计算机被称之为是最早的存储程序计算机,这一设计方案至今仍然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

3、恩尼阿克计算机(1945)美国宾州大学的工程师冯·恩尼阿克设计了一种巨型的电子计算机,叫做恩尼阿克计算机,它占地约18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可以完成复杂的数学运算。

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趋势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趋势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趋势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如计算盘等。

然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

1. 第一代计算机(1940年代-195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是由真空管构成的巨型机器,如ENIAC。

这些计算机体积庞大、能耗高,性能较低。

2. 第二代计算机(1950年代-1960年代):第二代计算机开始使用晶体管代替真空管,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小。

同时,采用批处理技术,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3. 第三代计算机(1960年代-1970年代):第三代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使得计算机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提升。

同时,出现了多用户和分时操作系统。

4. 第四代计算机(1970年代-1980年代):第四代计算机出现了微处理器,计算机成本下降,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

此外,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发展也起步。

5. 第五代计算机(1980年代至今):第五代计算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包括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改进,计算能力不断提高,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 更小、更强大的计算机:计算机的体积将继续缩小,同时性能将不断提升,趋于更加强大。

2. 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硬件和算法的不断改进,人工智能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医疗、机器人等。

3. 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机,具有超强计算能力。

虽然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但研究人员对其发展寄予厚望。

4.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提高,云计算将继续发展,提供更为灵活和高效的计算资源。

同时,边缘计算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将计算资源更靠近用户。

5. 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将大量的传感器和计算能力引入到日常生活中。

总之,计算机的发展将持续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史
第1页
计算机的发展
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快速、高效、准确地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字化电子设备。

计算机的发展共经历了以下几代的发展。

✧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
—1958年)。

这一时期计算机的主
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器件,运算速度一般是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

✧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9
—1964年)。

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
的基本器件为晶体管,因而缩小了
体积,延长了寿命,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可靠性,而且价格不断下降。

✧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
机时代(1965—1970年)。

这一
时期的计算机硬件采用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IC )作为基本器件,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寿命更长,功耗、价格进一步下降,而速度和可靠性相应地有所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 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1971—)。

采用大规
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中央处理器CPU 高度集成化是这一时期的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智能计算机能够根据存储的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

同时,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使人们能够使用语言、图像、视频等更为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智能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具备人工智能,能够像人一样进行思维,并且运算速度极快。

计。

计算机硬件发展历史

计算机硬件发展历史

计算机硬件发展历史
好的,我会尽力按照你的要求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从原始资料中收集数据并分析计算机硬件发展的历史。

以下是我的研究结果:
计算机硬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当时,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使用电子管开发出电子设备,包括无线电和电话交换机。

在20世纪50年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这是现代计算机硬件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计算机硬件开始出现变化。

在1951年,第一台商用计算机UNIVAC I 问世,它使用了电子管实现计算功能。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硬件也随之升级。

1960年代是计算机硬件发展的重要时期,IBM公司推出了System/360 系列计算机,这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机架构,使用可编程的芯片代替了以前的定制电路,从而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性能。

1970年代,计算机硬件开始进入个人计算机时代,最著名的产品是Apple II 和Commodore PET。

这些计算机使用的是微处理器,它们可以在单个芯片上处理所有计算功能。

然后,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个人电脑IBM PC,这是一款同时支持软件和硬件开发的标准化计算机。

1980年代至今,计算机硬件不断发展。

其中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各种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并且不断加入新的功能和特性。

总的来说,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变革和革命,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个人计算机到云计算和物联网。

