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城市化政策及模式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如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5、城市化发展仍相对滞后
• 国外的经验表明,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并超前于工业化。 而在中国的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城市化始终滞后于工 业化。目前仍有扩大趋势。
6、人口形式上流动而实质上不流动
•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对劳动者和高级人 才的需求骤然大幅度增加,促使了一场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普通劳 动者和高级人才的大流动。 • 据有关统计,全国“民工潮”的人数高达 6000 万,大部分流向东南 沿海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等限制,许多人无法扎根于城市,在城里 干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到目前为止,至少有 8000 万农村人口因户籍制度成为亦工亦农的城乡两栖人口,他们的 职业虽然已经发生转变,但是没有完全实现空间上的迁移。这就是我 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人口形式上流动而实质上不流动”的情况。
1979 年以后, 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实施,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 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同时, 国家调整 了发展战略,市场化程度提高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第三产业占比和就 业人口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吸纳更多的城市人口就业提 供了保证,致使中国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到2009 年,中国城市化率达 到46. 6%。 在改革开放前, 由于存在双重制约,国家不得不硬性调整, 造成城 市化率的剧烈波动, 特别市城市化率的变化速度, 有时很高,有时又 很低。 改革开放以后,真正的突破了双重约束,城市化进程推进很快,每 年的城市化率都呈现出正增长, 1978 年以后, 中国算是进入持续城 市化阶段,而不再有大的反复。
120 120 30 30
年均递 增百分 点 0.5
0.4 0.6 1.7 1.3
英
法 美 韩 日
• 从左表 可以看出英、 美、 法 等城市化先行国家的城市化速 度大致为年均增长 0. 4~ 0. 6 个百分点,日、 韩等后发工业 化国家却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进 程。它们 发挥后发优势, 大大 节省工业化的时间, 当然也就 提高了城市化的进展速度。中 国同样也具有后发工业化国家 城市化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到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到19244个。
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其中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
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
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
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2)区域城市化道路。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
(3)建新城市。
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群城市化。
(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
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
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江西的模式选择
第 1 第 1期 3卷 20 0 8年 2月
新
余
高
专
学
报
J OURNAL O XI F NYU C L GE OL E
Vo.1 NO.1 1 3. Fe . 00 b2 式 选 择
● 4 笑 - 1
( 上饶 师 范 学 院 经济系 , 江 两 上饶 3 40 ) 30 1
摘
要 - 国 目前 的 城 市化 水 平 无 论 质 和 量 上 都 滞 后 于 工 业 化 和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 中 因此 在 未 来 一 段 时 期 内 可 能 会 经
历 一 个 高速 发 展 的 时期 。根 据 不 同 的依 据 , 内对 城 市化 发 展 模 式 有 不 同的 划 分 。 在 城 市化 发 展 模 式 的选 择 上 必 须 遵 国 循 现 实性 、 阶段 性 、 多样 化 、 持 续 性 等 基 本 的原 则 。 最后 , 江 西省 的现 实 出发 , 其 如 何 选 择 城 市化 发 展 模 式 提 出 了 可 从 对
收 稿 日期 :0 8— l 0 2 0 0 一1
割 的二 元结构 , 速农 业 的现 代 化 过 程 , 高农 民 的 加 提 素质; 而且 , 还可 以缓 解 大 中城 市 现 在 日益 突 出 的 人 口膨胀 和环 境破 坏 等压 力 。但 是 , 对 者认 为 , 反 小城 镇 不能 真 正 产 生 集 聚 效 应 和规 模 经 济 效 益 , 利 于 不 彻 底改 变城 乡 二 元 结 构 的格 局 , 略 了城 市 化 进 程 忽 中资源 的有 限 性 和 城 镇 的综 合 承 载 能 力 , 降低 了 资 源 配置 的效 率 , 是一 种成 本较 高 的城市 化模 式 。 3 中等城 市 发 展 模 式 。这 种 观 点 认 为 , . 中等 城 市是一 定 区 域 内 的经 济 中心 , 量 多 , 布 均 衡 , 数 分 是 联 系 广大 农 村 和 大 小 城 市 的 桥 梁 , 着 承上 启 下 的 起 纽 带作 用 。 而 且 , 中等 城 市 既 克 服 了大 城 市 的 环 境 污染 、 交通 拥 挤 、 搭 乱 建 、 安 恶 化 等 “ 市 病 ” 乱 治 城 和 小城 镇 的遍地 开 花 、 间 集 聚效 益 差 等 “ 村 病 ” 空 农 弊 端, 又兼 有二 者 的优点 。 4 协 调 发 展 模 式 。这 种 观 点 认 为 , 国 的 城 市 . 中 化发 展 道路 , 没有 必要 局 限 在 大 小 之争 , 种 规模 的 各 城 市承 担着不 同的功 能 , 同时 又各 有 优势 , 们 之 间 它 是优 势 互 补 而 不 是 互 相 替 代 的 关 系 。 因此 , 能 片 不 面 强调 某 一 方 面 重 要 而 否 定 其 他 类 型 城 市 的作 用 , 城 市化 发展 道路 应 是 大 中小 并 举 , 量 和 质 量并 重 , 数 职 能等 级 协 调 , 有 助 于 加 速 我 国 的 城 市 化 进 程 。 才 这种模 式 突 破 了 以前 大 、 、 之 争 , 得 到 了 越 来 中 小 也 越多人的认 同。当然 , 竟 如何 才能 真正 实现 大 、 究 中 、 城市 的协 调发 展 , 并 不 是 一个 容 易解 决 的 问 小 却
