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护理论文
护理论文——精选推荐
护理论⽂护理论⽂(精选9篇) 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以下是⼩编精⼼整理的护理论⽂,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护理论⽂篇1 护理质量是护理⼯作的永恒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是规范医院管理,提升服务能⼒,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标准之⼀,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的形象。
尤其在⼤⼒倡导⼈性化服务的今天,⼈们对护理服务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使现代护理服务⾯临了更严峻的挑战。
如何提⾼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满⾜⼴⼤患者的实际需求已成了护理⼯作亟需解决的重⼤课题。
妇产科以妇⼥、新⽣⼉为服务对象,是易发⽣护患纠纷的常见科室之⼀,这也就对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要求。
本⽂主要以妇产科护理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本院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并初步探讨了提⾼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法,现总结如下。
1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 1.1护理⼈员观念有待提⾼护⼠的⼯作态度是影响护理质量的第⼀因素,如今年轻护⼠多,吃苦耐劳的精神减弱,有些护⼠安于现状,缺乏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加之⼯作压⼒⼤、待遇低,护⼠对⼯作持消极态度,以致影响护理质量。
1.2护患沟通不⾜护理⼯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随着经济⽔平不断提⾼,患者对护理⼯作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尤其是对妇产科护理更是受⼈们关注和重视,妇产科业务量⼤,护⼠相对不⾜,住院患者住院周期短,床位周转率⾼,护⼠整天忙于⽇常⼯作,⽽忽视与患者的交流,再有妇产科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患者与护⼠沟通障碍。
1.3护理知识更新较慢妇产科护理服务对象年青⼈居多,知识⽔平相对较⾼,保健意识强,对护⼠的需求⾼,护⼠原有的知识⽔平远不能满⾜患者需求。
护⼠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观念知识更新较慢,护理服务专业⽔平偏低,服务措施简单,尤其年轻护⼠普遍专科⽔平低,临床经验不⾜,不能给患者提供⾼⽔平的护理服务。
1.4⼯作责任⼼不强在实际⼯作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产科患者家属照顾的⽐较周全,护理⼈员放松警惕,致使责任感不强,对患者病情、治疗、护理过程观察不认真、不仔细,致使护理质量不⾼。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在儿科领域,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静脉留置针的安置与护理也成为了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安置与护理方法、以及遇到问题时如何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静脉留置针作为治疗静脉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其适用范围如下:1. 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它可以用于输注药物、营养液、生理盐水、化疗药物等等,同时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针头注射的时间。
2. 静脉营养支持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作静脉营养支持的手段。
通过静脉留置针输注营养液,可以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满足身体所需,并减少消瘦的发生。
3. 输血和血液透析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于输注輸血和进行血液透析。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需要大量输液或者长时间输液的病人来说,可以减少反复针扎的痛苦。
二、静脉留置针的安置与护理方法1. 静脉留置针的安置(1)准备工作在安置静脉留置针前,需要先确认是否有适当的器具和材料,如手套、无菌巾、麻醉药、置针针头、针身等。
同时,进行清洁和消毒手术部位,对病人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术前准备。
(2)安置针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大小和类型的静脉留置针。
麻醉药可以用来减轻针扎时的疼痛感。
在安置针头时,需要先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和方向,然后用手进行牵拉以固定位置,最后缓慢插入针头。
(3)固定针头安置完毕针头后,需要进行固定,防止针头移位。
常用的方法包括贴上敷料、用贴膜将敷料固定、利用固定带和保险带固定等。
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1)药物的注射害怕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失效,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注射药物时,要确保针头的位置和质量,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的配制和稀释,防止不必要的并发症。
(2)留置针的更换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需要及时更换留置针。
同时还需要注意留置针的保存和维护,防止留置针变质和失效。
护理论文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专业社区护理姓名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指导教师联系方式2018年 3 月 25 日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儿科当中一种极为普遍的输液方式。
