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

合集下载

中外教育文化内涵:中美高等教育评估主体比较及其启示

中外教育文化内涵:中美高等教育评估主体比较及其启示

识 过剩 ,即个 人 主义 。 这在 一定 程 度上 束 缚 了 国 民思想 的 自由
发展 ,不利 于 个性 的培养 和 创造 力 的提 高 。 2 、国 民独 立行 为 主体 意 识缺 失
到外 界 的 空气 。而这 种集 团主 义教 育 极易 发 展成 为 全 民狭 隘 的
以小 组为 活 动单 位 ,互 助合 作 ,完成 共 同 的学 习任 务 的学 习方 法 。 小组 成 员优 化组 合 并有 责 任 分_ ,小 组 长 负责 组 织协 调 小 T
组 工作 ,每个 小 组成 员 先完 成 自己 的子课 题 ,然后 交 流讨 论 , 共 同 完成 小 组学 习计 划 ,合 作 式 学 习法 既能 反 映 同学 的个 性 与
结 一致 ,避免 不 必要 的争斗 和 内耗 ,能够 增 强集 团 内部 的凝 聚
这样 说 : “ 会 总是 把 机构 建 制 摆在 第一 ,而把 人 的才 能 摆在 社 第二 ,这 就 造成 了平 均 化 ,无 法 使才 能 出众 的 人展 其所 长 ” 。
三 、结 语
他 山之 石 ,可 以攻 玉 , 日本 集 团 主义 教育 有 两面 性 ,能 够 正确 认 识 日本 集 团主 义教 育 ,做 到扬 长避 短 ,对 我 国建 设 和发 展 中 国特色 的教育 文 化事 业 具有 重 要 的借 鉴意 义 。
教育天地
统一 合作 ,才 能最 终 实现 个人 与 团体 的双赢 。 4 、从 本 质上 看 ,集 团主义 教 育是 一 种 “ 高度合 作 性 教
育” 为 贯彻 集 团 主义 教育 的精 神 , 日本学 校教 学 中倡 导合 作 式 学习 法 。合 作式 学 习法 即 通过 教 师设 计 、布置 教学 任 务 ,学 生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比较与反思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比较与反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制和理念 与管理模 式等 几个角度 类比分析 ,并对 我 国 目 的教育现状 做 出反 思 . 前 关键词 :中美两 国;高等教 育; 比较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 0 4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2 0 )0 —0 9 —0 0 9 3 2( 0 8 6 0 5 4
第l 卷第6 5 期
20 年 l 0 8 2月
J OURNAL OF DONGGUAN UNI VERSI TY OF TECHNOLOGY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V 1 5N . 0. O6 1
De . 20 c 08
中 美 两 国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 比 较 与 反 思
美 国是现 今世 界最发达 的 国家 ,在世 界近 代史上一直扮 演着领 头羊 的角色 ,其 发达 的经
年 l月 的 统计 为 3 。2 0 年 我 国共 有 各类 普通 0 亿 05 高 等 院校 和 成 人 院 校 2 7 所 ,而 人 口为 l 亿还 23 3 多…。
济 、先进 的科 技和令人 羡慕 的社会 活力和创 新
王 谦
( 东莞 理 工 学 院 国际 交流 处 ,广 东东 莞 5 3 0 ) 2 8 8
摘 要 :中美两 国作 为世界 多极化格 局 中两个 重要 力量 ,在 多个方面被 专 家学者 或横 向或纵 向地 进行 着
比较 .本文试 图从 高等教育领 域对 两 国的发展 状 况进 行剖析和 比较 ,从 两 国的社 会 环境 、历史发展 、教 育
能力一直为世 界所瞩 目。而支 撑这 一切 的当然 离不开其优秀 高效 的高等教育 。中国作为 当下 最大和发展势 头最好 的发展 中 国家 ,作为势头

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虽然两者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但在目标、结构、教育理念以及招生标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美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并分析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

教育目标中美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不同的。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以支持其快速的经济发展。

