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以下措施i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3、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 dB。

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4、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A.30分贝; B.50分贝; C.90分贝; D.110分贝.5、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或体息,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中的无效的是: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 B.用棉花塞住自己的双耳;C.用棉毯挂在分隔的墙壁上; D.请邻居歌唱时放低音量.6、如图1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隔板,安装这些隔板的目的是:A.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 减少车辆噪声污染;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7、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公路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C、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D、关闭所有的电源.8、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9、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在嘈杂的车间,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10、在以下措施中,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11、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是A、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B、在公路与住宅区之间设置屏障C、植树种草绿化D、繁华路段禁止汽车鸣喇叭12、以下措施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会议室内安置音响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13、下图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14、在市区高架路的一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塑料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 减少强光对驾驶员的干扰。

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2、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A、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大飞虫;B、视野中出现了一只小飞虫;C、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大黑点;D、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3、周末,小明和同学们到郊外采集昆虫和植物,准备制作标本。

在采集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些小昆虫进行观察,你认为他们要带以下哪种光学仪器比较合适?()A、望远镜;B、放大镜;C、显微镜;D、投影仪。

4、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成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

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

5、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6、.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B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C .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D .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7、(10·丽水)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8、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9、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l0×C.目镜5×;物镜40× D.目镜l0×;物镜40×10、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401-5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401-5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401-5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 kg/m3)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2.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图),运行速度可达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3.小强做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实验时,先配制了半杯浓盐水并将鸡蛋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直至如图乙所示。

在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B.盐水的密度变小C.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逐渐变小D.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力逐渐变大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撞击地面时,乙球的最大形变大于甲球B.抛出时刻,甲球的机械能大于乙球C.反弹后,甲球到达的最大高度大于乙球D.两球在到达地面瞬间的最大速度相同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B.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因为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大,所以木块第1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D.刚开始未拉动木块,是因为拉力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6.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

初中物理磁场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磁场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磁场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1.A.A.若相互排斥,两个物体都不是磁体B.若相互吸引,只有一个是磁体C.若相互吸引,两个物体都是磁体D.若相互排斥,两个物体都是磁体3.如图所示,磁铁吸引住两根铁钉的一端,那么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A、互相吸引如甲图B、互相排斥如乙图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丙图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如图所示,用条形磁铁N端,在一根铁棒上从左向右沿同一方向磨擦几次,铁棒具有磁性的情况是()A.铁棒左端为N极B.铁棒右端为N极C.无法确定铁棒某端的极性D.铁棒无磁性5.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磁场的两极就是地球的南北极B.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称为地磁场C.指南针能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D.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6.关于磁感线的概念,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确实存在的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C.磁感线是一种假想的曲线,在磁体外都是从N极到S极D.磁针N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7.(2015•江西模拟)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只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8.在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B.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C.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D.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9.下图中,正确的是图()A.B.C.D.10.下列现象中,哪些现象证明钢棒具有磁性()A.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N极,互相吸引B.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S极,互相吸引C.将钢棒与另一钢棒靠近,互相吸引D.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N极,互相排斥二、填空题11.(2015•成都中考)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实质就是一个小磁针,它有N、S两极,使用时指南的那端是极。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 2008年8月将在我国的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以你在体育课中的经验估计,奥运会百米赛跑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应该在:A、lm/s左右;B、2m/s左右; c、 4 m/s左右; D、10 m/s左右2、运动会上某运动员百米赛的成绩为10秒。

