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知识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共14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共14张PPT)

4.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电解过程 (2)电池的充电过程
三、化学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基本类型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其他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等 中和反应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化学变化伴随能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热量的变化
化学能的转换方式
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燃烧、缓慢氧化 (2)金属与酸反应 (3)中和反应 (4)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2.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需要加热(高温)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装置:电池
铅酸蓄电池
干电池 燃料电池
注意:太阳能电池是把 转换为电能。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9时8分21.11.921:08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9时8分46秒21:08:469 November 2021
1、如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每个不同颜色的小球代 表1个不同的原子
反应前
反应后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面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①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②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的具体化学反应方程式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共36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共36张PPT)
学科素养课件
新课标沪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重点)
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铁丝的燃烧、蜡烛的燃烧都是实验 室中我们学习过的,生活中煤、天然气等的燃烧,更是主要热能的来 源。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重点)
取两根同样的火柴,点燃后一根放入充满氧气的玻璃瓶①中,一根放 入真空的玻璃瓶②中,发现①中火柴依旧燃烧,②中的火柴熄灭,说明 燃烧需要氧气。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重点)
(1)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如为了使物质燃烧,可以提高温度达到其着火点,而不能说成提高物 质的着火点。 (2)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燃烧都会停止。 (3)可燃物的着火点越低,越容易被点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着火 点低的物质去引燃着火点高的物质。
知识点防火与灭火(重点) 铁路禁止携带托运物品主要包括:
(1)枪支械具类(含主要零部件)、(2)烟花爆竹等爆炸物品类、 (3)管制刀具(包括匕首、三棱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以 及其他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刀等)、(4)汽油等易燃易爆 物品、(5)砒霜等毒害品、(6)盐酸等腐蚀性物品、(7)放射性 物品、(8)传染病病原体等。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重点)
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原子结 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类型(如分解反应、化 合反应)等都属于化学用语。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重点) 化学方程式各部分的意义: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燃烧实验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会兴趣盎然,但也包含着许多不安全 的因素。存在着发生着火、烫伤、烧损衣物等事故的可能性。因 此在设计和选取实验方案时,首先必须着眼于安全。其次,所选取的 实验方案除了尽可能微型化、小剂量外,还必须事先设计好有效的 应急措施。后者也可以成为实验内容或探究的主题。

沪教版初中初三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复习课件

沪教版初中初三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复习课件

►类型六 纯净物的简单计算
•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利用化学方程 式的简单计算的掌握情况。
• 例6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 需要氧气的质量( C )
• A.CO最多,H2最少 • B.H2最多,CH4最少 • C.H2最多,CO最少 • D.CH4最多,CO最少
【解析】本题虽为选择题,但实际属于根据化学方
【解析】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能灭火;水能导电家 用电器着火不能立即用水扑灭,要先关掉电源;氢气等不 含碳元素的物质也能燃烧,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说法不正确;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才能燃烧,故选A。
• ►类型二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
• (3)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_剧__毒___ 气体,易与血液里的_血__红_蛋__白____结合, 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功能,导致人体缺 氧。
• 6.促进燃料完全燃烧的方法: • (1)增大氧气的___浓__度___; • (2)增大燃料与氧气的__接__触__面_积______。 • 7.燃料完全燃烧不仅可以_节__约_资__源_______,
►类型七 利用含杂质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求
生成物(反应物)的质量
•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涉及含有杂质时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例7 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某钢 铁厂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 炼铁,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 铁多少吨?
答案:583.3t。
【解析】解:1000t赤铁矿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还可以防止燃料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___环_境__污__染___。
• 8.爆炸:可燃物在__有_限____的空间里发生 剧烈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 的热,使气体的体积__膨_胀___而引起爆炸。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备课稿-word文档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备课稿-word文档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注意能产生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3.影响物质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①氧气的浓度;②物质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点拨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知识点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知识点三爆炸1.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燃烧,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