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育结构中美高等教育的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相对较为集中,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在大部分地区存在着非常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考试制度。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是分散的,由各个州、地区的政府和私立机构管理。

美国的大学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各自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教育理念中美高等教育的理念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对教授的被动接受。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则是接受者。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更多地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自主研究来获得知识。

招生标准中美高等教育的招生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高考是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学生的表现通过一次全国统一的考试来评估。

考试成绩是决定学生是否被大学录取的关键因素。

而在美国,高校招生过程更为综合和细致。

学校不仅仅考虑学生的成绩,还会评估学生的个人特长、领导能力、志愿活动和推荐信等方面。

这种招生制度更能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原因分析中美高等教育的区别可归因于两国的不同文化、历史和政治体制。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受到集体主义和官僚体制的影响,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被视为首要任务。

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注重纪律、规范和实用性。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教育体系,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对比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经费投入总体情况、经费分配机制和效率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与配置情况,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些启示。

一、经费投入总体情况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和特点。

在经费总体规模上,美国高等教育经费规模巨大,2019年美国高等教育总支出约1.3万亿美元,是全球最高的。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规模也在稳步增长,2019年达到了1.5万亿元人民币,接近2.1万亿美元。

由于两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的差异,导致单个学生的经费投入存在差距。

据统计,2019年美国每名大学生平均教育经费支出约为7.5万美元,而中国则为3.5万美元。

二、经费分配机制在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机制方面,中美两国都存在不同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费收入、捐款和基金会等,其中政府拨款占比较小,学校有相对较大的经费自主支配权。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和科研经费等构成,政府拨款占比较大,学校的经费自主支配权相对较小。

这种差异导致了两国高校的经费使用模式不同,同时也反映了两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不同投入重点和政策导向。

三、效率管理在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方面,美国高校的经费管理更加市场化和灵活,学校有较大的经费自主决策权,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压力和市场约束。

中国高校的经费使用效率则受到政府主导及行政约束较重的影响,导致了一些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浪费的问题。

中国政府正在推进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绩效评价,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四、启示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思考:1.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比。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2. 探索灵活的经费分配机制。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科技大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就。

关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差异和优势,还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设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启示。

本文将对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较美国作为全世界高等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投入一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数据统计,美国每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国民GDP的比例约为2.6%左右,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国民GDP的比例则约为2.3%左右。

可以看出,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要远远高于中国。

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费收入、捐赠资金等多种渠道,其中政府拨款占比最高。

而在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也是政府拨款,但同时学费收入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相对单一,政府拨款占比较大。

3.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对比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较高,主要体现在科研资金的灵活运用和学生奖学金的发放上。

而在中国,尽管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和效率不高,导致了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

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配置相对更加公平,主要体现在学费资助政策的普及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上。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配置在公平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间和家庭经济条件之间的不平衡。

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配置较为注重支持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发展,大学和科研院所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帮助。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配置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资金被用于教学、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对科研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1.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要增加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较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有待增加,特别是在政府拨款和科研资金的投入上,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美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比较及启示
D OI :1 0. 3 9 6 9 /i .i s s n . 1 6 7 1 - 6 3 9 6 . 2 0 1 3 . 0 1 . 0 4 8
中美高等教育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非 常明显的差异,本 文主要 从 以下三个方面来对二者进行 比较 。
学术 自由权利的重要途径, 教 学方面 的任何建议和设想都必
室或者院、系只是一个听命于上级、被动执行决策的角色 。
3 高等学校内部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在管理中的 关系
中美两国的高等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主体 , 承 担着所 有的教学活动 。但是在教学管理上 ,中美 高等学校 内 部的教学 人员与行 政人 员发挥的作 用和影响 却存 在着 显著
2 高等 学校 内部各组织层级在教学管理 中的作用 程 设置问题 、教学计划 问题、教学评估 问题等 ,都必须经 由 和 关 系 教师委 员会 讨论、决策 ,提 出政策性和措施性建议 ,供校 内
中美两 国高等 学校在 内部组织 层级 结构 上具有相 似性 各层 次的行 政机 构选 择采 用。 行政人员则在执行高等学校 的 教 学政策 、计划 以及协调 高校教学活 动等方 面发 挥主要作 用 。可 以说 ,教师控制着美 国高等学校 的教学管理工作的政 策, 这也体现 了美 国高等学校 由来 已久 的教授治校的传统和