今天,计算机硬件正在不断地演变,并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讲义(PPT 40页)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讲义(PPT 40页)
现行的最新的系统版本是Mac OS X v10.4.2。只能运行在 PowerPC G3以 上处理器的苹果机上,苹果公司正在跟Intel合作,表示以后 苹果机会采用x86处理器。
Solaris 开发商 SUN
最早也是基于BSD Unix开发的,那时就直 接叫Sun OS,从Sun OS5以后就以Solaris的 名字面市,从Solaris10开始它也是免费开源的 软件了,开始主要是为SPARC和x86写的,后来 经过一些改动也可以支持一大批的处理 器.Solaris10开始支持64位处理器.
HP-UX 11.00也有32位版本,使得基于32位PA-7X00系统 也可以得到HP-UX 11.00的新功能和特色;基于PA-8X00的K 系列和T系列系统的客户要在HP-UX的32位或64位版本之间 做出选择。惠普公司单机系统性能在工业界领先 (39,469TPMS)的V系列系统,只可以运行64位的HP-UX 11.00。 主要运行于HP公司的PA-系列处理器以及Intel的奔 腾系列处理器上.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史计算机计算机的历史?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计算机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现代计算机问世之 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 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
NetBSD 开发者 NetBSD小组
NetBSD是一种完全免费的类UNIX操作系统, 它是一个重于夸平台应用的 BSD分支,它支持50多 种硬件平台,具有高度可移植性和硬件平台兼容性. 它可以运行在从64位alpha服务器到手持设备的多 种硬件平台上. NetBSD的清晰设计以及它的众多高 级特性使得它不论作为产品还是研究环境都表现得 非常出色。而且它对用户在资源上进行全方位的支 持。其上的应用程序很多都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

计算机硬件发展史与趋势

计算机硬件发展史与趋势

计算机硬件发展史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计算能力需求的增加,计算机硬件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猛。

从最初的大型机到今天的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计算机硬件在尺寸、速度和功能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本文将为您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史和未来趋势。

一、第一代计算机硬件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它体积庞大、功耗高,运算速度非常慢。

ENIAC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作为电子元件,真空管容易受损,需要经常更换。

第一代计算机硬件的特点是体积大、能效低、可靠性差。

这时的计算机只能由专业人员维护和操作。

二、第二代计算机硬件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硬件开始迈向第二代。

晶体管比真空管更小巧,速度更快,使用寿命更长。

这一代计算机硬件的电子元件开始趋向集成化,由于晶体管的特点,计算机的体积和功耗显著减少,计算速度和可靠性得到了改善。

三、第三代计算机硬件进入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诞生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硬件的开始。

集成电路将大量的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使得计算机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

第三代计算机硬件的特点是电路集成度高,性能大幅提升,能效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开始向个人用户普及,成为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

四、第四代计算机硬件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发明开启了第四代计算机硬件的时代。

微处理器是一个集成了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的芯片,代表着计算机硬件从大型机和小型机向个人电脑迈进。

计算机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用户可以自己操控计算机完成各种任务。

第四代计算机硬件的特点是运算速度更快、存储能力更大、体积更小,计算机硬件开始向多样化和可定制化方向发展。

五、第五代计算机硬件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第五代计算机硬件的时代。

第五代计算机硬件以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为代表,计算速度更快、能效更高、存储能力更大。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任务,并具备学习和推理的能力。

而量子计算则利用了量子力学的原理,能够在瞬间完成一些传统计算机难以完成的任务。

计算机硬件发展史概述

计算机硬件发展史概述

计算机硬件发展史概述航天学院物理电子学摘要:计算机硬件的性能直接决定着计算机的性能。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机械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时代,功能越来越强,性能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完善。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发展历程,性能1计算机的诞生1.1诞生历程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从17世纪初开始,欧洲一批数学家已经开始设计和制造能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机器。

最初,1614年苏格兰人John Napier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到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计算四则运算和方根运算的精巧装置,不久后有了计算尺的发明。

1642年,著名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计算尺的基础上,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一般认为这是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如图1.1所示。

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制成的演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1822年,英国人巴贝奇设计了能根据数学议程进行运算的差分机,后来又于1834年提出分析机的设想。

在这之后的一百多年,伴随着电磁学、电工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现代计算机的雏形逐渐形成。

