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愿意分析
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分析犯罪是社会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对于犯罪预防和司法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犯罪心理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犯罪行为。
一、动机与心理冲突犯罪行为往往源于罪犯内心的动机与冲突。
犯罪动机可以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类。
外在动机包括贪婪、报复、嫉妒等,这些动机通常与物质利益或情感因素有关。
内在动机则涉及到心理上的追求和满足,例如权力欲望、控制欲望以及激发寻求刺激的欲望。
心理冲突是罪犯内心的一种紊乱状态,可能因多种原因产生。
一方面,个体内部的心理冲突可能来自童年期的创伤经历,如虐待、失去亲人等。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也可能引发心理冲突,比如失业、家庭破裂等。
这些心理冲突未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可能会促进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心理评估与预测为了更好地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心理评估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心理评估通过测量罪犯的人格特征、心理功能和心理病理状况等来获取一系列信息,以便对其潜在的犯罪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在实践中,心理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心理测试、个案分析和采访等。
通过这些手段,心理专家可以对罪犯的认知能力、情绪稳定性和社交适应能力等进行评估,并判断罪犯潜在的再犯倾向和犯罪类型。
三、心理治疗与矫治犯罪心理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罪犯的动机和心理状态,还为制定有效的心理治疗和矫治方案提供了依据。
心理治疗是矫治罪犯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犯罪心理教育等方法,帮助罪犯认识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并促使其改变不良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降低罪犯再犯率,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施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罪犯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同时,治疗的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倾听罪犯的心声,并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
四、心理学在犯罪侦查与犯罪预防中的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还在犯罪侦查和犯罪预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犯罪心理,可以为侦查人员提供线索和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追踪犯罪嫌疑人。
法律犯罪案件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犯罪案件则是法律制度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本文将选取几个典型的法律犯罪案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二、案件一: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1.案情简介某公司为谋取非法利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金额达数百万元。
经侦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等多人被抓获。
2.案件分析(1)犯罪原因分析本案中,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追求非法利益。
公司为了逃避税收,获取非法利益,选择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②监管不力。
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对企业的发票开具行为监管不严,导致犯罪分子有空可钻。
③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为犯罪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案件启示本案反映出我国税收征管和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防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加强税收征管。
税务机关要加大对企业的发票开具行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违法行为。
②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防止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③提高企业法律意识。
企业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法治观念,从源头上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三、案件二:某市“套路贷”案件1.案情简介某市发生多起“套路贷”案件,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
犯罪嫌疑人以高利贷为诱饵,诱骗受害人签订虚假借款合同,并以暴力、威胁等手段逼债。
2.案件分析(1)犯罪原因分析本案中,“套路贷”案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市场需求。
部分人为了快速获取资金,愿意承担高利率,为“套路贷”提供了市场空间。
②监管缺失。
金融监管部门对民间借贷市场的监管不力,导致“套路贷”等违法行为得以滋生。
③犯罪分子手段狡猾。
犯罪嫌疑人利用法律漏洞,以高利贷为诱饵,诱骗受害人签订虚假合同,实施诈骗。
(2)案件启示本案提醒我们,要严厉打击“套路贷”等违法行为,维护金融秩序。
法律犯罪案例分析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某,男,30岁,某市某区人。
因与邻居李某因琐事发生争执,于2020年5月某日,张某持刀将李某杀害。
案发后,张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二、案件事实1. 犯罪动机张某与李某系邻居,两家相邻,平时关系一般。
2020年5月某日,张某因邻居李某家的狗咬伤了自家孩子,与李某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情绪激动,持刀将李某刺伤,致其死亡。
2. 犯罪过程张某在争执中,看到李某手持木棍,便从家中拿出一把水果刀,冲向李某。
李某试图躲避,但张某并未停手,继续追击。
在追逐过程中,张某用刀刺中了李某的胸部,导致李某死亡。
3. 犯罪后果李某因张某的故意杀人行为死亡,张某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四、案例分析1. 犯罪构成本案中,张某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首先,张某有杀人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李某死亡的后果,仍故意为之。
其次,张某实施了杀人行为,即持刀将李某刺伤致死。
最后,张某的行为导致了李某的死亡,即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 犯罪情节本案中,张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中的严重情节。
首先,张某在争执过程中,情绪激动,持刀行凶,表明其主观恶性较大。
其次,张某在追逐过程中,不顾李某的生命安全,连续刺杀,表明其犯罪手段残忍。
