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等级结构
评价数据等级的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评价数据等级的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数据等级的模型是指根据数据的特性和重要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而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对数据等级进行准确评价对于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等级的概念、数据等级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数据等级的模型评价方法,以期为数据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对数据等级模型的评价标准、应用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等级模型来优化数据管理和决策过程。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概述,介绍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联系,可以写成以下形式: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简要介绍数据等级的概念以及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正文部分中,将分别从数据等级的概念、重要性和不同数据等级的模型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将总结数据等级模型的评价标准,讨论数据等级模型的应用局限性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内容的安排和逻辑,有助于整体阅读和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数据等级模型在评价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以及对不同数据等级的模型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和比较。
同时,我们也将总结并分析数据等级模型的评价标准,探讨其应用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为数据等级模型的评价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数据等级模型进行数据管理和决策分析。
2.正文2.1 数据等级的概念数据等级是指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的一种方法。
在信息安全领域,数据等级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其数据资产。
数据等级通常根据数据的重要性、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来进行分类。
一般情况下,数据等级可以分为公开级、内部级、机密级和绝密级等不同级别。
(完整版)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五版-第6章
等额本息还款模型
x0 ~贷款总额
r ~月利率 n ~贷款期限(月)
xk ~第k月还款后尚欠金额
a~每月还款金额
本月欠额=上月欠额的本息还款金额
xk= xk-1(1+r)a, k=1,2,…, n k=n递推至k=1
xn= x0(1+r)na[1+(1+r)+…+(1+r)n-1]
k 1
2
例2 x0 =100(万元), r=0.0655/12, n=1220=240(月) x1=9625元, x240=4189.41(元), A2=1657729.17(元).
与房贷计算器给出的相同
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方式的比较
• 等额本息方式简单,便于安排收支. • 等额本金方式每月还款金额前期高于等额本息方式,
贷款购房——最简 单的差分方程模型
输入必要信息 轻击鼠标即得
单利和复利 两种计算利息的基本方式
单利 ~1万元存5年定期, 年利率4.70.04755)=12375元.
复利 ~1万元存1年定期, 年利率为3%, 到期不取则 自动转存, 5年后本息:10000 (1+0.03)5=11593元.
c 20000 0.025
w 8000100
每周每千克体重消耗 20000/100=200kcal 正常代谢消耗相当弱.
2. 正常代谢情况下的第一阶段计划 • 吸收热量由20000kcal每周减少1000kcal, 直至达到安全下限10000 kcal/周. c(k) 200001000k, k 1,2, ,10 c(10)= 10000 第一阶段需10周 w(k 1) (1 )w(k) (20000 1000 k)
数学建模评价模型
yi f ( w , x ( i ) ) , j 1,2,, m) ,则可以计算出各系统的综合评价值 x (i ) ( xi1 , xi 2 ,, xim )T (i 1,2,, n) 。根据 yi (i 1,2,, n) 值的大小 n 将这 个系统进行排序或分类,即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2、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
(5)评价者 评价者是直接参与评价的人,可以是某一个人, 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对于评价目的选择、评价指标体 系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权重系数的确定都与评价 者有关。
3、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1.确定综合评价的目的 (分类?排序?实现程
度?)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 对指标数据做预处理
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守的原则: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 m 可测性(即可观测性)和独立性。这里不妨设系统有 个评 价指标 (或属性) 分别记为 x1 , x2 , , xm ( m 1) ,即评价指 , 标向量为 x ( x1 , x2 , , xm ) 。
T
2、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
1.4 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方法
在实际中,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定性,或模糊指 标的定量处理问题。 诸如: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工作政绩、人员素 质、各种满意度、信誉、态度、意识、观念、能 力等因素有关的政治、社会、人文等领域的问题 。
如何对有关问题给出定量分析呢?
按国家的评价标准,评价因素一般分为五 个等级,如A,B,C,D,E。
•1.3 将区间型化为极大型
对某个区间型数据指标 x ,则
ax 1 c , x a x 1, a xb 1 x b , x b c
其中 [ a, b] 为 x 的最佳稳定区间,c max{a m, M b} ,
数学建模经典案例6
存贮策略的评价指标
每周平均需求量1架
i
2. 估计每周的平均销售量
第n周平 Rn [ jP( Dn j , S n i) iP( Dn i, S n i) ] i 1 j 1 均售量
需求不超过存量,需求被售
3 i i 1 j 1
需求超过存量,存量被售
[ jP( Dn j S n i ) iP( Dn i S n i )]P( S n i )
当平均需求(=1.0)增长(或减少)10%时, 失去销售机会的概率P将增长(或减少)约15% 。
钢琴销售的存贮策略
存贮策略(周末库存为0则订购3架, 否则不订购)已定, 计算两个指标(失去销售的概率和每周平均销售量). 给出其他存贮策略(如周末库存为0或1则订购使下周 初库存为3架, 否则不订购), 讨论这两个指标(习题1). 关键是在无后效性的前提下恰当地定义系统的状态 变量(本例是每周初的库存量). 动态随机存贮策略是马氏链的典型应用.
