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校外科普综合实践基地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校园规划方案

综合实践校园规划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特制定本综合实践校园规划方案。

一、规划原则1. 全面发展原则:规划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个性发展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3. 实用性原则:规划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保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创新性原则:规划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勇于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和方法。

二、规划内容1.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1)完善综合实践活动教室:建设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室,满足不同活动需求。

(2)优化户外活动场地:改造现有户外场地,增加户外实践活动的空间。

(3)建设特色实践基地: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相应的实践基地,如农业科普基地、科技实践基地等。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校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2)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学校特色和师资力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3. 活动实施与评价(1)建立健全活动管理制度: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流程、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和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提高活动质量。

(3)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校园文化建设(1)营造实践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2)举办实践活动节:定期举办实践活动节,展示学生实践成果,激发学生实践热情。

(3)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实践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三、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制定规划方案,开展调研,明确实施目标。

陕西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审批流程及标准

陕西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审批流程及标准

陕西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审批流程及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普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是科普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不仅可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促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为了规范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陕西省制定了审批流程及标准。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审批流程(一)申请阶段1.提出申请:单位或个人可向陕西省科技厅科普处递交申请材料,申请成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2.材料审核:科技厅科普处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申请单位的资质、基地建设方案、教育资源等情况。

3.现场考察:经审核合格的申请单位将接受科技厅科普处的现场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基地的场地、设施、管理运营等情况。

(二)评审阶段1.评审委员会成立:科技厅科普处将组织成立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评审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学者组成。

2.评审材料准备:申请单位需准备相关的评审材料,并向评审委员会提交。

3.评审会议:评审委员会将对申请单位的基地进行评审,综合考虑基地的建设方案、运营管理、教育资源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三)批准阶段1.批准结果公示:经评审合格的基地将由科技厅科普处进行批准,并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

2.签订协议:科技厅科普处与基地签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颁发证书:科技厅科普处将颁发《陕西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证书,并予以公示。

二、审批标准(一)基地场地和设施要求1.场地要求:基地应位于陕西省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公众参观,场地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

2.设施要求:基地内应设有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展览厅等教育设施,满足科普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资源和服务要求1.教育资源:基地应拥有丰富的科学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源等,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科普教育需求。

2.服务要求:基地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如科学讲座、科技实践、科普展览等,并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

关于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施建东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32期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建设政策的不断落实,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各基地在课程建设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课程建设与管理,切实做好基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更好地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思考。

众所周知,“课程”是存在于基地的永恒话题,是贯彻基地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打造基地鲜明特色的主要途径。

所以,在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课程建设始终是核心和关键所在。

近年来,在课程建设上,张家港基地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让学生经历一次体验,感受一次成功,尝试一次创新”的理念,凸显“共建型运作、开放式课程、长江风文化”的特色,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做法和经验,逐步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基地的一个办学品牌。

一、抓课程开发,整合优质资源在基地,没有线性的学科知识体系,没有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蓝本,一切课程,都要源于自主开发。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好课程开发:1.做好前期论证任何形式的课程开发都要经过前期论证。

在课程开发之初,我们做了大量的论证工作。

归纳起来,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将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课程特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倾向性课程项目等报市教育局,并请专家小组反复论证。

另一方面,为了使课程贴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对准学校课程的空白点和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分期分片走访学校,用针对性强、富有开放性的问卷收集来自学校师生的设想、灵感和期许,以座谈的形式倾听来自学校师生真诚的声音和热切的期盼,用以明晰我们课程研发的方向。

2.做实教师培训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课程开发才能真正实现。

农耕研学基地实例

农耕研学基地实例

农耕研学基地实例农耕研学基地,是一种为中小学生提供现场农耕体验和科普教育的一种活动形式。

它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通过耕作、播种、收割、加工等环节,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农业的生产过程,激发他们对农业文明的认识和探究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养。

