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地质学课程报告

沉积地质学课程报告
沉积地质学课程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6年《沉积地质学基础》课程读书报告题目: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相模式

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班级: 016131

学号:20131004494

姓名: 冷勇辉

2016年5月20号

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相模式

冷勇辉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016131)

摘要:风暴沉积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指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沉积学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但

是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浅海陆棚区风暴沉积的研究,而对近岸地带潮坪风暴沉积的研究则比较薄弱。系统

总结了不同类型的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相模式,同时介绍了在现代的潮坪风暴岩沉积特征,而且风暴层的辨认,对重塑地质历史的灾变事件,对恢复古板块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最后指出了风暴沉积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风暴沉积;风暴岩;风暴相模式

0.引言:构造风暴沉积的研究最初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目前已有60多年的研究史。在国外这项研究已取得了不少突破性成果,开始建立的风暴流理论,被公认为与50年代出现的浊流理论一样,视为沉积学乃至地质学上发展的里程碑。最早是麦基(Mckee,1959).鲍尔(Ball等,1967.1971),海伊(High,1969)等人先后研究了赤道碳酸盐沉积发育地区由大旋风、咫风及其它风暴流的风暴沉积。斯威夫(Swift.1969),(Walton,1970),顿内克和辛(Reineek,和Singh,1972),Kumar和Sanders(1976)着重研究现代陆源风暴沉积。70年代国外对古代的有关风暴沉积陆续鉴别出来。其中包括:Brenlie:和Davies(1973)对北美奥尔美、蒙塔那

地区的侏罗纪的风暴沉积研究。 Ager(1974)对北非摩洛哥的侏罗纪风暴碳酸盐沉积的研究,Dott(1974)对北美维思康辛洲的上寒武系风暴沉积的究,G.Kellingp.R.Mulin,(1975)对Moroeean的石炭系风暴沉积的研究,D.K.Hobday,和H.G.Reading(1972)对Finlimark地区晚前寒武世风暴沉积的研究等。我国从80年代起陆续开展风暴沉积的研究。孟祥化(1983)对华北地区晚寒武世风暴碳酸盐沉积的研究。山西地质局科研所(1984)报道了山西奥陶系风暴沉积的研究。余素玉等(1987)编译了风暴沉积教材,在国内引起研究风暴沉积的热点。近年来对海洋盆地风暴沉积研究越来越多。90年代初,作者在松辽盆地研究沉积相时发现英台地区白坐系湖泊风暴沉积。到目前尚未见有国外有关湖泊风暴沉积的报道。从报道文章来看,多数着重研究风暴浪在浅海沉积作用中的重要地位,在近滨和陆棚由风暴浪造成的风暴流沉积属于浅水的。然而过去曾有人把它误定为浅水浊积岩或浪成浊积岩或部分定成浪成砾屑岩的,实际上是风暴流沉积。因而风暴流概念提出和风暴沉积的研究,是对过去误认的浊流沉积和浪成沉积的一种冲击或补充。

风暴岩成分可为碳酸盐岩,也有磷酸盐沉积,还可为陆源碎屑沉积。由于风暴流属密度流,也具重力流性质,故它的沉积物与浊流的沉积物很相似,又与复理石很相似,但也有不少较明显的区别。

一个完整的风暴沉积剖面序列由以下 6 个层段构成:

A.粒序层段,具有突变底界和冲刷充填构造;

B.平行层理段;

C.丘状交错层理;

D.波状层理段;

E. 水平层理段;

F.泥质层段,可具有生物扰动

风暴沉积特征研究,不但对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水动力条件能作进一步了解.而且有利于做

深入的微相分析。风暴沉积的许多特征可以指示古水深,还对恢复古气候、沉积盆地分析及古地理恢复有实际意义,尤其对判断古大陆边缘的构造性质及古陆内盆地构造背景等方面有更重要的意义。T.Aigenr(1982)提出,风暴沉积作用是等时性事件。因此,风暴岩系在一个地区范围内的地层对比上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1. 风暴沉积的典型相序

风暴沉积是以风暴事件演化和水动力条件作为判别原则,完整的碳酸盐风暴沉积相序由上至下发育如下 6段 ( 图 1) .

f 水平层理,正常天气 ( 风暴间歇期)沉积段的产物;

e 粉、细屑沉积物,具有纹层构造、浪成波痕交错层理、爬升波纹层理、丘状和凹状交错层理,顶部常见生物逃逸构造及准同生变形构造,如泄水构造等.

d 粉、细屑沉积物,平行层理段.

c 砂屑、粉屑或泥屑沉积物,具递变层理.

b 砾屑或贝壳层,具块状构造.

a 底面侵蚀构造,底面可见沟模、槽模等构造.如图 1所示,

图1 碳酸盐风暴沉积理想相序

按照上述模式,从 a段到 f 段,是风暴流的强度由大到小变化过程的一系列产物.在横向上,自风暴流沉积的近端到远端,随着风暴作用强度的逐渐减少,形成了 a~ f 段的一系列沉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各种原因,风暴流的纵向沉积序列与横向沉积组合常常是不完整的,以各种组合形式出现,不同的组合代表着风暴对该地影响的强度与时间等.风暴强度越大,水体深度越小,风暴作用对海底沉积物的影响越大,

反之,则影响越小

2.海洋风暴沉积

海洋风暴沉积按盆地构造性质、物源和气候大致可归为两类:陆架陆源风暴沉积;中低纬度区被动边缘盆地内源风暴沉积。

2.1陆架陆源风暴沉积

陆架风暴沉积环境特点现代和古代许多陆架(包括多数陆缘海)中,潮流作用远远小于风暴作用,气象因素控制着具强烈的季节性变化特点的水动力状态。如Sharma等(1972)提供的资料,白令海南部布斯托尔湾是个现代处于由风暴控制的水动力状态引起结构上逐渐变化的陆架.盆地水动力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强烈的冬季风暴期的风暴潮流和波浪作用,并伴有最大近表层速度为50一70m/s的平行海岸的剩余流。在陆架上,随着水深增加和波浪搅动强度减弱,在垂直陆架方向上能量逐渐降低。风暴的主要影响是,波浪对陆架底的影响深度远远超过好天气的浪击面,风暴潮流和风暴落潮流这种单向底流,增强了比较稳定的潮流和洋流。在风暴期间,影响沉积的主要因素是:(l)水动力能级;(2)沉积物源;(3)风暴流方向;(4)离岸的距

离及水深。风暴沉积层系保存的可能性取决于海区随后的水动力史,由于好夭气周期的水动力能级比风暴天气低,故保存的可能性一般是存在的。

陆架陆源风暴沉积层序特征陆架陆源风暴沉积序列按沉积场所的水深、陆架斜坡的坡度、相对风暴行经的位置及风暴强度以及距海岸距离及岸线形状,可划分三种序列:近源风暴沉积序列、过渡序列、远源风暴沉积序列。

①近源风暴沉积序列:发育于具强烈风暴流和强风暴浪的内陆棚(架),在正常浪击面之上,沉积厚度大.好天气与风暴天气两种混合水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序列,从下向上层序为(图

2A.B):A一一冲刷面之上有砾、粗砂组成的滞留沉积物,砾常有撕裂构造及揉曲特征,具递变粒序层理。B—具平行层理的风暴砂层。C—具丘状交错层理的和槽状交错层理的风暴粉细砂层。D—具强烈混合作用的粉细砂层,具好天气下的小型浪成波痕与风暴天气的大型浪成波浪及其改造过的各种干涉波痕。E—泥质层,为风暴期后悬浮泥质沉积。在内陆架上近源风暴沉积序列常发育较完全,在近滨带以ABCD、BCD、BC、和CD组合为常见。

