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效需求”的定义

凯恩斯认为,所谓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凯恩斯进一步分析,认为如果总供给价格大于总需求价格,资本家就会因无利可图而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裁减员工,从而使社会就业困难;反之,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资本家因为生产有利可图,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只有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两者处于均衡状态时,资本家才既不裁减工人,也不增加工人。这种在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但在现实经济中,即使在这种均衡状态下整个社会未必能够充分就业,因为商品的供给通常是稳定的,而需求的变化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凯恩斯将这种现象称为“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在不考虑国外部门的条件下,有效需求由两大部分成,即消费和投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有效需求产生影响。有效需求不足也就是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资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第二,灵活偏好规律。第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二、对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评价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所决定的,这虽然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根据唯物史观原理,凯恩斯所提出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一种反应,虽然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够起到

决定性的作用,但我们却不能否认这种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行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之下,经济同样遇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尽管其产生的原因与凯恩斯的阐述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危害却是相同的。我们应该看到人们的心理预期对经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此凯恩斯基于有效需求理论提出的提高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政策观点便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下面谈一下笔者对有效需求理论的看法。首先看有效需求理论的内容本身。1.凯恩斯说:“所谓有效需求是指雇主们提供的一定就业量上预期取得的最大收益”。就业量是由有效需求的大小决定的,而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是不足的,由此他揭示了有效需求与就业的关系。凯恩斯从就业水平的角度较好地阐述了有效需求理论,这的确给人一种非常新鲜的感觉,但缺乏与此相关的其它国民经济总量范畴,如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等的相关分析,不能从国民收入等这些宏观总量概念进一步说明有效需求理论。这是导致其为后来实践所证明的理论局限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也与当时的研究工具、计量工具局限和经济发展时代的历史规定性有关。2.从历史的渊源上说,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实际上承袭了19世纪初英国著名庸俗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消费不足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社会贫富不同阶层对消费需求不同与多样化性质。显然,在贫困阶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阶层是根本不存在储蓄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的问题。还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从一定意义上,兼收并蓄了李嘉图、马歇尔、皮古、密当斯等的利率论,皮古的失业

论,经典学派的需求与就业论,重商主义及经典学派的货币论等等。这是其理论具有深度和厚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源泉,但也是造成其理论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他在分析就业、失业与劳动货币工资的关系时,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古典学派关于“工资等于边际劳动价值”理论,并作为前提,因而使他的理论阐述给人一种难以确定的“走不出的圈子”的感觉。按他的理论,如果货币工资率的下降对有效需求水平、对产出从而对就业量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话,那么,这种下降对劳动的边际产值,对实际工资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3.凯恩斯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因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的心理因素。这种把经济现象的原因归于无法确定的心理因素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凯恩斯在论述消费倾向问题时把消费倾向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章来论述。他提出:一般而论,总消费量主要决定于总所得量的消费基本心理法则。凯恩斯认为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因素有8种主要的动机或对象:(1)建立准备金以防不测之变的谨慎动机;(2 )预防未来所得不如今日之远虑动机;(3)为享受利息及增值取得较大的未来消费的计算动机;(4)使以后生活程度得到逐步提高的改善动机;(5)享受独立感及有能力感的独立动机;(6)获得从事投机或发展事业之本钱的企业动机;(7)遗留财产与后人的自豪动机;(8)满足纯粹吝啬欲的贪婪动机。以上8种动机相应的消费动机: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奢侈。最后他把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归之于主观因素,正是这些动机使人不能将其所得全用于消费。这显然是片面的。我认为,在一定量的收入

条件下,由于人们的消费习惯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的起点不同、经验不同,在消费抉择时对自己消费什么,如何消费,轻重缓急如何等会表现出某种倾向,但不能把社会总需求不足完全归之于心理因素。因为每个社会成员对消费品的选择及所采取的消费方式、消费内容及其构成等主要地由个人在社会分配中所处的地位和取得的份额决定,经济状况不同才会表现出消费需求的不同倾向。

关于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论断,我认为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现象是存在的。因为资本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包含有一定的物质内容,且是一个有机的构成体。也就是说,构成资本的要素是有一定量的比例关系,而且各因素在该比例关系中有一个特定的最低限额,若超过此最低限额再增加投资时,就会出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此递减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在构成资本因素的特定比例中,一种因素为一定量或不足时,继续追加投资就会出现效率递减和收益递减。而凯恩斯不提生产效率与收益的要素构成比例和构成动态条件,把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当作一般性规律,并以此作为产生投资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这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同时凯恩斯以人们对货币具有“灵活偏好”这种心理状态去推论随着人们所得的增加,消费增加跟不上所得增加的比例,从而造成消费需求相对缩小,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反过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和利润,使其对未来投资失去信心,造成投资需求不足,这也是值得深入挖掘的。

(三)我们撇开其理论内容本身,纯粹研究其方法论。总的来说,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研究方法是有客观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一些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