下面,我们将以某农耕研学基地为例,来详细讲述它的建设和实施情况。

一、基地介绍某农耕研学基地位于山区,占地面积为100余亩,内部环境优美,氛围清新自然。

它依托当地的农业资源,打造了一个集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农业体验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场所,为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服务。

二、基地设施①主要活动区:学生进入基地后,将被引导到主要活动区,区域内布置了仿真耕田、播种、收割等设备,让学生们沉浸其中,感受农耕的魅力。

②科普教室:科普教室是基地内讲授知识的场所。

里面设有视频和幻灯片展示设备,通过演示、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农业技术、生态系统、地理文化等相关知识。

③标本室:标本室是基地内的一个小博物馆,展示了多种植物和昆虫标本,让学生们近距离观察和感受它们的形态和特征,增强了他们对植物生态的理解和认识。

④农产品加工室:农产品加工室可以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农产品的加工过程,比如蜂蜜的漏筛、蔬菜的洗切、农作物的烘干等。

学生参观农耕研学基地,主要体验以下内容:①仿真农耕体验:学生通过穿上农民服装,进入仿真农场区,体验耕田、播种、收割等环节,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并掌握所耕作物的种植技巧和要领。

②科普教育:学生在科普教育室内,通过参观多媒体展示、与引导员的互动学习,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农民劳动的辛苦等多方面的知识,让他们从更多维度来探究、理解农业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四、活动效果农耕研学基地的建设和实施,为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农耕体验,让他们从实际操作、身临其境的角度去认识和体验农业生产,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同时,由于基地内还融入了相关的科普素材,让学生探究到了更多前沿的科学知识,积极促进了其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意识。

科普研学教育基地建设

科普研学教育基地建设

科普研学教育基地建设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科普研学教育基地建设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以科学为主题,融合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和互动体验等元素,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全面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科普研学教育基地的建设,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科普研学教育基地的建设内容和意义。

科普研学教育基地的建设要求基地拥有丰富的科学资源和专业的科普团队。

基地可以邀请科学家、教育专家、科普作家等专业人士来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动,向学生们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

基地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实验室、智能设备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科学学习方式。

通过基地的科学资源和专业团队,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技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科普研学教育基地的建设要求基地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

基地要向社会公众开放,邀请学生、家长、教师等各界人士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和探究性学习,共同探讨科学问题,交流科学观点,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学习互动。

基地还要倡导多元文化和跨学科交叉,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和思维空间。

通过基地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学生可以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科学难题,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社会参与能力。

科普研学教育基地的建设要求基地具有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力。

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基地还要积极参与科学普及和科技服务,推广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科普研学教育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技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科普基地综合评价报告

科普基地综合评价报告

科普基地综合评价报告一、引言科普基地作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推广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场所,在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加大,科普基地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科普基地的建设与运营情况,本次对某地区的科普基地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次评价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多种途径收集数据。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综合考虑了科普基地的基础设施、活动内容、传播效果、社会效益等方面,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科普基地的综合水平。

三、科普基地现状分析1. 基础设施方面:该地区科普基地普遍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展览场馆、实验室、互动体验区等。

其中,部分基地还配备了先进的科普器材和多媒体设备,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然而,仍有少数基地存在设施老化、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科普活动的开展。

2. 活动内容方面:科普基地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展览、实验演示等形式,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公众的需求。

但与此同时,部分基地在活动创新性和针对性方面还有待提高,以更好地吸引和服务目标群体。

3. 传播效果方面:科普基地在传播科学知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了科普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科普信息的有效性和可信度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社会效益方面:科普基地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与学校、社区等单位的合作,推动了科普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此外,部分基地还通过开展科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资金投入不足:部分科普基地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设施更新滞后、活动开展受限。

这主要是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社会筹资渠道有限等原因造成的。

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实施方案

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实施方案

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科普示范基地是指为了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和科学文化传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学文化产业发展,而建设的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实体场所。

科普示范基地的创建,对于加强科学文化宣传,推动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创建目的。