城市群治理与模式选择
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乡公共设施对接联网, 尽早实现村栉 重 硬化公路和公共交 建立城乡统一
务体系 , 为更多的农民
我们要实施 中小城镇倾斜发展战略 , 就是要在
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途径 中主要在四个方面发力 :
一
在接受技 自 {后向城镑 移 、 l J 糌 I I 翳专 实现转岗转业创造条
公共设施建设转变 。
乡—体化发展中突出 “ 规划也是生产力”作用。 具体 措施是 :统一编制市域布局规 划、城乡产业发展规
划、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用地规划 , 进—步优化城 乡
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 , 实现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 现 代文明向农村延伸 ;积极建设城镇型新农村 ,抓好
“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 ,推进农村社区化 ;加
发展 中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 我国各类城 市群应 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既需要中央层面的宏观指 导, 也要发挥 每个城市群的积极性 ,探索并创新 出
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 同事务的诸 多方式的总和 ,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 同的利益得 以调和并 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 这既包括迫
的矛盾。 由于受历史的和现实的 、 主观的和客观的等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往我们在处理城 乡居民关系
上, 还普遍存在着重市民轻农民的现象 , 乡居民地 城 位不平等 , 待遇差距大 , 矛盾比较突出, 如城乡间不
城 市群 治理 与模 式选 择
■ 汪 阳 红
随着 我国城 市化 进程 的加快 ,城 市群迅速 成 长, 由此带来的城 市群治理议题正成为众多城市群
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 以及农村耕地的不断减少, 农 村劳动力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 出。二是城乡
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一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目的 , 这是 目前城市化研究 方面 的不足之 处 。
二、 生态 可持 续 发 展 视 角 下 的我 国城 市 化 模 式 选择 分析
镇能更好地满足农 业剩余 劳动力低成 本转移 的需 要。这一观点可参见 叶克林 《 以小城镇为主体 的 论
鉴》 提供 的数据表明, 17 从 98年到 20 09年我国的城
市化率从 1 .%上升到 4 .% , 国城市化年均增 79 66 我 长率为 09 % 。按照 目前的发展趋势推算 , .2 未来 3 0
年, 我国城市人 口比例将达到 7% , 0 城市人 口 将从 目 前 的6亿多人上 升到 1 0亿人。快 速发展的我 国城
见不一 , 分别提出了重点发展 中等城市 、 大城市和超 大城市、 小城镇等不 同主张 。这一争论是学界关 J 于这个 问题分 歧的再现。从 2 0世 纪 8 0年代起 , 关 于中国城市化 发展模式 , 学界就有不同的主张。具 体来说 , 在我国城市化模式选择问题上 , 学界主要有
以下 几种 观点 :
圾处理、 环境污染等。其三 , 中国国情 的考虑主要 对 侧重于农村人 口众多、 城市化水平较低 、 经济、 技术水
平落后 , 而对生态环境的国情考虑不足。其 四, 侧重 于政府 主导 , 重 于规 划 、 计 、 理 。因此 , 述 关 侧 设 管 上 于城市化模式 的主张 , 尽管都有一定的依据和合理
标时 , 有关学者在 我国城市化模式 的选择问题 上意 [ 收稿 日期]0 1 0 — 2 2 1 ~ 6 0
[ 基金项目]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 目( 1 K 0 6 1B S0 ) [ 作者简介] 韦廷柒(97 ) 男, 15 一 , 广西柳江人 , 广西工学院社会科 学部主任 , 教授 ; 潘保兴(96 ) 男, 16 一 , 广 西隆安人 , 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 。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趋势。
城市化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对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一些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
一、城市化的背景和意义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集中和资源的集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城市化还有助于推动国家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化对城市发展模式的要求1. 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
因此,城市发展模式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2. 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产业结构往往会发生变化,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推动城市发展。
发展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创新型企业,可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3. 公平与包容性:城市化需要保证公平与包容性,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城市化带来的机会和福利。
此外,应该关注城市贫困问题,提供适当的社会保障政策,减少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
三、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1. 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以工业为基础,以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特征。
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能够带来较快的增长,但也容易出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模式将城市规划与自然保护相结合,推动城市建设向生态友好型发展。