最后,张某的行为导致李某死亡,给李某的家属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3. 自首情节张某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属于自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判决结果根据上述分析,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十年,并赔偿李某家属相应的经济损失。
犯罪分析报告范文
犯罪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犯罪是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社会秩序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对犯罪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犯罪情况分析1.犯罪类型根据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常见的犯罪类型:盗窃、抢劫、贩毒、经济犯罪等。
2.犯罪频率犯罪频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对社会治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其中,盗窃和抢劫是最常见的犯罪类型,大多发生在夜间和人口密集的地方。
3.犯罪地点犯罪事件主要发生在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
犯罪者通常选择人流量大、安保力量薄弱的区域进行犯罪活动。
4.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多种多样,其中经济利益是最主要的驱动力。
贩毒犯罪的动机则主要为获取高额利润。
三、犯罪原因分析1.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贫困是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贫困人口难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因此可能通过犯罪手段来获取经济利益。
2.社会道德观念淡薄道德观念的淡薄是犯罪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的道德风气不良,缺乏对犯罪行为的谴责和惩罚,从而导致犯罪活动的频繁发生。
3.执法力量不足执法力量的不足也是犯罪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社会的执法部门无法及时侦破犯罪案件并予以严惩,那么犯罪分子就会感到无忧无虑,从而进一步增加犯罪的发生率。
四、应对策略1.加强社会教育要从根本上解决犯罪问题,就需要加强社会教育。
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降低犯罪行为的发生率。
2.增加治安力量加大对执法警察的培训和资金投入,提高其侦破犯罪能力,增加巡逻频率,加强治安维护工作,提高社会治安水平。
3.增强法律惩罚力度加强对犯罪分子的法律惩罚力度,提高犯罪的风险成本,从而起到威慑犯罪分子的作用。
4.加大社会扶贫力度通过加大社会扶贫力度,缓解贫困人口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率。
五、结论犯罪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但通过加强社会教育、增加治安力量、加强法律惩罚力度和加大社会扶贫力度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犯罪的发生率,提高社会治安水平。
法律_犯罪案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本案涉及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案发于我国某市某区。
被告人张某,男,25岁,某市某区居民。
被害人李某,男,28岁,某市某区居民。
2019年3月,张某与李某因琐事发生争执,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造成李某重伤二级。
案发后,张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二、案件经过2019年3月某日,张某与李某在某市某区某小区门口相遇。
两人原本并无矛盾,但在交谈过程中,张某与李某因一些琐事发生了争执。
争吵过程中,张某情绪激动,随手拿起一把水果刀,朝李某刺去。
李某躲闪不及,被张某刺中胸部。
李某疼痛难忍,立即倒在地上。
张某见状,心生悔意,立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并主动将李某送往医院救治。
经鉴定,李某的伤情为重伤二级。
张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三、案件审理案件审理过程中,张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表示悔罪。
被害人李某对张某表示谅解,并请求法院从轻处罚。
法院审理认为,张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鉴于张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
同时,被害人李某对张某表示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
四、案例分析1.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案中,张某故意伤害李某,致李某重伤二级,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2.自首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本案中,张某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属于自首情节。
3.被害人谅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对于故意伤害罪,如果被害人提出谅解,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青少年犯罪需求分析报告,1200字
青少年犯罪需求分析报告青少年犯罪需求分析报告一、引言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了解和分析青少年犯罪的需求,有助于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二、需求分析1. 心理需求:青少年是一个处于发展阶段的群体,他们面对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较大。
一些青少年可能因为家庭问题、学习压力等原因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寻求通过违法活动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因此,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2. 教育需求:青少年犯罪可能与其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关。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学教育和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通过开展法治教育课程、推广青少年法制知识手册等方式,提高青少年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从而增强其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
3. 社会需求:青少年犯罪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小的威胁,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应对。
建立健全社会防控体系,加强社区和学校的安全管理,提升社会的安全感,是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的迫切需求。
此外,也需要通过建立青少年犯罪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和协调,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对犯罪线索的追查。
4. 就业需求:青少年犯罪与其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些青少年可能由于家庭贫困、失学等原因,缺乏合法的经济来源,从而产生通过违法活动来获取利益的动机。
解决青少年的就业问题,提供适合他们的职业培训机会,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从根本上减少犯罪问题的发生。
