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
张文英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文章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进行了阐述。首先对中美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着重分析了两国间教育体制与毕业生能力方面的差异。文章还介绍了中美两国面向21世纪的高教改革,并进行了对比。最后阐述了笔者得到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素质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5)03-0155-03
一、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高等教育的蓬勃向上,并不只是简单的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而尤其在性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国际间日益激烈的政治、经济斗争、军事竞赛,其关键往往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竞争。从长远的观点和人的因素来看,又不能不归结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竞争。这一内在的相互联系,尤其明显的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因此,各国政府无不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改革。本文主要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中美两国面向21世纪的高教改革。
二、中美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的比较
11中美社会环境的对比
美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的开放性促使美国高等学校摒弃欧洲传统大学因循守旧的教育思想,采取兼收众国之长,建立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开发性教育管理制度。美国是最大的移民国,在文化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美国经济发达,物质生活丰富,物质观念强,注重实利,注重物质奖励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美国人崇尚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自主、拼搏、创新意识很强。美国人富有创造性的人文精神,创新永远是美国人生活的主题。他们追求高新技术,喜竞争。相对于年轻的美国来说,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国,中国人有谦虚、严谨、含蓄的美德,但又有谨小慎微、墨守成规之嫌。
中国经济与技术比较落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
力,因此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博采众长,充实自我。
21中美传统教育观念的对比
美国的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世界最好的教育。将美国与中国的基础教育相比,人们的普遍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少悟多”。现在中国学生被普遍认为“高分低能”。为何?因为中国学生学得多,却不注重实践,不能学以致用。所以把“学”
“悟”相结合是很重要的。
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与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比较而言,美国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当今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Π3是美国人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中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而美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这一“动”一“静”之间,反映了两国教育不同的知识观。笔者认为,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结合是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
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而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的精神。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可卓有成效的开发和利用大脑的功能,而美国则注重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信息并扩展大脑的功能。从开发创造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束缚,自我控制,以及因为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墨守成规。诚然,基础好可以是创新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可以成为束缚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严谨这一品质可带来周全的思考,也
2005年第3期总第131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N o.32005
serial.N o.131
收稿日期:2004-12-20
作者简介:张文英,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可以成为跳跃性思维的大敌。现在,美国教育界出现一种新的动向,那就是他们正在向东方国家学习,开始强调抓基础。这一举措是针对美国创新有余但基础不足而采取的。我国的现状与美国恰恰相反———基础有余而创新不足,因此我国教育必须以创新来弥补。
三、中美高等教育体制的对比
11公立与私立学校存在差异
美国的公立高等院校有一千五百多所,私立院校有一千六百多所。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都有质量很好信誉很高的大学。美国人极少从公立私立角度来判断学校的好坏,而是从他的师资、课程及历史等情况来判断。但很多中国人认为私立学校不可与公立学校相匹敌,他们从心底贬低或者说排斥私立学校。在对待公立与私立学校上,中国人应该学习美国人,摒弃观念上的偏见,对私立学校做出正确的、合理的评价。
21课程和专业设置不同
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本国经济制度的反映,都要为经济服务。美国为适应社会需求,明确地把教育为经济建设的“服务”与“科研”、
“教学”一起列为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服务”体现在课程的专业设置上,就是满足社会需求,开设社会需要的课程和专业,如新增设的学士学位有:财政学士、教学法学士、护理学士、公立学校音乐学士、卫生教育理学士、园林建筑学士、海军学士、图书馆学文学士、演讲学士、家政学学士、职业教育学士等。
在中国的高校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校中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缺少变化,没有能跟上社会的需求。近几年来,大多数中国高校都已开始注重对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的改造和更新,以满足社会需要。
31专业课程选择不同
为了适应社会,美国高校开设了许多专业和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来选择专业或转换专业和学校。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极为多样化和灵活,这在世界高等教育中是独树一帜的。在中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专业,但在学校里转换专业不是件容易的事,转换学校则更难。在美国高校里,必修课目少,选修课目多。中国大学中必修科目占绝大部分,很多学校(尤其是理工院校)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现象,选修科目较少。
41成绩考核方法不同
美国学校考核学生成绩时更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忆或描述能力。美国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尽可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使学习变成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中国高校中不少教师仍采取“一言堂”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而考试中有很多内容需要死记硬背。“异想天开”式的做法常常得不到衷心的赞赏。这种考核方法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片面注重理论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习变成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
四、中美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比较
11培养目标的相似性
中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那就是培养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很高的道德修养、很强的合作意识、较高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中美均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把素质教育提高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21实际培养出的人才的差异
在实际培养出的人才上,美国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强于中国大学生。他们参加社会活动机会多,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打工。公民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增加了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中国大学生长期处于封闭的校园里,疏于与社会联系,对社会知之甚少,因此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部分学生需要两到三年的适应期。
五、改革措施的比较
11美国的改革措施
目前,美国技术与知识进步方面约占生产力提高的80%,高于欧洲发达国家。应该说高等院校为此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美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加速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国大学的社会功能空前拓展,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美国政府决策者们掀起了新的一轮面向21世纪的高教改革活动,将普及高等教育视为国家发展目标中的重要战略举措。
美国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核心是:率先在全球实现普及高等教育,使所有年满十八岁的美国青年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美国高教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建立适应21世纪的高质量国家高等教育体系,首要的是改革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使之满足并适应未来大学改革的多种需要。美国实行普及高等教育战略目标,提出了多项颇有新意的、并以国家大量增加教育拨款为主要特色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包括:(1)实行小班授课,因材施教。(2)加强双语教学,使高校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与更强的适应力。(3)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师聘用制度上采取短期合同和有终身教职申请权两种方式。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方面,主要采取目标管理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把传统的媒体与现代的媒体相结合应用于教学。
651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