②远源风暴沉积序列:发育在风暴浪击面之下的外陆棚区,缺少浪成构造,以粒序层理、小型单向交错层理及水平层理为特点。与浊积序层相似,但又可从以下特征注意区别:①风暴远源层序中的泥岩含有特征性的底栖动物群(浅海的)化石;②层序排列明显不完整和不连续性,尤其砂层内有许多泥质夹层,都意味着沉积的不连续性,这与风暴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远源风暴沉积序列从下向上的层序为(图2b):B—具平行层理、粒序层理砂层;C—具流水单向交错层理细砂层;D—具水平层理粉砂层;E一一具水平层理泥质层。序列中底冲刷和侵蚀不明显,缺少丘状层理及波痕,缺乏滞留粗碎屑,粉砂和泥质,沉积明显增加,尤其以厚层泥层发育为特点,常见层序组合为:CDCEBCE、BDE、DCE、及CE,其中以后者为主。

图2风暴沉积序列类型特征

A一具强风暴流的风陆棚近源风暴沉积序列;B一具强风暴浪的内陆棚近源风

暴沉积序列;C一中外陆棚过渡风暴沉积序列;D一风暴浪击面之下的外陆棚

远源风暴沉积序列

③过渡风暴沉积序列:发育在中一外陆棚区,这里处在正常浪击面以下与风暴浪击面以上的过渡带。在这里风暴层出现的频率低,缺少水道截切.常发生泥质充填的水道沉积。风暴浪引起的侵蚀和冲刷作用仍然较明显。该序列常见层序从下向上为(图2C):B—风暴浪冲刷面,其上为砂质沉积,见平行层理构造;C—具丘状交错层理的细砂层;D一一具混合作用的砂层,具

小型浪成波痕与大型浪成波痕的细砂层互层;E—具水平层的泥质层夹粉砂质泥层;该序列缺乏风暴流的强烈底侵蚀和冲刷及滞留粗碎屑层(A)泥质沉积层比近源风暴沉

积序列明显增多,常见层序组合为BCE、CE、及CDCE,其中以前者为主。

在风暴沉积剖面上虽然很难保存一个完整的风暴层序,但是诸多剖面可以综合得到一个除了波痕构造以外,在层序和粒度变化以及相对应的流动状态方面与浊积鲍马层序极为相似的理想的风暴沉积层序(图3).在大多数情况下,从平行层理逐渐变为波痕交错层理,属于典型的风暴沉积层序,并非是风暴后期的改造相。

图3理想的风暴沉积层序及水动力解释

陆架陆源风暴沉积的识别标志陆源风暴沉积以往曾被误认为浊积或洪积。区别出风暴、浊流、洪泛事件沉积的标志十分重要(表1)

2.2被动边缘盆地内源风暴沉积特点

被动边缘盆地内源风慕沉积环境特点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处于洋壳与陆壳过渡的地区,包括陆棚、大陆斜坡和陆隆。陆棚宽而缓.通常在其边缘有小型陆壳块体构成的浅海台地,这种台地是大陆分裂和大洋扩张时期残留的大陆块体。大陆边缘盆地所处陆架宽缓.又属于构造不活动地带,当处于中、低纬度区因陆源碎屑来源和输入很少,常常长期处于清水沉积盆地.

十分有利浅水碳酸盐沉积.尤其在台地部位更有丰富的碳酸盆沉积。由于中、低纬度受赤道

环流影响,是强风暴的重要发源地和内源风暴碳酸盐沉积的主要场所。在开阔浅海区域,强龙卷风形成的风暴旋涡流常以20m/S速度直接传向l的一200m深的海底。内源风暴沉积不仅要求上述构造盆地及所处气候带条件.还需要一定的海底坡度条件.即缓斜坡带是风暴重力流和浊流沉积的有利场所。一定的斜坡是促进风暴重力流形成和加速其作用强度的重要因素。在这里风暴流可以把近岸的滩坝沉积破碎,拖曳形成风暴密度流带入浅海盆地处沉积。

海洋内源风基沉积层序特征在被动边缘清水盆地内由于灾变天气形成的风暴内源沉

积层序为风暴流沉积与正常浅海沉积交替互层构成。

最先提出内源风暴沉积层序的是Kt,mar和Sallder(1976),划分三个组成单元:

A 底部沉积单元:由风暴重力流递变层序组成。

(a)底部有冲刷面,底面见沟模、槽模、坑等;

(b)砾屑或贝壳层,具块状构造;

(C)砂屑、粉屑及泥屑沉积物.具递变层理。

B 中部沉积单元:由风暴旋涡流沉积组成。

(d)粉细屑沉积物.具纹层构造、浪成波痕交错层理、爬升波纹层理、丘状交错层理。顶面常见生物逃逸迹及泄水构造(火焰构造)。

C 顶部沉积单元:好天气的披盖层。

(e)浅海浮游生物碳酸盐沉积及泥晶碳酸盐沉积或粘土沉积。该层随风暴重力流停积的部位及深浅而异。

(1)远源浅海盆地序列(向上变细的递变层序)

是指风暴波基面以下的深海盆地的沉积层序,属于风暴重力流的远扇浊积递变层序。该层序主要为风暴浊积灰岩和盆地相泥晶灰岩或页岩组成,风暴浊积灰岩的粒度较细,最粗的粒度为0.3一0.2mm,主要由砂屑和骨屑(介壳、海百合茎、苔醉虫碎屑)组成,该序列进一步划分为如下层序(从下向上):

a底部冲刷面(55)及粗屑层:冲刷面极不平整,底面有槽模、沟模及工具痕。粗屑层由暗色递变性不明显的粗生物骨屑和砂屑组成。骨屑有撕裂特征,粗细混杂,发育掩蔽孔构造.骨屑排列呈向上变凸状,略平行层面。代表风暴浅海深部盆地浊流头颈部沉积。

b暗色细屑层:主要为细粉屑和细骨屑组成,具明显的正递变层理。代表风暴浊流中部的较细沉积。

c暗色泥晶一泥屑纹层:由泥屑灰岩和泥晶灰岩组成。具水平纹层构造.常见火焰构造。为风暴期后风暴浊流停止活动的广海盆地悬浮载荷的沉积与好天气下的沉积的混合层。

d浅色泥晶层:为好天气下的广海盆地沉积,主要为纯净的泥晶浮游生物和微晶.无粘土和有机碳等杂质。具生物虫孔或白云石化现象及硬地构造(代表海底碳酸钙沉积停滞和溶解)。

在我国东北和河北晚寒武世地层中风暴沉积的远源浅海盆地序列发育(图4)。

图4浅海盆地相的远源风暴沉积层序

(2)近源盆地风暴流沉积序列(粗粒屑重力流层序)