例如,丹麦的哥本哈根以及新加坡都是引人注目的生态城市。
3. 人文城市发展模式:人文城市发展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文化建设。
这种模式强调城市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文化价值,通过保护历史遗产和文化传承来提升城市吸引力。
例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法国的巴黎都是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四、结论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挑战与模式选择
。
中 贵 省 党 学 01 ( 3 期) 共 州 委 校 报21_总1 2 2
思 理 双 刊 想 论 月
新 时期城镇化建设 的机遇 、 战与模 式选择 挑
● 刘 涛
( 郑州 市社会 科学院 河南 郑 州 4 0 1 ) 5 0 5
摘
要: 城镇 化建设 被赋 予 了时代 的重任 , 为破 解“ 成 三农 ” 问题 的可选道 路 , 当前各 地 区正在积极 探 索城
买房 , 在距 离 县城较 近 的大 中城 市务 工或 者经 商 。 相
新 时期 , 镇化 具 备 了时代 赋 予 的机 遇 与条 件 , 城 在 将城 镇 化道路 与 中国农 村发 展连 接 起来 时 ,我 们 多 会把 关 注点放 在 农村 人 口的转移 、社会 保 障等 显
以确 保国家 的粮食 安全 问题 。
让 城 镇化 成为 推进城 乡一 体化 建设 、破 除城 乡二 元
结构 的主导 力量 。
一
、
代 际替换 与城镇 化建 设的选 择
三十年 前 。费孝 通看到 了农 村 工业 化进 程加 快 对 城乡 格局 的 影 响 . 并据 此 提 出 了 “ 城镇 ” 小 的相 关 理论 构想 。小 城镇不 仅 可以带 动周 边农 村经 济 的发
第一 , 新生 代农 民工 的价值 观 与生 存 理 念转 换 。 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权 利 意识 觉 醒 .要 求更 高 的工 资与
三 、 镇化 建设 中存在 的 问题 与挑 战 城
保 障性 待遇 , 再 为沿 海地 区低 劣 的工 作 付 出劳 力 。 不
与 之相 比 .更愿 意 在 内地一 般城 市 选择 较 为 体 面而 有保 障 的工 作 。 当前 城 市 “ 用工 荒 ” 出现 是 这一 逻 的 辑 的最好 的体 现 。很 多 农 民工会 在 家 乡附 近 的县 城
我国郊区城市化模式探讨
房短缺、 贫富悬殊、 环境污染等问题非常严重。 因此, 拉美的城 市化被称为“ 过度城市化” 。
设应该避免接续老城“ 摊大饼” 式扩张, 在尽量保留现有田园 1土地资源限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A ) 9 年生产 地貌基础上 , 、 F 0l。 9 按大都市理念改造建设小城镇和居 民点 , 建设点 年罄统计。 在全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 l 个国家里。 0 中国人均 式新城区, 形成与母城合理布局的城市区片。 在各城市区片之 占有耕地 Q3m , l 占世界平均数的 4. 18 年 一 9 年 l h 6 % 96 4 15 0 9
破产并丧失发展 空间后 , 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新的生存机会 。
( ) 一 田因城市— 人居环境城市化
l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 嘱 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 9
导致城市“ 病态” 发展, 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足、 人口拥挤、 住
念, 设计出城乡相间、 工农共生、 天人和谐的田园城市。 他的田 园城市理念 , 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 2 。 大影响, 形威城市设计的主流趋势。 我国城市郊区地貌形态一般是田、 水等景观围绕城、 林、 镇、 村居民点, 是建设田园城市的理想地区。郊区新城区的建
低生活保障金 , 农民变市 民的社会保障成本近 5 万元 。 另据中 科 院可持 续发展组研 究 , 每进入 城市 一个人 , 需要支 付“ 人 个
世界城市化的三种发展道路 成本”4 万元 , 1S . “ 公共成本” l万元。如果加上城建费用 、 l5 c 社 世 界各固城 市化道路各 不相 同, 概括起采可 以分成 会事业费用, 这个数字就更大了, 对农民和公共财政都是比较
五六十年代,曰 本政府为工业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基金, 在工业建设用地、 工业区的准备、 工业用水和交通设施的建设
大都市圈——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均、 同时进行的, 而是靠几个点实现的。中国要走集约化城市发展道路 , 需要资源和人 口的
集 中。 因此 , 中国城市 发展 的基本 特征 应该 是大都市 圈 。
另外 , 大都市圈这一新的热点 是与大背景联系在起 的。一是中国加入 wr , o 面对着更 强大的国际竞争 , 这产生了一个区域问经济整合来面对 国际竞争的现实需求 ; 第二, 我国现 在进入供大于求 、 通货紧缩的特殊环境 , 市场竞争在加剧 , 需要错位竞争和差别化竞争 , 其产
按 以上标准 , 中国目前称得上“ 大都市圈( ” 带)的地区只有三个 。他们分别是京津唐、 长
三角 和珠三 角 。
二、 中国为什 么要发 展大都 市 圈 从 国际 经验 、 内问题来 看 , 国 中国 内外 矛盾 的汇集焦点 是必须 实施 城市化 。从 国际背景
来看 , 中国这样的大 国肯定是要依靠 内生增 长。中国 1 万亿的产值 , 国际市场就拖不动了。 美国进 出口占 G P 到 1%, D不 5 而中国现在处于过渡期 , 进出 口占 G P比例超过 5 %。同 D 0
一
、
何 为大都市 圈
自法 国学 者戈特 曼 15 97年提 出“ 大都市 圈 ( )概念 以来 , 都市 圈 已成 为衡 量 一个 国 带 ” 大 家或 地 区社会经 济发 展水平 的重要 标 志。戈 氏认 为 , 大都 市 圈形 成 的基 本条 件和标 准有 五 : 1区域 内有 比较 密集 的城 市 ;. 相 当多 的大 城市 形成 各 自的都市 区 , . 2有 核心城 市与 都市 区外
时, 国际 经济增 长在 衰退 , 欧盟 和北美 经济 区域化 以后把 市场 内部化 了 , 国对 国际市 场 的 中
需求也将减少。中国必须依靠内生增长。而从国内现状来说 得依 托城市 化 。 也 从经 济增长 的基本 特 征 来说 , 济增 长 总是 “ 经 中心— —外 围” 构 , 过 程 往 往 不 是平 结 其
关于分析比较中国三种城市化路径
分析比较中国三种城市化路径一、关于城市化城市化的学术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
如何来理解城市化概念,不同的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做出了回答。
人口学关注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地理学则强调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扩大;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的转化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