1. 提高科学文化宣传水平,促进科学文化产业发展;2. 推动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3. 丰富科普教育形式,提高科普教育效果;4. 增强社会对科学文化的关注和认同。

三、创建实施方案。

1. 确定基地类型。

根据当地资源和特色,确定科普示范基地的类型,可以是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

2. 确定基地位置。

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方,便于公众参观和了解科学文化知识。

3. 确定基地规划。

制定科普示范基地的规划方案,包括展览区、实验区、教育区等,确保基地功能齐全,内容丰富。

4. 确定基地建设内容。

根据基地规划,确定基地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科普展品的采集、科普实验项目的设计、科普教育活动的策划等。

5. 确定基地运营模式。

制定科普示范基地的运营模式,包括票务管理、导览服务、教育活动开展等,确保基地的运营顺利。

6. 确定基地宣传推广。

制定科普示范基地的宣传推广方案,包括利用媒体资源、开展宣传活动、与学校合作开展科普教育等,提高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创建实施步骤。

1. 确定创建计划。

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制定科普示范基地的创建计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

2. 确定建设资金。

确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所需资金,并制定资金筹集方案,包括政府投入、社会资助等。

3. 开展基地建设。

按照规划方案,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开展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确保基地的质量和进度。

4. 完善基地设施。

完善科普示范基地的设施和展品,提高基地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5. 开展基地运营。

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科普示范基地的运营工作,包括展览导览、教育活动开展等,提高基地的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高等院校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模式探讨——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地学实习基地为例

高等院校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模式探讨——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地学实习基地为例

高等院校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模式探讨——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地学实习基地为例赵敬民【摘要】柳江地学实习基地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科普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综合性强、影响范围广、特色鲜明的国内最大地学类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对其建设历史的梳理,分析指出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提供具有一定公益化的综合后勤服务是其区别于其他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突出特点,它创造了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种新模式,代表了地学野外基地建设的一种主要趋势.同时也分析了柳江基地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建设的方向,以期为我国高校地学及其他学科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期刊名称】《中国地质教育》【年(卷),期】2019(028)001【总页数】5页(P80-84)【关键词】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新模式;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者】赵敬民【作者单位】泰山学院旅游与环境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一、柳江地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简史柳江地学实习基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以北的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距离市区15km,占地面积约23万㎡,是在原河北秦皇岛煤矿学校校址基础上,依托柳江盆地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建设起来的。

1987年,新校建成并部分迁址,2000年北山的“老煤校”完全迁出,自此旧址大部分处于荒废、待开发状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秦皇岛柳江煤校就利用老校区的设施陆续接待地学类院校的实习。

这个时期,接待设施陈旧简陋,接待能力较小,学生睡的是大炕,师生吃的是大锅菜,交通条件和校区的内外环境都较差,条件比较艰苦。

199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柳江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行政上隶属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2002年,被纳入我国第二批33个国家地质公园之列,2005年,又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由柳江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

