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课比赛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把握诗的情感变化。

2、掌握本诗的艺术特色:比兴手法、重章叠句。

3、积累古诗中的文言词语及相关文学常识。

4、解读君子、淑女人物形象,体会诗人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教学重点】

多种方式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并学会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放吟诵版《关雎》

一、以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导入

有一天,孔子独自一人站在庭中,他的儿子孔鲤快步从庭院走过,孔子叫住儿子问:“你学诗了吗?”孔鲤回答,“没有呀。”孔子便教导他:“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孔鲤回去就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独自一人站在庭中,他的儿子孔鲤快步从庭院走过,孔子又叫住儿子问:“你学礼了吗?”孔鲤回答,“没有。”孔子便说:“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回去就学礼。

“诗”就是《诗经》,意思就是说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学诗可以提高文化修养,满腹珠玑才能够谈吐如云;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孔子还说过一个地方的人如果温柔敦厚(待人温和宽厚),那便是《诗经》教育的结果。

可见孔子对《诗经》的推崇。

二、介绍《诗经》及其地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反映了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大铃)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

《诗经》分为“风”(大多为民间歌谣)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雅”(多为贵族文人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乐歌)三大类。《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尤其“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处境及思想意识、审美观念,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认识。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关雎》被冠于诗经之首。

有同学问老师,这首关雎的作者是谁、淑女是谁,很遗憾他们的姓名已经无法考证。还有同学问老师这首诗为什么叫《关雎》,《诗经》作品的题目是作者或编者在《诗经》成书时,统一给添加上的,一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提醒学生关注注释)

所以这首诗是讲什么的?——爱情(生答)

对,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很美的爱情诗。

三、朗读,感知音乐美

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大声读文章有利于“诗性美”的再现。带着感情去朗读,更能快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1、读准字音

2分钟的时间自由读,借助注释,给陌生字词标注音节,并尝试理解诗歌意思。

由一位同学试读。

注意窈窕、荇菜、好逑、钟鼓乐(使动用法)之

2、读准节奏(四言诗怎么读)

二二拍,两个音节一顿,尾音稍微延长一点,这样读诗的韵味儿就出来了。

生齐读。如果读得不好,师就示范读第一句,齐读第二遍,读出韵味。

2、问:读过之后,我们发现《关雎》的语言有何特点?

预设:1、句式一致,“窈窕淑女”和“参差荇菜,左右...之”都反复出现。

——引出重章叠句

这是诗经常用的一种手法,叫作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PPT)

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汉乐府民歌里出现过这种手法。《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夜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贱贱。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问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当时我们说这种手法叫作复沓,在《诗经》里叫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经非常重要的手法,我们看早读读过的《蒹葭》、《式微》、《子衿》里都有重章叠句。

好处: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百转千回、一咏三叹)

重章叠句也常运用在流行歌中:

《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记起曾与我同行消失在风里的身影

......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知道曾与我同行的身影如今在哪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在意是等太阳升起还是意外先来临

2、押韵诗歌的朗朗上口还少不了押韵。

“之”字押韵,句末的这个“之”字,称为虚字脚。《诗经》一般在虚字脚前的字再押韵,称为富韵。鸠、洲、逑、流、求(不细讲)

四、思考探究

《诗经》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除了音乐美以外,还美在哪?

预设:

(一)人物美——淑女美

引导语:这是一位怎样的女子,让君子如此念念不忘。

单单是外貌吗?内在呢?第一次相见,女子在做什么?怎样采摘荇菜?(很多学生不知道淑女在采荇菜,需要引导学生,在河洲中,君子远远看到淑女,淑女在干什么)

1、外形很美,一见钟情。

2、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出淑女的文静美好,贤淑善良。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流、采、芼(动词用得好)就是捞取、采摘、挑选,淑女采荇菜的过程。——勤劳、严谨有序、一丝不苟动作熟练心灵手巧

果真是窈窕淑女啊!落实“窈窕”一词的解释。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

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美貌曰窕(tiao),美心曰窈(yao);美状曰窕(tiao),善心曰窈。(yao)窈窕就是道德品行善良,并且形容举止优雅,是心灵美兼仪表美。

过渡语:中国古代婚嫁讲究门当户对,那么君子又该具有怎样的思想和品德来与“淑女”相配呢?

1、“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寤:醒时寐:睡时日日夜夜都在想——对爱情很执着,重情重义

2、“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专一、执着通晓乐器、追求方式有雅趣

3、“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却没有过激行为,强迫淑女答应。——不仅执着,而且尊重对方。

引导追问:写“君子”的动词也有三个:“求”(追求)、“友”(亲近)、“乐”(使快乐)。这其实也就是男子追求女子的过程。恪守礼节,发乎情,止乎礼。

(二)画面美/意境美

过渡语:往往浪漫的爱情离不开浪漫的场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写了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河洲,还有参差的荇菜,美丽的采荇女,多情的君子,有景物,有人物,有故事,有画面,有情感,交织融合,意境优美。

雎鸠是一种水鸟,但它们的巢穴一般都筑在树洞里,在每年的求偶季节里,已经结伴成定偶的雄鸟与雌鸟会如约聚首,双双出没于江河湖泊中的沙洲嬉戏觅食,并时常发出"关关"的和鸣。有一只叫了一声“关”,另一只会马上应和一声“关”。这种鸟,相依相恋,很容易就会让我们联想到夫妇之间和睦相处的情景。借眼前景,兴起下文。君子看到这样一幅场景,触发想要追求淑女的情感。

雎鸠是贞鸟,是爱情专贞的象征。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是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的典范和象征。作者写关雎和鸣,暗喻夫妻之间和谐和恩爱,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这是比,兴起对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

讲解《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回忆《回延安》一课)

《诗经》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问:《关雎》君子追求淑女的结果:有没有追求成功?

鼓励学生发言

关于《关雎》最后八句描述的场景,主要有三种观点:事实成婚、想象成婚和受挫后想到的追求方式。

有学者认为:古代钟鼓属于特殊乐器,大排场才可以使用,这里暗喻婚礼上钟鼓齐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