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人口民族民风民俗概况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一、引言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之一,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草原牧歌、马背上的奔驰、蒙古包中的烤羊肉等充满了诗意和神奇。
而随着时代发展,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也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充满了魅力和吸引力。
二、深度探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1. 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达斡尔族的套马节、鄂温克族的独木舟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是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场合,也是各族群众交流、娱乐和放松的重要方式。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还体现在一些日常生活中。
蒙古族的“白嘎”、达斡尔族的“冷林盖”等传统服饰,以及传统的马术技艺、牧歌传唱等,都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符号。
2. 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蒙古族信仰的藏传佛教、萨满教等宗教文化与汉族的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融合共存,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
这种宗教信仰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婚嫁、丧葬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宗教与风俗习惯的独特魅力。
3. 美食与饮食习惯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美食与饮食习惯也是其民族风俗的一大亮点。
当地的烤羊肉、奶酪、奶茶等特色美食不仅口味独特,而且融合了草原牧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成为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三、总结与回顾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是一种蕴含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内涵的独特风貌。
从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到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再到美食与饮食习惯,这些都是构成呼伦贝尔大草原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来说,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民族风俗,不仅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也能够增进我对呼伦贝尔大草原这片土地的认识与理解。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我来说,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重视。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民俗风俗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民俗风俗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最美丽的自然景观之一,同时也是牧民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这片广袤的草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俗,下面将按照列表的形式介绍一些特色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民俗风俗。
1. 游牧文化:呼伦贝尔大草原居住着许多牧民,他们以游牧为生,迁徙于大草原之间。
牧民们居住在蒙古包中,蒙古包是圆顶的毡房,具有良好的防寒保暖作用,同时也是牧民的标志之一。
每年夏天,牧民们会驱赶牲畜,迁徙至更富有草料的地方,过冬则回到相对较暖和的地区。
2. 藏传佛教文化: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民俗风俗也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
许多牧民家里都会供奉佛像,同时也会在特定的时间举行犍陀罗(藏传佛教仪式)和念经活动。
牧民们相信佛教的力量可以保佑他们的生活幸福安康。
3. 骑马文化:马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时也是牧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
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得天独厚的草原条件,培育出了勇猛善跑的赛马品种。
每年夏季,呼伦贝尔大草原举办盛大的赛马比赛,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民众的关注。
4. 呼麦文化:呼麦是指唱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传统歌曲,它通常由男女对唱,以婉转悠扬、抒发牧民心声的方式表达情感。
呼麦歌曲常常描绘大草原的美丽、牧民的生活和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5. 饮食文化:内蒙古是有着丰富美食的地方,呼伦贝尔大草原也保留了许多独有的风味小吃。
例如,烤全羊是草原上的招牌菜,它需要将整只羊放在火堆上烤制,以确保肉质鲜嫩多汁。
此外,奶茶、炒饼子、炖牛肉等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特色食物。
6. 牧民服饰: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们有着独特的服饰,他们通常穿着宽松的长袍,外面搭配着一块银饰腰带,鞋子则是传统的皮靴。
女性牧民的服饰上常常装饰着丰富的刺绣和宝石,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
7. 艺术文化: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和手工艺品而闻名。
蒙古族的传统刺绣、皮革艺术、羊毛毡艺术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
此外,传统的马头琴演奏、草原舞蹈等艺术表演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风土人情特点介绍
内蒙古风土人情特点介绍
内蒙古,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那么你知道内蒙古的风土人情特点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饮食习惯
内蒙古的饮食习惯有很多特色,但是,最能代表内蒙古风味的主要有“手把羊肉”、“烤全羊”、“奶茶”、“奶豆腐”和“炒米”等。
此外,还盛产着许多风味小吃,如:呼和浩特的烤全羊、手把肉、奶酪;包头的牛肉干;赤峰的马奶酒等。
二、民族风情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以上。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一个能文
能武的民族。
在每年一度的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上,人们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三、宗教信仰
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几乎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其中,佛教是蒙古族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