但是,由于存在穿刺失败、静脉炎等的并发症以及脱落等各种问题的,导致头皮静脉留置针无法发挥最大优势,论文探讨有效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痛苦和恐惧心理,减少患儿静脉感染机会,减少护士工作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头皮留置针护理对策目录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2)1 新生儿头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患者中的应用 (4)1.1新生儿头皮筋脉留置针的使用 (4)2新生儿头留置针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 (4)2.2新生儿头皮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5)2.2.1原因分析 (5)2.2.2护理对策 (6)2.3新生儿头皮输液皮下渗漏 (7)2.3.1药液皮下渗漏原因 (7)2.3.2药液皮下渗漏的预防及处理 (7)2.4新生儿头头皮留置针脱落及解决办法 (9)2.4.1留置针脱落原因 (9)2.4.2弹力网帽固定留置针 (9)2.5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致头部体位水肿 (10)2.5.1病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10)2.5.2防治措施 (11)3结论 (12)致谢 (16)参考目录 (17)前言新生儿头皮留置针在新生儿患者治疗手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以经是新生儿输液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在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一次床次不成功,液体内渗外漏,头皮水肿,套管脱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原因及处理办法和对策。
1 新生儿头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患者中的应用1.1新生儿头皮筋脉留置针的使用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套管柔软,可随血管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小,不易脱出,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刺破血管,保护了新生儿血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特点。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患者运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需要选取儿科患者,病例数90例,纳入时间段为2020年3月~2020年8月。
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45例)与对照组(n=45例),组别不同运用的护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需要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运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观察组儿科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穿刺成功率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为提升儿科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护理结果显示患者穿刺成功率明显提升,静脉炎、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应用引言:本次研究需要选取部分儿科患者,运用不同护理方式并分组对比,以此来探究最佳护理方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需要选取90例儿科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8月。
对照组(n=45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患者年龄≥1.5岁,≤10岁,平均年龄(6.35±1.23)岁,患者男女占比25例、20例;观察组(n=45例)患者需要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患者年龄≥2岁,≤10岁,平均年龄(6.78±1.65)岁,患者男女占比26例、19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度低(P>0.05)。
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均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
排除标准:不能全程参与研究者;精神、严重心脏类疾病者。
1.1.方法对照组儿科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即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等。
观察组儿科患者需要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具体实施如下:(1)血管与静脉留置针选择,护理人员需要做好输液计划,避开瘢痕、炎症处皮肤,尽量选择粗细适中、弹性高、血流量大的血管,如耳后静脉、正中静脉等。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摘要:本文分析了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指出了安全护理措施,为此后儿科护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应用前言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简单,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因此被广泛应用至护理工作中,本文便分析了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完善,现综述如下。
留置针的优点可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和血管损伤,保持静脉通畅,便于抢救和治疗。
使用于输液时间常、静脉穿刺较困难的患儿,一个留置针一般可使用3-5天,携带方便,不影响患儿生活。
留置针缺点留置针费较普通钢针贵,留置针软管留在血管内有可能形成局部血栓,给患儿造成伤害。
钢针和留置针区别钢针:针头太硬,不易固定针,孩子活动时不会保护,易刺破血管,导致输液失败,需反复穿刺。
留置针:留置针扎进血管后就把里面的钢针退出来,只留下软管,易固定,孩子一般的轻微活动不影响输液,不会刺破血管。
1.静脉的选择静脉选择与穿刺成功率存在紧密联系,应选择血流丰富、弹性好,走向直、避开关节、静脉瓣感染和破损皮肤,易于固定的静脉。
3岁以下患儿应选择颞浅静脉、额静脉或耳后静脉;3岁以上患儿选择手背静脉以及桡静脉;重症婴幼儿血管萎缩,且情绪极易躁动,无法有效穿刺四肢静脉,此时应选择颈静脉、股静脉等部位。
同时,在长期治疗时应尽量选择股静脉或颈静脉。
2.静脉留置针穿刺应分析患儿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留置针与血管。
检查留置针,严格无菌操作,选择穿刺部位,医护人员站在患儿穿刺侧或头侧,四肢在穿刺点上方10-15cm处扎止血带,按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直径大于8×8cm,待干,备无菌透明留置针贴,并在贴的标签上写上日期、时间和操作者,为更换提供依据,取下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转动针芯,防止套管与针芯粘连,再次排气,绷紧皮肤固定静脉,右手持留置针,在血管的上方,使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放平针翼,顺静脉走行再继续进针0.2cm,送外套管,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心约0.5cm,持针座将针芯与外套管一起送人静脉内,保证留置针顺利通过血管,保证弯曲度,以免导致外套管打折问题,提高穿刺率[1]。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之间收治的儿童患者中随机选取184例。
