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共36页
斯宾塞《教育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斯宾塞简介 • 《教育论》概述 • 教育目的 • 教育内容 • 教育方法 • 教育评价 • 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01
斯宾塞简介
生平简介
1820年
1837年
1840年
1850年
赫伯特·斯宾塞出生于英 国德比郡的一个教师家
庭。
斯宾塞进入英国皇家学 院学习,后因健康问题
总结词
提供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详细描述
过程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为教师提 供反馈,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 效果。
结果评价
总结词
关注教育结果的质量和效果
详细描述
结果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通常采用考试、 作品评定等方式进行,旨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达成教 育目标的程度。
总结词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详细描述
综合评价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需求,为教 师提供更加准确的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 时为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质量评估和改进 依据。
07
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斯宾塞强调科学知识在教育中的地位,认为科学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这对于当代教育来说,启示我们应更加重视科学教育,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06
教育评价
过程评价
总结词
关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详细描述
过程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课 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贡献等,旨在及时发 现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4. 社会福利的知识。
5. 培养艺术整理爱课件 好的知识。
13
在教育中,他主张按照知识价值的大小应当给 与不同的程度的注意。显然,斯宾塞的新的价值体 系具有功利主义的倾向。他批判当时英国教育中的
重文轻理,
脱离实际的倾向。但他提出的将知识的使用价值 作为
衡量学科价值的标准的思想为新的课程论体系的 建立
整理课件
8
(三)教学论 斯宾塞认为,要实现为完满生活 做准备的教育目的,不仅要求提 供科学知识,而且要求按照“心 智演化的自然过程”来传授这些 科学知识。所以,他提出了“自 然教学”的主张。
整理课件
9
(四)德育论 斯宾塞继承了边沁(J.Benthan, 1748—1832)和约翰穆勒等 人创导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
第七节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
整理课件
1
小组成员分工
周显荣: 生平简介 赵 露: 教育思想 杨显银: 教育目的
邓泽洋: 论智育 涂小艳: 论德育 肖德璐: 论体育
整理课件
2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30)
斯宾塞是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社会学 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整理课件
10
(五)体育论 斯宾塞依据生理学的一些原 理,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 需要出发,以资产阶级的生 活内容为基础,在《体育》 篇中提出了他的体育见解。
整理课件
11
斯宾塞的教育目的论
斯宾塞在其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从知识价 值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以实际需要为基础,追求实用 知识,因此实用的知识就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斯宾塞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科学。
整理课件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可修改全文

整理课件
16
3.为抚养子女的活动,主要通过一些教育
学科来实现。为此,应开设心理学、教育
学(包括一些生理学原理)等学科。斯宾
塞认为,这些知识是为了正当履行父母职
责,教养好自己的子女所需要的科学知识。
有了这些知识,就可以正确对儿童实施智
育、德育和体育。因为,子女的心智和身
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怎样教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26
自19世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后,一便 形成了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一些西方 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把生物学的进化论思 想引入到人类社会的研究,以论证资本 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便形成了庸俗 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斯宾塞的社会学 思想认为,人类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 一样,受进化法则的支配。因而,可 以利用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
整理课件
12
他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几 何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知识 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与工农业生产生生 不息相关。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他
将知识的价值分为五个部分:
1. 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
2. 获取生活必需品,养活自己的知识。
3. 家庭幸福所需的知识。
斯宾塞出生于英格兰中部德贝郡的一个 中学教师家庭,少年时因病不能上学。除了 最初获得其父亲的一些指导,他基本上是靠 自己的勤奋好学获得广博的知识。
1837—1841年在铁路上作土木技师,并 自学数学和自然科学。1843年到了伦敦,并 开始他的著述生涯。
1848年起任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编
辑,并开始与当时英国科学和思想界的一些
整理课件
21
2.“自然后果“原则
在德育这一版块中。斯宾塞着重论述了德育的原则 与方法。他把道德教育的根本原则归结为对“自然
洛克、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二)洛克的政治观和哲学观
1、社会政治观 他反对君主专制,也反对共和政体,而拥 护大资产阶级与贵族的联合政体。
政治观上,他反对“君权神授说”; 主张“社会契约论”。认为君主立宪制是社会
契约所能产生的最好的制度。这显然是历史唯 心主义的观点,是完全为资产阶级的需要而提 出的、为君主立宪制寻找的理论依据。
洛克提出了“形式教育”的观点