三、对策建议1. 加强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
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咨询网络,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2. 开展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
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增强他们对法律和道德的认识与尊重,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加强社会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社区和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巡逻,建立健全社会防控体系,提高社会的安全感。
4. 建立青少年犯罪信息共享平台。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心理学应用与犯罪动机分析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心理学应用与犯罪动机分析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与心理因素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在刑事案件的侦破和犯罪动机的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犯罪心理学的应用和犯罪动机的分析进行探讨。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应用犯罪心理学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罪犯心理评估在刑事案件侦破的过程中,警方通常会进行罪犯心理评估。
这是通过对罪犯的心理状态、心理特征以及心理偏向等方面的分析,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参考。
例如,对于某些连环杀手案件,犯罪心理学家通过对罪犯的心理特征分析,可以推测出其犯罪动机、手法以及可能的下一步行动,从而提供侦破线索。
2. 犯罪心理侦查犯罪心理侦查是通过对罪犯心理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其犯罪动机和行为模式,从而推测罪犯的身份和行动计划。
通过犯罪心理侦查,警方可以有效地锁定嫌疑人,并为进一步侦破和抓捕提供有力支持。
3. 犯罪心理治疗在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或变态心理的罪犯,犯罪心理学在心理治疗方面有着积极的应用。
通过对罪犯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和治疗,可以帮助罪犯理解自己的犯罪行为,改变不良的心理习惯,并最终达到社会适应的目标。
第二节:犯罪动机分析犯罪动机分析是研究和解读犯罪案件中犯罪者的背后动机和原因。
犯罪动机的分析有助于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为案件的侦破和犯罪预防提供参考和指导。
1. 经济动机经济动机是指由于贪婪、追求高额利益或缺乏经济来源而导致的犯罪行为。
例如,许多盗窃案件的背后都是由于犯罪者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通过分析犯罪者的经济状况和财务情况,可以揭示其犯罪动机,为案件的侦破和定罪提供证据。
2. 心理动机心理动机是指由于犯罪者的心理因素而导致的犯罪行为。
例如,某些连环杀手案件的背后往往与犯罪者的心理变态和心理扭曲有关。
通过心理动机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从而为案件的侦破和嫌疑人的锁定提供线索。
3. 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指由于社会压力、不满和报复等原因而导致的犯罪行为。
犯罪案例及分析简短100字
犯罪案例及分析简短100字
案例一:
案例:xx家族伪造货币团伙覆没主犯被判无期
分析: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和金融秩序,侵害的对象是我国的国家货币即人民币和外国或地区的法定流通货币。
行为人只要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不论其是否使用、出售,也不论其是在境内使用还是流向境外,即构成本罪。
案例二:
案例:案件发生在某年的6月中旬,16岁的少年同15岁和17岁等人在某间网吧对受害人实施勒索抢劫并残忍的将其杀害。
从这个案例,我们看见了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但如果不能栽培好他们,那么他们也会枯萎,会走上错误的道路。
所以教育好,栽培好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任务!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够日益昌盛,繁荣富强。
案例三:
案例:体院两个大二学生,从租住屋骑电瓶车上学的路上,在路口,与一男员工发生争吵。
该人当场死亡。
3小时即在教师抓获了两人。
分析:案例中两体院大学生因争执而故意伤人,行为冲动而致人死亡,
《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同时,还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郑民生犯罪心理案例分析
郑民生犯罪心理分析一、案件概述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小城沉浸在悲怆的气氛中。
上午7时20分,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重大凶杀案。
一名中年男子手持砍刀,连续砍死砍伤13名等待入校的小学生,凶手当场被几位南平市民、教师以及学校保安合力抓获。
截至记者发稿,这起凶杀事件已造成8名学生死亡,5名学生重伤。
当天中午,警方公布了初审结果。
现年42岁的犯罪嫌疑人郑民生原是南平马站社区诊所医生,无精神病史,去年6月辞职,受审讯时称其作案动机是报复社会。
二、案件过程(1)实验小学校门口的监控显示,凶手郑民生从砍杀第一个孩子开始,到最后一个,总共55秒钟。
6岁、7岁、8岁……最大还不到12岁的13个南平市实验小学的学生,3月23日上午7时20分左右,在实验小学校门口,在一分钟内被连续砍杀,其中3个孩子当场死亡,5个孩子在就近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还有5个孩子在紧急抢救当中。
本来10分钟后,7时30分,校门打开,他们可以像往常一样进学校,开始一天的第一堂课。
然而因为提前到校门口,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上课了。
(2)早上7时20分,在校门口文体路上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刘瑞英本来打算去买豆浆油条吃点早餐。
到学校门口附近时,她看到一个身高1.75米左右、穿着灰色内衣的男子,抓着一个小女孩的书包不放。
“我还以为是父亲在门口教训孩子,没想到他拿出了把刀子!”接下来惊人的一幕发生了:男子用一把约30厘米长的刀,直接往女孩脖子上抹去,女孩当场倒下。
紧接着男子抓住身边的一个学生,用刀狂捅。
凶手杀到第四个孩子的时候,刘瑞英忘记了害怕,端着手上的扫把冲上前去,用扫把长长的木柄对着那个像屠夫一样的凶手。
在刘瑞英的身后,是3个刚来上学的孩子,她一边和凶手对峙,一边护着3个孩子往后退。
男子不断挥动着手中的刀子,几次试图冲上来,都被她用大扫把挡开。
由于太紧张,用力过猛,她的脸上被扫把剐伤。
僵持了几分钟后,几个晨练的人围了上来,合力把男子制服。
刘瑞英说:“如果当时歹徒扑上来,把我杀了,救了3个孩子,也觉得是一件光荣的事。
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
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近年来,社会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其中连环劫案备受关注。
警方在破案过程中,需要通过深入剖析犯罪心理与动机,以期揭开案件的迷局。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连环劫案中的应用,以及警方如何进行犯罪心理分析和动机推理。
一、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分析是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状态、特点和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
警方通过系统收集嫌疑人的案发前后行为、言行举止以及个人资料等信息,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解读和分析。
1. 行为分析在犯罪心理分析中,行为分析是关键一环。