p12 1 p11 0.2
p22 1 p21 0.3
p21 0.7
1
0.7
2
Xn+1只取决于Xn和pij, 与Xn-1, …无关 状态转移具 有无后效性
a1 (n 1) a1 (n) p11 a2 (n) p21
a2 (n 1) a1 (n) p12 a2 (n) p22
e 0 1 e 状态转移阵 P e e 1 (1 )e 2 e / 2 e 1 ( 2 / 2)e 第n周(n充分大)失去销售机会的概率 P P( Dn Sn )
P 0.8 0.073 0.9 0.089 1.0 0.105 1.1 0.122 1.2 0.139
数学建模 四大模型总结
四类基本模型1 优化模型1.1 数学规划模型线性规划、整数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动态规划。
1.2 微分方程组模型阻滞增长模型、SARS 传播模型。
1.3 图论与网络优化问题最短路径问题、网络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最小生成树问题(MST)、旅行商问题(TSP)、图的着色问题。
1.4 概率模型决策模型、随机存储模型、随机人口模型、报童问题、Markov 链模型。
1.5 组合优化经典问题● 多维背包问题(MKP)背包问题:n 个物品,对物品i ,体积为i w ,背包容量为W 。
如何将尽可能多的物品装入背包。
多维背包问题:n 个物品,对物品i ,价值为i p ,体积为i w ,背包容量为W 。
如何选取物品装入背包,是背包中物品的总价值最大。
多维背包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有:资源分配、货物装载和存储分配等问题。
该问题属于NP 难问题。
● 二维指派问题(QAP)工作指派问题:n 个工作可以由n 个工人分别完成。
工人i 完成工作j 的时间为ij d 。
如何安排使总工作时间最小。
二维指派问题(常以机器布局问题为例):n 台机器要布置在n 个地方,机器i 与k 之间的物流量为ik f ,位置j 与l 之间的距离为jl d ,如何布置使费用最小。
二维指派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有:校园建筑物的布局、医院科室的安排、成组技术中加工中心的组成问题等。
● 旅行商问题(TSP)旅行商问题:有n 个城市,城市i 与j 之间的距离为ij d ,找一条经过n 个城市的巡回(每个城市经过且只经过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使得总路程最小。
● 车辆路径问题(VRP)车辆路径问题(也称车辆计划):已知n 个客户的位置坐标和货物需求,在可供使用车辆数量及运载能力条件的约束下,每辆车都从起点出发,完成若干客户点的运送任务后再回到起点,要求以最少的车辆数、最小的车辆总行程完成货物的派送任务。
TSP 问题是VRP 问题的特例。
● 车间作业调度问题(JSP)车间调度问题:存在j 个工作和m 台机器,每个工作由一系列操作组成,操作的执行次序遵循严格的串行顺序,在特定的时间每个操作需要一台特定的机器完成,每台机器在同一时刻不能同时完成不同的工作,同一时刻同一工作的各个操作不能并发执行。
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
表示。由(1)给出的aij的特点,A称为正互反矩 阵。显然比由aii=1。如用C1,…,C5依次表示景 色、费用、饮食、旅游5个准则,设某人用成对
比较距阵(正互反阵)为10Biblioteka 1 1 24
3
3
2 1 7 5 5
A
1
4
1 7
1
1 2
1 3
1 1
3 3
1 5
2
1 5
9
假设要比较某一层n个因素C1,C2 , …,Cn对上 层一个因素O的影响,如旅游决策问题中比较景
色等5个准则在选择旅游地这个目标中的重要性。
每次取两个因素Ci和Cj,用aij表示Ci和Cj对O的影 响之比,全部比较结果可用对比比较距阵
A=(aij)n×n , aij > 0
, a ji
1 a ij
素C1,…,Cn对上层因素O的权重。
11
仔细分析一下(2)式给出的成对比较阵A可以 发现,既然C1与C2之比为1:2;C1与C3之比为4:1。 那么C2与C3之比因为8:1而不是7:1才能说明成对比 较是一致的。但是,n个因素要做 n(n 1次) ,全部一 致的要求是太苛刻了。Saaty等人给出了2在成对比较 不一致的情况下计算各因素C1,…,Cn对因素O的权 重的方法,并且确定了这种不一致的容许范围。为 了说明这点我们先看成对比较完全一致。
表9-1 1-9尺度aij的含义
尺度aij 1
含义
Ci与Cj得影响相同
3
Ci与Cj得影响稍强
5
Ci与Cj得影响强
7
Ci与Cj得影响明显地强
9
Ci与Cj得影响绝对地强
大学生消费问题数学模型(层次分析报告)
word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层次分析模型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指大学生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可以使大学生在校时合理使用有限的经济收入,进展科学消费.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起适度、合理的消费观念,对于促进经济的开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1.1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当今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包括: 家庭供应、家教兼职、特困补助和奖学金.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社会角色的限制,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 主要靠家庭供应.大学生消费收入差距悬殊,主要受家庭收入的影响.1.2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目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由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娱乐消费三局部构成.生活消费,如吃饭、购置生活必需品;学习消费,如学习用品等; 娱乐消费,如购物、旅游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信息化的开展,大学生消费呈现出多样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的消费形式、内容、消费心理以与消费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学生传统必需型消费呈明显下降趋势,如饮食消费、衣着消费所占比例下降,其他形式的消费比例逐渐增加.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置学习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和学习工具上.娱乐消费主要表现为休闲、旅游等方面,并呈上涨趋势.通讯消费主要表现在手机话费、上网等方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恋爱消费也成为日常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1.3 研究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根本情况,发现大学生日常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大学生的消费提供正确合理的建议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消费观.2 数据说明与符号约定2.1 数据说明以某某学院学生为调查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见附录.问卷是通过对60名某某学院学生随机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52份而得.由调查的统计结果可知:在校大学生平均的月总支出为,学习支出为元,食物支出占元,衣着支出为元,通讯支出为元,娱乐支出为元.