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风险评估制度60647

合集下载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诊疗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详细、科学的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手术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我院特制度患者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一、手术患者都应该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二、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三、术前主管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度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必须做好必要的术前知情告知,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嘱患者或委托人签字,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2分,必须在科主任的组织下进行科内甚至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报告医务处。

四、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五、术前24小时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见附件1)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师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见附件2)。

附件1: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60647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60647

编号: HYZD-YWB-042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为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成效获取科学客观的评估,进一步提升我院围手术期管理质量,依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 年版)》文件精神,特拟订本评估制度:一、凡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二、医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诊疗、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害进行综合评估。

三、手术风险标准:是依据手术切口洁净程度、麻醉分级、手术连续时间这三个重点变量进行计算。

手术切口洁净程度依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状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洁净切口、洁净 -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引自: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 2010〕187 号] 。

一. I 类手术切口(洁净手术):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 Ⅱ类手术切口(洁净 -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沿部位,但不伴有显然污染。

三. Ⅲ类手术切口(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为化脓地区;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批溢出污染;术中有显然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 IV 类手术切口(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腐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一)麻醉分级 (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稍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显然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显然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假如不手术患者将不可以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二)手术连续时间“手术在 3 小时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依据手术的连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内达成组”;“手术超出 3 小时达成组”。

(三)手术风险分级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详细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洁净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连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 0 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 0 级, 1 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1 级、2 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2 级,3 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 3 级(表 1、表 2)表1:分值分派分值手术切口麻醉分级手术连续时间0 分I 类切口、Ⅱ类切口P1、P2未高出 3 小时1 分Ⅲ类切口、 IV 类切口P3、P4、 P5、P6高出 3小时表 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患者甲患者乙患者丙项目种类评分种类评分种类评分麻醉分级P31P41P41切口洁净度分级Ⅱ类0Ⅲ类1IV 类1手术时间否0否0是1手术风险分级( NNIS) 1 级 2 级 3 级(四)择期手术病人,手术前 24 小时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依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署名栏内署名。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一)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二)医师、麻醉师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综合评估,并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

(三)手术前24小时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逐项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与术前讨论制订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

做好术前知情告知,告知患方手术方案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嘱患方签字。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2级时,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

必要时在科主任组织下进行科内甚至院内会诊,并由科主任向医疗管理部门报告。

(四)患者经过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术后风险评估相关规定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术后风险评估相关规定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术后风险评估相关规定一、引言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术后风险评估相关规定。

本文将详细阐述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术后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1. 风险评估原则(1)全面性原则:在手术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麻醉方法、手术团队、医疗设备等因素。

(2)科学性原则:评估依据应科学、客观,采用国内外公认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

(3)动态性原则:风险评估应贯穿于手术前、中、后全过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评估结果。

2. 风险评估流程(1)术前风险评估① 医生在接诊患者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病情。

② 根据患者病情,医生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麻醉方法等,并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手术风险。

③ 医生应组织手术团队进行术前讨论,分析手术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2)术中风险评估① 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② 医生应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③ 麻醉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麻醉安全。

(3)术后风险评估① 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② 医生应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降低术后风险。

3. 风险评估结果处理(1)对于风险评估结果较高的患者,医生应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和防范措施,并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风险。

(2)对于风险评估结果一般的患者,医生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确保手术安全。

(3)对于风险评估结果较低的患者,医生应仍保持警惕,防止意外发生。

三、术后风险评估相关规定1. 术后风险评估原则(1)全面性原则:术后风险评估应全面考虑患者病情、手术方式、麻醉方法、术后治疗等因素。

(2)及时性原则:术后风险评估应在术后第一时间进行,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连续性原则:术后风险评估应持续进行,直至患者康复出院。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我院特制定患者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一、手术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二、医生、麻醉师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三、术前主管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

必须做好必要的术前知情告知,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嘱患者或委托人签字。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2分时,必须在科主任的组织下进行科内甚至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报告医务部。

四、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五、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一)、术前24小时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2)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的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属急诊手术在“□”打“√”。