前苏联学者斯捷潘年科的观点是一方面要从生产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生产活动的集中过程、交往密切的过程来理解城市化;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化。
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过程,这种规模扩大包括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两个方面,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迅速向周围的扩张渗透。
从实质上来看,城市化是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从城市化的的概念出发,我们将城市化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城市化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化的研究既要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二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点,其产生、扩大的过程都将被视为城市化;三是城市的面积扩大与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城市文明的扩散和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将被视为城市化的重要过程;四是城镇作为小城市模型,城镇化也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据此,我们将对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即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以及乡村工业化型进行比较研究。
二、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比较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路径或模式的研究非常多,在城市化道路方面也向来就有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
小城镇论者认为,中国应该走小城镇发展之路,实现农民职业、身份的转换,这种发展道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保持原有的地缘关系,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而大城市论则认为小城镇道路忽视了大城市发展的规模效益。
当然,也有比较折中的观点则主张中等城市论或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
论我国城市化模式的战略选择
小 ,满足于 低层 次的城市 化 。第二 ,这种模 式忽 17 年 召开的第三 次全国城市会议 制定 了“ 98 控制大城市 规 是 “ 富即安 ” 使城 模, 多搞 小城镇 ” 的城市 发展方 针 1 8 年 国务 院批 准 了 全 略 了城市化进程 中资源 的有 限性和城镇 的综合承 载能力, 90
大多走 的是一 条以工业化 带动城市化 , :在工业化 的带动下 小城镇 在 为 中国的城市 化 、 代化做 出 了巨大贡献 的 同时, 即 现 也 农村人 口迅速 向城市聚焦。 这—过程保障 了城市对产业劳动力 的 带来 了一 系列严 重的 、阻碍 城市化 进程 和经济 发展 的 问题 。 需求, 促进 了城市, 特别是大城 市快速发展 。 同时又由于人 口规 “ 小城镇 化模 式 ”的主 要功绩 :第一 ,有 利于 加快农 村富 模 的迅速 扩大, 往往 出现 “ 城市 病” 问题 。 中国 的城市化模 式在 余 劳动力 的转移 ;第 二, 利于解决 城乡分割 的二元结 构 ;第 有 实际上主要采取 了以小城镇为主的模式 。 从建 国后 中国城市化几 三, 利于加速 农业 的现代 化过程 ;第 四, 利于增加 农 民收 有 有
十年 的实践来看 , 虽然各种模 式都有所 发展 , 但从 总体上说 , 还 入 ;第五 ,有 利于 提高农 民的素质 等 等。
是 以小城镇为主 。 这可以从中央 的文件和制定 的政策得出上述结
论。
“ 城镇 化模式 ”的主要 弊端 :第一 ,这种 模式不 利于彻 小 底改 变城 乡二 元结构 的格局 , 利于 把 “ 市化进行 到底 ” 而 不 城 ,
造成 了中国“ 以小 城镇为 主的城市化模式 ” 。
对 以小城镇为 主的城 市化模式的理论反思
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道路的选择之我见
代 芳宇
( 中南民族 大学, 湖北 武汉 4 0 7) 3 04 【 摘 要】指 出了中国特 色城市化战略道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并提 出了相应 的对策。
【 关键 词 】城 市化 ; 市化 问题 ; 市化 战略 城 城
一
、
中国城 市 化 进程 中面 临 的主 要 问题
不公、 责任不清、 法制欠缺、 有效性不高等局面 , 朝体系完整、 制 理方式 , 中国城市过去和现在一直实行 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 。 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 度健全 、 我 公平共享的方向发展。在城 市管理方面, 要切实转变管 此外是城市管理制度。中国长期以来未能建立起高效 的城 制,改革这种管理体制使之 受到来 自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制
19  ̄ 20 我 国城 市人 口年 均增 长 率 (% 4 ) 显 低 于 90 06 3~ % 明
一
功 能 , 先 发 展 围绕 大 中城 市 的小 城 市 。 优
2 .根据城市 区域的不同状况科 学合理的选择战略道路
新 型 城 市 化道 路 是 以新 的 发 展理 念 对 城 市 化 进程 、速 度 、
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也低于中低收入 国家的平均水平。
低
水平、 市场化程度在 东、 西部地区和南、 中、 北方之 间的差异, 各 合。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建立 在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基础之上
3 .城市 的规模不 足、 基础设施水平和城市资 源利用率较 区域在城市化发展 目标 与模 式选择上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 结 中国的现实情况表 明规模较大的城市 ,生产效 率比较 高,
,
首 先 是 户籍 管理 制 度 。现 行 的 二元 制 户 籍管 理 制度 人 为 地 管理 体 制 和 暂 住 登 记 制 度 ,逐 步 实现 城 乡 统 一 的 户 籍 管 理 机 造 成 城 乡之 间 的 对 立 , 不适 应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为 、 制 ; 已 成 其二, 创造新的劳动就业机制, 改变 岗位不足和矫 治就业不 延缓 城 市 化进 程 的 重要 因素 。 平 等 , 大发 展 第 三 产 业 , 范 流 动 人 口的劳 动 力 市场 , 护 劳 加 规 维 其 次 是就 业制 度 。 一 , 估 了 失业 率 , 符 合 中 国的 实 际 动 者 的 合 法权 益 ; 第 低 不 其三 , 调 流 动人 口 、 市 农 民工 与 市 民 的 关 协 城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模式选择