家庭月人均收入不同的在校大学生在月总支出和其他各项具体支出方面存在差异,在校大学生的月总支出主要用于食物支出、其他方面的支出相对较少,这反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仍然是以物质消费为根底,这是由在校大学生的非独立经济地位决定的.2.2 符号约定y y 为学生的平均月消费(元)1x 1x 为学生每月由家庭提供的收入(元)2x 2x 为学生每月做家教等兼职所获取的收入(元) 3x 3x 为学生每月的特困补助的收入(元)0β0β为自发性消费321,,βββ边际消费倾向ε 表示其它随机因素的影响. A 因素对目标的判断矩阵λA 的最大特征值a A 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a a 的权重向量,即用a 的每个元素除以各元素之和所得的矩阵1B 费用对决策准如此的判断矩阵 2B 健康对决策准如此的判断矩阵 3B 心理对决策准如此的判断矩阵4B 开展对决策准如此的判断矩阵i λi B 的最大特征值 ()4,3,2,1 i =i b i B 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4,3,2,1 i =*i b i b 的权重向量,即用i b 的每个元素除以各元素之和所得的矩阵 ()4,3,2,1 i =A CI A 的一致性指标i CI i B 的一致性指标 ()4,3,2,1 i =Z CI 因素的一致性指标 A RI A 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i RI i B 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4,3,2,1 i =A CR A 的一致性判断指标,规定小于0.1时,说明满足一致性准如此 Z CR 因素的一致性判断指标,规定小于0.1时,说明满足一致性准如此ω 准如此的权重向量,我们用以判断各种准如此的支出比例3 消费问题的数学模型我们利用调查所得的数据进展了统计分析和数学建模.具体模型步骤如下: 3.1 消费函数的计量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εββββ++++=3322110x x x y 应用MATLAB 得到回归方程为:12336.05590.80030.7129x 0.7393y x x =++-解得9225.02=R ,5127.1900=F .其中2R 为复相关系数,0F 为F 检验的临界值,0()P F F >为观察值F 大于临界值0F 的概率,且在显著性水平01.0=α下0)(0=>F F P ,越接近0表示回归方程在在显著性水平0.01α=下回归越显著,这明确回归结果非常合理. 3.2 层次分析模型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根据考察的实际情况,层次结构图1为:图1 层次结构图其中最高层为消费,即应怎样消费.最低层分为学习、饮食、衣着、通讯、娱乐五个方面,即我们的消费应在学习、饮食、衣着、通讯、娱乐五个方面按照怎样的比例消费.中间层分为费用、健康、心理、开展四个因素.费用是指价格的上下对决策的影响;健康是指对身体的有利或有害程度对决策的影响;心理是指个人消费的不同动机,包括正常动机和不良动机对决策的影响;开展是指个体为了满足今后成长、进步等要求而不断增长自身修养和素质的一种预期投资对决策的影响.构造判断矩阵:每一个具有向下隶属关系的元素作为判断矩阵的第一个元素〔位于左上角〕,隶属于它的各个元素依次排列在其后的第一行和第一列.表1 重要性标度含义表⎪⎪⎪⎪⎪⎭⎫⎝⎛=171571171311715513511A 计算A 的特征根0E A λ-= A 有最大特征根0735.4=λ,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首先求解齐次线性方程 ()0E A X λ-=解得特征向量为:⎪⎪⎪⎪⎪⎭⎫ ⎝⎛=7118.00791.06761.01731.0a , 归一化,得⎪⎪⎪⎪⎪⎭⎫⎝⎛=*4340.00482.04122.01055.0a 对所得的数据进展一致性检验,步骤如下: 〔1〕.计算一致性指标44.073540.02454141A CI λ--===--〔2〕查表确定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表〔3〕计算一致性比例RI ,并进展判断.0.0245/0.890.0270.1.A C ICR R I===< 当RI <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承受的,RI >0.1时,认为判断矩阵不符合一致性要求,需要对该判断矩阵进展重新修正. 故:A 有比拟合理的一致性.第二步,备选对象对决策准如此的判断矩阵是 费用对决策准如此的判断矩阵可作以下假设:⎪⎪⎪⎪⎪⎪⎭⎫ ⎝⎛=134151313115191714515131595123732111B 1B 有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特征向量2828.51=λ, ⎪⎪⎪⎪⎪⎪⎭⎫ ⎝⎛=1337.00603.02708.08225.04781.01b 归一化,得⎪⎪⎪⎪⎪⎪⎭⎫ ⎝⎛=*0822.00371.01665.05057.02939.01b健康对决策准如此的判断矩阵可作以下假设:⎪⎪⎪⎪⎪⎪⎭⎫⎝⎛=152515511319131213171259715311215112B2B 有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特征向量2182.52=λ, ⎪⎪⎪⎪⎪⎪⎭⎫ ⎝⎛=2948.00626.01737.09282.01324.02b 归一化,得⎪⎪⎪⎪⎪⎪⎭⎫ ⎝⎛=*1852.00393.01091.05831.00832.02b心理对决策准如此的判断矩阵可作以下假设⎪⎪⎪⎪⎪⎪⎭⎫ ⎝⎛=1221312113113123122311211311321313B 3B 有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特征向量0032.53=λ, ⎪⎪⎪⎪⎪⎪⎭⎫ ⎝⎛=4764.02101.06432.02156.05184.03b 归一化,得⎪⎪⎪⎪⎪⎪⎭⎫ ⎝⎛=*2308.01018.03117.01045.02512.03b开展对决策准如此的判断矩阵可作以下假设:⎪⎪⎪⎪⎪⎪⎭⎫⎝⎛=12121512112141711212151242131575314B 4B 有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特征向量0246.54=λ, ⎪⎪⎪⎪⎪⎪⎭⎫ ⎝⎛=1833.00993.01833.03548.08927.04b 归一化,得⎪⎪⎪⎪⎪⎪⎭⎫ ⎝⎛=*1070.00580.01070.02071.05210.04b所以,令⎪⎪⎪⎪⎪⎪⎭⎫⎝⎛==****1070.02308.01852.00822.00580.01018.00393.00371.01070.03117.01091.01665.02071.01045.05831.05057.05210.02512.00832.02939.0),,,(4321b b b b B于是对象对目标的排序:⎪⎪⎪⎪⎪⎪⎭⎫⎝⎛=⎪⎪⎪⎪⎪⎭⎫⎝⎛⎪⎪⎪⎪⎪⎪⎭⎫⎝⎛==*0757.01243.00861.06027.01034.04340.00482.04122.01055.01070.02308.01852.00822.00580.01018.00393.00371.01070.03117.01091.01665.02071.01045.05831.05057.05210.02512.00832.02939.0a B w 模型分析:排列的一致性检验:0707.0452828.5155)(11=-=--=λx CI 12.1)(1=x RI 05455.0452182.5155)(22=-=--=λx CI 12.1)(2=x RI 0008.0450032.5155)(33=-=--=λx CI 12.1)(3=x RI 00615.0450246.5155)(44=-=--=λx CI 12.1)(4=x RI 令:)00615.00008.005455.00707.0(),,,()(4321==CI CI CI CI x CI03265.04340.00482.04122.01005.0)00615.00008.005455.00707.0()()(=⎪⎪⎪⎪⎪⎭⎫ ⎝⎛=•=*a x CI x CI Z ()119888.14340.00482.04122.01055.012.1,12.1,12.1,12.1)()(=⎪⎪⎪⎪⎪⎭⎫⎝⎛=•=*a x RI x RI Z 1.002915.0119888.103265.0)()()(<===x RI x CI x CR Z Z所以,有合理的一致性.所以,()Tw 0757.01243.00861.06027.01034.0=即:消费按照学习:饮食:衣着:通讯:娱乐应为()0757.01243.00861.06027.01034.03.3 自身消费模型结合自身的情况,我的月总支出,学习支出,饮食支出:衣着支出:通讯支出:娱乐4 模型的优缺点本文给出了大学生消费问题的模型,即层次分析模型.