并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2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穿刺,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儿童患者进行护理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地消除患者对于穿刺的恐惧感,减少儿童患者的穿刺频率,从而提高对于儿科患者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应用分析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较为便捷的临床输液方法[1]。
一般多应用在儿童患者或者老年患者中。
对与儿童患者来说,使用静脉留置针一方面能够减轻婴幼儿因头皮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对于穿刺的恐惧感,减少穿刺频率。
另一方面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2]。
近几年来,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3]。
针对于此,本文通过对我院184例临床儿童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数据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之间收治的儿童患者中随机选取184例。
并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2例患者。
其中,所有患者年龄均在11岁以下,且住院时间超过3天。
观察组患者,年龄均在3个月至8岁之间,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在1至10岁之间。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对研究不产生影响(P>0.05)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于研究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研究,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的儿科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穿刺,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4]。
静脉留置针穿刺:在进行穿刺前,先进行消毒,然后再按照相关的步骤执行穿刺,穿刺完成后,使用透明贴固定留置针,明确标注时间。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摘要】目的:讨论对胃溃疡患者在使用阿莫西林的基础上分别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为研究开始时间,直至2020年2月研究工作完成。
其中选择135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坚持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组为AB两组。
其中对B组患儿67例,实施常规护理,而A组患儿68例,则运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处理,实施后对比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并发症问题的改善情况。
结果:完成对两组患儿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示5.88%和17.91%分别为AB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2组比较,A组更具优势,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结论:为帮助儿科患者减少受到并发症问题的影响,促使患儿身体健康恢复至正常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护理手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护理效果输液作为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治疗手段,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
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常因穿刺疼痛、反复穿刺等问题导致不良反应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患儿疾病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患儿病情的改善[1-2]。
尤其是对儿科输液患者而言,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由于患儿年龄尚小,皮肤细嫩,静脉血管薄弱,在对其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很容易导致其出现皮肤红肿、渗血、渗液等情况,因此需要对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3]。
基于此,我院选取了数名儿科患者进行了疾病的护理,并进行了护理方案的制定,制定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阐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20年2月,病例数:135例,患者类型:儿科临床患者。
随机分组:A组和B组。
两组实验样本的情况如表1所示: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对比A组B组P值人数6867>0.05男性3433>0.05女性3434>0.05年龄区间1-12岁2-11岁>0.05平均年龄 6.15±1.28 6.06±1.47>0.05通过对比显示,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过统计检验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 >0.05,即说明两组可以用来进行对比研究。
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应用论文
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2年入住我院儿科,并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的儿童245名进行采血分析。
结果 36例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的儿童患者中,留置针留置最短时间是2d,最长时间是8d,没有病例因静脉留置针而导致全身性的病毒感染。
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够简单快捷的护理小儿疾病,他减少了血管的穿刺次数,有效的保护了儿童的血管,减小了患儿感染的机率。
同时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病患家长的烦扰,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57-02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兴的临床技术,他是由不锈钢芯、软外套管和塑料针座组成,在注射药物时将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静脉留置针由于其方便快捷,易操作的以及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按长而不易穿破血管的特点而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的工作中,特别是对于儿内科的护理。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2年入住我院儿科的245名患儿并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的儿童进行分析,年龄在0至3岁的有96例,3岁至10岁的有84例,10岁以上的有65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是1个月,年龄最大的患者是14岁。