收 稿 日期 : 2 01 3 — 0 3 — 2 3
作者简介 : 陈丽莉( 1 9 8 9 一 ) , 女, 河南 濮 阳人 , 河 南 师 范 大 学社 会 事 业 学 院 马克 思 主 义 理 论 专业 在 读 硕 士研 究 生 。
J u n . 2 01 3
中国城 市化 进 程 中的模 式选 择
陈 丽 莉
( 河南 师范大 学 社会 事业 学 院 , 河南 新 乡 4 5 3 0 0 0 )
摘 要: “ 城镇化” 是 产 生在 “ 城 市化 ” 之 后 的一 个 带 有 中 国特 色的 术语 , 二 者联 系密切 , 但 不 能等 同。 工 业 革命 以后 , 世 界城 市 化
第2 6卷 第 3 期
2 0 1 3年 6月
濮 阳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P u y a n g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Vo1 . 2 6 No. 3
提 出 的带有 中 国特 色 的概念 ,形成 于 2 0世纪 8 0年
“ 学 术 界一 般 将 城市 人 口占总 人 口的 比重达 到
1 0 %作 为 城 市 化 的起 点 .以此 来 衡 量 ,我 国是 白 1 9 4 9年 以后 才进入 城 市化 的起 步 阶段 的 , 和新 中国 成 立 的时 间 大 体 一致 .其 时城 市 人 口 占总人 口的
迅 速 推进 。 十 一届 三 中全 会 的 召 开 , 确 立 了 改革 开 放 的伟 大 决策 , 中 国 的城 市化 进入 了加 速 发展 时期 。 1 9 9 6年 , 我 国城 市 化 水 平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本文将从城市化背景、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一、城市化背景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
在我国,城市化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从此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在不断加速。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市人口已经超过8亿。
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表明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城市化进程不均衡、城市资源紧张、城市环境污染等。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提高城市化质量,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
首先,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改革包括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
通过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改革,可以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保障城市建设的质量,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产业结构调整是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
第三,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把农民工转变为城市居民,为他们提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通过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融合,解决城市人口问题。
最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指改革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制度,实现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利用。
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城市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涉及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
我国城乡一体化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主要模式建国初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概在10%左右,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城市化水平在建国后的二十年左右都发展缓慢。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我国有城镇人口1.72亿,1989年为2.95亿,1997年为3.69亿,到2002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0212亿,城市数量达660个。
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06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5.7%。
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从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开始了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上海的“城乡统筹规划”模式、浙江及长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以及成都市“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它们的发展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广东省沿海,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厦门、中山、佛山、东莞等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在探索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中,总结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十条标准,即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工业经济化、基础设施配套化、交通通讯网络化、市场经营商品化、文明卫生标准化、群众生活小康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行政管理法规化、环境净化、美化。
珠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品农业阶段:珠江三角洲的商品农业化起步早。
