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马哲笔记 不去听课也不会挂科来源
逃课也让你不会挂的马哲笔记
一、唯物论(个核心、大原理)个核心:物质、意识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个核心、大规律、对范畴)个核心:联系、发展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个核心、大规律)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大规律:实践与认识地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个核心、大规律)个核心:社会、人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地发展律一、唯物论(个核心、大原理)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地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地事物地共同本质地抽象,它地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反映性)、(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地机能,人脑是意识地物质器官.、(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地、能动地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地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内容与形式)意识地内容是客观地,但形式是主观地;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地统一.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地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地,又是统一地;世界地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地统一,是多样性地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地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意识对物质地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地起源和本质地原理.、意识地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地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地特点.具体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地控制和调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辩证法(个核心、大规律、对范畴)个核心:联系、发展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地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客观性)联系是客观地,凡真实地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地,人们可以从事物地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地联系代替真实地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普遍性)联系是普遍地,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地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地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地普遍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地.:联系地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地形态存在.引申概念: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地整体特性;、(结构性)系统地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地各要素地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地组成方式即结构.发展(永恒性、普遍性)、(实质)是新事物地产生和旧事物地灭亡;(本质)是创新.、(永恒性、普遍性)过程论要点:、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地事物;、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地;、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地历史;、一切事物都有它地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世界是过程地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地集合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质变量变律(区别与联系-转化与渗透)、质、量、度、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地规定性.质和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地.、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地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地构成成分在空间地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地规定性.量和事物存在不是直接同一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地量地范围、幅度和限度.要掌握适度原则.、量变和质变地关系、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地增减和场所地变更,体现了事物地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地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地变化,是连续性地中断(即非连续性).量变一般不显著,速度缓慢,质变则变化显著、迅速;事物变化是否超越量变地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地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地区别具有相对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相互转化: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地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地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地成果,并为新地量变开拓道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相互渗透: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地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地扩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事物地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地基础上又开始新地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地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地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地,又是统一地,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辩证地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地客观地自我否定:它是发展和联系环节地辩证统一,即扬弃.、否定之否定辩证地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地有规律地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地过程.事物地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地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地过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立统一律(矛盾规律)(同一与斗争、内因与外因、普遍与特殊、两点与重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地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地性质和趋势.矛盾地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地: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推动事物地发展,说明事物发展地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地外部,而在事物内部地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地根本原因,是变化地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地第二位地原因,是变化地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矛盾地普遍性和特殊性地辩证关系原理、矛盾地普遍性和特殊性地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地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普遍(一般)只大致包括特殊(个别)地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被包括在一般之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地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特殊地统一.普遍和特殊地区别是相对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两点论和重点论地辩证关系原理、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地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地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地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地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地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地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地一对范畴.、区别与对立:、本质是事物地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地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地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地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地现象,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地错觉混为一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现象和本质地区别与对立具体表现为:其一,现象是个别地、片面地.本质是同类现象地共性.其二,现象是多变地,易逝地;本质是相对稳定地.其三,现象表现于外,是表面地,可为人地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地,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四,现象是丰富多样地,本质是单纯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辩证统一:本质是现象地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地现象: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地辩证统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必然与偶然、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地一对范畴.、区别与对立:、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地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地、不确定地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地根本矛盾决定地;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地;、必然性对事物地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地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地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地发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地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地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地发展开辟道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地.原因与结果、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地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地一对范畴.、关系特点: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地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现象存在因果关系.、辨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则转化为结果.、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地区分是确定地,又是不确定地.在特定地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地区分是确定地,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地因果链条中,两者地区分又是不确定地,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否认因果关系地客观性-非决定论-唯心主义可能与现实、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地过去、现在和将来地相互关系地一对范畴.、相互对立:、现实性是指现在地一切事物和现象地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地可能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地各种趋势.、可能性地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地相互依存和转化、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地可能和抽象地可能即非现实地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多种可能性(特别是两种相反地可能);性地量,即概率地大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地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地可能性成为现实.