(4)手术类别由麻醉医师在相应“□”打“√”。

(5)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由主管医生填写。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诊治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详细、科学的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手术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我院特制定患者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一、手术患者均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三、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在术前对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手术持续时间进行逐项评估,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

四、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及时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请示,请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报告医务科申请院级会诊,再进行评估。

五、评估结果应在术前讨论记录或术前病程记录中记录;麻醉病情评估结果应在麻醉前病程记录中记录。

六、患者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七、经评估可以手术的患者,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必须做好术前知情告知,以患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手术方案、麻
醉方案、手术可能面临和发生的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一、手术风险评估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分别负责确认,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

二、手术前手术医师完成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择期手术医嘱。

手术前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告知手术风险、麻醉风险等。

三、准备切开皮肤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手术类型与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时间等内容,并正确记录。

四、手术风险评估流程第一步:手术医师负责手术切口清洁程度的确认。

第二步:麻醉医师负责麻醉分级(ASA分级)的确认。

第三步:手术护士负责手术持续时间的确认附录:一、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根据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

(一)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1、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2、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3、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4、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二)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三)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组”和“手术超过3小时完成组”。

二、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0级,1分为NNIS- 1级、2分为NNIS -2级,3分为NNIS-3级。

(完整版)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完整版)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完整版)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评
估手术风险并减少手术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

目标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标准化的评估方法,
以帮助医生和医疗团队确定手术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制度内容
1. 评估工具: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估工具,包括病患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医疗设备及手术团队的专业水平
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2.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将手术风险分为不同等级,
如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手术的风险程度。

3. 风险管理策略:制度将提供一系列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手
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监测与管理、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等,以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4. 审核和更新: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将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以
确保评估工具和风险管理策略与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保持同步。

使用方法
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的指引,对每位需要手术的
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结果应记录在病历中,并与患者及其家属
进行沟通,以确保他们对手术风险有清晰的认识。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和医疗团队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并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手术风险。

结论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管理手术风险,并为患者提供安全和可靠的手术服务。

医疗机构应积极引入和使用这一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改进和更新。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诊治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详细、科学的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手术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特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二、手术医生、麻醉师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三、术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

必须做好必要的术前知情告知,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嘱患者或委托人签字。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2分时,必须在科主任的组织下进行科内甚至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报告医务处。

四、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五、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术前24小时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师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准备切开皮肤前,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再次实施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分级等内容,离开手术室前确认手术持续时间并正确记录。

评估内容如下:(一)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二)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

Pl: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的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是一套用于评估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并尽可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手术风险评估表:根据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病情,医生利用标准化的评估表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表一般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风险因素的判定和评分,以及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等。

2. 手术安全检查清单:手术室团队在手术开始前使用手术安全检查清单,对手术环境、手术器械和手术步骤等关键要素进行检查和确认,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3. 手术安全培训和培训手册:医院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安全培训,提高其对手术安全的认识和意识,使其能够正确操作手术设备和应对紧急情况。

同时,医院还制定手术安全培训手册,记录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措施,供医护人员参考和学习。

4. 安全报告和统计分析:医院建立手术安全报告机制,对手术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和不良事件进行报告和记录。

医院还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手术风险和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整改。

通过建立和实施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
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和风险。

这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2)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2)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标题: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引言概述: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而建立的一套评估体系。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手术风险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患者身体状况评估1.1 患者年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手术风险因素,老年患者更容易浮现术后并发症。

1.2 基础疾病: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对手术风险有直接影响。

1.3 体重指数:肥胖患者手术风险更高,需要额外注意。

二、手术类型评估2.1 手术部位:不同部位的手术风险不同,需要根据手术部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2 手术创口:手术创口大小、深度对手术风险有影响,需要评估感染风险。

2.3 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增加手术风险,需要合理安排手术时间。

三、术前检查评估3.1 血液检查: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3.2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并发症的风险。

3.3 胸部X光片:胸部X光片可以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四、手术风险评估工具4.1 ASA分级:ASA分级是常用的手术风险评估工具,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进行评分。