该序列发生在风暴浪击面附近的近源浅海盆地部位.主要为异地风暴砾屑灰岩一粉屑灰岩与盆地边缘粘土泥晶灰岩及细石英粉砂岩组成的向上变细序列。该序列从下向上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层序:

a、砾屑灰岩层:由不规则状、石氏柱状、菊花状或侧列状排列的扁片状碎屑灰岩组成。砾屑为条带状灰岩的破碎的扁片或含有少量海绿石质生物岩碎屑或是团粒、团块及鲡粒灰岩的碎屑。砾屑内常见底栖生物虫孔构造。

b、细屑灰岩及细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常见丘状交错层理,有平行或波状层理构造。

c、泥质一泥晶页状灰岩和页岩层:岩层呈灰绿色至暗灰色,主要由钙质粉屑、生物细屑及少量石英、长石砂纹层组成。偶见“水成岩脉”注入砾屑灰岩层内。在我国华北地区寒武系上统发育明显(图5),在国外也有报道(图6)。

图5浅海盆地相的近源风暴沉积层序(华北图6浅海盆地相的近源风暴沉积层序

寒武系上统)

(3)缓斜坡风暴沉积序列(据北美寒武系上统)

该序列发育在正常浪击面与风暴浪击面之间的台地斜坡带。可进一步划分为退积型序

列和进积型序列:

A缓斜坡退积型序列:自下而上细分五个单元:

a、鲡粒灰岩、缅砾屑灰岩单元:代表边缘滩沉积。由鲡滩和风暴浪破碎形成的鲡砾屑灰岩、递变鲡粒灰岩组成。

b、生物丘灰岩单元:是台地边缘缓斜坡非风暴时期生物障积作用形成的灰泥丘。在丘

状外形构造上经常出现有各种侧壁、顶壁的被截切现象(图7)。

c、异地粗风暴砾屑灰岩单元:一般厚层状和巨厚层状透镜体,伴生在生物丘中。

d、夹泥质条带灰岩的风暴砾屑灰岩和砂屑灰岩单元:具有由下向上单层变薄特点。底部一般为中厚层状、透镜状。

e、盆地页岩单元:分布在序列的顶部

从a到e风暴沉积物的粒度变细,沉积的相带依次变深.风暴流能量减退。

图7 风暴流刻蚀和截切生物丘的构造形态(据孟祥化,1985)

B缓斜坡进积型序列:自下而_L细划分为四个单元:

a泥质条带灰岩、粉屑灰岩;

b夹在泥质条带灰岩中的风暴砾屑灰岩透镜体;

C伴生于生物丘中的风暴砾屑灰岩;

d鲡状灰岩:具递变层理,属边滩相。

从a到d总体反映风暴沉积的相带变浅的进积特点

3.湖泊风暴沉积

湖泊风暴沉积与海洋风暴沉积在沉积盆地构造背景、气候和物源条件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由于盆地规模小、构造背景不同以及物源相差别.湖泊风暴沉积环境与海洋风暴沉积环境又有明显差异:(l)湖泊盆地处陆内水浅又局限.缺乏潮汐.波浪规模能级也小,在原有水动力强度能级远比海洋小的背景上主要靠风暴及风暴旋涡流作用。(2)湖泊风暴作用的物源相也比海洋的窄小;提供的风暴沉积物量有限。〔3)湖泊盆地的构造斜坡带比起大陆架和被动边缘清水盆地的斜坡带规模上要小得多.风暴搬运的距离有限,影响风暴沉积序列厚度和规模,但由于规模小和厚度等很容易被忽视.更难以识别。

3.1湖泊风暴沉积环境特点

湖泊风暴沉积的构造背景主要为陆内断陷盆地具有较大坡度的构造斜坡带。如吉林英台地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向东与中央拗陷相接.处于龙虎泡一大安阶地的中部.占地形坡度较大.下白恶纪青山口期顺盆地短轴从西向东伸入盆地中的扇三角洲夏合体发育。扇三角洲水上部分靠近物源区不在研究区,而扇三角洲水下部分在本区十分发育.笔者在岩心观察中发现不少风暴沉积的特征,风暴沉积序列仅几米厚。又如江汉盆地拖市地区新沟嘴组下段的湖泊风暴沉积发育在潜江凹陷南部拖曳构造带上.江汉盆地古地形是北高南低.在浅水区有许多发育很好的风暴沉积特征。

3.2湖泊风暴沉积层序特征

湖泊风暴沉积在某个局部剖面中很难见到完整的风暴层序.因为常表现出前期风暴沉积被后期风暴截掉一部分层序,或被浊流侵蚀掉或被碎屑流侵蚀掉一部分。通过多井岩心综合归纳,可以掌握湖泊风暴沉积的完整层序特点:从风暴冲刷侵蚀面之上,依次划分五个段.即A、B、C、D、E段。这五个段在沉积物和沉积构造及生物特征上.都同浊积的有明显区别。

风暴A段:砾质沉积为主,有一时为含砾质粗砂质沉积。多为块状层,局部显示粒序层理,但与清水流粒序层理不同,有混积现象,碎屑充填结构和杂基支撑结构特征明显。这点与浊积A段类似,但杂基含量比浊积的低。与浊积更明显的区别是,砾屑有受风暴外力作用撕裂和揉曲特征。与浊积的相同点是,碎屑都是盆内先期沉积物被事件破坏的产物。

风暴B段:中一细砂沉积为主,具平行层理。细层表面可见剥离线理及流痕。该段底部常见冲刷构造。风暴

C段:粉细砂沉积为主.常见丘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变形层理及爬升波纹层理。底面常发

育冲刷构造。顶面可见浪成波痕及生物逃逸迹。

风暴D段:粉砂沉积为主.有断续纹层、扁豆层理及水平层理,上下层面平整.有时见生物遗迹。该段是风暴后期风暴影响较弱时的沉积。有时该段全部或部分被另次风暴截切。

风暴E段:暗色泥(页)岩为主。含叶肢介生物丰富,常见黄铁矿白生矿物,水平层理或

页理发育.该段是风暴后的正常较深水沉积。受另一次风暴截切时,该段可缺失或残缺不全。从A段至E段向上由粗变细的风暴层序.形成于风暴能量逐渐衰退的过程中。在吉林

英台地区出现最多的湖泊风暴层序组合是AB、AE、ABC、BC、BE、CDE、cE及DE,还可能出现ABDE、ACE、ADE等。而一个完整的风暴层序是很难发育和保存的,常常表现出被另

一次风暴所截切,或者未等层序发育完全就受到下次风暴的干扰。

3.3湖泊风暴沉积相模式

湖泊风暴沉积体系通常由物源相(滩或坝和扇三角洲水下部分)、风暴相和风暴浊积相三部分组成.如吉林英台地区白奎纪湖泊风暴沉积.该区的风暴相的物质来源于滨浅滩或坝及扇三角洲水下部分。滩或坝位于滨岸地带与岸线平行.以浅色粉细砂及中砂沉积物为主,生物介壳往往富集.碳屑也常见于层面,由于蒸发作用较强.多为钙质胶结。层内往往发育波状层理、变形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槽状交错层理,生物扰动构造极发育,U形生物潜穴较多。处在盆地西部斜坡带中.下部的扇三角洲水下部分(包括水下分支河道、河间洼地及前缘朵状沙坝和席状砂坝等)陆源砂质沉积丰富.由于所处地形坡度较大.又受风暴浪的影啊,所以这里是沉积作用极不稳定的地带.易发生滑塌和悬浮.成为风暴沉积的重要物源。英106井、英128井扇三角洲水下沉积为一套灰白色或灰色粉砂一含砾砂岩组成.发育有前积斜层理.水下分支河道砂岩层内有发育的槽状交错层理、块状层理及冲刷面.在粉细砂岩层内发育生物扰动构造及变形层理.为边滩和心滩沉积。河间洼地以泥和粉砂沉积为,有较多的碳屑和介形虫生物化石。