的调整和社会发展 的需要 而有所扩展和侧重 , 但教学始终是 中关两国高等学校 的核 心学术活动 。 高校 内部组织机构也都是 围 绕着人 才培 养和根据教 学的需求 出发组织构建起来 的。高等教 育的教 学管理在 中关两国的高等学校 中都具有举足轻 重的地 位 。本文通过比较 中关 高等教育 的教 学管理 ,以期从 美国高等教 育的教 学管理 中得 到启示,借鉴 其先 进成 功经验 。 关键 词:高等教 育;教 学管理;美 国教育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摘要】本文旨在比较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情况,并探讨其启示。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较的分析,发现美国高等教育经费远远超过中国,并且投入模式存在差异。

对比了中美高等教育经费配置情况,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

在启示及展望部分,提出了应加强财政支持、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

总结比较研究结果,指出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的差异,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经费配置、比较研究、启示、展望、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总结比较研究结果、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经费投入及配置对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教育强国,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情况备受关注。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两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和不足,更有助于吸取对方经验,提高自身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经济实力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高等教育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投入。

面对人口众多的挑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经费投入和配置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效率,但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额学费和负债问题等。

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进行研究比较,不仅有助于两国教育体系的优势互补,也能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等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经费投入和配置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大国,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在高等教育支出方面的政策重点和倾向,进而探讨其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发展的影响。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及启示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及启示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及启示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差异也日益清晰。

在大众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两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教育质量、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篇文章将着重探讨这些差异以及它们带来的启示。

一、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在美国,高等教育的体系非常灵活,存在着多样性和竞争性:包括公立大学、私立大学、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研究型大学等多种类型。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通过不同的学校和课程来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而在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是比较固化的,普遍存在于部门、专业和学校的分割,四年或以上的本科教育是全国统一考试的结果,这导致了教育资源稀缺和选拔体系僵化的问题。

启示:高等教育体制的灵活性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多样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校,发展个人才能和潜力。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可以考虑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和灵活性,使学生能够选择更符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学校和专业,以更好地促进其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

二、教育质量的差异在美国,学生们通常受到严格的教育管理和评估体系的监视,学生评价系统、教练评价系统、领导评价系统等都在严格执行。

学生对教师和学术课程的评价,也是学术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而在中国,存在一些缺乏教育质量保障的问题,包括与教育质量水平不良的师资队伍、评价方式和管理体制、创新机制等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投入方面的问题。

启示: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保障。

为了提高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政府可以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管理和审批、优化教师和学生的评估体系、建立与聘请国外优秀教师和高水平人才的合作平台等机制,同时在各个领域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

三、教育理念的差异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学生和教师都非常注重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这被看作是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而在中国,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应试教育和卷面成绩,一些学生、教师和学校更注重应试教育,而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及启示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及启示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及启示
熊 建文
高等教育 的大众化 要有量 的提高 , 更要有质 的 提升 。比较大众化 背景下 中美 两国高等教 育发 展的 状况 , 学 习借 鉴美 国高 等教育大 众化发展 中的可行 方法 , 对于促进我 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的提升 , 对 于到 2 0 2 0年我 国进入人 力资源强 国行 列的 目标实
重 加强对 高等教育 的控制和 发展 。可 以说 , 美 国高
力。 ” 这样 的教 育传统也 就导致 了中美两 国在教
等教育 的大众化顺应 了美国当时经济 社会发 展的需 要, 也促进 了美国科技 的进步和经 济的发展 。 随着 中国改革开放事 业 的不 断推进 、 经 济全球 化进程 中知识 经济与信 息社会 的到来 , 知识 在社会 生产生活 中 的作用 日趋显 著 , 人们对 高等教育 的需
的时代特点 。基 于不 同的历史传统 和 国情 , 中美两
罗在 2 O世 纪 6 0年代 至 7 O年代 完成 了 《 美 国高等
教 育 民主化 》 、 《 从大众 高等教育 向普及高等教 育转 化 的思考 》 、 《 高等教 育的扩 张和 转化 》 、 《 从精英 向大
众 高等教 育转 变 中的 问题 》 等 论文 , 形 成 了高等教
等教 育大 众化稳步发展 的时期 。