12 方法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选择不同的部位进行静脉注射,婴幼儿一般选择头皮的正中静脉及双侧的颞浅静脉,较年长的儿童则需选择四肢走向较直,有弹性,血流量丰富、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
在注射前需要先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消毒肌肤在5-10cm范围之内,固定好患儿的头部或者肢体,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住要穿刺的血管,右手拇指及食指持针并穿刺,枕头和皮肤呈巧15度至30度的角度穿刺,过程中药缓慢进针,不可急切,穿刺成功后,以5度的角度继续沿血管前行3至4mm。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论文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留置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众所周知静脉输液及采血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患儿见针就哭,挣扎抗拒,大汗淋漓的现象在病房司空见惯。
为了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家长对患儿疼痛及取血困难的顾虑,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用药,也有利于紧急抢救。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取血目前临床常用方式有数种,其中浅静脉留置针是临床采用最广泛的方式,近年来,我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转载请保留网址.自2010年12月开始对病房患儿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取血标本,得到了家属和患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受到儿科护理者的青睐,在儿科广泛应用,现将我科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和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0年月12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儿科患者中有 1498例应用了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占儿科总住院人数的90%,其中男性806例,女性692例,年龄最小者生后15分钟,最大者14岁,平均年龄2.25岁。
留置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7天,1~3天者752例,4~7天者1 123例。
18例患儿自行拔出,16例在接受1天治疗后自动出院,30例出现堵管,127例出现渗漏,7例因皮肤过敏终止置管,出现皮肤过敏时间为1~3天。
穿刺1次失败者68例,穿刺2次失败者22例。
未出现静脉炎及局部感染。
其中,90%的患儿均能保留预计天数。
全部病例中无感染现象。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长时间反复输液的患儿。
1.3 血管的选择:根据不同年龄、婴幼儿的生理特征、用途、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不同的血管,宜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及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血管,宜选用头皮静脉,一般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额分支、等较粗直血管穿刺,由于婴幼儿不易合作,为保证留置时间,以额正中静脉为首选。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的运用
正确封管
每次输液后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封管 ,防止血液回流。
05
04
定期检查
每班检查留置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 处理。
注意事项
01
观察局部情况
注意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 常表现。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患儿剧烈运动,防止留置针移 位或脱落。
03
02
保持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清洁 干燥。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04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优 势与局限性
优势
减少穿刺次数
静脉留置针可以长时间保留在血管内,避免 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
减少血管损伤
由于留置针是软管材质,对血管损伤小,减 少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方便用药
留置针头可以随时打开,方便给药,提高治 疗效率。
方便护理
留置针头不容易脱落,方便患儿活动,减轻 护理工作量。
局限性
费用较高
静脉留置针相对于普通针 头价格较高,需要一定的 成本。
操作难度
留置针头的放置和取出需 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操 作难度相对较大。
可能引起并发症
留置针头可能会引起局部 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在放置和取出留置针头时,要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合理选择血管
选择合适的血管,尽量选择粗大、血 流丰富的血管,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
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儿
静脉留置针可以作为血液透析的通路,方便血液透析的治疗。
禁忌症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
由于静脉留置针可能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因此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的患儿应避免使用。
严重水肿的患儿
小儿静脉留置针498例临床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儿科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498例临床护理观察。