此模型由于是关系到个人的决策问题所以多少带有个人的主观意识,如文章中的成比照拟矩阵很大成分上就是作者本人的意见,但是它通过了一致性检验以与符合当今社会的常规,所以此模型还是可行的.6 参考文献[1] X来福. 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3] 袁震东等.数学建模简明教程[M] .某某:华东师X大学,2001[4] 姜启源等.数学模型(第三版) [M].:高等教育,2003[5] 杨启帆等.数学建模[M] .:某某大学, 1999[6] 梁国业等.数学建模[M].:冶金工业,2004[7] 王兵团.数学建模根底[M].:清华大学,2004.[8] 甘应爱.高校毕业生就业手册[M].:某某大学大学,2005[9]武小莉.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某某高等学校第15卷第12期 20037 附录7.1 调查问卷大学生消费调查问卷1.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为〔〕A.400以下 B.400—800 C.800-1200 D.1200-1600 E.1600以上2.您的月消费额大概为多少〔〕A.300以下B.300-500C.500-700D.700-1000E. 1000以上3.您每月由家庭提供的收入是〔〕A.200以下B.200-400C.400-600D.600-800E. 800以上4.您每月做家教等兼职所获取的收入是〔〕A.100以下B.100-200C.200-300D.300-400E. 400以上5.您每月平均的特困生补助的收入是〔〕A.50以下B.50-100C.100-150D.150-200E. 200以上6.您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7.您每月饮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饮料〕大概为多少〔〕8. 您花在服饰方面平均每个月的消费是〔〕A.50以下B.50-100C.100-200D.200-3009. 您每月用于娱乐方面〔看电影,购置游戏光盘,CD等〕的支出〔〕以上10. 您拥有手机吗?如果有,每个月话费支出为多少?如果没有,请回答下一题.A.50以下 B.50-100 C.100-150 D.150-200 E.200以上11. 您每月用于通讯方面的支出为多少〔仅限于使用卡的情况〕〔〕12. 您花费的资金主要来自〔〕13.您觉得您现在每月消费情况如何〔〕注:本问卷共发放60份,收回有效问卷52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根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7.2 数据的统计表3 有关数据统计表〔单位:元〕人均收入月总支出家庭提供家教补助学习食物衣着通讯娱乐300 250 250 80 100 20 200 20 5 5 300 250 200 100 70 50 200 30 10 10 300 300 300 100 70 60 250 30 20 20 300 300 200 100 70 40 200 20 20 20 350 300 250 100 70 50 200 20 20 10 400 300 250 100 100 100 250 50 30 50 400 300 300 0 0 50 200 20 20 10 400 350 300 100 70 70 200 30 25 25 400 400 400 100 100 50 250 50 30 20 400 400 400 0 70 50 250 50 30 20450 450 400 50 70 60 250 50 50 40 500 350 400 180 50 50 200 50 30 20 500 500 500 0 0 50 300 50 50 50 550 500 300 100 100 80 300 50 40 30 600 370 400 150 70 55 230 40 20 30 600 400 600 0 70 55 250 50 25 30 650 450 450 0 0 50 250 50 50 50 700 450 500 300 100 70 260 55 35 30 700 450 450 100 70 70 300 30 20 30 700 500 500 0 0 50 300 50 50 50 700 500 500 0 0 50 300 50 50 50 750 500 500 0 0 80 300 50 40 30 750 500 500 0 0 80 300 60 40 20 800 450 500 120 120 80 250 70 20 30 800 450 500 100 0 50 250 50 50 50 800 500 600 200 100 50 300 60 40 50 800 700 600 150 50 100 500 80 80 50 900 500 500 200 80 75 270 60 35 60 900 500 500 0 0 40 300 80 40 40 1000 500 600 0 0 60 300 50 60 30 1000 550 600 100 0 85 300 50 45 70 1000 600 700 0 80 50 350 60 40 100 1000 650 700 150 0 60 350 70 20 150 1100 650 600 150 50 60 350 70 20 150 1100 700 800 120 0 90 370 115 25 85 1100 750 800 0 0 80 380 150 40 100 1200 700 700 150 0 55 350 140 50 105 1200 700 800 200 100 70 380 120 30 100 1300 800 900 80 0 45 400 180 55 120 1400 600 800 0 50 40 350 80 55 75 1500 600 600 0 0 80 300 20 30 20 1500 600 600 0 0 60 400 60 40 40 1600 600 600 0 0 80 400 50 50 20 1600 750 800 100 70 70 400 120 40 120 1700 550 600 0 0 70 350 50 30 50 1800 700 700 0 0 80 400 100 60 60 2000 500 700 0 0 50 250 60 60 30 2000 600 400 0 0 100 350 50 50 50 2100 600 60 0 0 80 350 50 70 50 2100 700 700 0 0 100 400 100 50 50 2200 500 500 0 0 50 300 50 50 502500 700 700 0 0 100 300 100 100 1006.3 回归分析编程clearx=[25080 100; 250100100; 400180 50;400 150 70; 600070; 500300 100;500 120120; 600200 100; 600150 50;500200 80; 600100 0; 7000 80;700150 0; 600150 50; 600200 100;8001200; 80000; 700150 0;800300100; 800100100; 600100100;700100 0; 900050; 900800;800050; 900200 0; 10001000;10000 80; 12000100; 11001500;12002000; 900150 70; 110010070;12001800; 9001000; 1200070;1500 00; 8001800; 110000;10002000; 40010050; 12002000;11001500; 13002000; 900 1800;150000; 160000; 15003000;15001000; 15001800; 15002000;18001000;];x1=[x,ones(52,1)];y=[250 300 350 370 400 450 450500 700 500 550 600 650 650700 700 750 700 700 750 500650 700 800 600 850 900 700900 950 1000 750 900 1200 8001100 1300 700 900 1100 600 1100 950 1500 1000 1200 1100 1500 1200 1400 1500 1600];[b,bint,r,rint,stats]=regress(y,x1,0.01)bstats。
初中数学模型分析大全!