2.氧气浓度较高,或可燃物(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发生爆炸。

注意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3、爆炸的条件:有限的空间、气体迅速膨胀。

4、防范爆炸的措施:一方面应控制可燃物与空气的混合,另一方面应禁止烟火。

2、火场自救的方法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质量”,不包括其他物理量,如体积等。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3、质量守恒的原因(1)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没有改变。

(2)微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知识点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1、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例题:利用化学反应2Na+H2====2NaH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230 g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本章知识体系第 1 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后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后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后习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课后习题含答案沪教版(全国)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的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3、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灭火实例灭火原理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A.A B.B C.C D.D4、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是31 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丁可能为单质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17D.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176、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气气D. 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7、小红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A.水能灭火B.没有达到着火点C.纸不是可燃物D.没有与氧气接触8、如图所示是通过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沪教版

《第四章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名师导航知识梳理一、质量守恒定律1.硫酸铜溶液是___________色的,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生成__________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反应为什么需要在密封的锥形瓶中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蓝 蓝 沉淀 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向大理石上滴入盐酸,会冒出大量的_________,同时还可看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反应也需要密封吗?_________。

答案:气泡 变浑浊 需要3.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4.在化学反应中,从微观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不变,_________不变和_________不变,所以宏观上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答案: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个数 原子本身的质量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答案: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比较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三种方式,指出化学方程式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___。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3Fe +2O 2点燃Fe 3O 4答案:化学方程式不仅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而且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3.根据反应前后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原理,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_________,这个过程称为配平。

答案:原子的种类 数目不变 相等4.将化学反应中的条件放在等号上面注明。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资料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资料

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1. 燃烧(高频考点) (1)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氧__气__
发生的一种_发__光__、__发__热__的剧烈_氧__化__反__应__。 (2)需满足的条件 ①_可__燃__物__; ②与_氧__气__接触;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_最__低__温__度__ 三者缺一不可 (也叫可燃物的_着__火__点__)
例1. 下列灭火方法不科学的是( )
B
A. 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用水扑灭
B. 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C. 炒菜的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 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
来——用细沙盖灭
【解析】电线老化引起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然后 再灭火,而不能立即用水扑灭,B不科学。
变式练习2.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

A
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 ( )
A. 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变式练习3. 关于燃烧和灭火方法中说法不正确
的是
()
B
A. 要使物质燃烧,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B. 所有物质的燃烧都要有氧气的参与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高频考点)
(1)
清除_可__燃__物__(或
破坏
_燃_烧__ 原理 灭 方法
的条


使_可__燃__物__与其 他物品隔离)隔 三者之 绝_氧__气__(__答__案__ 中满足 _补__充__:__空__气__)_ 一个条 使其温度下将到 件即可
_着__火__点__以下
【特别提醒】在描述通过降温的方法灭火时, 不能描述为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只能描述为降 低物质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教案沪教版

火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 D )
A.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B.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C.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D.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教学反思:
2

( 1)表示化学反应
应用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计算题格式规范化:设、写、找、列、求、答 过 【本章检测反馈】
1.2010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下列认识不.合.理.的
是(A)

A.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第 4 章 认识化学变化
教 学 目 整理和归纳本章所学内容,并通过习题加以巩固。 标
【整理与归纳】
(1)物质具有可燃性
燃烧的条件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1)隔离可燃物
灭火的原理 (2)隔绝氧气 教
常见的化学反应
(3)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燃烧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出行方 式
D.提倡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2.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 有发热 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
D.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3.1992 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

促进燃烧的方法
接触面积
(2)增大氧气浓度

爆(炸1)爆炸极限
( 2)安全防爆措施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汇总必背概念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汇总必背概念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一.燃烧1.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解释:“烧不坏的手帕”:酒精燃烧放热,水汽化吸热,温度未达到手帕的着火点“纸火锅”:水汽化吸热,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比较①不完全燃烧的危害:燃烧效率低,浪费燃料;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②完全燃烧措施:提供充足氧气;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蜂窝煤、木柴架空燃烧)2.一氧化碳的性质⑴毒性;点燃⑵可燃性;2CO + O2 === 2CO2⑶还原性。