蒙古族人民对佛教非常尊重,不仅自己信仰佛教,而且还非常尊重佛教中的僧人和信教群众。
四、服饰习惯
— 1 —
蒙古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
— 2 —。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民族风俗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民族风俗内蒙古呼伦贝尔是中国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俗。
这里生活着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多个民族,他们各自保留并传承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
蒙古族是呼伦贝尔最大的民族群体,他们的民族风俗深深影响着这片土地的文化氛围。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风靡一时的蒙古袍,它以宽松舒适、色彩鲜艳为特点。
男性蒙古族人通常穿着白色或蓝色的长袍,女性则穿着五颜六色的袍子,头戴花环,身披斑斓的披肩。
在节日和重要场合,蒙古族人还会佩戴精美的银饰,显得格外华丽。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他们在传统节日、婚礼和葬礼等重要场合都会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那达慕大会、呼伦贝尔草原文化节等,这些节日都是蒙古族人展示自己民族风俗的重要时刻。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季举行,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民族群众。
在那达慕大会上,人们会展示骑马、射箭、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同时还有蒙古族歌舞表演和民俗展示,热闹非凡。
除了蒙古族,呼伦贝尔还有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他们的民族风俗也各具特色。
鄂温克族是以猎渔为生的民族,他们的传统服饰以皮袍为主,头戴毛皮帽,身上还佩戴着丰富的饰品。
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有猎民节,当地人会穿着传统服饰,举行狩猎活动,展示他们的狩猎技巧和生活方式。
达斡尔族是以渔猎为主的民族,他们的传统服饰也以皮袍为主,但与鄂温克族的服饰有所不同。
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有捞鱼节,人们会进行捞鱼活动,同时还有歌舞表演,展示他们的传统文化。
呼伦贝尔的民族风俗丰富多样,反映了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喜欢歌舞和马上运动,他们的民族风俗是这片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游客来到呼伦贝尔,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体验到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浓厚的多民族文化氛围。
呼伦贝尔市概况
呼伦贝尔市概况呼伦贝尔是一个极富特色的地区,得名于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
全市国土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地域面积最大的市,相当于山东和江苏两省面积的总和。
呼伦贝尔市下辖2区7旗5市,总人口270万。
呼伦贝尔有千里草原,万倾林海,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呼伦贝尔有12万平方公里的森林,8万平方公里的纯天然草原,2万多平方公里的湿地,还有500多处湖泊和3000多条河流。
呼伦贝尔被列为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全国六大景区之一和中国最美的草原,是中国最具民族风情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中国十大新天府,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呼伦贝尔遍地是宝,资源富集,是一个发展潜力无限的地方。
全市煤炭储量1936亿吨,石油远景储量10亿吨,还有铜、铅、锌、金、银、铁等多种有色金属和黑金属,已发现的矿产有9类65种,21种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潜在价值达到20万亿元以上。
呼伦贝尔具有煤炭和水资源最佳组合条件,适于发展煤化工产业;具有境内和境外矿产资源最佳组合条件,适于发展有色金属及黑金属生产加工产业;具有运输和口岸通关最佳组合条件,适于发展进出口产品加工产业;具有自然环境和农牧业资源最佳组合条件,适于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民族风情最佳组合条件,适于发展旅游产业。
呼伦贝尔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在二三万年前,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史前文化。
呼伦贝尔草原孕育了中国北方东胡、匈奴、鲜卑、室韦、蒙古等十几个游牧部族,创造了灿烂的狩猎游牧文化。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将呼伦贝尔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
呼伦贝尔毗邻俄蒙,口岸众多,是一个我国向北开放重点开发的地方。
呼伦贝尔是中国唯一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边境线长1733公里,沿边有满洲里、黑山头、室韦、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等8个一、二类口岸。
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年过货量2800多万吨,是亚欧大陆重要的国际通道,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内蒙古呼伦贝大草原的民族风俗
内蒙古呼伦贝大草原的民族风俗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草原之一。
作为内蒙古蒙古族自治区的核心地区,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民族风俗。
下面将从祭祀活动、传统服饰和民族民间艺术等方面介绍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中重要的一项是祭祀活动。
蒙古族是信仰图腾的民族,他们将图腾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
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和重大节日,蒙古族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在祭祀仪式中,人们会穿上传统服饰,携带供品前往祭坛,祈求图腾的保佑和丰收的好兆头。
这些祭祀活动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也是对民族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中,传统服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马褂为主,通常由蓝色或红色的布料制成。
男性穿着马褂、宽松的长裤和高筒靴,头戴帽子,身上佩戴饰物,给人一种勇敢豪迈的感觉。
女性则穿着彩色的长袍和短裙,头戴花环或头巾,手持手绢或草编的手提包。
无论男女,传统服饰都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豪放和奔放。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中,民族民间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蒙古族传统的歌舞和音乐是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一部分。
蒙古族的歌舞以豪放热情为特点,舞蹈动作独特,充满力量和激情。
传统的马头琴和马鞭舞也是蒙古族民间艺术的代表,它们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对马的崇拜和赞美。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丰富多彩,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独特魅力。