风暴岩相在风暴吹向的下游分布.即物源相以远的深水区。来自物源相的风暴流携带大

量碎屑物质在正常浪击面以下风暴浪底之上卸载.形成风暴沉积。按离物源相距离可分两种亚相(图8.9):

(1)近源风暴亚相(图8):分布在正常浪击面下部,风暴浪底的上部.靠近正常浪底,在这里风暴作用均有较强的反映。吉林英台地区以英128井和英106井为代表,沉积物以粉砂、细砂和含砾粗砂沉积为主,底部有冲刷面,在底部粗沉积层内发育块状构造、递变层理.在细砂及粉砂岩层内发育平行层理及丘状交错层理,顶面有浪成波痕,底面偶见渠模。风暴层序为A、B、段发育.常见的风暴层序组合为“AB”、“AC”、“BDC”、“BC”和“DC”等。

图8英128井风暴沉积层序及重力流沉积

(2)远源风暴亚相(图9):分布在靠近风暴浪底.由于水流较深,这里只有强风暴浪才能影响到,沉积物较细,以粉砂和泥质粉砂沉积为主,风暴作用的影响表现在层内发育有波状层理、变形层理和爬升波纹层理。岩层顶面发育浪成波痕,生物扰动构造明显.常见风暴层序为C、D、E段发育,风暴层序组合特点为DC、CDE、和DE等。在风暴浪底以下.即使大的波浪也

难达到的深湖区.往往风暴底流在这里形成深水浊积。这种风暴成因的浊积具有以下特点(图8上):①砂泥岩互层:泥质更发育.砂泥比例约为1:10。在浅色细砂岩层内常见平行层理,在粉砂岩层内出现波状层理、爬升波纹层理、包卷层理及变形层理.重荷模和泄水构造常见。②暗色泥(页)岩层:含大量叶肢介等浮游生物。泥质沉积中含黄铁矿自生矿物丰富。在与①界线处常见火焰构造。③不完全的鲍马层序BCD、BC、CD及CDE等。A段缺少,E段不发育。

图9英128井风暴沉积序列及浊积序列

4.讨论

风暴作为一种热带海洋气旋,多形成于南、北纬5~20°的热带洋面上,其影响范围可达南、北纬35°(如西北太平洋)到40°(如北大西洋)。风暴多形成于海温较暖期间,北半球多形成于7~11月,南半球多形成于1~3月。风暴为暖性低压,其地面流场为气旋式复合流场,在卫星照片上显示它是一条螺旋形云带[9]。风暴具有巨大的能量,其风速一般为40~60 m/s,最可达110 m/s。风暴引起的风暴潮流的流速可达2 m/s(1961年墨西哥湾)。在水下6m深处,风暴流流速仍可达1.6 m/s(1969年8月“卡米尔”飓风),而正常天气的海流速度仅为0.1m/s。由于风暴为气旋式涡旋,其风暴中心附近引起的风暴流具有较大的侵蚀力和负荷力,可以搬运较多的沉积物。凡风暴经过的地区,都会受到风暴或多或少的干扰。但风暴对滨岸浅海及湖泊区影响更显著,风暴产物也最易于保存在地质记录中。对风暴结构的研究表明,对下伏水体影响最大的是风暴低层气流流入层,该层大气呈涡旋式流动,并有向内的气流作用。因此该层气流与水体表面摩擦就形成强大的涡流层,该涡流层除存在与气流涡流一致的大涡流外,内部还包含一系列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小规模涡旋。风暴涡流是贯穿风暴作用始终的一种重要的动力作用,广泛作用于风暴浪基面以上的不同地带。除了风暴涡流外,风暴潮流是风暴作用于水体引起的另一种重要流体。风暴潮面可比正常高潮面高6 m以上,因此风暴潮流、风暴回流、风暴浪、风暴触发的沉积物重力流可影响到潮上—陆棚下部的不同地带。各风暴作用的

流体在风暴的不同部位是不同的,在风暴浪基面之上,为风暴作用带,该带风暴流可触及海底沉积物;在风暴浪基面之下,风暴流不触及海底,为风暴浊流作用带。在正常高潮面之上主要为风暴潮作用,因此称风暴潮作用带。在正常浪基面以上虽然风暴作用强烈,但风暴浪形成的丘状交错层理由于受风暴后正常波浪的影响而保存不好;在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由于在风暴过后不受正常波浪的影响而保存完好。

表3鄂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风暴沉积作用方式

5.结语

风暴沉积作为自然界一种常见的突变事件,不仅对地球上的气象气候,而且对海岸带地貌的发育演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近岸地带特别是潮坪风暴沉积对海岸地貌的影响更加明显和强烈。因此现代潮坪风暴沉积的研究可以为气象预报、港口建设、海岸工程、环境保护、国土规划、资源开发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通过对古代潮坪风暴沉积产物———潮坪风暴岩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正确解释地史时期地层层序的不连续现象,另一方面对发展沉积学理论、丰富沉积学研究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潮坪风暴岩沉积的结构成熟度较正常潮坪沉积物高,原生孔隙发育,储集性能良好,是潜在的油气储储层,因此古代潮坪风暴岩沉积的发现,为油气勘探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而陆棚风暴沉积的研究对恢复古地理、古气候、古海洋、找矿和地层划分都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正确识别陆棚风暴沉积特征,建立陆棚风暴沉积在测井、钻井和地震上的响应特征,划定陆棚风暴沉积的区域,结合构造特征和生、储、盖条件,对寻找陆棚风暴沉积成因的隐蔽岩性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风暴事件沉积一方面受板块构造性质控制,通常分布在次稳定大陆边缘的浅海陆棚与被动边缘浅海台地及其斜坡带和陆内断陷盆地的构造斜坡带;另一方面又受灾变的气象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相当的范围,风暴作用面积广而持续时间短.沉积特征又非常明显,易于与其它沉积区分,因此风暴沉积可作为等时性标志层.它符合作为等时性标志层的地质体必备条件:(l)纵向上堆积速度很快,代表时间很短;(2)横向分布广而稳定;(3)特征明显等。同期风暴沉积往往局限在某一具有等时性的旋回或半旋回中,故在同一旋回或半旋回中确定风暴等时性标志层是可以做到的,用风暴岩标志层作等时性岩相古地理图是可行的。

对风暴事件特点、风暴沉积标志和风暴沉积层序特征的掌握,有利于发现古代的风暴沉积。掌握风暴沉积发育的构造背景,对恢复古构造提供可靠依据,对盆地分析和古气候的恢复都将提供有利证据。

参考文献:

【1】孟祥化等.华北古浅海碳酸盐风暴沉积和丁家滩相序模式.沉积学报,1986

【2】王文彬.下扬子区早三叠世风暴沉积及其特征[ J].地层学杂志,1990

【3】刘树臣·风暴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浊积岩的区别标志.岩相古地理.1989

【4】胡明毅等. 潮坪风暴沉积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地球科学进展.2002

【5】张哲,杜远生等.鄂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风暴沉积序列及其环境意义.地质科技情报2006 【6】张金亮等.东浪凹陷沙三段的风暴沉积.沉积学报,1988,

【7】吕孝威等.陆棚风暴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

【8】白万备等.碳酸盐风暴沉积研究现状与进展.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1

【9】胡斌, 王观忠,等.豫西焦作地区上石炭统浅海碳酸盐岩中的风暴沉积.沉积学报, 1987 【10】周进高,赵举,邓红婴等.淮南地区风暴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 【11】胡斌等.豫西北及晋东南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风暴沉积及伴生遗迹化石特征.中国煤炭地质.2014

