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利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利率(重点章节)
第一节利率及其决定
一、利率及其种类
(一)利率的涵义
利息从表面上看是货币受让者借贷资金而付出的成本,(考点)从实质上讲却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来源于社会财富的增值部分,体现的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最终表现为社会收益的一般形态。
(考点)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借贷期间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按照计算利息的时间,可将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与月利率及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公式如下:
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考点)(计算时注意年、月和日利率之间的换算)
(二)利率的种类
1、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按借贷协议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不变的利率。它是借贷双方为便于匡算成本与收益,而通常不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按借贷协议在一定时期可以变动的利率。它是借贷双方为了保护各自利益,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可以调整的利率。
2、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信用有长短期之分,因而长期信用使用的利率就是长期利率,短期信用使用的利率便是短期利率。一般而言,长期利率要高于短期利率,但当收益曲线为负时,情况就有所不同。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考点)
名义利率是指政府官方制定或银行公布的利率,是包含信用风险与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名义利率扣除物价变动率后的利率。它是在没有通货膨胀风险前提下,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相对稳定时的利率。实际利率较名义利率更能观察借款方的资金成本。
(考点)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二、利率的结构(分为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到期期限相同的债权工具但利率却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到期期限相同的债权工具利率不同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流动性(Liquidity)和所得税因素。
债务人无法依约付息或归还本金的风险称为违约风险,它影响着债权工具的利率。各种债权工具都存在着违约风险,(考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最低,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相对较高;信用等级较高的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比普通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要小。一般来说,债券违
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各种债券工具由于交易费用、偿还期限、是否可转换等方面的不同,变现所需要的时间或成本不同,流动性也就不同。(考点)一般的,国债的流动性强于公司债券,期限较长的债券,流动性差。流动性差的债权工具,风险相对较大,利率定得就高一些,债券流动性越强,其利率越低。
所得税也是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重要因素。在同等条件下,具有免税特征的债券利率要低。(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考点)债券的期限和收益率在某一既定时间存在的关系就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表示这种关系的曲线通常称为收益曲线。利率期限结构主要讨论金融产品到期时的收益与到期期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变化。
同样
(考点)收益率曲线的三种特征:不同期限的债券,其利率经常朝同方向变动。利率水平较低时,收益率曲线经常呈现正斜率;利率水平较高时,收益率曲线经常出现负斜率。收益率曲线通常为正斜率。
收益曲线的表现形态有:(1)正常的收益曲线(上升曲线),即常态曲线,指有价证券期限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的曲线;(2)颠倒的收益曲线(下降曲线),指有价证券期限与利率呈负相关关系的曲线。
收益曲线是指那些期限不同、却有着相同流动性、税率结构与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的利率曲线。金融资产收益曲线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即期限不同的有价证券,其利率变动具有相同特征。曲线的这些特征将通过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予以解释。(记住三个理论,理解其含义(考点))
1、纯预期理论
纯预期理论把当前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作为决定当前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该理论认为,市场因素使任何期限长期债券的收益率等于当前短期债券收益率与当前预期的超过到期的长期债券收益率的未来短期债券收益率的几何平均。如果买卖债券的交易成本为零,而且上
述假设成立,那么投资者购买长期债券并持有到期进行长期投资时,获得的收益与同样时期内购买短期债券并滚动操作获得的收益相同。
2、分隔市场理论
分隔市场理论认为不同期限债券间的替代性极差,可贷资金供给方(贷款人)和需求方(借款人)对特定期限有极强的偏好。这种低替代性,使任何期限的收益率仅由该期限债券的供求因素决定,很少受到其他期限债券的影响。资金从一种期限的债券向另一种具有较高利率期限的债券的流动几乎不可能。根据该理论,公司及财政部的债券管理决策对收益曲线形状有重要影响。如果当前的企业和政府主要发行长期债券,那么收益曲线要相对陡些;如果当前主要发行短期债券,那么短期收益率将高于长期收益率。
3、期限偏好理论
该理论假设借款人和贷款人对特定期限都有很强的偏好。但是,如果不符合机构偏好的期限赚取的预期额外回报变大时,实际上它们将修正原来偏好的期限。期限偏好理论是以实际概念为基础的,即经济主体和机构为预期的额外收益而承担额外风险。在接受分隔市场理论和纯预期理论部分主张的同时,也剔除两者的极端观点,较近似地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三、利率决定理论(记住三个理论,理解其含义(考点))
(一)古典利率理论
这一理论也称真实利率理论,它建立在萨伊法则和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之上,认为工资和价格的自由伸缩可以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在充分就业的所得水准下,储蓄与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这种理论认定,社会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利率水平,使经济体系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种单一利率不受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
(考点)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就是资金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利率越高,储蓄量越多,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另一方面,利率越低,投资越大,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当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会下降;当储蓄小于投资时,利率会上升。
该理论的隐含假定是,当实体经济部门的储蓄等于投资时,整个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因此,该理论属于“纯实物分析”的框架。
(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Ms)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因此,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一条垂线。
(考点)货币需求(L)则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其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