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7月~2011年6月儿科住院患儿治疗输液中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498例临床护理观察,与同等数量使用普通小儿静脉头皮针输液的患儿对照输液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效果: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明显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输液的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患儿痛苦,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满意率,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为抢救危重症患儿提供了快速用药的静脉通道。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小儿静脉输液;并发症;满意度;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144-02小儿静脉留置针498例临床护理观察董俊芳**陕西省乾县县医院(713300)2012年2月25日收稿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精密度高,工作量大,加之现在独生子女多,患儿的娇贵,家属的高要求等,护患矛盾相对较多,从来不被护理人员喜爱。
而小儿静脉输液更是影响护理人员心理稳定及造成护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一直被护理临床所重视。
我们通过在儿科临床推广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护患的矛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7月~2011年6月我院住院患儿中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儿498例,并同时选取相同数量年龄及病症相同采用普通小儿头皮针静脉输液的患儿比较。
患儿年龄新生儿~14岁,其中新生儿~6个月292例,7个月~2岁117例,2岁1月~5岁64例,5岁1月~14岁25例。
新生儿疾病120例,肺炎163例,腹泻病91例,上呼吸道感染102例,支气管炎61例,先天性心脏病21例,高热惊厥38例,病毒性心肌炎13例,病毒性脑炎8例。
其中部分病例2~3种病同时存在。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有效减轻患儿痛苦,避免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损伤,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提高工作效率。
方法分析对126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法及效果。
结果 126例留置针患者,保留时间最短的一天,最长的7天,无一例因应用留置针而出现感染。
结论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方法。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应用;护理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其外套管柔软无尖,置于血管内不易刺破或滑出血管,可在血管内保留数天,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时给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为危重患者的抢救开辟静脉“绿色通道”,而且操作简单,并逐渐成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2月~2015年10月住院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126例,男78例,女48例,其中新生儿5例,3岁以内患儿65例,4岁~6岁患儿41例,6岁以上患儿15例。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长时间反复输液的患儿。
(1)选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Y-G型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24G×19 mm),3M透明敷贴。
选择血管粗、直、有弹性、充盈良好,避开关节和静脉瓣,易于固定的静脉。
婴幼儿多选择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及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3岁以上小儿多选择手背静脉、足背静脉。
(2)穿刺方法:选择穿刺血管,按需要备皮,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将带针输液器与肝素帽连接,排净空气,取下护针套,旋转针芯松动外套管,操作者左拇指和示指绷紧固定穿刺点两端的皮肤使血管固定,右手持针翼,针尖斜面向上,呈100~300角从血管上方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继续进针2 mm左右,右手食指退出针芯少许,同时拇指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再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动作应缓慢轻柔,仔细观察静滴通畅,穿刺部位不隆起,预示穿刺成功。
(3)固定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近心端透明贴固定于套管“Y”型处,远心端透明贴完全覆盖穿刺部位皮肤,将透明敷贴自然下垂,贴于穿剌处,并用手指轻压,让敷贴充分贴在皮肤上。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应用论文
浅谈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经验。
方法:对收治的2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80例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有275例,有3例发生脱管,2例发生局部皮肤过敏,2例发生静脉炎。
结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的使用,既减少了患儿痛苦,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02-02经脉注射是治疗各种儿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传统的头皮钢针输液不仅对操作技术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且给患儿带来很大的痛苦。
为此,经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不仅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现将我院运用经脉留置针取得的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1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
年龄1~13岁,静脉留置针留治时间1~4 d。
所有患者至少使用静脉留置针1次。
1.2 材料:我科选用24号静脉留置针(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留置针胶布选用透明无菌贴膜。
1.3 穿刺部位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已经相关需要选择头皮静脉或者四肢静脉进行穿刺,一般选用粗直、弹性较好、静脉清晰的静脉进行穿刺。
因为下肢静脉炎较上肢较为多发,故一般不选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1.4 穿刺过程:穿刺前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是否完好然后取出留置针,选择好要穿刺的静脉,扎止血带后进行常规皮肤消毒去除针套,旋转针芯松动外套管,排气检查是否通畅。