市内公交车正以30千米/时的速度运行,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正以20米/秒的速度奔跑,则这三者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为:A、公交车、运动员、羚羊;B、羚羊、运动员、公交车;C、运动员、羚羊、公交车;D、公交车、羚羊、运动员.3、纵贯我县境内的沿海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中,已知我县南北长约30公里,那么请你估计一下,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一辆普通轿车正常行驶经过我县境内所需时间约为:A、10分钟;B、20分钟;C、40分钟;D、60分钟.4、 2008年5月31日,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在纽约锐步田径大奖赛上创造了9秒72的最新100m世界纪录,他在100m决赛时的最快速度大约为A. l0cm/sB. 10dm/sC. l0m/sD. 10km/s5、某同学骑自行车在平直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内通过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内的速度是()A. B. C. D.6、 .通常一个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A.10 m/sB.2 m/sC.60 km/hD.340 m/s7、一个物体平均在1分钟内走了66米,则该物体是:A.步行的人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C.蚂蚁D.普通列车8、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A. 汽车、羚羊、运动员B. 羚羊、汽车、运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D. 运动员、羚羊、汽车9、《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10、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路程---时间的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在10s内运动10mC.乙物体在10s内运动10m D.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11、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 B.甲丁C.乙丙 D.丙丁12、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 B.甲丁C.乙丙 D.丙丁1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a)和(b)所示。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含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含解析)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其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的是()A.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B.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C.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D.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2.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3.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选择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4.有关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细心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也会产生误差B.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避免误差的产生D.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误差可小些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去测量长度,可消除误差9.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观察时由于视线与尺面不垂直而产生的错误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产生的错误10.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能减小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错误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心率是指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在用停表测量心跳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鹏同学的方法是:每次测1分钟心跳次数,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小天同学的方法是:连续测量3分钟,然后求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从减小误差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做法更好并说明原因:.12.在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时存在着误差;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错误,那么,对于测量的误差和错误不可避免的是,测量错误是由于造成的.13.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小东发现:由于对测量数据要进行估读,测量数据会有误差,对于这种误差,老师告诉同学可以通过减小误差,但是这种方法必须是对物体进行的.14.测量过程中,误差是避免的,错误是避免的(填“不可”或“可”),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到的数据分别是5.79cm,5.76cm,5.78cm,5.59cm、则错误的数据是.15.任何测量结果都是由数值和组成,为减小测量中的误差,可以通过对同一事物采取多次测量取的方法.1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它不等同于错误,无论使用何种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测量方法,它总是,只能想办法,而不能绝对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的方法来减小误差.17.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避免的,错误是避免的.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认真细心的遵守操作规则,能错误,误差,但不能消除.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18.某同学用刻度尺三次测量乒乓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3.98cm,3.98cm和4.00cm,那么这个乒乓球的直径是cm.19.测量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和,任何待测物理量的测量结果都应该由和两部分组成.20.小明测一物体的长度,为了减小误差,应采取的方法,若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2.88cm、2.89cm、2.86cm则物体的长度为.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其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的是()A.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B.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C.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D.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什么,一是为了求平均值,提高精度,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根据题意探究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就需要将多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解答:解:A、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是为了探究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找到普遍规律;故A错误;B、在“测量未知阻值的电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采用多次测量电流和电压值,用分别求出的灯泡的电阻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提高精度;故B正确;C、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是为了探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找到普遍规律;故C错误;D、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是为了探究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关系,找到普遍规律;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属于常见的考题.2.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避免性.解答:解:A、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量时产生的,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故A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的不可避免性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3.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选择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解答:解: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A、B、C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4.有关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2)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解答:解:A、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所以A正确;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B错误;C、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所以C错误;D、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估测不准造成的误差,所以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细心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也会产生误差B.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避免误差的产生D.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误差可小些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就是误差,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解答:解: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细心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也会产生误差,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误差不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误差的了解,误差是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注意它与错误的区别.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解答:解:错误不是误差,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而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可以避免,而只能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来减小误.故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和联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避免性.解答: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为了减小误差,符合题意;B、误差和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不符合题意;C、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符合题意;D、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的不可避免性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去测量长度,可消除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解答:解:A、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可以的,故B错误;C、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C正确;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误差与错误在产生原因上,及是否能避免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充分认识二者的不同.9.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观察时由于视线与尺面不垂直而产生的错误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产生的错误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总是存在的.②减小误差的方法.解答:解:一般情况下,减小误差的方法是: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0.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能减小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错误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①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②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解答:解:A、误差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因此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可以更小,故本选项正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与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无关,故B错误;C、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不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无关,故C错误;D、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故D错误.故选A.点评:要掌握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差.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心率是指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在用停表测量心跳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启动和停止时的反应时间.小鹏同学的方法是:每次测1分钟心跳次数,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小天同学的方法是:连续测量3分钟,然后求1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从减小误差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做法更好并说明原因:小天,减小因启动和停止时产生的测量误差 .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解答:解: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在用停表测量心跳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启动和停止时的反应时间;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估读时造成的偏差,因此从减小误差的角度看小天的做法更好,这样减小因启动和停止时产生的测量误差.故答案为:启动和停止时的反应时间;小天,减小因启动和停止时产生的测量误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小误差的方法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2.在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时存在着误差;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错误,那么,对于测量的误差和错误不可避免的是误差,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解答:解: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故答案为:误差;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错误与误差的区别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3.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小东发现:由于对测量数据要进行估读,测量数据会有误差,对于这种误差,老师告诉同学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是这种方法必须是对同一个物体进行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绝对不能消除的.解答:解: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是种方法必须是对同一个物体进行的.故答案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同一个.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提高测量的精确度.14.测量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避免的(填“不可”或“可”),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到的数据分别是5.79cm,5.76cm,5.78cm,5.59cm、则错误的数据是5.59cm.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将4个数据进行比较,哪个偏差较大,哪个就是错误的;解答:解: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不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使用的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越小,但不能避免;5.59cm与5.79cm,5.76cm,5.78cm这三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所以其中错误的数据是5.59cm.故答案为:不可;可;5.59cm.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数值,剩余的取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15.任何测量结果都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为减小测量中的误差,可以通过对同一事物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应该包括数值和单位两部分;(2)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错误不是误差.解答:解:(1)记录测量结果在数值后必须写出所用的单位,任何测量结果都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2)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可以通过对同一事物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故答案为:单位;平均值.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测量结果的记录以及减小误差方法的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它不等同于错误,无论使用何种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测量方法,它总是存在,只能想办法减小,而不能绝对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的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解答:解:在测量的时候,测得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只能办法减小,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故答案为:误差;存在;减小;平均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及其减小误差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7.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不能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认真细心的遵守操作规则,能避免错误,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和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解答:解: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所以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答案为:不能;可以;避免;减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错误与误差的区别的认识和了解,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是一道基础题.18.某同学用刻度尺三次测量乒乓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3.98cm,3.98cm和4.00cm,那么这个乒乓球的直径是3.99 cm.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在计算到比测量值多一位数字后再四舍五入,即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解答:解: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测量值会更接近真实值,物体的长度是:L=≈3.99cm;故答案为:3.99.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比较简单,学生一般不会出错.19.测量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任何待测物理量的测量结果都应该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常规题型.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测量有初步的了解,测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科技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解答:解:测量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任何待测物理量的测量结果都应该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故分别填: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数值;单位.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测量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采取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20.小明测一物体的长度,为了减小误差,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若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2.88cm、2.89cm、2.86cm则物体的长度为2.88cm.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专项难题质量专项训练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专项难题质量专项训练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专项难题质量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即两个物体各自朝对方的方向运动。

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 B.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C.0﹣4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2.如图所示是测量长度的一些工具,关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制作课桌的过程中,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木板长度,这样做更精确些B.毫米刻度尺比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精确度要高些C.我们在测量时应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D.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要比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精确度高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B.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球做变速运动D.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4:54.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路面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乙车比甲车速度快B.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C.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D.甲、乙两辆汽车3s后相距10m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为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6.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 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 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坐标纸移动的速度是 2.5cm/s,如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小博同学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0.5cm. 由此可知A.此人的心率约为 75 次/分B.此人的心率约为 125 次/分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1s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60s7.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瞬时速度相等8.已知每根铁路钢轨长25m,若45s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为30次,则火车的速度是()A.60km/h B.62km/h C.58km/h D.无法确定9.学校操场的跑道周长为200m,甲、乙两人从同一点同时出发沿同方向在跑道上绕行,他们的速度v甲=4m/s、v乙=3m/s,当他们在同一地点再次相遇时,乙跑的路程至少为()A.300m B.700m C.600m D.800m10.一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前2s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在这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11.甲、乙两同学在t=0开始从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方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变化t的规律如图所示。

物理选择题初中训练100题

物理选择题初中训练100题

物理选择题初中训练100题1.把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罩中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为止。