中美高等教 育大 众化发 展情况
国际公认 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一般是根据美 国学
者马 丁 ・ 特 罗关 于高等 教育 发展 历程 “ 精英、 大 众
和 普及 ” 三个阶段 的研 究成果来理解 的。马丁 ・ 特
二、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两国高等教育 比较
大 众化背 景下 , 高等 教育 在教 育 观念 、 教育 结 构、 教 学改革 、 经 费支持 、 质 量评价等 方面都有 一定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生的考核方式 、 师生关系 、 学 习动力方式、 课外活动来阐述。通过 比较分析 和总结, 笔者得到的几点启示对进 一步认清我 国教育的优缺 点, 为将来更好地 完善教 育提供帮助。
关键 词: 中国 美 国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 G 6 4 9 . 1
中美高等教育 比较及其对人才培养 的影响
口 邓 慧婕 余金花
湖北 ・ 武汉 4 3 0 0 6 4 ) ( 华 中科技 大 学 武 昌分 校

要: 美 国坐拥世界一流的高等院府 , 同时拥有完善 的教育体制、 先进 的教 学理念 以及 自由民主学术精神, 这
些都为培养世界顶尖级人才做 出了贡献。中国从科教兴国 以来, 不断革新教育, 在教育事 业上取得 了突破性进 展 。教育和人才培养息息相 关, 对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培养不 同型人才进行比较分析 , 试从两 国的高等教 育对学
2中美高等教 育的考试制度和对学生 的考核方式
不尊重老师 的“ 大逆 不到者” 和“ 思想异类者” 。在这种压抑沉
2 . 1 中国高等教育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
闷的学 习氛 围中, 学生很难学地轻松 , 学生会被逐渐培养成为 考试 制度 原本 是为社会选拔 , 甄别人才而制定的规则 , 即 没有创造性思维 的乖孩子。 让人们完全平等 的进行竞争 ,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考试 3 . 2 美 国高等教 育的课 堂学习氛 围
中国大学 的班级分配是 由学校的招生规模 、院系设 置以 生 自主选择 , 上午 9 一 l 2点 , 下午 2 - 5点, 晚上 7 . 1 O点, 学生最 及学生的高考填报志愿决定的,美国的班 级分 配是 由灵活 的 多有两个 小时完成 考卷 , 但也可提前交卷。 学分选修 制米设置安排的 。中国的大学生在被 大学 录取 时就 美 国高等教育课堂 的考核方式是 由学生 5 0 %的课堂表现 知道 自己的院系专业 了。美国的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 时,不 和5 0 %的 试 卷 分 数 决 定 的 ,而这 其 中 5 0 % 的 堂 表 现 又 由学 会 知道 自己所 属 哪 个 专 业 院 系 , 读 到 二三 年 级 时根 据 自己 的 生 的 出勤 率 、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 小 组 讨 论 团 队 表 现 等 组成 的 。这 样 兴趣爱好特长确定 自己的专业及研究方 向。 学生在大学深造时就不是单一注重 自己的卷面成绩,还会注

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引言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教育体系、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评估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要区别。

教育体系
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通常由国家政府管理,大学设立和办学都需要经过一系列审批程序;而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分散,包括州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社区大学等,它们分别受到不同的管理机构监督。

教育目标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目标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中国的高等教育目标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

而在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人发展。

课程设置
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区别。

在中国,大学通常按照学科门类划分专业,学生需要在大部分时间内学习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课程。

而在美国,大学通常采用综合性教育,学生需要修习一定范围内的通识课程,以培养综合素质。

评估方法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中的评估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通常采用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水平,这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对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评估非常重视。