警方通过案发现场的痕迹、可疑物品和嫌疑人的行为方式等信息,推断出嫌疑人的行为特点。
例如,连环劫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可能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和冷静的思考能力,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起案件。
2. 个性特点分析个性特点是犯罪心理分析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警方通过对嫌疑人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和心理素质等进行调查,分析嫌疑人的个性特点。
例如,连环劫案中嫌疑人可能是具有攻击性和冷漠情感的个体,对社会存在强烈的不满和仇恨心理。
3. 心理状态分析心理状态是犯罪心理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警方通过对嫌疑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出作案动机和心理需求。
连环劫案的嫌疑人可能具有权力欲望和刺激需求,通过作案来获得快感和满足心理欲望。
二、动机推理动机是连环劫案中的核心问题,警方需要准确把握嫌疑人的动机,从而为案件的破解提供重要线索。
动机推理是通过嫌疑人的行为和心理分析,推断出其犯罪动机的过程。
1. 心理需求动机心理需求动机是指嫌疑人基于满足个人心理欲望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连环劫案嫌疑人往往具有控制欲和权力欲望,通过威胁、恐吓或强行夺取他人财物,满足其心理需求。
2. 惩罚动机惩罚动机是指嫌疑人基于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仇恨、嫉妒等心理特征,而选择犯罪行为进行报复。
连环劫案中的嫌疑人可能对特定群体或个人产生极端的不满,通过连环作案来实现对其的惩罚。
犯罪的心理分析犯罪行为的动机与心理机制
犯罪的心理分析犯罪行为的动机与心理机制犯罪的心理分析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其背后隐藏着种种复杂的心理动机和心理机制。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犯罪行为的动机和心理机制展开分析。
一、犯罪行为的动机1. 经济动机经济因素是引发犯罪行为的重要动机之一。
广义上,经济动机包括财富追求和经济压力两个方面。
财富追求是指犯罪分子为了获取金钱、财富等物质利益而进行犯罪活动,比如抢劫和诈骗等。
而经济压力则是指一些个体由于贫困、失业等经济困境而迫不得已实施犯罪行为。
2. 心理动机心理动机是指内心的欲望和驱动力成为犯罪行为的引导因素。
其中,报复心理是犯罪的常见心理动机。
当个体遭受打击、羞辱、不公平对待时,可能将负面情绪化为报复行为,比如报复性杀人。
另外,寻求刺激或冒险的欲望也是一部分人产生犯罪行为的动机之一。
3. 心理疾病一些心理疾病可以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例如,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表现出对他人权利的漠视、缺乏责任感和良知,从而更容易以暴力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另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也可能引发犯罪行为。
二、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1. 决策过程犯罪行为的决策过程是指犯罪分子在进行犯罪活动之前所经历的心理过程。
决策是一个涉及多个心理因素的复杂过程,如风险评估、行动计划等。
一些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够逃避侦查和成功实施犯罪,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充分评估利弊,制定周密的计划。
2. 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指个体抑制冲动和社会规范的能力。
犯罪分子常常缺乏自控能力,他们往往受到瞬间的冲动和欲望驱使,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例如,盗窃和强奸等犯罪行为常常是冲动性的结果,即时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考虑后果。
3. 非理性思维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中存在非理性思维的元素。
非理性思维是指错误的推理和判断方式。
犯罪分子常常采用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来为自己辩护或解释犯罪行为的合理性。
他们会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通常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心。
总结:犯罪行为的动机和心理机制是非常复杂而多样化的,既有经济因素的作用,也存在心理动机和心理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犯罪心理行为分析
个人成长经历分析 赵承熙自小有些口齿不清, 而且很少与家人交流,到美 国不久便被诊断有孤独症症 状。但他的母亲好像不太重 视这件事。 赵在美国读中学时,经常会因为 口音而遭到白人(其中不乏富家 子弟)的嘲笑。他曾经参加过基 督教青年团体,虽然他非常聪明, 但还是常常遭到当中富人孩子的 欺凌和侮辱。
犯罪心理及事件总结
在赵承熙还在八岁时父母就移居美国,巨大的环境 差异使赵程熙无法适应,他变得寡言寡语,而父母 忙于工作,并没有及时发现处理小承熙的问题,再 加上早些年在美国家庭贫穷,个人性格内向的他更 是受到了同龄白人的欺负,但他也无法发泄,无法 给父母伙伴或老师及时沟通,在最需要心里认同的 时候,他独来独往,根据埃里克· 埃里克森 的认同 危机理论,“自我认同危机”一词指的是人在缺乏 自我认同感时所感到的混乱和失望。而自我认同危 机通常出现在青春期。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 最困难的时期,显然赵承熙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 认知,案发时赵承熙23岁了,处于毕业前夕,一个 本应该完成学业走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承担自 己的成年人,却无法正视自己的孤独,在和自我的 激烈角逐中,将恐惧和仇恨投向外部,他将自己的 恐惧归结于富人子弟,欺负他的同龄人,于是导致 了这个悲剧。
大学心理逐渐扭 曲,嫉妒敏感与人结 怨。
个人性格分析
马加爵家境贫寒,父母务农并没有 太多事件关注他的成长,导致马加爵性 格木讷寡言,喜欢一个人独处。 成绩一向优异,但总是把奖状藏起 来,不爱与他人分享,非常内向。被认 为是一个没有朋友,只会老老实实读书 的孩子。马加爵躲开集体的圈子,逐渐 远离同学。 马加爵考上大学后试图改变自己孤 僻的性格,逐渐融入大学文化,但是往 往弄巧成拙,情况越来越糟糕,开始怀 疑一切,变得神经兮兮,脾气越发暴躁, 变得暴躁乖戾。
法律心理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5月,某市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
被害人王某(男,28岁)在下班途中,被嫌疑人李某(男,32岁)持刀刺伤,致王某重伤。
案发后,李某逃离现场。
经过侦查,警方在李某的暂住地将其抓获。
在侦查过程中,警方运用法律心理学知识对李某进行心理分析,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侦查心理分析1. 李某的犯罪动机分析根据案件材料,李某因个人恩怨对王某怀恨在心,蓄意报复。
李某在作案前,曾多次与王某发生口角,导致双方矛盾激化。
李某在作案时,情绪激动,行凶手段残忍,表现出强烈的报复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李某的犯罪动机属于“动机冲突型”,即由于个人利益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导致其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
2. 李某的犯罪心理分析(1)心理需求分析:李某在作案前,存在一定的心理需求,如发泄情绪、寻求报复等。
这些心理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导致其心理失衡,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人格特征分析:李某具有冲动、易怒、偏执的人格特征。
这些人格特征使其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在作案过程中,李某的情绪波动较大,表现出冲动、残忍的特点。