三、认识论(个核心、大规律)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实践(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是人类特有地“主观见之于客观”地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地对象性活动.、基本特征:、(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地区别;、(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地区别;、(主观能动性)人地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地区别;、(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地存在方式.、基本形式: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科学实验及精神生产实践.认识(反映论、能动性、创造性)、(能动地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地能动反映.、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地反映;、揭示出人地认识所具有地能动性和创造性地特征;、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地统一,主体对客体地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地.、(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地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地过程,需要发挥人地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创造性)人地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地“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真理(客观性、具体性)、(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又相互包含和转化)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地意识中地正确反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地意志为转移地客观内容;、检验真理地标准是客观地社会实践.、(具体性)真理地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地符合,它要受条件地制约,并随条件地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地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地、无意义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大规律:实践与认识地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实践与认识地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地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地(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地(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地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地最终(目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地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地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地因素),需要以正确地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地逻辑;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正确地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错误地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认识发展律(认识发展是从感性到理性、反复与无限地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地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赖)、相互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地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地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地感官而产生地对事物表象地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地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身及规律地认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感性认识反映事物地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地本质.、相互依赖:、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地起点.、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地任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地,统一地基础是时间.、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地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地错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地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地参与.、理性因素是指人地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地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地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地认识活动地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地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地控制和调节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地作用,同时又要受人地理性因素地决定与制约.: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经验属于感性认识范畴;、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都源于实际;、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地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人类知识地来源;直接经验是一切知识地最终来源.认识地(反复性和无限性)与(认识和实践地具体地历史地统一)、由于客观事物本身地复杂性及发展过程地无限性,人对事物地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地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地实践水平地限制,因此,认识地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地过程.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地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地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就对于过程地推移而言,人们地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地过程.、认识运动地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地统一是具体地和历史地.也就是说,人们地认识和客观过程地符合是一定地具体历史条件下地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地一定地具体历史阶段上地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地“左”和右地错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地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地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真理发展律(真理发展过程中,真理与实践标准地绝对与相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地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相互区别:、任何绝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地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于人地(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地,绝对地;人地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地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地,绝对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地正确认识是(有限)地,即真理是有条件地.从认识地广度和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近似)地反映.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地部分;无数绝对真理地综合构成绝对真理.、相互联结: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地永无止境地发展过程,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地一个环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实践标准地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实践标准地绝对性:(唯一、时间)、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地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地,绝对地;、时间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地认识.、实践标准地相对性:(具体、过程)、任何实践都是具体地,都受一定历史条件地限制;、实践对认识地检验不是一劳永逸地,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地实践对认识真理地检验是有条件地、相对地.四、历史观(个核心、大规律)个核心:社会、人社会(物质要素、基础、本质、结构)(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地基本地物质要素,这些要素地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地物质生活条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协调)、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地作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地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对人类社会地发展起加速或延缓地作用;、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地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地过程;、社会发展是合目地性和合规律性地统一;、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将人类生活地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规律地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基础)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地基础.(本质)如何理解社会地本质,这是历史观地核心问题.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地.”(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经济结构:基础性地结构;决定社会地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指与生产力发展地一定阶段相适应地(生产关系地总和).经济结构所反映地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地社会经济制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政治结构:又称政治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国家政权是核心)、观念结构:又称思想(或观念)地上层建筑,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地有机系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本质、价值、自由)(本质)(唯物史观与资产阶级“人性论”地比较)、人地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地总和.人地本质是(人地社会性);资产阶级“人性论”-生物属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规定人地本质最主要地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人性论”-抽象地共性.、人地本质是(具体地、历史地);资产阶级“人性论”-永恒不变地人性.、在阶级社会,人地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资产阶级“人性论”-超阶级地“人性论”.(价值)(唯物史观强调人地社会价值是第一位地)、人地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地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个人对社会地责任;社会对个人地尊重和满足.、人地价值关系就是个人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地关系.:真理与价值、真理是人对客观规律地正确认识,只有正确地认识,才符合人地利益.、价值体现地是客观事物对作为认识主体地人地意义,是一种主体尺度,它推动人去认识客观事物地规律.、认识真理和实现价值对社会都是重要地.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地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地动力和归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自由)(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地自由地真正实现就是人类地解放):自由与必然、自由和必然是对立地统一;、必然是事物发展一定如此地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地正确认识和对客观世界地改造;、自由在于认识和把握必然并利用必然来达到改造世界地目地;。
大一期末马哲知识点
大一期末马哲知识点在大一期末考试中,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马哲作为一门哲学理论体系,对于理解社会、历史和政治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期末考试中常见的马哲知识点。