这个实验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音在玻璃钟罩里发生了反射D.声波被玻璃钟罩罩住了2.“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3.12月14日,由开县文联、奉节县文联联合举办的“美丽夔门·金色开州”音乐会在开县举子广场举行,在音乐会上,领奏的钢琴声“暴烈如咆哮的深海”,而轻声伴奏的器乐声“轻柔如冬日阳光”。

在音乐会上,领奏的钢琴声“暴烈如咆哮的深海”,而轻声伴奏的器乐声“轻柔如冬日阳光”。

此处“暴烈”、“轻柔”主要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传播速度4.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 .“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5.下列四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在起大风暴的罗布泊沙漠里 B .在潜水员敖游的海底 C .在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顶 D .在宇航员漫步的太空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7.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8.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B.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C.平静的水而映出桥的“倒影”;D.太阳光下.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图所示的光路图中符合折射规律的是:4、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5、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的界面上,图1中给出的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有:A太阳光在大气中的传播路径是弯曲的??B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C潜在水中的人,看见岸边的树木变高了D在影院的各个座位上都能看见影幕上的图像7、图中所示各光路图能反映光从玻璃射入空气中的是:8、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是9、小明在仔细观察了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0、?如图1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 处射出一束激光能照射到鱼的身上,则激光应对哪一点射出()A.B上方B.B点C.B下方D.左方或右方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B.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用放大镜看地图12、《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13、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如右图所示。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长度的测量(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长度的测量(含解析)

长度的测量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2.有五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8.52cm,18.51cm,18.80cm,18.49cm,18.50cm,你认为下列数据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18.564cmB.18.56cmC.18.505cmD.18.51cm3.下列的测量和估测,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测最一支铅笔的长度0.1712m选用的是最小分度值为lcm的刻度尺B.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dmD.小华说话的声音频率是16Hz4.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长度,记录如下:10.5cm,10.6cm,10.8cm,11.2cm,10.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A.10.6cmB.10.63cmC.10.7cmD.10.74cm5.发育正常的小雷身高约1.7m,为了准确测量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 A.量程0~2m,分度值1cm B.量程0~10m,分度值1dmC.量程0~1m,分度值1cmD.量程0~15cm,分度值1mm6.下图所示的测量中,数据记录正确的是()7.某同学用拉得很紧的软皮尺去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得的结果会()A.偏大B.偏小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D.无影响8.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38mm.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于()A.288mmB.150mmC.138mmD.12mm9.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的是()A.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200B.测乒乓球的直径时,直接测量就可以了C.测量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D.测数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10010.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甲读数比乙准确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读出如图中各实验仪器的示数:(1)金属条的长度 cm,(2)电压表示数 V;(3)弹簧测力计示数 N.12.2015年1月,“蛟龙”号在印度洋深海处打捞上来一未知生物,该生物A处的宽度为cm.打捞上来的过程中,该生物受到的海水压强(变小/不变/变大),会对其生命活力产生影响.13.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1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cm.15.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cm;图B中,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的存在;图C中,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图D中,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间存在力.16.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2)温度计的读数为℃(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17.(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 cm;(2)图2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3)图3中,电能表的示数为kW•h.18.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19.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20.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边长如图所示,则物体长为 cm.柳州到南宁距离大约250km,动车开通后,如果按动车设计的速度200km/h行驶,从柳州到南宁需 h.长度的测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L==≈2.36cm.故选A.点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2.有五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8.52cm,18.51cm,18.80cm,18.49cm,18.50cm,你认为下列数据最接近真实值的是()A.18.564cmB.18.56cmC.18.505cmD.18.51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在计算到比测量值多一位数字后再四舍五入,即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2)把测量中的错误数据去掉.解答:解:由测量结果可知测量数据18.80cm是错误数据,应去掉;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物理课本的宽度最接近的真实值是:≈18.51cm.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比较简单.3.下列的测量和估测,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测最一支铅笔的长度0.1712m选用的是最小分度值为lcm的刻度尺B.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dmD.小华说话的声音频率是16Hz考点:长度的测量;长度的估测;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声现象;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2)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用此刻度尺测量的铅笔长度是0.1712m,数据的倒数第二位1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分度值是1mm,故A不正确;B、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5μm左右,故B正确;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2.5dm左右,故C不正确;D、人的发声频率在65Hz﹣1100Hz之间,不可能发出频率是16Hz的次声波,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4.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长度,记录如下:10.5cm,10.6cm,10.8cm,11.2cm,10.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A.10.6cmB.10.63cmC.10.7cmD.10.74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将5个数据进行比较,哪个偏差较大,哪个就是错误的,去掉偏差较大的,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算出结果,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解答:解:由测量结果知:测量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每个测量值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可以不相同,但11.2cm中,个位上的“1”与其它数值的个位的数字不相同,所以此测量值是错误的,应该排除在测量结果之外.物体的长度为L=≈10.6cm.故选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在实际测量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5.发育正常的小雷身高约1.7m,为了准确测量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 A.量程0~2m,分度值1cm B.量程0~10m,分度值1dmC.量程0~1m,分度值1cmD.量程0~15cm,分度值1m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首先根据对测量对象长度的了解确定合适的量程,然后确定尽可能小的分度值.解答:解:已知小雷身高约1.7m,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与身高差不多,所以选择的刻度尺的量程应该是0~2m或0~10m;比较知,量程0~2m,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的精确程度更高一些,测量误差较小.故选A.点评: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测量的要求有关系.6.下图所示的测量中,数据记录正确的是()考点: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电流表的读数方法.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③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要明确标尺的分度值.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④读取电流表示数时,首先要明确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对刻线相垂直.解答:解:由图知:A、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1.6cm和1.7cm中间,估读为1.6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65cm.此选项错误;B、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4”后3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6N.此选项错误;C、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为m=100g+5g+2g=107g.此选项正确;D、电流表选择的是0~3A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1A,此时的示数为1.6A.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7.某同学用拉得很紧的软皮尺去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得的结果会()A.偏大B.偏小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D.