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工智能为医疗创新.专题展望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0月
正文目录
1. 前言:从互联网医疗升级到医疗人工智能 (4)
2. 临界点已至,医疗人工智能站上风口 (5)
2.1. 技术:已走出实验室,商业化加速落地 (5)
2.2. 资本:一级市场持续火爆,巨头加速布局 (8)
2.3. 产业环境:供需不平衡仍将延续,消费升级产生新的付费方 (9)
2.3.1. 供需总量分析:供给不平衡仍将延续 (9)
2.3.2. 供需结构分析:分级诊疗趋势下,基层面临智能化升级的强需求 (11)
2.3.3. 付费方:消费者有望成为智能医疗服务的重要付费方 (11)
2.4. 政策:需“持证”上岗,收费政策尚未明晰 (12)
2.5. 商业前景:技术赋能是当下,医疗服务是未来 (12)
3. 医疗影像: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第一站 (13)
3.1. 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的应用场景 (13)
3.2. 市场机遇:医疗影像是千亿级的市场 (15)
3.3. 技术实现路径和竞争壁垒分析 (19)
3.4. 二级市场参与医疗影像+人工智能产业的路径 (20)
4. 智能辅助诊断:现代医学皇冠上的明珠 (20)
4.1. 技术实现路径:打造“医疗大脑”的5个步骤 (20)
4.2. 竞争壁垒分析:医疗数据规模&数据结构化技术 (22)
4.3. 商业化路径: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面临的三个定位选择 (24)
4.3.1. to B or to C? (24)
4.3.2. to B领域:选择基层、专科还是大三甲? (26)
4.3.3. 常见病or垂直病种? (27)
4.4. 二级市场参与智能辅助诊疗产业的路径 (27)
4.4.1. 路径一:发挥通道优势,联合技术方共同推广 (27)
4.4.2. 路径二:补齐数据结构化能力,自研医疗大脑 (29)
5. 精准医疗:AI+基因组学解读生命大数据 (30)
6. 投资建议与主要公司分析 (34)
6.1. 思创医惠:IBM沃森中国战略合作伙伴,打造自主医疗AI技术 (35)
6.2.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龙头开辟新战场,医疗AI业务快速崛起 (36)
6.3. 东软集团:人工智能有望成为医疗业务二次腾飞的助推器 (36)
6.4. 万东医疗:战略合作阿里健康,打造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平台 (37)
7. 风险提示 (37)
图目录
图1:从边缘革命到战场中心 (4)
图2:医疗人工智能时代的投资逻辑变化 (5)
图3:现代医学是数据驱动的学科 (6)
图4:医疗人工智能发展史大事件整理 (7)
图5:医疗人工智能创业在2014、2015年开始激增 (8)
图6:医疗人工智能融资已经超过180亿 (8)
图7:医疗供需严重不平衡 (10)
图8:国内人口以及60岁以上人口的统计,单位(万) (10)
图9:分级诊疗流程 (11)
图10:AI+医疗影像产品认证流程 (12)
图11:未来医疗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 (13)
图12: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领域的应用场景 (14)
图13:病理科医生的供需缺口 (16)
图14:放射科医生的供需缺口 (16)
图15:乳腺癌淋巴转移数字病理切片诊断准确率比赛 (18)
图16:医疗影像市场 (18)
图17:“机器看片”的技术原理 (19)
图18: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产业链 (20)
图19:打造医疗大脑的流程 (21)
图20:医疗知识图谱的简单示意 (22)
图21:临床数据结构化的流程图 (23)
图22:Babylon的APP界面(对话由患者与机器完成) (25)
图23:IBM沃森“看病”流程 (26)
图24:医疗信息化公司与核心技术公司合作是较好的选择 (28)
图25:医疗信息化公司与核心技术公司合作是较好的选择 (29)
图26:数据流的视角下的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划分 (29)
图27:基因组数据解读分析的核心就是找到基因组和表 (31)
图28:基因预测疾病风险的经典案例 (31)
图29:基因检测产业链 (32)
图30:2001-2016年平均每兆数据量基因测序成本 (33)
图31:2001-2016年基因测序成本 (33)
表目录
表1:医疗影像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人类水平”的案例 (7)
表2:国内巨头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概览 (9)
表3:医疗影像在众多病种的应用,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临床诊断工具 (14)
表4:医疗数据结构化的三种路径 (24)
表5: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市场定位 (27)
表6:医疗+人工智能股票池 (34)
1. 前言:从互联网医疗升级到医疗人工智能
从2014年互联网医疗崛起至今,我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医疗产业技术渗透周期,享受过牛市的甜蜜期,也体会过商业模式迟迟未能兑现所带来的阵痛。看当下,以春雨医生、微医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继续在政策的夹缝中艰难摸索商业模式;传统的医疗IT 厂商们仍然埋头做着医院、政府的项目。当颠覆医疗的口号慢慢平息,医疗健康产业似乎重新归于平静之时,新一轮人工智能的风暴开始向医疗产业袭来,我们观察到医疗这个号称最难被颠覆的产业,正在出现新的变化。
1)影响范围升级:从边缘到中心
互联网医疗到医疗人工智能,是对医疗行业从表层到实质、从边缘到中心的全面升级。医疗是一个人力、智力密集型行业,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严重失调是我国医改面临的根本问题。为了变革升级产业,解决看病难的问题。1.0 时期的互联网医疗,大部分商家都将自身定位为平台,强调平台的连接属性、放大互联网的流量优势。典型的商业模式就是轻问诊平台,以挂号为切入口,希望通过更高效的链接患者和医生,提升医疗服务的资源配臵效率。
2.0时期,互联网医疗平台尝试通过开通互联网医院、或者到线下开诊所的形式来提供医疗服务,从增加医疗服务供给的角度去变革产业,但受限于人力的瓶颈,变革仍然是有限度的。到了医疗人工智能时期,AI对医疗的渗透有望大幅变革医疗服务的成本和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服务资源的供给瓶颈,彻底改善看病难的问题。
图1:从边缘革命到战场中心
2)产业布局思维升级:从“圈人”到圈“数据”医疗人工智能创造了全新的医疗服务供给,医疗投资回归技术驱动路径。总结过去几年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热潮,人是商家争夺的核心要素,技术暂处于边缘辅助角色,技术和人力两个生产要素的抉择中,资本更偏好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