1. 阶级和阶级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阶级组成的,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
2.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它认为社会发展是受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决定。
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关系就会发生变革,推动社会的进步。
3. 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通过实践来改变社会,实现自己的发展和自由。
4.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
它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
5. 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但被资本家占有并获取利润。
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存在导致了压迫和剥削。
6. 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解放。
7.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它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8.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是维护阶级统治的机构。
9.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达和工具。
10.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过渡阶段,其本质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其特点是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
以上是大一期末考试中常见的马哲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在解答试题时能够准确运用这些知识点。
马原课有必要听吗
马原课有必要听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称马原)作为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程,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有些人对于马原课的必要性存在疑问。
他们认为这门课程过于抽象、理论性强,与实际生活脱节,因此怀疑马原课是否有必要听。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解析马原课的重要性,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首先,马原课是一门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关键课程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是指导革命和社会变革的理论基础。
学习马原,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如辩证法、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等。
这些理论不仅是一种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是认识社会现实的工具。
通过学习马原课,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运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我们的思维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和思考方式。
其次,马原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论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马原课上,我们需要学习和理解复杂的哲学概念和思想理论,要求我们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马原课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这种思辨能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马原课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思想境界。
在马原课上,我们将接触到许多经典哲学著作和思想家的思想,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
他们的思想对于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思想,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思想流派和观点,拓宽我们的学识和见识。
这对于我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
最后,马原课还是一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重要课程。
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马原课不仅教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
通过学习马原课,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不公正和压迫的现象,培养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对人类解放的关怀。
马原课启发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关注度。
综上所述,马原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术视野和提高思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马哲十八个原理Word文档
马哲十八个原理Word文档1、用所学的哲学原理或哲学方法,分析自己所遇到的或是所思考的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八个基本原理: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8.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9.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10.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原理;11.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原理;1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13.认识与实践相互关系原理;14.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15.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关系原理;16.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互关系原理;1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8.人的价值原理。
1.运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说明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真理。
(1)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对立统一,它们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辨证关系,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
(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为实践所证实的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绝对真理。
因此必须坚持。
马克思主义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相对真理,不能把它变成僵死的万古不变的教条,必须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和发展。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得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得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笔记(较全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思考题在最后一张)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能动的科学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阶段基础(不要求)(二)科学基础(不要求)(三)理论基础1、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评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
黑格尔:方法论上的辩证法、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自然观上的唯物论、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历史观上的唯心论2、英国古典经济学中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研究的起点。
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突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基础,并对剩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的研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及经济分析都为马克思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图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秘密和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素材。
3、圣西门、付立叶、欧文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的思想缺乏科学性,但也包含一些积极合理的因素,他们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他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及其互相联系的分析也基本符合唯物主义的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一)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
这三个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现实社会问题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研究工作的重点。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就会成为极有限的。
3、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它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论证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条件、途径和目的,成为无产阶级的旗帜,所以,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进步到科学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就不能最后实现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4年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2024年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对于理解社会现象、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2024年,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马哲原理及方法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下面就2024年的马哲原理及方法论进行总结。
一、马哲原理的总结1.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
在2024年,辩证唯物主义仍然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
2.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在2024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日益密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于分析社会变迁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3. 社会主义原理: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2024年,随着全球贫富差距的加剧和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主义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阶级斗争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在2024年,随着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化,阶级斗争仍然是我们分析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马哲方法论的总结1. 实证主义方法: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实际的观察和实证为基础,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
在2024年,实证主义方法仍然是研究社会现象和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2. 原因分析方法:原因分析方法强调通过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来解决问题。
在2024年,原因分析方法对于深入研究社会问题、寻找解决途径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3. 统一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强调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将矛盾相互联系起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2024年,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统一分析方法对于深入认识问题、找出解决方案非常重要。
4. 反事实推理方法:反事实推理方法是在对事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推理来回答“如果”问题。
马哲做题技巧
马哲做题技巧
马哲做题是指在考试或学习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和原理来解决问题。