无影响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方法.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软尺被拉的太紧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解答:解:用拉的太紧的软尺测量物体长度,软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故选B.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软尺被拉紧后,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8.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38mm.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于()A.288mmB.150mmC.138mmD.12m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降雪量的计算方法,估算出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才更符合降雪量的计算要求.结合题干中的数据可做出判断.解答:解:因为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刚降下的雪非常松软,里面的空隙较大,踏实后,雪坑的深度为138mm,说明踏实后雪的实际高度为150mm﹣138mm=12mm,此时,雪的密度更接近水的密度,故这场大雪的降雪量约为12mm.故选D.点评:降雪量的计算是我们所接触的一个较新的计算方法,其中用到了与密度相关的知识,只有当雪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时,其高度才更符合降雪量的定义.9.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的是()A.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200B.测乒乓球的直径时,直接测量就可以了C.测量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D.测数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100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的了解:(1)测多算少法: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如测量纸的厚度.(2)变曲为直法:长度的测量时,要求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在实际测量中,有些长度并非直线,可以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即可,如测量地图上铁路或河流的长度等.(3)卡测法:对于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如圆柱体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解答:解:A、200页同样的纸,实际上是100张纸,因此一张纸的厚度等于200页纸的厚度除以100.故A错误.B、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故B错误.C、测量铁路线长度时,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故C错误.D、综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如何将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便于直接测量的长度.10.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甲读数比乙准确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测量结果我们就可以看出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小的说明精确程度高.解答:解:①甲测得的结果是6.50dm,最后的一个0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5,表示5c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m,最后一个8也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4,表示4cm,所以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A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②由于测量总是存在误差,在误差范围内,两人的测量结果都是正确的,所以C是错误的.③分度值越小,表示精确程度越高,甲乙的分度值一样,所以甲乙的准确程度一样,所以D 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有关长度测量的知识,这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注意.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读出如图中各实验仪器的示数:(1)金属条的长度 2.80 cm,(2)电压表示数 0.6 V;(3)弹簧测力计示数 2.4 N.考点: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读取电压表示数时,首先要明确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对刻线相垂直;(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金属条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8cm对齐,估读为4.80cm,所以金属条的长度为L=4.80cm﹣2.00cm=2.80cm;(2)电流表选择的是0~3V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1V,此时的示数为0.6V;(3)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5N,所以其量程为0~5N;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后2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故答案为:(1)2.80;(2)0.6;(3)2.4.点评: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12.2015年1月,“蛟龙”号在印度洋深海处打捞上来一未知生物,该生物A处的宽度为3.20 cm.打捞上来的过程中,该生物受到的海水压强变小(变小/不变/变大),会对其生命活力产生影响.考点:长度的测量;压强大小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4.20cm,物体长度为4.20cm﹣1.00cm=3.20cm.(2)未知生物从深海处打捞上来的过程中,深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海水压强将变小.故答案为:3.20;变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以及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13.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2.50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 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0.1cm;(2)末端刻度值为6.50cm,物体长度为6.50cm﹣4.00cm=2.50cm.故答案为:2.50; 0.1.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1.35 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答:解:①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②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0.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1.35cm,物体的长度L=1.35cm.故答案为:B;1.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忘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5.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2.55 cm;图B中,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大气压的存在;图C中,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图D中,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长度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存在;声音的产生;分子间的作用力.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②塑料吸盘是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④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①图A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5cm和2.6cm中间,估读为2.5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5cm;②图B中,使用塑料吸盘时,先挤走里边的空气,使其内部近似真空,气体压强非常小,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就把它压在了光滑的墙面上;③图C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轻质小球,小球被弹开,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便于观察.④图D中,把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答案为:2.55;大气压;振动;引.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大气压的应用、声音的产生以及分子动理论,是一道综合性题目.16.几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2.65 cm(2)温度计的读数为﹣4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4 N.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在3.6cm和3.7cm中间,估读为3.6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65cm﹣1.00cm=2.65cm;(2)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4℃;(3)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5N,所以其量程为0~5N;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3”后2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故答案为:(1)2.65;(2)﹣4;(3)3.4.点评:物理学中的测量工具非常多,它们的读数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与要求,学习中把握要求、分清不同、细心读数,这是我们学习物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17.(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 2.50 cm;(2)图2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2 N;(3)图3中,电能表的示数为 2015.6 kW•h.考点: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3)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最后一位示数是小数位,其单位是kW•h,由图示电能表可读出其示数.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0cm.(2)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5N,所以其量程为0~5N;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1”后1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0.2N=1.2N.(3)根据电能表的读数方法,读图可知,此电能表的读数为2015.6kW•h.故答案为:(1)2.50;(2)1.2;(3)2015.6.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18.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故答案为:米;刻度尺.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9.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3.10 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4.1cm对齐,估读为4.1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4.10cm ﹣1.00cm=3.10cm.故答案为:3.10.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20.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边长如图所示,则物体长为 2.00 cm.柳州到南宁距离大约250km,动车开通后,如果按动车设计的速度200km/h行驶,从柳州到南宁需 1.25 h.考点:长度的测量;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2)知道路程和速度,根据v=变形求出时间.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0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00cm.(2)根据v=可得,柳州站到南宁站的时间:t===1.25h.故答案为:2.00;1.25.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本题同时考查了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物理《温度》专项练习选择60题(有答案)ok