而在美国,评估更为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经验,学生需要通过项目、研究和论文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中美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从教育体系、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评估方法等方面来看,两国的高等教育有不同的关注点和理念。

中美可以相互借鉴对方的经验,以推动各自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近年来,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一,其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受到关注。

本文通过对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经费投入比较1. 经费总量据全球排名第一的QS世界大学排名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同年对高等教育的支出总额达到6780亿美元;而2018年,我国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总量为2400亿美元。

其中,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与中国相比高出近三倍。

可以看出,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更加充分。

2. GDP占比然而,仅仅比较两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并不能完全反映两国的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

因此,我们还需考虑两国高等教育经费与GDP的占比。

据世界银行数据,2018年,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约占GDP的2.7%;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约为1.5%。

可以认为,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支出占国家总体经济水平的比重更高,但中国目前距离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普遍在3%以上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单位投入除了考虑投入总量、占比,还要了解单位投入的情况。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生人均经费为7435元人民币,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学生人均经费为8165美元。

尽管中国政府与社会各方对教育的投入在不断提高,但目前尚未达到美国的水平。

二、配置比较1. 师生比例师生比是衡量高等教育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高等教育的师生比为1:16;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师生比为1:17.3。

可以看出,两国高等教育的师生比例相当接近,美国高等教育师生资源配置更为均衡。

2. 学科布局学科布局是衡量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美国的高校在工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具有国际领先地位,而中国的高校在数学、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可以看出,两国在学科布局方面各有所长,我国需从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加强相应专业领域的发展,才能逐步提高高校的国际地位。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随着中美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趋势,高等教育投入成为了两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就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进行分析,以探究其中的差异与启示。

一、经费总体情况比较截至2019年,美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7%左右,其中政府支出占比较少。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2018年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总额为6252.7亿美元,其中,政府支出占比约为17%。

同时,美国的高等教育收费较为昂贵,大多数学生要通过贷款等方式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总的来说,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总额以及经费投入占比较高,但高等教育收费昂贵,很多学生需要通过贷款等方式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而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总额相对较少,但经费投入占比高,且学费较低,政府有很多资助项目供学生申请。

在经费使用方面,美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对基础科学研究、前沿科技研究等方面进行投入,同时也对教授和研究人员给予较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而中国注重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增加职业教育投入。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基础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学生方面,美国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同时,美国应用型教育也十分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和暑期实践等方式获取实践经验。

而中国则更加注重课程的规划和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

三、启示1.政府应该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经费占比。

2.注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科技研究的投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应用型教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

4.提高课程规划和教学质量,强化基础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建立合理的资助项目,帮助有需要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总之,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共同点是都在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分析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分析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美两国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篇文章将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群体等方面探讨中美高等教育的异同点,旨在为读者揭示不同体系下的“一样的教育”和“不一样的教育”。

一、教育体制中美两国教育体制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国家直接管理,实行“985”、“211”等工程来对重点大学进行投入和支持,学术研究的重点是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较为分散和多元化,没有类似“211”、“985”等工程的管理模式,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私人捐赠和学费,学术研究更为依赖于市场和企业的资助。

这种分散的管理结构让美国高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但也面临着资源分散、管理复杂等问题。

二、教学方法中美两国的教学方法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教师通常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知识,学生则主要通过课堂听讲和自习进行学习。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则追求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教师通常会采用互动式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也需要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不适合所有人群。

三、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依托国家战略和政策进行学科布局和建设,特别是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力求使高校的学科优势更加突出、成为更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

美国的高等教育则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更注重学科的多元和自由度。

这使得美国高校的学科更加多样化和灵活性,更加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也缺乏一个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四、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方面,中美两国高校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学位和职称制度,特别是生硬的对经验年限和论文发表数量的评价,这带来了师资队伍的年轻化、草率化和功利化。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教育机构,但是在经费投入及配置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双方提供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从经费投入情况、经费配置方向、经费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启示。

一、经费投入情况比较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美国是全球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最多的国家之一。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美国在2019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了7,180亿美元,高居全球之首。