【12】马志鑫等黔东镇远地区早寒武世清虚洞组潮坪风暴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意义.沉积学报2012

地质学基础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2、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3、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4、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5、岩浆岩的构造:指岩石组成部分(矿物)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的岩石特征。 6、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7、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是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矿物集合体,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8、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9、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0、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11、沉积作用: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的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便会导致搬运物质的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沉积作用。7、成分成熟度; 二、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 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 C、苹果形; 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花岗岩属于(C) A、中性深成侵入岩; B、中性浅成侵入岩; C、酸性深成侵入岩; D、基性浅成侵入岩。 3、Fe3+:Fe2+如果大于3,则沉积岩底颜色多为(D) A、棕色;B、黑色;C、浅绿灰色;D、红色或棕红色。 4、下列不是矿物的是(C) A、冰; B、石英; C、煤; D、自然金。 5、竹叶状灰岩是(B) A、生物骨架结构; B、粒屑结构; C、晶粒结构; D、泥状结构。 6、下列单元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B) 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7、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能源是(B) A、放射能; B、太阳能; C、地球引力能; D、科里奥利力。 8、生物碎屑灰岩是(B) A、生物骨架结构; B、粒屑结构; C、晶粒结构; D、泥状结构。 9、下列硅酸盐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C) A、石英;B、黑云母;C、橄榄石;D、角闪石。 10、长江下荆江段的“九曲回肠”是因为(C)造成的。 A、河流向源侵蚀; B、河流下蚀作用; C、河流截弯取直; D、河流分叉。 11、下列矿物中,硬度比石英大的是(A) A、黄玉; B、萤石; C、正长石; D、方解石。 12、下列单元不属于海底地表形态的是(B) 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三、判断题 1、岩浆岩中石英和角闪石具有特殊意义,能够反映岩浆岩中SiO2饱和度,因此可以称为酸度指示矿物。×

《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

《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考研)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1、地球得形状分为几级近似? 2.何为地球重力异常?对地质研究有何意义? 3。地磁三要素就是什么? 4.何为地热增温级?其与地温梯度有何关系? 5。全球地热流值分布有哪些规律? 6、我国得地热资源分布如何? 第二节 1、地球得内部结构由哪几个圈层组成? 2。地球内部各个圈层得物质组成与物理状态有哪些特点? 3.什么叫硅铝层?什么叫硅镁层?什么叫软流圈?什么叫岩石图? 4.组成地壳得主要化学元素就是哪些?说明它们在地壳中得克拉克值。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得化学组成有何不同? 5。地壳由哪些岩石组成?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得组成有什么差异? 6、简述地壳得结构持点。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得结构有何不同? 第三节 1、在地球内部结构由哪几个圈层组成? 2.何为硅镁层?何为硅铝层?何为软流圈?何为岩石圈? 3.地壳由哪些岩层组成?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得组成有何区别?

4.地壳得主要组成元素有哪些?克拉克值大于1得元素有哪几种? 5、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一级不连续面? 6、地壳得组成与地表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7、什么叫地质作用?如何正确理解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得辨证关系 8、熟记地质年代表 第二章矿物 1. 解释下列概念: 矿物晶质体非晶质体晶体 类质同像同质多像 2。矿物得双晶有哪几种? 3、按化学成分得矿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4、简述肉眼鉴定矿物得步骤与方法。 5。如何区别下列矿物: 黄铁矿与黄铜矿 石英与方解石 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 正长石与斜长石 第三章火成岩 第一节 1。何为岩石?其可以分为哪几类? 2。何为岩浆?其由哪两部分组成? 3.依据SiO2含量得多少,岩浆可以划分为哪几类?各类岩浆得特点如何?

地质学名词解释 七

地质学名词解释七 一、名词解释(30个) 地质学: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其成因的学问。 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内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和岩石圈,能源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的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表面,能源来自于地球外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又分为:构造运动、地震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又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组成物质发生了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过程。 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和长期性。构造运动的形式:升降运动(造陆、沿半径)、水平运动(造山、沿球体平面沿切线方向) 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其中压力可分为静压力、流体压力、定向压力。 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称为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地壳发展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褶皱: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连续弯曲现象。 断层: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褶皱: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连续弯曲现象。 地质构造:指由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的变形产物,具体表现为岩石的弯曲变形(塑性变形产物)和断裂变形(脆性变形产物)等。 断裂构造:指岩石所承受的应力达到或超过其破裂强度时发生破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 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地震四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破坏烈度。 震源: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 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按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范围(0㎞~70km)中源地震,范围(70㎞~300㎞)深源地震,范围(300㎞~700㎞)。 海啸是指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所引起的巨大波浪。 岩浆作用和火成岩

《地质统计学》读书报告

《地质统计学》课程读书报告

地质统计学读书报告 地质统计学包含经典统计学与空间统计学,按其基本原理可定义为:地质统计学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研究那些在空间分布上既有随机性,又有结构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其为数学地质领域中一门发展迅速且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学科。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表明,地质统计学除了在异常评价、找矿勘探、矿体圈定、储量计算、采矿设计、矿山生产及地学科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外,它在石油地质、第四纪地质、地层学、生物学、生态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地震地质、海洋地质、农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古气候、古地理、环境、林业、医学等许多方面都有成功应用的实例。地质统计学在不到5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 一、理论研究及进展 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地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2-3]。包括:①从初期二维平面分析到三维立体空间的静态估计,发展到今天在时空域内对研究对象进行四维乃至更高维空间的动态估计和模拟。Journel[4]将克立格法的估值问题,从一般矢量空间扩展到个原始数据的全部可测度函数所形成

的矢量空间(希尔伯特空间)进行考察;②在单变量区域化变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多变量的协同区域化理论[4];③发展了许多计算变异函数(或协方差函数)的方法;④线性地质统计学与非线性地质统计学共同发展;⑤参数地质统计学与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相互补充。Matheron[5]为首的参数地质统计学派以正态假设为前提,在协同区域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多元地质统计学的基本思想。Journel发展了无须对数据分布作任何假设的非参数地质统计学,提出了一些非参数地质统计学克立格方法;⑥由于时空多元地质统计学的研究得到重视,早期空间域静态建模技术的研究逐渐过渡到研究时空域多元动态条件模拟,各种模拟方法得到了发展;⑦早期的等因子模型的因子是埃尔米特多项式,它要求原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为了拓宽等因子模型的应用,Matheron提出了离散的等因子模型和连续的等因子模型,Rivoirard利用析取克立格技术建立了正交指标剩余模型,Lajauine和La ntuejoul等也提出了建立等因子模型的一些方法;⑧已有的地质统计学方法相互融合。如指示克立格法与协同克立格法相结合形成指示协同克立格法;指示克立格法与因子克立格法相结合形成主分量指示克立格法;协同克立格法与其它不同的线性地质统计技术相结合形成各种协同克立格技术等[6]。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多点地质统计学[7]。多点地质统计学是相对于基于变差函数的两点地质统计学而言的。在两点统计里,储集层相关性通过空间两点协方差( 变差函数) 进行描述。在多点统计里,则是利用空间多个点组合模式进行描述。空间多点组合样式称为数据样板,如果在空间点赋予了值,则为一个特定的空间多点组合模式,称为数据事件。在建模时,对每一个未知点,估计在其处满足给定条件的数据事件出现的概率,随后抽样获得未知点处值或者数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普通地质学_重要试题库完整