祭祀活动、传统服饰和民族民间艺术都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的重要方式。
这些民族风俗不仅丰富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文化内涵,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这些民族风俗,让其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蒙古族的独特魅力。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族风俗1. 引言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最为著名的草原之一,同时也承载了丰富多样的民族风俗。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草原地区,呼伦贝尔大草原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还因其丰富多彩的文化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多个民族与和谐共处,他们的民族风俗充斥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2. 蒙古族传统民族风俗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蒙古族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之一。
他们的传统民族风俗不仅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上,还流传至今。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是最为著名的,以其庄重、隆重而闻名于世。
在婚礼上,新郎和新娘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比如蒙古族的押迎仪式。
在这个仪式中,新郎要经过一系列的考验,以展示他的勇气和能力。
而新娘则会穿上华丽的蒙古传统服装,以展示她的美丽和魅力。
蒙古族还有丰富多样的舞蹈和音乐,通过这些表演,他们展示了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3. 达斡尔族独特的民族风俗除了蒙古族外,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达斡尔族也有其独特的民族风俗。
达斡尔族是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民族之一。
在他们的传统婚礼上,他们有一个独特的仪式,被称为“乔木”。
在这个仪式上,新郎和新娘要来到一片森林中,以象征他们新婚生活的开始。
达斡尔族还有一种传统的文字艺术,称为“达斡尔族民歌”,通过歌曲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激。
他们的传统服饰也极具特色,以鲜艳的颜色和精湛的刺绣闻名。
4. 鄂温克族的狩猎风俗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鄂温克族也是独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
他们以狩猎为生,因此狩猎风俗成为了他们重要的民族特色。
在鄂温克族的狩猎活动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称为“祈福猎”。
在这个仪式上,鄂温克族的猎人会向神灵祈福,希望获得丰收的猎物和安全的归来。
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也很有特色,通常由鹿皮、兽皮和动物骨骼制成,富有原始而野性的美感。
5. 总结与回顾可见,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
内蒙古呼伦贝尔达斡尔族传统民居解析
内蒙古呼伦贝尔达斡尔族传统民居解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历史悠久的城市,里有许多民族共存、文化相容的优美景色,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
达斡尔族是内蒙古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自古以来就已与呼伦贝尔牢不可分,他们的传统民居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
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是由木头、石头和土坯砌就的,形制各异,有半圆形、半椭圆形,有正六边形,几乎各种可能的形状。
门口所使用的补丁材料可以是树皮、棉花和小石子,也有部分用到熊掌壳和羊骨等物品,内部使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是沙子和棉花。
内部的布局也相对固定,中央的位置为炉火,南北各有一床,周围有柱子作为支撑,东面是一扇门,西面是一扇窗,因此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有比较完整的格局。
达斡尔族传统民居是民族文化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受人们的欢迎,相传这种民居可以守护人们不受灾害,让人们平安幸福,因而一直受到传承和保护。
此外,达斡尔族还从传统民居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丰富有趣的民俗文化和艺术作品,丰富当地的文化环境。
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虽然在形制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仅仅是传统民族文化的冰山一角,它们包括由细节而构成的民族家风、民俗和宗教信仰等,这些细节构成了一个更完整的传统文化体系。
传统民居不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文化,它们也将民族文化与前世累累结合,让人们更了解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从而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
总之,达斡尔族传统民居是达斡尔族文化自觉和传承的精神象征,同时也是呼伦贝尔地区文化多元化的象征和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达斡尔族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也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保护和振兴内蒙古民族文化所做出了积极贡献。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风俗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风俗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草原之一,也是蒙古族人聚居地。
大草原的风俗独特多样,包括民俗风情、牧民生活、节庆活动等方面。
一、民俗风情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族人的聚居地,蒙古族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他们穿着传统的蒙古族服装,男子们常戴着圆顶蒙古帽,女子们则喜欢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袍。
蒙古族人民以奶制品为主食,喜欢喝奶茶、吃奶酪,还有独特的烤羊肉和炖羊肉等美食。
二、牧民生活在大草原上,牧民是主要的职业。
他们以放牧为生,养殖着成群的牛羊。
牧民们居住在蒙古包里,这是一种圆顶的帐篷,用毡子覆盖,内部设有炉灶和床铺。
每天,牧民们早早起床,开始放牧牛羊,一直到傍晚才返回蒙古包。
他们的生活节奏很悠闲,与草原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三、节庆活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有着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娱乐"。
每年夏季,蒙古族人民都会举办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各地的牧民们会骑马、射箭、摔跤等,展示他们的勇敢和技艺。