为更好地宣传和展示保护区丰富的地质遗迹,满足地学及相关专业实习和科研的需要,2009年保护区投资6400万元,对基地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工作,在老校区院内开工建设了由地球科学厅、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厅、岩矿化石标本厅、秦皇岛国家地质公园景观厅、多媒体报告厅等五个单元组成的柳江自然保护区地学博物馆,建筑面积达8122m2,科学设计规划建设了由地质遗迹微缩景观墙、地质学家塑像、大型岩石标本陈列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科普广场,广场面积1万m2。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以绍兴科技馆为例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以绍兴科技馆为例
(5)探究性:从问题出发,由浅入深,让学生主动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Spike 机器人” 课程为例, 依托乐高积木颗粒、 智能硬件和以 Scratch 编程平台为基础的直观拖放式编程语言,在 学会简单的搭建技巧后, 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多功能 手臂,用来清理难度不一的 10 种垃圾。
(6)评价性:课程结束后的评价反馈,不仅可评 估教育活动的成效,而且可改进和提升研学项目的 品质。 一是对学习成果开展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 师评价等多种形式;二是邀请专家现场对课程设计 和实施过程给予点评;三是安排后续活动,如征文 比赛等;四是通过满意度调查,征求师生的意见和 建议。 3.2 提升研学团队建设
2018 年,我们从自主研发的 100 余项科学实践 课程中披沙拣金,精选出 50 个科学小实验,出版 了《小飞马酷玩实验室》一书。 该书文字浅显易懂、 插图生动有趣、构思科学合理。 同时,还提供了足够 的细节,方便读者按书索引,在身边找到需要的工具 材料。
此外,科学嘉年华、青少年科技春晚等各类活动 层出不穷,将科普与艺术相结合,让青少年感受到科 学的无处不在。探究科学,悦纳自我、见真见质,身未 动,心已远。
[4]陶思敏,戴静.对接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探索新模式—— — 对于“馆校结合”的思考与实践[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4):53-60.
[5]钟林凤,谭诤.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困境及其破解 [J].教学与管理,2018(12):61-63.
[6]陶思敏.小飞马酷玩实验室[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 社,2018.
(2020-06-15 收稿,2020-11-27 修回)
作者简介:陶思敏(1974—),女,现任绍兴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绍兴科技馆馆长,E-mail: 369756673@。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精神,充分发挥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1、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公共服务的青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场所,是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由各类社会力量兴办的、经省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估认定的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校外活动的场所也是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是丰富未成年人的闲暇生活、促进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和服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类场所统筹发展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综合网络,并在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管理方面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活动场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落后;校外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衔接不够;师资力量薄弱,人才结构不合理;部分场所内部运行缺乏活力,发展后劲不足,等等。

烟台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场馆简介

烟台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场馆简介

烟台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场馆简介1、烟台市博物馆(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烟台市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现有馆址两处,原址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会馆(烟台市民俗博物馆),新址位于南大街61号博物馆新馆。

新馆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包括文物库房、多功能报告厅、大厅、展厅、茶座、4D影院、办公区、阅览区等部分。

馆藏历史文物总数达六万余件(套),包括石器、陶器、铜器、铁器、瓷器、书画、玉器、杂项和近现代文物等20多个门类,其中珍贵文物六千余件,一级文物62件。

烟台博物馆原址(福建会馆)设有《妈祖文化》、《民居陈设》、《阳主与秦始皇东巡》等三个专题陈列;新馆设有《山海古韵》和《世纪之路》两个基本历史陈列,以及《笔墨丹青》、《许麟庐艺术馆》、《瓷苑掇英》、《绳墨神工》、《丹心乡情》、《古钱今览》等六个专题陈列,此外,还开辟了多个临时展厅,是市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全省、全市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

2、烟台自然博物馆(自然地理实践教育基地):位于烟台市高新区东泊子村北,隶属于烟台市国土资源局。

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陈列面积1.3万平方米。

是一处以矿产为重点,以黄金为特色,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交相辉映的主题博物馆,主体建筑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点,提炼了岩石的肌理和海浪的造型,构筑起一幢形如海浪拍石的巨型景观。

博物馆内设主题序厅、地球厅、化石厅、矿产厅、黄金厅、生物厅等14个厅馆,并设有4D影院、探索角及专门的宝玉石鉴定中心。

同时挂“中国地质博物馆烟台馆”、“烟台自然博物馆”两块牌子。

3、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酿酒检验实践教育基地):地址在烟台市莱山区新苑路17号。

成立于1989年,2006年经国家总局更名为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实验室面积4856平方米,中心于1999年首次通过国家“三合一”评审,13个产品中的84个参数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授权,目前已能对葡萄酒、果酒、白兰地、白酒等产品按国家标准进行全项检验。

农耕教学实践基地申请(3篇)

农耕教学实践基地申请(3篇)

第1篇一、基地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拟申请建立农耕教学实践基地。

本基地将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为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提供实践平台,为农业从业者提供技能培训,为青少年提供科普教育。