穿刺时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静脉两端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座,针头方向鞋面向上,角度为30度左右,穿刺进去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然后顺留置针走向再推进0.5 cm左右,在固定针芯的情况下将外套管缓慢向前移动至完全进入静脉。
然后松开止血带和打开调节器。
静脉留置针论文: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论文: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
方法:对儿科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患儿进行观察。
结果:200例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200例中留置时间最长6天,最短1天。
全部病例中无感染现象。
结论:放置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全部病例中无感染现象,可随时给药,对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应用;护理clinical and nursing application andanalysis of intravenous catheter in pediatric【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nd nursing application andanalysis of intravenous catheter in pediatric.methods:observed the children of pediatric outpatient infusion room vein indwelling catheter forinfusion.results:200 cases,the first puncture success rate was 92%, the longest retention time in 6 days, the shortest in 1 day. all cases without infection.conclusion:intravenous catheter placed to retain an open vein equal access,all cases without infection,can be administered at any time, was veryimportant for therescue of critically illchildren,worthy for promotion.【key words】intravenous catheter; pediatrics; application; care.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是儿科患儿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
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及护理论文
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摘要】将结合所在医院在过去一年半内的患儿病例,对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证实留置针可以有效保护患儿的血管,避免反复的穿刺造成的感染。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留置针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我国的儿科医疗和护理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
小儿静脉输作为儿科疾病在临床中重要的给药形式之一,其操作方式对于儿童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根据自己所在的医院在近一年多的时间来接收的一百多名患儿的输液实例,对其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采用留置针的方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且认为留置针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有效完成了输液和取血的任务,还避免了对患儿的血管的反复的穿刺,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也避免了其他疾病和病毒的感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输液方式。
下文中笔者将结合具体的实例资料对该问题进行论证。
1 临床资料笔者所在的医院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总共接收了一百四十七例儿童患者,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输液和取血的操作,具体情况如下:对于五岁的儿童实行了静脉留置针的输液和取血,其中在头部实行输液的共有七十二名患者,在手背实行静脉输液的共有五十五名,在足背以及足裸部采取静脉输液的有二十名患者,均实行的是留置针的方式。
另外对于新生儿实行的静脉输液有三十例,其中一岁至二岁的儿童有六十一名,二岁至五岁的有五十六名。
2 穿刺方法在具体的静脉注射的过程中,穿侧的方式要根据患儿的不同的年龄以及输液的情况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来说要尽量地选择相对较粗的血管,并且应该避开关节部位,寻找相对易于固定的较直的血管。
由于儿童的身体的发育的特殊性,使得其血流丰富的血管一般额外域头部和耳后,所以有关医务工作者应该尽量选择这些部位,并排除有静脉鳞的血管。
2.1 用物准备静脉输液前要在注射盘内放置的具体物品有以下几种,即2.5%碘酒、75%酒精、消毒棉签若干,并配有留置针1套以及一次性的注射设备三套,还有固定用的医用胶布若干,另外,应该配有的还有生理盐水一瓶,和止血带、无菌绷带若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通过使用166例留置针情况确认留置针在儿科应用具有的可行性。
方法:使用苏州碧迪公司生产的留置针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对新生儿、婴儿、幼儿及儿童进行静脉输液操作。
结果:留置针套管柔软,便于固定,保护血管。
留置时间最长7天,最短1天,平均3天,均无感染发生。
结论:静脉留置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抢救,适宜儿科应用。
【关键词】留置针;临床应用;封管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81-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以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柔韧性好,可随血管的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性小,操作简单,减少了反复穿刺从而减轻患儿痛苦及家长焦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在儿科已经广泛应用。
现将我科使用留置针的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患者166例,均为我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患儿,其中新生儿69例,婴儿48例,幼儿33例,儿童16例。
一次穿刺成功121例,由于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23例,由于穿刺水平导致失败的11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失败的6例,患儿自行拔除5例。
留置部位头皮静脉125例,上肢静脉32例,下肢静脉9例。