此外,还有蒙古族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
四、自然景观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
广袤的草原上,草地连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
每年夏季,大草原上的花海绚丽多彩,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大草原上还有蒙古包、马奶酒、草原音乐等独特的文化特色,使人们感受到了大草原的独特魅力。
五、草原民歌舞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独特的民歌舞艺术而闻名。
蒙古族人民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对大草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激。
他们以悠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展现了他们的独特魅力。
蒙古族的歌舞多以马、牛为主题,有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总结起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风俗独特多样,包括民俗风情、牧民生活、节庆活动等方面。
这里的人民淳朴热情,生活悠闲而又充满活力。
大草原上的自然景观壮丽美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大草原的风俗文化丰富多彩,是一片令人向往的美丽草原。
呼伦贝尔概况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0,500 32万162850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口截止2004年底。
编辑本段民族人口
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族和蒙古、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朝鲜等32个少数民族,全国三个“三少”民族自治旗均在呼伦贝尔市。汉族是呼伦贝尔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据2003年统计,全市共有汉族人口2,219,777人,占人口总数的82.31%。历史上,汉族虽晚于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迁入这个地区,但同样为开发和建设呼伦贝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长期与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生产(工作)生活,建起了牢固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关系,并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取得了巨大进步。
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5°13′—126°04′;北纬47°05′—53°。呼伦贝尔市土地面积25.30万平方公里,东西约639公里,南北约700公里。呼伦贝尔市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南部与兴安盟接壤;西部、西南部与蒙古国交界;北部、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相望。呼伦贝尔市辖6市7旗,73个镇,47个乡,37个苏木。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呼伦贝尔行政公署驻地海拉尔。呼伦贝尔为高原地貌,大兴安岭呈南北向纵贯,形成三大地形:山岭、低山丘陵、河谷平原。大兴安岭东部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地貌,海拔高度为200米~650米,土壤以黑土为主,耕地面积占呼伦贝尔市的三分之二;中部为大兴安岭沙地林区,海拔高度为800米—1700米;西部为大草原,海拔高度600米—800米。呼伦贝尔由额尔古纳河、嫩江两大水系形成的水资源总量为272亿立方米,共有大小河流3000多条;地下水资源14.6亿立方米;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246万千瓦。呼伦贝尔的气候特点:呼伦贝尔是我国最高纬度地区之一,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气候特点显著。呼伦贝尔盟年平均气温为-5℃~2℃。大兴安岭东南麓盛产大豆、玉米、水稻、薯类;大兴安岭林区林木繁盛,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柞树、樟子松及各种菌类、野果类、蕨菜、黄花等山野菜,野生着鹿科、狐科、貂科、犬科、猫科、熊科、鼬科及品种繁多的禽类;大兴安岭西为牧区,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主要牲畜为牛、羊、马、骆驼。呼伦贝尔市地下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铅、锌、铝、金、银、铼、钷、铟、镉、硫铁、芒硝、莹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天然碱、熔剂用白云岩和玛瑙等21种。
呼伦贝尔草原的民风民俗
呼伦贝尔草原的民风民俗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北方的一片广袤的草原地带,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文化。
这里的民风民俗体现了草原上的牧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呼伦贝尔草原的民风民俗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蒙古族的“那达慕”活动。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季都会在草原上举行。
届时,成千上万的牧民和游客齐聚一堂,观看各种竞技表演和文艺演出。
这些表演包括马上射箭、赛马等,都是展示蒙古族勇敢和智慧的体现。
此外,那达慕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如马头琴演奏、蒙古舞蹈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呼伦贝尔草原的民风民俗中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
例如,每年的冬至节,草原上的牧民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感谢上天给予的丰收和保佑。
在这一天,人们会穿上盛装,前往祭祀场所,向神明献上祭品,祈求来年的幸福和平安。
同时,人们还会举行各种传统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如冰雪竞赛、冰灯展览等,为节日增添了独特的氛围。
除了节日庆典,呼伦贝尔草原的民风民俗中还有许多传统的婚俗习惯。
蒙古族的婚礼通常是在夏季举行,整个过程非常庄重而隆重。
新娘新郎会在亲友的陪伴下,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穿越草原,来到婚礼现场。
在婚礼上,人们会歌唱、跳舞,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祝愿。
此外,婚礼还有一系列的传统仪式,如新娘接亲、拜堂、敬茶等,体现了蒙古族人对婚姻的重视和尊重。
呼伦贝尔草原的民风民俗中还有丰富多样的手工艺品和民间传统技艺。
蒙古族的刺绣、纺织、编织等工艺技术独具特色,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已经成为了草原上的独特文化。
人们通过手工艺品的制作,将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其中,展示了草原上的独特魅力。
呼伦贝尔草原的民风民俗丰富多样,展示了牧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里的那达慕活动、传统节日庆典、婚俗习惯以及手工艺品等,都是草原上独特的文化符号。
这些民风民俗不仅丰富了草原的文化内涵,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呼伦贝尔风土人情知识
呼伦贝尔风土人情知识呼伦贝尔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一个以草原风光闻名的地方。