目前农业商品率达到80%以上,农业劳动生产率达7500元/人左右,土地生产率达2200元/亩以上。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总体而言,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进程中走出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第二阶段是农村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我国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问题及政策选择
我国城市群的协调发展:问题及政策选择摘要:进入21世纪,城市群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大大小小的城市群相继建立,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相继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群的健康发展。
从宏观层面分析,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根源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制度和城镇管理体制。
从这些方面入手,寻找破解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难题,将成为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城市群;非协调发展问题;政策选择中国城市群的真正形成与发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历经30年的发展历程。
从国家层面正式提出“城市群”这一发展战略,开始于“十一五”期间。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城市群作为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中的主导推动力量;并且这一时期,我国已形成三个梯次的城市群空间体系格局。
“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将逐步建设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两横三纵”的空间网络体系;同时提出“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以及“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1]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
这些政策都充分表明,在未来几十年,城市群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形态,也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题形态。
从目前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来看,各种各样的问题相继出现,如“行政区经济”问题、土地开发利用及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城市群的产业协调问题和空间体系问题等等。
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群协调发展能否实现,更进一步地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能否有效推进。
因此,在现阶段对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将会对我国现阶段城市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宏观层面存在的城市群非协调发展问题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式,其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城市化进程的加深,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城市群是未来我国城市化主导模式的必然选择
市, 依托一定 的 自然环境 条件 , 以一个 或两个 超 大或 特大 城市作 3 现 阶段 我 国城市 化进 程 的特征 自2 0世纪 9 0年代 中期 以来 , 我 国城市 化发展 阶段进入 了快 国际经验 , 当城 市化水平超 过 5 0 %, 就意 味着整 个社 会经济 结构 达性 , 以及高度发 达 的信 息 网络 , 发生 与发展 着城 市个 体之 间 的 速推进时期 , 到2 0 1 1 年年末 , 我 国城市化 率首次超 过 5 0 % 。根据 城市 群理论的形成 源于 增长极 理论 、 城 市 体系 理论 、 地 域分 将发生重 大 的变 化 。由此 可知 , 当前 我 国正处 于 城 市化 的 转型 我 国的城市化快速 推进是建 立在增 长导 向 工理论及 区位 选择 理论 等。增长 极理 论认 为首先 通 过社会 经济 期 。在过去一个时期 ,
条件 , 提 出城市群 是未来我国城市化主导模式 的必 然选 择。
关 键词 : 城 市群 , 城市化 , 发展阶段 , 主导模式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9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1 城 市 群 的概念 及 理论渊 源
最初 对城市群 的相关研究源 于西方城 市化较早 的发达 国家 , 我 国对城 市群 的研 究是 在 国外 研究 的基 础 上进行 的 。尽 管 目前
第3 9卷 第 3 4期 2 0 1 3年 1 2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I E CTURE
V0 1 . 39 No. 3 4
De c . 2 0 1 3
论我国城市化模式的战略选择
多地少, 资源相对不l 在当前应该走资源节约型的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 足,
[ 关键词]城 市化 ; 市化模 式; 城 多元城 市化模 式 [ 中圈分类号]F 9 . 2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 0  ̄88 (0 6 1 —0 6 一O 0 7 4 7 2 0 )2 O 1 4
[ 收稿 日期]2 0 —1 - 3 06 0 0
第一 , 城市 化 是城 市 人 口 比重不 断 提 高 的 过程 。 主要表现为大量 的农 村 人 口进 入 城市 , 市人 口在 总 城
人 口中 比重 逐 步 提 高 。
第二 , 城市化是 产业 结构 逐 步转 变 的过 程。主 要 表现为 以前从 事传统低效 的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转 向从
维普资讯
j 01 l 02 c 6 霄2.
经理与践 济论实
论我 国城 市化模 式的战略 选择
李 庄
( 中共 中 央 党校 . 京 1 0 9 ) 北 00 1
[ 摘 要]新 中国成 立以来 , 国城 市化走的是 一条 以“ 我 小城镇 ” 为主 的道路 , 这主 要是 由我 国城 乡分割 的二 元
师A.S r , 1 6 e& 在 8 7年提 出 , 但从 世界经济 的历史 看 ,
城 市化进程: 在工业革命开 始时就 已经启 动 。
.