(3)认知偏差分析:李某在作案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
他认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可以通过伤害他人来得到发泄。
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其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3. 李某的心理防御机制分析在侦查过程中,李某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防御机制,以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
具体表现为:(1)合理化:李某试图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如声称自己是为了自卫而伤害王某。
(2)否认:李某对犯罪事实进行否认,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3)投射:李某将自己的犯罪动机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王某也是故意伤害自己。
三、侦查策略与措施1. 加强心理疏导:针对李某的心理状态,侦查人员对其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配合侦查工作。
2. 深入调查取证:侦查人员对案件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收集证据链,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支持。
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一直是犯罪学和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关注着犯罪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状态。
了解犯罪心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提供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本文将对犯罪心理进行分析,探讨犯罪行为的心理特征和影响因素。
一、心理特征1. 内在冲突和失调感犯罪者通常内心存在一种冲突和失调感。
这种冲突可能来自于他们与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不一致,也可能是由于过去的创伤经历所引发的情感问题。
这种内在冲突和失调感使得他们对自我的认同产生严重问题,导致他们寻求通过犯罪行为来获得满足感和自我肯定。
2. 自控力不足犯罪者往往在自控力方面存在着问题。
他们很难抑制冲动和欲望,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引诱。
缺乏自控力使得他们容易受到犯罪行为的诱惑和影响,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3. 缺乏同理心犯罪者缺乏对他人感受的同理心。
他们通常无视他人的权益和利益,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满足。
缺乏同理心使得他们更容易对他人施加伤害,并且对犯罪行为后果的影响和痛苦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影响因素1.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贫困、失业、社会不公平等因素与犯罪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在社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个体更容易受到犯罪行为的影响和诱导。
2. 家庭因素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失调和家庭暴力等问题会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犯罪者往往来自破碎的家庭,缺乏有效的亲子关系和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
这种不良的家庭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发展起到了负面促进作用。
3. 个体心理特征个体的心理特征也是影响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
例如,人格特征中的冲动性、自尊心脆弱、逆反心理等都与犯罪行为存在一定的关联。
这些个体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行为选择。
三、预防和干预对于犯罪行为,预防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犯罪心理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预防和干预。
1. 提高社会福利和公平程度改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福利和公平程度,可以降低犯罪行为的发生。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心理分析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学在刑事案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动机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犯罪行为的背后原因,并为警方和司法系统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对刑事案件中犯罪心理的分析进行探讨。
1. 引言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犯罪者的心理构成和犯罪动机。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犯罪者是如何形成犯罪意识并采取犯罪行为的。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预防犯罪、辨识犯罪者和辅助调查和审判具有重要意义。
2. 犯罪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则在进行犯罪心理分析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我们需要对被分析的案件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收集到足够的证据。
其次,我们需要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动机,并分析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借助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对犯罪者的心理进行科学的分析。
3. 犯罪者的心理构成犯罪者的心理构成是指犯罪者在心理层面上的特征和特点。
常见的心理构成因素包括人格特征、心理障碍和社会心理因素等。
具有攻击性、冲动性和依赖性等人格特征的人更容易产生犯罪意识。
心理障碍如反社会人格障碍、精神病等也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
此外,社会心理因素如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和社会压力等也会对犯罪者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4. 犯罪动机分析犯罪动机是指推动犯罪者采取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
常见的犯罪动机包括经济动机、情感动机和权力动机等。
对于经济动机的犯罪行为,例如贪污、受贿等,犯罪者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
情感动机的犯罪行为可能涉及报复、嫉妒等情感因素。
权力动机的犯罪行为则是出于对权力或支配地位的渴望。
5. 犯罪心理分析的应用价值犯罪心理分析在刑事案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警方和司法系统辨识犯罪者,找到真凶。
其次,犯罪心理分析能够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和方向,加速调查进程。
此外,对于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犯罪者,犯罪心理分析能够打破表面现象,发现内在问题,推动其接受心理辅导和治疗,降低再犯率。
张扣扣案犯罪心理分析