他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慧割裂开来。
智育的目的或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心的活
动与能力,并不是扩大心的所有物。”
当然,他将智力发展与知识的掌握割裂开 的观点是不科学的,但他重视智力发展还 是利于教育发展的; 因受了洛克的影响,以后教育理论中出现 了“形式教育”目的(重发展智力)与 “实质教育”目的(重传授知识)之争。
2、 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方法:锻炼法 首次将教育明确区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 育、体育。 着眼于实际的锻炼法,将其分别贯穿在三育的实 施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以资产阶级的事业、生活, 尤其是获取个人幸福的要求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理 论体系,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色利。
通过对古典教育的批判,提出英国教育应从古典主义 中解放出来,提倡科学教育,创立实科中学,使科学 教育成为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分析评价
(二)倡导了教育万能论。打击了强调等级差别 的遗传决定论,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具有重大的 积极意义;但又忽视了遗传、环境对人的影响。 (三)创立了“形式教育”体系。重视儿童的智 力、理解力的发展,而将知识传授作为手段,冲 击了中世纪的教育;但他又不理解智力与知识之 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他的思想是继夸美纽斯之后,对西方资本主义教 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思想之一。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开始时期的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以自己的哲学、社会学和教育理论为资本主义制度讴歌。
他生存的时代,正是英国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在对国内剥削和对海外殖民地掠夺的基础上,不仅经济上获得巨额利润,而且在政治上使当时的英国成为所谓的“日不落国”。
斯宾塞正是代表这一时期踌躇满志的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把资本主义看作是最理想、最合理、最完美的制度,必须从理论上来论证它的永恒性的著名人物。
他称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他本人则被人称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歌手”。
斯宾塞生于英国德贝(Derby)郡。
幼年身体病弱,主要在家中养护,十三岁后在叔父家中学习古典语言、数学、机械学、土木建筑学等知识。
十七岁开始在铁路上做土木工程技术人员。
1848年以后,专门从事学术研究。
1848年到1853年担任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编辑,·这是当时英国金融资产阶级的重要刊物。
他的哲学与社会学思想从此开始逐步形成,并且开始著述。
1851年出版了《社会静力学》(Social Statics),1852年出版了《演进假说》等社会学著作。
1861年出版了《教育论》,此书原名是《智育、德育和体育》(Education:Intellectual,Moral and Physical)。
这本书是由斯宾塞在1854年、1858年、1859年陆续发表的四篇教育论文集合而成的。
斯宾塞最重要的著作是他的包含五大组成部分、长达十卷本的巨著《综合哲学体系》(System of Synthetic Philoso—phy)。
他用这部著作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力图概括人类所有的知识,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的思想体系。
他的教育理论实际上也是以这些思想为基础的。
洛克与斯宾塞的课程思想比较

洛克与斯宾塞的课程思想比较摘要:洛克和斯宾塞都是西方教育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两位教育家,他们生活得年代虽然相差近两个世纪,但是在他们的思想当中却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本文从课程的角度出发,从四个方面分别对两位教育家的课程思想进行了比较。
关键字:洛克斯宾塞课程思想一、两种课程思想的主要内容洛克和斯宾塞都是英国近代教育史上两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们的课程思想分别体现在他们的“绅士教育思想”和“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思想当中。
(一)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所生活的年代,英国发生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正式在英国得到确立。
洛克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体强壮、品德及智力良好、具有处理实际事务的绅士、实干家,他认为一国之中绅士教育是最应该的注意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上了正轨,其他的人很快就都上正轨了。
绅士要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学问”等品质,其实质是要求把儿童训练成具有清晰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掌握经营工商业的知识和技能,仪态高雅、举止适度,通晓世故人情,善于处理公私事务、勤奋勇敢的实业家和事业的开拓者,他们的能力既能满足个人幸福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洛克的绅士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在课程内容方面,即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技能技巧的培养洛克认为,要成为绅士应该学习的文化知识应该包括阅读、写字、作文、修辞、图画、速记、法语、拉丁语、地理、算术、天文、几何、历史法律和自然哲学等;在技能技巧的学习中,洛克认为城市和乡村的绅士的学习内容应该是不同的。
乡下的绅士应该学习农艺、木工、熏香、油饰、雕刻及某几种铁工、铜工和银工等,而对于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度过的绅士则应该学习刻板、琢磨、安配宝石、或者琢磨光学玻璃等。
但是所有的绅士则都应该学习商业算学和旅行。
2、实用和娱乐相统一的课程目的观洛克认为,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目的是不同的,学习文化知识的目的在于这些知识对绅士是有用的,而学习技能技巧则是由于这些技能技巧是一种有益的娱乐活动。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如下是有关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理论家。
其教育代表作《教育论》,是由题为《智育》、《德育》、《体育》、《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四篇论文汇集而成的。
①斯宾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以“绅士教育”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明确主张以科学教育取代古典主义教育,强调科学知识应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②在斯宾塞看来,教育目的是为未来“完满生活”作准备,因此,他明确要求必须教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即为“实在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他将人的活动分五种,并按照这些活动对人生的重要程度,将其依次排列为: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社会政治活动、闲暇爱好和情感活动。