(H2也具有还原性)三.燃烧引起的爆炸1.产生原因:⑴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如炸弹、鞭炮爆炸⑵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爆炸。

如: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坑道2.易燃、易爆场所应注意什么?⑴严禁烟火,防止撞击、高温⑵有消防安全标志和消防器材四.灭火与防火1.灭火原理⑴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如:设置森林隔离带⑵隔绝氧气;如:酒精灯火焰用灯冒盖灭;酒精洒出着火,用湿抹布盖灭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如:水灭火解释:吹(扇)烛火,熄灭:吹(扇)烛火,使热量散失,温度降到蜡烛着火的以下火柴头朝向,燃烧会很快熄灭:热量向上扩散,温度降到火柴的着火点以下2.火灾自救:⑴室内起火不能急于打开门窗;⑵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①“参加”: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是参加反应的那部分,不参加反应的不能计算在内②“质量”:只有质量守恒,体积等其他方面不一定守恒③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适用物理变化。

2.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二.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1.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有:①物质的总质量,②元素的种类、质量,③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2.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的有: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3.化学变化中可能改变的有:①分子的数目,②化合价。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复习(共23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复习(共23张PPT)

命题角度: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
例 1 某物质可发生如下反应:2 + 2H2O===4KOH
+O2↑,则 中的物质应为( C )
A.KO C.K2O2
B.K2O D.KO2
考点6 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__化__学__式_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书写
(1)原则:符合_客__观__事__实___,不能凭空臆造;遵循__质__量__守__恒__定___,
完全燃烧 氧气量_____充__足___
点燃 C+__O_2_=_=_=_=_=_C_O2
__快________
___多_______
不完全燃烧 氧气量___不__充__足___
2C__+__O_2_=_点=_=_燃=_=2CO
__慢________ _____少_____
【注意】(1)不完全燃烧仍属于放热反应,碳和二氧化碳之
考点3 燃烧与灭火的方法及原理对比
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__可__燃__性__
②可燃物与_氧__气__(或__空__气__)_接触 ③可燃物温度需达到 __着__火__点______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 一不可
灭火的措施
①可燃物撤离燃烧区或与__火__源__ 隔离
②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__空__气__隔 离
②物质发生燃烧时,在反应条件上要写成“点 燃”。
【拓展】点燃、燃烧、加热与高温 点燃:是指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的过程。着火点不同的物质, 点燃的方法不一定相同,易燃物遇到火花即可被点燃,纸张、木片用火 柴可以点燃,而煤块一般要用木炭才能引燃。 燃烧:一般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只有同时满足有可燃物、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个条 件,才会发生燃烧。 加热:指在酒精灯能达到的温度下才能反应的条件,在化学方程式 中要用“△”表示。 高温:指在 1000 ℃以上才能发生反应的条件。在化学方程式中要用 “高温”表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整理与归纳课件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整理与归纳课件沪教版
(2)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D两个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教师引 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的原因。你认为要用如图B装置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 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___改__为__密__闭__容__器__________。
(3)写出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_u_S_O_4+__2_N_a_O_H_=_=_=_C_u_(_O_H_)_2_↓__+__N_a_2_S_O_4 ___。 (4)D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氧__气__参__加__了__反__应__,__同__时__反__应__生__成__的__氧__化__镁__部__分__扩__散__到__空__气__中_________________。
(1)对比步骤②和③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可__燃__物__与__氧__气__接__触____;白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4_P_+__5_O_2=_点=_=燃=_=_2_P2O5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 ____量__筒__中__的__水__进__入__集__气__瓶__(_或__A_)_中__的__体__积__为__4_0__m_L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A. 16 B. 17 C. 32 D. 34
易错点一、误认为着火点可以升高或降低 10. (2020·内蒙古赤峰红山区期中)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 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D )。 A. 提供可燃物 B. 提供氧气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11. (2020·扬州广陵区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 B. 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C. 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 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__燃烧pptx课件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__燃烧pptx课件新版沪教版
(清除掉可燃物或使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
防火与灭火 ➢ 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 要的最低温度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与火源隔离 2.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 着火点以下。
只需其一
防火与灭火
➢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 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或液体,容易燃烧、 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气 体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磷、酒精、汽油、液化气、 氢气、面粉、棉絮……
• 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 炸的物质。如硝酸铵、烟花爆竹、黑火药……
防火与灭火
➢ 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 ➢ 爆炸的条件
• 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 产生急速的燃烧; • 在有限的空间内。
思考: 火药平摊在铁板上,点燃能否
发生爆炸?为什么?
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 ➢ 氧化反应、燃烧、爆炸的关系
氧 化 反 应
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 ➢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 概念: 人们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 范围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
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
➢ 爆炸的概念
如果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 内,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 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 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另外,除火药外,可燃性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 浓度,遇火也会发生爆炸。如H2、CO、CH4等。
三者缺一不可。
该物质的着火点
燃烧的条件 ➢ 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汇总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1、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1.物质具有可燃性 1.隔离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 2.隔绝氧气3.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着火点不能改变) 3.降温至着火点以下2、“烧不坏的手帕”原因:酒精燃烧,虽然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使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

