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串讲第4-5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1、选择题:柏拉图就曾经用“迷狂说”来描述和解释审美活动达到高峰时的经验状态。(书206页)

2、选择题:柏拉图的“回忆说”则显然涉及到了审美经验的一般规律。(书207页)

3、选择题: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书207页)

4、简答题:审美经验与美感含义的区别是什么?(书217页)

(1)首先,美感仅仅是指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而审美经验则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与对象所形成的审美关系,因而如果把两者等同起来,就是对审美经验做了片面化的理解;

(2)其次,美感是指主体在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审美经验则是指审美对象被构成并得到感受和评价的动态过程,因而把审美经验等同于美感,就是只对审美经验做了静态化的理解;

(3)美感是指主体对于某种现成对象所做出的反应,因而美感理论实际上假定美或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5、论述题: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书220-234页老师说此题为重点)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可以说,非理性的直觉是比理性更高的认识能力,从这一立场出发,才可以确定审美经验的真理性地位,才可以认识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1)直观性。①“感性直观性”。是指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与对象打交道,对象也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②另一方面是“本质直观性”,因为排除了概念对于理性认识的干扰,所以审美经验能够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把握事物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2)非功利性。审美经验具有的非功利性,是由2个方面决定的。①首先,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只是涉及到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实际事物的存在毫无关系,是直接将事物的形式与自身的感受相联系;其次,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要求排除功利因素的干扰。③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会产生功利性的作用,因为任何形式总是与一定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纯粹形式是不可能成为理想审美对象;并且主体一定会受到对象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启迪作用。

这种功利色彩的侵染使得审美经验不再那么纯粹和自由,但使其变得更为丰富和重要。

(3)超越性。超越概念包含了“横向超越”与“纵向超越”两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

②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③审美经验还能实现

冲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6、选择题: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书234页)

7、简答题:简述审美活动中产生通感的原因是什么?(书235-237页)

(1)感觉的社会化是感觉出进入审美活动的基础。

(2)审美感知具有一系列的自身特点。①首先,审美感知作为审美经验的一种构成要素,当然具有自己不同于一般感知活动的特点。②其次,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③审美感知重视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因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8、选择题:钱钟书先生曾经对诗歌等语言艺术中的“通感”现象进行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在日常经验中,各种感觉经常可以互相打通,比如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冷暖似乎会有重量等等。(书236页)

9、选择题:想象活动包含着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状态。其初级形式是简单联想,它又可以划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多种形式。(书239页)10、选择题:想象的高级形式则包含了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形式。(书239页)

11、简答题:情感因素在审美经验中究竟会起到审美样的作用?(书244-245页此题为次重点)

(1)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具有更多的个人色彩,而审美情感则具有更为显著的社会性和理性特征。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通常只是由于直接的肉体或物质需要的满足而引起的生理快感。

(2)情感本身是一种价值体验,凡是能够满足人们的主观需要的对象,主体就会对其作出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产生否定性的情绪体验。

(3)审美情感是从对象能否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出来来作出判断的,因而具有更多的理性因素和社会色彩。

12、简答题:简述审美理解的特点是什么?(书245-248页)

审美经验需要理性的参与,以作出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判断和评价。据此我们可以把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点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由于在反思判断中主体并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而必须直接从特殊的审美对象出发去发现秦普遍性,因而他不需要也不可能把对象分解为抽象的概念,而必须保持其完整的感性形象。(2)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可穷尽。由于审美对象中所包含的理性因素并不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感性形象暗示出来的,因而对其的理解也不可能以抽象思维方式来进行,而必须通过渗透着理性因素的直观活动来进行。与抽象的逻辑推理相比较,这种直观活动看似更较具体,实际上却更加模糊和含蓄,所把握到的意义也显得不够确定,却意蕴丰富,回味悠长。

但是,审美对象必然具有自身的规定性,所以理解活动虽然没有止境,但也不是主观任意的,而必须始终围绕对象来进行。

13、名词解释:视域融合的过程所谓视域即看视的区域,是指从一定的角度出发所看到的事物。就艺术欣赏而言,读者总是具有一定的,由他的审美理想和阅读期待所构成的视域,而文本也具有自己的,由自身的结构和作者的意图所构成的视域,欣赏活动就是这两个视域相互融合的过程。(书247页)

14、简答题: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是什么?(书248-253页)

(1)审美感知处于起点的位置,它构成了其他心理要素的基础。

(2)审美情感与审美想象的相互关系:①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②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③情感活动对于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3)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之间应该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关系。

(4)审美经验中,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情感又受到理智的引导。

15、选择题:自调节审美的特殊要求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反馈调节。(书257-258页)

16、简单题:简述同化与调节的区别是什么?(书25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