初中数学模型分析大全!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的方法,通过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初中数学模型分析。
1.几何模型分析几何模型分析是根据实际问题的几何特征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几何方法进行分析。
例如,求解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等。
2.比例模型分析比例模型分析是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比例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
例如,求解比例尺、计算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尺寸等。
3.图论模型分析图论模型分析是通过图的结构和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计算网络拓扑结构等。
4.随机模型分析随机模型分析是对实际问题中的随机性进行建模和分析。
例如,通过骰子模型分析掷骰子的概率分布、通过抽样模型分析人口统计数据等。
5.线性规划模型分析线性规划模型分析是通过线性规划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通过线性规划分析最优化问题、资源分配问题等。
6.统计模型分析统计模型分析是根据概率统计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推断。
例如,通过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等。
7.最优化模型分析最优化模型分析是通过最优化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优化问题。
例如,通过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曲线拟合、通过线性规划分析资源分配问题等。
8.动力系统模型分析动力系统模型分析是根据物体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动力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通过微分方程模型分析弹簧振动、分析物体运动规律等。
总结起来,初中数学模型分析包括几何模型分析、比例模型分析、图论模型分析、随机模型分析、线性规划模型分析、统计模型分析、最优化模型分析和动力系统模型分析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使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的主要建模方法
主要建模方法1、类比法建模一般在具体分析该实际问题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归纳对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与已知模型比较,把未知关系化为已知关系,在不同的对象或完全不相关的对象中找出同样的或相似的关系,用已知模型的某些结论类比得到解决该“类似”问题的数学方法,最终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2、量纲分析是在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物理定律的量纲齐次性,确定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它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通过量纲分析,可以正确地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简化实验和便于成果整理。
在国际单位制中,有七个基本量:质量、长度、时间、电流、温度、光强度和物质的量,它们的量纲分别为M、L、T、I、H、J和N,称为基本量纲。
量纲分析法常常用于定性地研究某些关系和性质,利用量纲齐次原则寻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常常进行无量纲化,无量纲化是根据量纲分析思想,恰当地选择特征尺度将有量纲量化为无量纲量,从而达到减少参数、简化模型的效果。
3.差分法差分法的数学思想是通过taylor级数展开等方法把控制方程中的导数用网格节点上的函数值的差商代替进行离散,从而建立以网格节点上的值为未知数的方程组,将微分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是建立离散动态系统数学模型的有效方法。
构造差分的方法有多种形式,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泰勒级数展开方法。
其基本的差分表达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阶向前差分、一阶向后差分、一阶中心差分和二阶中心差分等,其中前两种格式为一阶计算精度,后两种格式为二阶计算精度。
通过对时间和空间这几种不同差分格式的组合,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差分计算格式。
差分法的解题步骤为:建立微分方程;构造差分格式;求解差分方程;精度分析和检验4、变分法较少5、图论法数学建模中的图论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图论建模是指对一些抽象事物进行抽象、化简,并用图来描述事物特征及内在联系的过程。
图论是研究由线连成的点集的理论。
一个图中的结点表示对象,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特定关系(先后关系、胜负关系、传递关系和连接关系等)。
数学建模评价模型方法
数学建模评价模型方法数学建模评价模型方法一、关于评价指标所谓指标就是用来评价系统的参量。
例如,在校学生规模、教学质量、师资结构、科研水平等,就可以作为评价高等院校综合水平的主要指标。
一般说来,任何—个指标都反映和刻画事物的—个侧面。
从指标值的特征看,指标可以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是用定性的语言作为指标描述值,定量指标是用具体数据作为指标值。
例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有 5A、 4A、 3A、 2A 和 1A之分,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是定性指标;而景区年旅客接待量、门票收入等就是定量指标。
从指标值的变化对评价目的的影响来看,可以将指标分为以下四类:(1) 极大型指标 ( 又称为效益型指标 ) 是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2) 极小型指标 ( 又称为成本型指标 ) 是指标值越小越好的指标;(3) 居中型指标是指标值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适中为最好的指标;(4) 区间型指标是指标值取在某个区间内为最好的指标。
例如,在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时,利润作为指标,其值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好,这就是效益型指标;而管理费用作为指标,其值越小,经济效益就越好,所以管理费用是成本型指标。
再如建筑工程招标中,投标报价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其值的变化范围一般是× 标的价,超过此范围的都将被淘汰,因此投标报价为区间型指标。
投标工期既不能太长又不能太短,就是居中型指标。
在实际中,不论按什么方式对指标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指标可以通过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相互转换1 评价指标的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在综合评价指标中,各指标值可能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单位或不同数量级,从而使得各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可公度性,给综合评价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实际情况,消除由于各项指标间的这些差别带来的影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评价结果,就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包括对指标的一致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