3、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氧气足量氧气不足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等物质。

不完全燃烧的危害:①浪费燃料;②污染环境。

4、CO俗名:煤气.有剧毒,它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功能。

5、火灾中逃生的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下身体迅速逃离。

6、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一切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守质量定律!它指的是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包含产生的气体和沉淀一并相加;它强调的“质量守恒”并不包括体积的守恒。

(2)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3)“参加反应”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反应物中未参加反应的部分不能算在内。

(4)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每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并不一定相等.7、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③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①分子的数目。

②元素的化合价。

8、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九年级化学第4章知识点(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4章知识点(沪教版)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与氧气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常用灭火方法: 隔离火源 隔绝空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O 2充足,含C 、H 燃料完全燃烧,产物:CO 2 、H 2OO 2不足,含C 、H 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CO 、碳氢化合物、炭黑颗粒3.CO 是无色无味、有毒的 可燃气体,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输氧功能。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化学爆炸)①爆炸极限:人们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

(H 2、CH 4、CO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②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度。

5防火灭火(1)书P98 6种消防安全标志 (2)火场自救(3)常见灭火器的适用范围:①泡沫式灭火器适用范围: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②干粉是灭火器适用范围:一般失火,以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范围: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灭火时不留任何痕迹。

注意:电器或者电线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在用干粉或者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用泡沫灭火器或水直接灭火。

练习:下列气体混合物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H 2和COB.H 2和CO 2C.N 2和O 2D.CO 和空气第二节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复习提纲-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知识点复习提纲-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1.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具有助燃性的物质);(3)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

3.、实验:烧不坏的手绢棉布表面的酒精迅速燃烧起来,而酒精液体中含有水,燃烧过程中,水吸收放出的热量而蒸发,使棉布始终不能达到着火点,因此棉布就不能真正的燃烧起来。

12 32 24 32当碳与氧气的质量比≤3/8,发生完全燃烧当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介与3/4和3/8之间时,部分完全燃烧,部分不完全燃烧当碳与氧气的质量比≥3/4,发生不完全燃烧碳与氧气的质量比燃烧产物容器中物质小于3:8 CO2 CO2、 O2等于3:8 CO2 CO2介于3:4与3:8之间CO 、CO2 CO 、CO2等于3:4 CO CO大于3:4 CO CO、C4、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的功能,人体就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毒性是化学性质)的浓度较大时会使人窒息死亡。