图1.1帕斯卡的加法器1.2电子计算机的诞生20世纪30年代,随着数学和物理等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值分析得到重视,大量的运算迫切需要能替代人工运算的先进计算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军事科学技术对高速计算工具的需要非常迫切,比如导弹弹道问题就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去计算,电子计算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家谟克利和工程师埃克特领导数人花时3年多研制而成的,并被命名为ENIAC。

这台计算机含有电子管18000个,电阻和电容数万个,占地170平方米,功率为25千瓦,最初是用于计算导弹弹道和氢弹的研制。

当ENIAC公开展示时,一条炮弹的轨迹用20s就能算出,比炮弹本身的飞行时间还要短。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研究报告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研究报告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研究报告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

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期,其历经多次革新和演变,如今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介绍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的演变和变化。

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史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

最早的计算机是由机械和电子部件组成的,如巨型计算机。

这些计算机体积巨大,价格昂贵,只有少数机构和企业才能购买和使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

到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大量普及到家庭和企业中。

此后,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越来越快,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出现,如个人电脑、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存储容量不断增加,速度越来越快。

如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量子计算机等创新技术的出现,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史计算机软件是指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程序和数据。

软件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的软件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的,难以维护和升级。

1960年代,高级编程语言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如Fortran和COBOL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面向对象编程成为主流,Java和C++等编程语言应运而生。

此外,开源软件的兴起也是计算机软件发展史中的一大特点。

如今,开源软件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Linux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Apache服务器等。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也在不断加速,出现了各种新技术和新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

三、计算机软硬件的互动发展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在计算机硬件越来越强大的同时,软件也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例如,硬件的性能提高了,软件的功能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同时,软件的更新和升级也推动了硬件的升级和发展。

例如,新程序需要更高效的硬件支持。

此外,软硬件的互动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计算机技术的革新和变革。

计算机时代发展史

计算机时代发展史

计算机时代发展史计算机时代是指人类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计算的时代。

从最早的计算器到现代的超级计算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辉煌的历程。

本文将按时间顺序介绍计算机时代的发展史。

一、计算器时代计算器是计算机发展的起点。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代的埃及人就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埃及算筹。

这是一种可以进行简单计算的木制工具。

随着数学的发展,各种计算工具也相继出现,如中国的算盘、齿轮计算器等。

然而,这些计算器只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无法实现复杂的运算和数据处理。

二、电子计算机时代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1946年,美国的ENIAC电子计算机问世,被认为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

它体积庞大,重达30吨,占地面积达到1800平方英尺。

ENIAC采用了真空管作为计算元件,通过电子管的开关控制实现数据的计算和存储。

然而,由于真空管易损坏、发热量大等问题,ENIAC的使用效率并不高。

随后,随着晶体管的发明和应用,电子计算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51年,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的电子计算机UNIVAC I诞生。

晶体管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此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1958年,美国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商用计算机IBM 704,计算速度达到了每秒四万次。

此后,IBM相继推出了多款计算机产品,成为当时全球计算机市场的主导力量。

三、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计算机的规模进一步缩小,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集成电路是将多个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集成在一块硅片上的技术。

1964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采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System/360,它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发展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

集成电路的应用使得计算机的性能大幅提升,体积也大大缩小,价格也逐渐下降,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

四、个人计算机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的概念开始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硬件发展史--鼠标
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集成电路(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当价格不变时;或者说,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2个月翻两倍以上。

一、—Gordon Moore
应该说计算机学科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这个时期有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科学家奋斗在这个崭新的科学领域,他们中的杰出人物如Alan Mathison Turing(图灵)、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等后来都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

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在20世纪30-40年代已基本形成了。

人们常把今天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这是因为他最先提出“程序存储”的光辉思想,即把计算程序也用数字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使得一台计算机能做各种不同的事。

因此,计算机最初的发展更多的是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所以我将对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1.1 计算机的起源
大约在1940—1942年间,在研制导弹的过程中,急需要有一种能迅速计算的工具,以便对导弹的飞行进行控制。