4.2 POSSUM评分:POSSUM评分是针对特定手术类型的风险评估工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手术风险。

4.3 定制化评估工具:有些医疗机构会根据自身情况定制化手术风险评估工具,更符合实际需要。

五、手术风险评估结果应用5.1 术前告知:根据手术风险评估结果,医生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风险,让患者有充分的准备。

5.2 术中调整:根据手术风险评估结果,医疗团队可以在手术中及时调整手术方案,降低风险。

5.3 术后管理:根据手术风险评估结果,医疗团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后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语: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接受到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

手术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减少因手术风险而引发的并发症,本医院订立了《手术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的手术工作,并对手术风险评估和管理进行明确规定。

二、手术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手术风险评估,为医生供应科学依据,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并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2.原则:–科学性原则:基于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全面性原则:对患者全面评估,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合并症、手术部位等因素。

–个体化原则: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订立相应的个体化手术风险评估方案。

–连续性原则:手术风险评估应贯穿于患者接诊、手术布置和术后随访的全过程。

–安全性原则:以患者安全为启程点和归宿,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三、手术风险评估流程1.接诊阶段:–医生应认真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等相关信息,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形。

–医生应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并进行电子病历的建立或更新。

–医生应将患者的病情及手术计划进行归类,确定患者的手术风险等级。

2.手术布置阶段:–依据手术风险等级,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和手术资源的供需情况,合理布置手术时间和手术室。

–医生应将手术风险等级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解释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医生应与麻醉科、护理科、手术室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3.术前准备阶段:–医生应向患者供应手术注意事项,并要求患者依照要求进行术前禁食和准备。

–医生应依据患者的手术风险等级,订立个体化的术前准备方案,包含必需的检查及准备药物。

4.术中操作阶段:–医生应依照手术方案进行手术操作,并始终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医生应与手术团队紧密搭配,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医生对手术过程中显现的意外情况应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的安全。

手术安全 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安全 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是指利用一套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分类,以便提前发现潜在的手术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以达到提高手术安全的目的。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评估标准和工具:制定明确的风险评估标准和相应的评估工具,通过患者的个人特征、病情和手术类型等因素来评估手术风险。

2. 风险评估流程:明确评估的流程和责任分工,包括收集患者相关信息、进行评估、记录评估结果等环节。

3. 风险评估结果分类: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以便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4. 风险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优化术前准备、调整手术方案、加强术前宣教、完善手术操作规范等,以降低手术风险。

5. 监测和评估效果:建立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已经实施的风险干预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同时,也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诊治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的不同制定出适应每个患者详细、科学的手术方案,当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手术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我院特制定患者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1.手术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2.医生、麻醉师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3.术前主管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

必须做好必要的术前知情告知,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嘱患者或委托人签字。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应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后再进行评估。

4.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5.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0类手术切口(经自然腔道Ⅰ类手术切口(无菌切口Ⅱ类手术切口(可能污染切口Ⅲ类手术切口(污染切口②麻醉分级(ASA分级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Ⅵ级: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P6:脑死亡的患者。

③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组”;“手术超过3小时完成组”属急诊手术在“□”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60647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为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估,进一步提高我院围手术期管理质量,依据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评估制度:
一、凡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二、医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三、手术风险标准:是根据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引自: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一.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 Ⅱ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沿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三. Ⅲ类手术切口(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为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 IV类手术切口(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一)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
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
P6:脑死亡的患者。

(二)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组”;“手术超过3小时完成组”。

(三)手术风险分级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0级,1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1级、2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2级,3分为手术感染风险指数3级(表1、表2)表1:分值分配
(四)择期手术病人,手术前24小时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充分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
临的风险,获得其知情同意。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2分时,必须在科主任的组织下进行科内甚至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报医务部,分管院长审批同意后方可手术。

(五)急诊手术病人,术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就评估结果向患者或其委托人(或监护人)充分告知本次急诊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及严重后果。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2分时,必须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六)患者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知情同意和签字工作。

(七)《手术风险评估表》归入病历保存。

(八)医务部、护理部负责定期对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的科室及个人一律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严肃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