而中国在同一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49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

从投入总量上看,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明显领先于中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达程度。

但是从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增加,以2019年为例,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到了0.87%,而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7%。

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比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经费配置方向比较在经费配置方向上,中美两国都在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是在具体的配置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学校和私人资助三部分组成,其中政府经费占比最高,私人资助次之,学校自身资金占比最低。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投入和学校自有资金组成,私人资助的比重相对较低。

从经费配置的比例上来看,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更加充分,私人资助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而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私人资助的比重相对较低,这也是一个可以改善的方向。

三、经费使用效益比较在经费使用效益方面,中美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设施建设、教师薪酬、科研项目等方面,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等方面。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经过百余年发展,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评估模式。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设置情况、性质及运行机制,来研究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以此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合理定位和建立中介性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等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政府;中介性机构一、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比较美国的评估机构一般是民间组织,组成成员通常包括大学的校长、资深教授、科学研究人员等,通常教育行政人员不包括在其中。

美国的评估机构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院校鉴定机构和专业鉴定机构。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均是独立于政府部门的独立法人实体。

它们在相关法律的约束下能够自主地开展评估活动。

政府尽管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评估组织产生影响,但总的来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与各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评估机构都没有任何法律限定的管理权力,它们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伙伴。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行政性评估机构模式,因为缺少相关的制度保障及权威性较差,中国的民间评估机构很少收到委托评估,也很难得到政府的认可。

影响较大的民间评估机构有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网大、武书连为首的《中国大学评价》组等。

在评估组织建设上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评估活动坚持了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不带有明显的政府意志,不受政府干涉。

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是隶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有很强的行政依赖性,同时还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

在高等教育的评价过程中,评估机构与参评院校是行政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会严重影响评估双方的信息沟通,不利于产生客观、真实、有效的评价结果。

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由高等院校和专业协会自发形成的,是一种非官方的民间中介组织,组成人员通常为高校校长、各方面的专家、教授、研究机构的学者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代表等。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启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推行“开放办学”政策,将海外教育资源引入本国,同时努力拓展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在此过程中,美国作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领跑者,其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质量备受关注,与之相对比,我国高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借鉴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对于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中美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体现在教育理念及教育目标的差异上。

美国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而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重视学生的成绩和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国高校需要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实现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其次,中美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差异上。

美国高等教育师生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启迪者和榜样。

而我国高等教育师生关系仍然存在着“老师说,学生听”的传统,学生发言和学习自主性较为缺失,导致思想创新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不足。

因此,我国高校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同时倡导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角色转变的自主意识。

最后,中美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体现在教学模式及教学资源的差异上。

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在课程设置上贴近学生真实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例如在线教育、大数据分析等。

而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模式上相对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供学生选择。

因此,我国高校需要在教学模式创新和教育资源开发方面加强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学习体验和资源选择。

综上所述,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对于我国高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人才;实现师生合作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设置和在线学习选择。

中美大学教育比较的思考与启示

中美大学教育比较的思考与启示
( 二) 课程设置不 同
来, 为提 高 国家 的科研 、 教学水平 , 创建 世界 一流大 学 , 我 国派 出 了大批 学者到世 界各地 访 问 、 考察 , 学 习世界 各地 的先进经 验和方法 。笔者在大学任教 多年 , 对 国内 的大学教育体 制 、 方法都 比较熟悉 。近期 到美 国波士顿 某高校做访 问学者一 年 , 有 机会近距离观察接触美 国高 校教学 生活 , 亲 身体会两 国大学 教育存 在 的差异 , 为分 析思考 各种不 同及其造 成差 异 的深 层次原 因提供 了便 利条件 。
Uni v e r s i t y Ed uc a t i o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纸 , 没有实践 经历。对于大多数研究型 的大 学趣 的专业 、 课程 , 不少学 生
只有悻悻然读完 自己不喜欢 的专业 。
在 美国大学 , 选专业是非常 自由的 , 没有名额 限制 。
转 专业 也相对容易 , 只需要认 真填写 申请表格并 取得相 关 学 院负 责教授 的签字 ,便可 以在学 院 内 自由转换 专 业 。学院之间转换专业会相对 复杂一些 , 需要 写 申请 理 由, 有时会考虑学生的成绩 , 但门槛 不高 。
廖 菊
2 0 1 3年 3 月
Un i v e r s Ed u c a t i o n Ma r c h 2 0 1 3