1 . 指标的一致化处理所谓一致化处理就是将评价指标的类型进行统一。
数学模型-等级结构
资料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4年 12月 19 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等级结构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掌握马氏链模型的有关概念和开发方法,以便能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了解等级结构原理,如何划分出许多等级。
基本的方程与基本量。
稳定值域构造。
3、主要参考文献刘来福《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第三版) 北师大版姜启源等《数学模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姜启源等《数学模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大潜《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等教育出版社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序号时间(天)内容安排备注1 2 分析设计准备周一至周二2 4 模块划分阶段周三至周一3 2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周二至周三4 2 考核周四至周五总计10(天)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教研室意见:年月日学生(签字):接受任务时间: 2014 年 12 月 8 日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题目名称等级结构评分项目分值得分评价内涵工作表现20% 01 学习态度 6 遵守各项纪律,工作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
02 科学实践、调研7 通过实验、试验、查阅文献、深入生产实践等渠道获取与课程设计有关的材料。
03 课题工作量7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
能力水平35% 04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0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5 应用文献的能力 5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06设计(实验)能力,方案的设计能力5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装置安装、调试、操作等实验工作,数据正确、可靠;研究思路清晰、完整。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模型简介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模型简介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常见评价模型简介评价类数学模型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经常出现的一类模型,如2005年全国赛A题长江水质的评价问题,2008年B题高校学费标准评价体系问题等。
主要介绍三种比较常用的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期帮助大家了解不同背景下不同评价方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法(AHP)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将所包含的因素进行分类,一般按目标层、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排列,构成一个层次结构,对同层次内诸因素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的权重,这样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给出所有因素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按重要性程度的一个排序。
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步骤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将有关因素自上而下分层(目标—准则或指标—方案或对象),上层受下层影响,而层内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
步骤2构造成对比较阵对于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借助1~9尺度,构造比较矩阵;步骤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做为权向量。
步骤4计算组合权向量(作组合一致性检验)组合权向量可作为决策的定量依据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介绍层次分析模型的应用。
例(选择旅游地决策问题)如何在桂林、黄山、北戴河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旅途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步骤1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O ,准则层C ,方案层P ;每层有若干元素,各层元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图1 选择旅游地的层次结构步骤2构造比较矩阵标度值 含义1 两因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 3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5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7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9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以上各数值的倒数若指标i 与指标j 比较相对重要性用上述之一数值标度,则指标j 与指标i 的相对重要性用上述数值的倒数标度表1 1~9标度的含义设要比较各准则n C C C ,,,21 对目标O 的重要性,记判断矩阵为A显然,A 是正互反阵。
层次分析法-数学建模
步骤5 层次总排序即求各方案的综合得分
前面我们求的都是在一层中各因素的权重,这个过程称为单
层次排序。不妨设准则层权向量W (w1, w2,L , wn ),T 而方案层有 l
个方案可供选择,且每个方案的权向量分别为 1, 2,L , l 。那么 每个方案对最终目标的影响程度(C1,C2,L ,Cl )T 就可以通过下面的 式子算出来了。
合理分配企业利润
准则层 调动积极性 提高企业质量 改善生活条件
方案层 发奖金 扩展福利设施 引进人才和设备
在层次划分及因素选取时,我们要注意三点:
(1)上层对下层有支配作用;
(2)同一层因素不存在支配关系(相互独立);
(3)每层因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认为,人对许多东西优劣及优劣 程度判断能力,最多大致在9个以内,超过这个范围就 会判断失真。例如,人们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常常会 眼花缭乱,难以抉择。)
23
9
重要性
xi比 x j 相同 稍重要 重要
绝对 很重要 重要
aij
1
3
5
7
9
在每两个等级之间有一个中间状态, aij 可分别 取值 2 , 4 ,L , 8 。
例如:评价电影的好坏
目标层
评价
准则层 娱乐性 x1 艺术性 x2 教育性 x3
方案层 电影1
电影2
……
这
个人认为:
x1 : x2 3
层次分析法是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处理的一种有效手 段。
面临各种各样的方案,要进行比较、判断、评价、 最后作出决策。这个过程主观因素占有相当的比重给用 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带来不便。T.L.saaty等人20世纪在七 十年代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处理这类问题的实用方法。
奖金发放问题的数学建模