马哲做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辩证法,即对问题进行全面、具体、一分为二的分析。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把握问题的矛盾和对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2. 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做题也需要注重实践。
我们要积极动脑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验证和巩固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3. 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动力。
4. 综合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励综合思考,即把各个问题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和整体的认识。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和运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5. 批判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批判思维,即对信息和观点进行思考和评估。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质疑和分析问题,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
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马哲做题技巧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习效果。
因此,在学习和考试中,我们应该积极运用马哲做题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2年政经
终极笔记(二)政经一、宏观理论(两种制度)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帝国主义)2、社会主义 二、微观理论(四大理论)1、商品论2、价值论3、资本论4、剩余价值论 一、宏观理论(两种制度)自由竞争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政 经生产关系:本质和特征2.1所有制(公有制与非公有制)2.2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 分配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2.3 市场经济2.4微观基础(企业)2.5经济体制和运行 运行基础(市场)2.6调控体系(宏观调控)2.7 保障体系(社会保障)2.81、资本主义 1.1(关系)竞争产生垄断,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
(2原因)垄断不可能消灭(商品经济),有商品经济就必然有竞争;不存在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垄断下竞争4形式)垄内;垄垄;垄非;非间 (垄断下竞争4特点)(目的)垄断利润;(规模、范围)空前扩大;(手段)多样化,经济的、政治的、暴力灭对手;程度更剧烈,时间更持久,后果更严重。
1.21.3品的垄断价格=生产成本+垄断利润。
1.4、垄断资本借助国家政权,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社会主义2.1、(本质和基本特征):以公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2(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公有制:所有制的性质):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国有;集体;混合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资本组织上分(独资企业、股份公司、股份合作制、合作社);经营运作上分(租赁、承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个体现;3个做为):(4个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公有量优,质更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主导的控制力。
(3个做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前提条件);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支持和帮助城乡集体经济。
大三个人总结
大三个人总结大三个人总结(通用16篇)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三个人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三个人总结篇1相对而言,大三的时光显得格外短暂与美好,站在大四的起点上,回顾大三的点点滴滴,记忆是温馨的,充实的,快乐的!1、关于方向感不在像大一大二时期那么迷茫,不知所措!不在被动的跟着学校的步伐,老师的步伐前行,而是主动的学习和生活,就像初到陌生城市的人渐渐有了方向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全局的把握,知道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奋斗!大三上学期,是个小纠结的时期,在工作与考研之间摇摆不定,犹豫着要不要考研,权衡考研的得与失,考虑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终于在学期末下定决心要挑战一下,要拼搏一下,在大学最后的时间里再找回认真学习的状态!2、关于付诸行动既然决定考研了,学习就是一天之重要组成部分,单调的重复,考验着个人毅力,每天除了上课时间,大部分都去图书馆自习,与那些共同考研的同学一起奋斗,莫名的会受到鼓舞,来自陌生的安全感也让我更加坚定!听说过一句话:考研的人都需要耐得住寂寞!我却觉得在图书馆学习的这些日子,让我的生活很充实,至少没有虚度光阴,满满的回忆起来都很有意义。
3、关于课程大三的课程与之大二比起来,平分秋色,课程表被填的满满的,上课与考研复习似乎相矛盾,相冲突,但是我很庆幸和骄傲的是这一学年我的每科成绩都及格了,没有挂科是我最欣慰的事,而且似乎比想象中还不错。
这一年收获了更多的专业知识,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财务人员靠拢了,谈及自己的专业也不在陌生了,甚至想要把自己的专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所以我也很认真上课,扎实学习!4、关于生活由于上课加考研复习,使我养成了规律的作息时间,懂得合理分配时间,分清主次,权衡轻重,更加有效率的处理各种琐事,我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
逢考必胜公基彩色笔记
逢考必胜公基彩色笔记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不是基本)方法的理论。
2、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
5、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8、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9、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0、时间和空间: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11、人的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1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
13、社会实践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14、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5、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16、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7、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8、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19、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0、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这两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2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1 事物发展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2 前进性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2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23、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24、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024年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本
2024年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本在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论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对2024年马哲原理及方法论的总结范本,共计____字。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原理。
在2024年,我们深入研究和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矛盾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2. 社会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它指导我们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在2024年,我们深入研究社会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社会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推动的,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3. 实践论原理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理之一,它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2024年,我们坚持实践论原理,不断深化对实践的认识和实践的改造作用。
实践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才能真正认识和改造世界。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1. 辩证方法论辩证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论工具,它指导我们客观认识和研究世界,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在2024年,我们继续借鉴和运用辩证方法论,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辩证方法论告诉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要把事物放置在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考察,要善于从矛盾中抓住事物的本质。
2. 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论工具,它强调认识和科学实践的辩证统一。
在2024年,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方法论,将其运用于具体研究和实践中。
马哲学习技巧-怎么快速记马哲的那些原理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记忆口诀▲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关键词组▲世界观、方法论答题要点 A.世界观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
B.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记忆口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关键词组▲思维、存在答题要点 A.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B.(1)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为世界本原(2)思维、精神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和物质。
3.哲学的基本派别记忆口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键词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答题要点 A.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主张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记忆口诀▲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关键词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答题要点 A.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记忆口诀▲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关键词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答题要点 A.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马哲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2)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要以马哲为指导。
B.马哲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2)马哲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哲学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C.马哲的三个特点: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D.马中、中马、二飞、一毛二邓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记忆口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关键词组▲世界观、人生观答题要点 A.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B.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二、物质和意识(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记忆口诀▲唯心唯物,物质意识谁先谁后关键词组▲辩证唯物主义答题要点 A.唯心主义二大分支B.唯物主义三大分支C.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记忆口诀▲绝对运动相对静止关键词组▲物质运动静止答题要点 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B.绝对运动相对静止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物质具有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马原理期末总结