这里的风土人情独特而丰富,让人流连忘返。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呼伦贝尔的风土人情知识。
一、草原生活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草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之一。
这里的草原广袤辽阔,景色壮丽。
每年夏季,成千上万的游客涌来,感受草原的魅力。
在呼伦贝尔,人们可以骑马、草原足球、射箭等各种活动,体验草原牧民的生活方式。
此外,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草原日出和日落景色,令人陶醉。
二、蒙古族文化呼伦贝尔是蒙古族的聚居地之一,这里保留着浓厚的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舞蹈、歌曲等文化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
在呼伦贝尔,人们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蒙古族美食,如烤全羊、奶茶等。
此外,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呼伦贝尔的特色之一,如那达慕大会、白月亮节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三、牧民生活呼伦贝尔是典型的农牧区,牧民是这里的主要居民。
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以放牧为主要职业。
他们居住在蒙古包里,这是一种传统的圆顶帐篷。
在呼伦贝尔,人们可以参观牧民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游客还可以亲自动手,体验放牧、挤奶等农牧活动,感受牧民的辛勤劳作。
四、草原美食呼伦贝尔的草原上长满了各种野菜和野果,这里的美食丰富多样。
蒙古族人民以奶制品为主要食物,如奶茶、奶酪等。
此外,烤全羊是呼伦贝尔的特色美食之一,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烤制,肉质鲜嫩多汁,香气扑鼻。
此外,还有各种野味和烤鱼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五、草原民俗呼伦贝尔的草原民俗丰富多彩,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例如,游牧民族的婚礼仪式十分隆重,新郎要骑马追逐新娘,象征追求和把握幸福的勇气。
此外,草原上还有各种传统体育活动,如摔跤、马球等。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草原文化,也为游客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增加了互动和乐趣。
六、草原音乐呼伦贝尔是音乐的天堂,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音乐表演。
蒙古族的马头琴是呼伦贝尔音乐的代表,它是一种弦乐器,能够模仿动物的叫声和自然界的声音,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
关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介绍
关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介绍
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中国境内最大的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原始的草原之一。
以下是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介绍:
1. 面积和地理特征: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总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辽阔广袤。
它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和大青山脉之间,东临东海,北濒黑龙江,是典型的内陆草原地区。
2. 自然景观: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广袤的草原、碧绿的草场和清澈的湖泊而闻名。
草原上分布着丰富的植被,包括高草甸、针叶林、湿地和湖泊等。
这里还有大量的河流和湖泊,如黑龙江、额尔古纳河、鄂温克湖等,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3. 物种多样性: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最重要的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草原上生长着各种草类和野花,是牛、羊等牲畜的重要食物来源。
这里还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鹿、马、狼、鹤、天鹅等。
4. 文化和民俗: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保留着浓厚的草原文化和民俗风情。
游客可以欣
赏到传统的蒙古包(蒙古族的传统圆顶帐篷)和鄂温克族的独特文化表演,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蒙古族风味美食。
5. 旅游景点:呼伦贝尔大草原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旅游景点。
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呼伦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被誉为“北方明珠”。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著名的草原牧民文化村、森林公园、草原风情园等。
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原始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草原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成为中国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呼伦贝尔人口民族民风民俗概况
草原炎黄--汉族是呼伦贝尔市人口最多的民族。
据2003年统计,全市共有汉族人口人,占人口总数的82.31%。
历史上,汉族虽晚于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迁入这个地区,但同样为开发和建设呼伦贝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于长期与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生产(工作)生活,建起了牢固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关系,并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取得了巨大进步。
xx汉族较早出现在呼伦贝尔的是军队、官员、犯人和匠人。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使光禄徐志为出塞,汉军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复争匈奴,西北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
唐朝征服室韦后,设室韦节度使,派汉族官兵镇守。
辽、金、元时代,这一地区已有汉族官兵驻防,还有因争战而来的俘虏或抢来的奴隶,以及从事耕种、烧砖制瓦、冶陶和铁、银、木匠等手工艺人,但人数都不是很多。
明朝从洪武五年(1372年),争战北元开始驻军呼伦贝尔地区,到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年)北元灭亡,41年间明军数次开进和驻扎呼伦贝尔地区,直至在呼伦贝尔地区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属的哈拉该卫、哈剌哈千户所、海剌儿千户所、只儿蛮卫、坚河卫、古贲河千户所、古贲河卫、阿伦河卫、阮里河卫等3所6卫后,驻军才分驻或调撤。
上述汉族人口均属流动性质,且人数不多。
进入清朝以后,本地始有较稳定的汉族常住人口。
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派兵设卡伦于岭西地区。
当时募兵多来自山西、河北等地,同时随军来本盟的一些汉商,称“旅蒙商人”(简称“旅蒙商”),专作军队及随军家属的买卖。
