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县

资水茶乡

安化县在湖南省的位置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位于雪峰山脉北麓、资水中游。东接桃江、宁乡,西交沅陵、溆浦,南临涟源、新化,北毗桃源、鼎城。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为湖南版图面积第三大县,辖5个乡18个建制镇,总人口108万。

安化县域晚唐以前属益阳县地,晚唐至北宋中期为梅山瑶人所据。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县,县名安化,取“归安德化”之义,至今已近千年。

美丽的资水自中蜿蜒东下,沿途飞瀑匹练,清泉甘香。土地肥沃,岩石奇特。柘溪冰碛岩,六亿年沧桑见证;思游石林群,八千载鬼斧劈成。更有林海茫茫,一望无际,松涛阵阵,万木争荣。

安化境内,历史遗迹很多,文化积淀弥珍。月圆里、边江村、青桑村等新石器文化遗址,见证梅山悠久历史;唐家观、奎溪坪、大溶溪等古朴自然村落,记录安化文明变迁。吴三桂毁剑埋发之处可寻,陶澍陵、印心石屋之迹犹在。木孔土塔为南方土塔之尊,世所罕见;联元塔、双星塔、文澜塔,形状各异,巧夺天工;洞市永锡桥、木子洢溪桥等风雨廊桥结构奇伟,尊为国宝。

安化民风淳朴,人文蔚起,既善良厚道,又重礼守节。古有梅王扶汉阳,披荆斩棘开梅山,勋业千秋;小淹人陶澍,居高位而思黎庶,政声显赫;罗绕典、黄方舟朝廷命官,封疆守土,名标青史;黄自元、黄德濂榜眼翰林,书法文采闪亮儒林;今有社会各界优秀儿女,出类拔萃,立下卓著功勋。还有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黄穗、田卿等夺冠世界,声名远播,安化享有“世界羽毛球冠军之摇篮”的美称。

安化物产丰富,风光奇特。盛产茶叶、药材、素有“中国黑茶之乡”、“湘中药库”之誉;已探明地下矿藏52种,是“湖南省有色金属之乡”;拥有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柘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三个国家级园区和有着“世界第一冰碛岩”之称的省级雪峰湖地质公园。茶马古道、蚩尤故里、龙泉溶洞等潇湘新景正脱颖而出,县城东坪被誉为“中国最美小城”。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强力实施“3+2”发展战略,着力抓好旅游、茶叶、矿产三大产业和交通、城镇两大基础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获得长足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1.7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45亿元。

健康之饮——安化黑茶

安化千两茶加工工艺流程

世博会“万两安化黑茶砖”

唐溪茶场茶园基地

安化黑茶贮存仓库

一、安化黑茶的历史渊源

1.千年黑茶源出安化。安化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唐代杨晔(公元836年)《膳夫经手录》是最早记录安化茶叶的文献专著,所记载“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的“渠江薄片”即为安化黑茶的前身。十四世纪60年代的元末明初,安化黑茶开始大规模生产,“乡民大半以茶为业,邑土产推此第一”。明嘉靖3年(1524年)“黑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指的就是安化黑茶。明万历23年(1595年)安化黑茶正式定为运销西北的“官茶”后,由于安化黑茶采用锅炒杀青、踹揉、沤堆、松柴明火烘培,滋味醇和,带松烟香,适合西北各民族的口味,数百年来一直畅销并主宰西北茶叶市场,是西北边区牧民的“生命之茶”和“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2.万里茶路源起安化。明末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是一条纵贯中国、连接欧亚,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随后,晋、陕、甘等地茶商相继来安化兴办茶庄、茶号、茶行,一时商贾云集,最盛时资江沿岸的小淹、江南、洞市、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东坪等集镇,茶行、茶号多达300余家,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造就了大德诚、长裕川、大盛魁、大玉川、巨盛永、宏源川、兴隆茂等一代晋商巨贾,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安化茶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县境内的江南、洞市、唐市、黄沙坪、酉州等地还保存有许多老茶行的遗址,以及风雨廊桥、茶亭、茶钟、茶碑、茶行招牌、茶印板等诸多的茶文物,这是几百年来安化黑茶发展沧桑历程的历史见证。

3.安化在中国黑茶史上创造了无数奇迹。安化是中国黑茶家族中许多产品的发源地和唯一生产地。清乾隆年间晋商开发出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生尖等安化黑茶珍品;清道

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商首创圆柱形的紧压茶——“百两茶”;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合茶行”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创制了“安化千两茶”,其制作技艺现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享有“世界茶王”和“中国茶文化化身”的盛誉。1939年,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先生在安化试制黑砖茶获得成功,并创办湖南省茶业管理处砖茶厂(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前身),此后在安化诞生了中国第一片黑砖茶(1940年)、湖南省第一片茯砖茶(1953年)、中国第一片花砖茶(1958年),安化从此成为中国黑茶紧压茶的摇篮。

4.安化黑茶是健康之饮。安化茶区优越的生态环境、特异的品种资源、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安化黑茶的优良品质和显著的保健功效。数百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对安化黑茶情有独钟,“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成为边区农牧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安化黑茶“降四高”(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降尿酸)、消食解腻、清热解毒、改善便秘、增进食欲等保健功能不断被发现和证实,已成为现代人崇尚的健康之饮、文明之饮、智慧之饮。

二、安化黑茶的产销历史

安化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历史上为中国黑茶的主要产地。明朝嘉靖3年(1524年)前,安化茶农发明黑毛茶初制加工技术。安化黑茶的原料要求、加工技术、花色品种、品质特征、文化内涵、饮用价值等具有独特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安化黑茶在明朝万历23年(1595年)被定为“官茶”后,以“陕引”和“甘引”形式运销西北。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前后,来安化采购“甘引”的茶行开始将安化黑毛茶运至陕西泾阳,委托当地茶坊加工成“茯砖”(当时称“泾阳砖”), 1958年之前,茯砖的生产集中于陕西泾阳。1953年,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湖南白沙溪茶厂前身)试验生产茯砖获得成功。1958年后,国家将茯砖的定点生产集中到了湖南。

清朝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商在安化创制了一种圆柱形的“百两茶”。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合茶行”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增加原料用量,改进压制技术,创制了“花卷茶”。花卷茶每支净重合老秤1000两(36.25公斤),故通称“千两茶”。目前,千两茶系列产品包括:千两茶、五百两茶、三百两茶、百两茶、十六两茶等规格。

湘尖茶生产始于清代乾隆时期,当时“西帮”茶商在采购“陕引”时,指导安化当地茶农采摘细嫩芽叶,精细加工,经筛分后制成不同档次的篓装高级安化黑茶产品,其中有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生尖等,其中天尖、贡尖、生尖的生产延续至今。文革期间,将此类产品改称“湘尖”,分别称天尖、贡尖、生尖为湘尖1号、湘尖2号和湘尖3号,1983年以后,恢复了天尖、贡尖、生尖的称谓。

1939年5月,安化试制黑砖茶获得成功,此后黑砖作为安化黑茶的主要产品之一,已经持续生产了70余年。1958年以后,湖南白沙溪茶厂为减轻千两茶加工的劳动强度,开发了机械化生产的砖面四周压有花纹的“花砖”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