CO25、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任何可燃性气体的性质试验之前,务必..进行气体检验纯度实验(简称验纯)否则可能发生爆炸2H2 + O2点燃2H2O 2CO + O2点燃 2CO2CH4+2O2点燃CO2+2H2O火焰:淡蓝色蓝色蓝色6、灭火的原理(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如煤气起火,我们应先迅速关闭阀门;森林火灾时,砍一些外围树木,形成隔离带;“釜底抽薪”等;(2)将燃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如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酒精灯熄灭时用灯帽;干粉灭火剂或消防用砂等(3)使用大量的冷却剂,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如吹灭蜡烛7.灭火器的分类(1)泡沫灭火器:适用范围:扑灭一些木材,橡胶等固体的初起火灾。

(2)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扑灭油类,可燃气体(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范围:扑灭一些面积不大的珍贵设备,档案资料,精密仪器仪表等。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知识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知识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知识沪教版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1.燃烧是一种、的的。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2);(3)。

2.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有:(1);(2);(3)。

3.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得,放出的热量,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得,放出的热量,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等物质。

在氧气充足时,碳燃烧产生;在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产生。

4.一氧化碳是一种色、味、溶于水的气体。

一氧化碳有,是因为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跟结合,使之丧失功能。

5.如果的燃烧发生在的空间内,短时间聚积,使气体的,就会引起爆炸。

6.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

在使用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

7.灭火通常有三种方法:(1);(2);(3)。

8.写出下列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9.被困火灾区,要采取措施自救,如用,防止、身子或跑出火灾区、到窗口呼救等。

10.常用的灭火器材有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器等,其中只能用于一般火灾的是灭火器,可用于油气类火灾的是灭火器,而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起火只能用灭火器灭火。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无数实验证明,。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都。

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是各物质的、元素的、原子的、、;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分子的,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1.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可表示:(1);(2);(3)。

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该遵循两个原则:(1);(2)。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加热碳酸氢铵,反应;(2)加热铜绿[Cu2(OH)2CO3],反应;(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5)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6)硫在空气中燃烧,反应;(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8)加热高锰酸钾,反应;(9)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反应;(10)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件


(5)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
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
原因是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
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
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
到着火点以下
C.主各组混合物点燃后可能发生爆
炸的是( DE )
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10、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 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要用到下列
实验用品中的 D( )
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B.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C.冷而干燥的烧杯 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11.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在一定条件 下,将一定质量的A与160g B按下图所示充 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132gC和72gD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草酸晶体((COOH)2·2H2O)受热易分解 (分解温度为175℃),产生CO和CO2

(2)NO与NH3能够生成两种无毒、无色、无味
的产物:

(3)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过氧化物,能 吸收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复习
知识回顾
一.通常所说的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灭火的条件有哪些?
★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是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物质具有可燃性
1.隔离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三个条件有一即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知识沪教版
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1.燃烧是一种、的的。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
足三个条件:(1);(2);(3)。

2.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有:(1);
(2);(3)。

3.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得,放出的热量,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得,放出的热量,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等物质。

在氧气充足时,碳燃烧产生;在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产生。

4.一氧化碳是一种色、味、溶于水的气体。

一氧化碳有,是因为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跟结合,使之丧失功能。

5.如果的燃烧发生在的空间内,短时间聚积,使气体的,就会引起爆炸。

6.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

在使用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

7.灭火通常有三种方法:(1);(2);(3)。

8.写出下列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9.被困火灾区,要采取措施自救,如用,防止、
身子或跑出火灾区、到窗口呼救等。

10.常用的灭火器材有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器等,其中只能用于一般火灾的是灭火器,可用于油气类火灾的是
灭火器,而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起火只能用
灭火器灭火。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无数实验证明,。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
、都。

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是各物质的、元素的、原子的、、
;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分子的,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

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1.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可表示:(1);
(2);
(3)。

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该遵循两个原则:(1);
(2)。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碳酸氢铵,反应;
(2)加热铜绿[Cu2(OH)2CO3],反应;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
(5)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
(6)硫在空气中燃烧,反应;
(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
(8)加热高锰酸钾,反应;
(9)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反应;
(10)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