雍正十年(1732年)后,索伦、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兵丁及其部分家属驻屯呼伦贝尔岭西各地,清廷命京都汉商到此地经商,早期持“龙票”来岭西的有八家汉商,号称“八大家”,集居在今海拉尔。
从秦汉时起到元明清各朝代,法律都规定有“流刑”,即一方百姓犯罪不致处死,可执行“流刑”放流徙边,或流放漠北。
《清实录》对汉官犯法,“本该杀,但念功劳卓著”,故“配流布雨尔索伦、打虎儿为奴。
美丽的家乡呼伦贝尔之民风民俗手抄报内容
美丽的家乡呼伦贝尔之民风民俗手抄报内容
呼伦贝尔人民有着很多的礼仪,特别是当您进入草原上游玩的时候,牧民朋友们会给您最高的欢迎仪式。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
”(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哈达是藏语音译。
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
这种礼节由来已久。
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奉献”。
(1)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
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
(2)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
(3)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
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
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
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
(4)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呼伦贝尔民风民俗
呼伦贝尔民风民俗饮食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米饭等。
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这些均与当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无论岭东岭西,稻米饭已成为主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地区的饮食文化逐渐开放,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融,各市区都以出现了一些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饭馆。
服饰1945年以前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汉族人的服装以棉布、棉花为主,颜色为黑、蓝、灰、白居多。
夏季单衣单裤,冬季棉衣棉裤、棉蒙古长袍,野外放牧或生产穿白茬羊皮袄、毡疙瘩。
之后,生活逐渐富裕,特别是1978年以后,穿着随气候变化而定,一般人都备有单、夹、薄、厚服装。
年轻女子,喜穿各色花衣,各样长短裙、连衣裙,头戴鲜艳纱巾,冬围各式新样毛织围巾;男女西装、长短皮衣、夹克、牛仔装、羽绒服等新款式服装屡见不鲜。
衣料已不以“棉”为主,而是以毛绒、呢子、裘皮、纤维、毛的、混纺等质地好的衣料制作。
男戴礼帽、前进帽、针织毛绒帽,女式新帽更多,近年来更讲究帽子的高档和式样。
妇女佩戴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手镯等首饰,男人戴金戒指的也不少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至二十一世纪初,男女都以时髦的装束打扮自己,说明呼伦贝尔市的发展早已和中国大城市的发展接轨。
[11]住屋早年住窝棚、土坯房,或土木结构房屋。
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普遍为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房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减少,大部分为砖瓦结构,有的住进楼房;郊区农民多住红砖瓦房(有的铺铁盖)。
岭西各乡、镇、苏木住户,均为定居,住板夹泥、苇板夹泥房,少数住砖瓦房。
房屋都是门朝北开,开门处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风房,称“风楼”或“门斗”。
门斗冬季防风寒,又是夏季的厨房。
农区大多烧茅柴、秸秆、薪材,少部分烧煤;牧区燃料以牛羊粪为主,少量为煤。
一般用柳条编的篱笆障子或用桦木杆圈成院子,独门独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俗风俗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民俗风俗
当客人来到草原蒙古包前,纯朴的牧民首先要敬下马酒,但不会强迫一饮而尽,不适饮酒者一定要接过银碗,以表礼貌。
敬歌,献哈达。
在蒙古包内,游人可以品尝民族小食品,如奶茶、奶干、奶皮子、奶酪、炒米等。
而且呼伦贝尔禁忌也比较多,有水忌,火忌、忌摸头等。
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
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
摔跤:摔跤是蒙古族人民最隆重的竞技活动之一,700多年前就已成为那达慕大会男子比赛项目。
射箭:弓箭是古代蒙古狞猎的工具和重要的征战与御敌武器。
早在700年前,蒙古民族就以能骑善射而闻名于世。
后来射箭逐渐演变为体育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斡日切舞:“斡日切”鄂温克语意为“天鹅”。
翰日切舞是鄂温克族民间娱乐性的舞蹈。
翰日切舞人数不限,男女均可参加。
一般是二人对舞,其他人围观助兴,到了高潮时男女可一起下场,多人齐舞,女子居多。
吕日格仁:“吕日格仁”即鄂伦春语“舞蹈”。
鄂伦春人的舞蹈动作速度都是由慢至快,并以激烈动作结束表演。
舞蹈者一般不用伴奏,边歌边舞。
内蒙古呼伦贝尔达斡尔族传统民居解析
内蒙古呼伦贝尔达斡尔族传统民居解析达斡尔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当地人民族非常有特色,非常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那么关于达斡尔族的民居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当地的民居都是什么姓氏呢?达斡尔族民居建筑大多是依山傍水,周围风景十分秀丽,家家户户都围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
达斡尔族的民居建筑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地方,还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是达斡尔族人与当地自然环境不断作用下的产物。
达斡尔族民居建筑的简介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
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的为居室。
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
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
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达斡尔族民居建筑中的特色柱克查与乌日格:柱克查是几个世纪前达斡尔人居住的有门无窗的房子。
现已淘汰。
乌日格由柱克查改进而来的住房。
乌日格有门有窗和火炕等,比柱克查更适于居住。
桑格乐:达斡尔人用的仓房。
分两种:木板建造的叫扎德莫勒桑格乐,用柞木笆编成的叫库希莫勒桑格乐。
仓底离地面约3尺,以防潮湿。
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
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
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砖瓦房正日益增多,不过,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
达斡尔族民居建筑是达斡尔族族人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文化形象,是达斡尔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结:达斡尔族当地人把自己的院子都是修建的非常整齐,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些编织的藤条,会有特色花纹的篱笆。