Men do not show their ambitions and are born with eight feet in the air.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张扣扣案犯罪心理分析导读:年2月15日是大年三十,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万家团聚,欢度春节。
然而就在这一天,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新集镇王坪村14组发生一起特大杀人案,致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死者王自新,男,71岁;王校军,男,47岁,系王自新长子;王正军,男,39岁,王自新三子。
犯罪嫌疑人张扣扣已于2月17日7时投案自首。
张王两家的矛盾起源于邻里纠纷,1996年8月27日19时许,张扣扣的母亲汪秀萍路过王家门前时,因过往与王家因地基纠纷有矛盾,汪便朝王正军二哥王富军(王自新二子)脸上吐唾沫,遂引起争吵。
王正军(当年17岁)闻讯赶到现场也同汪争吵,汪秀萍拿一扁铁在王正军的左额部、左脸部各打一下,王正军即从路边捡一木棒朝汪秀萍头部猛击一下,致汪当场倒地于当晚22时许死亡。
王正军因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张扣扣案经媒体披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一时间满屏都是张扣扣,有网友将案件称之为母报仇案,也有网友将张扣扣案比作于欢案。
时隔22年,张扣扣从一个受害人家属演变为犯罪嫌疑人,其中必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
作为一名法律人,不仅要分析案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对案件作出符合法律的判断,还要深挖犯罪的心理原因,剖析犯罪的动机与目的,减少乃至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
一、张扣扣为母报仇的犯罪动机是对法律的误解。
据张扣扣归案后在公安机关的供述,作案动机是为母报仇。
犯罪动机是犯罪分子犯罪的内心起因,是激发犯罪的心理因素,报复动机是常见的犯罪心理,犯罪动机越强,主观恶性越大,社会危害性也越大。
22年前母亲汪秀萍被故意伤害致死,当年13岁的张扣扣和17岁的姐姐张丽波就在现场,目睹了全过程,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心理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犯罪案件及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概述2022年5月,某市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件。
被害人小王(化名)在回家的路上,被两名男子持刀抢劫,随身携带的现金及手机被抢走。
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侦查,经过一周的努力,将犯罪嫌疑人李某、赵某抓获归案。
经审讯,李某、赵某对抢劫事实供认不讳。
二、犯罪分析1.犯罪动机本案中,李某、赵某犯罪动机为临时起意。
他们在抢劫过程中,并未对被害人进行长时间的控制,也未对被害人实施暴力伤害。
从犯罪动机上看,二人属于典型的抢劫犯罪。
2.犯罪手段本案中,李某、赵某采用持刀抢劫的手段,对被害人进行抢劫。
在抢劫过程中,他们并未对被害人进行言语威胁,而是直接使用暴力手段。
这种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使得被害人防不胜防。
3.犯罪对象本案中,犯罪对象为小王。
小王在回家的路上,正值深夜,对周围环境较为警惕性低。
李某、赵某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这个地点进行抢劫,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4.犯罪时间与地点本案中,犯罪时间发生在深夜,地点位于人迹罕至的小巷。
这表明犯罪嫌疑人选择在犯罪高峰期和偏僻地点实施犯罪,以降低被抓获的可能性。
三、法律评析1.关于抢劫罪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具有以下特征:(1)犯罪客体:抢劫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抢劫罪表现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抢劫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十四周岁的人即可构成抢劫罪。
(4)犯罪主观方面:抢劫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仍然实施犯罪。
2.关于本案的法律评析本案中,李某、赵某的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具体分析如下:(1)犯罪客体:李某、赵某的抢劫行为侵犯了被害人小王的财产所有权,符合抢劫罪的客体要件。
(2)犯罪客观方面:李某、赵某采用持刀抢劫的手段,强行劫取了被害人小王的现金及手机,符合抢劫罪的客观要件。
心理解析法律案件(3篇)
第1篇一、引言心理学与法律学的交叉研究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心理解析法律案件成为了解犯罪心理、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结合心理学理论,对一起典型案例进行心理解析,以期揭示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为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案例介绍某市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被害人李某在夜间散步时,被犯罪嫌疑人张某持刀刺伤,导致重伤。
经调查,张某曾因盗窃罪被判刑,出狱后因生活所迫,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委托心理学专家对张某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三、心理评估1. 犯罪动机分析根据心理学理论,犯罪动机可分为生理动机、心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在本案中,张某的犯罪动机主要为心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1)心理动机:张某曾因盗窃罪被判刑,出狱后对社会抱有强烈的不满和仇恨。
他内心充满愤怒,将这种情绪转化为犯罪行为,以宣泄自己的不满。
(2)社会动机:张某生活贫困,面临生活压力。
他认为通过犯罪可以快速获得金钱,改善生活状况。
因此,社会动机也成为其犯罪的重要原因。
2. 犯罪人格分析犯罪人格是指犯罪者具有的一系列心理特征。
在本案中,张某具有以下犯罪人格特征:(1)反社会人格:张某缺乏道德观念,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2)冲动型人格:张某情绪波动大,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导致冲动犯罪。
(3)缺乏责任感:张某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对被害人造成严重伤害。
3. 犯罪心理过程分析(1)犯罪决策:张某在犯罪过程中,经过反复思考,认为犯罪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做出犯罪决策。
(2)犯罪实施:张某在实施犯罪时,采取暴力手段,对被害人造成严重伤害。
(3)犯罪后果:张某犯罪后,对被害人造成严重伤害,自己也被警方抓获。
四、心理解析结论1. 犯罪动机:张某的犯罪动机主要源于心理动机和社会动机,即对社会的不满和生活压力。
2. 犯罪人格:张某具有反社会人格、冲动型人格和缺乏责任感等犯罪人格特征。
3. 犯罪心理过程:张某在犯罪过程中,经历了犯罪决策、犯罪实施和犯罪后果等心理过程。
犯罪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犯罪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件背景在具体地点发生了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刑事案件。
案件发生于具体时间,当时的现场情况较为复杂。
二、案件经过具体日期的晚上,受害人_____在独自回家的途中,经过一条较为偏僻的小巷。
犯罪嫌疑人_____早已在此埋伏多时。
当受害人走近时,犯罪嫌疑人突然冲出来,手持凶器对受害人进行威胁,并实施了抢劫行为。
受害人在反抗过程中,被犯罪嫌疑人用刀刺伤。
随后,犯罪嫌疑人抢走了受害人的财物,包括钱包、手机等,迅速逃离了现场。
附近的居民听到了受害人的呼救声,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对受害人进行了紧急救治,并展开了调查。
三、调查过程警方首先对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查,收集了相关的物证,如凶器、血迹、脚印等。
同时,对周边的监控摄像头进行了调取和分析。