初中物理《温度》专项练习选择60题(有答案)ok

物理---温度专项练习选择60题(有答案)1.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不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B.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3℃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2.如图所示是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某地区某天天气预报情况.下列有关该天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温差是8℃B.全天气温都是4℃C.这天最低气温是﹣8℃D.全天气温都是﹣4℃3.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C.人的正常体温D.蒙山县城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4.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5.关于0℃的水与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比冰冷B.冰比水冷C.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6.小王和小李去看医生,医生先测出小王体温38.2℃,后测出小李体温38.5℃,没有甩就将体温计放到旁边,小王才学温度计,趁医生询问小李时直接将体温计放到腋下测自己的体温,他测出来的自己的体温是()A.38.2℃B.38.5℃C.76.7℃D.都有可能7.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8℃的是()A.B.C.D.8.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15℃;把它插入1标准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如果将它插入某种液体数为35℃,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17℃B.25℃C.32℃D.37℃9.如图,用温度计测水温做法正确的是()A.B.C.D.10.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前都要使温度计内液柱回到0℃B.只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就能读数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面相平D.任何温度计都不能离开待测物读数11.南极最低气温达﹣89.2℃,参考下表资料,要测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液体熔点(℃)酒精﹣117煤油﹣30水银﹣38.8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都可以12.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 .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13.某人用一只没甩过的示数为37.8℃的体温计,给另一位同学测体温,测得这位同学的体温有可能是()A.37.9℃B.37.6℃C.37.7℃D.37.5℃14.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用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B.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C.如果没有酒精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D.常用的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都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5.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103cmB.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70℃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3m/sD.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1.5m16.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建湖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0℃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比较舒适的洗澡水的温度为45℃D.建湖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17.以下温度最接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18.一支温度计刻有100个均匀的小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30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80格,则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A.0℃~100℃B.﹣30℃~120℃C.﹣60℃~140℃D.﹣20℃~105℃1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18℃B.20℃C.22℃D.26℃20.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伽利略设计的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管中液面将()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确定21.某温度计的示数为“﹣10℃”,正确的读法应是()A.零下10度B.零下10摄氏度 C.摄氏零下10度 D.零下摄氏10度22.温度计甲在空气中,温度计乙在密封的酒精瓶中,温度计丙在敞开的酒精瓶中,先发现他们的示数均是25°C,其中,有一个温度计不准确,由此可知()A.甲的刻度不准确B.乙的刻度不准确C.丙的刻度不准确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如图正确的是()A.①和④B.②和⑤C.③和⑥D.都正确2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的“热”字,是指热量B.今天天气真热的“热”字,是指温度C.热功当量的“热”字,是指热能D.热传递的“热”字,是指温度差25.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玻璃管内径细一些B.玻璃管内径粗一些C.玻璃泡容积小一些D.以上都不正确26.在飞船的实验室里,仍然能够使用的仪器是()A.密度计B.酒精温度计C.天平D.水银气压计27.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将乙插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插在开口装有酒精的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都指示20℃,那么()A.甲不准确B.乙不准确C.丙不准确D.都不准确28.体温计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未用到的物理知识是()A.液体热涨冷缩的性质B.惯性C.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D.水银比热容较小29.一个未刻度的温度计固定在刻度尺上,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面对刻度尺的5.40厘米处,将它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水银柱面对准15.40厘米处,当它的水银柱面对准7.80厘米处时,它所示的温度应当是()A.13.2°C B.24°C C.76°C D.78°C30.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短不同之异B.体温计内有一特细的弯曲处,普通温度计没有C.使用体温计需用力甩动,把液柱用到35℃以下,一般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观察示数,一般温度计不能离被测物体31.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各种物质均可用来制成温度计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大,而管径要小D.使用温度计不能超过量程32.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有部分浸入液体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后在读数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3.医生在测量病人体温时,要先给体温计消毒,下列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蘸了酒精的棉花球擦B.用自来水冲洗C.在沸水中煮D.在酒精灯火焰上烧34.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是35.5℃,所测量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其原因不可能是()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B.没有及时读数C.体温计与人体接触时间不够长D.体温计显示的是腋下温度35.某人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出的温度为()A.36.5℃B.39.5℃C.42℃D.以上三种温度都有可能36.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气温可达﹣40℃.常用来制作温度计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甲苯等.在寒冷地区使用的寒暑表所选用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个?()(水银的熔点是﹣38.8℃,酒精的熔点是﹣117.3℃,甲苯的熔点是﹣95℃)A.选用水银、酒精、甲苯都可以B.不能选水银,而酒精、甲苯都可以C.只能选水银,而酒精、甲苯都不行D.选择哪种液体应考虑凝固点,本题提供的是熔点表,因而无法选择37.陈园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东芳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38.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A.用自来水冲洗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C.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D.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39.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40.下表是l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信息,能做测温物质在我国各个地区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 ﹣39 ﹣117 ﹣114沸点/℃100 357 78 35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41.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和40℃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36℃和40℃B.40℃和40℃C.39℃和40℃D.39℃和39℃42.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9℃,40℃C.38℃,40℃D.39℃,39℃43.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一定是39.5℃B.三人体温都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5℃44.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A.凝固点较低B.凝固点较高C.沸点较低D.沸点较高45.冬天乌苏里江的气温达到﹣50℃时,河面结冰,但冰面下水却在流动,冰面下冰与水接触的温度为()A.﹣50℃B.低于0℃C.高于0℃D.等于0℃46.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6℃;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4℃.若用它来测50℃的水示数为()A.55℃B.47℃C.50℃D.66℃47.一只刻度均匀但刻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0℃;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那么,将它放在真实温度为25℃的温水中,它的示数为()A.22.5℃B.28.5℃C.27℃D.21℃48.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水银一样多,但直玻璃管的内径不同,经检验都是优等产品,现将它们同时竖直插入一杯热水中,则()A.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长度相同,因此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C.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D.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当然也较小49.小迪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少量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明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A.不应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B.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C.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而不应斜视50.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沸水温度选用水银温度计C.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秒表D.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51.拿着扇子对着一支干燥的温度计扇风,温度计的示数()A.下降B.不变C.升高D.先下降,后上升52.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上标出的单位一般是摄氏度B.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的温度C.