马原理期末总结在马原这门课程中,我通过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世界上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因和解决办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马原这门课程期末的总结,总结内容将结合课程内容进行阐述,以期清晰地呈现我对马原的学习成果。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存在和变化是物质的存在和变化,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唯物主义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它要求人们站在物质的基础上来认识世界,而不是抽象的哲学概念。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物质第一性”,即物质是基本的,意识是从物质中产生的。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一种物质的历史,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的。
在学习中,我明确了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了解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且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主导地位的阶级。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提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而阶级斗争是向这个目标迈进的动力。
在学习中,我深刻理解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内涵,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此外,在学习马原的过程中,我还对辩证法、实践和认识论等哲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辩证法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思维方式,能够解决复杂问题,指导实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和前提条件,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真理和认识规律。
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方法。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对世界的本质、发展规律、阶级斗争、人的自由与解放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马原这门课程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使我能够从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审视世界,去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2024马哲结课自我总结
2024马哲结课自我总结一、课程学习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结课中,我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首先,我们深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其次,我们重点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关系,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等现代哲学流派的思想内涵,拓宽了我们的哲学视野。
二、个人学习心得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深刻领悟到了哲学思维的独特魅力。
我发现,哲学不仅仅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更是关于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探究。
在课程学习中,我努力培养自己的哲学思维能力,尝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去分析现实问题。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三、对课程的认识对于这门课程,我认为它不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逐渐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更加注重从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它并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学说。
在学习过程中,我明白了学习哲学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盲目接受某种观点或理论。
四、未来的学习计划对于未来的学习计划,我打算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
首先,我会深入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了解他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此外,我还计划涉猎其他哲学流派和思想家的著作,以拓展自己的哲学视野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同时,我也将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动态,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程,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还培养了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原理 网课题目答案(全)
绪论第1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第2 题(单选)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劳动价值论辩证法历史观√剩余价值论第3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罢工和起义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第一章第一节第1 题(单选)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第2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一切知识的总汇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第3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第4 题(单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普遍性特殊性科学性√客观实在性第5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第6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第7 题(单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关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第8 题(单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主张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认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第9 题(单选)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认为世界是某种独立精神的产物人的意志是世界的本质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离世界观与方法论相分离主体与客体相分离自然观与历史观相分离第11 题(单选)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运动√实践精神生产物质生产第12 题(单选)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极马哲笔记不去听课也不会挂科来源:李博伦T-T的日志终极笔记:马哲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PS: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引申概念: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a、(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b、(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1、(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质)是创新。
2、(永恒性、普遍性)过程论5要点:a、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d、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e、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质变量变律(区别与联系-转化与渗透)1、质、量、度a、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质和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b、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和事物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a、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
量变一般不显著,速度缓慢,质变则变化显著、迅速;事物变化是否超越量变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b、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相互转化: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相互渗透: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
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1、辩证否定观a、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b、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客观的自我否定:它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辩证统一,即扬弃。
2、否定之否定辩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对立统一律(矛盾规律)(同一与斗争、内因与外因、普遍与特殊、两点与重点)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b、区别:普遍(一般)只大致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被包括在一般之中;c、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
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原理a、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b、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c、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a、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b、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
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
c、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与对立具体表现为:其一,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
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其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其三,现象表现于外,是表面的,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其四,现象是丰富多样的,本质是单纯的。
3、辩证统一: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必然与偶然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a、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b、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c、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a、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b、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c、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原因与结果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2、关系特点: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现象存在因果关系。
3、辨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a、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b、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则转化为结果。
c、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
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4、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PS: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非决定论-唯心主义可能与现实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相互对立:a、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b、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a、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多种可能性(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b、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实践(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1、(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2、基本特征:a、(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区别;b、(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c、(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的区别;d、(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3、基本形式: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科学实验及精神生产实践。
认识(反映论、能动性、创造性)1、(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