中美大学教育比较的思考与启示
张学玲
( 军事交通学院
[ 摘
骆素君
柴树峰
军事物流 系, 天津 3 0 0 1 6 1 )
要】 学习了解 国外知名大学教育的特点、 方法及经验 , 可 以借鉴其先进 的模式和方法。文章 对中美两国大学在教 学管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张文英(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要:文章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进行了阐述。

首先对中美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着重分析了两国间教育体制与毕业生能力方面的差异。

文章还介绍了中美两国面向21世纪的高教改革,并进行了对比。

最后阐述了笔者得到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素质与能力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5)03-0155-03一、引言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

高等教育的蓬勃向上,并不只是简单的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而尤其在性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

国际间日益激烈的政治、经济斗争、军事竞赛,其关键往往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竞争。

从长远的观点和人的因素来看,又不能不归结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竞争。

这一内在的相互联系,尤其明显的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

因此,各国政府无不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改革。

本文主要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中美两国面向21世纪的高教改革。

二、中美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的比较11中美社会环境的对比美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社会的开放性促使美国高等学校摒弃欧洲传统大学因循守旧的教育思想,采取兼收众国之长,建立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开发性教育管理制度。

美国是最大的移民国,在文化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美国经济发达,物质生活丰富,物质观念强,注重实利,注重物质奖励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美国人崇尚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自主、拼搏、创新意识很强。

美国人富有创造性的人文精神,创新永远是美国人生活的主题。

他们追求高新技术,喜竞争。

相对于年轻的美国来说,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国,中国人有谦虚、严谨、含蓄的美德,但又有谨小慎微、墨守成规之嫌。

中国经济与技术比较落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博采众长,充实自我。

21中美传统教育观念的对比美国的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世界最好的教育。

将美国与中国的基础教育相比,人们的普遍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少悟多”。

现在中国学生被普遍认为“高分低能”。

为何?因为中国学生学得多,却不注重实践,不能学以致用。

所以把“学”“悟”相结合是很重要的。

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

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与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

比较而言,美国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

当今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Π3是美国人就是很好的例证。

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中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而美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

这一“动”一“静”之间,反映了两国教育不同的知识观。

笔者认为,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结合是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

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而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的精神。

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可卓有成效的开发和利用大脑的功能,而美国则注重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信息并扩展大脑的功能。

从开发创造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束缚,自我控制,以及因为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墨守成规。

诚然,基础好可以是创新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可以成为束缚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严谨这一品质可带来周全的思考,也2005年第3期总第131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 o.32005serial.N o.131收稿日期:2004-12-20作者简介:张文英,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可以成为跳跃性思维的大敌。

现在,美国教育界出现一种新的动向,那就是他们正在向东方国家学习,开始强调抓基础。

这一举措是针对美国创新有余但基础不足而采取的。

我国的现状与美国恰恰相反———基础有余而创新不足,因此我国教育必须以创新来弥补。

三、中美高等教育体制的对比11公立与私立学校存在差异美国的公立高等院校有一千五百多所,私立院校有一千六百多所。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都有质量很好信誉很高的大学。

美国人极少从公立私立角度来判断学校的好坏,而是从他的师资、课程及历史等情况来判断。

但很多中国人认为私立学校不可与公立学校相匹敌,他们从心底贬低或者说排斥私立学校。

在对待公立与私立学校上,中国人应该学习美国人,摒弃观念上的偏见,对私立学校做出正确的、合理的评价。

21课程和专业设置不同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本国经济制度的反映,都要为经济服务。

美国为适应社会需求,明确地把教育为经济建设的“服务”与“科研”、“教学”一起列为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