斯宾塞根据人类完满生活的需要,按照知识价值的顺序,把普通学校的课程体系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生理学和解剖学。
这是关于阐述生命和健康规律,以便直接保全自己的学科。
第二,语言、文学、算术、逻辑学、几何学、力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等。
这些与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直接相关的科学。
它们能使人获得谋生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对发展生产、建设国家起作用。
第三,心理学和教育学。
这是父母履行职责必须掌握的知识。
第四,历史学。
这是为“履行公民的职责”必备的知识。
第五,自然、文化和艺术。
这些是“为了欣赏自然、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作准备”的科目,如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
可见,斯宾塞的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科学知识,尤其自然科学知识是这个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占据了课程的主导地位。
③斯宾塞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提出了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卓越见解,制定了注重科学的课程体系,推进了中等学校实科教育的发展,在课程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斯宾塞的课程体系也有片面性,如过于强调自然科学教育,忽视人文科学,其课程的功利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第七节斯宾塞的教育思想课件

科学方法论
斯宾塞认为科学方法论是教育的重 要基础,通过科学方法论来探究知 识的本质和教育的规律。
进步主义教育观
斯宾塞主张教育应该不断进步,不 断改进和完善教育方法和内容,以 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求。
斯宾塞的教育心理学
心理适应理论
斯宾塞认为个体的心理发 展是适应环境的过程,教 育应该帮助个体适应环境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斯宾塞的社会活动
斯宾塞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关注社会问题,提倡平等、自由和人权等价值观, 反对压迫和剥削。
斯宾塞还创办了一份杂志,通过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讲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02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概述
斯宾塞的教育理念
实用主义
斯宾塞认为教育应该以实用为 主,教授的知识应该能够在实
情感教育
斯宾塞强调情感教育的重 要性,认为情感教育能够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 面发展。
自我实现理论
斯宾塞认为每个人都有自 我实现的潜能,教育应该 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04 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影响与 评价
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影响
推动教育改革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输标02入题
社会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通 过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方式,引导孩子关注社 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01
03
斯宾塞教育思想提倡的自我完善和终身学习,也让社 会开始反思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再过分追求文凭和学
历,而是关注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
04
社会也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通 过提供创业平台、创新项目等方式,鼓励孩子发挥自 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浅谈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

浅谈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摘要:19世纪中叶,赫伯特·斯宾塞大力倡导科学教育,唤起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重视,也促进了科学知识在欧美学校课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本文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出发,阐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目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原则.关键词:科学教育教育目的课程体系教学原则十九世纪初,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到十九世纪中期,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发展已使发达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科学的进步不仅增添了发明创造,也改变着人类生活的面貌,学校教育也不例外。
那时,德国和美国的学校教育早已引入科学,而在英国,它的工业生产蓬勃发展,但它的教育却比同时期的德国和美国落后很多.造成当时英国教育落后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自文艺复兴以来,拥护传统古典教育的人认为,只有拉丁文、希腊文等一些古典的知识有用,学校教育也应当只教授这些古典知识,而那些科学知识是无关紧要的,也应当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这样就出现了斯宾塞说的:“在心智方面同在身体方面一样,我们所追求的都是装饰先于实用。
不只在过去,在我们现代也差不多:那些受人称赞的知识总放在第一位,而那些增进个人福利的知识倒放在第二位。
……假如我们问到给男孩子古典教育的真正动机是什么,那就只是为了顺从社会舆论。
”1这样一种重装饰轻实用的知识观长期统治学校教育,产生了英国教育的落后状况。
然而,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英国的学校教育,使其不得不做出一些变化。
当时,英国就是否应当实施科学教育、是否应将科学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场争论中猛烈抨击了传统的古典教育,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回答得最清晰的就是斯宾塞了。
1859年其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充分显示了科学知识的重要价值,与后来的《德育》、《智育》和《体育》一起组成了《斯宾塞教育论》,也形成了他本人的科学教育体系。
一、教育目的“古典教育的真正动机只是为了顺从社会舆论。