不同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一般不同D.测开水的温度用体温计肯定要比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的结果要准确一些53.根据表格内有关数据信息,小明作出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银钨固态氢钢熔点(℃)﹣39 1064 1083 3410 ﹣259 1515A.﹣260℃时,氢是液体B.电灯泡的灯丝是钨制成的,因为钨熔点高C.纯金掉在钢水里不会熔化D.南极最低温度为﹣89.2℃,可在该地使用水银温度计54.在寒冷的北方,池塘冰面上的空气温度为﹣10℃,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恰好为0℃的是()A.冰层下表面B.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C.冰层上表面D.冰层下面所有的水55.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A.27℃B.30℃C.32℃D.37℃56.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摄氏温标把冰的温度规定为0℃C.摄氏温标把水蒸汽的温度定为100℃D.体温计也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57.根据表1提供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固态酒精﹣117固态水银﹣39冰0铜1083钢1515A.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测量南极气温应选择酒精温度计B.通过表1可知常温下水银是液态的C.钢块掉入铜水中会熔化D.酒精在﹣121℃是固态58.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甚至接触容器底部B.温度计插入后,迅速地将其取出,然后读数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以上说法都不对59.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错误的说法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B.测量前应先估测待测物体的温度,以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C.读数时应该让温度计离开待测物体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60.使用常用温度计,为了防止管内液体膨胀时胀破玻璃管,必须注意()A.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B.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C.温度计的长度D.温度计玻璃泡的大小参考答案:1.A、人体正常体温是37℃.此选项符合实际;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使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应选择外焰部分,因为外焰处燃烧最充分,温度在800℃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冬季最低温度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要低得多.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D2.A、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4℃﹣(﹣4℃)=8℃,故A正确;B、全天气温是变化的,故B错误;C、最低气温是﹣4℃,故C错误;D、全天气温是变化的,故D错误;故选A3.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不合题意.B、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3℃~25℃,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体温应在37℃,不合题意.D、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约为40℃左右,不合题意.故选B4.A、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所以A错误;B、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所以B错误.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所以C正确;D、洗澡的热水温度约40℃,而80℃远高于人的正常体温,所以D错误;故选C5.0℃的水和0℃的冰,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0℃,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选C.6.小李的体温是38.5℃,用完后没有甩,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再去测量小王的体温时,虽然小王的体温比小李的体温低,但是温度计的示数不能往回退,因此体温计仍然显示的是小李的温度﹣﹣38.5℃.故选B.7.A、液面在零刻度以下的第二个刻度,为﹣2℃,故A错误;B、液面在零刻度以上第八个刻度,为8℃,故B错误;C、液面在零刻度以上第十八个刻度,为18℃,故B错误;D、液面在零刻度以下第八个刻度,为﹣8℃,故D正确.故选D8.(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35℃时,液体的实际温度℃×(35﹣15)=25℃.故选B9.A、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中,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C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D正确;故选D10.A、使用前对温度计的读数不做要求,没有必要使温度计内液柱回到0℃.不符合题意.B、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不符合题意.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面相平,俯视会使示数偏大,仰视会使示数偏小.符合题意.D、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不符合题意.故选C11.判断用什么材料,关键是要看在实际应用测量时,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会不会凝固,通过对比给出熔点(凝固点)的三种材料,可以看出,若用煤油或水银,则会在﹣89.2℃以前就会凝固,而酒精就完全符合实际要求.故选A12.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正确;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正确;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正确;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D13.某人没有甩,直接用一只示数为37.8℃的体温计,测量一位同学的体温,若这位同学的体温低于37.8℃,玻璃管中的水银柱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6℃;若这位同学的体温高于37.8℃,玻璃管中的水银上升,显示的是实际的体温值.B、C、D选项中的温度值都小于37.8℃,体温计的示数是不可能自己往回降的,故BCD不正确;只有A选项中的温度值高于37.8℃,故A是正确的.故选A14.A、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A错误;B、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A正确;C、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沸水的温度为100℃,不能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故C错误;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超出了它的测量范围.故D错误.故选B15.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cm,而1.7×103cm=1700cm,此选项描述错误;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应为40℃,此选项描述错误;C、人步行的速度约1m/s,此选项描述正确.D、普通课桌的高度一般为80cm,此选项描述错误;故选C16.A、建湖位于江苏苏北地区,盛夏中午室外温度高于35℃.不符合实际;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略高于体温,在45℃比较合适.符合实际;D、建湖位于江苏苏北地区,最低气温在﹣5℃左右.不符合实际.故选C.17.A、人体正常体温为37℃,比23℃高得多.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C、在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北方冬季最高气温低于0℃,平均气温应该更低.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8.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为:=2℃;由于该温度计第30格下面有30格,故则该温度计最下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2℃×30)=﹣60℃;同理,第80格上面还有20格,即最上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100℃+2℃×20=140℃,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60℃~140℃.故选C19.(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2℃时,液体的实际温度℃×(22﹣4)+0℃=20℃.故选B20.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细管中的气体遇冷收缩,体积减小,管中的液面上升.故选A.21.某温度计的示数为“﹣10℃”,正确的读法应是“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22.(1)甲温度计直接放在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等于空气的温度.(2)乙温度计放在密封的酒精瓶中,酒精几乎不蒸发,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也等于空气的温度.(3)丙温度计放在敞口的酒精瓶中,酒精的蒸发性很强,酒精蒸发时,温度降低,所以测量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现在甲乙丙三个温度计示数相同,甲乙示数都等于空气温度,丙要低于空气温度,所以丙温度计是不准确的.故选C.23.观察原图可知: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操作错误;②操作符合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正确;③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操作错误;④和⑥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不垂直;操作错误;⑤视线与温度计垂直,符合读数方法;操作正确;所以操作正确的有②和⑤.故选B.24.A、物体吸热,指的是物体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这里的热指的是“热量”,故A正确;B、天气热,指的是气温高,这里的热指的就是“温度”,故B正确;C、热功当量的“热”字,是指热能,故C正确;D、热传递的“热”字,是指在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指的是内能.故D错误.故选D25.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玻璃泡容积的大小对灵敏度没有影响.故选A26.A、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物体的漂浮条件,浮力等于重力,密度计在飞船中处于失重状态,故密度计不能使用;B、酒精温度计是靠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与是否失重无关,故酒精温度计能够使用;C、天平根据等臂杠杆原理制成的,在飞船中物体和砝码失去重力,对托盘没有压力,所以此时天平不能使用;D、水银气压计是根据玻璃管中水银由于受到重力而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和外界的大气压强相平衡的原理制成的,在飞船中水银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不能使用.故选B27.甲放在空气中时,它所显示的是空气的温度;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它的显示的是瓶中酒精的温度,因为是密闭的,因此它的温度等于外边空气的温度;丙放在开口装有酒精的瓶中,瓶中的酒精要蒸发,蒸发要吸热,使瓶中酒精的温度比外界空气的温度低,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应该比外界空气的温度低.由此可以判断,甲、乙两只温度计的示数应当相同,而丙的示数应该比其它两支的示数要低才对,现在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故丙不准确.故选C.28.A、体温计与一般温度计相同,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体温计中的液柱之所以能够甩回玻璃泡,利用的是液体的惯性.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体温计中的液柱上升是热传递的结果.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体温计使用水银做测温物质,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较小,受热温度变化明显.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9.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为:=10℃.则此时水银柱的高度是7.80cm,故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7.80cm﹣5.40cm=2.40cm,故此时的温度是:t=2.40×10℃=24℃.故选B30.A、不仅仅是长度不同.错误.B、体温计有小缩口,温度计没有.正确.C、体温计使用之前要先甩动,温度计不需要.正确.。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 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3、太阳垂直射到一个极小的“△”形孔上,那么能在地面上产生的形状是A、“△”形B“”形 C、“○”形 D、“□”形4、 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看到了“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