二、基地建设目标1. 建设成为集教学、科研、培训、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耕教学实践基地。

2. 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3. 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4. 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高全民农业科技素养。

三、基地建设内容1. 基础设施(1)场地:基地选址应交通便利,土地平整,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基地占地面积不少于50亩,其中教学区、实践区、科普区各占三分之一。

(2)建筑:建设教学楼、实践楼、宿舍楼、食堂等设施,满足基地教学、科研、培训、生活需求。

(3)设备:购置农业机械设备、实验设备、培训设备等,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2. 实践教学体系(1)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农业基础理论课程、农业技能培训课程、农业新技术推广课程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实践项目:开展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等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农作物种植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

3. 培训体系(1)农业从业者培训:针对农业从业者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2)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科技水平。

(3)青少年科普教育:开展农业科普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农业科技素养。

4. 科研创新(1)建立农业科研团队,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与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科研项目。

(3)举办农业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基地管理1. 组织架构设立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基地的全面管理工作。

佳农探趣:探索“农、教、旅、养”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佳农探趣:探索“农、教、旅、养”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佳农探趣:探索“农、教、旅、养”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佳农探趣休闲生态园坐落于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占地约600亩,是一家集农业特色体验、教育科普、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运动拓展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主题乐园。

园区环境优美,服务设施设备完善,乡村特色活动丰富。

2013年,佳农探趣科普体验有限公司成立。

创立伊始,董事长钟震宇先生就制定了立足农业办教育的发展战略。

2014年10月,佳农探趣生态园一期正式开园,2015年科普体验园正式运营。

2016年被常州市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2014年开始,与常州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开展劳动教育、科普文化教育等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基地功能引领青少年成长成才。

2017年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尚德学堂”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与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教育改革。

2019年新佳农餐厅、佳苑民宿相继开业,乡村旅游业态得到拓展和提升。

2022年设立红十字志愿服务站和应急救护培训区,强化德育教育阵地作用。

目前对文昌市集、霍比特之家等项目进行升级改造,融入非遗、民俗、影视等多元文化元素。

同时,富美美式运动营地加快建设中,不断满足人们的露营、休闲、体育等生活方式需求。

公司是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的典型龙头企业,“农业+教育+文旅+康养”模式的先行者。

公司运营至今短短八年,先后获得近50项荣誉,其中国家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11项、市区级荣誉30余项,并获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农业为基,教育为核:打造常州最好的实践教育基地公司始终坚持“生态、体验、科普、自然”的核心理念,为广大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群体参加社会实践、亲子实践等综合活动提供理想场地。

与常州及周边城市100多所学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和举行各类社会实践和主题研学活动,用心打造学生成长的“田野课堂”。

2015年以来,公司瞄准当前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和教育方式单一的问题,依托农场的自然生态优势,创新统筹科技、教育、农业等资源,推进品格教育事业,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蜜蜂王国科普基地2019年综合社会实践方案

蜜蜂王国科普基地2019年综合社会实践方案

蜜蜂王国科普基地2019年综合社会实践方案中博文华(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平台,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和大兴区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北京市工商管理局认定的诚信服务守信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精准扶贫先进单位,爱心助学先进单位等。

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精心打造了“厉害了•我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基地”。

基地介绍:北京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推荐校外实践基地:蜜蜂王国博物馆,亚洲最大的蜜蜂博物馆。

蜜蜂王国博物馆占地2000平米,展出图片320多幅,标本、模型和实物68件之多。

通过泥、木、竹、草、鱼物品的原生态展现,从自然,人文,关爱等视角演绎着神奇的蜜蜂世界。

走进博物馆,你可以听到蜜蜂飞舞的声音,你可以感受到花草的呼吸,大型沙画表演,用一门独特的艺术,使学生们进入梦幻般的蜜蜂世界和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