同给儿童装饰身体一样,人们也随着风尚装饰儿童的心智。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斯宾塞以其唯心主义的哲学观和社会观为理论依据,围绕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并从资产者个人生活的幸福和赚取利润出发,讨论了资产阶级子女的教育问题。
斯宾塞反对劳动人民受教育,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保守性。
但是,他的教育理论总的说来正好适应了各国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斗争的需要,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获得广泛的传播。
由于斯宾塞所生活的时期是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阶段,时代的前进、工业技术特别是科学知识的迅速发展都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得到反映,同时由于斯宾塞吸取了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历代教育名家的自然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从而使他的教育理论有着许多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在方法论方面更是如此。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在近代教育家中,斯宾塞是以倡导科学教育而著称的,他为争取科学被承认为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努力斗争,力主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均须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协调。
可以认为,斯宾塞是近代科学教育的先锋。
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斯宾塞其人斯宾塞(1820—1903)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科学教育的倡导者。
斯宾塞出身于教师家庭,幼年在学校时被认为是个感觉迟钝的儿童,但他非常喜欢在校外作种种观察,爱好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
他没有读过大学,独立自学成才,主要成就在哲学、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及社会学方面。
他没有亲自办过教育,仅在学校里做过短时间的代课老师,可是他对培根、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的著作都研读过,并吸取了其中的精华。
从1854年到1859年,斯宾塞先后在杂志上发表《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等教育论文,后汇集成《教育论》出版。
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斯宾塞陆续出版《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等书,合称《综合哲学》。
斯宾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各种矛盾已经充分暴露的英国。
《洛克的教育思想》课件

目录
• 洛克的生平简介 • 洛克的教育理念 • 洛克的德育思想 • 洛克的智育思想 • 洛克的体育思想 • 洛克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启示
01
洛克的生平简介
洛克的成长经历
早年生活
洛克出生于一个清教徒家庭,自 幼接受严格的上等教育,培养了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观念。
留学经历
智育的原则和方法
总结词
洛克提出了一系列智育的原则和方法, 包括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实践等 。
VS
详细描述
洛克认为,在智育过程中应该遵循因材施 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 进行教学。同时,教育应该循序渐进,按 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 教学。此外,洛克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使学生 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05
洛克的体育思想
体育的目的和意义
增强体质
洛克认为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儿童 的体质,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强 壮的体魄。
提高心理素质
洛克认为体育还可以提高儿童的心理 素质,如增强自信心、提高应对挫折 的能力等。
培养品德
通过体育活动,洛克认为可以培养儿 童的勇敢、毅力、纪律等品德,这些 品德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
启发现代教育改革
洛克的教育思想启发了一系列现代教育改革,如 实用主义教育、进步主义教育等。
推动教育心理学化
洛克的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儿童天性,关注儿童心 理发展,推动了教育心理学化的进程。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重视儿童个性发展
洛克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避免过度干涉和压制, 这种思想启示现代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塑造未来社会精英
斯宾塞教育思想PPT修改版

• 第四部分:为将来尽公民职责作准备,必须 学习历史。他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 在于学会作为一个公民的“政治行动的正确 准则”。只有学习历史,才能调节公民的行 为。 • 第五部分: 为准备将来善于在闲暇中满足 爱好与感情的需要,要求学会欣赏自然、文 学、艺术的知识,因此要设油画、雕塑、音 乐、诗歌等课程。
• 斯宾塞的体育理论直接述及人体的养护与 锻炼,他从人体的实际观察得出不少有意 义的结论,加之当时生理学、医学的发展 ,使他的理论中包含着许多符合人体自然 发展规律的见解,这些都是有益的。
四.对斯宾塞教育思想的评价
• 斯宾塞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最大贡献 是系统论证了科学知识的价值及其在学校 教育中的应有地位,他对古典教育的大力 批判和对科学教育的大提倡有力地推动了 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学校课程的改造和对 实科教育的重视,在教育史上发挥的作用 是进步的。他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思想中 也包含有许多反映教育规律和具有普遍指 导意义的论3.目的在抚养 教育子女的活 动
5.在生活中的闲暇时 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 各种活动
(二)论智育 1.课程论: 在智育问题上,他从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角 度出发,提出了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广 泛学科范围,斯宾塞设置了五部分的学科内容。
第一部分:为准备直接的自我生存活动, 他提出学习生理学学科的重要性。他认为 ,人体健康是一切幸福的要素。不仅为了 身体健康,即或从个人的工作要求、养育 儿女、尽公民职责,甚至娱乐活动等等, 都需要学习生理知识。所以“生理学科目 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但他的教育思想是以唯心主义哲学和社 会学为理论基础的,渗透着实证主义的哲 学观点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精神。
谢 谢!