在它偏离人所预测的轨道时,把它拉回到轨道上来。

这样就产生了能在1/10秒或1/100秒的时间内计算出导弹运行轨迹同预定轨道的偏差的电子计算机。

它的出现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发明之一。

1.2 计算机硬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代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用于构建计算机硬件的元器件的发展为主要特征,而元器件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每当电子技术有突破性的进展,就会促进计算机硬件的一次重大变革。

因此,计算机硬件发展史中的“代”通常以其所使用的主要器件,即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划分。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以1946年ENIAC的研制成功为标志。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电子管基础上,体积大,运算速度慢。

最初使用延迟线和静电存储器,容量很小,后来采用磁鼓,有了很大改进;输入设备是读卡机,可以读取穿孔卡片上的孔,输出设备是穿孔卡片机和行式打印机,速度很慢。

在这个时代将要结束时,出现了磁带驱动器,它比读卡机快得多。

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以1959年美国菲尔克公司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大型通用晶
体管计算机为标志。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用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晶体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使计算机的结构与性能都有很大的改进。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以IBM公司研制成功的360系列计算机为标志。

第三代计算机的特征是集成电路。

这个时期的内存储器用半导体存储器淘汰了磁芯存储器,使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输入设备出现了键盘,使用户可以直接访问计算机;输出设备出现了显示器,可以向用户提供立即响应。

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以Intel 公司研制的第一代微处理器Intel 4004为标志,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使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3各时期计算机的比较:
二、计算机硬件——鼠标的发展史
鼠标,作为电脑用户最频繁接触的外设产品之一,似乎并没有受到大家过多的关注。

而它刚刚走过了不惑之年,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下它这几十年来走过的路吧。

1. 世界上第一个鼠标
鼠标,又称为MOUSE ,港台叫作滑鼠,电子鼠等。

世界上第一个鼠标是在1968年12月9日由美国史坦福研究所(SRI )所发明的,它的发明者是“鼠标之父”——Doug Engelbart 博士,他同时发表了“图形用户界面”,即GUI 的构想。

这极大地改变了计算机界面后来的发展历史。

最初的鼠标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时设计者的想法是设计一个小盒子,当移动鼠标时,鼠标的位移将会被传递到一对转轴上,并带动变阻器改变阻值来产生其位移信号,再经过微处理器的处理,计算出其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位移,屏幕上的光标可随之移动,产生一对相对于屏幕的坐标,使它取代键盘上使光标移动的上,下,左,右键,使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二、机械鼠标
鼠标不断地发展,产生了机械鼠标。

其工作的原理是滑球和桌面接触,当滑球移动的时候,滑球推动压力滚轴滚动,滚轴的另一边连着每个编码器上呈圆形排列的触点。

当滑球滚动时,经过传导,触点会依次碰到接触条,从而产生计算机容易辨认的“接通”和“断开”,也就是“0”和“1”信号,它有一个芯片会根据这些数据转换成“X”和“Y”轴的位移,从而使光标移动。

但由于这种鼠标的定位机制是采用物理式的滚球方式,因此容易出现光标移动缓慢、定位不准等现象。

而且,由于滚轴需要和接触面摩擦转动,因此这种鼠标需要十分平整的平面,才能良好地使用。

同时,橡胶球容易磨损,这种机械鼠标的寿命也较短,使用一段时间后,定位精度就会下降。

最糟糕的是橡胶球容易粘附灰尘,要经常清洗。

三、光电鼠标
随着支持鼠标的操作平台的发展,1981年,由Dick Lyon和Steve Kirsch发明的第一代光电鼠标问世。

与机械鼠标的原理类似,只不过用两组发光二极管、光感二极管取代了双滚轮。

但最初的光电鼠标必须在有反射面及栅格线的特殊垫片上滑动才可以,这带来了居多不便。

光电式鼠标的优点是精度相对有所提高,但是它使用起来非常不便,特别是当底板磨损或丢失后,鼠标就无法使用。

四、光机鼠标
1983年,机械与光电二者的综合产品——光机鼠标诞生了。

它继承了前两者的优点,使用滚球带动两个转盘,由转盘上的栅格遮断发光二极管的光而获得移动信号。

光机结构是鼠标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它比纯机械式鼠标精度高,又不象光电式鼠标需要特殊的底板,正是由于它的诸多优点,光机鼠标迅速成为主流。