的提高 , 居民生活方 式 的改变 以及 城市 在 国 民经 济 中 的作用的强化 等 内容 , l 这 一 定义 强 调 了城 市化 , ( [ 引起的社会后续效应 。
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
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城市化包括人口的城市化和土地的城市化,我们通常所讲的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的城市化,即人口在城市迅速集中的现象。
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
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成为一个各种因素互动的历史进程。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
城市化的发展又进一步导致农业与工业相对分离,并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从而引发社会的整体经济形态、产业结构、贸易模式、生活方式乃至于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发生巨大变迁。
在当今世界,人口的城市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4%,由于农村人与资源的矛盾非常突出,加之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量减少农村人口。
这既是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更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关乎整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全局。
因此,总结和反思我国的城镇化历史过程,对于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城镇化的艰难历程与教训我国的城镇化走过的是一条复杂曲折的道路。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由于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
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
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
但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城镇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中国城市化途径的选择
的 二 元城 镇 化 道 路 。关 于 中 国应 该 选 择 什 么 样 的 城 市 化 途 径 , 论 仍 然 在 继 续 ,但 争 是 越 来 越 多 的 学 者 都 成 为 城 市 化 道 路 的 “ 元论 ” 多 。例 如 , 裕 民认 为 大 城 市 要 发 叶 展 与 控 制 并 重 , 城 镇 要 以集 中 为 主 ,要 小 上规 模 ; 勇 和杨 伟 民的 观 点 相 似 , 张 走 刘 主 多样 化 的城 市 化 道 路 ;崔 援 民和 刘 金 霞 则 认 为 , 当 将 集 中性 与 分 散 型 的城 镇 化 道 应 路 相 结 合 , 行 区域 性 城 市 化 发展 战 略 。 实
一
一
的约 束 下 ,中 国 的城 市 和 乡村 渐 渐地 形 成 了 不 同 的管 理 体 系 。而 城 乡 居 民 的差 距 也 越来 越 大 。这 种 由于 经 济 体 制 遗 留 下 的 旨 在 更 好 地 进 行 城 乡分 治 的制 度 已经严 重 地 制约 了我 国农村人 口向城市的流动。 2 、区域之间的城市化 水平差异较大。 据 调 查 2 0 年 东 、中 、西 部 城市 化水 平 分 06 别为 5 .6 、4 .4 和 3 .7 。地 区 4 % 0 % 5 % 之 间城 市 化 水 平 的差 距 折 射 出 的 经济 发 展 水平 的差 距 。东 部 基 本 上 完 成 了城 市 化 的 进 程 。而 中国 未 来 城 市 化 的 重点 是 在 中部 和西部 。 3 城 市 间 的 产 业 雷 同 比较 严 重 , 乏 、 缺 基 于 各 自区 位 优 势上 的 特 点 。城 市 之 问 的 产 业 雷 同 已经成 为普 遍 现 象 。城 市 在 发 展 的 过 程 中 不是 基 于 经 济 因素 ,而 是 政 治 因 素 。 产 业 雷 同导 致 了 城 市 间 的 过 度 竞 争 , 而没有 自己的 比较优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城市化政策及模式选择一、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1.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论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城市、城市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
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于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同时还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
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1.2其他西方经济学家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论述韦伯认为城市的聚集性能创造出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构成了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经济学家保罗·贝洛克从经济总量增长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钱纳里从人均GNP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库兹涅茨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化之间的数量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动力因素。
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从城市增长方面指出了城市化的倾向。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等理论模型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动力。
(如下三个图,表示是三个产业对城市化的作用)图1:农业剩余贡献机理结构图图2:工业化与城市化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图图三: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图二、城市化规律2.1城市化阶段性规律英国学者范登堡对英国等国的城市化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城市化是阶段性发展的。
他将城市化划分为三个阶段:(1)城市化;(2)市郊化;( 3)逆城市化与内域的分散。
第一阶段是典型的城市化阶段,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数量增加迅速,社会经济活动明显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
集中性是该阶段的最重要的特征。
第二阶段是指城市性质的外延和扩散阶段。
城市的经济活动和性质向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延伸,重点是城市质量的提高。
分散性是该阶段的重要特征。
第三阶段是指居民和厂商离开市中心,选择自然性质充分的地区居住和生活,从而使市中心衰败下去的一种趋势。
图四:城市化“S”型曲线2.2聚集与扩散机制城市与区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对于区域经济运动来说,城市,样是中心城市的功能十分重要,它对区域妙运动规模、运动节奏等运动状态关系极大。
中心城市的功能强弱是以经济力量为基础,(但又不等同于经济力量),它是在聚集一扩散一再聚集—再扩散的链式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的。
图4:城市人口密度与市中心距离之间的关系图三、我国应采取的城市化政策3.1推进中国城镇化必须确立并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涉及到不同等级城镇的地位、功能、相互关系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等根本性问题。
在不同等级城镇的关系问题上,我国理论界先后提出过五种不同观点,目前国家倡导的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并把小城镇放在非常突出地位,这将导致两个方面的偏差:一是违背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中大城市优先发展并带动城市群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趋势,将遏制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影响城镇化的质量。
二是由于大多数小城镇缺乏完善的交通运输、能源供给、信息传输等网络体系,企业的投资成本会大大提高,因而小城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都较差,想依靠小城镇来解决数亿农民的转移问题是不现实的。
小城镇应该发展,但必须择优。
基于上述认识,推进中国城镇化应确立并实施两大战略:1.城市群发展战略要以城市群建设为重点,以城市群带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第一,要发挥现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强大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次中心城市、卫星城镇的发展,推进城市群建设。
第二,以扩容为重点,积极鼓励中等城市发展,为特大城市设置保护带,并培育其逐步成长为大城市。
第三,小城市和小城镇应确立依托大城市加快自身发展的战略。
要注意对大城市辐射的承接,避免在专业分工上与大城市的雷同,走特色发展之路,与大城市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关系。