活动主题:探秘蜜蜂王国,感受蜂道文化素质体验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教育。

通过同学共同参与团体协作,智慧比拼等一系列的活动。

让每一名同学,在学习峰道文化中,传承蜂道精神,做一个勤劳、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1、与蜜蜂零距离接触,感受到蜜蜂飞舞的旋律,通过大型沙画表演:姜岐的故事,了解蜜蜂的起源与对人类的贡献。

2、通过传统文化课堂:姓氏图腾的鉴赏与认知,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姓氏的起源。

3、向参与学生科普蜂道精神,配合体验活动,增强教学效果,增加课外知识。

通过探索小蜜蜂的世界,激起学生对探求万物世界奥秘的兴趣,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让他们成为保护小蜜蜂、爱护小蜜蜂、爱护大自然的践行者。

4、通过互动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修善自身的素养,促进与家庭的交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把建设目标和道德规范放在首要位置,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5、培养学生们热爱动物,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并且让他们知道爱护小动物,一起来共筑美好家园,感受自然之美。

农业行业:农业园区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园区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园区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方案第一章总体规划 (2)1.1 项目背景 (2)1.2 建设目标 (2)1.3 建设原则 (3)第二章园区布局 (3)2.1 园区空间布局 (3)2.2 功能区划分 (4)2.3 园区景观设计 (4)第三章设施建设 (5)3.1 基础设施 (5)3.1.1 交通设施 (5)3.1.2 水电设施 (5)3.1.3 通讯设施 (5)3.1.4 安全设施 (5)3.2 科普教育设施 (5)3.2.1 展览馆 (5)3.2.2 互动体验区 (5)3.2.3 教育培训室 (6)3.2.4 科普宣传栏 (6)3.3 农业科研设施 (6)3.3.1 实验室 (6)3.3.2 种质资源库 (6)3.3.3 科研办公室 (6)3.3.4 农业试验基地 (6)第四章农业科普展示 (6)4.1 农业科技成果展示 (6)4.1.1 展示内容 (6)4.1.2 展示方式 (7)4.2 农业历史文化展示 (7)4.2.1 展示内容 (7)4.2.2 展示方式 (7)4.3 农业体验活动策划 (7)4.3.1 体验活动内容 (7)4.3.2 体验活动策划 (8)第五章科普教育内容 (8)5.1 基础科普知识 (8)5.2 特色农业技术 (8)5.3 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9)第六章教育活动组织 (9)6.1 常规教育活动 (9)6.2 特色教育活动 (10)6.3 教育活动推广 (10)第七章人才队伍建设 (10)7.1 人才引进与培养 (10)7.1.1 人才引进 (11)7.1.2 人才培训 (11)7.2 人才激励机制 (11)7.2.1 设立奖励制度 (11)7.2.2 建立晋升通道 (11)7.2.3 优化薪酬福利体系 (11)7.3 人才队伍管理 (12)7.3.1 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系 (12)7.3.2 加强人才队伍考核 (12)7.3.3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12)第八章资源整合与共享 (12)8.1 政产学研合作 (12)8.2 资源整合机制 (13)8.3 资源共享平台 (13)第九章运营管理 (13)9.1 运营模式 (13)9.2 品牌建设 (14)9.3 营销推广 (14)第十章项目评估与持续发展 (14)10.1 项目评估体系 (14)10.2 持续发展战略 (15)10.3 监测与改进机制 (15)第一章总体规划1.1 项目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日益显现出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重要作用。

伟鸿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感怀

伟鸿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感怀

伟鸿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感怀
6月5日,区科协主席林庆财率队到惠城区伟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考察交流。

区科协领导班子成员,惠城区汝湖镇党委委员原学成,惠阳区、惠城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了活动。

考察组一行首先听取了伟鸿基地负责人关于基地各类实践功能区的设置与分布等情况介绍,随后实地察看了基地的科普国安教育室、法制教育室、科普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体验馆、科普e站、大型会场及食堂、宿舍等,并与基地有关人员展开深入座谈。