保留时间最长7天,最短1天,平均3天。
因导管堵塞拔针的18例,因液体外渗拔针的8例,患儿自行拔除5例,均无感染发生。
1.2选择合适的血管。
根据不同的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适宜的穿刺部位。
宜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长度适宜,容易固定的血管,避开神经、关节、静脉瓣、受伤、感染的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易于固定,方便小儿肢体活动,又便于保暖,故多数采用头皮静脉。
头皮静脉可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其他部位静脉可选择手背静脉、前臂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等。
一般情况下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
1.3穿刺方法:先用注射器抽5ml生理盐水后接头皮针,直接插入套管针肝素帽中,排净空气备用。
按常规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用右手拇指推外套管,用中指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血管为止,拔出针芯,缓慢推注生理盐水,若推注顺畅无阻力,表示穿刺成功,贴好留置针配套敷贴,再用3m 胶布加固,注明穿刺日期与时间,然后用胶布固定好头皮针针柄,取下注射器,将与所准备的输液器相连接,调节输液速度。
1.4封管:(1)选择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进行封管。
我科使用留置针患者大多数为危重或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因此我们选择生理盐水进行封管。
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对血管刺激性小,且具有范围广、不需要配液、免受污染等优点[1]。
患者也可以减少肝素钠的应用。
(2)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消毒肝素帽,将针头刺入肝素帽内,采取正压封管法,缓慢推注,边推封管液边退针,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快推注完毕后夹紧留置针活塞夹后拔针,留置针的活塞夹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留置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留置针内引起堵塞。
(3)抽取适量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用生理盐水10ml封管封管能降低堵管率[2]。
封管液剂量太少不能冲净套管针内药液,可引起局部血液凝集,用力过猛会使血管内部压力骤增,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局部血管疼痛、红肿等。
2护理体会
2.1注意事项:(1) 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进行皮肤消毒时应保证足够的消毒面积及时间,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
(2)再次输液时用安尔碘消毒肝素帽,每次推注5~10ml生理盐水冲管并抽得回血,证明通畅后再输液,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
(3)输液时应先输高渗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再输等渗或刺激性小的药物。
当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并在输注完毕后给予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同时有计划的更换穿刺部位。
(4)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疼痛,血管弹性有无改变,输液是否通畅,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
如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拔针,重新建立通道。
(5)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正确操作及严密观察护理可延长留管时间。
2.2并发症的预防:(1)导管堵塞发生堵管时不能用注射器推注,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入血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回抽。
预防导管堵塞应采取正确的封管方法,选择适宜的封管液并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
(2)液体渗漏由于血管选择不适当,技术操作不熟练,患儿不配合,固定不好均可导致。
轻者可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出现皮肤坏死。
预防液体渗漏除加强业务水平外,还应该妥善固定留置针,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
(3)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与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病人个体差异、输入药物的酸碱性、渗透压和细菌感染等有关[3]常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较硬,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发热症状。
预防静脉炎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要减慢滴速并有计划的更换血管。
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局部抗炎能力。
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立即拔除留置针停止在此处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
小时后热敷,也可用25%硫酸镁热湿敷,以增加血液循环。
3小结
从护士角度来说,由于患儿年龄小, 不配合治疗,血管细,穿刺难度大;家长又要求护士输液时能”一针见血”,因此护士职业压力很大。
静脉留置针使用后,缓解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减少了工作量,有效缓解了护士因反复给患儿穿刺所致的与家长的冲突;对患儿而言,静脉留置针使用后,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有效地保护了静脉
血管,减轻患儿肉体上的痛苦及精神上的恐惧;对医院来讲,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医院的成本。
实践证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一项值得提倡推广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张颖.神经外科病人静脉留置针应用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264.
[2]刘淼,朱月琴,刘风青. 静脉留置针生理盐水封管液用量的临床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824.
[3]王江滨,李丽华,付薇.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9c):2453-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