第1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这句话的意思是(“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 ”)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第1章绪论答案 二、填空题 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 二、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 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 .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1.矿物:存在岩石圈内,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固 体。 2.硬度:鉴定矿物物理性质的标准: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 3.岩浆岩:岩石成因类型的一种,岩浆内部压力很大,在侵入或喷出的过程中 冷凝形成的。 4.变质岩:岩石成因类型的一种,母岩经过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等变质作 用,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5.沉积岩:岩石成因类型的一种,母岩经过风化破碎后经搬运—沉积—固结成 岩。 6.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指在岩石中构造运动留下的痕迹。 7.走向:地质界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用方位角表示,两个方向角相差 180°。 8.倾向:地质界面的法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指向是唯一的。 9.倾角:地质界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0.褶皱:组成地壳的岩层,收到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石发生弯曲变形。 11.背斜:从褶皱核部向两翼逐渐变新。 12.向斜:从褶皱核部向两翼逐渐变老。 13.节理:断裂构造的一种,其表示断裂面两侧岩土无明显相对位移。 14.断层:断裂构造的一种,其表示断裂面两侧岩土有明显相对位移。 15.正断层:断层上下盘相对位移有垂直方向位移分量,且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 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16.逆断层:断层上下盘相对位移无垂直方向位移分量,且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 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17.平推(移)断层:断层上下盘相对位移无垂直方向位移分量,相对位移沿断 面走向。 18.整合接触:沉积岩岩层上下接触的地层,沉积地质年代是连续的。 19.界限含水量:土的性状发生改变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20.塑限含水量:土具有可塑性时所含最小的含水量。 21.液限含水量:土进入可流动状态时的最小含水量。 22.塑性指数:Ip=Wl-Wp 其中:Wl:液限:Wp:塑限。 23.液性指数:B=(W-Wp)/(Wl-Wp)其中:W:土的天然含水量。 24.坡积土:在山脚下,由于斜坡岩石风化滑落下的土。 25.残积土:出现在山坡或平地,岩石风化没经过搬运的土。 26.洪积土:岩石强烈风化,由洪水搬运且沉积在山前地带的土。 27.冲击土:河流搬运,且沉积在河谷坡降平缓地段。 28.含水层:被水饱含且具有一定的导水能力的储水介质层,具有外来补给。 29.隔水层:不导水的介质层。 30.潜水:地下饱和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31.承压水:地下饱和带中,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32.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33.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水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发生破裂,或矿物成分发生改 变。 34.滑坡:斜坡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滑动。

海洋地质学读书报告

《海洋地质学》读书报告 姓名:李西汉学号:20091003799 班级:061092班 经过阅读《海洋地质学》这本书,我获益匪浅。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固体物理学概论的相关学习之后,我对固体物理学,尤其是海洋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决定借阅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这个神奇的世界。从小时候我就对海洋有种奇妙的依恋,我热爱那片美妙绝伦的深蓝色,我更热爱去了解她去研究她那独一无二的魅力。 首先,我读到了关于人类对海底的大规模科学研究的内容,这项研究已经经历了(1968-1983)、(1985-2003)这两个阶段,。自1969年开始科学大洋钻探以来,人类在不断地扩大调查的范围,突破技术上的极限。。在过去30年中不断壮大的国际科学大洋钻探科学组织,已经成功地海洋地质的各个领域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作为迄今为止历时最长、成效最大的国际地球科学合作计划,ODP 将于2003 年10 月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规模更加宏大、科学目标更具挑战性的新的科学大洋钻探计划,它就是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 与DSDP,ODP仅仅依靠“GLOMAR.挑战者号”或“JOIDES·决心号”一艘钻探船的情况不同,IODP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将以多个钻探平台为主,除了类似于“JOIDES·决心号”这样的非立管钻探船以外,加盟IODP 的钻探船将包括日本斥资5 亿美元于2006 年投使用的“地球号”立管钻探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4 年提供一艘功能比“JOIDES·决心号”更完备的新的非立管钻探船。此外,欧洲一些国家在努力争取为IODP 提供一些上述两艘钻探船所无法涉足的、能在海冰区和浅海区进行钻探的钻探平台。由于IODP 的上述特点,它的航次进入了过去ODP 计划所无法进入的地区,如陆架及极地海冰覆盖区;钻探深度则由于立管钻探技术的采用而大大提高,IODP 也因此将在古环境、海底资源(包括气体水合物)、地震机制、大洋岩石圈、海平面变化以及深部生物圈等领域里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ODP 始自1985 年墨西哥湾的100航次,到2002年6 月为止,“JOIDES·决心号”共接受来自40 多个国家的近2700名科学家上船参加考察,钻取的岩芯累计长达215km,钻探最深达海底以下2111m,钻探的最大水深达5980m。考察船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洋,与DSDP 一起,在全球各大洋共留下了1700多个钻孔。这些钻孔既增进了我们对地球的外部和内部动力学过程的了解,也为地球科学家们将今论古提供了大量重要的依据。 通过阅读文献,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1)海底热液活动研究 大洋钻探对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贡献,最早应追溯到1968 年10 -11 月间DSDP 的2 航次,该航次首次在海底玄武岩中发现了方解石脉。接着,在DSDP 的5航次中发现了沉积物中存在铁氧化物,并在下伏的玄武岩中观察到了蚀变现象(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蛇纹石化)。随后,在DSDP 的34 和42A航次,又观察到玄武岩的蚀变现象。特别是1979 年7-12 月间DSDP 的69 航次,使人们观察到东太平洋科斯塔里卡(Costa Rica)裂谷以南201km的Hole504B,在上覆274.5m 沉积物的情况下(底部沉积物为含燧石的硅质灰岩,年代达上中新世),下伏214.5m长的岩柱中仍然存在玄武岩普遍蚀变的现象,其中的橄榄石矿物被蒙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肈腿薇螅芀莄薃螄羀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xzCK7。 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14、含油气盆地——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富集为工业油气藏的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表面曾经不断沉降,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LbauT。 15、异常地层压力——地层压力是作用于地层孔隙空间流体上的压力。正常地层压力可由地表至地下任意点地层水的静水压力来表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通常我们把背离正常地层压力趋势线的底层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 16、岩心收获率——岩心长与取心进尺之比的百分数,即岩心收获率=岩心长度/取心长度X100%。

(完整word版)普通地质学_舒良树_各章作业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这句话的意思是(“”)。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三、问答题 1.从总的方面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 2.研究地质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在地质学中又可分出哪些分支学科?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怎样正确认识“均变说”与“灾变说”对地质发展演变过程的解释? 6.《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 7.学了“绪论”部分以后,你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二、填空题 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 一、名词解释 克拉克值元素丰度矿物单质矿物化合物矿物类质同象同质多象晶质体晶面结晶习性条痕解理解理面断口硬度岩石火成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石的结构显晶质结构稳晶质结构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岩石的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状构造块状构造枕状构造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岩生物化学岩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成岩构造层理层面构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交层理泥裂波痕假晶印模球度圆度分选性成熟度胶结物胶结类型变质岩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变余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碎裂构造 二、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14.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 15.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16.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硕士)