通过监控录像,警方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身影,并对其行踪进行了追踪。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还对受害人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排查,以确定是否存在仇杀或情杀的可能性。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走访,警方逐渐锁定了犯罪嫌疑人_____。
该嫌疑人有过犯罪前科,且近期经济状况较为窘迫。
四、证据收集1、物证凶器:一把锋利的匕首,上面检测到了受害人的血迹和犯罪嫌疑人的指纹。
受害人的财物:在犯罪嫌疑人的住处找到了被抢的钱包和手机。
2、人证附近居民:听到了受害人的呼救声,并看到了犯罪嫌疑人逃离现场的背影。
监控录像:清晰地记录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和外貌特征。
3、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在警方强大的审讯压力下,犯罪嫌疑人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交代了作案的动机和经过。
五、犯罪动机分析犯罪嫌疑人_____由于长期失业,没有经济来源,又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欠下了巨额债务。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实施抢劫,以获取钱财来偿还债务。
六、法律适用及定罪量刑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嫌疑人_____以暴力、胁迫的方法抢劫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
同时,犯罪嫌疑人在抢劫过程中使用凶器刺伤受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的重伤,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法律心理行为分析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9年,某市一所中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
受害者小王(化名),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校园内遭到了多名同学的殴打和侮辱。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分析。
二、案例描述根据调查,小王在学校中一直表现良好,成绩优异,人际关系和谐。
然而,在一次课后,小王因为不小心撞到了同班同学小李(化名),两人发生了口角。
小李随即联合其他同学,对小王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殴打和侮辱。
在事件中,小王受到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
三、心理分析1. 欺凌者的心理分析(1)权力寻求型:小李等欺凌者可能具有权力寻求型的性格特点。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缺乏关注和认可,通过欺凌他人来获取权力感和控制感。
(2)挫折容忍度低:欺凌者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可能无法有效应对,从而选择通过欺凌他人来发泄情绪。
(3)同伴压力:在校园环境中,同伴压力可能导致欺凌者为了获得同伴的认可而参与欺凌行为。
2. 受害者的心理分析(1)无助感:小王在遭受欺凌时,可能感到无助和绝望,认为自己无法摆脱困境。
(2)恐惧感:小王可能对校园生活产生恐惧,担心再次受到欺凌。
(3)自卑感:在欺凌事件后,小王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自卑感增强。
3. 旁观者的心理分析(1)恐惧感:旁观者可能担心自己参与其中会遭到报复,因此选择袖手旁观。
(2)道德困境:旁观者可能在道德和同情心之间产生冲突,难以做出抉择。
四、法律分析1. 刑法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欺凌者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若造成严重后果,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2. 治安管理处罚法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欺凌者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
3. 教育法分析学校有责任对欺凌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对涉事学生进行教育。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应对挫折和压力。
2. 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机制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的举报制度、开展校园欺凌专项调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犯罪:犯罪有两种定义形式定义和规范定义。
形式定义被界定为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规范定义被界定为对他人的侵害或损害行为。
我们在界定犯罪的定义时需要考证犯罪化的原则,同时需要从现实主义出发客观考量行为犯罪化的条件以及政府法律执行对行为犯罪化的影响。
犯罪的类型:分为重罪、轻罪与轻微罪;自然犯罪与法定犯罪;暴力犯罪与以非暴力方式实施的犯罪;白领犯罪;有组织犯罪。
二、犯罪原因分析的理论维度:(一)自由意志论:1、行为的最终抉择乃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2、功利原则是解释行为人之所以犯罪的一个主要法则(贝卡利亚、边沁),及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利益;3、道德责任论是行为人承当刑事责任的基础(贝卡利亚)。
(二)、因果决定论:1、从个体的生理—心理异常特征层面来构架犯罪原因理论体系即犯罪生理—心理理论;2、个人环境决定论,其理论构架主要关注诸如家庭、学校、同辈伙伴交往群体等因素之于犯罪的影响;3、社会环境决定论,其主要关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深层结构,诸如文化、历史因素、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政治经济结构、行为规范之于特定时空中犯罪变化的影响。
三、理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以人的自由意识为前提,其所尊奉的信条是功利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人的犯罪是基于人的理性选择的结果,人根据功利原则,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一个理性的选择。
当犯罪的成本低于犯罪的收益时人便有可能选择犯罪行为。
理性选择理论假定人是理性的,认为人在作出决定时,都会考量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当行为人试图通过理性计算来权衡是否犯罪时,行动者的房子行为也即一种理性行为。
(一)古典犯罪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意大利思想家切撒雷。
贝卡利亚、英国思想家杰米里。
边沁)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1、罪刑法定2罪刑均衡3刑罚的目的在于遏制犯罪4刑罚的适度性5、刑罚的确定性与及时性。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论》)认为:人之所以犯罪是由于人避苦求乐的本能所致,亦即当犯罪所带来的快乐与大于因刑罚所带来的痛苦之时,行为人通常会选择犯罪,边沁将快乐与痛苦归结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因。
(二)理性选择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罗纳德。
克拉克及德里克。
四、个体生理—心理因素决定论:(一)犯罪生物学:早期犯罪生物学,代表人物龙意大利勃罗梭《犯罪人论》——生来人犯罪;(二)现代犯罪生物学1、遗传生物学(1)家族研究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