2.产业带动战略城镇化必须依托于城镇二、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如果没有二、三产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居民涌进城镇势必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扩大城镇就业空间,要在继续发展好第二产业的同时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己达到80%以上,而在我国的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明显偏低。
在总量不足的同时,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金融、保险、通讯、房地产、信息服务和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挖掘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
3.2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应采取正确的策略1.在工业化进程中采取合理的技术选择策略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正由粗放型加速向集约型转变,靠科技、管理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越来越大,这就产生了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的现象。
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效益不佳甚至破产,导致职工下岗分流,也进一步加大了城镇的就业压力。
对一个国家来说,大型企业主要承担工业体系、综合技术水平、技术研发、国际竞争力等任务,而中小型企业则主要应发挥解决就业、稳定社会、促进竞争活力的作用。
中国未来10年每年需要提供1000万个就业机会,只有在坚持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重视发展以资本和技术为依托的大型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大中小企业并举,才能使中国既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优势,又能扩大吸收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容量,使国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失业率,使社会成员安居乐业,促进城镇化进程。
2.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并进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不断加速,以年均0.93%的增速发展,至2008年末己达到45.7%但要实现数亿农民向城镇的转移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实践中如果我们仅仅注重城镇的发展而忽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城乡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只有两手抓,协调并进,才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目标。
3.3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大量关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仍属于城镇化严重滞后的国家。
在制约城镇化进程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因素是主要障碍,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一)户籍制度创新:建立以人口迁徙自由为最终目标的户籍管理制度自1958年开始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把国民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两大极不平等的社会群体,成为农民进城的一个难以逾越的坎。
近些年来这种分割体制虽然有所松动,但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农民进城仍受到许多限制,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担心一旦户籍制度彻底放开,大量农民涌进城市会加重“城市病”,带来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共资源紧缺、失业率上升等问题。
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人口从乡村流向城镇或从城镇流向乡村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流动后收入和生活状况能否得到改善的预期以及由此所需承担风险的理性判断,如果一个农民进了城,在城市找不到固定居所和稳定的生活来源,最终还是要回去的,近些年部分进城农民要求将城镇户口迁回农村的“反城镇化”现象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人口迁徙既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人口在利益驱动下对劳动和生活空间进行选择的结果,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口自由迁徙制度。
(二)农地流转制度创新:建立规范的多级市场体系在城乡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二、三产业就业。
短距离流动的农民通常采取兼业形式;而当他们作跨地区、跨省流动时,其承包的农地通常交给父母兄弟照料,由于缺乏中介组织和农地流转市场,亲朋、乡邻之间的农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转包费常常难以兑现,转包期限也随时变动,导致许多纠纷。
这既不利于对原承包者利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农地向优势经营主体的集中,迫切需要建立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
一要培育中介组织。
二是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评估体系。
三是要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创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3.4社会保障制度创新: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要好一点,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尚远未真正建立和健全。
保障体系的残缺使进城农民存在后顾之忧,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关键方面:1.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农地不仅是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其最后的保障。
要坚决制止在征占农地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再剥夺。
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一是在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中对农民的补偿、安置费过低。
二是用于商业开发性项目的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低买高卖获得的巨额差价收入的绝大部分被归入地方财政,只有少部分用于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和安置,这在全国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实质上构成了对农民利益的巨大损害。
农民作为弱势的一方缺乏参与权和话语权,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表达,无论补偿安置费高低,农民通常只能被动的接受,导致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的深刻矛盾,为社会稳定埋下巨大隐患。
这是违背我党执政为民理念的,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完善针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进城农民工参加各类保险的比例较低,既有用工单位的原因,也有农民工自身参保意识不强的原因。
为此,一要加强对用工单位执行劳动法状况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者给予重罚,确保用人单位依法不符合正义的价值需求,该种法律拟制就不应当存在。
也就是说,在充分考虑效益价值的基础上,立法上的法律拟制只有在符合罪刑法定、罪刑均衡、平等适用原则的情况下才是正当的;司法上的法律拟制只有有利被告的出罪法律拟制和易罪法律拟制才是正当的。
四、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4.1组织管理模式的妥协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如何协调市场与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学者们对政府主导的城市化与市场主导的城市化展开了讨论。
一些学者认为,在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模式下,政府缺乏必要的调控和干预,其后果必然是“城市病”和“农村病”并存;而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而进行的,既可以避免“城市病”,又可以避免“农村病”。
而一些学者则对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之一,也造成了当前城市化较高的社会总成本,中国城市化应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化。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既肯定市场在城市化过程中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肯定政府的调控作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模式应当是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