斯宾塞出生于英国德比郡,幼年身体病弱, 主要在家中养护,十三岁左右在叔父家学 习古典语言,数学,机械学,土木建筑学 等知识。十七岁在铁路上做土木工程技术 人员。1848年以后,专门从事学术研究, 1854-1859年期间,斯宾塞先后在杂志上发 表《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知 识最有价值》等教育论文,于1864年汇编 出版《教育论》。
第七节斯宾塞的教育思想课件

斯宾塞强调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进一步推广终身学习 的理念,鼓励人们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04
斯宾塞教育思想的评价与 反思
斯宾塞教育思想的贡献
01
02
03
强调科学教育
斯宾塞提倡科学教育,认 为科学知识是促进人类进 步的关键。
重视实用技能
详细描述
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使他们能够为 个人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他强调教育不仅关乎个人成长,还关乎整个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
知识的分类与教育内容
总结词
斯宾塞将知识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主张教育内容应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 ,包括科学、艺术、文学等。
详细描述
斯宾塞认为知识可以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教育应该尽可能地提供这两种 经验。他主张教育内容应该涵盖各个领域,包括科学、技术、艺术、文学等,以 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辛。
斯宾塞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了对 知识的浓厚兴趣,并通过自学获
得了丰富的知识。
斯宾塞的学术背景
斯宾塞在年轻时就开始关注教育问题,并通过自学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他深入研究了许多教育思想家的理论,如卢梭、裴斯泰洛齐等,并从中汲取营养。
斯宾塞在学术上的卓越表现使他获得了多个荣誉博士学位,并成为当时教育领域的 权威人物。
情感教育和道德培养
斯宾塞认为家庭教育应注重情感教育和道德培养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教育和道德责任
0养,引
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
02
斯宾塞提倡社会教育应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
17-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洛克、斯宾塞、涂尔干、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

二、17—19世纪的法国教育
Radom text here
(一)17—18世纪中期的法国教育 1.天主教会的教育活动 2.新教教会的教育活动
(二)18世纪中后期(大革命前后)法国的教育 (三)19世纪的法国教育
1.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 2.初等教育的发展 3.中等教育的发展 4.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涂尔干的教育思想
德行重于学问。
2.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斯宾塞的一生正值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期。1840年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生产蓬勃发展,经济空前繁荣,跃居世界工业化国 家之首。
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尤为突出,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校教育也不例外。在此之前,英国固守古典主义教育的传统,自然科学被 排斥在课堂之外,重文轻理现象极为严重。
涂尔干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人,使人“社会化”。
*论教育功能
(1)教育促使年轻一代实现系统的社会化,促进个人实现由“个体我”到“社 会我”的转变; (2)教育促使个体的潜能得以显现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个体遵守社会秩 序、服从政治权威等品质; (3)教育还可以将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进行代际间的传递。
第二节
{ 17-19世纪欧美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家 和日本的教育}
一、17—19世纪的英国教育
(一)17—19世纪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1.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导生制) 2.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公学) 3.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4.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确立
(二)洛克与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Radom text here
1.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2.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科学教育的发起者——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斯宾塞在论述知识的实用价值和训练价值的相互联系时指出,不是有的课程专门增长知识,有的课程专门训练心智,而是应该“在获得那些调节行为最有用的各类知识中就包含了最适宜于增加能力的心智练习”,(40)也就是说,通过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慧能力。
(4)科学知识的教育价值
斯宾塞反对让学生接受毫无疑问的定论、规则;反对让学生学习空洞的教条。因为科学要求人们用理智去判断事物,所以科学能教育人要用科学态度对待事物。他认为,科学能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独立性;而人的独立性是人的“品质中一个最有价值的因素。”一个人的学习应尽量在独立研究的方式下进行,这可以锻炼人的坚毅和诚实的品质。所以,科学知识具有教育价值。
(2)科学知识的比较价值