地质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适用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沉积学,矿产资源化学,矿物材料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等二级学科专业) 一、学科专业简介 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涵盖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等五个二级学科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优势学科之一。在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坚持以科学研究为依托,人才培养为中心,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为我国地质学学科的发展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矿床地质学方向在多源成矿理论,层控矿床理论等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地球化学方向在铀地球化学与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构造地质学方向在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造山带与盆地耦合、青藏高原演化、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方向在生物成矿、古脊椎动物学与环境考古学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在地质学一级学科下,根据我校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自主设置有以下四个二级学科,其中矿产资源化学、矿物材料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属交叉学科。 沉积学:是我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在以刘宝珺院士、曾允孚教授为首的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沉积古地理、盆地构造动力学、沉积地球化学、优质储层成岩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位居国内前列,为沉积地质学基础理论发展和油气勘探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矿产资源化学:在研究地质矿产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主攻矿产资源的成因、多组分和具极端浓度的复杂特种矿产体系的探采、加工及综合利用中遇到的化学与工程问题,已形成相平衡与相分离技术、液态(卤水)及固体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物料分析测试技术与环境保护等优势方向。 矿物材料学:以矿物资源高效利用为主要任务,研究矿物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加工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以及矿物原料性质与特点等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已形成非金属矿物材料与应用、矿物材料加工工程等优势方向。 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研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主攻复杂体系、

工程地质学 读书报告

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 ---关于地下水了解认识及其工程意义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

工程地质学读书报告 ---关于地下水了解认识及其工程意义 前记 经过几周的工程地质学九章知识的学习。我认识学习了很多地质学的知识,在普通地质学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沉积岩、变质岩、造岩矿物与岩石、风化岩与残积土等等。由于我来自华北平原北部,紧邻京津,家乡地下水位超采严重,所以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又查阅了相关资料,成此读书报告。 地下水的分类 (1)根据起源不同, 渗入水:降水渗入地下形成渗入水。 中的水汽便要进入土壤和岩石的空隙中,在颗粒和岩石表面凝结形成地下水。初生水: 水。 (2 (3 孔隙水:疏松岩石孔隙中的水。孔隙水是储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第三系少数

裂隙水: 件比较复杂。 岩溶水:赋存于岩溶空隙中的水。水量丰富而分布不均一,在不均一之中又有相对 不断促进含水空间的演化。 (4 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 水。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 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图 2、地下水的主要运动规律及工程意义 地下水是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水的统称。地下水主要来源 入海洋;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中,回归大气,从而积 由于过量的开采和不合理的利用地下水,常常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 重要意义。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目的 ?使大家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提高大家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和要求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二、编制构造纲要图 ?三、编制地质剖面图 ?四、编写一份文字报告 ——×××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色谱将地壳某个区域地质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上的图件。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 ?读图步骤: ①先图外,后图内; ②先地形,后地质; ③先地层,后构造。 ?读什么?地层、岩石、产状、时代、分布、相互关系;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产状、形成时代…… ?怎样读?边看边记 1.地层 ?从图例中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岩性。 ?分析地层的分布和排列。 ?分析地层的接触关系,尤其是不整合接触。注意Z与上覆地层接触关系 ?划分构造层(不整合接触面),分析构造层的形成时代。 构造层:指一定的构造单元内,在某一构造旋回(构造期)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2.褶皱——从大到小 ?区分背斜、向斜。 ?分析褶皱在平面和剖面的形态特点、组合型式、分布规律等。(两翼产状、 轴面产状、枢纽产状、轴迹和平面轮廓) ?分析相邻或相关构造层中褶皱的关系 ?分析褶皱的形成时代。 3.断层——从大到小 ?分析断层性质(正、逆、平移)及类型。 ?断层分组(可能时):依据断层的规模、方向、性质及其与褶皱之间的关系。 ?分析断层与褶皱及侵入岩体的关系。 ?确定断层的形成时代。 4.岩浆岩体——从大到小

?了解岩体的岩石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的形态特征即产状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与断裂和褶皱的关系。 ?确定侵入岩岩体形成时代等。 5.分析构造发展史 ?划分构造层和构造期:依据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构造层 平行不整合→构造亚层 ?分析构造作用的方式和方向:依据构造的形态、方向、强度和相互关系。 ?适当分析并恢复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变化:依据地 层岩性、厚度、化石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 二、编制构造纲要图(地质构造图)

普通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地质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一、 新构造运动1.风化壳2.莫霍面3.标准化石4.岩石圈5.6. 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1、 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2、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 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3、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 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4、变 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5、 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 6_________三类。 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1、A、J B、K C、T D、Q 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2、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3

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A、动力变质作用 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4、 、 D、早古生代 C、晚古生代 B、中生代A. 新生代 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5 A、倾伏褶皱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6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7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8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9、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沉积地质学复习整理

《沉积地质学》复习整理(一) 1.压实作用 压实作用或物理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体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在沉积物内部可发生颗粒的滑动、转动、位移、变形、破裂,进而导致颗粒的重新排列和某些结构构造的改变。在沉积物埋藏的早期阶段表现得比较明显。 压实作用的表现形式: ○1颗粒接触方式: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触。○2颗粒破裂:刚性颗粒易发生,产生微裂隙。○3颗粒变形:塑性颗粒易发生,形成假杂基。○4软性颗粒弯曲:云母等。 压实(溶)受控因素:颗粒(-孔隙水)的成分、填隙物的类型、胶结物的类型和胶结速率、地温梯度、埋藏速度、时间。 (1)内因:颗粒的成分(石英难)、粒度、形状、圆度(反,因为填积紧密孔隙度小)、分选性(反)、粗糙度(f影响压实作用的进程)。 (2)外因:沉积物的埋藏深度、埋藏过程、胶结类型及程度、溶解作用、异常高压。早期快速深埋、胶结弱或溶蚀强、不存在异常高压时,有利于压实作用。 Eg:泥炭(假设厚度为100%),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实作用下变成褐煤(厚度20%),变成烟煤(厚度10%)。 2.压溶作用:一种物理化学成岩作用。随埋藏深度的增加,碎屑颗粒接触点上所承受的来自上覆层的压力或来自构造作用的侧向应力超过正常孔隙流体压力时(2~2.5倍),颗粒接触处的溶解度增高,将发生晶格的变形和溶解作用。随着颗粒所受应力的不断增加和地质时间的推移,颗粒受压处的形态: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触(砾石中的砾岩)---缝合接触(砂岩中的石英颗粒)。 3.白云岩化作用 白云岩的成因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沉积学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古代地层中所见的白云岩大多具有交代的证据,它们是经白云石化作用所形成的。白云石化作用的机制很复杂,并不是一种机理所能概括,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白云岩化作用的机理来解释白云岩的成因。 亚当斯等(1960)在研究美国二叠纪白云岩的成因时,提出了蒸发泻湖渗透回流作用形成交代白云岩的假说。后来迪菲耶斯等(1965)在研究加勒比海的博内尔岛的现代白云石形成时,也证实存在这种作用。亚当斯和罗德斯(1960)等所提出的蒸发泻湖渗透回流作用机制是:在蒸发强烈的海洋地区,堡礁或沙堤所阻挡的近岸泻湖,与外海海水交流不能正常进行,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使间歇性进入泻湖的海水盐度不断增高。向岸方向盐度更高。当盐度达到72‰时,除CaCO3以文石和高镁方解石方式沉淀外,开始出现石膏沉积,向岸越近其蒸发作用越强烈。当盐度达到199‰,沉积物中大量出现石膏并逐渐出现石盐。大量过盐水中的Ca被沉淀。大大提高了海水中Mg含量。这种重卤水沉降到泻湖底部并顺着泻湖向海洋方向平缓的斜坡流动,当遇到堡礁或沙堤和附近的沉积物时,由于沉积物的孔隙中饱含正常盐度海水,因浓度差使高盐度高密度的重卤水向含低盐度和低密度的正常海水沉积物中渗透,并向海洋方向回流。在流经疏松的钙质沉积物和礁体时,Mg进入沉积物的CaCO3晶格中,逐渐形成白云石。 4.胶结作用: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形成岩石的作用。是沉积物转变成沉积岩的重要作用,也是使沉积层中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的主因之