“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

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A.甲 B.乙 C.丙 D.丁5、在黑暗的房间里点燃着一支蜡烛,在白墙壁和蜡烛之间放一块中间刺有小孔的硬纸,在白墙壁上出现的现象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A.烛焰的影子;光的直线传播B.烛焰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C.烛焰正立的像;光的折射D.一个亮斑;光的反射6、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7、在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8、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 D.自然界中的日食现象9、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0、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11、在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12、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1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 B.水中树的倒影C.渔夫能准确叉到水中的鱼 D.舞蹈演员用镜子矫正自己的动作14、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一现象说明了()A. 光的传播速度太快B.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C. 光发生了反射现象D. 光发生了折射现象15、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1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海市蜃楼”奇观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17、当一个人逐渐走近一盏路灯并离开时,他在路灯下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18、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在水中的倒影 B.立竿见影 C.冰透镜向日取火 D.鱼翔浅底19、下列属光源的是()A、干电池B、月亮C、蜡烛D、太阳20、光在某种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应该()A、大于3×105千米/秒B、等于3×105千米/秒C、小于3×105千米/秒D、不能确定21、今年5月23日,蓬莱阁附近海域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01-2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01-2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选择题)101-200(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木块的重力势能E p和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A的密度是2g/cm3B.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为4.5NC.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D.当物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750Pa3.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计绳重及绳子与轮的摩擦)动滑轮重6N,滑轮下面悬挂一个物体B,当物体B重8N时,恰能匀速下落,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A作用在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拉力F A的大小为A.F A=8NB.F A=20NC.F A=14ND.F A=7N4.一位同学在离一绝壁519m远处吹一口哨,用秒表测得回声时间为3s,此时空气温度为(表中是声音在不同气温下的速度)A.0℃B.15℃C.20℃D.10℃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每次都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滑下,使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直至静止,小车运动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最短,所以它消耗的机械能最少B.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长,所以它消耗的动能最多C.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获得的内能相同D.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本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同6.蹦床运动时奥运会比赛项目.运动员比赛开始前直立在蹦床中央,比赛开始时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复直立被蹦床弹起,离开蹦床时是成直立状态并一直保持,到达最高点后下落到接触蹦床时又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复直立.再次被蹦床弹起,达到更高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B .在此整个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一直在增加C .从离开蹦床到下落接触蹦床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D .从下落接触蹦床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守恒7.如图,杠杆在物块1G 和2G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已知12L L ,当1G 、2G 同时向支点移动相等距离时,杠杆将A .顺时针转动B .逆时针转动C .仍然平衡D .无法判断 8.分别用铜、铁、铝三种金属,制成的三个体积相同、质量也相等的空心球,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三个球中总质量最大的是(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铜>ρ铁>ρ铝)( ) A .铜球 B .铁球 C .铝球 D .一样大9.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 、1.5N ,第3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请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出所挂物体所受的重力为A .0.5NB .1NC .2ND .1.5N 10.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 、B 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 A >G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11.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A.25m/s B.24m/s C.22m/s D.28m/s12.轻质弹簧S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将一根与S完全相同的弹簧剪为S1和S2两部分;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与S1和S2相连并悬挂在天花板上(m1+m2=m)如图所示.平衡时S1和S2的长度之和为L2,则()A.L2一定等于L1B.L2一定大于L1,且m1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长C.L2一定小于L1,且m1越大、S2原长越长,L2就越短D.L2一定小于L1,且m2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短13.空气密度为1.29kg/m3,以下数据中最接近于一个教室里全部空气质量的是()A.200mg B.200g C.20kg D.200kg14.2017年9月29日,世界上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和“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进行了天、地连接,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保密技术水平,那么,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墨子号”实验卫星的发射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在轨运行的“墨子号”卫星受到的力是平衡力C.在轨运行的“墨子号”卫星内部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但仍然受重力D.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和卫星“墨子号”之间是通过超声波实现联系的15.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甲物体重15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的示数12N,不计绳重和轴对滑轮的摩擦,则甲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B.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C.大小为12N,方向水平向右D.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16.某工人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浸没在水中的实心物体A,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已知动滑轮的重力是60N,物体上升的速度始终是1m/s,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物体的重力是420N;②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120N;③物体的密度3×103kg/m3;④物体出水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7.如图所示,金属块A通过轻绳系于木块C的下方,静止在水中;金属块B平放在木块D的上表面,静止在水面上.已知长方体木块C和D密度、体积、形状均完全相同,密度是水密度的一半,它们的上表面均正好与水面相平;金属块A和B的体积、形状完全相同,它们各自的体积是单个木块体积的一半,则A、B的密度之比为A.3:1 B.2:1C.6:1 D.4:118.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D.两个表面光滑的物体间也可能有摩擦19.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20.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很高,因此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吸热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是用水和特殊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由于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泠却液本身还要有防冻结的特性,因此汽车的冷却液应该是:A.凝固点较高; B.凝固点较低;C.凝固点和纯水一样; D.无法确定.2、把一块0℃的冰放到一个0℃的屋子里,它将:A.熔化; B.不熔化; C.一部分熔化; D.无法判断.3、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4、同学们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后,四个小组在交流过程中,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5、图所示的图象中,晶体的凝固图象是时间(分)时间(分)时间(分)时间(分)A .B .C .D .6、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 .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如图1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80℃的萘是〔〕A. 固态B. 固、液共存状态C. 液态D.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可能8、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的熔化图象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9、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B.天热时向地上洒些水会感到凉快C.夏天,向雪碧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D.在发烧的病人额头上抹些酒精以缓解症状10、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缓缓加热,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管中冰将A.不熔化 B.熔化 C.一半 D.少于一半1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B.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外有一层水C.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冻肉片,感觉有点粘手12、下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13、图1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 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B. 海波在CD 段是气态C. 海波的熔点是48 ℃D. 6 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14、图4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凝固点也在降低B. 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C. BC段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凝固D.该图像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5、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是因为()A. 冰的温度降低,达不到熔点,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B. 房间的温度太低,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再熔化C. 房间与冰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则冰不再熔化D. 冰和水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则冰不再熔化16、将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放在-10℃的室外,则(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9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92)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一、选择题1.(2分)下列图像所表示的物体的运动规律中,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是.................. ()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C.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3.(2分)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4.(2分)甲乙两物体分别以2米/秒和3米/秒的速度一前一后同向而行,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观看甲的速度在数值上最小:()A.地球; B.太阳; C.乙物体.5.(2分)客车以20m/s的速度向南行驶,迎面驶来一列长210m的货车,以54km/h的速度向北行驶,则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驶过的时间为:()A.6s ;B.10.5s ; C、12 s ; D.14s.6.(2分)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同时到达; D、无法比较.7.(2分)甲、乙两车的s-t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判断()。