斯宾塞认为,为人类生产做准备的知识,种类繁多,必须确定哪一种知识对我们最有用处。“没有一门是一点价值都没有的”,但“最关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那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37)所谓比较价值,是指在准备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大小的比较。从教育角度说,应把比较价值大的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科目。斯宾塞列举许多事实证明任何一门学科学了以后多少都会有些好处,但有的学科学来费时,得益却不多,因此应该力求把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所以他认为,教育方面在编订一个合理的课程之前,应依据知识的比较价值,确定某一学科
(三)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斯宾塞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34)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具有最大的价值。
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这是传统教学论的一贯主张。斯宾塞和他的前辈主张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教给学生以什么样的知识,如何确定知识的价值标准。
在课程中的地位。经过比较,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这样一条确定课程的原则,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是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
斯宾塞科学教育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一、赫伯特·斯宾塞教育思想产生的科学和哲学基础斯宾塞26岁开始投身于当时社会、政治、哲学、宗教和教育等问题的研究,并广泛猎涉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论理学、美学等领域的书籍。
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上升和巩固,维多利亚政府在思想和社会文化方面实行自由开放政策,宗教神学和古典人文主义受到功利主义、经验主义以及实证主义的巨大冲击,尤其以约翰·S·穆勒(1806—1873)的经验主义和奥古斯特·孔德(AogustCom te, 1798—1857)的实证主义最为活跃。
当时“英国一些著名思想家都受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的影响”。
孔德认为:哲学不应以抽象推理为依据,而应以实证的可靠事实为依据;它应建立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一切均应以感觉验为契机;只有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也只有为实证科学所证实的知识,才能成功地运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实证哲学的任务是搜集和综合整理各种科学原理,揭示各种科学的相互联系,为人们提供科学分类和各种科学的一般方法。
这一哲学思想深深感染了斯宾塞,使他最终成为英国实证主义哲学的代表。
1850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社会静力学》,明显地反映了约翰·S·穆勒的经验主义和奥古斯特·孔德的实证主义观点。
以后,他又陆续发表了《发展假设》和《进化:它的法则和根据》等文章。
从1860年开始,斯宾塞耗用34年时间完成了巨著《综合哲学》。
他用实证主义哲学和进化论的观点,并吸取当时生物学、心理学的最新成就,综合构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他将进化论的原理一般化,并把它作为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运用于有机界、无机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提出`适者生存’的假说,认为一切事物进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集中—分化—确定,把一切进化、发展概括为进步现象,其中也包括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
洛克的教育思想概述ppt课件

三、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2、论体育
体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一切 教育的基础。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 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要能工 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 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他所谓的“健 康”既包括“健康之精神”,也包括“健康之身体”, 前者寓于后者,两者和谐地融于一体,缺一不可。
结语:洛克思想中的“新因素”
影响:
卢梭、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 英国教育传统的形成
贡献:
体育、德育、智育的三分; 劳动的教育“意义”; 绅士教育的系统阐述:新时代的“新人”。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著:《教育漫话》,傅任敢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2)[英]博伊德和金合著:《西方教育史》,任宝祥、吴 元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二、洛克的哲学
抛弃了当时流行的“天赋观念论” 经验论
人的心灵是一张白板,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 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
“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 都是导源于经验的。”(《人类理解论》第54页)
人的经验有两种:
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物作用所形成的感觉:简单观念。 人对自己内心作用的“反省”:复杂观念。
洛克以培养“强健的身体”为目标,以“能忍耐劳苦” 为主要标准,就家庭中如何对儿童进行健康卫生教育提 出了包括衣、食、饮、睡眠等广泛而详细的建议。
三、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3、论德育 儿童应具备的良好的德行放在首位。认为德行 是绅士教育的灵魂,其它教育围绕着德行这个 核心并为之服务的。洛克说:“我认为在一个 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多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 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 认为他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洛克、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