工程地质读书报告

土木1003 李雪20101153 关于民用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读书心得体会 一、民用建筑概述 民用建筑即非生产性建筑,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具体分类: 1、居住建筑 住宅建筑:住宅、公寓、别墅等 宿舍建筑:单身宿舍、学生宿舍、职工宿舍等 公共建筑 教育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 办公建筑:各级立法、司法、党委、政府办公楼,商务、企业、事业、团体、社区办公楼等 科研建筑:实验楼、科研楼、设计楼等 文化建筑: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展览馆、音乐厅、礼堂等 商业建筑: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菜市场、旅馆、饮食店、银行、邮局等体育建筑: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 医疗建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疗养院等 交通建筑:汽车客运站、港口客运站、铁路旅客站、空港航站楼、地铁站等司法建筑:法院、看守所、监狱等 纪念建筑: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塔、故居等 园林建筑: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场、旅游景点建筑、城市建筑小品等 综合建筑:多功能综合大楼、商住楼、商务中心等 2、民用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 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 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次要组成部分: 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通风道等。 二、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为确保土木工程活动的安全与稳定,地质环境需要满足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地质学基础全套讲义

《地质学基础》讲义 前言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性质 地质学基础是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本课程对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具有重大作用,能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地球观和世界观,初步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其他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目的任务 (1)目的:使学生对地质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逐步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的思维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任务:学习和掌握地质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容、意义及相互关系,从地球的组成、演化与各种地质作用的性质、特点、过程和结果入手,掌握地质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概念和术语、重要理论及地质思维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学生在低年级最先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城乡规划综合实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的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 1、了解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及研究方法;现代地质学发展的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不同圈层的特点;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地壳类型及其特点;软流圈和岩石圈的特点;地质作用的分类;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及其基本特征;矿物的分类;火成岩的分类,代表性的岩石及其特点;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类型及相应的变质岩;板块边界的类型;岩层的产状要素;褶曲的分类;断层的分类;描述地震特征的相关术语;火山和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人类的演化阶段。 重要术语:重力异常;地磁异常;地热增温级;克拉克值;硅铝层;硅镁层;软流圈;岩石圈;地质作用;矿物;岩石;晶质体;非晶质体;类质同像;同质多像;解理;风化壳;变质作用;变质强度;接触变质晕;双变质带;贝尼奥夫带;构造运动;构造变动;地槽;地台;地盾;板块;褶曲;地形倒置;断层;地层层序律;化石;标准化石;地层;岩相;构造旋回;沉积旋回;矿石;矿床;品位。 2、理解 人类在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获得的启示;酸性岩浆和基性岩浆的特征区别,岩浆性质与火山喷发类型之间的联系;鲍温反应系列对于认识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和掌握火成岩分类特征的意义;野外识别背斜与向斜;各种大地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分析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影响;第四纪时期地理环境演化的主要特征;分析矿床的形成与岩石成因之间的关系。 3、掌握 三大类岩石之间的区别和转化关系;各种大地构造学说;人类的演化与地理环境变化的联系;概括地壳构造演化阶段,分析各主要构造运动对世界古地理环境的影响;概括地球生物发展阶段,归纳主要生物门类的繁盛时期与灭绝时期,并分析其可能原因;概括地球气候变化历史,分析地球经历的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及其特征;分析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中国

沉积地质学课程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6年《沉积地质学基础》课程读书报告题目: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相模式 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班级: 016131 学号:20131004494 姓名: 冷勇辉 2016年5月20号

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相模式 冷勇辉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016131) 摘要:风暴沉积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指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沉积学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但 是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浅海陆棚区风暴沉积的研究,而对近岸地带潮坪风暴沉积的研究则比较薄弱。系统 总结了不同类型的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相模式,同时介绍了在现代的潮坪风暴岩沉积特征,而且风暴层的辨认,对重塑地质历史的灾变事件,对恢复古板块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最后指出了风暴沉积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风暴沉积;风暴岩;风暴相模式 0.引言:构造风暴沉积的研究最初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目前已有60多年的研究史。在国外这项研究已取得了不少突破性成果,开始建立的风暴流理论,被公认为与50年代出现的浊流理论一样,视为沉积学乃至地质学上发展的里程碑。最早是麦基(Mckee,1959).鲍尔(Ball等,1967.1971),海伊(High,1969)等人先后研究了赤道碳酸盐沉积发育地区由大旋风、咫风及其它风暴流的风暴沉积。斯威夫(Swift.1969),(Walton,1970),顿内克和辛(Reineek,和Singh,1972),Kumar和Sanders(1976)着重研究现代陆源风暴沉积。70年代国外对古代的有关风暴沉积陆续鉴别出来。其中包括:Brenlie:和Davies(1973)对北美奥尔美、蒙塔那 地区的侏罗纪的风暴沉积研究。 Ager(1974)对北非摩洛哥的侏罗纪风暴碳酸盐沉积的研究,Dott(1974)对北美维思康辛洲的上寒武系风暴沉积的究,G.Kellingp.R.Mulin,(1975)对Moroeean的石炭系风暴沉积的研究,D.K.Hobday,和H.G.Reading(1972)对Finlimark地区晚前寒武世风暴沉积的研究等。我国从80年代起陆续开展风暴沉积的研究。孟祥化(1983)对华北地区晚寒武世风暴碳酸盐沉积的研究。山西地质局科研所(1984)报道了山西奥陶系风暴沉积的研究。余素玉等(1987)编译了风暴沉积教材,在国内引起研究风暴沉积的热点。近年来对海洋盆地风暴沉积研究越来越多。90年代初,作者在松辽盆地研究沉积相时发现英台地区白坐系湖泊风暴沉积。到目前尚未见有国外有关湖泊风暴沉积的报道。从报道文章来看,多数着重研究风暴浪在浅海沉积作用中的重要地位,在近滨和陆棚由风暴浪造成的风暴流沉积属于浅水的。然而过去曾有人把它误定为浅水浊积岩或浪成浊积岩或部分定成浪成砾屑岩的,实际上是风暴流沉积。因而风暴流概念提出和风暴沉积的研究,是对过去误认的浊流沉积和浪成沉积的一种冲击或补充。 风暴岩成分可为碳酸盐岩,也有磷酸盐沉积,还可为陆源碎屑沉积。由于风暴流属密度流,也具重力流性质,故它的沉积物与浊流的沉积物很相似,又与复理石很相似,但也有不少较明显的区别。 一个完整的风暴沉积剖面序列由以下 6 个层段构成: A.粒序层段,具有突变底界和冲刷充填构造; B.平行层理段; C.丘状交错层理; D.波状层理段; E. 水平层理段; F.泥质层段,可具有生物扰动 风暴沉积特征研究,不但对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水动力条件能作进一步了解.而且有利于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