当地房子很多都是用抹黄泥为外墙,很多房子架构都是木材。
民族风情:呼伦贝尔满族的风俗
民族风情:呼伦贝尔满族的风俗满族宅院满族传统的住宅型式。
乡间宅屋多为草顶土墙,房顶茅厚尺许,居室多为敞间,颇似口袋,故俗称口袋房。
室内北、西、南三面环炕,俗称万字炕,橱箱被褥之类俱靠西北墙安放。
窗户多为南、西向,用高丽纸外糊,藉以御雪雨。
住房多为3间,中室开门,并设有厨灶,门皆外闭,以防野兽撞入。
山墙两侧外一米处设有满洲烟囱。
多无院墙及东西厢房,仅以木栅或秫秸围之,并饲以猪羊牛狗。
现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还保留不少此种旧舍。
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传统住宅都是官房(营房),房顶均为马鞍型,一般每一户八旗兵丁的宅院面积为3分3,房为2间半,皆南窗,中开门,两侧里屋均为南炕,西墙上设有祖宗板,屋外有院墙,院门都有门楼,门口3米处有影壁,壁背后设有佛龛,院内立有索伦杆(神杆)。
房屋一侧为箭道,连通房后厕所和马厩。
这种营房现还有保留。
影壁满族传统住宅的一部分。
亦称影壁墙。
其式多为一字型。
高约5尺,宽6尺,厚1尺有余。
一般为石、砖结构(亦有土墙外镶砖者),以石为基,用大青砖砌壁身,壁顶多呈马鞍型瓦顶。
正面壁心平面,画以吉祥纹饰,亦有雕刻如意彩绘者。
反面壁心多设有佛龛,为供奉土地爷之用。
影壁均置以庭院大门里3米左右处。
现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传统宅院中多有保存。
满族婚俗旧时满族婚姻极重门第,尚双数,婚俗也较为繁杂,一般过程是:1.相亲,包括提亲、相看、换八字帖;2.下定,包括放小定(下小茶)、放大定(下大茶);3.成婚,包括择日、过礼、口(帖)请、发妆、娶亲、婚礼;4.回门,包括拜祖,认亲、住对月等。
现多已移风易俗,新事新办,但部分传统婚俗在内蒙古东部满族聚居区仍有保留。
箭射新娘满族独特的婚礼仪式。
新郎新婚时,须用喜轿迎娶新娘,在轿子将至喜房门前时,新郎不待新娘下轿,须向新娘连射三箭,意为除新娘之”红煞”,但为虚射,箭只射至轿前而已。
接着新郎还要向喜房内之四角虚射四箭。
射毕,才许新娘下轿迈马鞍(取平安之意)。
呼伦贝尔的春节习俗
呼伦贝尔的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呼伦贝尔地区的春节习俗。
一、大庙会在呼伦贝尔地区,春节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就是大庙会。
大庙会始于元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每年春节期间,呼伦贝尔的村庄和城市都会搭建起盛大的庙会,吸引着来自各地的人们前来观看和参与。
大庙会上,你可以欣赏到许多精彩的表演,如舞狮、舞龙、杂技等。
还有各种各样的游戏项目,如射箭、踢毽子、放鞭炮等,人们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此外,大庙会还有许多小吃摊位,让人们品尝到地道的美食。
二、家庭团圆与全国各地一样,呼伦贝尔的人们也非常重视家庭团圆。
春节期间,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大家都会回家与家人共度这个重要的节日。
在呼伦贝尔的农村地区,家庭成员常常会提前准备好丰盛的年夜饭。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进美食,并进行祭祖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而在城市,尽管生活节奏较快,人们也会努力争取与家人团聚,并共同享受丰盛的年夜饭。
除了共进年夜饭外,呼伦贝尔的人们还会进行一系列传统的活动,如贴春联、守岁、包饺子等。
这些活动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代代相传。
三、祈福活动在呼伦贝尔地区,春节期间还有许多与祈福相关的活动。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人们希望通过祈福活动祈求来年的平安和丰收。
一项非常重要的祈福活动是祭山活动。
呼伦贝尔地区有许多山脉和自然景观,人们会前往这些山脉祭祀,表达对大自然的敬意,并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此外,还有一些寺庙和庙宇会举行盛大的祈福仪式,吸引着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人们在这些场合中,祈求健康、幸福和好运。
四、狗年特色活动2018年正逢中国农历的狗年,呼伦贝尔地区也会有一些与狗有关的特色活动。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象征之一,狗在这一年将成为人们的守护神和吉祥象征。
在呼伦贝尔地区的庙会上,可以看到许多与狗有关的表演和艺术展示。
狗狗的形象会出现在舞台演出、文化展览中,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炎黄--呼伦贝尔人口民族民风民俗概况汉族是呼伦贝尔市人口最多的民族。
据2003年统计,全市共有汉族人口2219777人,占人口总数的82.31%。
历史上,汉族虽晚于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迁入这个地区,但同样为开发和建设呼伦贝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于长期与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生产(工作)生活,建起了牢固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关系,并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取得了巨大进步。
历史沿革汉族较早出现在呼伦贝尔的是军队、官员、犯人和匠人。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使光禄徐志为出塞,汉军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复争匈奴,西北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
唐朝征服室韦后,设室韦节度使,派汉族官兵镇守。
辽、金、元时代,这一地区已有汉族官兵驻防,还有因争战而来的俘虏或抢来的奴隶,以及从事耕种、烧砖制瓦、冶陶和铁、银、木匠等手工艺人,但人数都不是很多。
明朝从洪武五年(1372年),争战北元开始驻军呼伦贝尔地区,到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年)北元灭亡,41年间明军数次开进和驻扎呼伦贝尔地区,直至在呼伦贝尔地区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属的哈拉该卫、哈剌哈千户所、海剌儿千户所、只儿蛮卫、坚河卫、古贲河千户所、古贲河卫、阿伦河卫、阮里河卫等3所6卫后,驻军才分驻或调撤。
上述汉族人口均属流动性质,且人数不多。
进入清朝以后,本地始有较稳定的汉族常住人口。
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派兵设卡伦于岭西地区。
当时募兵多来自山西、河北等地,同时随军来本盟的一些汉商,称“旅蒙商人”(简称“旅蒙商”),专作军队及随军家属的买卖。
雍正十年(1732年)后,索伦、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兵丁及其部分家属驻屯呼伦贝尔岭西各地,清廷命京都汉商到此地经商,早期持“龙票”来岭西的有八家汉商,号称“八大家”,集居在今海拉尔。
从秦汉时起到元明清各朝代,法律都规定有“流刑”,即一方百姓犯罪不致处死,可执行“流刑”放流徙边,或流放漠北。
《清实录》对汉官犯法,“本该杀,但念功劳卓著”,故“配流布雨尔索伦、打虎儿为奴。
”“布雨尔”即呼伦贝尔。
清乾隆至嘉庆朝,呼伦贝尔地区建立了许多寺庙,建寺庙所用的砖瓦大都由汉族人烧制,寺庙也由汉族人施工建成。
1941年,日本经济调查会的市川正义在《南部呼伦贝尔调查报告书》中记载:新巴尔虎左翼旗王福,汉人,画匠,专门漆画佛象,家族4人,曾祖父从山西省迁至本地,全家除王福为汉名外,已经蒙化;刘俊升,祖籍直隶省人,现年54岁,商人,何年迁此不详,本人和妻子儿女均报称蒙古人;樊巨川,祖籍河南人,商人,50岁,妻为汉人,何年迁来不详,已蒙化,儿子是喇嘛;庞忠义,祖籍山西人,银匠,专制寺庙中的佛具,懂蒙语蒙文,由“外蒙古”迁来,契约为三年;张富贵,36岁,是从山西经海拉尔请来的裁缝,专门为喇嘛制作法衣。
鄂温克旗伊敏苏木一孙姓汉族人家,早在清同治朝代迁来,木匠出身,后代散居伊敏、巴彦托海、海拉尔、大雁等地,已融合于鄂温克、蒙古、达斡尔等族中。
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廷废除森林禁采和封禁垦荒、采矿的政策,从关内和东北三省流入呼伦贝尔地区的汉族人口大为增加。
先期流入岭东者,大部分从事采伐和经商、耕种,流入岭西者多从事采金、采煤、伐木和商业。