A题:奖金发放问题摘要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所给数据,即五十名员工的职称、工龄、学历、教学情况进行统计,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且根据不同要求通过模型对奖金发放情况制定政策。
模型1、层次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法为这类问题的决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种简洁而实用的方法。
大体上可以按照一下三个步骤进行: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②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③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模型2、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够早了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的简便实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的主要指标即为题目中已给定的4项指标。
模型3、对奖金分配的最终结果:⑴若需要对所有教师都奖励,则应该根据他们的综合得分,按比例分配。
⑵若30人获得奖金,根据主导因素法则,限制因子法以及逆向考虑法。
首先考虑职称,职称考虑完毕,再考虑工龄,再考虑教学,最后考虑学历。
⑶对不同职称分配一定获得奖金人数时,舍弃职称权重,按不同职称分别对其他3项指标进行加权排序。
方法与⑵相同。
[关键字]:数据规范化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定权比例分配一、问题重述某学院接受了一企业的赞助,经过校教代会决定,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教师,奖励政策只考虑下列因素:教师职称,工龄,学历,教学情况。
学院职工的职称,工龄,学历,教学情况见下表。
现聘请你们作顾问,制定以下奖励政策:(1)给出一个对所有教师都奖励的合理政策;若只奖励30人,如何确定人选?(2)如何制订奖励政策,恰好使高级、中级、初级教师的获奖人数是给定的数。
(3)能否制订一个奖励政策,按照此政策高级、中级、初级获奖人数分别为2,说明:1、职称中的1,2,3分别表示高级、中级、初级;2、学历中的1,2,3分别表示研究生、本科、专科;3、教学中的1,2,3分别表示好,一般,差。
二、模型分析、建立与求解我们的目标就是给这50为教师进行一个客观的排名,也就是根据现有的有关他们的数据给他们打分,然后根据分数进行排名,并且将工龄以5年为单位分成6个等级,然后把职称、学历和教学的1、2、3看成是3个等级,而不是纯粹的数据,再用隶属函数的升岭型分布将它们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对四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BIM模型精度表示什么构件等级分类
BIM模型精度表示什么构件等级分类之前笔者与各位聊过了什幺是BIM模型精度,但是还有小伙伴询问关于模型精度的问题,今天咱们就聊聊BIM模型精度表示什幺?构件等级分类?LOD100-整体建筑扁枝的面积、高度、体积、位置、座向等信息可以3D模型或其他数据型式表达。
模型组件可使用符号或通用表示在模型中以成像图像呈现,但不需满足LOD200的需求。
模型要件相关信息(皆即每平方英呎的成本、HVAC的吨数等)可产生自其他的模型组件。
LOD200-模型组件(ModelElement)为具近似数量、尺寸、形状、位置、方位等信息的通用系统、对象或组件(Generalizedsystem,object,orassembly),以图像呈现于模型中。
非图像附加重要信息也可附加于模型组件。
LOD300-模型组件为具精确数量、尺寸、形状、位置、方位等信息的特定电脑系统、对象或组件(Specificsystem,object,orassembly),以图像呈现于数学方法中。
非图像信息也可附加于模型组件。
LOD350-模型控制器为具精确数量、尺寸、形状、方位、及与其他系统整合的接口信息的特定系统、对象或组件,以图像呈现于模型中。
非三维信息也可附加于模型组件。
LOD400-模型组件为具精确数量、尺寸、形状、位置、方位等信息及具完整制造、组装、细部施作所需信息的特定系统或组件,以投影呈现于模型的中。
但非图像信息也可附加于模型组件。
LOD500-模型组件为具实际完工尺寸、形状、位置、数量、指南针等信息的系统或组件,以图像呈现于模型的中。
非图像信息也可附加于模型组件。
BIM模型精度则表示什幺?构件等级分类?<b>分类<b>细项<b>LOD<b>等级<b>说明<b>结构工程基础-标准基础2001.必须以结构对象分类2.须包含材料名称3.除特殊需求外,非影响冲撞分析的细部构件可以忽略基础-特殊基础基础-钢钣桩地下结构-柱地下结构-梁地下结构-板地下结构-墙地下结构-梯地下结构-坡道地下结构-其他地上结构-柱3.如为钢结构、金属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须另行建立结构BIM 组件,不可仅以外部形体取代。
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方法
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确定是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的用途、地理位置、结构类型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确定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的方法:
1. 标准法
采用标准法是确定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的常见方式。
相关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供了具体的等级划分标准,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建筑所需的抗震等级。
2. 工程经验法
工程经验法是根据历史上同类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确定的方法。
通过分析过去类似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结合当前建筑的具体情况,估算出合适的抗震等级。
3. 数值模拟法
数值模拟法是通过建立混凝土结构的数学模型,利用地震动输入数据进行动力分析,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确定合适的抗震等级。
这种方法需要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
4. 综合法
综合法是将标准法、工程经验法和数值模拟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建筑的各种因素,通过专家意见和讨论,确定最终的抗震等级。
这种方法能够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提高确定抗震等级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确定。
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抗震等级,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4年 12月 19 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年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摘要按照人们的职位或职位划分为许多等级,如大学教师分为教授,讲师,助教,工厂技术员分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学生有大学生,研究生,中学生等。
不同等级人员比例不一样的等级结构。
合适的,稳定的等级结构有利于教学,研究,生产等各个方面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希望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等级结构变化情况,预知未来的结构。
引起等级结构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系统中等级间转移,即是升级或降级。
二是系统外的交流,即是调入或退出。
系统变化本是一个确定转移问题,但是当我们的人员时期按照一定比例成员提升,降级或退出,就转化为马氏链模型等级描述变化。