A.甲车速度变大,乙车速度不变B.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为零C.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变大D.甲车速度为零,乙车速度不变8.(2分)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

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A.速度B.时间C.路程D.质量9.(2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10.(2分)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11.(2分)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将纸带弯折,使两端对齐,卷成U形,中间插一吸管,用拇指和食指将吸管和纸带夹住,然后向吸管内持续吹气,如图3所示,纸带的上下部分将:A.相互靠近; B.相互远离;C.先相互远离,后相互靠近; D.既不相互靠近,又不相互远离.2、 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中国铁路采用“和谐号”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3、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道,发生危险.为配合我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发出公告,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原因是火车通过时,人体与车辆之间:A.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增大;B.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减小;C.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增大;D.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减小.4、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

两船将:A、静止不动;B、向中间靠拢;C、向两侧分开;D、向同侧偏移.5、图所示,是某中学生为不使母亲在做饭时因刮风出现烟倒灌而被呛所改造的烟囱,刮风时,烟囱口的气流速度变快,压强变小,烟雾仍能顺利排出。

该设计应用到的物理知识与图各现象中的原理相同的是:6、秋天树叶落在路面,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时,路旁的树叶A、从路中间飞向路边B、不受影响C、只向上飞扬D、从路旁吸向汽车7、如下图所示,在水平的两支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向两球间用力吹气,会发现两只乒乓球A.相互靠近 B.相互远离C.静止不动 D.向同一方向运动8、重几十吨的飞机在天空中飞行不会掉下来,是因为A.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9、如下图所示,让两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两纸片会向分边分开B、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C、A纸片不动,B纸片向外飘动D、B纸片不动,A纸片向外飘动10、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有可能被吸进铁道,发生危险,为配合我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发出公告,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原因是火车通过时,人体与车辆之间A.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减小 B.空气流速比外侧快,压强增大C.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减小 D.空气流速比外侧慢,压强增大11、下图所示,是某中学生为不使母亲在做饭时因刮风出现烟倒灌而被呛所改造的烟囱,刮风时,烟囱口的气流速度变快,压强变小,烟雾仍能顺利排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选择题的题型特点,了解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类分析和例题讲解,培养学生的归纳与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选择题的类型分析和解法分析
教学难点: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选择题题型介绍选择题是由一个题干和若干个题支组成的,题干可以是直接问句和不完整的叙述句,题支由备选答案组成,单项选择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不定项选择题的备选答案中可能有一个正确答案也可能有多个正确答案。

而错误答案往往都非常相似和逼真。

根据我们包头的考题类型我们今天只复习单项选择题类型。

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直接判断法:这种解题方法直接运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对备选项中的答
案进行判断。

选项常以物理学史、物理单位、物理现象、物理结论等内容为主,对应的题型多数是识记型选择题。

【例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省力
B 机械效率低的机械,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小
C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做得多
D 机械效率可以高达
100%
练习1.(泰安中考)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练习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
A.脉搏跳动约为68次/s B.质量约为50kg
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 D.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3Pa
2. 直接求解法:若在选项中陈述的是题目的数据或代数式答案供选择这类题,可直接采用物理规律、公式计算结果,对照答案进行选择。

【例2】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

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A.2∶3 B.3∶2 C.6∶1 D.1∶6
练习1.两个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6V 2A”和“9V 1A”字样。

不考虑温度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它们串联时,电路总电压不能超过15V B.将它们并联时,干路电流不能超过3A
C.将它们并联时,总功率不能超过21W D.将它们串连时,L1的功率不能超过3W
3.排除法:按照题意的要求,熟练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对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或对选项本身的科学性进行判断,将与题干无关或缺乏科学性的选项排除。

【例3】(2014四川遂宁)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
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与电
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练习1.把一个高0. 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高度为0. 8 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4. 赋值法:有的题目从基本规律、物理定律去分析,虽然能够得出正确结论,但比较复杂,不方便,这时可考虑用赋值法解题,即通过代入特殊的数据得出正确答案。

【例4】凸透镜的焦距在10cm与15cm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12cm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A. 正立的
B. 倒立的
C. 放大的
D. 缩小的
练习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1:4,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1:4
B.B.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3:1
C.R1、R2的阻值之比是1:3
D.R1、R2的电功率之比是1:3
5. 推理法:根据题目中的物理问题的条件、原因,按照规律逐步加以分析、推理,判断出最后结果。

例5.质重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铁和铝球各一个(ρ
铜>ρ



), 则空心部分
体积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练习1.电灯灯丝断了以后,可以把灯丝再搭起来继续使用一段时间,搭丝后的电灯比原来要()
A. 更亮 B 更暗 C 一样亮 D 无法确定
二、典型类型:
1. 物理学史:将初中物理中一些物理学史概括出来,学生按照常识记忆,在选择题的选项
中可以直接判断。

2. 物理量估算: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

估测题题型灵活,知识覆盖面广。

估测并不是盲目的猜测,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

3. 图像类:根据题意,将物理过程用示意图、图像等作图方法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通过迅速而简捷地分析,使问题一目了然,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方法:根据图像识别横轴与纵轴对应的物理量,再辨别两个物理量的变化关系。

(1)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像
例1 甲乙可视作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符合甲、乙的是()
2.密度的图像
3.欧姆定律的图像
4.其他类图像
练习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冰是晶体
B.冰的熔点是0 0C
C.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练习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练习3.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下列图像能够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