考察组对该基地的区域划分、功能拓展等科学设置和合理布局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基地善于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建共享资源的做法表示十分赞赏。

考察组指出,我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要趁这次基地升级改造大好时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借鉴惠城区伟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更加全面科学合理规划好各类实践功能区,更高规格完善好科普设施建设和课程设置,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各类科普创新实践活动,为提高我区广大青少年科学素质、建设“智造高地·活力惠阳”作出更大贡献。

荣昌县示范综合实践基地(2篇)

荣昌县示范综合实践基地(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荣昌县示范综合实践基地应运而生,旨在为青少年提供一个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实践锻炼于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

本文将从基地概况、功能定位、实践项目、特色活动等方面对荣昌县示范综合实践基地进行详细介绍。

二、基地概况荣昌县示范综合实践基地位于荣昌县城区,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基地内设有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体育馆、游泳馆、图书馆等设施,可容纳2000名学生同时进行实践活动。

三、功能定位1. 教育教学:基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实践锻炼: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综合素质。

3. 社会服务:基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区居民提供科普教育、文体活动等服务。

四、实践项目1. 科技创新:基地设有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室、编程实验室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科技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2. 农业体验:基地设有农业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了解农村生活,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

3. 艺术教育:基地设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等,开展各类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4. 体育锻炼:基地设有篮球场、足球场、游泳馆等,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5. 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了解社会,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五、特色活动1. 夏令营:每年暑期,基地举办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2. 冬令营:每年寒假,基地举办冬令营活动,让学生在冰雪世界中感受运动的快乐。

3. 科普讲座:基地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科普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求知欲。

4. 艺术展演:基地举办各类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5. 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建设校外科普综合实践基地
成果以问题为导向,面向农村教育的亟待解决的缺少实践教学基地的问题,解决素质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

有了这样的基地学生的实践活动有了平台,学生的节假日也有了活动场所。

1、成果的价值注重实践,让孩子们多接触社会,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生活,多接触实践。

在实践中学本领,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劳动,学习创新,学会生存。

过去说城里的孩子五谷不分,现在的农村孩子也是一样五谷不分,未来的农村谁是劳动者?
3、成果的具体内容是农村乡镇级中小学校外建设“校外青少科普综合实践基地”。

建设以田园风光为主的自然科学、科普、劳技、娱乐、人文等多主题多功能的基地公园,供农村百姓和青少年儿童休闲娱乐和学习实践教育使用。

4、给留守儿童更多陪伴,开展心理疏导,开展盖亚自然教育探索。

5、成果应用的范围主要以农村乡镇中小学校外教育为主。

兼百姓观光娱乐和科技示范功能。

成果最具有开发最具有前瞻性的亮点是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农村振兴不谋而合,可共同开发建设。

成果自1998开始建设并逐步完善,在广大志愿者和各级领导组织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不断发展。

1、内容简介
面对现今广大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心理健康经常出现问题,许多孩子产生了自闭倾向。

在一年150多天的节假日里他们在家里与爷爷奶奶为伴,沟通少,教育缺失,没有参加任何学习娱乐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很不利。

另外在新课程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虽然农村中小学都开设了劳技、科学、校本和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任务的课程,但是在农村不比城里有博物馆、公园、科技馆、动植物园、文体馆、少年宫等,这些场所也为城里的孩子节假日提供了学习实践游玩的机会。

而农村乡镇校外什么教育资源都没有,学生没有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

我们开展农村校外科普实践基地建设,一是为留守儿童节假日提供活动学习交流的场所,疏导释放孩子们的心理压力,给孩子们温馨的陪伴。

二是为素质教育教学和各学科教学提供实践教学的平台。

我校校外基地以农村田园和家乡的特色为主。

基地占地3万多㎡,有林有水了多种花草树木,风景优美,鸟语花香。

有种养殖基地,有“民风民俗展馆”,有图书屋,有气象站,有实践场地,有文体设施,有冰雪场地等。

一年四季为青少年和百姓免费开放,节假日寒暑假冬夏令营同学们来基地可以参加各种活动。

同学们在基地参加农业种养殖活动、搞气象观测、观察动植物、采集标本、进行环保考察、荡秋千、划小船、挖野菜、拍照片、做游戏、搞比赛、参观展馆、唱歌跳舞、玩冰斗雪、享受着快乐的童年。