达格代尔;(2)养子女研究;(3)孪生子研究;(4)染色体研究;2、体质生物学(1)内分泌异常研究;(2)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研;(二)犯罪心理学:(一)智力与犯罪;(二)人格与犯罪—在预测行为的基础上控制行为,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人格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就是想要做感觉上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则坚持做那些正确的事情,自我是人格中现实的一面,它来调和本我与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
加拿大精神病学家罗伯特。
黑尔对反社会人格障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反社会人格具有以下特征:1、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可能成熟的不完全;2.病态的自我中心和夸张的自我价值;3、圆滑善变,外表迷人;4、缺乏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对子女不负责;5、对自己的伤害行为无后悔之心,无耻辱感;6、情绪易于波动,缺乏稳定性;7、缺乏对人的忠诚态度;8、性生活轻浮,乱伦;9、有病理性说谎或欺骗行为;
10、冷酷而缺乏同情心;反社会行为从小就开始了,列入,扰乱课堂秩序,参与打架斗殴,离家出走。
五、个人环境决定论:个人环境与犯罪风险因素的研究主要考量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家庭环境,美国大学教授卢波尔将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父母不良养育区分为四种类型:1、父母的疏忽;2、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与父母对子女的惩戒;3、父母的越轨行为与态度;4、家庭分裂;(二)同辈伙伴交往环境;(三)公众对犯罪的容忍态度;(四)平穷与失业
个人环境是指首属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模式,具体包括家庭、学校及同辈团体等结构因素。
个人环境决定论主要包括了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以及发展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1、塔尔德的模仿理论2、美国犯罪学家埃德温。
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萨瑟兰认为犯罪行为如同其他行为一样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萨瑟兰指出,当特定的情景中的个人接触赞同违法的解释强于合法的解释时,犯罪行为就会产生。
(二)萨瑟兰《犯罪学原理》关于犯罪行为习得的命题:1犯罪行为是通过学习而得来的;2犯罪行为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习得的;3犯罪行为的习得通常发生在密切接触的交往群体中;4学习犯罪行为的内容除犯罪技巧外,尚包括犯罪动机、驱力、合理化技巧与犯罪态度;5犯罪动机与驱力的特定指向取决于赞同违法与不赞同违法的强度;6一个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接触到的赞同违法行为的强度大于赞同守法的强度;7“不同交往”取决于接触赞同违法的频率、持续性、重要性、强度。
8犯罪的学习过程与其他一般行为的学习过程无异;9虽然犯罪行为是一般要求和价值体现,但一般的需求与价值却不能用来解释犯罪行为的原因。
(三)伯吉斯与艾克斯的不同交往强化理论:艾克斯指出犯罪一开始由于模仿而产生的,但行为人是否继续从事犯罪则取决于行为获得奖赏结果的比例,即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因犯罪而获得奖赏与避免奖赏惩罚的作用不断增强所导致的。
(四)亚文化理论:米勒的下层阶级文化、沃尔夫冈与费拉柯蒂的暴力亚文化、安德森的街头法则
社会控制理论:(一)、早期的社会控制理论:早期社会控制理论家弗朗西斯、伊凡。
奈,在其《测定少年犯罪行为》一文中提出“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控制理论”。
奈将社会控制区分为直接控制、间接控制与内在控制三中类型。
外在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惩罚对个人的控制为直接控制;个人对社会规范的认同产生间接控制;行为人的道德感产生内在控制;美国犯罪学者沃尔特,凯德。
雷克利斯提出了遏制理论,一是外部遏制,即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个人犯罪的遏制,内部遏制,即个人将群体中占优势的行为规范内化于自己的心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同时他还提出三中力量:一是内在推力,二是外在压力,三是外部拉力。
(二)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特拉维斯。
赫希《少年犯罪原因探讨》提出社会纽带理论,他提出了控制个人不犯罪的四大因素:一是依附,依附父母,学校;二是投入,个人愿意投入到传统的活动当中;三是参与,个人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四是信念,个人相信社会的中心价值与主流文化观念,遵纪守法。
综上所述:一旦连接个人纽带不足以强大到控制个人谋取私利的欲望时,个人就可能选择犯罪来获取非法利益;犯罪因而也被视为个人社会化不充分,从而不足以提升个人抵制犯罪诱惑的自控能力所致。
(三)犯罪发展理论:犯罪和年龄呈负向关系:一是所有反社会行为均集中在青少年晚期;二是反社会行为与个体年龄之间的关系在个体方面、同伴方面、历史方面或文化差异方面并不存在任何实质的差异,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所有反社会行为在其整个生活历程中均直线或者连续性下降。
1、格特弗雷得逊与赫希: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犯罪可能性随之下降,导致个体违法与犯罪的自变量大多是在个体的早年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2、格鲁克夫妇:多因素分析视角,认为影响犯罪的因素是由于身体的。
气质的、智力的以及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认为以下家庭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1)那些家庭纪律松懈,且常常伴随着突然的和恫吓的惩罚(2)低劣的监控;(3)父母与子女之间微弱的情感纽带。
3、罗伯特。
萨姆逊与约翰。
劳波:认为重新犯罪可以有社会控制缺乏来解释,同样地终止犯罪也可以由社会控制的汇聚来解释。
整体发展理论:一是家庭与学校非正式社会控制在维持系统结构的交换关系中起基础作用,其可以用来解释儿童与少年时期个体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儿童时期的反社会行为通过不同的生活领域延续至成年时期;三是成年时期的非正式社会控制解释了生活世界中犯罪行为的变化,这种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并不因个体犯罪倾向的差异而有不同。
(六)、社会环境决定论:(一)失范理论—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谓失范是指社会或团体的一种无规范或规范丧失的状态。
(二)社会解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克利福德。
肖和亨利。
麦凯,过渡区青少年犯罪率高与以下三大因素密切相关:1、物理因素: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区域大多数位于或毗邻商业区、重工业区。
这些地区的建筑物被大量废弃,人口也逐渐减少。
人口的减少与工业侵入有关,工业侵入导致适合居住的建筑物越来越少,原有的居民被迫迁出;2、经济因素: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区域其经济情况也最差;3、人口结构: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区域,与外国移民,黑人的高度集中相关。
(三)墨顿的失范/压力理论:1、确立目标,任何社会的文化都确立一些它认为值得追求的目标,鼓励每个社会成员为追求这样的目标而奋斗;2、规定手段,任何社会的文化都以规范、制度等形式规定了达到目标的手段。
墨顿认为,个人缓解压力或紧张的社会适应方式主要有五种:1、遵从+ +2、革新+ -3、礼仪- +4、颓废- -5、反叛这种个体拒绝认同社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同时又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目标和达到手段的目标,成功乃英雄,失败乃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