但是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在鼠标使用一段时间后,一般都会出现光标移动缓慢、光标定位不准、鼠标移动时有疙疙瘩瘩的感觉,这是因为在接编码器的转轴上附有很多尘埃,一般的办法是把滑球和转轴彻底的清洗。

光机鼠标经过18年的发展,生产技术更加成熟,精度已经达到了这种结构的极限。

很多技术,如人体工学、滚球和无线电技术都在光机鼠标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1984年,罗技的第一款无线鼠标研制成功,那时候还依靠红外线作为信号的载体。

虽然说这款产品由于性能方面的诸多问题而告失败,但是罗技在无线方面的创新也给后来的产品带来了很多思路的指引。

1996年由微软发明的鼠标滚轮是鼠标发展史上十分重大的发明,今天滚轮已经成为鼠标的标配之一。

现在流行的滚轮设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机械式滚轮,也就是用滚轮来带动一个机械电位器以获得信息。

它的优点是,滚动比较精准,但是机械结构存在磨损问题。

另一种滚轮就是光电式滚轮。

它的滚轮内部就是一个栅轮。

在栅轮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发光二级管和热敏二级管,工作原理上和光机鼠标获得滚动信息的方式是一样的。

这种滚轮的寿命比较长而且手感很干脆,但是在滚动信息的精确性上却不如上面的机械式滚轮。

1999年微软与安捷伦公司合作,推出了Intellimouse Explorer鼠标,揭开了光学成像鼠标的时代的序幕。

其中Intellieye定位引擎是世界上第一个光学成像式鼠标引擎,它的高适应能力和不需清洁的特点成为当时最为轰动的鼠标产品,被多个科学评选评为1999年最杰出的科技产品之一。

随后不断的发展,使光学引擎不断完善,现在已经诞生了比较完美的光学引擎。

当今社会,鼠标的发展已经呈多元化趋势,光电鼠标、激光鼠标、无线鼠标、蓝牙鼠标等层出不穷。

五、鼠标的外观
随着鼠标技术的不断革新,鼠标的外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鼠标的外观可以分为上盖、下盖、连接线三个部分。

上盖即为我们的手掌所直接接触的部分,包括了鼠标的按键。

鼠标的按键分为两个部分:微动开关和按键盖板。

这部分的设计最直接的影响了鼠标的把持手感和按键手感。

下盖就是鼠标的底面,这上面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鼠标的垫脚。

至于鼠标线,就是那根鼠标与主机箱相连的数据线,除了经历了接口的变迁,还有柔软度的不同,现在还出现了无线鼠标。

为了优化手感,鼠标外形的变更层出不穷,由最早简单的方盒形演变为如今多种多样的优美曲线,不断贴近着人们舒适的手部形态,让人们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

同时,鼠标外壳的材质也在不断改革。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鼠标的外壳都是工程塑料,外壳通常有抛光和磨砂两种设计。

极少数鼠标采用金属、木制、有机玻璃等材料制造外壳,不断为改善手感而挑战着制造工艺的极限。

从1968年到今日,鼠标的历史已经走过40多个年头了。

当初设计鼠标的初衷就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些繁琐的指令,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鼠标的功能也越来越强、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给我们操作电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而鼠标技术的不断革新,更是不断便利着人们与电脑的互动,使得更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鼠标外观的演变,不断贴近人体的生理构造,让不断频繁、长久的鼠标操作变得更为舒适。

鼠标,正坚持以它小巧的身躯,极大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