“服务”体现在课程的专业设置上,就是满足社会需求,开设社会需要的课程和专业,如新增设的学士学位有:财政学士、教学法学士、护理学士、公立学校音乐学士、卫生教育理学士、园林建筑学士、海军学士、图书馆学文学士、演讲学士、家政学学士、职业教育学士等。

在中国的高校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校中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缺少变化,没有能跟上社会的需求。

近几年来,大多数中国高校都已开始注重对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的改造和更新,以满足社会需要。

31专业课程选择不同为了适应社会,美国高校开设了许多专业和课程供学生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来选择专业或转换专业和学校。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极为多样化和灵活,这在世界高等教育中是独树一帜的。

在中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专业,但在学校里转换专业不是件容易的事,转换学校则更难。

在美国高校里,必修课目少,选修课目多。

中国大学中必修科目占绝大部分,很多学校(尤其是理工院校)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现象,选修科目较少。

41成绩考核方法不同美国学校考核学生成绩时更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忆或描述能力。

美国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尽可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

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使学习变成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在中国高校中不少教师仍采取“一言堂”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而考试中有很多内容需要死记硬背。

“异想天开”式的做法常常得不到衷心的赞赏。

这种考核方法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片面注重理论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习变成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

四、中美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比较11培养目标的相似性中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那就是培养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很高的道德修养、很强的合作意识、较高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中美均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把素质教育提高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21实际培养出的人才的差异在实际培养出的人才上,美国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强于中国大学生。

他们参加社会活动机会多,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打工。

公民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增加了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而中国大学生长期处于封闭的校园里,疏于与社会联系,对社会知之甚少,因此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部分学生需要两到三年的适应期。

五、改革措施的比较11美国的改革措施目前,美国技术与知识进步方面约占生产力提高的80%,高于欧洲发达国家。

应该说高等院校为此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美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加速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国大学的社会功能空前拓展,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美国政府决策者们掀起了新的一轮面向21世纪的高教改革活动,将普及高等教育视为国家发展目标中的重要战略举措。

美国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核心是:率先在全球实现普及高等教育,使所有年满十八岁的美国青年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美国高教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建立适应21世纪的高质量国家高等教育体系,首要的是改革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使之满足并适应未来大学改革的多种需要。

美国实行普及高等教育战略目标,提出了多项颇有新意的、并以国家大量增加教育拨款为主要特色的改革措施。

这些改革措施包括:(1)实行小班授课,因材施教。

(2)加强双语教学,使高校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与更强的适应力。

(3)提高教师素质。

在教师聘用制度上采取短期合同和有终身教职申请权两种方式。

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方面,主要采取目标管理进行教学质量监控。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把传统的媒体与现代的媒体相结合应用于教学。

651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21中国的改革措施如今,中国高等教育以素质教育为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拓宽基础知识的领域,促使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高校间的融合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合等。

据此培养出有强烈的开拓精神和自信心,具有独创性,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开拓型人才。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坚持高等教育改革。

举措之一是高等院校之间的合并。

高校合并带来的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办学效率的提高。

高校合并解决了条块分割、部门办学的体制与当前教育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不协调的问题,促使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举措之二是使高校课程设置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求。

现在许多学校课程设置多样化,文理兼容,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需要,开设了一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

举措之三是以学生为本。

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强调人才的能力培养,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

同时提出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既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

中国当今高等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这是因为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也是参与教育,体现教育价值、教育质量的主体。

六、几点启示通过以上对中美高等教育及改革措施的比较,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1宏观上的启示(1)转变宏观管理职能,建立政府和教育行政职能,并对教育事业进行宏观调控。

(2)在宏观调控的约束下,充分发挥学校在办学上的主体功能,逐步建立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机制。

(3)适应社会商品经济形式,有控制地把教育投入社会的竞争环境,发挥社会对学校的牵动作用,逐步建立教育市场机制。

21微观上的启示(1)大力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调整。

特别要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上来,以更平等的方式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改革考试方法,建立能力考核制度。

改变传统的“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传统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