游客、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玩冰活动。

玩让孩子们的身体更健康;玩让孩子们的情趣更飞扬。

2、成果价值
有了基地,我们的活动更丰富了。

以基地为中心我们开发了以自然为主题的环保野生动物观察保护活动;以农村农业生产为主题的科技种养活动;以气象为主体的观测活动;以荷花为主题的校训“学莲之高洁,效莲之刚直”文化苑活动;以审美为主题的摄影绘画艺术活动;以民风民俗家乡人文历史北大荒精神、抗战精神、工匠精神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活动;以冰雪为主题的冰雪艺术和冰雪亲自活动;以艺术为主题的书画摄影等活动等。

这基地里有劳动,有制作,有观察,有体验;有写,有画,有讨论;有比赛,有游戏,有娱乐。

这些活动有利地解决了留守儿童校外时间无事可做、无人陪伴、无聊无趣和学校缺少实践教学场所的问题。

丰富了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3、成果效果
我校建设的“校外科普实践活动基地” 收到了教育教学和百姓休闲观光双重效果。

在教学方面,现行的教材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设置了许多新的课程。

如:综合实践、研学旅行、地方课、校本课、科技活动等。

这些教学内容对校外实践构成了需求。

我们充分发挥利用我校的基地,开展各个学科的实践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亲手制作,设计创新、劳动、体验、合作、交流突出表现良好的学习研究状态。

使研究性学习在我校各学科得到推广,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基地还与周围乡镇及城里的学校开展了联研活动,互动交流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增进了友谊,提高了同学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社会,我们的基地青山绿水美景如画成为农村的
小公园,为百姓的休闲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了便利。

4、成果创新
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已进入了课程。

如研究性学习、项目性学习、盖娅自然教育等。

而我们开展的农村校外基地建设目的主要是为适应新课程教学和农村公益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导向的问题解决方案。

此方案具有原创性,它的适用对象以农村乡镇中小学为主体,以农村农业为特色,以盖娅自然教育和科普德育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实践为手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素质。

就校外活动基地来说,目前也只有城里有,农村几乎没有,在不发达贫困地区的农村更没有,而由我个人投资的公益性校外基地更是前无前例。

就城里比较大型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主流特点是高端、科技、智能等高大尚为主,有许多也都是有偿使用收费的。

而我们在农村建设的基地是以自然为主体,以农村生活为主题,为农村孩子量身打造的教育娱乐平台。

他就在孩子的身边,随时可见,随时可去,随时可玩公益免费的。

城里的基地好,但农村的孩子要有能力消费才行,农村的基地简陋,但玩的开心,经济适用,这是需求。

该成果有待未来在教育均衡发展和新农村振兴建设中得到推广。

作为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是关键。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没有生活,没有实践,知识就没有价值。

现行的中小学实践教学
正在蓬勃兴起,而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特别是在缺少资源经济条件又较差的农村,开展实践教学更是困难,怎样把留守儿童培养成爱生活会劳动身心健康的未来农村的建设者呢?这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的振兴。

本专题以农村青少年实践教学需要出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为留守儿童量身打造一个有关学习、实践、体验、娱乐、身心健康等内容的综合平台。

同时也为农村百姓提供一处绿水青山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的场所。

农村也有了公园,有了新的公共场所,有了新的生活方式,对推动农村振兴,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会发挥积极作用。

这是一份就目前来说解农村综合实践和研学活动的最有效的办法。

该成果不但可以为农村自己所用,同时也可为城市的孩子提供实践研学的机会,让城里的孩子了解农村,了解历史,了解更丰富的具有不同特色的乡土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