关键词等级结构、预知,变化,转移,马氏链目录摘要 (4)1问题重述与问题分析 (5)问题重述 (5)问题分析: (6)2模型假设与符号解释 (6)模型假设 (6)符号说明 (6)3建立模型与分析 (9)建立模型 (9)模型1 (9).....................................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二 (10)用调入比例进行动态调节 (10)4模型结果 (12)模型解释 (12)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2)1问题重述与问题分析问题重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上常常要求按照人们的职位或职位划分为许多等级,如大学教师分为教授,讲师,助教,工厂技术员分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学生有大学生,研究生,中学生等。
不同等级人员比例不一样的等级结构。
合适的,稳定的等级结构有利于教学,研究,生产等各个方面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希望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等级结构变化情况,预知未来的结构. 社会系统中的等级结构,适当的、稳定的结构的意义,描述等级结构的演变过程,预测未来的结构,确定为达到某个理想结构应采取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
问题分析:引起等级结构变化因素。
第一:系统内部等级间的转移:提升和级; 第二: 系统内外的交流:调入和退出(退休、调离等).用马氏链模型描述确定性转移问题 ——转移比例视为概率。
人才结构的系统性决定人才层次结构性,有多样性,划分标准性和各个层次功能多样性。
2模型假设与符号解释 模型假设设一个社会系统由低级到高级分为k 个等级,如大学教师有助教、讲师、教授3个等级,时间是以年为单位离散化,就是每年只进行一次调级等级记作i=1,2,3,....k ,时间记作t=0,1,2,3....引用以下定义的符号:符号说明成员等级的分布向量))(),....(2),(1()(t nk t n t n t n = (1)其中)(t n i 为t 年属于等级i 的人数:∑==ki i t n t N 1)()( (2)成员按等级分布的比列分布)(t a))(),.....(2),(1()(t ak t a t a t a = (3) ∑==>=ki t a t a 11)(1,0)(1 (4))(t a 称为等级结构转移比列矩阵k k ij p Q *}{=其中ij p 为每年等级i 到等级j 的成员(在等级i 中的)比列退出比例向量)...,(,21k w w w w =∑===ki T i i w t n t n w t W 1)()()( (5)容易看出,,ij p i w ,满足1,0,,1=>=∑=ki i i i ij r r w p (6)调入比例向量i k r r r r r r ),....,,(321=,其中i r 为每年调入等级i 的成员(在总人数中的)比例,记t 年总人数)(t R ,则t 年的总人数为)(,t R r i ,满足1,01=>=∑=ki i i r r (7)等级结构基本方程 为了导出成员按等级的分布)(t n 的变化规律,先写总人数)(t N 的方程)()()()1(t W t R t N t N -+=+ (8)和每个等级人数转移方程)()()1(1t R r t n p t n j i ki ij j +=+∑= (9)同向量、矩阵符号可以表示r t R Q t n T n )()()1(+=+ (10)从t 到t+1年总人数的增量记为)(t M (6),(3)得到)()()()()(t M w t n t M t W t R T +=+= (11)由(8)(9)得到)()()()()(t M w t n t M t W t R T +=+= (12)简记r w Q P T =+ (13)由(4)(5)是得到P 是一个随机阵,它的之是1.同时(11)记为r t M P t n t n )()()1(+=+ (14)当知道系统里进行转移比例矩阵Q 时,调入比例r ,初始的成员为)0(n ,以及每年调入总人数)(t R 或总增长人数)(t M 时,可以用(8)(11)(12)得到等级变化情况)(t n ,即是等级结构基本方程。
基本方程特殊形式当每年系统总人数以固定的的百分比a 增长时,即)()(t aN t M = (15)可以用成员等级结构)(t a 代替)(t n 得到])([)1()1(1ar P t a a t a ++=+- (16)如果每年进出系统的人数大致相等,可以简化总人数)(t N 保持不变))(()()1(r w Q t a P t a t a T +==+ (17)方程与马氏链方程完全一致,等级结构相当于概率。
3建立模型与分析建立模型 模型1我们的中心问题是通过对调入比例r 的调节,尽快的达到或接近给定理想等级结构*a 但是等级结构)(t a 按照(12)的规律变化,人们希望*a 达到一旦达到,就能够通过适当的调入比例使得*a 保持不变线。
下面看到的将不是任何等级都可以调入比例控制不变的。
本段的目的是:给定内部转移比例矩阵}{ij p Q =,研究合适的调入比例可以保持不变称为调入比例对等级结构的稳定控制。
问题:给定Q, 哪些等级结构可以用合适的调入比例保持不变P t a t a )()1(=+ (18)r w Q P T += (19)1},{1=+=∑=i kj ij ij w p p Q (20)R 应该满足∑==≥ki i i r r 11,0如果存在R 使得满足条件则)(r w Q a a T+= 得到 Taw aQa r -= (21)∑==ki i r 11可验证 时0≥⇒≥r aQ a (22)得出 a 是稳定结构当a 稳定时在判断大学教师(教授,讲师,助教)等级i=1,2,3, 已知每年转移比例矩阵⎥⎥⎥⎦⎤⎢⎢⎢⎣⎡=8.003.06.0004.05.0Q (23) 求稳定结构a=(a1+a2+a3),a1+a2+a3)=1 (24)可行域A⎪⎩⎪⎨⎧+≥+≥≥⇒≥323212118.03.06.04.05.0aa a a a a a a aQ a (25) 得到 a2>a1,a3> (26)5.1:1:1:::5.13212312===a a a a a a a 交点与 (27)这是教师等级结构的可行域和稳定域图一S3(0,0,1),s2(1,0,0);这个例子中稳定域B 是以可行域A 的顶点s3为一个顶点,以A 为一条边的三角形,这是具有代表性的。
为进一步构造 我们讨论控制性。
模型二用调入比例进行动态调节这里最重要的是理想等级结构是a*,同时合理的假设a*属于B ,已知转移矩阵Q 和初始等级a (0),求调入比例r 使得a (0)接近a*,如果没有达到,讨论a (1)....知道a (X )=a* (28)问题分析给定Q 和初始结构 a(0), 求一系列的调入比例 r, 使尽快达到 或接近理想结构 a* 属于B逐步法:对于Q 和 a(0), 求 r 使 a(1)尽量接近 a*, 再将 a(1)作为新的a(0), 继续下去。
等级i 的权重∑=-=ki i i i a a a a D 12)2()1()2()1()(),(λ (29) 可以得到一个再次稳定模型1,0),)(0()1(..)),1((min 1*=≥+=∑=ki i i T rr r r w Q a a t s a a D (30)求r 使得a (1)尽量接近a*模型从)0(a 到)1(a)),1((min *a a D r(31) ))(0()1(..r w Q a a t s T += (32)1,01=≥∑=ki i i r r (33)图二可得到r=(0,5,0,5),a (1)=(,,) (34)令)1,0,0()0(=a推出*a的值286*a (35).0,,0()428.0,2864模型结果模型解释这个模型不但可以描述社会系统中的等级结构,还可以研究不同部门之间成员的迁移,如人才的流动情况,在自由人才流动的情况下,从商,从政,从工,从教的人员结构的变化,电子,钢铁,机械的产业结构演变。
r(t), a(t) 的计算结果a(7)已接近a* 观察r(t)的特点结束语对于课程设计,基本上实现了等级结构的划分要求,在实验中遇到不少问题,在与同学交换意见中得到理解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在实际运用中很广泛,因此我们也知道学习的困难,每当遇到不懂就主动去查阅资料,在处理每个问题时都及时处理,每个不懂都每天处理。
在电脑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一是有一些东西自己没有学过,而是在编写的过程中由于思路不清晰以及自己的粗心给自己制造了一些麻烦,通过书上的的例子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在后面写时就显得简单了,遇到问题及时处理那么就会显得不难了。
不要使得问题留在每日,不是就会越来越多。
所以遇到问题要坚持去做。
直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刘来福《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第三版) 北师大版姜启源等《数学模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姜启源等《数学模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大潜《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