据有关资料统计,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受雇于俄人矿主从事采金业的山东、河北籍汉族劳工多达万余人。
1903年东清铁路通车后,汉族人口开始大量迁入并定居下来。
1932年以后,汉族人口亦是不断流入呼伦贝尔。
1937年,汉族人口已占呼伦贝尔地区人口的首位,即64%,共有143 502人。
这一时期,清廷曾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呼伦贝尔岭东岭西地区推行民治。
特别是岭西地区,一时两种“政权”并存,所设民治机构官员大都由汉族人担任。
由于改设民治过急,加之其他不适当的措施,遭致少数民族的不满,其民治机构终在民国元年废除。
此后,直至1920年,岭西地区重设民治机构,亦主要由汉族人担任官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全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1950年到1956年,汉族人口年年都从全国各地流入呼伦贝尔。
据1956年底统计,全盟汉族人口增加到448 106人,占当年总人口的85%,几近1949年的一倍。
以后,随着兴办国营农牧场,开发大雁、伊敏、宝日希勒三个中型煤矿,铁路、公路建设不断扩大,形成汉族人口增加的高潮。
1960年,全盟汉族人口为108.8万人,是1949年的4倍。
特别是70年代,由于十年动乱与“左”的路线的影响,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河北、山东等省区汉族农民携带家眷大批涌进呼盟的农区和林区,有的省甚至是整个生产大队、生产队的全建制人口迁到呼伦贝尔落户,从而使汉族人口大量增加。
据1979年的一次调查,呼伦贝尔的自流人口(当时称盲流)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县。
其中阿荣旗最多,1972~1979年盲目流入108817人,平均每年流进13 602人,最高峰的是1974年,流进人口65 892人。
其次是牙克石市,1947年汉族为19851人,1953年增加到50 680人,1964年增加到223 590人,1982年为362 320人, 1990年为374603人。
呼伦贝尔的汉族大部分来自山西、山东、河北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
岭东,在农村形成同籍贯聚居村落,如山东屯、庄河屯、直北村等,这些地方的生活习俗,诸如语言、餐饮、居住格局、人际往来、婚丧嫁娶、岁事活动等方面,基本保持着原籍的风俗习惯。
岭西则不同,地广人稀,气候严寒,与少数民族和俄侨接触密切,交往频繁,兄弟民族的习俗长处和优点,均被汉族人民一一吸取,故生活及风俗习惯变化很大。
一、衣食住行(一)饮食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等。
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这些均与当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
80年代以来,无论岭东岭西,稻米饭已成为主食。
(二)服饰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汉族人的服装以棉布、棉花为主,颜色为黑、蓝、灰、白居多。
夏季单衣单裤,冬季棉衣棉裤、棉蒙古长袍,野外放牧或生产穿白茬羊皮袄、毡疙瘩。
之后,生活逐渐富裕,特别是1978年以后,穿着随气候变化而定,一般人都备有单、夹、薄、厚服装。
年轻女子,喜穿各色花衣,各样长短裙、连衣裙,头戴鲜艳纱巾,冬围各式新样毛织围巾;男女西装、长短皮衣、夹克、牛仔装、羽绒服等新款式服装屡见不鲜。
衣料已不以“棉”为主,而是以毛绒、呢子、裘皮、纤维、毛的、混纺等质地好的衣料制作。
男戴礼帽、前进帽、针织毛绒帽,女式新帽更多,近年来更讲究帽子的高档和式样。
妇女佩戴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手镯等首饰,男人戴金戒指的也不少见。
(三)住屋早年住窝棚、土坯房,或土木结构房屋。
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普遍为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房屋。
80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减少,大部分为砖瓦结构,有的住进楼房;郊区农民多住红砖瓦房(有的铺铁盖)。
岭西各乡、镇、苏木住户,均为定居,住板夹泥、苇板夹泥房,少数住砖瓦房。
房屋都是门朝北开,开门处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风房,称“风楼”或“门斗”。
门斗冬季防风寒,又是夏季的厨房。
农区大多烧茅柴、秸杆、薪材,少部分烧煤;牧区燃料以牛羊粪为主,少量为煤。
一般用柳条编的篱笆障子或用桦木杆圈成院子,独门独院。
野外放牧或生产,住蒙古包或铁皮板房。
(四)交通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汉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行走以马匹和畜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60~70年代,一般家庭都购置了自行车,远距离行走则靠火车或公共汽车。
1978年以后,许多家庭添置了摩托车、小型拖拉机和汽车,这些既是生产机械,又是交通工具,生产生活两用。
二、经济生活在岭东,早期“闯关东”和后来的自流者,基本都垦荒种地。
其生产方式直至70年代,均以繁重的手工操作为主。
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获得显著改善,开始大量购置小型(少量大中型)拖拉机和机引农机具,使部分农业生产项目实现了机械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林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采煤和社会各项服务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汉族都是主要从业者。
家庭副业生产,岭东岭西一样,耕种园田,种植瓜果蔬菜,饲养奶牛、猪、鸡、鹅、鸭等。
80年代以前主要为自用,80年代以后,已有相当一部分到城镇或集市上出售,以改善自家生活。
三、婚嫁与丧葬(一)婚嫁婚嫁习俗在1949年后有很大变化,主要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包办婚姻,改革为自由恋爱结婚和法制婚姻;过去穷人富人相差甚远的婚嫁礼仪,改为只有城乡差别的大同小异的礼俗。
一般都经过相识、恋爱、结婚三个阶段。
相识,因分在一起工作而产生感情,自然达到恋爱阶段和经第三者介绍而相识相恋两种。
恋爱阶段有长有短,认为情投意合时即可结婚。
农村普遍保留“订婚”形式,即宣布正式形成恋爱关系,其礼节主要为男女双方家长的互相宴请,有的单是男方宴请,并给女方和介绍人一定彩礼酬金。
男女双方到政府指定部门登记后即为合法婚姻。
结婚仍多沿袭女到男家的习惯,男到女家者称“招养老女婿”。
结婚日一般为男方操办,宴请宾客,接受贺礼,有一套繁缛的礼仪。
婚礼用车,过去多为畜力车辆,80年代起,城镇为轿车,农村为拖拉机,也有用汽车、摩托车者。
结婚三日为新娘“回门日”,由新郎陪新娘回家,女方家长要宴请新婿和宾客。
近年来,城镇婚礼中增添了一些西方习俗。
也有摒弃婚事奢办旧习的革新者,采取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的方式。
(二)丧葬人死亡,有当日出殡者,也有停放3~5日出殡者。
治丧期,亲友吊唁,接受祭礼祭品,如花圈、挽幛、现金等。
死者晚辈着丧服(现多为白布腰带或头巾),烧冥纸。
汉族历来实行土葬,70年代后城镇陆续推行火葬。
城镇死者出殡,一般都举行亲友参加的向遗体告别仪式或追悼会,介绍死者生平。
近年来,农村也在仿效城镇的出殡仪式。
土葬者,沿旧习,用木棺,有一套停尸、入殓、守灵、吊唁、祭奠仪式;埋葬场,过去为自选墓地,现为当地乡、镇、苏木政府指定地点。
四、节日、岁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法定的节假日如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外,汉族人民普遍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方式与东北和全国各地大同小异。
80年代以后,不管城镇,还是农村、牧区、林区,一年中普遍增加了3个岁事,而且影响之深,活动之广,自觉程度之高都是过去不能比的。
其一是“清明节”。
这天家家户户,甚至一户的全体成员到故人坟上“扫墓”,骨灰在火葬场的,家属子女亦去“扫墓”,整日大车小辆拥挤不堪,全天是不放假的休假日。
其二是阴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各家各户也要到坟上、火葬场填坟扫墓,距河近的,晚上放河灯,在十字路口烧冥纸、冥钞,纪念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